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地域的形成(练习题)
江苏专用2020版高考地理总复习第十章第2讲工业地域的形成练习

第2讲工业地域的形成一、单项选择题某人在上海等待公交车时,通过支付宝手机软件(APP)中的城市服务→交通→实时交通查询,方便地查到了要乘坐公交车的相关信息(如下图)。
读图,完成下题。
1.(2018南京、盐城一模,18)支付宝公司与城市公交公司的合作属于( )A.产品联系B.生产联系C.空间联系D.信息联系答案 D 支付宝公司与城市公交公司的合作是通过网络双方共享信息,属于信息联系;产品联系、生产联系属于生产上的联系;空间联系是共用基础设施。
“厄勒海峡地区”拥有多所著名大学与科研机构,在当地政府支持下,生命科学、生物技术、医疗技术和医药技术等产业集聚发展。
目前,该地区已成为欧洲著名的“医药谷”。
读图,完成下题。
2.(2018常州一模,26)此处成为“医药谷”的有利条件是( )①海岸线曲折,多深水良港②区内拥有航空港,高速公路贯穿③该地区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④高校多,具有技术和人才优势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答案 D 直接据题意分析可知,“厄勒海峡地区”拥有多所著名大学与科研机构,说明高校多,具有技术和人才优势,再据图分析可知,区内拥有航空港,高速公路贯穿,交通便利,这些都有利于“医药谷”的形成。
2017年,常州石墨烯小镇入选江苏省首批省级特色小镇。
未来5年,常州计划加大投资力度,新增投资50亿元以上,引进石墨烯相关人才团队100个以上,集聚石墨烯相关优质企业300家以上,实现石墨烯相关产业产值300亿元以上。
据此回答下面两题。
3.(2018苏北四市一模,15)该特色小镇的形成首先得益于( )A.资本雄厚B.市场广阔C.技术先进D.政策支持答案 D 据题意分析可知,2017年,常州石墨烯小镇入选江苏省首批省级特色小镇,常州计划加大投资力度,新增投资50亿元以上等,所以该特色小镇的形成首先得益于政策支持。
4.(2018苏北四市一模,16)该小镇吸引众多企业在此集聚,其最主要的目的是( )A.降低劳动力成本B.形成区域性品牌C.提高能源利用率D.加强废弃物利用答案 B 该小镇吸引众多企业在此集聚,目的是形成特色,形成区域性品牌。
高考地理工业地域的形成于发展专项练习试卷(带解析)

高考地理工业地域的形成于发展专项练习试卷(带解析)工业是第二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分为轻工业和重工业两大类。
以下是工业地域的形成于进展专项练习试题,请大伙儿多注意。
例1 阻碍工业区位的因素专门多,不同工业部门具有不同的区位指向,据此回答(1)~(2)题。
(1)薰衣草精油是由薰衣草提炼而成,每100千克薰衣草约萃取0.5千克精油。
薰衣草精油生产的区位指向属于()A.市场指向型B.原料指向型C.动力指向型D.技术指向型(2)加拿大铝土矿蕴藏专门少,但从其他国家进口铝土矿,炼铝能力居世界前列,其缘故是()A.利用丰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B.水能资源丰富,炼铝成本低C.铁路运输发达,便于原料输入D.科研力量强,具有人才优势【解析】第(1)题,从题干中可知,每100千克薰衣草原料中仅能猎取0.5千克精油,说明该工业生产原料消耗量大,为原料指向型工业。
第(2)题,有色冶金工业为能源指向型工业,加拿大有丰富廉价的水能,是进展炼铝工业的有利条件。
【答案】(1)B (2)B针对训练1 倾斜的椰树是北太平洋岛屿的一大奇迹,读图完成(1)~(3)题。
(1)阻碍椰树林景观分布的首要因素是()A.地势B.土壤C.光热D.降水(2)椰子汁生产企业布局的主导因素与下列哪一组食品生产布局的主导因素相同()A.面包、食盐B.速冻食品、饼干C.鲜奶、果酱D.豆浆、酱油(3)下列反映工业区位主导因素与上述部门相同的是()A.①B.②C.③D.④解析阻碍椰子树分布的主导因素是光热条件,椰汁加工接近的是原料产地,鲜奶、果酱加工也是接近原料产地,④工业的主导因素为原料。
答案(1)C (2)C (3)D二、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例2 某钢铁厂于19世纪初建在M地,20世纪80年代将炼铁厂从M 地迁至N地,炼钢厂仍留在M地(如图所示),该钢铁厂所用的铁矿石一直依靠进口。
