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3计划新材料技术领域2006度专题立项课题汇总表

合集下载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国家科技部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国家科技部
交通参与者行为模式和干预技术
清华大学
姚丹亚
9
2006AA11Z209
基于交通流特性的动态交通小区智能划分技术
上海交通大学
徐丽群
10
2006AA11Z210
城市交通控制与诱导一体化协调管理的核心技术研究
天津大学
马寿峰
11
2006AA11Z211
交通控制协调交互技术
华南理工大学
徐建闽
12
2006AA11Z212
黄晓明
11
2006AA11Z111
大型航空港设计布局研究
同济大学
谈至明
12
2006AA11Z112
智能道路系统信息结构及环境感知与重构技术研究
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李斌
13
2006AA11Z113
微波视频融合交通流分类检测器
清华大学
王希勤
14
2006AA11Z114
基于车路协调的道路智能标识与感知技术研究
16
2006AA11Z216
车辆道路安全信息感知增强及危险预警系统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
龚进峰
17
2006AA11Z217
智能环境友好型车辆新概念系统技术
清华大学
李克强
18
2006AA11Z218
大载重浮升式民用运输飞机技术研究
西北工业大学
宋笔锋
19
2006AA11Z219
翼身融合客机布局方案研究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王春燕
15
灾害信息采集和融合
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鲍枫
16
2006AA11Z116
大型跨江海隧道结构力学特征及整体化设计方法研究

“十一五”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

“十一五”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
赖良学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
4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联合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重症冠心病心肌梗死的临床研究
高长青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5
缺血性心脏病干细胞临床治疗技术与产品的开发
王常勇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
6
利用人胚胎干细胞进行心肌组织工程修复
马跃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7
舒红兵
武汉大学
7
成肌原纤维调控基因-1与心力衰竭和心肌肥大的关系及作为治疗靶点的研究
孔维佳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
8
人类肝脏蛋白质组表达谱和修饰谱研究
钱小红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
9
人类肝脏蛋白质组修饰谱研究
邹汉法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10
人类肝脏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
肝脏等重要疾病的干细胞治疗技术与产品研发
裴雪涛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野战输血研究所
8
脐血干细胞移植在重型肝炎治疗中的应用
曹红翠
浙江大学
9
干细胞新药“骨髓原始间充质干细胞”Ⅱ期临床试验研究
赵春华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
10
治疗血液肿瘤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和巨核细胞注射液的研制
韩忠朝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血液学研究所血液病医院
陈国友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40
治疗性疫苗用BCG-CpG-DNA生物佐剂研究
李凤祥
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标准..
41
热休克蛋白gp96作为通用高效新型免疫佐剂
孟颂东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863计划先进制造技术领域智能机器人技术专题2006年度立项课题清单

863计划先进制造技术领域智能机器人技术专题2006年度立项课题清单
超高压输电线路巡检机器人技术与系统
王洪光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2006AA04Z204
核电高压容器高效磨削加工智能装备研制
黄云
重庆三磨海达磨床有限公司
2006AA04Z205
基于超长波的管道机器人示踪定位技术
张晓华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6AA04Z206
极地科学考察的冰雪面移动和低空飞行机器人关键技术与系统研究
郭吉丰
浙江大学
2006AA04Z230
基于管道内自适应移动机构的探查机器人的研究
马书根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2006AA04Z231
苛刻条件下移动载体驱动轴转向轴非正交传动车轮系统
高海波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6AA04Z232
轮桨腿一体化两栖机器人研究
郭威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2006AA04Z233
王忠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2006AA04Z211
NAM模式表示与识别方法及其在机器人信息数据库和网站建设中的应用
陈传波
华中科技大学
2006AA04Z212
并联机器人双目主动视觉监测平台及其视觉技术研究
孔令富
燕山大学
2006AA04Z213
大型工件焊接的智能技术与设备研究
徐德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许德章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2006AA04Z245
基于Internet多操作者多移动操作机器人协作遥操作系统
闫继宏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6AA04Z246
临场感遥操作机器人力触觉交互技术研究
宋爱国
东南大学
2006AA04Z247

