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研究生面试问题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中国科学院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动物生态学考试大纲本《动物生态学》考试大纲适用于中国科学院动物生态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动物生态学是现代生态学的重要分支,是生物学科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它主要内容包括:环境生态与动物个体生态学、动物种群生态学、动物群落和生态系统、应用生态学四大部分。
要求考生对其基本概念和特征有深入了解,能够系统掌握每篇原理、作用、意义,掌握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应用。
同时具有综合应用动物生态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考试内容第一部分:环境生态与动物个体生态学(一)绪论1. 生态学与人类生存的环境2. 生态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3. 生态学的发展史4. 生态学的分支学科5. 生态学的研究方法(二)有机体与环境1. 有机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基本原理2. 温度及其生态对动物的作用3. 水分的生态作用4. 光和辐射对动物的影响5. 大气和水环境对动物的影响6. 土壤和基底在动物生活中的作用7. 气候对动物的综合影响第二部分:动物种群生态学(一)种群数量的时空动态1. 种群的基本概念2. 种群的数量统计3. 种群统计学4. 种群的时空格局(二)种群增长1. 种群的增长模型2. 自然种群数量变动3. 种群调节(三)种群遗传与进化生态学1. 种群的遗传和进化概述2. 影响自然选择的生态因素(四)行为生态学1. 行为生态学概况2. 觅食行为和栖息地选择3. 社群行为4. 动物的通讯(五)种群间相互作用1. 种间竞争2. 捕食与被食3. 食草作用4. 寄生物和宿主5. 互利共生第三部分:动物群落和生态系统(一)群落生态学1. 群落的基本概念和特征2. 群落的结构与成分3. 物种多样性4. 种间关连、相似性和排序5. 群落的演替6. 形成群落结构的因素7. 世界上主要生物群系(二)生态系统1. 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特征2. 生态系统中的初级生产3. 生态系统中的次级生产4. 生态系统中的分解5.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6.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7. 群落获生态系统的稳定性8. 生态系统的发育(三)大尺度生态学1. 景观生态学2. 全球生态学第四部分:动物应用生态学1. 有益生物种群的产量2. 有害动物的防治与管理3. 生物多样性保育4. 生态系统服务5. 生态系统管理、考试要求第一部分:环境生态与动物个体生态学(一)绪论1. 熟练掌握生态学对于人类在地球上生存有什么意义2. 掌握现代生态学有那些主要特点。
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00-06.

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00年生态真题(2009-04-09 14:25:02标签:中科院西园00生态真题教育分类:考研真题一. 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30分1.生态学2.生物圈3.主导因子4.生物量5.温周期6.生活型谱7.竞争8.最小面积9.次生演替10.生态系统二. 简要回答下列问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影响植物生长的主要生态因子有那几类?2、什么是短日照植物?什么是长日照植物?其分布有什么规律性?3、简述00 c以上的低温对喜温植物的危害。
4、什么是种群的指数增长和逻辑斯蒂增长(density-independent growth and density- independent growth?如何表述?5、什么是植物分类的基本单位?其含义是什么?三、论述题(任选3题,每题15分,共45分。
其中报考植物生态学方向者必做4题和5题1、试述趋同适应和趋异适应的生态学意义?2、试述MacArthur等提出的K-对策者和r-对策者的概念及其特征,可举例说明。
3、试述生态位概念及其群落学意义。
