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温故知新
全国优质课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体积和体积单位》教学设计+反思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体积和体积单位》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材第27、第28页的内容及练习题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体会并理解体积的含义,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
2、让学生初步建立空间大小的概念,知道“体积”的含义,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初步掌握计量物体体积的单位,能选择恰当的体积单位估算常见物体的体积。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合作学习的能力,扩展学生的思维,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重点难点:重点:感知物体的体积,初步建立1立方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的体积观念。
难点:能正确应用体积单位估算常见物体的体积。
教具学具: 课件、量杯、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
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导入课题1、提问:同学们我们都学过哪些计量单位?生汇报:(重量单位、长度单位、面积单位等)2、教师: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哪些?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总结:在我们生活中每一种计量单位意义都不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新的计量单位。
板书课题:体积和体积单位。
二、探究体验学习新知1、出示学习目标指名读(让学生初步感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教师:你们听过乌鸦喝水的故事吧,乌鸦是怎样喝到水的?学生:乌鸦把石头放进瓶子里,瓶子里的水就升上来了。
3、教师:水面为什么会上升呢?学生:石子占了水的空问,所以把水挤上来了。
4、我们再来做个实验,找两名学生合作。
实验一、取两个同样大小的玻璃杯,先往一个杯子里倒满水,取一个土豆放入另一个杯子里,再把第一个杯子里的水倒进第二个杯里。
观察:会出现什么现象,为什么杯子里装不下这些水?学生:(土豆占有一定的空间)。
实验二、学生分组实验,按分工实践操作。
小组长分配:记录、放物体、观察、汇报、完成学习任务单。
总结发现:水面上升的高度不同,说明土豆和石子的大小不同,它们占的空间也不同!5、师总结: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发现土豆和石子都占有一定的空间,只是土豆占的空间比较大,石子占的空间比较小。
新部编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必背课文梳理(古诗文附译文)

新部编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必背课
文梳理(古诗文附译文)
新部编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必背课文梳理(古诗文附译文)
这份文档旨在梳理新部编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的必背课文,其中包括了一些古诗文并附有翻译文本。
以下是这些课文的简要梳理:
课文一:《三角如意算》
重点:了解三角形的性质,研究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和周长。
课文二:《等分的花园》
重点:了解等分的意义,研究如何计算花园的面积。
课文三:《宽度的比较》
重点:研究比较不同物体的宽度,思考物体之间的大小关系。
课文四:《比大数》
重点:研究比较大小数,了解加法和减法的运算。
课文五:《十字交错》
重点:研究计算矩形的面积和周长,了解周长和面积的关系。
课文六:《从一到九》
重点:练正数和负数的加减法,培养数学思维能力。
附录一:《登鹳雀楼》(杜甫)
这是一篇著名的古诗,描述了杜甫登上鹳雀楼的情景。
附录二:《静夜思》(李白)
这是一首著名的古诗,描绘了李白在宿舍中夜观天象的情景。
以上是新部编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必背课文的梳理,附有两篇古诗文。
希望这份文档对您有所帮助!。
五年级下册数学试题- 第十一讲 比和比例 无答案 全国通用

五年级第十一讲比和比例◆温故知新:1、甲的苹果数量是乙的35,那么说明如果甲有“”份苹果,乙就有“”份苹果,我们用比来表示就是:甲的苹果数:乙的苹果数=3:5。
2、在一个比中,包括前项、后项和比号。
3、比的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比的值不变。
4、我们把多个数的比称为连比。
多个比化连比的过程中,一定要找到“过渡量”,通过“过渡量”将多个数的关系找到。
5、A:B=3:2,B:C=4:3,如果要计算A、B、C的连比,就需要将B作为过渡量,然后根据比的性质将B在两个比中的份数统一,即A:B=6:4,B:C=4:3,可知A:B:C=6、有一类问题,其中包含了一些不那么确定的条件,例如“甲比乙多”,通过这个条件我们只能模糊地知道甲在数量上超过乙,但却无法确定甲比乙大多少,因此即使知道了甲、乙中的一个量,也不可能知道另一个的大小。
像这样条件比较模糊的问题,我们就称之为“不确定问题”。
7、不确定性问题:(1)利用数量大小估计;(2)利用整除性解题;(3)分情况讨论。
◆练一练1、有5个红球和10个白球,红球与白球个数的比是(),比值是(),白球和红球个数的比是(),比值是()。
2、小红的爷爷今年63岁,小红今年9岁,小红和爷爷的年龄比是()3.某厂男、女工人数比是7:8,那么女工人数相当于男工的几分之几?女工人数占全厂总人数的几分之几?4、同学们用50厘米长的铁丝围成一个长方形,长与宽的比是3:2,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例题展示例题1包子铺里有许多肉包子和菜包子,如果肉包子和菜包子的个数比为3:7,菜包子有84个,那么肉包子有多少个?练习1水果店运来了的西瓜和哈密瓜的个数比为5:4,如果西瓜的数量是130个,那么哈密瓜的数量是多少个?例题2动物园里,老虎和狮子数量的比是11:5,老虎和狮子一共有32只,那么狮子和老虎各有多少只?练习2(1)王老师班上的男生和女生之比为7:5,如果班上共有48个学生,请问有多少个女生?(2)红旗小学共有师生1081人。
【暑期衔接】温故知新篇03《空间与图形》—2020年五升六年级提优复习精选汇编题专训(原卷版)人教版

