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空气的“力量”

合集下载

八年级物理——空气的“力量”

八年级物理——空气的“力量”
如图,叶片静止,受平衡力作用,即:
F0 G汞
P0S m汞g 汞Shg P0 汞 gh
故外界大气压不变,汞柱的高度就不变
注意事项: 1、实验前玻璃管灌满汞的目的
使玻璃管倒置后,汞柱上方处于真空状态
2、将玻璃管上提、下压、倾斜、变粗、变细,管内外汞柱高度差不变。
大气压的变化
海拔越高,气压越低
大气压的大小——托里拆利实验 (第一个测出大气压数值的实验)
实验过程:
现象:管内水银柱下降一段距离后保持静止,管内外水银柱高度差为760mm。
结论:大气压强等于760mm汞柱产生的压强。
原理分析: 灌满汞的玻璃管内原没有空气,汞柱下降后,管内汞液上方处于真空状态。所以
真是管外汞面上受到的大气压支持着760mm的汞柱。
如果将托里拆利实验搬到山顶做的话,会怎样?
梦 境
空气的“力量”
—大气压强
身边的大气压强
吸盘
覆杯实验
大气压强 ( P0 )
1、定义:空气内部各个方向都存在大气压强,简称 大气压。 2、产生原因:空气受重力作用且具有流动性。
3、实例: 马德堡半球实验 (第一个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吸管喝饮料
“瓶吞鸡蛋”
马德堡半球实验不仅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还说明了大气压很大。

中班科学优秀教案:空气的力量教案及反思

中班科学优秀教案:空气的力量教案及反思

中班科学优秀教案:空气的力量教案及反思
《中班科学优秀教案《空气的力气》含反思》这是优秀的中班科学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关怀!
活动目标:
1、通过观看塑料袋,感知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没有颜色的气体。

2、能够从摸塑料袋吹纸杯的试验中理解空气是具有力气的。

3、激发了幼儿的惊异心和探究欲望。

4、能大胆、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胜利的欢乐。

活动预备:
1、材料的预备:塑料袋1个、气球一个、嘉奖贴画、向杯子吹气方向的PPT图片。

2、阅历的预备:知道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空气。

活动重难点:
1、活动重点:让幼儿感知空气是有力气的。

2、活动难点:幼儿自由探究总结空气是有力气的试验过程。

活动过程:
1导入:
通过手指嬉戏小手变变变激发幼儿的爱好。

师:刚刚我们小伴侣的小手变出了那么多的小动物,那今日刘老师为小伴侣们带来了一个魔法口袋,我们来看看口袋能变出什么魔术呢?
2、活动开头:
师:(把口袋装空气并用手捏住不让口袋漏气)好了,小口袋变好魔术
了,你们来看看小口袋变成什么样子了?“。

空气的“力量”(说课稿)2024-2025学年沪科版(2024)初中物理八年级全一册

空气的“力量”(说课稿)2024-2025学年沪科版(2024)初中物理八年级全一册
用手按住并倒立过来,暂不放手。教师提问:如果放 手,会出现什么现象?(学生猜测)放手后,会看到 什么现象?
2.学生交流讨论为什么没有水时纸片会掉下,有水的时 候,纸片和水都掉下来呢?
3.学生尝试解释原因,并带着原因进行新知识的学习。
四、教学过程
(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学生阅读教材归纳大气压的产生
(1)空气有重力,对浸在其中的物体有压强。 (2)空气具有流动性,也像液体一样向各个方
情感目标
一、教材分析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大气压强的存在 及产生原因。 解释生活中与大 气压强有关的现 象。
教学难点
大气压强的存在 及产生原因。 解释生活中与大 气压强有关的现 象。
二、学情分析
经过一个学期的物理学习,八年级的学 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探究能力、分析和 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怎样用大气压强解释 生产、生活中的现象,对于学生来说还是存 在一定难度。
法都有压强。
所以,把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产生的压强 叫做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或气压。
四、教学过程
(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四、教学过程
(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p大气=p水银 =r水银 gh =13.6×103 kg/m3×9.8 N/kg×0.76 m =1.013×105 Pa
四、教学过程
(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水 银 气 压 计
金属盒气压计 (又称无液气压计) 水银气压计的特点:精确但携带不方便。 无液气压计的特点:携带方便但不精确。
四、教学过程
(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活塞式抽水机和离心式水泵等
四、教学过程
(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活塞式抽水机和离心式水泵等

