乳旁加奶器(空针)在母乳喂养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合集下载

自制简易乳旁加奶器在乳头异常产妇母乳喂养中的应用

自制简易乳旁加奶器在乳头异常产妇母乳喂养中的应用

自制简易乳旁加奶器在乳头异常产妇母乳喂养中的应用母乳喂养对于宝宝的成长发育和健康至关重要。

对于一些产妇来说,母乳喂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特别是一些乳头异常的产妇,可能会面临着困难和挑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一些乳房专家和产妇们尝试着制作自制简易乳旁加奶器,并将其应用于母乳喂养过程中。

本文将探讨自制简易乳旁加奶器在乳头异常产妇母乳喂养中的应用,并对其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价。

一、乳头异常产妇面临的挑战乳头异常是指产妇乳头出现皲裂、乳头内陷、乳头平扁等问题,这些问题会直接影响产妇的哺乳过程,导致疼痛、乳汁不畅等一系列问题。

乳头异常不仅会影响产妇的身体健康,还会影响宝宝的正常喂养。

如何解决乳头异常产妇的喂养问题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自制简易乳旁加奶器的特点自制简易乳旁加奶器是一种可以帮助产妇进行母乳喂养的器具。

它的特点是简易易制作,成本低廉,而且使用方便。

自制简易乳旁加奶器的原理是通过负压原理,将宝宝吸吮后的乳汁储存在器具中,再通过管道将乳汁送达宝宝口中。

其制作原材料简单,包括一个储乳瓶、一个软质硅胶管和一个奶嘴。

产妇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实际情况,灵活调整器具的大小和形状,以适应不同的乳头异常情况。

四、自制简易乳旁加奶器的优势自制简易乳旁加奶器在乳头异常产妇母乳喂养中有着诸多优势。

其制作成本低廉,适用于大部分产妇;使用方便,产妇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时调整器具的形状和大小,以适应不同的乳头异常情况;通过自制简易乳旁加奶器喂养的方式,产妇可以更加方便地进行母乳喂养,减轻自身的疼痛感,保证宝宝的正常喂养。

六、自制简易乳旁加奶器的发展前景自制简易乳旁加奶器在乳头异常产妇母乳喂养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将来,专业的医疗器械公司可以进一步研发和改进自制简易乳旁加奶器,推出更加专业和实用的产品,并且通过临床试验,为乳头异常产妇提供更加科学的母乳喂养解决方案。

政府部门和保健机构也可以加大对乳头异常产妇母乳喂养的宣传和支持力度,使更多的产妇受益于自制简易乳旁加奶器的应用。

乳旁加奶技术在母乳喂养中的应用

乳旁加奶技术在母乳喂养中的应用

World Latest Medic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2017 Vo1.17 No.39168投稿邮箱:zuixinyixue@·经验交流·乳旁加奶技术在母乳喂养中的应用刘晓丽(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 产科,内蒙古 鄂尔多斯 017000)0 引言2015年3月,我院为创建爱婴医院,推行母乳喂养政策,改革不利于母乳喂养的制度及措施,取消奶瓶及奶嘴等的使用。

针对母亲未能及时泌乳的情况,需及时哺乳的新生儿,采取乳旁加奶技术[1]。

2015年共计开展例数300例,并且将此项技术应用于产科常规护理工作中,通过此项技术在母乳喂养中的应用,促进产妇早泌乳,降低产妇乳房胀痛,同时保证了新生儿的需要,保证了持续的母乳喂养成功,减少了新生儿对奶瓶、奶嘴使用而产生的依赖及危害。

1 开展乳旁加奶技术的目的针对未能及时泌乳的产妇,通过乳旁加奶技术喂哺新生儿,在吸吮过程中,刺激母亲的泌乳,保证母乳喂养的成功,保证新生儿的需要与安全。

2 乳旁加奶技术的应用方法选择新生儿需要的注射器(5ml,20ml 或30ml),配好奶粉后抽吸入注射器内,连接头皮针,剪掉末端针头,排出空气,,针头末端用热水浸泡使之柔软[2]。

产妇取坐位或侧卧位,将头皮针末端固定于乳头旁,操作者手持注射器于乳房上方,协助母亲与新生儿进行有效、正确的喂哺与含接。

新生儿在吸吮母亲乳头及大部分乳晕的过程中,也吸吮到配制好的奶粉。

3 乳旁加奶技术在母乳喂养中的效果3.1 通过乳旁加奶技术的应用,避免了因新生儿使用奶瓶、奶嘴及人工喂养而产生的依赖及危害,从而达到母乳喂养不可比拟的优越性[3]。

