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语文习题课件-22 寓言二则| 语文S版(2018) (共18张PPT)

合集下载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22寓言二则 语文S版(2016)(共15张PPT)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22寓言二则 语文S版(2016)(共15张PPT)

. . . .
.
.
课文精读
耕:耕田的人,农民。 株:树木被砍伐后,残留下露出地面的树根。 颈:脖子。 释:把东西从手里放下来。 耒:古代耕田用的农具。 冀:希望的意思。
大家学了这篇古文,你们有什么启发呢?
我得到的启发是:不主动去争取永远都得不 到。 靠运气得到想要的东西的几率是万分之一 , 只有通过自己的劳动,才能有所收获,否则终将一
学完了两篇寓言,宋国农夫和南郭先生有什么 共同点?又有什么不同点? 两个人的共同点在于都想不劳而获。
两个人的不同点在于宋国农夫死守教条,不知变通,
想着不劳而获;南郭先生什么本事也没有,就想不
劳而获混饭吃。
拓展延伸
选择一个续写故事:
1.宋国农夫没能再得到兔子, 回到家中…… 2.南郭先生逃走以后……
自读 检 测
读一读词语,给加点字注音
希冀( jì ) 宣布( xuān ) . 吹竽( yú ) 南郭( guō ) . . 植株( zhū ) . 颈项( jǐng )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自读 检 测
读一读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守株待兔 折颈
反复
南郭先生
.
.
齐宣王
.
. .
. .
初读感知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两则寓言, 分别讲了怎样的故事?
无所获,留下终身遗憾。
滥竽充数
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chǔ)
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yuè)之,廪(lǐn)食
以数(shù)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hào) 一一听之。处士逃。
滥竽充数
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 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 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王立。 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寓言两则—揠苗助长课件(语文S版)

寓言两则—揠苗助长课件(语文S版)

学习生字




宋国那个农夫是如何种植禾苗的? 结果怎样? (起因、经过、结果) (巴望、拔苗、枯死)
怎么 没长 高
我得想 个办法 帮它们 长。

怎样才能读出农夫焦急的心情呢? 说一说你仿佛体会到了农夫怎样的心情? 你仿佛还听到他在说什么?
啊!我想到 了!
从哪个词可以体会到农夫的开心? 怎样理解“兴致勃勃”?
语文S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
寓言二则
《揠苗助长》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以及一些新词,能流利地 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一个道理:做事情要 遵循一定的规律;生活中要有美好的愿望, 也要有正确的奋斗方法,才能达成愿望。
1.自己读课文看课文讲的是什么事? 2.根据故事想一想文章题目“揠苗助长” 是什么意思?
同学们观察图画:
农夫想?
哈哈!
我真是太
聪明了!
于是,他兴高采烈地跑回家。
我帮禾苗 长高了一 大截!
啊!
?
禾苗 长高 了, 我看 看去!
枯死了!枯 死了! 为什么?为 什么呢?
呜 … 呜
“可他总觉得禾苗一点儿也没有长”, 其实禾苗在不在长?怎样长?
(不能违反禾苗的生长规律)
可农夫恨不得禾苗每天能长多少? (急于求成) 结果禾苗全枯死了,就是把——事 情弄糟。
请同学们思考寓意:
违反了事物的发展规律、 急于求成,反而会误了大事!
拓展延伸
1.现在,你对成语“揠苗助长”有更深刻的理解吗? 它让你联想到了哪些言简意概又意思相符的词语? (急于求成、事与愿违、违背规律、欲速则不达) 2.生活中,有没有类似“揠苗助长”这样愚蠢的事呢?

2018年秋新语文S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精品课件 22 寓言二则

2018年秋新语文S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精品课件 22 寓言二则

22 寓言二则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2.理解词语的意思,积累词语。

3.初读课文,了解大致内容,能用自己的话把故事讲给别人听。

4.能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意:做事不可急于求成;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有侥幸的心理。

多媒体课件。

一揭示课文题目1.板书课文题目。

理解“寓言”的意思。

2.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寓言。

(寓言是用比喻性的故事来寄托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的文学体裁,字数不多,但言简意赅。

该词最早见于《庄子》,在春秋战国时代兴起,后来成为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

)3.导入: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两则寓言,故事情节很生动。

读了课文后,同学们一定会从中懂得一些深刻的道理。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标出自然段,画出生字、新词。