下图中河流可通航。
据此回答(1)~(2)题。
(1)该钢铁厂最初选择建在M地的有利条件有()①接近燃料地②接近铁矿③接近消费市场④大量廉价劳动力A.①③B.③④C.②④D.①④(2)该钢铁厂将炼铁厂迁至N地,能够降低()A.燃料运输费用B.铁矿石运输费用C.产品运输费用D.废弃物的排放量【解析】从图中观看M地的位置可知,M地位于煤田,又临近工业地域,钢铁需求量大,故第(1)题选A。
高一地理工业地域的形成和发展练习题

《工业地域的形成和发展(二)》(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2011·盐城调研)读某工业部门在某城市及其附近地区土地、运输和劳动力等成本曲线图,其中土地成本和运费都只与距城市中心的远近、交通通达度有关。
完成1~3题。
与城市中心的距离(千米)1.表示土地、运费、劳动力成本的曲线依次是()A.a、b、c B.b、a、c C.c、b、a D.c、a、b2.综合考虑土地、运输、劳动力等成本,该工业部门应布局在()A.①地B.②地C.③地D.④地3.从主导因素看,该工业部门最可能是()A.服装厂B.糕点厂C.乳制品厂D.炼铝厂读工业生产成本比重示意图,回答4~6题。
工业生产成本比重4.在我国,发展甲类工业最具优势的地区是()A.西北内陆地区B.长江三角洲C.山东半岛D.辽东半岛5.下列工厂布局与乙类工业的区位要求相符的是()A.在广州建棉纺厂B.在上海建钢铁厂C.在南京建石化工厂D.在舟山建水产品加工厂6.20世纪下半叶,丙类工业在东亚转移的先后顺序是()A.日本→中国沿海→韩国→中国内地B.中国内地→中国沿海→韩国→日本C.日本→韩国→中国沿海→中国内地D.韩国→日本→中国沿海→中国内地(2011·日照模拟)右图中,M、N、G分别为原料地、能源地和市场。
P1点是某企业生产产品的运费最低点和劳动力费用最高点,以P1为圆心的同心圆是该企业的等运费线(单位:元)。
下表是该企业生产单位产品所需劳动力费用(单位:元)。
据此完成7~8题。
7.若仅从运费和劳动力费用成本考虑,企业厂址应选择()A.P1点B.P2点C.P3点D.P4点8.若企业的厂址选择在P4点,则该企业可能是()A.印刷厂B.制糖厂C.电子元件厂D.电解铝厂下图为“美国铜矿资源开发布局图”,读图完成9~10题。
9.粗炼厂和精炼厂分别属于()A.原料导向型工业和接近市场B.动力导向型工业和原料导向型工业C.动力导向型工业和劳动力导向型工业D.原料导向型工业和技术导向型工业910.大量铜材加工厂布局在精炼厂附近,有利于()A.加强各加工厂之间的联系,竞争发展B.加强与精炼厂的协作C.减少市场交易费用,改善环境质量D.降低劳动力成本下图为“工业区位选择模式示意图”,读图完成11~12题。
高一地理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测试题及答案

2019高一地理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测试题及答案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地理学问的积累,逐步形成一门探讨自然界和人与自然界关系的科学。
小编打算了高一地理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测试题及答案,详细请看以下内容。
一、单项选择题(2分25=50分)(2019年扬州高一检测)动漫产业是指以创意为核心,以动画、漫画为表现形式,包含动漫图书、报刊、电影、电视、音像制品、舞台剧和基于现代传播技术手段的动漫新品种等动漫干脆产品的开发、生产、出版、播出、演出和销售,以及与动漫形象有关的服装、玩具、电子嬉戏等衍生产品的生产和经营的产业。
据此回答1~2题。
1.动漫产业属于产业 ()A.劳动力导向型B.技术导向型C.原料导向型D.市场导向型2.现阶段,下列地区比较相宜发展动漫产业的是()A.长江三角洲B.东北平原C.塔里木盆地D.云贵高原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工业的区位因素及区位选择。
理解动漫产业的含义是解题的关键。
由题干材料可知,动漫产业须要创意、以动画、漫画为表现形式,包含多种传播形式及产品开发,而这一切都须要大量的高级的专业技术人员,因而动漫产业属于技术导向型产业。
其区位选择应在人才集中、科技发达的地区。
对比第2题四个选项,长江三角洲地区科技实力最强,因而适合发展动漫产业。
答案:1.B 2.A读某类工业净收入随距市中心距离的改变图,回答3~4题。
