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结构答案(4,5,6,章)2
数据结构第二章课后答案

数据结构第二章课后答案数据结构第二章课后答案1. 线性表1.1 数组实现线性表Q1. 请说明线性表的定义,并结合数组实现线性表的特点进行解释。
线性表是由n(n≥0)个数据元素构成的有序序列,其中n表示线性表的长度。
数组实现线性表的特点是使用一组具有相同数据类型的连续存储空间存储线性表中的元素,通过下标访问和操作元素。
A1. 线性表的定义指出,线性表是由若干个数据元素组成的有序序列。
具体地,在数组实现线性表中,我们将元素存储在一组连续的内存空间中,通过下标访问和操作元素。
由于数组的存储空间具有连续性,这样的实现方式可以在O(1)的时间复杂度下进行元素的访问和修改操作。
1.2 链表实现线性表Q2. 请说明链表实现线性表的特点,并与数组实现进行比较。
链表实现线性表的特点是通过指针将线性表中的元素按照节点的形式连接起来,每个节点包含了存储的元素和指向下一个节点的指针。
与数组实现相比,链表的插入和删除操作更为高效,但是访问某个位置的元素需要从头开始遍历,时间复杂度较大。
A2. 链表实现线性表的特点是通过使用节点和指针将线性表中的元素连接起来。
每个节点中包含了一个存储的元素和指向下一个节点的指针。
链表的插入和删除操作的时间复杂度为O(1),因为只需要改变指针的指向即可。
但是,访问某个位置的元素需要从头开始遍历链表,所以时间复杂度为O(n)。
2. 栈和队列2.1 栈的定义和基本操作Q3. 请给出栈的定义和基本操作。
栈是一种特殊的线性表,它只能在表的一端进行插入和删除操作,该端称为栈顶。
栈的基本操作包括入栈(push)和出栈(pop),分别用于将元素压入栈和将栈顶元素弹出。
A3. 栈是一种特殊的线性表,它只能在表的一端进行插入和删除操作。
这个特定的一端称为栈顶,而另一端称为栈底。
栈的基本操作包括入栈(push)和出栈(pop)。
入栈操作将一个元素压入栈顶,出栈操作将栈顶元素弹出。
2.2 队列的定义和基本操作Q4. 请给出队列的定义和基本操作。
数据结构课后题答案

else {
smaller=pb; pb=pb->next; smaller->next = c->next; c->next = smaller; }
return(C); }
西北大学可视化技术研究所
10.已知有单链表表示的线性表中含有三类字 符的数据元素(如字母字符,数字字符和其它 字符),试编写算法来构造三个以循环链表表 示的线性表,使每个表中只含同一类的字符, 且利用原表中的结点空间作为这三个表的结点 空间,头结点可另辟空间。
西北大学可视化技术研究所
西北大学可视化技术研究所
答案:435612不可以 原因 (1)S:1234 X:43 (2)S:5 X: 5 (3)S:6 X: 6 (4)X:21 135426 可以 原因(1)S:1 X:1 (2)S:23 X: 3 (3)S:45 X: 54 (4)X:2 (5)S:6 X: 6
西北大学可视化技术研究所
G. S->next= NULL; 。
西北大学可视化技术研究所
供选择的语句有:
A. P->next=S; B. P->next= P->next->next; C. P->next= S->next;
E. S->next= P->next; F. S->next= L;
G. S->next= NULL;
数据结构课后习题第2章

2. 指针 P 指向不带头结点的线性链表 L 的首元素的条件是( )。
A.P= =L
C.P-﹥next==L
B.L-﹥Next==P
D.P-﹥next==NULL
3. 指针 p 指向带头结点的单循环链表 L 的首元素的条件是( )。
A.P= =L
C.P-﹥next==L
B.L-﹥Next==P
D.P-﹥next==NULL
网络工程 2011 级 1 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2011 级 2 班《算法与数据结构》课后习题(第 2 章)
2011 级 计科 (网工)
题号
得分
一
【课后习题】第 2 章 线性表
班 学号:
一、判断题(如果正确,在题号前打“”,否则打“”。每题 2 分,共 10 分)
二