4、山地条件为什么会导致植被分布的垂直差异?并举出一例山地植被垂直带谱。
5、试述植被演替“顶级理论”的主要内容并对其进行评价。
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01生态真题(2009-04-09 14:31:46标签:中科院西园01生态真题教育分类:考研真题一. 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30分1.生物群落2.环境3.主导因子4.生态入侵5.自疏现象6.种间竞争7.优势种8.群丛9.食物链10.环境污染二. 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 简述植物生态学中的英美、法瑞两大学派的明显特征?2. 什么是Liebig的最小因子法则?3. 简述Gause提出的竞争排斥原理。
4. 什么是生物多样性?它包括哪几个层次?5. 什么是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有哪几种类型?6. 什么是可更新资源?举例说明。
三. 论述题(任选2题,每题20分,共40分1. 试述Raunkiaer提出的五类植物生活型及其生态学意义。
中科院研究生面试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中科院研究生面试篇一:写给对保送中科院研究生感兴趣的人写给对保送中科院研究生感兴趣的人前两天有位师弟问我:保研怎么联系呢我突然意识到,又到了保研和[参数1]的季节,是有必要总结一下我的保研经历与感受,期望以此引导和鼓励无数比我年轻的学生们。
保送中科院一直都是我的梦想,喜欢中科院真的不需要理由,更何况中科院免费又补助的政策让人眼馋。
至于中科院是不是国内实力最强的我不敢妄下结论,反正我个人厌倦了大学生活的纷繁复杂,非常向往研究所清静自由的科研学术氛围。
不可否认的是中科院的学习生活确实有些枯燥单一,甚至压抑,既然是自己的选择,那就得耐得住寂寞做学问,选择哪种生活方式完全是自己的事。
教育部规定:具有研究生院的高等院校和未设立研究生院的“211工程”高校的本科生具有免试推荐硕(博)研究生资格,很庆幸我是该规定的受益者之一。
我是学计算机的,研究生阶段不准备改行,而中科院适合我的只有两个:计算所和软件所。
20xx年7月份,大三的期末考试刚结束,我就开始准备保研的事情了。
每年保研的时间为大四上学期9月初到9月末。
想要去得自己满意的地方,尤其是保送外校的研究生院,尽早准备是非常必要的。
7、8月亦不算早,大三下学期就开始联系的也大有人在。
计算机专业包含很多具体的方向,那个时候我对自己将来从事什么还没有明确的想法,我咨询了我们学校的几位老师,又和读研究生的几位学长聊了很多,考虑到自身的特点,到了8月份最终确定了两个感兴趣的方向。
然后我就上网查找导师的信息,中科院各所的网站上都有任职导师的详细资料,我大致圈定了四五个导师。
我向每位导师发了一封试探性的email,简单介绍自己的情况,表达自己对老师所研究的方向有兴趣,询问自己能不能免试读研的想法,有些导师很快给予回复,大致意思是你很优秀,希望你提供些更加详实的资料比如成绩排名,获奖证书,本科的竞赛作品等,也有导师婉言拒绝的。
就这样我与软件所的一位导师有了进一步的联系,他要我向软件所招生办提供申请材料,并等待所里的统一面试。
研究生面试常见问题解答

研究生面试常见问题解答研究生面试是进入研究生阶段重要的一步。
在面试过程中,考官往往会有一些常见问题,用以了解申请人的学术背景、研究兴趣和个人素质。
为了帮助广大研究生考生更好地应对面试,本文将针对常见的面试问题提供解答,以供参考。
1. 请简单介绍一下你的研究背景和研究经历。
这个问题通常是为了了解申请人的学术背景和科研经验。
在回答时,可以详细介绍已发表的论文、参与的科研项目以及在研究过程中所取得的成果。
同时,也可以提及自己的科研兴趣和相关实践经验,以展示自己的研究能力和学术追求。
2. 你为什么想要攻读研究生学位?这个问题旨在了解申请人为什么有兴趣继续深造。
在回答时,可以提及自己对专业领域的热爱和追求,以及希望通过深入学习和研究来拓宽知识面和提升研究能力。
同时,还可以提及追求学术发展和个人成长的动力,以突显对学位的重视和专业追求。
3. 你对我们学校的研究方向和导师有了解吗?为什么选择申请我们学校?这个问题考察申请人对该学校的了解程度和选择动机。
在回答时,可以提前做好对该学校的研究,包括了解该学校的研究方向、导师的研究成果和专业声誉等方面。
回答时可以结合自己的研究兴趣和专业发展目标,说明选择该学校的理由,并突出自己与该学校和导师的契合度。
4. 你在本科阶段遇到的最大挑战是什么,你是如何解决的?这个问题旨在了解申请人面对困难时的应对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回答时,可以选择一个具体的例子,并详细描述遇到的挑战并解决方案。
可以强调自己的坚持和努力,以及通过与他人合作、寻求指导等方式克服困难的经验和教训。