3.仅从经济效益考虑,图中最相宜该类工业布局的区域范围是()A.H~IB.I~JC.J~KD.K~M4.影响该类工业净收入改变的主导因素是()A.工资和市场距离B.运费和原料成本C.地租和原料成本D.运费和地租解析:第3题,净收入最高的一段就是符合题意的区域范围。
第4题,从图上可以看出,由净收入最高的区域向市中心方向收入递减应当是受地租影响;向郊区方向收入递减应当是受运费的影响。
答案:3.B 4.D读下图,完成5~6题。
5.从工业废物对环境影响的角度考虑,图中数码表示的工业部门排序正确的是()A.①水泥厂②火电厂③印染厂④炼油厂B.①钢铁厂②化工厂③保温瓶厂④电镀厂C.①炼油厂②水泥厂③火电厂④一般服装厂D.①化工厂②砖瓦厂③钢铁厂④印染厂6.(原创题)下列对①~④类工业区位选择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远离城市居民区B.②最小风频的上风向C.③居民区旁边D.④城市河流上游解析:第5题,钢铁厂、火电厂污染大气且有固体废弃物污染,化工厂、炼油厂污染水源和大气,印染厂污染水源,水泥厂、砖瓦厂污染大气。
高中地理工业地域的形成练习题以及答案解析

高中地理工业地域的形成练习题以及答案解析在一些欠兴旺地区,产业集聚作为区域创新体系的核心和支柱,成为促进当地经济增长的一个有效途径,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功能。
据此答复1~3题。
①纺织厂、印染厂②钢铁厂、重型机械厂③造纸厂、化纤厂④食品厂、家具厂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A.产业集聚是指在一个适当大的区域范围内,生产某种产品的假设干个同类企业以及相关的效劳业,高密度地聚集在一起B.产业集聚现象目前主要分布在兴旺国家C.产业集聚一般发生在工业化初期D.我国目前不宜提倡产业集聚①利于提高中小企业的整体竞争能力②利于实现规模经济③利于形成“品牌”效应④利于技术、管理知识的交流和人力资源的培养与利用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解析:第1题,纺织厂、钢铁厂的产品分别为印染厂、重型机械厂的原料投入,宜集聚在一起布局。
第2题,产业集聚一般发生在工业化的前期和中期。
目前产业集聚在开展中国家比拟明显。
第3题,产业集聚后,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如降低本钱,刺激创新,提高效率,加强竞争等,提升整个集聚区的企业竞争力,有利于实现规模经济,形成“品牌”效应,有利于技术、管理知识的交流和人力资源的培养与利用。
答案:1.A 2.A 3.DA.可以满足各厂家降低本钱的需要B.可以使土地资源得到更加充分利用C.可以共同利用根底设施D.可以减少对城市的污染解析:选C。
我国许多地方建成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属于规划建立的工业地域,在规划的工业用地上,先建成根底设施,再吸引投资者建厂,形成空间联系。
工业地域的形成有多种情形。
据此完成5~6题。
A.降低生产本钱B.先占领一定的地域空间C.吸引那些将共同利用该种根底设施的工厂前来建厂,降低建厂者的投入本钱.D.加强生产过程的衔接答案:CA.市场狭小B.资金和技术条件的限制C.生产过程简单D.自然条件不好答案:C材料1: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会长戚向东表示,xx年全球钢铁产能释放增量主要中国,但中国的新增钢产量将大幅减少。
工业地域的形成和工业区测试题及答案

工业地域的形成和工业区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德国城市的地理空间半径一般为10~20 km以下。
目前德国化工产业集中布局在30~40 km宽的制造带中,形成类似于跨城市尺度的产业带集聚,而非传统意义上的产业集群。
将德国汽车、化工两大产业的核心企业、主要供应商以及研发机构作为点状实体,对其空间集聚特征进行分析得出下表(0<R<1.0为集聚分布;R=1.0为随机分布;R>1.0为分散分布)。
据此回答1~3题。