( ) 1. 线性表若采用顺序存储表示时所有结点之间的存储单元地址必须连续。 ( ) 2. 顺序表结构适宜于进行顺序存取,而链表适宜于进行随机存取。 ( ) 3. 如果某个数据结构的每一个元素都是最多只有一个直接前驱,则必为线性结构。 ( ) 4. 线性表的逻辑顺序与物理顺序总是一致的。 ( ) 5. 线性表的长度是指它所占存储空间的大小。
二、填空题(每空 1.5 分,共 21 分)
1. 从逻辑结构看,线性表是典型的
2. 在一个长度为 n 的向量中在第 i(1≤i≤n+1)个元素之前插入一个元素时,需向后移动
个元素,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为
3. 在一个长度为 n 的向量中删除第 i(1≤i≤n)个元素时,需向前移动
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为
。
。
4. 若长度为 n 的线性表采用链式存储结构,在其第 i 个结点前插入一个新的元素的算法的
数据结构习题及答案 (2)

第二章线性表一、选择题1.一个线性表第一个元素的存储地址是100,每个元素的长度为2,则第5个元素的地址是( )(A)110 (B)108(C)100 (D)120参考答案:B2. 向一个有127个元素的顺序表中插入一个新元素并保持原来顺序不变,平均要移动()个元素。
(A)64(B)63 (C)63.5 (D)7参考答案:C3.线性表采用链式存储结构时,其地址()。
(A) 必须是连续的 (B) 部分地址必须是连续的(C) 一定是不连续的 (D) 连续与否均可以参考答案:D4. 在一个单链表中,若p所指结点不是最后结点,在p之后插入s所指结点,则执行()(A)s->next=p;p->next=s; (B) s->next=p->next;p->next=s;(C)s->next=p->next;p=s; (D)p->next=s;s->next=p;参考答案:B5.在一个单链表中,若删除p所指结点的后续结点,则执行()(A)p->next=p->next->next; (B)p=p->next; p->next=p->next->next;(C)p->next=p->next; (D)p =p->next->next;参考答案:A6.下列有关线性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线性表中的元素之间隔是线性关系(B)线性表中至少有一个元素(C)线性表中任何一个元素有且仅有一个直接前趋(D)线性表中任何一个元素有且仅有一个直接后继参考答案:A7.线性表是具有n个()的有限序列(n≠0)(A)表元素(B)字符(C)数据元素(D)数据项参考答案:C二、判断题1.线性表的链接存储,表中元素的逻辑顺序与物理顺序一定相同。
()2.如果没有提供指针类型的语言,就无法构造链式结构。
()3.线性结构的特点是只有一个结点没有前驱,只有一个结点没有后继,其余的结点只有一个前驱和后继。
数据结构自测题答案

第1章绪论二、填空题1. 4种基本结构是:集合、线性结构、树形结构、图状结构。
2. 树形结构中元素的关系是一对多,图形结构中元素的关系是多对多。
3. 顺序存储结构中数据元素的存储位置与其逻辑顺序是对应的。
4. 算法效率的度量方法有:事后统计方法和事前分析估算方法。
5. 好算法应达到的目标:正确性、可读性、健壮性、执行时间短、存储量低。
6. 抽象数据类型可细分为3种:原子类型、固定聚合类型和可变聚合类型。
7. 抽象数据类型的定义包括:数据对象的定义、数据关系的定义、基本操作的定义。
三、判断题五、应用题1. 按增长率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下列各函数:(2/3)n ,nlog,n ,n2 ,n!22. 写出以下各函数的功能,并求出其时间复杂度。
(1) 功能是判断n是否为素数,时间复杂度为O(√n ) 。
(2) 功能是计算1!+2!+…+n! ,时间复杂度为O(n ) 。
(3) 功能是计算1!+2!+…+n! ,时间复杂度为O(n2 ) 。
六、算法题1. 编写算法计算1!+2!+…+n!,并使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为O(n)。
算法思想:用循环实现阶乘的累加求和,注意在求n!时,使用前一次循环中已经求出的(n-1)!的结果。