2.学习生字。

(1)自学生字。

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义。

(2)小组内交流记忆字形的方法。

(3)集体认读生字、新词。

s hǒu zhūdài tùlěiér shǒu zhūjìfùdétù守株待兔耒而守株冀复得兔(4)理解词语的意思。

株:露出地面的树根;树桩。

触:抵,撞到。

走:跑。

折:折断。

颈:脖子因:副词。

于是,就。

释:放下,释放。

耒(lěi):古代指耕地用的农具;古代称犁上的木把。

冀(jì):希望,希冀。

复:又,再。

得:得到。

为:被,表示被动。

身:自己。

笑:笑柄三理解寓言的意思1.小组交流,借助词语的意思说说每句话的意思,再把每句话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

2.小组派代表发言,全班交流。

3.对照课本上的译文纠正自己说得不够准确的地方。

四朗读译文,了解大致内容1.朗读译文。

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流利。

2.说说这两则寓言的主要内容。

五朗读译文,了解大致内容1.课件出示译文。

有个宋国人在耕作,田里有一个树桩,一只兔子跑过,撞到树桩,折断脖子死掉了。

这个人就放下农具,守在树桩旁,希望再得到兔子。

他没能再得到兔子,自己却被宋国人嘲笑。

【语文S版】2019年三年级上册:第22课《寓言二则》课件

【语文S版】2019年三年级上册:第22课《寓言二则》课件
2020/12/12
畅所欲言
看着坐在树桩 旁边的种田人, 你们想对他说 什么?
2020/12/12
课文总结 这则寓言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不能存有不劳而获的侥幸心理,想要得 到收获,就要主动努力地去争取。
2020/12/12
拓展延伸 想一想: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没 有类似“守株待兔”的事呢?
宣王说 之, 廪食 以数百人
同”悦”官府给他的 拿、用
粮食 、供俸。
廪食以数百人 倒装句,状语后置,应为“以数百 人廪食”,译为“用数百人的口粮 来供养他。”
2020/12/12
2020/12/12
宣王死,湣王立。 好一一听之。
2020/12/12
继承王位 (hao)喜欢
2020/12/12Leabharlann 2020/12/12生字我会写
2020/12/12
2020/12/12
2020/12/12
2020/12/12
2020/12/12
2020/12/12
生字我会认
2020/12/12
多音字
2020/12/12
守株待兔
2020/12/12
整体感知 读课文,说说课文向我们介绍 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2020/12/12
那只兔子是怎样撞在树桩上的? 找到这一段读一读。
2020/12/12
2020/12/12
忽然从树林里窜出来撞在树桩上。
从“忽然”和“窜”这两个词可以 看出什么?
兔子撞死在树桩上是一件极偶然的事情。
2020/12/12
那个种田人看到撞死的兔子是怎 么做的?又是怎么想的呢?
2020/12/12
2020/12/12
课后作业 我国文学宝库中有很多寓言 故事,回家找一找,讲给同学听。

最新2018语文s版三年级上册22寓言二则

最新2018语文s版三年级上册22寓言二则

那个种田人看到撞死的兔子是怎么做 的?又是怎么想的呢?
要是每天能 捡到一只兔子, 那该多好啊。
这个人后来怎么做的呢?
因释其耒而守株,
状元成才路
冀复得兔。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原因 白捡野兔
守株待兔 经过 守株待兔
心存侥幸 一无所获
结果 被人嘲笑
这则寓言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22 寓言二则
语文版·三年级上册
什看么图叫猜寓寓言言?
寓言状元成才路,一种体裁。多用 状元借成才路 喻手法,使含义深刻的道 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掩 耳 盗 铃
揠 苗 助 长
狐假虎威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自相矛盾 刻舟求剑
画蛇添足 井底之蛙
亡羊补牢
状元成才路
盲人摸象
状元成才路
学一学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 李绅

滥竽充数
xuān
ɡuō chǔ
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
请为王吹竽,宣王y说uè之,l廪ǐn食以数百人。宣
状元成才路
王死,m湣ǐn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竽宣郭
上下结构: 竽、宣 左右结构:
状元成才路
凑数而已。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1.做买卖要按质论价,讲究信誉,不能以次充好
滥竽充数。( B )
2.不懂就不懂,不能在大伙儿里边滥竽充数不懂
装懂。( A )
3.班长小红谦虚地说:“这次被评为文明班级, 都是全体同学干出来的,我不过是滥竽充数,挂 个空名而已。 ( )

