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今读——以孟浩然、李白、孟郊三首诗为例
唐诗三百首之李白与孟浩然解析

唐诗三百首之李白与孟浩然解析李白与孟浩然是唐代文人中的两位杰出诗人,他们的诗歌作品不仅在当时备受推崇,在后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他们的生平背景、诗歌风格和主题意境等方面对李白与孟浩然进行解析,探讨他们在唐诗三百首中的重要地位。
一、李白1. 生平背景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被称为“诗仙”。
李白出生于陕西凤翔(今陕西临潼),自幼聪明好学,父母早逝后,他四处游历,领略了各地的山川风景和人文风情。
2. 诗歌风格李白的诗歌风格奔放豪放,善于借景抒怀。
他的诗歌笔触雄浑,形象生动,带有浓厚的个人感情。
李白的作品以壮丽的山水描写、豪情的抒发和激昂的语言为特点,给人一种豪迈、奔放、慷慨激昂的艺术感染力。
3. 主题意境李白的诗作主题广泛,既有描写山水、自然景观的田园诗,也有抒发豪情壮志的边塞诗,还有表达个人情感的离别诗。
他的作品既富有想象力,又深入人心,常常能引起读者共鸣。
二、孟浩然1. 生平背景孟浩然(689年-740年),字浩然,号东篱,是唐代初期的一位著名诗人,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孟浩然出生于山西河东(今山西运城),少年时在东京(今河北保定)读书,后赴长安(今陕西西安)参加科举考试。
2. 诗歌风格孟浩然的诗歌风格淡雅清新,婉约豪放。
他能以简洁细腻的笔触描绘出自然景色的美丽和动人之处,诗作中充满了闲适淡泊、豁达洒脱的情调。
孟浩然的诗歌语言简练,思想深邃,给人以清新宁静之感。
3. 主题意境孟浩然的诗作主题多样,既有描绘山水、花草的田园诗,也有抒发内心情感的闲适诗。
他常常以优美的诗句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将自然景色与人生哲理相结合,给人一种宁静和悠远的情感体验。
三、李白与孟浩然的比较1. 诗歌风格对比李白的诗歌风格开朗豪放,气势磅礴,充满个人豪情壮志;孟浩然的诗歌风格清新婉约,淡泊宁静,透露出一种闲适悠然的气息。
两者在表达方式和情感传递上存在显著的差异。
唐诗三百首导读品味古代文人的情怀雅韵

唐诗三百首导读品味古代文人的情怀雅韵唐诗三百首导读:品味古代文人的情怀雅韵唐诗三百首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它代表了唐代文化的巅峰,也是中华民族瑰丽的文化传承。
在这首首古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代文人的情怀与雅韵,体验千年的历史洗礼。
本文将逐一解读其中的几首经典佳作,让我们一同品味古代文人的情怀雅韵。
1.《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以登上鹳雀楼为经历,表达了对壮丽自然景色的赞美与对追求卓越的向往。
作者通过描绘大自然的壮丽景色,以及自己不断向上攀登的精神,展现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2.《春晓》—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春晓》这首诗以春日清晨为背景,唤起人们对于春天醒来的美好期待。
通过描绘鸟啼、风雨与花落的景象,诗人传达了大自然在春天中的活力与变化,同时也唤起了读者对于生命和季节变迁的思考。
3.《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在深夜思乡的人的心情。
明亮的月光让他犹如看到了家乡的景色,同时也勾起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通过抒发个人情感,诗人以简洁精炼的语言叙述了对家乡的深情。
4.《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这首送别诗通过描写离别场景,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分别后的惆怅与思念。
其中,“离别意”的语句更是以简洁直接的方式表达了离别的心情,打动人心。
5.《白日依山尽》—杜甫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几乎重叠,同样表达了追求卓越的精神与对壮丽自然景色的赞美。