double factorial(int n){ int i;double p=1, sum=0;for( i=1; i<=n; i++){ p=p*i;sum=sum+p;}return(sum);}2. 编写算法计算2i (i=0,1,2,…,n),并将计算结果存入数组a中,设计算机中允许的最大整数值为MAXINT,则当2k >MAXINT(0≤k≤n)时,应进行出错处理。
算法思想:先判断n的取值是否合法,若非法则直接退出程序,若n 合法则继续计算2i,在计算2i时,需要判断2i的值是否大于MAXINT/2,这个条件其实就是判断2i+1的值是否大于MAXINT#define arrsize 100#define MAXINT 65535void calculate(int a[ ], int n){ int i;if(n<=0 || n>arrsize){ printf("n error!\n");exit(-1);}a[0]=1;printf("a[0]=%d\n", a[0]);for(i=1; i<n; i++){ a[i]=a[i-1]*2;printf("a[%d]=%d\n", i, a[i]);if( a[i]>MAXINT/2 ){ printf(“i=%d, ERROR!\n”, i+1);break;}}}第2章线性结构一、选择题二、填空题1. 需向后移动__n-i+1____个元素。
数据结构第二章作业及答案

8
解答(续):
(2) 插入操作基本步骤: 1) 若i不合法或表L已满,算法结束并返回 ERROR;否则转2) 2) 将第i个元素及之后的所有元素均后移一个位置 3) 将新元素写入空出的位置; 4) 表长+1
9
解答(续):
插入操作算法(算法2.4 ):
Status ListInsert_Sq(SqList &L, int i , ElemType e) { //在顺序线性表L中第i个位置之前插入新的元素e, // i的合法值为1≤i≤ListLength_Sq(L)+1 if (i<1||i>L.length+1)return ERROR; //i值不合法 if (L.length>=L.listsize) { //当前存储空间已满,重新分配空间 newbase=(ElemType*)realloc(L. elem, (L.listsize+LISTINCREMENT)*sizeof (ElemType)); if (!newbase)exit(OVERFLOW); //存储分配失败 L. elem=newbase; //新基址 L.listsize+=LISTINCREMENT; //增加存储容量 } q=&(L.elem[i-1]); //q为插入位置 for (p=&(L. elem[L.length-1]); p>=q ; --p) *(p+1) = *p; //插入位置及之后的元素右移 *q=e; //插入e ++L.length; //表长增1 return OK; }//ListInsert_Sq
15
4.若某线性表最常用的操作是存取任一指定序号的元素和在最 后进行插入和删除运算,则利用( )存储方式最节省时间。 A.顺序表 B.双向链表 C.带头结点的双向循环链表 1 D.循环链表
数据结构课后习题答案

大学课程《数据结构》课后习题答案第 1 章绪论课后习题讲解1. 填空⑴()是数据的基本单位,在计算机程序中通常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考虑和处理。
【解答】数据元素⑵()是数据的最小单位,()是讨论数据结构时涉及的最小数据单位。
【解答】数据项,数据元素【分析】数据结构指的是数据元素以及数据元素之间的关系。
⑶从逻辑关系上讲,数据结构主要分为()、()、()和()。
【解答】集合,线性结构,树结构,图结构⑷数据的存储结构主要有()和()两种基本方法,不论哪种存储结构,都要存储两方面的内容:()和()。
【解答】顺序存储结构,链接存储结构,数据元素,数据元素之间的关系⑸算法具有五个特性,分别是()、()、()、()、()。
【解答】有零个或多个输入,有一个或多个输出,有穷性,确定性,可行性⑹算法的描述方法通常有()、()、()和()四种,其中,()被称为算法语言。
【解答】自然语言,程序设计语言,流程图,伪代码,伪代码⑺在一般情况下,一个算法的时间复杂度是()的函数。