5. 你的研究兴趣和方向是什么?为什么选择这个方向?这个问题考察申请人对自身研究兴趣和方向的清晰度和深度。
在回答时,可以简要介绍自己的研究兴趣,并详细阐述选择该方向的原因。
可以从个人兴趣和学术价值等方面解释选择该方向的动机,并结合个人经历和研究经验,突出自己在该方向上的优势和特长。
6. 你是否参与过学术会议或发表过论文?这个问题考察申请人的学术表现和科研能力。
西双版纳中科院植物园简介

西双版纳中科院植物园简介各位朋友,大家好,今天我们要游览的地方是西双版纳的热带植物园。
西双版纳的热带植物园,是首批4a级景区和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地处距景洪70公里处的勐腊县勐仑镇,所以又叫勐仑植物园。
该园于年1月1日在我国著名植物学家蔡希陶教授领导下创建,坐落在一个形如葫芦的小岛上,整个小岛占地面积公顷,是我国面积最大、植物多样性最丰富的植物园。
园内有35个专类园区,有国内外的一万多种热带植物,还有“独树成林”“空中花园”等热带雨林奇观。
今天,我们游览的第一站是国树国花园,大家都知道,几乎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国树国花,这不仅代表人类对自然的热爱,还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审美观和价值观,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象征。
国树国花园所建年,占地约20亩,共计种热带植物,共计66个国家的55种国树国花。
例如缅甸国花龙船花,老挝国花鸡蛋花,利比亚国花石榴花,马达加斯加国花凤凰花等。
各种国树国花科创一堂,争奇斗艳。
游览完国树国花园,我们来到名人名树园。
名人名树园占地面积55亩,共收集种热带植物。
在该园有纪念创始人蔡希陶教授的石群雕“树海行”和几十位领导人及国际知名人士手植的名树。
有相思树,李鹏手植的铁力木,李瑞环手植的垂叶榕,还有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会长,英国菲利普亲王手植的“热带雨林巨人”望天树。
在名人名树园中还搜集了许多奇花异树,大家恳请看看,这就是能抽取“活血圣药”的龙血树;这棵似孔雀开屏的树是被称作“救命之树”的旅人蕉;这棵世界上镇压者的植物,叫做箭毒木;这就是行色各有不同的洒金榕;这里除了西双版纳最古老的铁树,千年铁树王;存有朋友问,那些似喇叭的花是什么?要说,就是曼陀罗。
曼陀罗花原产于印度,据说,曼陀罗花与佛有缘,就是佛教“五树六花”之一,在佛教中,曼陀罗花就是适合的意思,它涵盖超然顿悟的精神。
这些奇花异树共同组成了了色彩斑斓的植物世界。
现在我们来到树木园,这里有我国一级保护植物望天树和古老的孑遗裸子植物,苏铁。
中科院植物园西双版纳简介

中科院植物园西双版纳简介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是中科院直属的综合性研究机构,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勐海路。
它是中国第一座以热带植物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综合性研究机构。
植物园成立于1959年,是中国热带植物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也是国家重点保护植物资源研究中心、国家级教学实验基地和博士后流动站。
植物园的研究方向主要包括热带植物资源、热带植物分类与演化、植物多样性保护、热带药用植物、植物生理生态等。
植物园占地面积约900公顷,拥有植物标本近90万份,包括近8000种植物。
其中,西双版纳原始热带雨林自然保护区是植物园的重要研究对象之一,也是中国最大的原始热带雨林保护区之一。
植物园还致力于推广热带植物知识和热带生态文化,设有热带植物园、热带药用植物园、热带植物科普馆等公共教育展览场馆,同时也开展科普讲座、热带植物观赏、生态旅游等活动,为公众提供了一个了解热带植物、了解热带生态文化的重要平台。
1/ 1。
中科院研究生面试

中科院研究生面试作为一名申请中科院研究生的学生,面试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在面试中,我经历了许多挑战和学习,下面是我个人的面试经历。
面试前,我对中科院的研究方向和招生要求进行了充分的了解,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
我阅读了相关的论文和书籍,对自己的研究兴趣做了深入的探索,并根据自己的经历和兴趣编写了一份详细的研究计划。
我还通过模拟面试的方式,提前进行了几次口头演讲和答辩,以提高我在面试中的表现。
在面试当天,我身着正式的服装,整齐划一地出现在面试地点。
我注意到面试官们的态度非常认真和专注。
