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与项目组织一体化路径研究

合集下载

智慧城市发展的整体框架和路径研究论文

智慧城市发展的整体框架和路径研究论文

智慧城市发展的整体框架和路径研究论文摘要∶随着现代经济建设的发展,我国的城市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智慧城市的建设也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

到目前为止,全国上下已经有一百多个地区与城市提出了智慧城市的建设方针。

全国各地的智慧城市建设进度取得了相应的发展。

本文通过对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内容、途径及方法进行综述,以更快的促进我国智慧城市的发展。

关键字∶智慧城市﹔途径﹔方法。

引言我国已经结束了以乡村型社会为主体的时代,城镇化率已经从1978年的%提升到2012年的%,开始进入以城市型社会为主体的新的城市时代,中国城镇化已处于一个重要的战略转型期。

因此,建设智慧城市已成为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智慧城市,作为信息化与城镇化融合发展的结晶,正成为当代城市发展的崭新模式,将推进信息消费带动战略的全面实施。

一、智慧城市的概念与内涵(一)概念智慧城市是以推进实体基础设施和信息基础设施相融合、构建城市智能基础设施为基础;以推进物联网、云计算、新一代移动通信、宽带接入、下—代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的充分运用、深度融合为主线﹔以最大限度地开发、整合、融合、共享和利用各类城市信息资源为核心﹔以为居民、企业和社会提供及时、高效、智能的信息服务为手段;以全面提升城市规划发展能力、提高城市公共设施水平、增强城市公共服务能力、激发城市新兴业态活力、提升政府执政为民能力为宗旨。

(二)内涵它本质上是传统的信息化包括电子政务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深化发展的结果,是信息化发展进入深水区后城市创新发展的新境界。

智慧城市建设有利于促进城市基础设施更加智能、公共服务更加便捷、社会管理更加精细、生态环境更加宜居、产业体系更加优化,有利于形成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有利于全面提升城市发展质量和水平,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二、智慧城市建设的内容(一)智慧交通城市机动车保有量的迅速增加,导致交通拥挤、交通事故救援、交通管理、环境污染、能源短缺等交通问题日益突显。

体系建设路径研究报告范文

体系建设路径研究报告范文

体系建设路径研究报告范文体系建设路径研究报告范文一、引言体系建设是指在某个领域或组织内,通过系统地规划、设计和构建一套完整的管理、运作和执行机制以及相关制度,以实现既定目标。

体系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组织的工作效率、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

本报告旨在对体系建设的路径进行研究,以指导实际工作中的体系建设。

二、相关概念和指标解析1. 体系建设的概念体系建设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不仅仅包括了相关制度和机制的设计,还包括了组织文化、价值观念、流程和流程优化等方面。

在体系建设的过程中,需要根据组织的实际情况进行定制化设计,确保体系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2. 体系建设的指标体系建设的指标多种多样,包括但不限于组织结构的科学性、决策流程的合理性、信息流通的顺畅性、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的有效性等。

这些指标是评估体系建设的重要依据。

三、体系建设路径研究方法体系建设路径的研究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和工具,确定最适合的建设路径。

适当借鉴国内外成功案例的经验也是很有必要的。

1. 参考国内外成功案例借鉴其他组织或国家在体系建设方面的成功经验是很有益的。

例如,我们可以学习国外公司的组织架构体系,借鉴其精细化管理模式;也可以借鉴其他行业的流程优化经验,用以提高组织效率。

2. 制定详细的规划和目标在体系建设的过程中,制定详细的规划和目标是非常重要的。

规划和目标要与组织的战略和发展目标相一致,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评估性。

详细的规划和目标能够为体系建设提供明确的方向和依据。

3. 进行必要的改革和调整在体系建设的过程中,组织可能需要进行必要的改革和调整。

这可能涉及到组织结构的调整、流程的优化以及人员配置的调整等。

改革和调整需要充分考虑组织内外环境的变化和发展趋势,灵活应对。

4. 持续监测和改进体系建设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

在建设完成后,需要建立一套有效的监测和评估机制,对体系的运作效果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适时的调整和改进。

四、体系建设路径的规划与实施基于以上的研究方法,我们在体系建设路径的规划与实施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充分调研和分析组织的实际情况在制定体系建设路径之前,需要充分调研和分析组织的实际情况,包括内外环境的变化、人才资源的配置情况、流程和制度存在的问题等。