人教版数学五升六暑期衔接—提优复习精选汇编题专训温故知新篇03?空间与图形?一、单项选择题1.〔2020五下·许昌期中〕用一根长36cm的铁丝围成一个正方体框架,正方体框架的棱长是〔〕cm。
A. 12B. 9C. 32.〔2020五下·蓬溪期中〕如图,把这张硬纸片沿虚线折叠起来拼成一正方体,和3号相对的面是〔〕号。
A. 2B. 4C. 5D. 63.〔2020五下·嘉祥期中〕用一根52厘米长的铁丝,恰好可以焊成一个长6厘米、宽4厘米、高〔〕的长方体教具。
A. 2B. 3C. 54.〔2019五下·番禺期末〕如图,沿虚线把长方体木料刚好锯成2个同样的正方体,这样外表积比原长方体增加了32cm2。
原来长方体木料的外表积是〔〕cm。
A. 64B. 128C. 16D. 3205.〔2019五下·福田期末〕如图,这个正方体的上半局部是阴影,下半局部是白色的,下面四幅图中,是这个正方体的展开图的是〔〕A. B. C.D.二、判断题6.〔2020五下·微山期中〕棱长是6分米的正方体它的外表积与体积相等。
〔〕7.〔2019五下·单县期末〕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的物体都是长方体.〔〕8.〔2019五下·单县期末〕正方体的棱长扩大到原来的5倍,体积扩大到原来的25倍.〔〕9.小明说他把长方体展开后发现了三个面是正方形。
10.两行每行三个面不能折叠成正方体三、填空题11.一个长方体如图,它后面的面的面积是________dm2,右面的面的面积是________dm2。
这个长方体所占的空间是________dm3。
12.一个长方体的棱长总和是96cm,它的长是10cm,宽是8cm,这个长方体的外表积是________cm2,体积是________dm3。
13.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扩大为原来的2倍,它的外表积就扩大为原来的________倍,体积就扩大为原来的________倍。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九单元总复习——数与代数教案(两课时)

第9单元总复习本单元包括三部分内容:一是成长小档案;二是数学活动;三是针对全册所学知识的综合练习(教科书P118~121“练习二十八”)。
“成长小档案”是对本册所学内容的复习与整理,包括对数学知识的整理和对学习中最有收获的事情的回顾两个方面。
教科书用4幅图展现了本册教科书的主要学习内容: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图形的运动、长方体和正方体、统计、因数与倍数,引导学生对紧密关联的概念、知识进行系统整理,并形成相应的知识网络。
“数学活动”中,活动1是对因数与倍数学习内容的巩固与提高;活动2是复习巩固观察物体的知识,同时综合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学习内容;活动3是针对图形的变换的巩固和提高,同时运用本学期所学分数的相关知识解决问题;活动4是针对折线统计图的整理与回顾。
教科书P118~121“练习二十八”是对全册教科书所学内容的综合练习,目的是通过一定量的练习,使学生巩固本学期所学知识。
练习的编排注意了形式的多样化,有利于促进学生体会和运用数学的思想和方法,在实践和操作中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整理复习能力,会用列表、画图等方式进行整理,但由于年龄小,对自己的学习状况没有清晰的认识或者对于有些知识还没有弄懂,不一定能准确地进行整理。
所以,在归类、建构知识体系方面,还需要教师指导,根据不同的课时内容进行有序回顾整理。
同时,教师要针对平时的评价和作业状况,安排有针对性的练习。
1.了解学生在本学期学习中的困难和问题,知道学生哪些知识已经掌握,哪些知识容易混淆,哪些知识出错比较多等,从全册的教学目标出发,针对本班实际情况制订出有效的复习计划。
2.复习时要根据教科书的内容和重点,加强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通过复习让学生的知识结构更加系统完整。
如复习因数与倍数时,既要巩固因数与倍数、质数与合数的概念,还可以联系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等知识形成一个系统的知识网络。
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分数加减法》(一)