【解答】问题规模⑻设待处理问题的规模为n,若一个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为一个常数,则表示成数量级的形式为(),若为n*log25n,则表示成数量级的形式为()。
【解答】Ο(1),Ο(nlog2n)【分析】用大O记号表示算法的时间复杂度,需要将低次幂去掉,将最高次幂的系数去掉。
2. 选择题⑴顺序存储结构中数据元素之间的逻辑关系是由()表示的,链接存储结构中的数据元素之间的逻辑关系是由()表示的。
A 线性结构B 非线性结构C 存储位置D 指针【解答】C,D【分析】顺序存储结构就是用一维数组存储数据结构中的数据元素,其逻辑关系由存储位置(即元素在数组中的下标)表示;链接存储结构中一个数据元素对应链表中的一个结点,元素之间的逻辑关系由结点中的指针表示。
⑵假设有如下遗产继承规则:丈夫和妻子可以相互继承遗产;子女可以继承父亲或母亲的遗产;子女间不能相互继承。
则表示该遗产继承关系的最合适的数据结构应该是()。
数据结构试题答案

第一章概论一、选择题1、研究数据结构就是研究(D )。
A. 数据的逻辑结构B. 数据的存储结构C. 数据的逻辑结构和存储结构D. 数据的逻辑结构、存储结构及其基本操作(研究非数值计算的程序设计问题中,计算机操作对象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和操作)2、算法分析的两个主要方面是( A )。
A. 空间复杂度和时间复杂度B. 正确性和简单性C. 可读性和文档性D. 数据复杂性和程序复杂性3、具有线性结构的数据结构是( D )。
(线性结构就是:在非空有限集合中,存在为一个被称为第一个的数据元素和最后一个元素,有除了第一个元素,集合中每一个元素均只有一个前驱,除了最后一个元素有唯一后继)(链表、栈、队列、数组、串)A. 图B. 树C. 广义表(线性表的推广)D. 栈4、计算机中的算法指的是解决某一个问题的有限运算序列,它必须具备输入、输出、(B )等5个特性。
A. 可执行性、可移植性和可扩充性B. 可执行性、有穷性和确定性C. 确定性、有穷性和稳定性D. 易读性、稳定性和确定性5、下面程序段的时间复杂度是( C )。
for(i=0;i<m;i++)for(j=0;j<n;j++)a[i][j]=i*j;A. O(m2)B. O(n2)C. O(m*n)D. O(m+n)6、算法是(D )。
为了解决某一问题而规定的一个有限长的操作序列A. 计算机程序B. 解决问题的计算方法C. 排序算法D. 解决问题的有限运算序列7、某算法的语句执行频度为(3n+nlog2n+n2+8),其时间复杂度表示(C )。
A. O(n)B. O(nlog2n)C. O(n2)D. O(log2n)8、下面程序段的时间复杂度为( C )。
i=1;while(i<=n)i=i*3;A. O(n)B. O(3n)C. O(log3n)D. O(n3)9、数据结构是一门研究非数值计算的程序设计问题中计算机的数据元素以及它们之间的(B )和运算等的学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5章串和数组自测卷答案姓名班级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不包含任何字符(长度为0)的串称为空串;由一个或多个空格(仅由空格符)组成的串称为空白串。
(对应严题集4.1①,简答题:简述空串和空格串的区别)2. 设S=“A;/document/Mary.doc”,则strlen(s)= 20 , “/”的字符定位的位置为3。
4. 子串的定位运算称为串的模式匹配;被匹配的主串称为目标串,子串称为模式。
5. 设目标T=”abccdcdccbaa”,模式P=“cdcc”,则第 6 次匹配成功。
6. 若n为主串长,m为子串长,则串的古典(朴素)匹配算法最坏的情况下需要比较字符的总次数为(n-m+1)*m。
7. 假设有二维数组A6×8,每个元素用相邻的6个字节存储,存储器按字节编址。
已知A的起始存储位置(基地址)为1000,则数组A的体积(存储量)为288 B ;末尾元素A57的第一个字节地址为1282 ;若按行存储时,元素A14的第一个字节地址为(8+4)×6+1000=1192 ;若按列存储时,元素A47的第一个字节地址为(6×7+4)×6+1000)=1276 。