诗人运用了相同的意象,但却通过不同的文字表达方式,给读者带来了不同的感受。
通过品味这些古代文人的佳作,我们可以感受到他们的才华与智慧,也能够体味到古代文人的情怀与雅韵。
这些诗歌作品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它们承载着古人对生活、自然和人生的思考,也渗透着作者独特的个人情感与哲思。
唐诗三百首之李白与杜甫与白居易与孟浩然与王之涣与王昌龄与李清照与白乐天与杜牧与杜荀鹤解析

唐诗三百首之李白与杜甫与白居易与孟浩然与王之涣与王昌龄与李清照与白乐天与杜牧与杜荀鹤解析唐诗三百首是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其中李白、杜甫、白居易等诗人的作品被誉为“唐诗十大家”。
他们以独特的艺术表现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后世诗歌创作的典范。
本文将以解析的方式,深入剖析李白、杜甫、白居易等诗人的作品,探寻他们的创作风格和主题内涵。
一、李白李白被誉为“诗仙”,他的作品以豪放狂放、意象丰富、意境广阔著称。
代表作品有《静夜思》、《将进酒》等。
他的诗歌表现出对人生的豁达和追求自由的态度。
他以奔放的想象力和浪漫主义的情感表达,创作出了大量的壮丽诗篇,留下了深刻的艺术印记。
二、杜甫杜甫被尊称为“诗圣”,他的作品深刻地反映了唐朝末年社会动荡的现实境况。
杜甫以广泛的社会关怀和平民立场,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苦难的思考和揭示。
他的作品情感真挚、表现力强,以《月夜忆舍弟》、《登高》等作品展示他真挚的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关切。
三、白居易白居易是唐代文学史上重要的现实主义诗人,代表作品有《长恨歌》、《琵琶行》等。
他以纤毫寸草可察的敏锐观察力,刻画了社会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呈现出独特的讽刺意味和真实感受。
白居易的作品既展示了对社会现象的关切,也寄托了自己对人生和世界的体验与思考。
四、孟浩然孟浩然以丰富的感受力和精妙的语言表达,创作出一大批优美、清新的山水田园诗歌。
他的作品充满着对大自然和人生哲理的感悟,如《春晓》、《登鹳雀楼》等都成为经典之作。
孟浩然的作品体现了他对自然美的敏感和对人生追求的独特见解。
五、王之涣王之涣是唐代诗坛上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作品以将人生与自然相互融合的表现方式而著称。
他以优美而悠远的笔墨勾勒出了极富深情的意境。
代表作品有《登鹳雀楼》、《登飞来峰》等。
他的诗歌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然的敬仰之情。
六、王昌龄王昌龄的诗歌表现出了他的豪放、奔放的个性和对人生追求的向往。
他以细腻而瑰丽的词汇描绘了壮丽的景色和人物,如《出塞》、《登鹳雀楼》等都表现出了他优秀的才华和追求高尚的人生态度。
有关诗句作文4篇

诗句作文有关诗句作文4篇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诗句吧,不同的诗句,其语言艺术所表现的语言风格、特点、技巧各不相同。
你知道什么样的诗句才能算得上是好的诗句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诗句作文4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诗句作文篇11、《冬日早起闲咏》作者:白居易水塘耀初旭,风竹飘馀霰。
幽境虽目前,不因闲不见。
晨起对炉香,道经寻两卷。
晚坐拂琴尘,秋思弹一遍。
此外更无事,开尊时自劝。
何必东风来,一杯春上面。
2、《冬夜》作者:白居易家贫亲爱散,身病交游罢。
眼前无一人,独掩村斋卧。
冷落灯火暗,离披帘幕破。
策策窗户前,又闻新雪下。
长年渐省睡,夜半起端坐。
不学坐忘心,寂莫安可过。
兀然身寄世,浩然心委化。
如此来四年,一千三百夜。
3、《湓浦早冬》作者:白居易浔阳孟冬月,草木未全衰。
祇抵长安陌,凉风八月时。
日西湓水曲,独行吟旧诗。
蓼花始零落,蒲叶稍离披。
但作城中想,何异曲江池。
4、《冬夕》作者:岑参浩汗霜风刮天地,温泉火井无生意。
泽国龙蛇冻不伸,南山瘦柏消残翠。
5、《冬夜吟》作者:陈陶黑夜天寒愁散玉,东皇海上张仙烛。
侯家歌舞按梨园,石氏宾寮醉金谷。
鲁家襜褕暗披水,雪花灯下甘垂翅。
散帙高编折桂枝,披纱密甃青云地。
霜白溪松转斜盖,铜龙唤曙咽声细。
八埏蝼蚁厌寒栖,早晚青旗引春帝。