2022八年级物理全册第8章压强8.3空气的力量第2课时大气压强的变化及应用习题课件沪科版

2022八年级物理全册第8章压强8.3空气的力量第2课时大气压强的变化及应用习题课件沪科版
谢谢观赏
You made my day!
HK版 八年级下
第八章 压 强
第3节 空气的“力量”
第2课时 大气压强的变化及应用
习题链接
1 见习题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新知笔记
3 大气压
2 见习题
答案呈现
习题链接
1 见习题 2 高;100 3C 4 A;大气压 5A
6A 7D 8A 9C 10 A
答案呈现
习题链接
11 闭合;大气压 12 大气压;1.3×104 13 见习题 14 下;大;b
9. 如图所示为某同学设计的“天气预报瓶”,A为玻璃管,与 大气相通,B为密闭的玻璃球,内装有红墨水,随着环境 气压的变化,A管内的水位会上升或下降。关于该“天气预 报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天气预报瓶利用天气和大气压的关系进行预报的 B.B球和A管液面相平时,显示内外气压一致 C.A管液面明显下降时,说明外界大气压减小 D.瓶中加注的红墨水有利于更方便地观察
新知笔记
3.大气压的应用 活塞式抽水机、钢笔吸墨水、用吸管吸饮料等都是利用 _大__气___压__来工作的。
基础巩固练
1.【中考·河北】制作简易气压计,观察大气压随高度的变 化。
(1)如图所示,在玻璃瓶中倒入适量红色的水,将插有玻璃管 的橡皮塞塞紧瓶口,红水升到玻璃管一定的高度,但高 度不够,你从应管__口__往__玻__璃__瓶__内__吹__气__,__增__大__气__压_____, 使水上升到瓶口以上适当位置,制成了简易气压计。
能力提升练
【点拨】当汲酒器内充满酒水,向上提升长柄取酒时, 若a打开,则a、b两个小孔都与外界大气相通,酒水会 在重力的作用下流出,若a闭合,则a孔与外界大气隔 绝,而b孔受到大气压的作用,在大气压的作用下酒水 不会流出,所以应使开口a闭合。 【答案】闭合;大气压

2021-2022沪科版八年级物理 第八章 第三节 空气的“力量”

2021-2022沪科版八年级物理 第八章 第三节 空气的“力量”

2021-2021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八章第三节空气的“力量”一、单选题(共10题;共20分)1.如图所示的实验中吸盘都保持静止,但所挂钩码已是吸盘所能提起的最大重物。

