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四亚市2021届新高考四诊数学试题含解析
海南省四亚市2021届新高考四诊物理试题含解析

海南省四亚市2021届新高考四诊物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如图所示,材料相同的物体A 、B 由轻绳连接,质量分别为m 1和m 2且m 1≠m 2,在恒定拉力F 的作用下沿斜面向上加速运动。
则( )A .轻绳拉力的大小与斜面的倾角θ有关B .轻绳拉力的大小与物体和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有关C .轻绳拉力的小与两物体的质量m 1和m 2有关D .若改用F 沿斜面向下拉连接体,轻绳拉力的大小不变【答案】C【解析】【详解】ABC .以物体A 、B 及轻绳整体为硏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121212()sin ()cos (m )F m m g m m g m a θμθ-+-+=+解得12sin cos F a g g m m θμθ=--+ 再隔离对B 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222sin cos T m g g m a θμθ--=解得212m F T m m =+ 则知绳子的拉力与斜面倾角θ无关,与动摩擦因数μ无关,与两物体的质量m 1和m 2有关,选项C 正确,AB 均错误;D .若改用F 沿斜面向下拉连接体,以物体A 、B 及轻绳整体为硏究对象,根据牛頓第二定律得 121212()sin ()cos (m )F m m g m m g m a θμθ'++-+=+解得12sin cos F a g m m θμθ'=+-+再隔离对A 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111sin cos T m g m g m a θμθ''+-=解得 112m F T m m '=+ 可知轻绳拉力的大小改变,选项D 错误。
故选C 。
2.2018年11月12日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发布消息:全超导托克马克装置EAST 在实验中有了新的突破,等离子体中心电子温度达到1亿摄氏度;其主要核反应方程为:①223112H H He X +→+②2412H Y He X +→+,则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 .X 是质子B .Y 是氚核C .X 与Y 是同位素D .①②两个核反应都属于裂变反应【答案】B【解析】【分析】 根据质量数守恒、电荷数守恒判断X 和和Y 的种类,这两个方程都是聚变.【详解】A .根据质量数守恒、电荷数守恒可知X 是中子,故A 错误;B .对第二个方程,根据质量数守恒、电荷数守恒可知Y 是氚核,故B 正确;C .X 是中子,Y 是氚核,X 与Y 不是同位素,故C 错误;D .①②两个核反应都属于聚变反应,故D 错误.3.水平面上有质量相等的a 、b 两个物体,水平推力F 1、F 2分别作用在a 、b 上,一段时间后撤去推力,物体继续运动一段距离后停下,两物体的v t -图象如图所示,图中AB//CD.则整个过程中A .F 1的冲量等于F 2的冲量B .F 1的冲量大于F 2的冲量C .摩擦力对a 物体的冲量等于摩擦力对b 物体的冲量D .合外力对a 物体的冲量等于合外力对b 物体的冲量【答案】D【解析】【详解】C.由图,AB与CD平行,说明推力撤去后两物体的加速度相同,而撤去推力后物体的合力等于摩擦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两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相等。
2024海南省高考数学真题及参考答案

2024年海南省高考数学真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已知1i z =--,则||z =().A.0B.1D.22.已知命题:R p x ∀∈,|1|1x +>;命题:0q x ∃>,3x x =.则().A.p 和q 都是真命题B.p ⌝和q 都是真命题C.p 和q ⌝都是真命题D.p ⌝和q ⌝都是真命题3.已知向量a ,b 满足||1a = ,|2|2a b += ,且(2)b a b -⊥ ,则||b =().A.12B.22C.32D.14.某农业研究部门在面积相等的100块稻田上种植新型水稻,得到各块稻田的亩产量(单位:kg )并部分整理如下表所示.根据表中数据,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100块稻田亩产量的中位数小于1050kgB.100块稻田中的亩产量低于1100kg 的稻田所占比例超过80%C.100块稻田亩产量的极差介于200kg 到300kg 之间D.100块稻田亩产量的平均值介于900kg 到1000kg 之间5.已知曲线22:16(0)C x y y +=>,从C 上任意一点P 向x 轴作垂线PP ',P '为垂足,则线段PP '的中点M 的轨迹方程为().A.221(0)164x y y +=> B.221(0)168x y y +=>C.221(0)164y x y +=> D.221(0)168y x y +=>6.设函数2()(1)1f x a x =+-,()cos 2g x x ax =+,当(1,1)x ∈-时,曲线()y f x =和()y g x =恰有一个交点,则a =()A.-1B.12C.1D.27.已知正三棱台111ABC A B C -的体积为523,6AB =,112A B =,则1A A 与平面ABC 所成角的正切值为().A.12 B.1C.2D.38.设函数()()ln()f x x a x b =++,若()0f x ≥,则22a b +的最小值为().A.18B.14C.12D.1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2024年海南省高考数学真题及参考答案