2018最新语文版三年级上册 22.寓言二则

2018最新语文版三年级上册  22.寓言二则

没做官的读书 人
南郭处士请
请求
为王吹竽
同“悦” 高兴
官府给他的 粮食、供奉
拿、用
继承王位
喜欢
兔不可复得,而 身为宋国笑。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不能存有不劳而获的侥幸心理,想 要得到收获,就要主动冒充有本领,占着 位置,或拿次的东西混在好的里面充 数。有时也用作自谦的话。
齐宣王使人吹
让 竽,必三百人。 必定
用文言写成的文章。与 “白话文”相对。
文言文是以古汉语口语为基础的书 面语,在远古时代文言文与口语的 差异微乎其微。现今文言文是中国 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 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 而形成的书面语。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 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语文S版语文三年级上册22寓言二则练习卷.doc

语文S版语文三年级上册22寓言二则练习卷.doc

语文S 版语文三年级上册22寓言二则练习卷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1 . 给划线的字注音 ①宋人有耕田者。

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 )而死。

因释其耒( )而守株,冀( )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②齐宣( )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

南郭( )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 )之,廪( )食以数百人。

宣王死,湣( )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2 . 给多音字组词。

处:chǔ______ chù_____ 好:hǎo______hào_____ 。

折:shé_______zhé______。

3 . 比一比,再组词。

株 折 兔 竽 说 。

珠 拆 免 竿 悦 。

4 . 结合语境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①滥: ②竽:③滥竽: ④充数:⑤必: ⑥株:⑦走: ⑧耒:⑨翼:⑩使:5 . 翻译句子。

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_________________6 . 用自己的话说说《滥竽充数》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7 . 课外阅读,回答问题。

两个好朋友两个好朋友在森林里玩耍。

突然,有一只熊向着他们走来。

一个连忙逃跑,爬到树上躲了起来。

另一个来不及逃,只好躺在地上装死。

熊走到他身边,用鼻子嗅他的脸。

这时候,他屏住呼吸。

熊以为他是个死人,就走开了。

等熊走了 那个朋友从树上下来笑眯眯地说 喂 熊跟你咬耳朵说了些什么呀“它告诉我,在危急的时候,那些撇下伙伴逃跑的,都不是好朋友。

”【1】 照样子写词语。

笑眯眯 _______________【2】给第2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

【3】这篇短文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_______________。

部编语文S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寓言二则》优质课件

部编语文S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寓言二则》优质课件

22 寓言二则
二、小练笔。
如果你是农夫的家人或朋友,你会对他说些什么呢?
提示:从课文中给我们的启示谈一谈。
字词听写
22 寓言二则
自相矛盾
【战国】《韩非子》
22 寓言二则
韩非,先秦时期韩国公子, 是我国先秦时期著名政治理论 家,卓越的唯物主义哲学家。
子:古代对有学识男子的尊称。
22 寓言二则
22 寓言二则
22 寓言二则
朗读课文 扫清障碍
o dù n má mò yù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 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
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

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22 寓言二则
多音字

自相矛盾
xiāng
长相
xià ng
22 寓言二则
我会写
识字游戏 小苗儿长出来了

莫 坚



22 寓言二则
整体感知
楚国有个卖矛又卖盾的人,他首先夸耀自己 的盾,说:“ 。 我的盾牌坚固得什么东西都刺不进 ”然后,他又夸耀自己的矛,说:“我的长矛锋利的 “ 什么都能刺进去。”有的人问他:“用你的长矛 去刺你的盾牌,会怎么样呢?”那个人被问得哑口 无言。
22 寓言二则
看图猜成语
守 株 待 兔
22 寓言二则
道理
故事
寓言就是通过一个故事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这两篇有趣的寓言故事吧!
22 寓言二则
第一课时
自 相 矛 盾
22 寓言二则
韩 非 战国时期韩国都城新郑人 。 杰出 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散文家。 《韩非子》由后人收集整理韩非所 著的文章而得。其中记载了大量的脍炙 人口的寓言故事,最著名的有“自相矛 盾”、“守株待兔”、“滥竽充数”、 “老马识途”等等。这些生动的寓言故 事,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启迪了人们的 智慧,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