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图中大气对吸盘的压力等于钩砝的重力B. 乙图中大气对下面吸盘的压力等于钩砝的重力的1/2C. 利用甲图的实验可以粗测大气压的值D. 利用乙图的实验可以粗测大气压的值2.我们生活周围中很多有关利用大气压强的例子,图中主要利用了大气压强的是()A. 热水中的塑料袋在膨胀B. 上升的热气球C. 风吹风车旋转D. 用吸管吸饮料3.下列事例中不是利用大气压的是()A. 把吸盘式挂衣钩紧贴到墙上后可挂衣服B. 用胶头滴管吸取药液C. 茶壶的盖上留一小孔,水才容易倒出来D. 用力压打气筒的活塞,把气充进轮胎中4.下列现象中与大气压无关的是()A. 马德堡半球实验B. 用注射器注射药液C. 用吸管吸饮料盒中的牛奶D. 吸盘可以压在墙壁上5.如下图所示,关于大气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图中,马德堡市长通过此实验最早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B. (甲)图中,马德堡市长通过此实验最早测出了大气压的数值C. (乙)图中,长玻璃管倾斜后,会发现测得的大气压值变小D. (乙)图中,在海拔高的地方实验,会发现水银柱的高度大于76cm6.下列工具、物品或设施中,使用时利用了大气压强的是()A. 天平B. 塑料吸盘C. 船闸D. 密度计7.自来水笔吸墨水时,只要按几下弹簧片,墨水就进入橡皮管里了,这是由于()A. 弹簧片作用使墨水进入橡皮管B. 手的压力使墨水进入橡皮管C. 橡皮管的吸力使墨水进入橡皮管D. 大气压作用使墨水进入橡皮管8.负压救护车是一种新型救护车,因车内的气压低于车外而得名.下列处于负压状态的是()A. 吹足气的气球B. 高空飞行中的飞机机舱C. 吸饮料过程中的吸管D. 漏气的足球9.某同学做托里拆利实验,测得玻璃内水银柱比槽内水银面高出76cm,下列措施中可以使这个高度差改变的是()A. 往槽内加入少许水银B. 使玻璃管稍微倾斜一点C. 把玻璃管往上提一提D. 把实验移到高山上去做10.关于人的呼吸过程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吸气使肺泡收缩,肺内气压减小B. 吸气使肺泡扩张,肺内气压减小C. 呼气使肺泡扩张,肺内气压增大D. 呼气使肺泡扩张,肺内气压减小二、多选题(共1题;共3分)11.小明设计了一个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起水管长度不超过2m),他可以通过直杆P向上提起活塞S,活塞下面原来充满水,在活塞缓慢向上提起的过程中将会发生的现象是()A. 活塞S上升到出水口Q之前,水将被向上拍起B. 活塞S稍高于出水口Q时,水将从出水口流出C. 活塞S稍高于出水口Q时,装置内的水面将下降,水回到下面的水槽中D. 活塞S从出水口Q处继续向上提起,装置内的水面保持与Q等高,不会继续上升三、填空题(共4题;共10分)12.在海拔2021米以内,可以近似地认为,每升高10米,大气压降低________帕(即1毫米水银柱).如果测得山上的大气压比山下的大气压低5.6厘米水银柱,那么这座山的高大约为________米.13.利用身边的物品可以做很多有趣的实验,利用硬纸片小明做了如下实验:(1)如图甲,在瓶内灌满水,用硬纸片盖住瓶口,压紧后将瓶子倒置,水和纸都不会下落,说明________ .(2)小明做了“会跳卡片”,卡片缚上橡皮筋后会向A面折叠,如图乙所示.将卡片在桌面上压平后松手,发现卡片跳起来了,实验中应将A面________(选填“向上”或“向下”)放置.(3)如图丙为小明利用硬纸片做成的机翼模型,实验中当沿图示方向“吹风”时,“机翼”会上升,本实验是探究________ .14.如图为医生在用新型采血装置给病人采血,这种装置中的试管内几乎没有________ ,其内部压强为________ Pa,所以血液会自动从血管流到试管.15.运用托里拆利实验测量标准大气压,待玻璃管中的水银不再下降时,其高度为________mm,将玻璃管倾斜一定角度,水银柱的竖直高度差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由此得出标准大气压约为P0=________Pa四、解答题(共1题;共5分)16.利用一个纸杯、塑料片、水和大头针,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请你写出实验步骤和实验现象.五、实验探究题(共1题;共4分)17.小明利用标有2.5mL的一次性注射器、弹簧测力计、细绳、橡皮帽、刻度尺等器材,对大气压的值进行测量.(1)将活塞推至注射器底端,再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目的是________(2)下面是记录实验情况的表格,请将其中两项空白处内容补充完整.大气压力F/N 注射器容积V/mL ________ 活塞面积S/cm2大气压强p/Pa7.5 2.5 4 0.625 ________(3)小明发现,同学们在做此实验时测得的大气压值误差很大,对此小明与同学找出了下列可能的原因:①橡皮帽封住的注射器小孔中有残余气体;②活塞与注射器筒壁间有摩擦;③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没有读准;④活塞与注射器筒壁不完全密封.上述原因可能会使测量值大于真实值的是________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答案】D【解析】【分析】A、甲图中吸盘在竖直方向受竖直向下的拉力和竖直向上的摩擦力,并且二力是一对平衡力;在水平方向受大气对吸盘的压力和支持力,二力也是一对平衡力;因此大气对吸盘的压力与钩砝的重力没有任何关系,故A错误;B、乙图中吸盘受到大气对下面吸盘的压力和物体对下面的拉力,并且二力是一对平衡力,故大气对下面吸盘的压力等于钩砝的重力;故B错误;C、由A选项的分析可知,甲图不能求出大气对吸盘的压力,故不可以粗测大气压的值;故C错误;D、由B选项的分析可知,乙图能求出大气对吸盘的压力,故可以粗测大气压的值;故D正确.故选D.【点评】正确地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知道静止状态是平衡状态,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受平衡力作用计算有用力的大小;重点是明确测定大气压的原理.2.【答案】D【解析】【解答】解:A、热水中的塑料袋膨胀,是因为塑料袋内的气体都是由气体分子组成的,分子在不断地运动,当塑料袋内的气体受热时,获得了能量,从而使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加快,分子间距离加大,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B、热气球是利用球内的热空气比球外的冷空气的密度要小,使浮力大于重力而能够上升的,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C、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状态,所以风吹风车旋转,不是利用大气压,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D、用吸管吸饮料时,吸出吸管中的部分空气,使吸管内的气压减小,瓶中饮料在大气压的作用下,上升通过吸管进入口中,故本选项利用了大气压的作用;故选D.【分析】大气压的存在能够解释很多现象,这些现象有一个共性:通过某种方法,使设备的内部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出现了这种现象.3.【答案】D【解析】【解答】解:A、吸盘要固定在墙壁上,需要先用力挤压塑料吸盘,把盘内的空气挤出,然后吸盘就被外界的大气压紧压在了墙壁上.故本项不符合题意.B、用滴管移取溶液,要先把滴管橡胶内的空气挤出,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药液就被压进滴管里.故本项不符合题意.C、若茶壶的盖上没有小孔,当壶内的水流出部分后,壶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大气压压着里面的水不易流出来.茶壶的盖上留一小孔,使内外气压相等,水才容易倒出来.故本项不符合题意.D、用力压打气筒的活塞,是人的推力把气充进轮胎中,与大气压无关.故本项符合题意.故选D.【分析】大气压的利用一般都是在某处使气压降低,然后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产生了某种效果.4.【答案】B【解析】【解答】A、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A不符合题意;B、用注射器注射药液,是由于人的推力,与大气压无关,B符合题意;C、用吸管吸饮料时,吸管内气压变小,在大气压的作用下,牛奶被“压”进口里,C不符合题意;D、挤尽吸盘里的空气,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吸盘被压在墙壁上,D不符合题意。