这一技术的应用,使人们对母乳喂养政策与概念得到全新的认识,保证了母乳喂养的成功。

3.2 促进母乳喂养率的整体提高,在对母乳喂养率的统计数据中,2014年我科共分娩新生儿3300余人,在院期间的母乳喂养率仅占30-40%。

乳旁加奶器在母乳喂养中的应用效果

乳旁加奶器在母乳喂养中的应用效果

乳 旁 加 奶 器 在 母 乳 喂 养 中 的应 用 效 果
徐 敏, 王天 慈 , 李绮 薇 , 成 守珍
Ap pl i c a t i o n e f f e c t o f mi l k— —a dd i ng e qu i pm e nt b e s i de b r e a s t f o r b r e a s t f e e di n g
循证 护 理 2 0 1 7年 1月第 3卷第 1期 ( 总第 9期 )
药物 辅 助治疗 。 3 . 2 . 2 抑郁情 绪 的护 理 护士 主动 同病 人及 其 家属交 流 , 了解 病 人 的心 理 、 社会 和文化 背 景 、 家庭经 济状 况 、 对所 患疾 病 的 了解 和 认 识 情况 等 , 采 取共 情 护 理 技 术 [ 7 充分理解病人的 内
[ 2 3 郭敏 , 史冬梅 , 周玉杰 , 等. 冠 状 动 脉 介 入 术 后 患 者 情 绪 障 碍调查研 究 E 3 ] . 中 国预 防 医学 杂 志 , 2 0 1 1 , 1 1 ( 8 ) : 7 7 0 —
77 2.
躯体 化 主要 指病 人 身体不 适感 , 包 括心 血 管 、 胃肠 道、 呼 吸系统 等 的主诉 不 适 , 头痛、 背痛 、 肌 肉酸 痛及 焦 虑 的其他 躯体 表 现 。通过 组织 病人 参加 一些 有 意义 的 日常 活 动 , 以转移 病人 注 意力 , 避免 病人 刻 意关 注 自身
o f a n xi e t y a nd d e pr e s s i on on o ut c om e s of pa t i e nt s w i t h
c o r o n a r y a r t e r y d i s e a s e [ J ] . Ar c h I n t e r n Me d , 2 0 0 0 , 1 6 O :

自制乳旁加奶器在未开奶产妇母乳喂养中的应用及护理观察

自制乳旁加奶器在未开奶产妇母乳喂养中的应用及护理观察

自制乳旁加奶器在未开奶产妇母乳喂养中的应用及护理观察目的探究自制乳旁加奶器在未开奶产妇母乳喂养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

方法我院妇产科从2015年10月~2017年9月选取240例未开奶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产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120例)。

对照组采用奶瓶添加配方奶的方法以及常规护理,观察组新生儿在出生后30 min之内可进行早吸吮,母乳不足的产妇采用乳旁加奶的方法以及全方面护理。

对比两组产妇在院期间乳头错觉发生率、吸吮开始时间、产后泌乳时间、完全母乳喂养时间、母乳喂养成功率、母乳充足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

结果两组之间产生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自制乳旁加奶器在未开奶产妇母乳喂养中的应用效果良好,期间对产妇采用全面护理能够有效提升产妇的护理满意度。

标签:自制乳旁加奶器;未开奶产妇;母乳喂养;护理母乳喂养是对新生儿最有营养价值的喂养方法[1-2],对新生儿采用母乳喂养能够有效提升婴儿身体的免疫力,并且能够有效促进产妇产后的身体恢复,能够促进母亲与婴儿的情感交流[3-4]。

因此,我院对自制乳旁加奶器在未开奶产妇母乳喂养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进行探究,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5年10月~2017年9月240例未开奶产妇。

对照组产妇的年龄为20~36岁,平均年龄(28.26±1.42)岁。

观察组产妇的年龄为21~38岁,平均年龄(28.68±1.58)岁。

两组间数据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1.2.1对照组在产妇分娩之后乳汁并未充足之前,应用奶瓶添加配方奶来对新生儿进行小勺喂奶。

告知产妇母乳喂养的好处以及母乳喂养的相关技巧等。

1.2.2观察组用无菌的20 ml注射器吸入奶液,连接一次性头皮针,去掉头皮针头,在对婴儿的吸吮掌握程度以及产妇的乳汁分泌情况进行相应的评估后,将头皮针软管固定于母亲乳头旁,把软管和乳头一并放于婴儿口内喂哺婴儿,诱导婴儿吸吮。

