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合集下载

高中政治必修四 哲学6.2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高中政治必修四 哲学6.2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检验标准
B.物质对意识有决定作用
C.理论必须与实践相结合
A
D.只有亲身体验才能获得知识
据医学史料记载,17世纪20年代,英国有个 医生给一位生命垂危的青年输羊血,奇迹般地挽 救了该青年的生命。其他医生纷纷仿效,结果造 成了大量受血者死亡,输血医疗手段便被禁止使 用。19世纪80年代,北美洲医生给一位濒临死亡 的产妇输人血,产妇起死回生。医学界再次掀起 输血医疗热,却带来惊人的死亡。直到1901年维 也纳医生莱因茨坦发现了人的血型系统,才打开 了科学输血的大门。
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
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二、真理的属性


1、客观性——真理只有一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2、有条件性——有自己的适用条件和范围。
3、具体性——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 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开与 拓时 创俱 新进
创设情境四
1930年天文学家汤 博发现了冥王星。从 此,冥王星成为九大 行星的一员。
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
“嫦娥奔月”的神话
月球卫星图片
2007年10月24日中 国自主研制并发射 的首个月球探测器 “嫦娥一号”。
2011年11月 3日凌 晨1时04分,“神八 ”与“天宫一号” 成功交会对接。
创设情境一
月亮是由久远以前的人类造出 来的。有桂树、玉兔和吴刚。
科学探测表明月球是地球的伴星和卫星, 也是离地球最近的天体;月球是寂静荒凉的、 没有空气、昼夜温差极大、辐射强烈、月 球凹凸不平且分了大大小小的撞击坑。
1、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自觉参与实践活动。 2、重视认识的反作用,重视科学理论对实践的指导

6.2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6.2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2)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要求我们要与时 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 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感悟高考:
3、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人类对地球形 状的认识经历了“天圆地方”、“圆球 体”、“扁球体”和“不规则扁球体”的 漫长过程。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体现的哲理是 A、创新是对既有理论的突破和抛弃 B、认识在实践中多次反复而无限发展 C、意识随客观世界的变化而变化 D、对同一确定对象会有多个真理性认识
• 17—19世纪,欧洲人用望远镜观测到火星表面有许 多河床。
• 1965年以来,人们利用宇宙探测器探测火星的活动 一直没有停止。 • 2003年美国先后发射了“勇气”号和“机遇”号火 星车,找到了一些火星上有水的证据。 • 2009年或2011年,美国还将发射“火星对火刑,用 自己的生命点 燃了真理的火 炬!
布 鲁 诺
砍头不要紧, 只要主义真。
杀了夏明翰, 还有后来人!
夏明翰像
第六课第二框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课堂目标:
1、掌握真理的含义、属性 2、了解真理和谬误的关系 3、理解真理的具体性和条件性 4、理解认识反复性和无限性
合作探究1:讨论詹姆士的实用主义真理
课堂小结:
真理是客观的
真理的含义
真理的属性 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在实践中追 求 和发展真理
认识具有反复性
追求真理是一 认识具有无限性 个过程 在实践中认识和发
现真理,在实践中 检验和发展真理
“勇气号”拍摄的火星岩石
• …… ……
“勇气号”火星车
自主探究:
你能从人类对火星的探索中 总结出认识无限性的原因吗?
2.认识具有无限性
认识的对象——客观事物是无限变化的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 6.2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共22张PPT)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 6.2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共22张PPT)
• ①人们可以改变细胞生长规律,使之造福人类 ②生命现象是 复杂的,人们对其本质的认识需要一个过程 ③认识是不断发 展的,人们对细胞的原有的真理性认识被推翻 ④人类的认识 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解析:人们对人体干细胞生长规律的认识充满了 曲折,说明生命现象是复杂的,人们对其本质的 认识需要一个过程,②符合题意;人类的认识是 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④符合题意;规律是客观的,不能被改变,①错 误;认识具有无限性,真理是正确的认识,原有 的真理只会不断发展,而不会被推翻,③错误。
• 6.这是一个“大数据”时代。有人认为,大数据已成为“微 时代”的伟大生产力,将释放出巨大的价值;也有人认为大数 据会威胁到知识产权、隐私保护,甚至有人已经发出了要警惕 “数据暴政”。人们对“大数据”有不同认识,是因为( )
• A.人们对于大数据的认识受到立场、方法、知识水平等条件 的限制
• B.大数据是复杂的、变化着的,人们无法把握其本质
• 提示:不科学。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实 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因此大多数人所主张的未必就是真理。
• 1.“吃就吃新鲜的”,这是人们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 话。在通常情况下,对大多数食品而言,越新鲜,味 道越好,其营养价值也越高。但对黄花菜、海蜇、木 耳等食品而言,“新鲜”往往意味着可能存在导致食 物中毒的隐患。上述材料说明( )
• 答案:B
三、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 1.认识具有反复性 • 认识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
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 反复才能完成。 • 2.认识具有无限性 • 认识的对象是无限的变化着的物质世界,作为认识主 体的人类是世代延续的,作为认识基础的社会实践是 不断发展的。因此,人类的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 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高中政治课件6.2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_图文