推进济南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路径与策略研究——基于主动城市化视角

推进济南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路径与策略研究——基于主动城市化视角

济南 市应 积 极 采 取 一 定 的 措 施 来 协 调 城 市 化 与城 乡 一 体
却走 向 自我封闭 , 这是学者研究 共识程 度 比较高 的。 李培 林通过对广州城 中村 的研究 认为 , 城 中村 里存 在着 与城 在 市单位很相似 的组 织形 态 , 即村 落单位 制。村庄 是长 期居 村而居 、 从事传统农业劳作 的共 同体 延续而来 , 其根 深蒂 固 的均贫富与 自给 自足的小而全观念 会在新 条件下作 为习惯 性的思维模 式 与行 为取 向而作 用 于社 区构建 。 【 村庄 单位 化倾 向在村序非农 化初 期就 初显 迹象 , 随着 非农 化程 度提 高、 经济实力强大 , 村庄单位化 趋 向更加 明显 。村庄 福利 的 单位化倾 向同已被证明是错误做法的“ 国企办社会 ” 出一 如
( ) 落 共 同体 的 利 益 性 内聚 阻碍 城 市 化 的 进展 一 村
收 稿 日期 :0 2—0 21 1一l 5
出非理性 的、 益共 同体 本位 的意识 。这些 直接 影响 到村 利
庄与外部社会 关系 的正 常格局 , 成为村 庄进 一 步城市 化 的
障碍 。
( ) 二 村庄历 史文化 因素影响村庄 的发展策略
21 0 2年 4月
山东行政 学院学报
J RNA H OU L OF S AND G AC E ON AD MY F GOV RN CE O E AN
Apr 2 2 . 01 N0. r No 1 2 Se . .1 7
第 2期 ( 第 17期 ) 总 1
推 进 济 南 市城 乡一体 化 发 展 的路 径 与策 略研 究
基 于主动城 市化视角
马 晓黎
( 中共 济南 市委 党校学 报 编辑部 , 济南 20 1 ) 504

西安城乡一体化发展路径研究

西安城乡一体化发展路径研究
1 1% 0 1 1% 0
1 5% 5
962 8 l0 9 0 5
1 6 2 6 2
2 8 0 O 2 9 O 0 2 1 0 O
1 2 7 5 O l 9 3 8 6 2 2 4 2 4
西 安城 乡一 体 化 发 展 现 状 改 革 开 放 以 来 , 西 安 市 经 济 快 速 发 展 , 综 合 实 力 显 著 增 强 , 1 7 年 生 产 总值 为 2 . 57 ,  ̄ 2 1 年 增 加 到 3 4 . 9 98 5 3 t, 元 ] to 0 2 16 亿元 ,经济总量有 了大 幅度的提升 。改革 开放 以来 ,西安经济 总量 以 年 均 1 . % 高速 度 增 长 , 比全 省 平 均 增 幅 高 1 7 百 分 21 的 .个 点 , 比令 国平 均 增 幅 高 2 3' . 4 百分 点 。从 2 0 年 开 始 , 西 安 生 产 - 01 总值 连 续 7 保 持 了 1% 年 3 以上 的速 度 , 增 长 速 度 明显 加 快 , 经 济 增 长 的稳 定 性 明显 增 强 。 但 从 另 一 方 面 来 看 ,西 安 市 城 乡 二 元 结 构 还 较 为 明 显 。从 农 村 人 口所 占 的 比重 看 , 西 安 市 农 村 人 口所 占 的 比重 较 大 。 2 1 年 仝 市 总 人 口 为8 7 4 万 人 ,其 中农 业 人 口4 5 1万 人 , 0O 4. 1 0 .7 占总 人 口 的4 . % 从 城 乡居 民 收入 差 距 来 看 ,西 安 市 城 乡 居 民 78 。 的收 入 水 平 差 距 较 大 ,2 l年 全 市 城 镇 居 民可 支 配 收 入 为 22 4 O0 2 4 元 ,而农 民纯收入仅为7 5 元,城 乡相差 18 倍 。 70 .7 总体 上来看 ,随着 西安市经 济的快速 发展,城乡居 民的收 入 与 生 活 水 平 有 了 显 著 的 提 高 , 小 城 镇 的 基 础 设 施 得 到 了 改 善,乡镇工业等有 了一定的发展 ,说明西安市 己经基 本具备加 速 城 乡 一 体 化 进 程 的 物 质 条 件 和 发 展 的 外 部 环 境 。城 乡 一 体 化 的进 一 步 发 展 将 有 利 于 推 进 国 际性 现 代 化 大 城 市进 程 , 有 利 于