八年级物理:压强(3)空气的“力量” 训练(2)及参考答案

八年级物理:压强(3)空气的“力量”   训练(2)及参考答案

八年级物理:压强(3)空气的“力量”练习题(2)及参考答案1.三个同学在同一教室里做托里拆利实验,读出管内水银柱长分别为75.0 cm、75.5 cm、76.0 cm.已知其中一个同学的玻璃管没有放竖直,而且是沿管的方向测量长度的,而另一位同学做实验时管内混进了空气,只有一个同学的测量方法是正确的.那么,其中用正确方法测得的值是A.75.0 cm B.75.5 cm C.76.0 cm D.无法确定2.医院给病人输液时,应使药液均匀地滴入血管,为使整个输液过程都保持匀速下滴,如图所示的各装置中应采用的为A.B.C.D.二、多选题3.小明假期要外出一段时间,她担心家里盆景中的水会因蒸发而干掉,于是用了一个塑料瓶装满水倒放在盆景中,瓶口刚刚被水浸没,如图所示,这样就能使盆景中的水位保持一定的高度。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瓶内水上方的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B.瓶内水上方的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C.随着盆景中的水不断蒸发,瓶内的水产生的压强会不断减小D.随着盆景中的水不断蒸发,瓶内的水没有到瓶口时盆景中水对底部压强不变1三、实验题4.小明制作简易气压计,观察大气压随高度的变化。

(1)如图所示,在玻璃瓶中倒入适量红色的水,将插有玻璃管的橡皮塞塞紧瓶口,红水升到玻璃管一定的高度,但高度不够,应该__________________使水上升到瓶口以上适当位置,制成了简易气压计。

(2)将简易气压计从四楼移到一楼过程中,发现玻璃管内水位________________,说明大气压随高度的降低而__________________。

(3)将简易气压计放在阳光下,过一会儿,发现玻璃管内水位发生了变化,这一现象说明,简易气压计的测量结果会受到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影响。