展转城乌啼紫天,曈曚千骑衙楼前。
6、《初冬》作者:杜甫垂老戎衣窄,归休寒色深。
渔舟上急水,猎火著高林。
日有习池醉,愁来梁甫吟。
干戈未偃息,出处遂何心。
7、《长安冬日》作者:杜荀鹤近腊饶风雪,闲房冻坐时。
书生教到此,天意转难知。
吟苦猿三叫,形枯柏一枝。
还应公道在,未忍与山期。
8、《冬日归旧山》作者:李白未洗染尘缨,归来芳草平。
一条藤径绿,万点雪峰晴。
地冷叶先尽,谷寒云不行。
嫩篁侵舍密,古树倒江横。
白犬离村吠,苍苔壁上生。
穿厨孤雉过,临屋旧猿鸣。
木落禽巢在,篱疏兽路成。
拂床苍鼠走,倒箧素鱼惊。
洗砚修良策,敲松拟素贞。
李白和孟浩然的诗句

李白和孟浩然的诗句李白和孟浩然的诗句李白和孟浩然都是盛唐时的著名诗人,两人之间的.友谊是诗坛上的一段佳话。
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李白和孟浩然的诗句相关资料,欢迎阅读!李白的诗句1、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2、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李白3、秋风清。
秋月明。
落叶聚还散。
寒鸦栖复惊。
相思相见知何日。
此时此夜难为情。
入我相思门。
知我相思苦。
长相思兮长相忆。
短相思兮无穷尽。
早知如此绊人心。
何如当初莫相识?--李白《秋风词》4、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李白《金陵酒肆留别》5、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李白《宣州谢I楼饯别校书叔云》6、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李白《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7、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李白《把酒问月》8、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早知如此绊人心,何若当初无相识。
--李白《长相思》9、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
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
--李白《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10、相见情已深,未语可知心。
--李白11、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李白《长干行》12、相亲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
--李白《秋风词》13、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李白《将进酒》14、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
唐诗三首(《梦游天姥吟留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琵琶行》)·.示例.

唐诗三首(《梦游天姥吟留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琵琶行》)·.示例.教学目的一、了解三首诗所表现出的诗人情怀,领会李白、杜甫、白居易诗歌深远的影响和意义。
二、学习三首诗各自不同的表现手法,从而领会诗歌美质。
教学设想一、重点和难点:揭示诗歌形象和语言的内含,体会作品情意和艺术特点,提高诗歌鉴赏水平。
二、尽可能多地给学生提供鉴赏作品的知识;讲析和点拨相结合,重视朗读这一教学环节,通过播放录音或录像等教学手段指导朗读。
三、教学时数四教时。
(可视情况增加二教时)教学过程第一教时教学要点学习《梦游天姥吟留别》。
体味诗人鄙视权贵,追求自由生活的高贵思想;了解运用夸张、想象和神话传说进行创作所形成的浪漫主义诗歌风格。
教学内容与步骤:导入新课在我们祖国灿烂的文明史中,唐诗是一颗璀璨夺目的珍珠。
唐朝诗人创作的诗歌不仅记录了那个历史时期的社会情状,而且为那个时代保留了异常生动的情绪和心理记忆。
唐诗的意象,成了我们民族诗歌最具代表性的象征;唐诗精神成了我们民族精神血液的一部分。
课文所选的三首唐诗,都是脍炙人口传诵不衰的名篇。
通过学习,我们将再一次体会到李白、杜甫、白居易这三位伟大诗人丰富的感情和理想,以及他们的高超的艺术风格。