面试以一个自我介绍开始,我向面试官们简要介绍了自己的背景和经历,并重点强调了我的研究兴趣和动机。
面试官们听得很仔细,有时会进行一些追问,我努力回答,展示出我对研究领域的了解和思考。
接下来,面试官们开始对我的研究计划进行深入的探讨。
他们关注的重点主要是研究问题的科学性、创新性以及可行性。
他们提出了一些关键问题,以检验我对研究问题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我尽量回答并阐述自己的观点和方法,并且在回答问题时,我也会主动提出一些可能的解决方案和预期结果。
此外,面试过程中也涉及了对我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学术交流能力的考察。
他们对我在团队项目中的角色和贡献进行了询问,并询问了我参加学术会议和发表论文的经历。
我详细介绍了我的经验,强调了自己的积极性和表达能力。
整个面试过程约持续了大约一个小时。
在结束时,面试官们对我的表现表示了肯定,并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意见,希望我在接下来的研究中能更加深入和创新。
面试结束后,我感到既紧张又兴奋。
我意识到面试是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也是对自己研究能力和学术素养的一次考验。
通过这次经历,我学到了很多,对自己的研究方向和能力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并且对中科院的研究环境和要求有了更多的了解。
在面试后的几天里,我继续对自己的研究兴趣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并调整了研究计划的一些细节。
我也继续关注中科院的最新动态和相关研究工作,以期待未来能够加入到这个优秀的研究团队中,并为国家科研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云南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面试真题

云南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面试真题对于塑料袋的发明,有的人说这是最好的发明,也是最坏的发明。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说法,是因为塑料袋的发明在一定程度确实方便了民众的生活,传统的购物袋携带不方便,民众也不会天天带着购物袋,塑料袋的使用相比而言会便捷一些。
但与此同时,塑料袋一般都是不可降解的,产生的白色污染也是人类不得不面临的问题。
限塑令的出台就是基于这种情况提出的应对之策。
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的一个事实是,限塑令颁布推行了多年,效果不佳。
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我认为是由以下这些原因导致的。
首先是民众的认知欠缺。
塑料袋已经在生活中被广泛使用多年,大量的民众已经养成了使用塑料袋的生活习惯,但是对于塑料袋究竟会造成多大的污染并没有明确的认知。
很多群众觉得这个东西和自己并没有多大的关系,自己用一下不会产生多么大的危害。
思想观念会影响行为,所以限塑令在民众认知观念层面并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和落实。
其次是技术的不成熟。
民众之所以选择塑料袋,就是因为塑料袋的便捷和便宜。
不用花多少钱,就可以随时随地的获得。
现在想要民众改变自己的使用习惯,起码我们要给民众一个替代的物品。
但是在现在技术的层面,科学界尚未发现哪个物品是塑料袋的有效替代。
所以,限塑令效果不佳也是有其客观的因素的。
再次,配套制度不完善。
我们虽然颁布了限塑令,但是并没有相应的配套制度,没有具体的执行主体、没有相应的处罚方法,在执行过程中就会比较尴尬,会陷入无人管、管不了的状况,这也会导致限塑令难以落实。
基于以上情况分析,我觉得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改进,以提升效果。
第一,进行有效宣传。
很多民众既然对相关情况不了解、不重视,那么我们可以进行广泛的宣传,采取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让整个社会对白色污染有个比较深刻的认识,通过潜移默化的宣传,慢慢提升百姓的认知,改变民众的一些不良习惯。
第二,鼓励科学研发。
通过鼓励科学家进行科研,鼓励高校院所进行研发,尝试着发现或发明一些可以替代塑料袋的物品,这样也许会给民众一些新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