1.①整个产业的集聚程度较低②核心企业与供应商的集聚程度较高③核心企业与研究机构的集聚程度较低④供应商与研究机构的集聚程度较高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2.与化工产业相比,德国汽车产业形成表中集聚特征的主要原因是()A.汽车零部件多,工艺复杂B.资源依赖程度低,产品种类多C.交通条件改善,市场扩大D.资本集中程度高,更新速度慢3.德国化工产业形成跨城市尺度产业带集聚可能会()A.加大城市环境污染B.导致城区交通拥堵C.促进城市分工协作D.促使城市之间竞争解析:1.D 2.A 3.C第1题,由材料可知,R值越小的产业越趋于集聚。
由表中数据可知,化工整个产业的R值小于汽车,所以化工整个产业的集聚程度较高,①错;化工核心企业与供应商R值小于汽车,所以化工核心企业与供应商的集聚程度较高,②对;化工核心企业与研究机构R值小于汽车,所以化工核心企业与研究机构的集聚程度较高,③错;化工供应商与研究机构R值小于汽车,所以化工供应商与研究机构集聚程度较高,④对。
故选D。
第2题,与化工产业相比,德国汽车产业的集聚程度较低,是因为汽车产业所需零配件较多,生产加工过程复杂,很多零配件需要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最优区位,主要供应商和核心企业分布在全球各地,故A正确;随着行业的发展,化工和汽车产业对资源的依赖程度都较低,故B错误;C、D都不是汽车产业分布分散的原因。
第3题,重化工企业集聚,可以共享基础设施、集中处理污染物等,所以不会加大环境污染,A错误;跨城市尺度产业带集聚不会使车辆过度集中于城市的某一区域,这样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交通压力,故B错误;跨城市尺度产业带集聚可以增加城市间经济上的合作,不仅不会增强本地竞争,反而会遏制本地竞争,可知C正确,D错误。
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工业地域的形成和工业区课时练习题

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工业地域的形成和工业区课时练习题以下图表示与铝相关的消费部门及其流程图,我国的铝材加工企业集中散布于浙江、广东等东部省份。
完成1~2题。
1.图示消费部门之间构成的联络是( )A.信息联络B.商贸联络C.科技联络D.消费协作联络2.影响我国铝材加工企业空间规划的主要要素是( )A.原料B.市场C.科技D.动力答案 1.D 2.B底特律位于美国最大的工业区——五大湖地带和以纽约—华盛顿及芝加哥—多伦多为中心的两大世界级城市群之间,经济腹地宽广,动力、原资料供应充足。
20 世纪初期,底特律就曾经集中了美国汽车厂的绝大局部,成为世界上汽车产业最集中的地域,19 世纪末至20 世纪是崛起时期。
20 世纪50 年代是底特律工业和城市开展的重要转机点, 90 年代成为〝效果城市〞危机众多。
读〝底特律汽车产业开展途径表示图〞,回答3~4题。
3.底特律经济衰退的基本缘由是( )A.环境污染严重B.技术竞争力下降C.空间优势削弱D.产业结构单一4.19世纪末至20 世纪底特律汽车产业崛起的主要缘由是( )A.市场宽广,水源充足B.资源丰厚,交通便利C.技术先进,创新才干强D.政策支持,腹地宽广答案 3.D 4.B乌兹别克斯坦为发扬安格连临近首都塔什干的天文优势,将塔什干州及费尔干纳盆地连成一体,设立安格连工业特区。
2021年6月22日,衔接塔什干和费尔干纳盆地的安格连—帕普铁路隧道通车。
以下图表示安格连工业特区天文位置。
据此回答5~6题。
5.乌兹别克斯坦政府在安格连设立工业特区的主导区位要素是( )A.天文位置B.技术先进C.市场宽广D.政策支持6.中国中铁隧道集团承建安格连—帕普铁路隧道,有助于外地( )A.输入油气资源B.开展建材行业C.优化休息力散布D.改善生态环境答案 5.A 6.B位于利比亚北部沿海地域的锡尔特盆地是利比亚重要的石油开采及加工基地。
以下图表示〝利比亚北部沿海地域石油工业基地散布〞。
工业地域的形成练习题

地理测试(三)一、选择题(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某市产业园区的建设和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兴建产业园吸引企业入住;第二阶段:原有产业逐步置换为高端产业。
读图,完成1~2题。
1.第一代产业园区利用的主要区位条件是( )A.管理经验 B.资金 C.科技 D.廉价劳动力2.第二代产业园区相关产业集聚的主要目的是( )A.共用基础设施 B.便于获取对方信息,取得竞争优势C.加强协作,促进交流 D.靠近原料产地欧洲传统工业呈“香蕉带”分布。