乳旁加奶器对提高母乳喂养的效果评价

乳旁加奶器对提高母乳喂养的效果评价
h u n d r e d n e wb o r n s a n d mo t h e r s l a b o r e d i n o u r h o s p i t a l f r o m Ma y t o S e p t e mb e r 2 01 2 we r e s e l e c t e d a n d r nd a o ml y a s — s i g n e d t o t ia r l g r o u p a n d c o n t r o l g r o u p ,2 0 0 c a s e s es r p e c t i v e l y .Th e t i r l a g r o u p wa s g i v e n a p p l y i n g b r e a s t s i d e mi l k f e e d e r o n t h e b a s e o f b r e a s t f e e d i n g , wh i l e t h e c o n t r o l g r o u p o n l y b r e a s t f e e d i n g ,a d d i n g f o r mu l a mi l k wi t h s p o o n f o r
2 0 1 3 年 4 月 第 2 0 卷 第 1 2 期
・医护 论坛 ・
乳旁加奶器对提高母乳喂养的效果评价
方 伟 李 惠 芬
苏 州大 学 附属 第二 医 院 , 江苏 苏 州
【 摘要】 目的 探 讨乳 旁 加 奶 器对 提 高母 乳 喂养 的作 用 。 方 法 选 择 本 院 2 0 1 2 年5 - - 9月 生产 的新 生 儿及 其 母 亲 4 0 0例 , 随机 分 为实 验组 和对 照 组各 2 0 0例 。实 验组 以母 乳 喂养 为 基础 , 同时 配 合乳 旁加 奶器 的应用 ; 对 照组 则 采 取 纯母 乳 喂 养 . 对于 乳 汁不 足者 用小 勺 添 加配 方奶 。分别 观 察 两 组 母亲 乳 房胀 痛 情 况 、 母 乳达 充 足 时 间及 纯

乳旁加奶器在母乳喂养中的应用效果

乳旁加奶器在母乳喂养中的应用效果

乳旁加奶器在母乳喂养中的应用效果
徐敏;王天慈;李绮薇;成守珍
【期刊名称】《循证护理》
【年(卷),期】2017(003)001
【摘要】[目的]探讨乳旁加奶器在母乳喂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40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0例.对照组产妇母乳不足时采取小杯及勺子,给新生儿添加配方奶.观察组产妇母乳不足时,采取乳旁加奶器加奶.[结果]观察组产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评分及纯母乳喂养率较对照组高;且产妇母乳达到充足时间较对照组早.[结论]产后早期采用乳旁加奶器加奶,有助于提升母乳喂养成功率.
【总页数】4页(P61-64)
【作者】徐敏;王天慈;李绮薇;成守珍
【作者单位】510080,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510080,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
院;510080,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510080,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3.71
【相关文献】
1.乳旁加奶器在母乳喂养中的应用效果 [J], 徐敏;王天慈;李绮薇;成守珍;
2.自制乳旁加奶器在未开奶产妇母乳喂养中的应用及护理 [J], 朱卫平
3.母乳喂养中应用新型乳旁加奶器的临床效果 [J], 周兰; 王天慈; 徐敏
4.自制简易乳旁加奶器在乳头异常产妇母乳喂养中的应用 [J], 李琴
5.探讨乳旁加奶器对扁平型乳头产妇母乳喂养的影响 [J], 薛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自制简易乳旁加奶器在乳头异常产妇母乳喂养中的应用

自制简易乳旁加奶器在乳头异常产妇母乳喂养中的应用
采用 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 据 分 析,计 量 资 料 以 均 数±标 准 差 (狓珔±狊)表 示,计 数 资 料 以 率 (%)表 示,采 用狋和 χ2 检验,以犘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新生儿睡眠情况
研究组新生 儿 睡 眠 时 间 (20.3±0.5)h,两 次 喂 奶 间 隔 2.5~3h;对照组新生儿睡眠时间(17.6±0.8)h,两次喂奶间 隔1.8~2.4h。 研 究 组 新 生 儿 喂 哺 后 比 较 满 足,安 静 入 睡。 对照组喂哺后睡眠较浅易醒。研究组新生儿睡眠质量和平 均睡眠时间都优于对照组,犘 <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研究 组结果优于对照组。 2.2 新生儿喂哺情况
研究 组 产 后 第 3d 纯 母 乳 喂 养 51 例 (80.9%),其 余 12 例(19.04%)因母乳不足,采用乳旁加奶喂养;对照组产后第 3d纯母乳喂养35例(61.4%),混合喂养15例(26.3%),其 余7例(12.3%)因胀奶、产妇烦躁、婴儿哭闹放弃母乳喂养。 犘 <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研究组产后第3d母乳喂养率高 于对照组。 2.5 产妇满意度等方面
妇幼健康
Women'sHealthResearch
2019年8月第16期
文章编号:WHR2019012040
自制简易乳旁加奶器在乳头 异常产妇母乳喂养中的应用
李琴
江苏省靖江市人民医院产科,江苏 泰州 214500
【摘 要】目的:探讨自制简易乳旁加奶器在提高乳头异常产妇母乳喂养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 120例乳头扁平或凹陷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小勺添加配方奶,研究组在吸吮乳头时使用乳 旁加奶,对比两组新生儿睡眠、喂哺情况,产妇奶胀、产后第3d纯母乳喂养率、产妇满意度,结果:两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犘 < 0.05)。结论:自制简易乳旁加奶在乳头异常产妇母乳喂养中的应用效果良好。 【关键词】简易乳旁加奶器;乳头异常产妇;母乳喂养

