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春天来了4教案-人教新课标版
一年级思品与生活下册春天来了教案

一年级思品与生活下册春天来了教案第一章:春天的特征1. 教学目标了解春天的季节特征,如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等。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生命的情感。
2. 教学内容a. 春天的时间:每年的3月21日或22日,春分时节。
b. 春天的自然现象:冰雪融化、草木发芽、花开满地等。
c. 春天的气候变化:气温逐渐升高、降水增多等。
3. 教学活动a. 图片展示:展示春天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春天的特征。
b. 故事讲解:通过讲解春天相关的寓言故事,让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
c.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春天的特征,并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4. 教学评价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于春天特征的理解和感受。
第二章:春天的植物1. 教学目标认识春天的常见植物,了解它们的特点和生长习性。
培养学生关注生态环境,提高生态保护意识。
2. 教学内容a. 春天的常见植物:杨树、柳树、桃花、梨花等。
b. 植物的生长过程:种子发芽、植株生长、开花结果等。
c. 植物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植物对于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3. 教学活动a. 图片展示:展示春天的植物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它们的特点。
b.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去户外观察春天的植物,了解它们的生长过程。
c.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春天的植物对于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并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4. 教学评价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于春天植物的认识和关注程度。
第三章:春天的动物1. 教学目标认识春天的常见动物,了解它们的特征和习性。
培养学生关爱动物,提高动物保护意识。
2. 教学内容a. 春天的常见动物:燕子、蝴蝶、小鸟、青蛙等。
b. 动物的特征和习性:生活习性、繁殖行为等。
c. 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3. 教学活动a. 图片展示:展示春天的动物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它们的特点。
b. 故事讲解:通过讲解春天动物的寓言故事,让学生关爱动物。
c.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春天的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并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一年级下品德与社会教案春天来了_人教新课标

一年级下品德与社会教案春天来了_人教新课标教学背景春天,是万象更新的季节。
人们面对生机勃勃的春天,有画不尽的色彩,有写不完的诗篇,有唱不完的歌儿。
对我们昆明而言,三四月份春意正浓,我们根据一年级学生的特点,结合人教版《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走进大自然”之“春天来了”提供的素材,创设问题情境──“春姑娘在哪里”开展寻春活动,引导学生走进大自然,寻找春天的足迹。
教学目标1.积极参加“找春天”的活动,调动各种感官观察、感受、发现春天的主要特征。
2.体会亲近大自然的乐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增强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力、感受力和欣赏力,懂得赏春活动中应有的文明行为,具有初步的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重难点通过小组活动,使学生学会分享共同的劳动成果,学会相互合作。
活动成果形式1.学生的习作、磁带、图画、标本等。
2.有关活动的照片等。
3.有关活动内容的专栏、板报等。
4.学生的经历、体验、体会等。
(以录音或习作方式出现)5.举行“颂春”联欢会,综合展示活动成果。
活动的总体实施框架活动过程1.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根据课本提供的素材确立活动主题。