随着欧盟东扩和制造业生产向东转移,这一工业带演变成了“金足球”形状。
下图为欧洲经济空间变化示意图,完成3-4题。
3.促使欧洲制造业生产向东转移的主要原因是()A.人才向东流动B.寻求完善的配套设施C.降低生产成本D.受高科技产业的吸引4.制造业转移后,“香蕉带”会()A.增加劳动力需求B.向东迁移研发中心C.制约制造业发展D.改善区域环境质量企业总部是企业决策和控制中心。
下表表示2001年1月至2012年4月我国上市企业总部在四大区域间的迁移情况。
完成下列问题。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5. 2001年1月至2012年4月,我国上市企业总部在四大区域间的迁移表现为()A.东部地区上市企业总部主要向东北地区迁移B.西部地区上市企业总部主要迁往中部C.中部地区上市企业总部的净迁出量最大D.东部地区是上市企业总部迁移的主要目的地6. 下列因素中,影响我国企业总部布局的主要是()①原料②交通③劳动力④信息⑤政策A.①②④B.①③⑤C.②④⑤D.③④⑤美国纽约都市圈内,纽约(商业和金融)、波士顿(大学产业)、费城(重工业)、巴尔的摩(冶炼工业)、华盛顿(政治产业)等核心城市经济各具特色,错位发展,使都市圈效率最大化。
波士顿128公路是美国最早的科技高速公路,沿线两侧聚集了数以千计的研发公司和机构,其经费主要来自冷战时期美国国防和航天研究,冷战结束,个人电脑时代到来,波士顿科技产业严重衰落,“硅谷”兴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业地域的形成》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读“浙江大唐袜业产业集聚案例图”,完成1~2题。
1.上图体现的产业活动中,地域联系方式主要是()A.生产协作联系B.商贸联系C.信息联系D.科技联系2.“大唐袜业”产业集聚最有利于()A.寻求最佳区位B.集中处理污染物C.产生规模效应D.节约能源3.关于工业联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纺织厂和印染厂之间存在生产工序上的联系B.各类工厂之间都不存在信息上的联系C.水果罐头厂与钢铁厂间存在着生产联系D.共同利用基础设施的工厂间不存在生产联系4.(2012福建莆田一中期末)广西平果县以丰富的铝土资源为基础,发展了氧化铝和电解铝工业,这将会吸引铝电缆、铝铸件和铝连轧等加工企业在此集聚。
这些企业在这里集聚的目的是()A.组建高科技产业基地B.满足当地对铝制品的需求C.减少当地的环境污染D.资源共享和追求集聚效益(2012辽宁东北育才学校高一期中)读广东惠州某音响的零件生产厂家地域分布图,结合惠州某音响厂零件的来源比例图,回答5~7题。
5.在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以惠州的音响整体生产厂为核心,形成了大批音响零件生产厂,这种工业布局的现象,属于()A.工业地域B.工业联系C.工业分散D.工业集聚6.这种工业布局的最大优势是()A.利于环境保护B.为了降低生产成本C.降低生产效率D.加强企业竞争7.促使该区域生产厂家实现地域联系的主要因素是()①交通网络的完善②信息联系的方便③市场的需求量④环境污染的治理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012广东佛山一中高一第二次段考)杭州高新开发区(滨江)是浙江省最有影响的科技创新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区域,在全国53个国家级高新区中,人均创利连续多年位居前三位。
同时,吸引了大量外资企业,如东芝笔记本等来此投资。
据此回答8~10题。
8.对杭州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区内企业是为共同利用基础设施而集聚在一起的B.区内企业是因工业投入─产出上的联系而集聚在一起的C.该区属于劳动力密集的专业化工业集聚区D.该区属于自发形成的工业地域9.下列不属于高新技术工业共同特点的是()A.知识密集、人才集中B.需投入较多的自然资源C.产品更新换代周期短D.产品面向世界市场10.很多跨国公司选择在杭州投资建厂,最终目的是()A.充分利用各地资源B.使产品快速进入市场C.降低成本,提高利润D.实现经营的全球化(2010福建福州高级中学高一期末)工业地域形成有两种情况,按性质分为两种类型。
据此回答11~13题。