国家863计划

国家863计划

半导体 地理所 公路所 硅酸盐 南大7 浙大5 北大4 北师3 浙大1 武理5 清华4 浙大1
命中率分析(1)
序 号 1 2 3 4 5 6 7 领域名称
信息技术 先进制造技术 新材料技术
先进能源技术
现代交通技术 地球观测技术 海洋技术
领域命 中率% 14.07 17.46 11.67 15.95 12.81 12.66 23.32
– 区域性联网技术
– 多业务驱动的智能光网络技术 – 分布式光网络的结构、资源调度与 管理技术
– 无线自组织与新型无线网络体系结 构
– 自适应与自组织无线传输技术(1, 信息) – 新型宽带无线接入体制与技术
– 新型传输与链路控制技术
– 光通信系统中的光信号处理技术 – 新型射频、天线与电磁兼容技术 – 可重构电路与软件无线电技术
2006年863专题课题批准情况
信息 制造 能源 材料 观测 交通 同济9 北交6 海洋 海大29 国海9 交大9 浙大8 中大7
1 清华25 交大20 浙大11 北科12 武大15 2 交大20 哈工19 3 北邮18 北航16 4 北大17 清华16 5 浙大13 浙大14 大化9 西交9 清华7 华中6 清华10 遥感所
2006年
虚拟现实技术专题
2006年
– 虚拟现实应用系统集成开发 环境
– 支持数字媒体内容创作的集 成环境 – 支持大型公共设施安全问题 研究的系统原型 – 支持大规模综合训练的集成 环境 – 支持城市环境规划设计的集 成环境(1,计算机) – 支持先进装备模拟训练的系 统原型
--5850万 2007年
算机)
– 以中文为核心的多语言智能处理 新技术 – 面向网络计算的软件新技术(2,

国家863计划新材料技术领域指引

国家863计划新材料技术领域指引

863计划新材料技术领域2006年度专题课题申请指南前言“十一五”期间,依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国家“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和《863计划“十一五”发展纲要》,863计划新材料技术领域将围绕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技术领域--资源、能源、制造业、信息、环境、人口与健康等对新材料的重大需求,按照新材料技术自身发展的规律,突出自主创新,坚持发展高技术与提升传统材料产业并重和坚持实现材料工业的可持续发展为原则,加强新材料及应用的工程化技术开发,力图使我国实现从材料大国向材料强国的飞跃,建成我国材料科技和材料产业技术创新体系,为材料科技和产业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863计划新材料技术领域“十一五”的战略目标是:突破现代材料设计、评价、表征与先进制备加工技术,在纳米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发展纳米材料与器件,开发智能材料与结构、超导材料、能源材料等特种功能材料,开发超级结构材料、新一代光电信息材料等先进材料,开发新材料的应用技术,满足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对新材料的需求。

按照以上总体考虑,863计划新材料技术领域将按照项目和专题两个层次进行部署,设置“智能材料设计与先进制备技术”、“高温超导和高效能源材料技术”、“纳米材料与器件”、“光电信息与特种功能材料”和“高性能结构材料”等五个专题,将分年度公开发布专题课题申请指南。

以下为本领域2006年度专题课题申请指南。

专题一、智能材料设计与先进制备技术专题一、指南说明本专题根据智能材料设计与先进制备技术发展趋势和国内发展现状,开展前沿技术研究。

本专题包括智能材料与结构和材料设计与先进制备技术两个部分。

智能材料和结构是集传感、驱动和控制等功能于一体的智能结构系统,可以感知和处理所处环境的信息,实现自诊断、自适应、自修复等功能。

本专题重点设置材料与结构设计、智能材料与器件、材料的先进制备技术和智能结构及评价系统四个研究方向。

通过本专题的实施,在智能材料制备加工技术、智能结构的设计与制备技术、智能结构系统方面进行前瞻性、创新性研究,突破材料和结构的设计、制备和加工若干关键技术,逐步形成我国智能材料设计与先进制备技术研发体系,为未来智能材料和结构在航空、航天及民用工业领域的应用提供支撑。