高中政治课件6.2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_图文

知识清单 预习自测
二、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1.真理都是有条件的 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 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了这个 条件和范 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 2.真理都是具体的 (1)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 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 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2)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表明 ,真理和谬误往往是 相伴而行 的。
第二框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学习目标
1.知道真理的含义。 2.了解真理的客观性、具体性和条件性。 (难点) 3.理解说明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 ,坚持在实践中不断 追求和发展真理。 (重点)
思维脉络
知识清单 预习自测
一、真理是客观的 1.真理的含义 真理是标志 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 ,是人们对 客观事物 及 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2.真理的基本属性 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 客观性。真理与谬误的 界限不容混淆。 3.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由于人们的 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 ,每个人的 知识结构 、认识能 力和认识水平 不同,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 , 但是,其中只能有一种 正确的认识,即真理只有 一个。真理面前人 人平等。
知识清单 预习自测
三、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1.认识具有反复性 认识受到 各种条件的限制。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 经过从 实践 到认识 ,再从 认识 到实践 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2.认识具有无限性 认识的对象是无限的变化着的物质世界 ,作为认识 主体的人类是 世代延续的 ,作为认识 基础的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 ,因此,人类认 识是无限发展 的,追求真理是一个 永无止境 的过程。 3.认识的发展 (1)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 波浪式前进或螺 旋式上升的过程。 (2)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 ,在实践中 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 和发展真理,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

6.2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6.2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D
2、(12福建卷)在牛顿经典力学问世后200多年时间里,许多 科学家认为,整个宇宙都要服从这一“永恒定律”。20世纪 初,爱因斯坦发现牛顿运动定律只有在宏观低速情况下才是 正确的,牛顿力学“永恒定律”神话被告打破。这启示我们 • A、真理是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 B、人们对同一确定对象会有多个真理性认识 • C、对同一事物的判断因人的主观性而产生差异 • D、真理适用于任何已知和确定的历史条件和范围
②追求真理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人们对 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实践——认识— —再实践——再认识”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几十年来,科学家探月研究得出:月球的年龄大约有 46亿年。月球上没有空气、昼夜温差极大、辐射强烈、月表 凹凸不平且布满了大大小小的撞击坑…… 科学家在分析了月壤样品后估算,月球保存着大约5亿 吨氦,如果供人类作为替代能源使用,足以使用上千年…… 近几年研究人员获得的最大发现,是在月球上的陨石坑 里和广大的平原上的冰及岩石里发现了水……

认识是人对客观对象的能动反映
由于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每个人的知识结 构、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不同,对于同一个确定的 对象就会有多种不同的认识。
与客观对象不符的 与客观对象相符的
谬误
真理
一、真理是客观的
认识:是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有正确和错误之分。
相符合Leabharlann 真理 客观对象认识
不符合
谬误
(一)真理的含义: 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 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无限变化
认识的主体(人类) ——世代延续 认识的基础(实践)——不断发展
每个时代、每个人的认识发展的有限性, 构成了整个人类的认识发展的无限性。