8. 〖00年计算机系考研题〗设数组a[1…60, 1…70]的基地址为2048,每个元素占2个存储单元,若以列序为主序顺序存储,则元素a[32,58]的存储地址为9188。
答:考虑0行0列,(58列×61行+32行)×2字节+基址2048=9188??9. 三元素组表中的每个结点对应于稀疏矩阵的一个非零元素,它包含有三个数据项,分别表示该元素的行下标、列下标和元素值。
10.求下列广义表操作的结果:(1)GetHead【((a,b),(c,d))】=== (a, b) ; //头元素不必加括号(2)GetHead【GetTail【((a,b),(c,d))】】=== (c,d) ;(3)GetHead【GetTail【GetHead【((a,b),(c,d))】】】=== b ;(4)GetTail【GetHead【GetTail【((a,b),(c,d))】】】=== (d);二、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15分)(B )1. 〖李〗串是一种特殊的线性表,其特殊性体现在:A.可以顺序存储B.数据元素是一个字符C.可以链式存储D.数据元素可以是多个字符(B )2. 〖李〗设有两个串p和q,求q在p中首次出现的位置的运算称作:A.连接B.模式匹配C.求子串D.求串长(D )3. 〖李〗设串s1=’ABCDEFG’,s2=’PQRST’,函数con(x,y)返回x和y串的连接串,subs(s, i, j)返回串s的从序号i开始的j个字符组成的子串,len(s)返回串s的长度,则con(subs(s1, 2, len(s2)), subs(s1, len(s2), 2))的结果串是:A.BCDEF B.BCDEFG C.BCPQRST D.BCDEFEF 解:con(x,y)返回x和y串的连接串,即con(x,y)=‘ABCDEFGPQRST’;subs(s, i, j)返回串s的从序号i开始的j个字符组成的子串,则subs(s1, 2, len(s2))=subs(s1, 2, 5)=’ BCDEF’; subs(s1, len(s2), 2)=subs(s1, 5, 2)=’ EF’;所以con(subs(s1, 2, len(s2)), subs(s1, len(s2), 2))=con(’ BCDEF’, ’ EF’)之连接,即BCDEFEF (A )4. 〖01年计算机系考研题〗假设有60行70列的二维数组a[1…60, 1…70]以列序为主序顺序存储,其基地址为10000,每个元素占2个存储单元,那么第32行第58列的元素a[32,58]的存储地址为 。
(无第0行第0列元素)A.16902 B.16904 C.14454 D.答案A, B, C 均不对答:(57列×60行+31行)×2字节+10000=16902(A)( B )5. 设矩阵A 是一个对称矩阵,为了节省存储,将其下三角部分(如下图所示)按行序存放在一维数组B[ 1, n(n-1)/2 ]中,对下三角部分中任一元素a i,j (i ≤j), 在一维数组B 中下标k 的值是:A.i(i-1)/2+j-1 B.i(i-1)/2+j C.i(i+1)/2+j-1 D.i(i+1)/2+j⎥⎥⎥⎥⎥⎦⎤⎢⎢⎢⎢⎢⎣⎡=n n n n a a a a a a A ,2,1,2,21,21,1 6. 【91初程P78】 从供选择的答案中,选出应填入下面叙述 ? 内的最确切的解答,把相应编号写在答卷的对应栏内。
有一个二维数组A ,行下标的范围是0到8,列下标的范围是1到5,每个数组元素用相邻的4个字节存储。
存储器按字节编址。
假设存储数组元素A[0,1]的第一个字节的地址是0。
存储数组A 的最后一个元素的第一个字节的地址是 A 。
若按行存储,则A[3,5]和A[5,3]的第一个字节的地址分别是 B 和 C 。
若按列存储,则A[7,1]和A[2,4]的第一个字节的地址分别是 D 和 E 。
供选择的答案A ~E :①28 ② 44 ③ 76 ④ 92 ⑤ 108⑥ 116 ⑦ 132 ⑧ 176 ⑨ 184 ⑩ 188 答案:ABCDE=8, 3, 5, 1, 67.【94程P12】 从供选择的答案中,选出应填入下面叙述 ? 内的最确切的解答,把相应编号写在答卷的对应栏内。