这节课我们先学习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板书)指导预习初读课文,思考问题。
①补充注音:瀛yíng暝míng澹dàn鸾luán悸jì 恍huǎng②补充解释:梦游:梦中游历。
吟:本指吟咏作诗,后来成为一种古诗体裁名称。
李白另有《梁父吟》、《江山吟》等。
留别:临别留下的赠言。
信:实在,的确。
壁:直立的山石,诗中的;“半壁”指半山腰。
澹澹:波浪起伏或流水迂回状。
霓:虹的一种,古时把内侧的主虹颜色鲜明的称虹,外侧的副虹颜色暗淡的称霓。
来下:下来,为配合韵脚而颠倒词序。
如麻:言其极多。
李白孟浩然的诗全集

李白孟浩然的诗全集古诗是古代中国诗歌的.泛称,在时间上指1840年战争以前中国的诗歌作品,从格律上看,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
以唐朝为界限,以前诗歌均为古体诗,其后,古体诗渐渐式微,逐渐消亡。
下面是李白孟浩然的诗全集,请参考!李白的诗1、《客中行》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2、《夜宿山寺》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3、《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4、《独坐敬亭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5、《咏苎萝山》西施越溪女,出自苎萝山。
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
浣纱弄碧水,自与清波闲。
皓齿信难开,沉吟碧云间。
勾践徵绝艳,扬蛾入吴关。
提携馆娃宫,杳渺讵可攀。
一破夫差国,千秋竟不还。
6、《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孟浩然的诗夏日南亭怀辛大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秋登兰山寄张五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暝。
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
樵人归欲尽,烟鸟栖初定。
之子期宿来,孤琴候萝径。
夜归鹿门山歌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路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唐诗三百首之孟浩然解析

唐诗三百首之孟浩然解析唐代是中国文学的黄金时期,众多优秀的诗人在这个时代涌现。
其中,孟浩然被誉为唐代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他的诗作深受人们的喜爱和推崇。
在唐诗三百首中,有多首诗歌选自孟浩然的作品,今天我们来分析这些选自孟浩然的诗作,以探究其艺术特点和思想内涵。
一、《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春晓》是孟浩然的代表作之一。
整首诗以描绘春天的清晨为主题,通过对鸟鸣、风雨和花落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和多变。
诗中运用了一系列生动的描写手法,如韵味鲜明的“春眠不觉晓”,生动形象的“处处闻啼鸟”,犹如画面一般将春天的景象展现在读者眼前。
通过这些描写,诗人传达了生命的蓬勃和春天的美好。
二、《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登鹳雀楼》是孟浩然另一首脍炙人口的作品。
诗歌以登高望远为主题,通过描绘山河壮丽的景色和表达对更高层次追求的渴望,表达了诗人追求进步和开拓进取的精神。
整首诗言简意赅,意境深远,通过对山河壮美景色的描绘和对“更上一层楼”的憧憬,诗人抒发了对人生追求的热情和对未来的无限希望。
三、《秋登宣城谢朓北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秋登宣城谢朓北楼》是孟浩然的代表作之一。
诗人以秋天登高望远为题材,通过郁郁葱葱的秋景描绘和对“更上一层楼”的呼唤,表达了对人生追求和个人境界拓展的渴望。
诗人运用了山水景色的描绘和寓意的象征,展示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总结起来,孟浩然的诗歌充满了隽永的意境和对人生美好的向往。