教师通过描述春天的美景,激发学生探究春天的兴趣。
学生集体讨论交流,教师帮助学生整理成活动主题。
2.学生自主组建活动小组,选择活动项目。
学生分成四人小组,选出小组长。
各小组根据小组成员特点出发,分必选项目与自选项目,制定好小组活动方案。
教师做好指导、协调工作,审视方案的可行性。
3.学生根据各小组活动方案展开综合实践活动,交流活动成果。
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采取“半扶半放”的策略,发动家长,采用导师制,指导、督促、激励学生进行综合实践活动,组织学生交流、评价活动过程。
(1)聘请家长为导师,利用双休日带领学生进行一次踏青,开展拍照、放风筝等活动。
(还可借助春游或参观校园之际,指导学生寻找春天。
)(2)回校后聘请语文老师为导师,指导学生以春天为主题,进行录音或习作练习。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春天来了》教学设计

人教版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第二单元《春天来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感受,发现春天的主要特征,体会亲近大自然的美好。
2.培养学生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力、感受力和欣赏力。
3.使用不同方法,积极参加寻找春天、展示春天、留住春天的活动。
教学重点1.通过观察、感受,发现春天的主要特征,体会亲近大自然的美好。
2.积极参加寻找春天、展示春天、留住春天的活动。
培养学生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力、感受力和欣赏力。
教学难点1.通过观察、感受,发现春天的主要特征,体会亲近大自然的美好。
2.积极参加寻找春天、展示春天、留住春天的活动。
培养学生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力、感受力和欣赏力。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教学课件、《春天在哪里》歌曲、课前资料收集学生准备:(1)让同学利用课余时间到自身生活的社区或和近公园里去找春天,记录春天的特征。
(2)搜集反映春天特征的图片或照片。
(3)搜集反映春天的歌曲、儿歌、成语或古诗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谜语导课(课件出示)学生猜出:春天2.欣赏歌曲《春天在哪里》课件出示:学生一起唱3.课件出示:春天图片4.教师小结并板书课题:春天来了二、新课探究活动一:寻找春天1. 首先,请同学们先观看几幅图片。
(幻灯片展示春天景色图片)2. 问:同学们看完这几幅图片有什么体会?3. 问:什么季节大自然才会出现这样美丽的景色?4.春天天气渐渐变暖,阳光明媚,大自然中的万物复苏了,就好像演奏着春天的舞曲。
下面请同学们竖起你们的小耳朵,我们一起来听一首好听的歌,请你边听边想,这首歌里唱了些什么?(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活动二:认识春天盛开的鲜花,借助花进一步了解春天的特征。
1.过渡:既然这首歌里唱到了花,同时它也是春天有一大主要特征,我们就来说说春天的花。
2.问:同学们谁知道在春天有哪些花会盛开?3.下面我请大家来欣赏几幅图片,来看看这是什么花?我们仔细观察各种花的颜色、形状、大小有什么不同?4.看了这么多盛开的鲜花,你心中有什么体会?(板书:美)活动三:春天里的变化课前老师让同学们去寻找春天,你们找到了吗?是怎样找到的?你们都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课件出示问题)1.小组交流讨论。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思品与生活《春天来了》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春天来了》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春天来了》是人教版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走进大自然的第一个学习主题。
本单元总体目标是:学生亲近自然、贴近生活、喜欢在大自然中活动,感受自然的美;通过各种活动了解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培养学生探究自然的兴趣,养成爱问“为什么”的习惯。
第一个主题教育主要是让学生通过找春天的活动,发现春天的变化,感受春天的美,在幼小的心灵中播下热爱大自然的种子。
本课文字很少,大多以小兔乖乖提出的问题为呈现方式,这些问题贴近儿童生活,富有启发性,对儿童有很强的感染力。
新课程从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上来看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留下了很大的创造空间。
二、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孩子年幼,但处处充满好奇,处处流露出对知识的渴求与探索精神。
根据儿童的认知规律以形象、直观认识为主,所以我组织学生仔细看图,发现教科书展示的春天之美,引导儿童与文本交流,感受大自然带来的乐趣。