11.在事先规划的工业用地上先建成基础设施,再吸引投资者建厂,主要是为了()A.降低生产成本B.先占领一定的地域空间C.吸引那些共同利用该种基础设施的工厂前来建厂,降低建厂者投入成本D.加强生产过程的衔接12.我国一些食品加工厂形成的工业地域面积较小,发育程度较低的原因是()A.市场狭小B.资金和技术条件限制C.生产过程简单D.自然条件不好13.关于工业地域叙述正确的是()A.工业联系导致工业集聚,工业集聚形成工业地域B.自发形成的工业地域,面积小、潜力小、发育程度低C.规划建设形成的工业地域,其工厂间只存在地理空间上的联系D.钢铁工业区、石化工业区、服装工业区是发育程度较高的工业地域14.有关工业集聚和分散的叙述,正确的是()A.有供销关系的工业应该集聚,没有供销关系的工业应该分散B.工业分散必然导致成本过高,效益低下C.工业集聚可以降低成本,获得规模效益D.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的经济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的专业化工业集聚区域内(2012北京朝阳区高一期末)美国“苹果”公司是一家高科技信息技术公司,下图表示“苹果”公司生产的平板电脑(ipad2)的主要零部件产地。
回答15~16题。
15.该图中显示ipad2生产的产业有()A.转移现象B.升级现象C.集聚现象D.分散现象16.受日本2011年“3·11”大地震震灾的启示,今后日本电子企业应注重()A.提高产品价格B.提高运输能力C.扩大海外产能D.创新生产技术17.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寻求合作伙伴,寻找最优区位的基本原则是()①接近原料地②接近市场③接近劳动力丰富廉价的地方④接近水源⑤接近动力基地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②⑤(2013北京文综)某品牌企业在京津冀地区建有饮用瓶装水厂。
读下图,回答第18题。
18.瓶装水厂的建设使所在地()①就业岗位增加②吸引大城市人口迁入③承接品牌授权地区产业转移④吸引相关企业集聚⑤城市等级提升A.①②⑤B.①③④C.②③④D.②④⑤(2011 海南)20世纪80年代初,某国W汽车公司开始在我国合资生产汽车,我国为此逐步建立了相应的零部件供应体系。
近几年,我国的汽车产量和销售量在世界上名列前茅,且增长依然强劲,W公司逐步把在我国上市的新车型的关键零部件生产转移到我国。
据此完成19~20题。
19.W公司最先转移到我国的汽车生产环节是()A.研究B.设计C.零部件生产D.组装20.近几年,W公司将新车型的关键零部件生产转移到我国,主要目的是()A.加快新车型的研发B.提高新车型的市场竞争力C.扩大新车型的产量D.增强汽车生产的集聚效应二、综合题21.(2012年广东佛山一中高一第二次段考)下图为佛山市顺德区家具生产专业镇联系示意图和广东省佛山市产业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问题。
(20分)(1)顺德区家具业高度集聚,并且形成了分工明确的专业镇,其优点是?(6分)(2)佛山市工、农业空间分布的特点?(4分)(3)改革开放初期,港商在佛山市投资建厂,主要考虑的区位条件有?(6分)(4)近年来,佛山市工业出现向外地转移的趋势,其对佛山市的有利影响是?(4分)22.(2013届江西临川一中高三模拟)美国某汽车公司在欧洲建有一种小轿车的多个零部件厂和3个整车厂,甲图是该小轿车的生产联系网络示意图。
读材料及图回答问题。
(18分)(1)图示区域面积较小,但内河航运发达。
阐述其原因。
(8分)(2)说明材料中美国某汽车公司出现图示工业分散现象的原因。
(6分)(3)乙地区钢铁工业发达,简要说明该地发展钢铁工业的有利条件。
(4分)参考答案及解析:1.A 2.C 解析:本题考查工业联系和工业集聚。
图示反映各工厂之间的生产联系,故第1题选A项。
袜业生产大多为中小型企业,集聚生产可共同利用当地的基础设施,形成生产协作,便于技术创新和信息交流,形成规模效应,扩大市场影响力。
故第2题选C项。
3.A 解析:本题考查工业联系的主要方式。
纺织厂和印染厂之间存在生产工序上的联系,A对;工业联系包括信息上的联系,B错;水果罐头厂与钢铁厂间没有生产联系,C错;共同利用基础服务设施的工厂间不一定没有生产联系,D错。
4.D 解析:本题考查工业集聚的意义。
由于氧化铝和电解铝工业生产的产品可为铝电缆、铝铸件和铝连轧等加工企业提高原料,这些企业形成工业集聚可便于原料和产品的运输,降低运费,利于提高经济效益,所以选D。