863计划先进制造技术领域极端制造技术专题2006年度立项课

863计划先进制造技术领域极端制造技术专题2006年度立项课
2006AA04Z366
糖化血红蛋白微传感集成芯片系统
李元光
北京怡成生物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2006AA04Z367
微流体囊式阵列多光谱连续探测微小型生化分析系统研究
宣明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2006AA04Z368
基于无线供能的微型胶囊内镜系统实用化研究
姜萍萍
上海交通大学
2006AA04Z369
胶囊内窥镜姿态控制和采样系统
李向东
重庆金山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2006AA04Z370
面向帕金森病治疗的MEMS脑电极研发
王珏
西安恒拓微电子装备有限公司
2006AA04Z371
汽车ESP(电子稳定系统)用系列微传感器
张威
北京青鸟元芯微系统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2006AA04Z372
汽车胎压与防撞微传感器及其系统
2006AA04Z303
典型微器件的综合设计方法与模型的研究
王安麟
同济大学
2006AA04Z304
基于IP库的通用MEMS器件可视化仿真与验证工具
赵新
南开大学
2006AA04Z305
生物微纳流控系统设计软件开发
左春柽
吉林大学
2006AA04Z306
支持任意流程的MEMS设计工具关键技术研究
常洪龙
西北工业大学
郑小林
重庆大学
2006AA04Z344
工业级压电式喷头的开发与制造
倪济裕
杭州宏华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06AA04Z345
光伏-温差混合微能源研究及其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应用
李艳秋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2006AA04Z346

863计划资环领域2006年立项专题课题中期检查方案

863计划资环领域2006年立项专题课题中期检查方案

附件2:第六课题2017年度执行情况报告概要一、课题研究目标针对国家铅锌紧缺资源,以青藏高原大陆碰撞三阶段形成的三个铅锌成矿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开展冈底斯正向碰撞带岩浆热液铅锌成矿系统、三江侧向碰撞带沉积岩容矿铅锌成矿系统和北喜马拉雅铅锌成矿系统的深部结构与成矿过程研究,结合深反射地震剖面壳幔结构的探测成果,揭示主碰撞阶段巨厚地壳深熔诱发铅锌巨型成矿的深部过程与发育机制,揭示构造转换背景下盆地卤水循环成矿的关键过程与发育机制,揭示碰撞环境大气降水深循环诱发的铅锌成矿机制,集成大陆碰撞铅锌成矿系统深部结构与成矿过程模型;开展金顶矿集区0-3000 m“透明化”与深部预测技术研究,实现典型矿集区0-3000m“透明化”,建立铅锌成矿系统三维地质模型;阐明大型矿床成矿过程与矿床定位机制,集成青藏高原大陆碰撞铅锌成矿系统模型,建立成矿和找矿模型。

二、计划完成情况第六课题依据课题任务书和实施方案,2016年和2017年分别进行了51人月和65人月的野外地质调查。

对照课题任务书的年度计划目标和各项主要指标要求(表1),基本完成了第六课题2016-2017年度任务,课题实施进展状态正常。

表1 第六课题2016-2017年度计划目标、考核指标和完成情况三、取得的主要进展及成果(1)查明了冈底斯正向碰撞带岩浆热液铅锌成矿系统的岩浆演化过程通过重点解剖纳如松多铅锌矿床,提出冈底斯正向碰撞带岩浆热液铅锌成矿系统是由下伏富晶体岩浆储库分异而来。

缓慢冷却的富晶体岩浆储库不断结晶分异,当到达晶体-熔体分离的窗口时(50-70%的结晶度),发生晶体-熔体的分离(Dufek and Bachmann, 2010)。