共生理论视域下高职院校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与路径研究——以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为例

共生理论视域下高职院校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与路径研究——以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为例

共生理论视域下高职院校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与路径研究①———以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为例廖忠明(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江西赣州341000)党的二十大报告将科技、教育与人才进行统筹部署,进一步明确了三者的战略地位,同时突出了三者的辩证统一关系。

报告提出推进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

高职院校要强化科教融汇理念,深化学校办学模式,构筑产学研共同体,打通教育与产业的经脉,为学校输送更多高素质适应性人才,服务区域发展。

产学研不仅是高校实现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项基本职能的重要形式,而且是激活高校办学活力、深掘高校育人育才潜能、促使高校高水平运转的一条高速通道。

针对目前国内高职院校产学研多元主体协同创新积极性不高、合作动力不足、运行机制不畅等发展困境,从共生的角度剖析高职院校、行业协会、企业以及地方政府在高职院校产学研协同创新过程中相互作用关系与内在作用机理,以期为高职院校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提供借鉴与路径。

一、共生是高职院校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基础“共生(Symbiosis )”一词由希腊语“Sumbioein ”演变而来,译为“共同、在一起”。

该词源于生物学,最初用来描述不同属种之间特有的生活现象。

它原本指的是两种或更多生物在生理上相互依存,以达到一种平衡状态。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概念逐渐引申为协同发展和构建命运共同体的过程。

共生关系实际上是不同属种间基于资源依赖或功能互补而结成的协作关系,本质上是多元主体基于有效分工而形成的竞争与合作关系。

共生理论表明,在共生关系中,互利双方按照各自的特性相互依赖、共同生活,以达到一个平衡的状态。

在本质上,共生是一种合作的关系,其中各方通过相互合作和相互支持,实现了共同的利益和生存条件。

多学科交叉研究发现,共生不仅是一种生物现象,而且是一种社会现象。

共生是指共生单元之间在一定的共生环境中按某种共生模式形成的关系。

共生理论的核心即“共存”与“双赢”。

共生关系形成和发展的条件及规律、共生关系对共生单元进化的作用及规律,以及如何运用来指导可持续发展,是共生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

科研机构事业单位的战略定位与发展路径研究

科研机构事业单位的战略定位与发展路径研究

科研机构事业单位的战略定位与发展路径研究科研机构事业单位是我国科学技术创新的重要力量,对促进经济增长、推动社会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发挥科研机构事业单位的作用,确保其在科研、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的领先地位,需要科学地进行战略定位与发展路径的研究。

一、战略定位的重要性战略定位是科研机构事业单位发展的基础,它直接决定了组织的愿景、使命以及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和发展。

科研机构事业单位应该明确自身在科学技术领域的定位,明确发展的目标、方向和重点。

科研机构事业单位的战略定位应该紧密结合国家和地方的科技发展需求,以满足国家重大科技需求为导向,同时兼顾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平衡发展。

二、战略定位的原则科研机构事业单位在进行战略定位时应该遵循以下原则:1. 跟踪国家发展战略。

科研机构事业单位要密切关注国家制定的战略和规划,紧密结合国家的需求和政策进行战略定位,为国家的科技发展提供有针对性的支持。

2. 提高核心竞争力。

科研机构事业单位需要明确自身的核心竞争力,突出自己在科研领域的优势,以此作为战略定位的基础。

可以通过引进优秀科研人才、打造独特的科研平台和实验设备等方式来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3. 加强与企业的合作。

科研机构事业单位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可以有效地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提高科技创新的效率。

科研机构事业单位可以通过产学研合作、技术转移等方式与企业进行深度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共同推动科技创新。

三、发展路径的选择科研机构事业单位在确定战略定位后,还需要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路径。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发展路径:1. 强化基础研究。

科研机构事业单位可以注重基础研究,加强对基础科学问题的研究和探索。

通过深入的基础研究,积累科学知识和技术储备,为解决社会和经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2. 强化技术创新。

科研机构事业单位可以将重点放在技术创新上,注重研发前沿的科技成果和技术应用。

结合国家和地方的科技需求,积极开展技术攻关,为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和产业转型升级提供科技支撑。