有一个二维数组A ,行下标的范围是1到6,列下标的范围是0到7,每个数组元素用相邻的6个字节存储,存储器按字节编址。
那么,这个数组的体积是 A 个字节。
假设存储数组元素A[1,0]的第一个字节的地址是0,则存储数组A 的最后一个元素的第一个字节的地址是 B 。
若按行存储,则A[2,4]的第一个字节的地址是 C 。
若按列存储,则A[5,7]的第一个字节的地址是 D 。
供选择的答案A ~D :①12 ② 66 ③ 72 ④ 96 ⑤ 114 ⑥ 120⑦ 156 ⑧ 234 ⑨ 276 ⑩ 282 (11)283 (12)288 答案:ABCD=12, 10, 3, 9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5分)1. KMP 算法的设计思想是什么?它有什么优点?2. (软件技术?)已知二维数组Am,m 采用按行优先顺序存放,每个元素占K 个存储单元,并且第一个元素的存储地址为Loc(a11),请写出求Loc(aij)的计算公式。
如果采用列优先顺序存放呢?解:公式教材已给出,此处虽是方阵,但行列公式仍不相同;按行存储的元素地址公式是: Loc(aij)= Loc(a11) +[ (i-1)*m+(j-1) ] * K 按列存储的元素地址公式是: Loc(aij)= Loc(a11) +[ (j-1)*m+(i-1) ] * K3.【全国专升本资格考试】递归算法比非递归算法花费更多的时间,对吗?为什么?答:不一定。
时间复杂度与样本个数n 有关,是指最深层的执行语句耗费时间,而递归算法与非递归算法在最深层的语句执行上是没有区别的,循环的次数也没有太大差异。
仅仅是确定循环是否继续的方式不同,递归用栈隐含循环次数,非递归用循环变量来显示循环次数而已。
四、计算题(每题5分,共20分)1. 设s=’I AM A STUDENT’, t=’GOOD’, q=’WORKER’, 求Replace(s,’STUDENT’,q) 和 Concat(SubString(s,6,2), Concat(t,SubString(s,7,8)))。
解:① Replace(s,’STUDENT’,q)=’I AM A WORKER’ ② 因为 SubString(s,6,2)=‘A ’;SubString(s,7,8)=‘ STUDENT ’ Concat(t,SubString(s,7,8))=’GOOD STUDENT’所以Concat(SubString(s,6,2), Concat(t,SubString(s,7,8)))=‘A GOOD STUDENT ’2. 【严题集 4.8②】 已知主串s=’ADBADABBAABADABBADADA’,模式串pat=’ADABBADADA ’。
写出模式串的nextval 函数值,并由此画出KMP 算法匹配的全过程。
解:(由演示程序得知)nextval 函数值为0 1 0 2 1 0 1 0 4 0 在第12个字符处发现匹配! s=’ADBADABBAABADABBADADA’ pat=’ADABBADADA ’3. (P60 4-18)用三元组表表示下列稀疏矩阵:⎥⎥⎥⎥⎥⎥⎥⎥⎥⎥⎦⎤⎢⎢⎢⎢⎢⎢⎢⎢⎢⎢⎣⎡2000000000000005000000000006000000000000030008000000000000000000)1( ⎥⎥⎥⎥⎥⎥⎥⎦⎤⎢⎢⎢⎢⎢⎢⎢⎣⎡-000003000000000500000000000009200000)2(解:参见填空题4. 三元素组表中的每个结点对应于稀疏矩阵的一个非零元素,它包含有三个数据项,分别表示该元素的 行下标 、 列下标 和 元素值 。
所以(1)可列表为: (2)可列表为:4. (P60 4-19)下列各三元组表分别表示一个稀疏矩阵,试写出它们的稀疏矩阵。