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分数加减法》(一)分数加减法 一、知识要点:1.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如(减),再化成最简分数。
例:①.51+53=531+=54 ②.123+127=1273+=1210=652.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化成(通分)同分母分数后再加(减),再化成(约分)简分数。
例:① 41+53=5*45*1+4*54*3=205+2012=2017②43-72=7*47*3-4*77*2=2821-2814=281421-=287=41 二、课本知识1.他俩一共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答:2. 笑笑比淘气多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答:3. 分母不同的分数怎样相加减计算?算一算,说一说。
答:二、试一试1. 算一算107-61,并与同伴交流你的做法。
总结: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化成同分母分数后再相加减,分母要取它们的最小公倍数,结果要化成最简分数。
2. 算一算,并与同伴交流你的做法。
32+81 43-61三、练一练1. 填一填2. 淘气是这样计算41+21的,41+21=62。
你同意他的方法吗?与同伴交流你的想法。
答:3. 计算下列分数。
43+81= 92+31= 158-52= 75-143=4.61+41= 43-107= 1-52= 65-83= 41+125= 143+72=6.解方程。
21+x=65 x-107=51 x+83=1277. 根据学校气象小组的记录,当地9月雨天天数占全月天数的31,雨天天数占全月天数的103。
请你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尝试解答。
8. 估一估,连一连。
下列算式结果分别与哪个数是最接近?算一算。
星期日的安排 一、知识要点:1. 整数加法的交换率、结合率对分数加法同样适用。
2. 加法交换率:a+b+c=a+c+b3.加法结合率:a+b+c=a+(b+c) 二、课本知识1. 淘气和笑笑分别调查了本班男、女生星期日的活动安排。
2. 留在家中的男生人数占男生总数的几分之几?画一画,算一算。
瀚海浩智知趣暑假温故知新数学5年级

瀚海浩智知趣暑假温故知新数学5年级
【实用版】
目录
1.瀚海浩智知趣暑假
2.数学课程对象
3.温故知新教学方法
4.适合五年级学生
正文
瀚海浩智知趣暑假是为了帮助学生度过一个充实的暑假而设立的。
其中,数学 5 年级的课程对象是针对小学五年级的学生,旨在帮助他们巩固数学知识,为新学期的到来做好准备。
在这个暑假课程中,采用了温故知新的教学方法。
这种方法不仅让学生复习已学过的知识,还引导他们学习新的知识。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在掌握旧知识的基础上更好地理解新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温故知新数学 5 年级课程适合小学五年级的学生。
课程内容既包括对过去所学知识的回顾,也包括新知识的学习。
这样的课程设置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第1页共1页。
最新最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最新最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这是一份最新版本的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共涵盖了全册内容,适用于最新最新版本的人教版教材。
本教案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教学设计
第一部分是教学设计,其中包含了数学下册各章节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手段和评价方式。
对于每一章节,教案
都列举了详细的教学步骤和相关教学素材,并提供了重点难点的解
题方法和题讲解,旨在帮助教师更好地备课和上课。
第二部分:教学反思
第二部分是教学反思,其中包含了对每节课的实施情况的总结
和反思,包括教学效果评价、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的改进措施。
这
一部分的内容旨在帮助教师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不断进行反思和
改进,提高教学质量。
此外,教案中还包含了多种教学手段和评价方式,例如小组合作、问答游戏、听写等,旨在帮助教师创造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
并更好地评价和激励学生的学习。
总之,本教案是一份实用性很强、
结构清晰、内容详尽的教学指导资料,对于五年级数学下册的教学具有很大的帮助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