原创:6.2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原创:6.2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严格的区分的。
2、真理最基本的属性:客观性 (1)人们对同一确定的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但只能有一种 正确的认识,即真理只有一个; (2)真理的客观性告诉我们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3)真理只有一个即不存在反映同一对象的朴素矛盾的不同的真理。
我们时常说:“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两个观点是否一致?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是否存在多个真理呢? (1)“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意思是指对同一对象公公说的是 真理,婆婆说的是真理。但真理只有一个,因此这种表述是不合理的。 (2)“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意思是对同一对象,仁者从仁的角度 去看事物,智者从智的角度去看事物。说明了人对事物的认识受到人 的立场、角度的影响。 (3)世界上不存在对确定的同一对象的多个真理,真理只有一个。
C 反映了中国经济发展理念的一次次转变和创新。这说明( )
①真理是标志客观与主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 ②真理都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③人类对真理的追求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④真理与谬误没有明确的界限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黑格尔说:“真理是在漫长地发展着的认识过程中被掌握的,在
C 这一过程中,每一步都是它前一步的直接继续。”这说明真理( )
二、真理(含义及客观性、具体性和条件性) 1、真理是标志着主观同客观相符的哲学的范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 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2、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真理只有一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3、真理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超出这 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 4、真理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 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5、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表明真理与谬误是相伴而行的。

《高中政治必修4》6.2.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高中政治必修4》6.2.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
(1)真理的条件性(从空间上讲)
真理都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 件和范围,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变 任何政党,任何个人,错误总是 成谬误。
难免的,我们要求犯得少一点。犯了 (2)真理的具体性(从时间上讲) 错误则要改正,改正得越迅速,越彻 真理都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 底,越好。
(1)真理的条件性(从空间上讲)
牛顿经典力学 适用
×
相对论力学
量子力学
适用
高速运动物体
适用
光速运动微观物体
低速运动宏观物体
揭示物体运动不同的本质和规律的力学
(2)真理的具体性(从时间上讲)
社会主义革命不可能在 真理都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 社会主义革命不可能在 一个国家内首先取得胜利, 一切资本主义国家内同时取 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 社会主义首先在西欧比较发 得胜利,而可能首先在一个 史的统一。 如果不顾过程的推移或超越历史条件, 达的国家同时取得胜利。 或几个国家中获得胜利。 真理就会转化为谬误。
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 史的统一。 如果不顾过程的推移或超越历史条件, 真理就会转化为谬误。 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表明,真理与谬误往 往是相伴而行的。
伽利略用实验证明“地心说” “日心说”否定了统治天文学1000多年的“地 是谬误,证实了哥白尼的“日 心说”,那么“日心说”是真 心说”的错误,但“日心说”作为一个学说,是有 理吗? 条件的,它只适用于太阳系的条件和范围。它在正 我爱我师,但我更爱真 人的天职在勇 确证明地球是围绕太阳转的同时,也有错误:太阳 理。——亚里士多德 于探索真理。 是宇宙的中心。太阳只是太阳系的中心。现代天文 学提出“河外星系说”,认为,宇宙无限,没有中 心。 天文学的发展历程体现哪些哲学道理? 世界上一切事物包括人的认识都是运动变化 的;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地球是宇宙的中心 托勒密

6.2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6.2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1.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是党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 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解放思想,实事求 是,与时俱进,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我们党制定 路线,方针和政策的理论依据. 2.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是 统一的. 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和前提, 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目标和归宿。
说明真理是具体的,要在具体的历史范 畴来判别某个观点是真理还是谬误.
例:
“先在城市夺取政权” 理论 “农村包围城市” 理论
前苏联的 社会主义革命
中国的 社会主义革命
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 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真理与谬误相伴而行
犯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正确对待错误。
3.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的意义.
判断下面的说法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
1、圣人之言、领袖之话就是真理。 2、被多数人承认的就是真理。 3、有用的就是真理。
例如,“伊拉克存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这一命题对美国政府是“有用的”,但它不 是真理,没有任何真实性可言。