5.D 6.B 7.A 解析:本题考查工业联系—工业集聚—工业地域形成。
第5题从图文资料可知,属于工业集聚现象。
工业集聚的优势包括:扩大交流与联系,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利润,获得规模效应;共同利用基础设施,节省投资成本。
促使该区域生产厂家实现地域联系的主要因素:交通网络的完善和信息联系的方便。
故第6题选B,第7题选A。
8.A 9.B 10.C 解析:本题考查工业联系和工业区的发展。
第8题,高新技术开发区属于技术指向型工业集聚而形成的;区内企业之间并不一定存在工业联系,该工业地域属于规划而形成的,故A对。
第9题,高新技术产业产品“轻、薄、短、小”,故需要的自然资源少,B错。
第10题,注意“最终目的”,产业发展的最终目的,都是提高利润。
11.C 12.C 13.A 解析:本题考查工业集聚、工业地域的发育程度和形成。
第11题,在事先规划的工业用地上先建成基础设施,再吸引投资者建厂,主要是为了吸引共同利用基础设施的工厂来建厂,降低投入成本,所以选C。
第12题,我国一些食品加工厂形成的工业地域面积较小,发育程度较低的原因是生产过程简单,生产工序少,所以选C。
第13题,工业联系导致工业集聚,工业集聚形成工业地域,A对;自发形成的工业地域往往规模大,发育程度高,B错;规划建设形成的工业地域,工厂间也可能存在投入产出联系,C错;服装工业区的发育程度一般较低,D错。
14.C 解析:工业集聚和分散各有其优势,有工业联系的企业可以集聚布局,也可以分散。
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的经济主要集中在知识和技术密集的专业化工业区,故选C。
15.D 16.C 解析:本题考查工业分散。
第15题,图示反映美国“苹果”公司生产的平板电脑(ipad2)的主要零部件来自日本、韩国等地,说明其工业分散布局的现象。
第16题,由于大地震使日本在灾区的核心零部件厂停产,而影响了整个产品的生产,故今后应注意电子工业的相关产业不能集聚于同一个地区,而应扩大海外产能。
17.A 解析:本题考查工业分散。
福特汽车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寻求合作伙伴,寻找最优区位的基本原则是接近原料地,接近市场,接近劳动力丰富廉价的地方,所以选A。
18.B 解析:本题考查工业建设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瓶装水厂需要劳动力,建厂就会增加就业岗位,①正确;瓶装水厂建在高碑店和武清,所需劳动力主要是当地人口,②错误;瓶装水厂承接了杭州的品牌授权,因此也有利于承接杭州地区的产业转移,并吸引相关企业集聚,③④正确;瓶装水厂的建设与城市等级提升关系不大,⑤错误,选项B正确。
19.D 20.B 解析:第19题,跨国公司最初在我国进行汽车的合资生产,主要是看中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且价格低廉这一区位优势,所以跨国企业最先转移到我国的汽车生产环节一定是属于劳动密集型的,故选D。
第20题,近几年,W公司将新车型的关键零部件生产转移到我国,一方面是看中了我国巨大的潜在的汽车消费市场,另一方面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新车型的竞争力,故选B。
21.(1)便于企业间交流与协作;降低生产成本;获得规模效益,提高市场竞争力。
(6分)(2)工业主要分布在东部;农业主要分布在西部。
(4分)(3)政策支持;劳动力充足;临近港澳;交通便利。
(6分)(4)有利于产业升级;改善环境。
(4分)22.(1)自然原因: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广,各月降水比较平均,河流径流量变化小;最冷月平均气温大于0℃,冬季无结冰期,通航时间长;地势低平,河流众多,水流平稳;植被覆盖率高,水土流失小,河道不易淤积(任写三条得6分)。
社会经济原因:欧洲西部是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带,区内贸易流量大(2分)(2)汽车是复杂产品,生产的原料和零部件种类很多;零部件多实行标准化生产;接近消费市场和原料地,寻找最优区位,降低生产成本;现代化的交通和通信技术提供强有力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