他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以及对追求高远境界的渴望,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未来的希望。
孟浩然的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的作品以其深邃的思想和艺术造诣,被广大读者所喜爱和推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永 结 无情 游 . 相 期 邈 云 汉
诗 中李 白 自 我的孤独寂寞 , 因而邀请 月亮、 影子 同饮 同歌舞 。 诗人 把 明月引 为知 己, 以影子作伴 , 来 驱遣 内心的苦 闷。全诗构思新颖 . 想 象独特 . 感人致深 与月亮 、 影子交为好友 . 固然是诗人极富浪漫的事 . 当今 的人们也 可以这样做 。但更多 的是 , 现在的人有电视 、 电脑 、 手机 、 网络 , 参与现 场节 目的互动 . 和屏幕里 的影视歌星一起唱歌跳舞 . 也可以和亲友 Q Q 聊天 , 手机 视频对话 。 亲友仿佛就在 眼前 , 不再相隔千里之外 。 现今人 们 的选择 太多太 多。 电视 、 电脑 、 手机 、 网络不愧是人类的伟大发明 ( 虽 然近现代科学造成 了一些环境 等问题 . 但没有 近现代科学 . 人 类将难 以有一个 大的进步 、 大的发展)
作者简介 : 李仙郎( 1 9 6 ) , 男, 浙江开化人 , 任职于 国网金华供电公 司。
( 上接第 2 4 5页) 这一过程加深学员对核电厂整体的理性 理解 , 对核安 全有一个 自己的判断 然 后 再 引 出安 全 文 化 的定 义 以及 安 全 文 化 的 主 要 组 成 . 这 里通 过 列举核 电站机构设置 、 员工在工作 中遇到 的具体事件等 等加 以解 释说 明, 做 到每个 知识点 的解 释有至少一个事例的支撑。 最后在对“ 增强安 全 文化 的关键 点” 的讲授过 程中 . 通过对 “ 三哩岛” 和“ 切尔诺贝利 ” 事 故发生过 程较为详细 的分析 . 再 次 回顾 安 全 文 化 的 基 本 内 容 . 并 强 调 其 中的重点 2 . 3 其 它方 面 成 人的注意力 和记忆力是随着 时间逐渐下 降的 . 据研究 . 成人 听 课的最初 1 5 分钟 , 能够 记住授课 内容 的 4 0 %. 听课 3 0分钟 后 . 只能记 住最初 1 5分钟授课 内容 的 2 3 %, 听课 4 ( 】 分钟后 . 只能记住全部授课 内容 的 2 0 %!因此合理安排教学时间 , 把重点内容分成 小单 元穿插 在 培训过程 中十分重要
唐代诗坛不仅涌现 了璀璨 的群星 . 而且升起 了光耀千秋 的诗坛 巨 星。诗歌风格上呈现出雄浑、 高古 、 典雅 、 绮丽 、 劲健 、 含蓄 、 飘逸 、 豪放 等等 , 绚丽多姿。举 凡社会生活 、 人物 内心世界无不涉及 . 真实地记录 了唐代社 会现实和生活面貌。 唐诗题材广泛 、 意境开阔, 创 造了中国古 典诗歌的最高审美境界 , 取得 了后人难 以企及 的艺术成就 , 和《 荷 马史 诗》 、 《 神 曲》 、 《 唐 璜》 、 《 坎特伯雷故事集 》 、 《 草叶集》 一样, 是全世界历 代诗歌的经典之作。( 关于惠特曼的《 草叶集》 , 将另行撰文 , 讨论 笔者 以《 草叶集》 学英语的方法 , 以与读者分享学英语 的心得 与体会 ) 我们今天来 阅读唐 诗 , 离不开 当时的情境 . 与 我们 今天的情境也 息息相通 .然而今天的情境毕 竟与一 千多年前 的情境有许 多不 同 . 这 样在阅读 同一首诗 时 , 就有 了不 同的体验 , 下面就 以孟浩 然 。 李 白、 孟 郊三首诗为例分别叙述 :
游子 吟
慈母 手 中线, 游子 身上 衣。
临 行 密 密缝 。 意 恐迟 迟 归 。
故人具鸡黍 . 邀 我 至 田 家
绿树村边合 . 青山郭外斜 开轩 面场 圃 . 把 酒 话 桑 麻 待到重 阳 日. 还来就菊花 孟浩然 的这 首诗 。 文字平 和中现出柔美之态 . 描绘 出了一 幅淳补 的 田园风光画卷 。 诵 读此诗 时, 我们会感觉今天郊外 的青 山. 好象就是 特意为生活在摩天大楼里的我们而特设的。窗外穿过 市区的河流 . 行 道树 花卉 , 郊 区的 田地 , 一一都 能与诗 中的景致 吻合 , 这是放 大了的 田园风光 , 也就是我们现在的城市风光( 现在 的社会 日新月异 地发 展 . 农村里的人越来越少 , 城市里的人越来越多 . 人 们向往 城市 生活 . 因为 城市生活可 以替代农村生活 ) 。这样的景色 . 确实助人酒兴 . 怎能不使 人产生“ 待 ……, 还…… ” 的共鸣?