(4)如果再用一根细玻璃管,水平对着图中的竖直玻璃管上端管口吹气,则竖直玻璃管中的水位将_______________。

5.如图所示是托里拆利实验的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如图甲,先在一端封闭约1米长的细玻璃管内灌满水银,确保管内没有______;(2)如图乙,大拇指封闭玻璃管后,将管口倒转插入水银槽中,待液面稳定后,读出此时水银柱的高度为h=740mm,此时外界压强_______标准大气压强(选填“>”、“<”或“=”);(3)如果该实验中出现以下情况(以下均选填“上升”、“不变”或“下降”):a.玻璃管内不慎混入空气,那么管内的水银柱高度将______________;2b.玻璃管的管口抬高些,但不离开槽内水银面,那么管内的水银柱高度将________;c.玻璃管换粗些,那么管内的水银柱高度将_________.6.小明利用最大刻度值标有3mL的一次性注射器等器材,对大气压的值进行测量:(1)他的实验步骤如是:a.先让注射器吸入少量水,然后将活塞推至注射器底端,当注射器的小孔充满水后,再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目的是_____________;b.用细绳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颈部,使另一将与弹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慢慢地拉动注射器筒,如图所示,当注射器中的活塞________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6N;c.测出注射器全部刻度的长度为5cm;d.根据测量数据,算出大气压的值。

八年级物理空气的“力量”

八年级物理空气的“力量”
A
堵上茶壶盖上的小孔,壶里的水不容易倒出来
)
B 用吸管可是把杯中的果汁吸到口中 C D
托里拆利实验 船闸
巩固练习
3. 有一鸡蛋放在广口瓶口,刚好 被卡住,如果把浸过酒精的棉花点 燃后放进广口瓶中,再把鸡蛋堵住 瓶口,会怎样?为什么?
原因
巩固练习
4. 请你估测一下,人的一只 手掌承受的大气压力大约有 多少牛?
实验探究:感受大气压强的存在
运用我们手边的材料怎么 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呢?
1.猜想、实验
把两个胶皮碗紧紧地挤压在 一起,还容易把它们发, 得出了什么结论?
结论:大气压及其产生的原因。

放在空气中的物体会受到空气产生的 压强叫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或气压。
大气压的变化: 人们把760mm汞柱所产生 的压强(也就是1.013x105pa) 的大气压叫做1标准大气压。 大气压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沸点与大气压的关系:
液面上的气压越大,液体的 沸点越高;反之,气压越低,液 体的沸点越低。
这节课, 你
学到了什么
?


1、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的压强叫大气压
强 2、奥托· 格里克设计的马德堡半球实验证 明了大气压的存在
3、托里拆利实验测量出了大气压强的值,
约为105帕
巩固练习
1、用自来水钢笔吸墨水时,只要把弹簧片按几下松开, 墨水就吸到橡皮管里去了,这是因为( )
A 橡皮管有吸力 B
弹簧片有吸力
C
大气压的作用
D
橡皮管里真空有吸力
巩 固 练 习
2、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大气压存在的是 (
第三节
空气的“力量”
马德堡半球实验
早在1654年,德国马 德堡市市长奥托· 格里克 就在马德堡市公开表演 一个著名实验——马德 堡半球实验。他把两个 直径为30cm铜质空心半 球紧紧地扣在一起,用 抽气机抽出球内的空气, 然后用16匹马向相反方 向拉两个半球,结果费 了很大的劲才把它们拉 开。

大班科学《空气的力量》说课稿

大班科学《空气的力量》说课稿

大班科学《空气的力量》说课稿尊敬的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将为大家展示的是大班科学活动《空气的力量》的说课稿。

一、说教材《空气的力量》是根据大班幼儿年龄特点和认知发展规律,结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科学领域的要求设计的一节活动。

本活动选取“空气”这一生活中常见但又容易被忽视的自然现象作为探究对象,引导孩子们通过观察、实验等直观方式,感知并理解空气具有力量这一科学原理,从而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和探索精神。

二、说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了解空气的存在以及空气具有力量。

2. 技能目标:通过实践活动,使幼儿学会运用简单的工具进行探索,体验和验证空气的力量。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初步形成尊重事实、勇于探索的良好品质。