分离出的富含挥发分和金属元素的高硅花岗质岩浆向岩浆房顶部聚集,在构造挤压下上侵就位形成。

(2)查明了冈底斯正向碰撞带控制岩浆热液铅锌成矿系统展布的构造系统通过对纳如松多—斯弄多矿集区的大比例尺地质调查发现,矿区内至少发生了两期大规模的构造活动。

863计划-国家科技部

863计划-国家科技部
海洋环境立体监测技术
7
卫星重力与卫星测高技术在我国近海海洋环境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周旭华
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海洋环境立体监测技术
8
水下传感器网络组网协议关键技术研究
郭忠文
中国海洋大学
海洋环境立体监测技术
9
高性能七电极电导率传感器
李建国
国家海洋技术中心
海洋环境立体监测技术
10
海水体中叶绿素、溶解氧和悬浮泥沙复合式传感探头及仪器的研制
陈曦
福州大学
海洋环境立体监测技术
11
船用投弃式温盐深测量仪研究
李永军
国家海洋技术中心
海洋环境立体监测技术
12
海洋环境监测传感器网络技术
黄海宁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海洋环境立体监测技术
13
叶绿素荧光遥感探测机理研究
丁静
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
海洋环境立体监测技术
14
内波现场测量漂浮平台技术研究
吴旌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研究所
沿海声层析技术的开发
朱小华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海洋环境立体监测技术
31
Fe、Cu等痕量元素及营养盐现场在线高精度光谱分析技术
李彩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海洋环境立体监测技术
32
深海高频宽带多通道声基阵研究
李俊宝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海洋环境立体监测技术
33
基于波达方向估计技术的三维前视声像声纳关键技术研究
蒋凤华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海洋环境立体监测技术
38
大深度拖曳式升降平台三维控制技术研究
曹海林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五研究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比能锂离子电池合金负极材料的研究及规模化制备
赵海雷
北京科技大学
2006AA03Z232
高容量、长寿命硅基复合负极材料的研制
杨军
上海交通大学
2006AA03Z233
多孔骨架型锂离子凝胶电解质膜的构造与制备
朱宝库
浙江大学
2006AA03Z234
220kV/800A高温超导限流器的研究与开发
信赢
北京云电英纳超导电缆有限公司
高载流子迁移率的黑色聚合物光伏打材料
占肖卫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2006AA03Z221
适用于质子膜燃料电池的碳纸材料制备技术研究
温月芳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2006AA03Z222
纳米尺度结构型多孔金属燃料电池催化剂的研制
丁轶
山东大学
2006AA03Z223
1kW国产材料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研制与开发
2006AA03Z328
骨缺损修复新材料——纳米磷酸三钙/明胶/鹿茸多肽复合材料的研究
邓旭明
吉林大学
2006AA03Z329
多元微纳复合心血管原位再生支架材料的研究
计剑
浙江大学
2006AA03Z330
纳米材料生物安全性评价关键技术研发
袭著革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2006AA03Z331
基于光子晶体编码载体的多元分析技术及其应用
新型蓝光敏感的光致变色纳米材料的研究
付红兵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2006AA03Z315
高速低功耗应变硅关键材料和器件研究
刘卫丽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2006AA03Z316
近距邻接耦合团簇阵列的可控制备及其在高灵敏纳米传感器件中的应用
韩民
南京大学
2006AA03Z317
面向心梗标志物肌红蛋白(Mgb)检测的纳米磁标记GMR生物传感器研究
黄梅芳
上海交通大学
2006AA03Z217
非真空法沉积CIGS薄膜关键技术及电池研究
敖建平
南开大学
2006AA03Z218
新型高效低成本叠层柔性薄膜太阳能电池关键材料及其制备技术
林红
清华大学
2006AA03Z219
高效硅基叠层太阳能电池材料与关键工艺研究
沈鸿烈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06AA03Z220
2006AA03Z235
第三代移动通信用高温超导滤波器系统设计及规模化生产研究开发
季来运
海泰超导通讯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2006AA03Z236
高性能、低成本的铋系高温超导线材产业化制备技术
张劲松
北京英纳超导技术有限公司
2006AA03Z237
低成本柔性CIS薄膜太阳电池产业化关键技术及系统集成
卢志超
任吉存
上海交通大学
2006AA03Z325
肿瘤智能靶向材料叶酸-聚乙二醇研制及其纳米给药系统构建
陆伟跃
复旦大学
2006AA03Z326
基于金纳米棒表面等离子共振特征的血源性传染病快速检测
郭林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06AA03Z327
基于旋转分子马达原理与量子点技术的禽流感快速检测技术与装置
乐加昌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蔡小舒
上海理工大学
2006AA03Z350
基于扫描电镜的原位、实时纳米器件综合测试系统的研制和纳米表面修饰的原位研究
彭练矛
北京大学
2006AA03Z351
功能氧化物纳米材料制备及纳功能器件组装
张跃
北京科技大学
2006AA03Z352
新型纳米压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
屈新萍
复旦大学
2006AA03Z353