经济区一体化发展路径研究——以四川成都平原经济区为例

经济区一体化发展路径研究——以四川成都平原经济区为例

经济区一体化发展路径研究——以四川成都平原经济区为例陈姣姣【摘要】一体化发展是经济一体化和城市群建设达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也是扩大城市规模和增强竞争力的必然手段.随着“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成渝城市群等国家战略的实施,四川成都肩负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重任,传统的单核集聚发展模式不再适应时代需求,必须与周边城市抱团发展,形成更大的合力参与国际分工.“1+7”的成都平原经济区在2016年经济总量突破两万亿,一体化发展基础良好.通过成都与其他城市群发展对比,分析平原经济区一体化发展瓶颈,加强规划引领、建立协调架构、无缝全域对接、区域联防联治将是继续推进经济区一体化发展的有效路径.【期刊名称】《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7(000)003【总页数】5页(P29-33)【关键词】成都平原经济区;一体化;竞争力;路径【作者】陈姣姣【作者单位】成都市经济信息中心,四川成都61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127.71随着区域一体化的不断深化发展,城市之间的抱团发展已经成为参与全球经济分工和国际竞争的主要手段。

城市群通过开展内部分工,促进资源要素共享,以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形成集聚效应和辐射效应,从而提升各自以及整个区域的竞争力。

四川省成都平原经济区一体化发展正是顺应城市群的发展趋势,拓展成都外部空间,深入落实“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肩负四川省“首位城市”的责任担当,提升经济区内各大城市的联动发展水平,充分利用各城市的优势资源,强化各城市间产业的水平分工和垂直分工。

(一)成都一城独大的发展模式逐步被打破为构建多层次、多中心区域协调发展格局,四川省委全面实施“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要求充分发挥成都作为省会城市的首位带动作用,努力做大其他城市经济板块,这一战略的实施实质是要破解成都一城独大现象,做强市州经济梯队,做大区域经济板块。

从2010-2016年成都平原经济区的GDP增速来看(表1),自2014年以来,经济区内其他城市(除2014年乐山)的GDP增速都超过了成都,这有力地说明当前成都平原经济区的发展态势已经开始从成都单核集聚发展向集聚与扩散并重的发展模式转变,成都一城独大的这种模式已经逐步被打破。

战略发展部职责

战略发展部职责

战略发展部职责战略发展部是一个组织内负责制定和执行战略规划的部门。

其职责是为组织提供战略方向和发展路径,以确保组织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取得长期成功。

一、战略规划1. 制定组织的长期战略目标和发展方向,包括市场定位、产品定位等。

2. 分析内外部环境,评估竞争对手和市场趋势,为战略决策提供依据。

3. 研究行业发展趋势,预测未来市场需求,为组织发展提供战略建议。

4. 制定战略计划,包括目标设定、资源分配、时间表等,确保战略的可行性和有效实施。

二、业务拓展1. 研究新兴市场和业务领域,发掘新的商机和增长点。

2. 评估并推进潜在合作火伴关系,寻觅合适的合作机会。

3. 分析竞争对手的战略和业务模式,制定应对策略,提升组织的竞争力。

4. 推动组织的产品创新和技术研发,以满足市场需求并保持竞争优势。

三、绩效评估1. 设计和建立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监测组织战略目标的实现情况。

2. 定期对组织的战略规划和执行情况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3. 分析业绩数据和市场反馈,评估战略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4. 提供决策支持和战略建议,以优化组织的运营和发展。

四、跨部门协调1. 与各部门合作,采集和整合内外部信息,为战略决策提供支持。

2. 与市场部门合作,制定市场营销策略,推动产品销售和品牌建设。

3. 与研发部门合作,推进新产品的开辟和上市,提升产品竞争力。

4. 与财务部门合作,评估投资项目的风险和回报,为资金决策提供建议。

五、组织发展1. 设计和实施组织发展计划,包括人材培养、绩效管理等。

2. 分析组织结构和人力资源需求,提出改进意见,优化组织运作。

3. 建立和维护战略合作火伴关系,以支持组织的战略目标实现。

4. 推动组织文化建设,培养和传承核心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综上所述,战略发展部是一个关键的部门,负责制定和执行组织的战略规划。