三、说重难点重点:让幼儿认识到空气有力量,并能通过实践操作感知这一特性。

难点:引导幼儿理解和表述空气力量在生活中的具体表现及应用。

四、说教法与学法教法上,我将以情境导入、问题引导、实践操作、讨论分享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学法上,鼓励幼儿采用动手做、眼看、耳听、脑想的多元学习方法,通过亲身体验,自主发现,合作交流,实现从知识输入到内化输出的过程。

五、说活动准备物质准备:气球、纸条、塑料袋、吸管、吹风机等与空气有关的实验材料;环境创设:为幼儿提供宽松自由、利于探索的科学区角。

知识经验准备:幼儿已具备基本的生活经验和对空气的基本认识。

六、说活动过程1. 情境导入:通过讲述故事或演示小实验,引发幼儿对空气力量的兴趣。

2. 实验探索:分组进行系列实验,如吹气球、用吸管吹纸片、利用空气充气塑料袋等,感受空气的力量。

3. 讨论分享:组织幼儿交流实验结果,引导他们描述空气力量的现象,并尝试解释原因。

4. 生活应用:联系生活实际,举例说明空气力量的应用,加深理解。

七、活动延伸在活动结束后,鼓励幼儿在生活中继续寻找空气力量的例子,并可以开展亲子科学小实验,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么大的压强:1.013×105Pa相 当于在每平方厘米的面积上就有大 约10N的压力作用
注意:
托里拆里实验中,管内上方 一定要是真空,水银的高度随外 界大气压变化而变化;和管的粗 细、倾斜角度、管的长度以及提 起还是下压无关;只与水银柱的
竖直高度有关。
气压计:
1、水银计 2、空盒气压计 3、管式弹簧气压计

你知道大气压强在生产 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吗?
吸 管 喝 饮 料
二、测量大气压
托里拆利实验证明:
大气压值为760mm汞柱, 约为1.01X105pa
托里拆利实验所测大气压的大小: 叫一个标准大气压p0
p0=p水银= ρgh = 13.6×103kg/m3×9.8N/kg×0.76m =1.013 × 105Pa
大气压的变化:
人们把760mm汞柱所产生 的压强(也就是1.013x105pa) 的大气压叫做1标准大气压。
大气压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沸点与大气压的关系: 液面上的气压越大,液体的 沸点越高;反之,气压越低,液 体的沸点越低。
这节课, 你 学到了什么
?


1、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的压强叫大气压
第三节
空气的“力量”
马德堡长奥托· 格里克 就在马德堡市公开表演 一个著名实验——马德 堡半球实验。他把两个 直径为30cm铜质空心半 球紧紧地扣在一起,用 抽气机抽出球内的空气, 然后用16匹马向相反方 向拉两个半球,结果费 了很大的劲才把它们拉 开。
一、大气压强
A
堵上茶壶盖上的小孔,壶里的水不容易倒出来
)
B 用吸管可是把杯中的果汁吸到口中
C D
托里拆利实验 船闸
巩固练习
3. 有一鸡蛋放在广口瓶口,刚好 被卡住,如果把浸过酒精的棉花点 燃后放进广口瓶中,再把鸡蛋堵住 瓶口,会怎样?为什么?
原因
巩固练习
4. 请你估测一下,人的一只 手掌承受的大气压力大约有 多少牛?
实验探究:感受大气压强的存在
运用我们手边的材料怎么 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呢?
1.猜想、实验
把两个胶皮碗紧紧地挤压在 一起,还容易把它们分开吗?
讨论分析
从以上实验中你得到了什么启发, 得出了什么结论?
结论:大气压及其产生的原因。