一、真理是客观的 人的认识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有正 确和错误之分。
与客观对象不相符合的认识 谬 误
与客对象相符合的认识
真 理
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 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为什么对同一对象有不同的看法?
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 反映是有差别的。其中最重要的差别就是如实反 映和歪曲反映的差别。
4. 2003年2月1日,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 飞机失事,一天后,俄罗斯成功发射了运 货飞船。10月15日,我国“神舟”五号载 人飞船发射成功。这说明( ) ①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② 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③事 物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④人类探索宇宙的 脚步永远也不会停止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么? 詹姆士的观点是典型的实用主义观点.
那么,什么是真理呢?
一、真理是客观的
1.真理的含义
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 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P47第一段)
人的认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有正确和错误之分
与客观对象相符合的认识
与客观对象不相符合的认识
真理 谬误
真理的基本属性是客观性
腊数学家欧几里得提出的定理。在此之后的两千年里, 人们一直把它当作任何条件下都适用的真理。随着航 海事业的发展和人们对于球面认识的不断深入,这一 定理的局限性逐渐暴露出来。19世纪初,俄国数学家 罗巴切夫斯基:在凹曲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小于 180度。随后德国数学家黎曼提出:在球形凸面上, 三角形内角之和大于180度。由此,人们关于空间的 观念发生了革命性的转变。
1976年发射的宇 宙飞船在火星表面 着陆,在火星土壤 中发现了奇特的化 学元素,1996年美 国宇航局的“火星 全球调查者号” 发射,并让科学家 们意识到火星表面 下可能有水。
目前,美国 的两个火星探 测器仍在火星 轨道工作;另 外,欧洲发射 了“火星快车” 探测器。
人类对火星的认识还会发展吗? 为什么?
第六课 第二框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实用主义者詹姆士认为,有用的 观念就是真理。“‘它是有用的, 因为他是真的’,或者说,’它 是真的,因为它是有用的’。这 两句话的意义是一样的。”
真理是:因为“有用”而“真”,还 是因为“真”才“有用”