通过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活动目标:1、通过看一看、闻一闻、听一听、想一想等方法感受、发现春天的主要特征。
2、培养学生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力、感受力和欣赏大自然的能力,渗透热爱大自然教育。
3、贴近生活,引领孩子们懂得赏春活动中应有的文明行为,具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四、重点难点:1、通过观察、比较、了解春天的主要特征与变化。
2、遵循儿童认知规律,采取多种贴近儿童生活的活动形式,引导孩子积极参加"找春天、赏春天、赞春天、留春天"的活动。
3、在“寻春、赏春、赞春、留春”的活动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具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五、教学准备:学生收集春天的相关资料。
教师准备课件。
六、设计思路:《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品德与生活》是一门综合性、活动型课程,本课程的性质强调活动,依据品生课标与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我注重活动、让儿童充分参与各种活动,体验生活,用眼睛观察世界,用心灵感受世界,用自己的方式探究世界,通过合作、交流、体验,从中获得感受。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品德与生活《春天来了》优秀教案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案设计一、 教案背景1. 授课地区:农村 2,面向学生:,面向学生: □√小学小学 3,所授学科:品德与生活,所授学科:品德与生活 4,教材版本:人教版教材版本:人教版5,适用年级:一年级(第二学期),适用年级:一年级(第二学期) 6,课前准备:多媒体、课前让学生到室外寻找了春天、PPT 课件二、 1、教学课题12001年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试验全面铺开。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增加的、育课程改革新增加的、独立的课程。
独立的课程。
独立的课程。
它是一门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它是一门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它是一门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以培养品德良好、良好、乐于探究、乐于探究、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综合性活动型课程。
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综合性活动型课程。
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综合性活动型课程。
这是我国小学德这是我国小学德育课程进行重大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
2、教学目标:1、)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力、感受力和欣赏大自然的能力。
赏大自然的能力。
2、)认知目标:让儿童全面、详细的了解春天里人、事、物的季节特点。
懂得欣赏春天活动中应有的文明行为,具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3、)能力目标:培养儿童观察能力,合作探究,自主学习的能力。
3、学习策略目标:1)、培养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
2)、让学生运用本课知识寻找春天,了解春天的人、事、物的季节特征。
3)、通过一定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思想情感。
4)、不断提高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力、感受力和欣赏大自然的能力。
三、教材分析《春天来了》这一节课是对小学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中“春天在哪里”、“赞美春天”等课程资源进行整合设计儿童活动,感知春天。
同时培养儿童积极的生活态度。
积极的生活态度。
为了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为了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为了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了解季节变化的特点,了解季节变化的特点,了解季节变化的特点,培养学生培养学生观察、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品德与生活《春天来了》优秀教案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教案设计