放在空气中的物体会受到空气产生的 压强叫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或气压。 大气压产生的原因: 与液体相同 1:空气受到重力的作用 2:空气具有流动性
强 2、奥托· 格里克设计的马德堡半球实验证 明了大气压的存在
3、托里拆利实验测量出了大气压强的值,
约为105帕
巩固练习
1、用自来水钢笔吸墨水时,只要把弹簧片按几下松开, 墨水就吸到橡皮管里去了,这是因为( ) A 橡皮管有吸力 B
弹簧片有吸力
C
D
大气压的作用
橡皮管里真空有吸力
巩 固 练 习
2、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大气压存在的是 (
也有,只轮不着我们罢了。”“你我倒也算了,老板——”“嘘!”很怕蝶宵华听见了伤心,偷眼看他,他端坐鞍上,双目微阖,竟似僧人入 定了。苏家,全凭苏小横在,才安定下来。明柯逃跑了,谁知嘉颜是帮着明柯弄亏空贪官中银子的,也跟了明柯逃跑,临走还卷了一票。明远 据说进京去,太守家似有悔婚之意。桩桩件件,每件都要压垮老太太。苏小横只道:“有我在!你们不必问端底,等着就好。”众人也终于静 了。回道观里,裳儿拿红纸剪着玩,有一搭没一搭的,又似剪窗花,又似只糟塌纸张,见苏小横回来,嘻嘻笑道:“爷爷也计算差了。”苏小 横道:“哦?”“盗坠索银的人,爷爷先把目标锁定在大哥、五哥身上,尤以五哥嫌疑更重,五哥手里也确实有大笔银子来路不名,叫爷爷查 出来,”裳儿弄着剪子,侃侃谈道,“可他旋即却糊涂得把田庄里贪得来的银子,都输在赌局里,以至于受蕙妹妹胁迫,坏了笙表妹名声,吃 了爹爹一顿杖,爬都爬不起来,爷爷就重点去调查大哥了罢?谁知五哥买通爹爹身边行杖的,筋骨无碍,装着养伤,悄没声儿一切都打点好, 拐了嘉颜姐姐,扔嘣就走了!把爷爷可摆了一道。”“是你被摆了一道。”苏小横道。裳儿手里的剪子,停了停。“你将是独当一面的人,特 立专行,生杀予夺,非如此,不足以在宫中固宠。”苏小横道,“内外种种,我知道的,你也知道,我并未瞒你,我所不知道的,你也应该自 己想办法知道,定出方略,克敌制胜。你没有做到,就是败了。宫中败亡,你把责任怪在爷爷头上,纵然爷爷肯承担,有用么?”裳儿默然片 刻,将剪子放下,端端正正拜苏小横一礼:“孙女谨受教。”“你剪的是什么?”苏小横看着那张叠了数叠、被剪了许多刀的红纸。裳儿将红 纸展开,胡乱纵横的刀痕,并未能形成任何花样:“这是裳儿的心境。”“本应如何呢?”苏小横又问。“本应,”裳儿打开一本书,取出里 面压得平平的剪纸,是鸳鸯戏水,“送于四姐姐贴在嫁妆箱上,给四姐姐道喜。”苏小横神色不动:“你四姐姐婚事有阻碍。”“是。”裳儿 知这也是考题,“大哥既进京,四姐姐婚事就没有阻碍了。”苏小横微微叹了口气:“你会看不起你大哥吗?”“不会。”这倒是真心话, “虽说男女分工有别,但强盗杀来,若只余妇女,那妇女也必须举刃招架;同样道理,床帷间、私室里,若只有男儿能去,那末男儿也该去。 为家族效命,诗姐姐如此,裳儿如此,大哥如此,原没什么分别。”说着伤感起来,“爷爷,你可知孙女流落在外,最困苦时,只为一勺掺着 砂子的糙豆饭,他要我做什么都可以。”苏小横抚着裳儿的头:“爷爷救你太迟。”“相比很多人来说,已经很早了。”裳儿的妩媚底下,有 冷冷的坚毅,“只因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请奏盆缻秦王,以相娱乐。” 王羲之《兰亭序》:“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宋叶适《东塘处士墓志铭》:“既苦志不酬,右书左琴以善娱乐。” ; 大时代娱乐 jdh37lcg 《古今小说·李公子救蛇获称心》:“李元在前曾应举不第,近日琴书意懒,止游山玩水,以自娱 乐。”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五十一回:“主公既有高台广囿,以为寝处之所,何不多选良家女子,充 牣其中,使明师教之歌舞。以备娱乐,岂不美哉?” 叶圣陶《倪焕之》十三:“又有什么可爱的议论音乐一般娱乐别人的心神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