按詹姆士的意思即是说: 有用就是真理。 那么,成功的谎言对骗子来说是 有用的,所以,谎言就是真理。
航天飞机最长的一次太空飞行,是1996年11月19日 起飞、12月7日降落的哥伦比亚号,历时17天1 5小时 53分钟。 2003年2月1日,美国哥伦比亚航空飞机发生空难, 机上7人全部丧生。
哥伦比亚号失事后,我们应该怎 么看待航天技术呢?
我们又该如何看待自己的挫折呢?
我们对航天(地球月球认识)能不能
* 罗巴切夫斯基和黎曼的发现表明, 欧几里德定理不再是真理?
类似的典型事例还有一个:17世纪,牛 顿完成了创立经典力学的工作。19世纪末20 世纪初,科学家发现经典力学无法解释两类 问题:一是怎样认识高速运动的物体,二是 怎样认识微观粒子。经典力学对这两个问题 无法解释,这表明经典力学有其特定的适用 条件和范围,那就是低速运动的客观物体。 爱因斯坦提出的狭义相对论,正确处理了宏 观物体的高速运动问题,人类获得了新的认 识,科学家提出了量子力学用来描述微观粒 子运动的规律性,并得到证实,人类又获得 了新的认识。
2. 认识具有无限性
(原因)
认识的对象(物质世界) ———无限变化 认识的主体(人类) 认识的基础(实践) ——世代延续 ——不断发展
人类认 识无限 发 展
每个时代、每个人的认识发展的有限性, 构成了整个人类的认识发展的无限性。
3. 认识具有上升性
(真理是不断向前发展的)
人的认识运动不是圆圈 式的循环运动,而是波浪 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
二、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从上述事例可以得出: 1.真理都是有条件的 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 件和范围,如果超出了这个条 件和范围,只要再多走一小步, 哪怕是向同一方向迈出的一小 步,真理就会变成谬误。
(P47
倒数第二段)
二、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2.真理都是具体的 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 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 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如果我们不顾过 程的推移,不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丰 富、发展和完善真理,只是照搬过去的 认识,或者超越历史条件,把适用于一 定条件下的科学认识不切实际地运用于 另一条件之中,真理都会转化为谬误。
实践
认识
再实践
再认识
火星,是太阳 系第四颗大行 星,从地球上 望去,火星犹 如一个巨大的 火球。人类对 这个红色星球 充满了巨大的 好奇和无限的 遐思……
人类的对火星的探索 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开 始了。1965年美国的宇 宙飞船拍摄照片显示火 星表面是一片坑坑洼洼 的贫瘠荒地。1969年美 国同时派两艘飞船去探 测火星.拍下了100多张 照片,并对火星上的大 气及其表面进行了分析。
以人的意志(包括权力、地位)为转移. 3.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 你能解决“辩日” 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 问题吗?大思想 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 家、教育家孔子 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 为何“不能决 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 也”?难道真理 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 不止一个? 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 者大乎?”一儿曰:“日初 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 真理是客观的, 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 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 真理只有一个,真 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理面前人人平等。
6. 电子的发现并没有推翻物质是由原子、分 子构成的理论,相对论力学和量子力学的提 出也没有推翻经典力学。这个事实主要说明 ( ) A、事物的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 B、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 C、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来源和必经阶段 D、认识是一个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深化、扩 展、向前推移的辩证发展过程
一步到位?
三、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1. 认识具有反复性
认识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
(P48二段)
从主体来看,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特别是社会实践所达 到的广度与深度的制约 ;受不同的立场、观点、方法、 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生理素质的限制
从客体来看,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变化性,使其本质的 暴露和展现有一个过程。
这就决定了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 过“实践——认识——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4.去年的印度洋海啸波及东南亚10多个国家, 引发巨大灾难,但目前,人们还不能进行准确的 预测( ) A.由于受主客观条件的制约,人们的认识能力 是有限的,应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发展认识 B.有些自然规律是无法掌握的 C.地震的出现是一种偶然现象,并无规律可循 D.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不可能预测到地震 的发生
2. 真理最基本属性是客观性 真理的客观性有两层含义: 第一,真理内容是客观的。真理的内容 来自于物质世界的客观事物及规律,真理的内 容不依赖于人和人类的主观意志; 第二,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社会实践。 真理并不是某位天才人物的决断,而是实践的 结果,而实践本身是一种客观的物质性活动。
“真”是客观的,正确就是正确,它 不
(P47倒数第一段)
例:
“先在城市夺取政权” 理论 “农村包围城市” 理论
前苏联的 社会主义革命
中国的 社会主义革命
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 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3.真理与谬误相伴而行
(P48第一段)
犯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正确对待错误。
1981年初,经 过十年的研制开发, “哥伦比亚”号终 于建造成功,它是 第一架用于在太空 和地面之间往返运 送宇航员和设备的 航天飞机。
1981年4月21日,美国成功发射并返回世界上首架 航天飞机哥伦比亚号,使可重复使用的天地往返系统 梦想成真。 1986年1月28日: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从卡纳维拉 尔角升空72秒后爆炸,包括一名教师在内的7名美国宇 航勇士丧生。里根总统曾说,在冒险扩大人类活
动领域的过程中,这类痛苦事件在所难免,可 是“未来不属于怯懦者,未来属于勇者”。
真 理 面 前人 人平等 吗?
思考:下雨是好事还是坏事?
为什么对同 一对象有不 同的看法?
下雨是好事还是坏事?
当谷物播种完毕,接连五个小时下 雨,这雨对谷物有益吗? 当已经积涝成灾,天还下倾盆大雨, 这雨对庄稼是有益的吗?
离开一定的条件,不好 判断一种认识是不是真理。来自二、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探究活动: 三角形内角之和等于180度,这是古希
1.真理的基本属性是( A.主观性 C.反复性

B.无限性 D.客观性
2.对“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理解正确 的是( ) A.真理对任何人都是平等的 B.任何人都必须承认认识的真理性 C.在真理面前任何人都是平等的 D.在对同一对象的不同认识中,真理只 有一个
3.在凹曲面前,三角形内角之和小于180°, 而在球形凸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大于 180°。这说明( ) ①真理是无条件的 ②真理是有条件的 ③真理是具体的 ④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A. ① ② ③ B. ② ③ ④ C. ① ② ④ D. ① ③ ④
5.“我们只能在我们时代的条件下认识,而且这些条件达 到什么程度,我们便认识到什么程度.”恩格斯的这段 话说明( ) A.由于条件的限制,人们在每一层次上的正确 认识在 深度上都是有限的 B.人们认识事物所能达到的程度完全取决于客 观条件 本身 C.人们并不能使每次获得的认识都是正确的 D.人们在每一次对事物的认识上都具有终极的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