我们的总结是:
1、有人说春天是用眼看见的。
我便使劲地看:小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河边的柳树抽出嫩绿的新芽;鲜嫩的小草拱出了硬硬的土地;百花盛开,蜂飞蝶舞。
2、有人说春天是用耳听到。
我便用心的听。
燕子的啁啾、潺潺的流水伴随着孩子们可爱、顽皮的嬉笑。
3、有人说春天是用鼻子闻到的。
我便努力的闻。
解冻的土地散发出浓郁的泥土清香,尤其令人就问不愿归去的是百花竞妍,吐放出迷人的芳香,清静、淡雅。
4、有人说春天是用脑想象的。
我便大胆地想,我面前出现了一幅美好的画卷:在万里无云的碧空下,一片无垠的草地上,一群群牛羊在尽情享受草地的芳香;青悠悠丘岭,绿油油的山,苍翠欲滴;一群小朋友在小桥流水旁嬉戏、玩耍;工人们正在建设美好的家园。
一年级下品德与生活说课稿-春天来了人教新课标

春天来了《春天来了》是人教版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走进大自然的第一个学习主题。
本课内容是依据《课程标准》亲近自然、喜欢在大自然中活动感受大自然的美而编写的。
这个单元在内容上从四个主题来对学生进行热爱大自然的教育。
春天来了这个主题主要是让学生通过找春天,发现春天的变化,感受春天的美。
本单元总体目标是:以学生亲近自然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到大自然中感受春天到来,使学生喜欢在大自然中活动,感受自然的美;通过各种活动了解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培养学生探究自然的兴趣,逐步培养学生有好奇心,爱问“为什么”的习惯。
教材编写特点图文并茂,精选了很多卡通图片,这些精美的卡通图片,他们的言谈举止、面目表情非常贴近教室中的小朋友的生活,小朋友非常爱看,都愿意与课本中的小朋友交朋友;文字很少,大多以小兔乖乖,或卡通小朋友提出的问题为呈现方式,这些问题贴近儿童生活,富有启发性,对儿童有很强的感染力。
新课程从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上来看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留下了很大的创造空间,根据教材特点和课标的相关要求,我觉得应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创造性的开展一系列教学活动,其目的就是培养创造性的人才。
《春天来了》这一课的主题目标是:1.积极参加“找春天”的活动,体会亲近大自然的乐趣。
2.通过观察、感受、发现春天的主要特征。
3.初步体会农民春耕、春种的辛劳及他们对新的一年的期盼。
4.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这一课的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珍爱生命的情感,难点是初步体会农民春耕春种的辛劳。
懂得赏春活动中应有的文明行为,具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我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充分认识到,要想很好的达成教学目标,必须要做好充分的教学准备工作:1.课前让学生寻找所生活的地方反映春天的特点、植物特征。
2.留住春天的方法及作品。
3.教学器材:贴图、农民耕种、小朋友观赏春天美景及游戏。
制订了主体教学目标,做了充分的教学准备工作后,关键的问题就是要选择合适的教法与学法来完成教学目标。
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春天来了4教案-人教新课标版

春天来了教学目标:1、使用不同方法,继续积极参加"寻找春天、展示春天、留住春天"的活动,体会亲近大自然的乐趣。
2、通过观察、比较,认识春天盛开的花,借助花进一步了解春天的主要特征。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的情感,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力、感受力和欣赏力。
懂得赏春活动中应有的文明行为,具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1、通过观察、比较,认识春天盛开的花,借助花进一步了解春天的主要特征。
2、使用不同方法,继续积极参加"寻找春天、展示春天、留住春天"的活动。
3、懂得赏春活动中应有的文明行为,具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课前准备:1、寻找自己所生活的地区在春天盛开的花朵,留住春天的方法及作品。
2、教学器材:录音机、歌曲《春天在哪里》、实物投影、教师制作的干花标本、《公园一角》的画、贴图(做游戏的小朋友、分类垃圾筒、语言提示牌)、描写春天的诗。
教学课件:春天盛开的花朵、《公园一角》的画、贴图(做游戏的小朋友、分类垃圾筒、语言提示牌)。