⎥⎥⎥⎥⎥⎥⎥⎥⎥⎦⎤⎢⎢⎢⎢⎢⎢⎢⎢⎢⎣⎡1616635444313122?1221646)1( ⎥⎥⎥⎥⎥⎥⎥⎦⎤⎢⎢⎢⎢⎢⎢⎢⎣⎡734653823942111554)2(解:(1)为6×4矩阵,非零元素有6个,但其中一数下标有误?(2)为4×5矩阵,非零元素有5个分)将串S 中所有子串T 替换为 {for(n=0,i=1;i<=Strlen(S)-Strlen(T)+1;i++) //注意i 的取值范围if(!StrCompare(SubString(S,i,Strlen(T)),T)) //找到了与T 匹配的子串 { //分别把T 的前面和后面部分保存为head 和tail StrAssign(head,SubString(S,1,i-1));StrAssign(tail,SubString(S,i+Strlen(T),Strlen(S)-i-Strlen(T)+1)); StrAssign(S,Concat(head,V));StrAssign(S,Concat(S,tail)); //把head,V ,tail 连接为新串 i+=Strlen(V); //当前指针跳到插入串以后 n++; n++; }//if return n; }//Replace分析:i+=Strlen(V);这一句是必需的,也是容易忽略的.如省掉这一句,则在某些情况下, 会引起不希望的后果,虽然在大多数情况下没有影响.请思考:设S='place', T='ace', V='face',则省掉i+=Strlen(V);运行时会出现什么结果?2. 【全国专升本资格考试】写出将字符串反序的递归或递推算法,例如字符串为“abcsxw ”,反序为“wxscba ”(注:这也是严题集4.10③ 编写对串求逆的递推算法) 算法思路:① 假定用单链表结构存储字符串;if 没有到尾部字符就不停调用自身函数,直至到达末尾,再从尾部返回并打印字符;Invert(stringlistnode *p){if(!p)return(0);else Invert(p->next);printf(“%c”, p->data)}如果当前串长为0,则return(-1)否则开始递归:if 串没有到末尾,则P=P->next; 再调用invert(s);else printf(p->data);return4.10void String_Reverse(Stringtype s,Stringtype &r)//求s的逆串r{StrAssign(r,''); //初始化r为空串for(i=Strlen(s);i;i--){StrAssign(c,SubString(s,i,1));StrAssign(r,Concat(r,c)); //把s的字符从后往前添加到r中/这是递推算法?}}//String_Reverse3.【严题集5.18⑤】试设计一个算法,将数组An 中的元素A[0]至A[n-1]循环右移k位,并要求只用一个元素大小的附加存储,元素移动或交换次数为O(n)解:5.18分析:要把A的元素循环右移k位,则A[0]移至A[k],A[k]移至A[2k]......直到最终回到A[ 0].然而这并没有全部解决问题,因为有可能有的元素在此过程中始终没有被访问过,而是被跳了过去.分析可知,当n和k的最大公约数为p时,只要分别以A[0],A[1],...A[p-1]为起点执行上述算法,就可以保证每一个元素都被且仅被右移一次,从而满足题目要求.也就是说,A的所有元素分别处在p个"循环链"上面.举例如下:n=15,k=6,则p=3.第一条链:A[0]->A[6],A[6]->A[12],A[12]->A[3],A[3]->A[9],A[9]->A[0]. /已“顺便”移动了A[6]、A[12]…第二条链:A[1]->A[7],A[7]->A[13],A[13]->A[4],A[4]->A[10],A[10]->A[1].第三条链:A[2]->A[8],A[8]->A[14],A[14]->A[5],A[5]->A[11],A[11]->A[2].恰好使所有元素都右移一次.虽然未经数学证明,但作者相信上述规律应该是正确的. 程序如下:void RSh(int A[n],int k)//把数组A的元素循环右移k位,只用一个辅助存储空间{for(i=1;i<=k;i++)if(n%i==0&&k%i==0) p=i;//求n和k的最大公约数pfor(i=0;i<p;i++){j=i;l=(i+k)%n;temp=A[i];while(l!=i){A[j]=temp;temp=A[l];A[l]=A[j];j=l;l=(j+k)%n;}// 循环右移一步A[i]=temp;}//for}//RSh附加题:利用C的库函数strlen, strcpy(或strncpy)写一个算法void StrDelete(char *S,int t,int m) ,删除串S中从位置i开始的连续的m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