通过分析市场环境、评估竞争对手、研究行业趋势等,战略发展部为组织提供战略方向和发展路径。

同时,该部门还负责业务拓展、绩效评估、跨部门协调和组织发展等工作,以确保组织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取得长期成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构 、至上而下的战略管理越来越 受到挑 战 ,产生的问题 包括 :过 于僵化 ,缺少对持续变化的环境 的适应性 ;基 于控 制来实
施 战 略 ,缺 少 为战 略 服 务 的 思 想和 方 法 。 一 个较 好 的 解 决路 径 是 将 传 统 战略 和 以灵 活 性 、 应 急性 见 长 的 项 目型 组 织 更好 的
技 术 经济 与管 理研 究 2 0 1 3年 第 1 1期
战略与项 目组织一体化路径研究
季 皓
( 北京联合大学商务学 院,北京 1 0 0 0 2 5 )

要 :创 新 经 济 的 发展 逐 渐 打 破 了传 统 的垂 直 型 组 织 结构 ,形 成 了新 的 法律 、经 济和 技 术 界 限 ,使 基 于传 统 组 织 结
o n o mi c a n d t e c h n i c a l l i n e , ma k e s b a s e d o n t h e t r a d i t i o n a l o r g a n i z a t i o n s t r u c t u r e ,t o p - d o wn ma n a g e me n t s t r a t e g y h a s b e c o me
中图 分 类 号 :F 2 7 0 文 献标 识码 :A 文 章 编 号 :1 0 0 4 — 2 9 2 X ( 2 0 1 3 ) l 1 - 0 0 4 2 — 4 0
T h e An a l y s i s o n I n t e g r a t i o n P a t h o f S t r a t e g y a n d P r o j e c t Ma n a g e me n t
s t r a t e g i e s a n d i n l f e x i b i l i t y ,e m e r g e n c y p r o j e c t t y p e o r g a n i z a t i o n b e t t e r . B u t i n p r a c t i c e ,s t a n d a r d i z a t i o n a n d l i n e a r m o d e o f p r o j e c t
J IHa o
( B u s i n e s s C o l l e g e o f B e i j i n g U n i o n Un i v e r s i t y ,B e i j i n g 1 0 0 0 2 5 ,C h i n a )
Ab s t r a c t :I n n o v a t i o n d e v e l o p me n t o f t h e e c o n o my g r a d u a l l y b r o k e t h e t r a d i t i o n a l v e ai c a l s t r u c t u r e ,f o r me d t h e n e w l a w,e c —
t y p e o r g a n i z a t i o n a l g o v e ma n c e ,i m p a c t t h e p r o j e c t t y p e o r g a n i z a t i o n s h o u l d h a v e t h e a d v a n t a g e ,a l s o h i n d e r e d t h e i n t e g r a t i o n o f s t r a t e g y a n d p r o j e c t t y p e o r g a n i z a t i o n . T h e r e f o r e ,p r o j e c t m a n a g e r s s h o u l d n o t s i m p l y t h e e x e c u t i o n o f t h e s t r a t e y,a g n d l f e x i b l e o p e r a t i o n i n s t r a t e g i c c a t e g o r y a s s o o n a s p o s s i b l e ,a c h i e v e p r o j e c t a n d p o r f t o l i o i n t e g r a t i o n p r o c e s s i n t e g r a t i o n .I n s p i r e p r o j e c t e l a s t i c i t y a n d v i g o r ,m a k e r e a s o n a b l e a d j u s t me n t s t r a t e y,t g o e n s u r e s u i t a b i l i t y a n d e f e c t i v e n e s s o f t h e o r g a n i z a t i o n a s a w h o l e
mo r e a n d mo r e c h a l l e n g e d, p r o b l e ms i n c l u d i n g, t o o r i g i d, l a c k o f a d a p t a b i l i t y t o c o n t i n u o u s c h a n g e s i n t h e e n v i r o n me n t .T o
i mp l e me n t b a s e d o n t h e c o n t r o l s t r a t e y ,t g h e l a c k o f i d e a s a n d me t h o d s f o r s t r a t e g i c s e r v i c e s . A g o o d w a y t o s o l v e i s t o t r a d i t i o 的项 目型组织治理模式 ,影 响了项 目型组织本应具有的优 势,也 阻碍 了战略 与项 目型组 织的融合 。因此 ,项 目管理层不应 简单的执行 战略 ,而要在 战略 范畴 内灵活运作 ,做到项 目过程一体化和项 目组合 一体 化 ;激发项 目的弹性和活力 ,促使 战略进行合理化调整 ,保证组织整体运作的适当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 :战略 管理 ;项 目组织;组 织结构 ;项 目管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