乳旁加奶器对提高母乳喂养的效果评价

乳旁加奶器对提高母乳喂养的效果评价

乳旁加奶器对提高母乳喂养的效果评价目的探讨乳旁加奶器对提高母乳喂养的作用。

方法选择本院2012年5~9月生产的新生儿及其母亲4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0例。

实验组以母乳喂养为基础,同时配合乳旁加奶器的应用;对照组则采取纯母乳喂养,对于乳汁不足者用小勺添加配方奶。

分别观察两组母亲乳房胀痛情况、母乳达充足时间及纯母乳喂养率、母儿睡眠情况等方面。

结果经χ2检验,实验组在母亲乳房胀痛情况、母乳达充足时间及纯母乳喂养率、母儿睡眠情况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

结论在本研究中,以母乳喂养为基础,配合乳旁加奶器的应用,可有效降低乳房胀痛情况,有效提高纯母乳喂养率,提高新生儿睡眠质量,促进新生儿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

标签:母乳喂养;乳旁加奶;效果;评价母乳对于新生儿而言,是最理想的食品。

母乳中不但含有婴儿生长所必备的蛋白质、脂肪、糖类等物质,而且还有多种来自母体的免疫活性物质如IgG等[1]。

母乳喂养影响着新生儿的健康成长。

本院产后病房于2012年5~9月选取400例符合条件的新生儿及其母亲作为研究对象,观察以母乳喂养为基础,同时配合乳旁加奶器的应用与纯母乳喂养新生儿,母亲乳房胀痛情况、母乳达充足时间及纯母乳喂养率、母儿睡眠等情况。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研究选取400例孕周为37~41周出生的新生儿,新生儿Apgar评分8~10分,新生儿母亲年龄25~29岁,排除疾病患儿及患有妊娠合并症或并发症的母亲。

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0例。

1.2 方法两组新生儿均在出生后30 min内给予早吸允,母婴同室,并由床位护士向产妇及家属讲解母乳喂养相关知识。

对照组为纯母乳喂养,护士将指导产妇及家属根据新生儿哭闹等觅食反射给予按需哺乳,不添加配方奶,根据情况对于乳汁不足者,实行部分母乳喂养,即用小勺添加配方奶;实验组为在母乳喂养的基础上,对于乳汁不足者,应用上海乐知公司研发的乳旁加奶器为新生儿添加配方奶,直至母乳充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乳旁加奶器(空针)在母乳喂养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作者:张静杨爱主鄢颖俐
来源:《医学信息》2015年第01期
摘要:目的观察产妇住院期间采用乳旁加奶器(空针)对提高母乳喂养的作用。

方法选择本院2014年1月~7月出生的新生儿及其母亲40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0例,实验组以母乳喂养为基础,同时配合乳旁加奶器(空针)的应用,对照组则采用母乳喂养为基础,同时配合奶瓶添加配方奶,分别观察产妇的乳房胀痛情况、母乳达充盈的情况及母乳喂养率等方面进行对比观察。

结果实验组在产妇乳房胀痛,母乳达充足时间及母乳喂养率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

结论产妇住院期间,以母乳喂养为基础,配合乳旁加奶器(空针)的应用,可有效降低产妇乳房胀痛情况,产奶时间较快并有效的提高了母乳喂养率。

关键词:奶器;母乳喂养;乳房胀痛;母乳喂养率
母乳是婴儿最佳天然食品,有利于婴儿生长发育,母乳中含有抗体、可增加婴儿抗病能力,有利于婴儿脑发育,增进母子感情,降低成年以后代谢性疾病的发生率[1]。

选择母乳喂养也可以预防产妇产后出血,促进产妇身体和体型恢复,能减少产妇乳腺癌和卵巢癌等的发病率[2]。

随着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奶粉事件的发生,不少准妈妈们从安全考虑开始决定回归母乳喂养,母乳喂养的好处引起了社会重视和越来越多的准妈妈们的重视。