教学设计复习春天的主要特征介绍在春天里盛开的花朵通过观察、比较,进一步认识春天盛开的花朵借助花体会春天的美丽学习展示、留住春天美丽的方法懂得赏春活动中应有的行为用学过的方法走进春天、留住春天、展示春天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导入,引出本课学习内容:1、问:一年之中有几个季节?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板书:春天来了)2、问:现在已经是春天了,一提起春天你首先会想到什么?(板书:画一朵花)二、认识春天盛开的花,借助花进一步了解春天的主要特征:1、问:春天来了,在你生活的地方,有哪些花会盛开?把他们简单介绍给大家。
2、过渡:老师也仔细观察了身边的环境,发现了许多在春天盛开的美丽花朵,我请大家去欣赏一下。
(播放课件:桃花、迎春花、梨花等花朵盛开的录像)3、问:刚才我们了解了这么多在春天盛开的花朵,你的心中有什么体会?(板书:美)4、过渡:今天有几位美丽的花仙子来到了我们身边,你们想不想和它们做朋友?那咱们掌声欢迎它们出场!5、出示教师制作的玉兰花、桃花、迎春花、梨花、海棠花的干花标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春天来了
教学目标:
1、使用不同方法,继续积极参加"寻找春天、展示春天、留住春天"的活动,体会亲近大自然的乐趣。
2、通过观察、比较,认识春天盛开的花,借助花进一步了解春天的主要特征。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的情感,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力、感受力和欣赏力。
懂得赏春活动中应有的文明行为,具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通过观察、比较,认识春天盛开的花,借助花进一步了解春天的主要特征。
2、使用不同方法,继续积极参加"寻找春天、展示春天、留住春天"的活动。
3、懂得赏春活动中应有的文明行为,具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课前准备:
1、寻找自己所生活的地区在春天盛开的花朵,留住春天的方法及作品。
2、教学器材:录音机、歌曲《春天在哪里》、实物投影、教师制作的干花标本、《公园一角》的画、贴图(做游戏的小朋友、分类垃圾筒、语言提示牌)、描写春天的诗。
教学课件:
春天盛开的花朵、《公园一角》的画、贴图(做游戏的小朋友、分类垃圾筒、语言提示牌)。
教学设计
复习春天的主要特征
介绍在春天里盛开的花朵
通过观察、比较,进一步认识春天盛开的花朵
借助花体会春天的美丽
学习展示、留住春天美丽的方法懂得赏春活动中应有的行为
用学过的方法走进春天、留住春天、展示春天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导入,引出本课学习内容:
1、问:一年之中有几个季节?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板书:春天来了)
2、问:现在已经是春天了,一提起春天你首先会想到什么?(板书:画一朵花)
二、认识春天盛开的花,借助花进一步了解春天的主要特征:
1、问:春天来了,在你生活的地方,有哪些花会盛开?把他们简单介绍给大家。
2、过渡:老师也仔细观察了身边的环境,发现了许多在春天盛开的美丽花朵,我请大家去欣赏一下。
(播放课件:桃花、迎春花、梨花等花朵盛开的录像)
3、问:刚才我们了解了这么多在春天盛开的花朵,你的心中有什么体会?(板书:美)
4、过渡:今天有几位美丽的花仙子来到了我们身边,你们想不想和它们做朋友?那咱们掌声欢迎它们出场!
5、出示教师制作的玉兰花、桃花、迎春花、梨花、海棠花的干花标本。
小组讨论:说说它们各自的名字,仔细观察各种花的颜色、形状、大小有什么不同?
6、全班交流。
7、请同学们对这些花朵说说心里话。
三、学习展示春天、留住春天的方法:
1、过渡:老师和你们一样,也觉得这些花朵实在是太美丽了。
可是,随着季节的变换,不仅是这些花朵,还有春天里其它美丽的景色也会离我们而去。
2、问:用什么方法能够留住春天的美丽?
3、小组讨论。
4、全班交流。
(板书:照、画、护、唱、写……)(根据学生回答情况,实物投影展示学生与春天的合影,为春天画的画、写的语句,齐唱歌曲《春天在哪里》……)
5、教师教制作干花的方法,学生亲手制作一朵干花。
提示:喜欢做的同学回去可以接着做,但要注意不要去摘花,可以从地上捡花,要珍爱生命。
四、懂得赏春活动中应有的文明行为:
1、过渡:春天来了,你想不想去公园里走一走?现在公园管理处正在举办"小小设计师"的活动,欢迎大家前去参加。
2、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将做游戏的小朋友、分类垃圾筒、语言提示牌贴在公园中合适的位置上,并说明理由。
(课件出示图:公园一角做游戏的小朋友、分类垃圾筒、语言提示牌)
3、问:请大家说说对他们组的作品你满意在哪,不满意在哪?(实物投影展示一组的设计作品)
4、让学生对自己组的作品还有不满意的地方赶快进行修改。
5、学生两组互换作品进行评议,对手中作品满意的,将它贴在展示窗中,对不满意的作品说明理由,帮助修改后也可以贴在展示栏中。
6、为空白的提示牌想提示语。
五、鼓励学生亲近自然,讲学到的知识用于生活:
同学们,春天正是出游的好季节。
让我们快快行动起来,走进春天、观察春天、欣赏春天。
然后,用我们文明的行为、喜欢的方法留下春天的美丽。
回来咱们办个春天展示会,让周围的人们一起来欣赏春天的美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