科技 ・ 探索・ 争鸣
S c 科 i e n c e & 技 T e c h 视 n o l o g y 界 V i s i o n
唐诗今读
以孟浩 然、 李白、 孟 郊三 首诗 为例
李 仙 郎 ( 国 网金华供 电公 司 , 浙江 金 华 3 2 1 0 0 1 )
【 摘 要】 现在的社会 , 越来越 凸显城 市生活, 而汽 车、 火车 、 飞机 、 电视、 电脑、 手机 、 网络 的创造发 明, 极 大地方便 了人们的生活。古人在诸
多方面受到约束 , 这也表现在他们 的诗歌 里。虽然他们是 自由的 , 但 今天的人们 因为一 系列的近现代发明 , 在各个方面更是便利 、 自由 了C r -  ̄ , , 更加能按照 自己的意愿行事。我们阅读唐诗 , 诗 中情境 自 然与今 日不 同。
【 关键词】 唐 诗; 当今; 解读; 情境
月 下独 酌
花 间一 壶 酒 . 独 酌无 相 亲 举杯 邀 明 月 . 对影成三人
谁言寸草心. 报 得 三春 晖 ! 孟 郊的《 游子吟》 谁人不 知 , 谁人不 晓, 诗人感于慈母 为出行的儿 子缝制衣服 的情景 . 十分 细腻深刻地描写 了博大无私 的母爱 歌颂慈 母挚爱儿女的深情 。 表达 了人们共有的心声 . 使做为儿女的人们知道 . 以寸草那一点点的绿 色 。 怎能报答春天 阳光的温暖——母爱 的深重恩 情. 读来使 人震憾 。 我们今天报答母 亲的恩情 , 比古人机会更多 、 条件更好。 我们 即便 远在异 国他乡 . 乘坐 飞机 也可以常常 回家陪伴在母亲身边 . 做一个孝 敬 的儿女。 陪伴母亲 , 就是最好 的孝敬 . 这也是报答母 亲的一个重要方 式。 为母亲做做饭菜 , 替母亲干些家务 , 与母 亲聊聊家 常话 。 ( 飞机 、 火 车、 汽车又是一批伟大发 明 , 使得 “ 意恐迟迟归” 的无奈 , 在今 日 得 到了 最大限度的消解 ) 。 平常 日子回到母 亲身边 , 变得非常便捷 。 是的, 我们 在平 日里 、 节 日里——现 在的节 日 特别多 , 加上洋们现 在的人也能做 到五大宗教一 团和
气) 等, 都成了 回家看望母 亲 、 报答母亲 的理 由 母亲的恩情 , 是要我们 做儿女 的一辈子报答的。 [ 责任编辑 : 曹明明]
月既不解饮 . 影徒 随我 身 暂伴 月将 影 . 行 乐 须及 春 我歌 月 徘徊 , 我舞影零乱 。 醒 时 同 交欢 . 醉后 各 分 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