无掩模纳米光刻机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谢长生
华中科技大学
2006AA03Z339
新型无铅Sn基纳米焊膏制备技术研究
翟启杰
上海大学
2006AA03Z340
高效降解有机污染物的可见光光催化纳米材料的关键技术研究
李旦振
福州大学
2006AA03Z341
环境友好的复合电解质纳晶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
孟庆波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2006AA03Z342
高功率超级电容器用纳米材料与技术
用于模具抛光的强流脉冲电子束新工艺
董闯
大连理工大学
2006AA03Z111
搅拌摩擦加工金属工件表层微观组织重构和强韧化
马宗义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2006AA03Z112
透明Al2O3基陶瓷材料的超重力辅助非平衡制备新技术
李江涛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2006AA03Z113
不锈钢微型器件的微注射成形技术研究
武松涛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2006AA03Z209
高温超导磁储能系统(SMES)试验研究
文劲宇
华中科技大学
2006AA03Z210
大电流高温超导母线的研究
王银顺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2006AA03Z211
卫星飞行试验用高温超导滤波器的研制
冯稷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2006AA03Z212
基于高温超导量子干涉仪的超低场核磁共振及成像技术
朱劲松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2006AA03Z311
ZnO纳米线异质结构阵列紫外发射LED器件研究
刘益春
东北师范大学
2006AA03Z312
荧光聚合物纳米膜爆炸物痕量探测器研究
程建功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2006AA03Z313
基于纳米结构ZnO的生物传感技术研究
徐春祥
东南大学
2006AA03Z314
王为
天津大学
2006AA03Z346
高能量密度二次锂电池纳米负极材料研究
李泓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2006AA03Z347
纳米晶改性固体高分子电解质染料敏化太阳电池研究
赵兴中
武汉大学
2006AA03Z348
高效利用太阳能的纳米光学材料研究
李毅
上海理工大学
2006AA03Z349
基于高频宽带超声衰减谱的纳米颗粒粒度表征和在线测量技术及仪器研究
殷江
南京大学
2006AA03Z304
具有微纳结构的固态立体彩色显示材料与器件
邱建荣
浙江大学
2006AA03Z305
纳米铁磁金属颗粒薄膜的巨霍尔效应及应用
刘晖
南开大学
2006AA03Z306
超高密度磁存储用FePt有序纳米颗粒阵列研究
张兴旺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2006AA03Z307
新型纳米结构非挥发闪存器件技术研究
曹高萍
中国人民解放军防化研究院第一研究所
2006AA03Z343
基于无机纳米片的薄膜超级电容器电极制备及应用技术
杨文胜
北京化工大学
2006AA03Z344
高效纳米复合光催化剂及其光电化学制氢器件
彭天右
武汉大学
2006AA03Z345
基于电化学沉积纳米晶薄膜温差电材料的微型温差电池制造技术及相关基础研究
闫果
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
2006AA03Z202
涂层导体用金属基带实用化制备技术
刘向宏
西部超导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2006AA03Z203
利用纳米掺杂等新工艺制备高性能MgB2线带材的关键技术研究
马衍伟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2006AA03Z204
化学溶液法连续制备百米级涂层导体关键技术研究
卢亚锋
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
何新波
北京科技大学
2006AA03Z114
双扫描雾化新型喷射成形技术研究
李周
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
2006AA03Z115
轻合金流变压铸的工程化技术及应用
毛卫民
北京科技大学
专题二:高温超导和高效能源材料技术
课题编号
课题名称
课题负责人
依托单位
2006AA03Z201
实用化二硼化镁超导线带材制备技术
郑东宁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2006AA03Z213
约瑟夫森结阵列太赫兹信号产生与检测研究
赵新杰
南开大学
2006AA03Z214
毫米波、亚毫米波段高温超导检测器研究
许伟伟
南京大学
2006AA03Z215
高温超导气象雷达站的研制和应用示范
贾晓星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二十三所
2006AA03Z216
高耐候透明太阳电池封装材料研究
王诚
清华大学
2006AA03Z224
110度以上高温非水合质子交换膜材料的制备及在燃料电池中的应用
何荣桓
东北大学
2006AA03Z225
直接醇及其它新型燃料电池高效抗中毒催化剂制备技术
徐柏庆
清华大学
2006AA03Z226
新型多层阻醇复合膜的探索与研制
朱红
北京交通大学
2006AA03Z227
SOFC金属连接体用合金的研究
张建福
钢铁研究总院
2006AA03Z228
LiMPO4等储能锂离子电极材料的研究
黄学杰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2006AA03Z229
磷酸铁锂高温性能的改善及其产业化研究
陈继涛
北大先行科技产业有限公司
2006AA03Z230
电沉积纳米合金复合包覆球高性能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于维平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06AA03Z231
活版印刷生物芯片原位合成系统的研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