本项目针对产后产妇住院期间,乳汁未能及时分泌,而这一阶段又是泌乳的关键时期,用乳旁加奶器(空针)喂哺代替传统的奶瓶喂哺,避免了奶胀、奶量少和乳头错觉等弊端而使产妇乳房得到充分有效的吸吮刺激,加速了乳汁分泌,母乳充盈的时间缩短,产奶时间较快,减少产后奶胀,提高母乳喂养率。

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研究选取200例孕周为37~41 w出生的新生儿,新生儿Apgar评分均为8~10分,产妇无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且愿意选择母乳喂养。

随机选取2013年同期产妇200例作为对照组,在母乳充盈时间和有无乳房胀痛情况做一对比研究。

1.2方法对照组采取产妇及新生儿住院期间,在产妇分娩后,乳汁未充盈之前,采取奶瓶添加配方奶。

实验组新生儿在出生后30 min内做到早吸吮,对于母乳不足需者,采取乳旁加奶,直至母乳充足。

具体方法:①物品准备:10或20 ml/次性空针、去掉针头的头皮管、医用胶布。

②喂哺方法:评估新生儿吸吮情况及产妇乳房泌乳情况后,根据新生儿日龄和体重,用注射器抽取温度适宜、适量的奶,联接头皮管并排空头皮管内空气。

将头皮管放置乳房的上方,确保其伸出乳头约2 mm,用一段医用胶布将头皮管固定在乳晕上方(勿将胶布贴在乳晕上,以免损伤乳晕)。

待新生儿按正确姿势含接乳头和头皮管后,新生儿既能够吸吮,护士根
据母亲喂奶的姿势将空针摆放在适当位置但出奶口(即空针乳头)与乳头在同一水平或略低于乳头,护理人员必须在床边给与指导。

1.3观察指标①母乳充盈时间:产后乳汁分泌能够满足新生儿需要的时间。

②乳房胀痛情况:观察产妇有无乳房胀痛。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治疗结果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
2结果
两组患者乳房胀痛情况、母乳达充盈及母乳喂养的情况,所有采取乳旁加奶器(空针)添加配方奶的产妇母乳充盈时间比对照组均提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产后数天是建立泌乳的关键期,吸吮刺激会引起催乳素(激素)变化,进而诱导乳腺结构变化,伴随乳汁成分的变化。

这时候乳腺细胞对催乳素最敏感,而数天后催乳素只是必要因素而不是决定因素,要依靠频繁排空乳房增加泌乳[3]。

如果产后数天没有充分刺激和排空,可能表现出产后1个月时妈妈如何努力都无法实现足量泌乳,造成母乳喂养失败。

新生儿肝糖原储备不多,当母乳不能满足需要,又不能及时有效补足奶量时,会出现精神萎靡、反应差等低血糖表现。

住院期间大部分新生儿常采用奶瓶添加配方奶,新生儿的第一口奶都是奶粉,而错失了宝贵的初乳,使产妇的乳房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吸吮刺激,常常发生产后奶胀、奶量不足及新生儿乳头错觉等现象,而造成对照组母乳喂养失败[4]。

使用乳旁加奶器添加配方奶的措施是因吸吮刺激乳头后,加速了乳汁分泌,母乳充盈的时间缩短,产奶时间较快。

同时也使新生儿感知及锻炼了先天固有的吸吮能力,这种喂哺方法不仅避免了新生儿在出生时期因母乳不足需用,保证做到了早吸吮,使母亲乳房得到频繁有效替代物进行人工喂养过渡而引起乳头错觉的弊端,同时,也因做到了充分有效的吸吮乳房,而避免了产后奶胀的发生,且简单、安全、卫生,使产妇舒适,易接受,增强了信心,从而切实有效地提高了母乳喂养成功率。

综上所述,产妇住院期间,以母乳喂养为基础,配合乳旁加奶器(空针)的应用,可有效降低产妇乳房胀痛情况,缩短产奶时间并有效的提高母乳喂养率。

参考文献:
[1]刘爱华.乳旁加奶在母乳喂养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05,11(3):252.
[2]方伟,李惠芬.乳旁加奶器对提高母乳喂养的效果评价[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12):187-188.
[3]王丽华,李玉玲.辅助母乳喂养乳罩在促进乳头异常患者母乳喂养的应用[J].中国医疗前沿,2013,18(5):78-79.
[4]白秋芬,杨丽琛.母乳喂养认知行为现状及纯母乳喂养的影响因素调查[J].中国现代医生,2012,23(15):104-105.
编辑/张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