2024年海南省高考数学真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已知1i z =--,则||z =().A.0B.1D.22.已知命题:R p x ∀∈,|1|1x +>;命题:0q x ∃>,3x x =.则().A.p 和q 都是真命题B.p ⌝和q 都是真命题C.p 和q ⌝都是真命题D.p ⌝和q ⌝都是真命题3.已知向量a ,b 满足||1a = ,|2|2a b += ,且(2)b a b -⊥ ,则||b =().A.12B.22C.32D.14.某农业研究部门在面积相等的100块稻田上种植新型水稻,得到各块稻田的亩产量(单位:kg )并部分整理如下表所示.根据表中数据,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100块稻田亩产量的中位数小于1050kgB.100块稻田中的亩产量低于1100kg 的稻田所占比例超过80%C.100块稻田亩产量的极差介于200kg 到300kg 之间D.100块稻田亩产量的平均值介于900kg 到1000kg 之间5.已知曲线22:16(0)C x y y +=>,从C 上任意一点P 向x 轴作垂线PP ',P '为垂足,则线段PP '的中点M 的轨迹方程为().A.221(0)164x y y +=> B.221(0)168x y y +=>C.221(0)164y x y +=> D.221(0)168y x y +=>6.设函数2()(1)1f x a x =+-,()cos 2g x x ax =+,当(1,1)x ∈-时,曲线()y f x =和()y g x =恰有一个交点,则a =()A.-1B.12C.1D.27.已知正三棱台111ABC A B C -的体积为523,6AB =,112A B =,则1A A 与平面ABC 所成角的正切值为().A.12 B.1C.2D.38.设函数()()ln()f x x a x b =++,若()0f x ≥,则22a b +的最小值为().A.18B.14C.12D.1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2021年高考数学试卷含解析(新高考II)

C. 5,6
【答案】B
【解析】∁ UB = 1,5,6 ,A ∩ ∁ UB = 1,6 , 选 B
D. 1,3
(
)
3. 抛物线 y2 = 2pxp > 0 的焦点到直线 y = x + 1 的距离为 2, 则 p =
A. 1
B. 2
C. 2 2
D. 4
【答案】B
(
)
4. 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航天事业的重要成果 . 在卫星导航系统中, 地球静止同步卫星的轨
B. ω(2n + 3) = ω(n) + 1 D. ω(2n - 1) = n
【答案】ACD 【解析】令 n = a0 ⋅ 20 + a1 ⋅ 2 +⋯+ak-1 ⋅ 2k-1 + ak ∙ 2k, 则 2n = 0 ∙ 20 + a0 ⋅ 21 + a1 ⋅ 22 +⋯+ak-1 ⋅ 2k + ak ∙ 2k+1,ω(2n) = 0 + a0 + a1 +⋯+ak = ω(n),A 正确 . 下证明 : 若 n 为偶数 n ∈ N * , 则 ω(n + 1) = ω(n) + 1. 证明 : 因为 n 为偶数, 所以 n = 0 ⋅ 20 + a1 ⋅ 2 +⋯+ak-1 ⋅ 2k-1 + ak ∙ 2k, 则 n + 1 = 1 ⋅ 20 + a1 ⋅ 2 +⋯+ak-1 ⋅ 2k-1 + ak ∙ 2k, 所以 ω(n) = 0 + a1 +⋯+ak,ω(n + 1) = 1 + a1 +⋯+ak = ωn + 1. 选项 B, 取 n = 2 可排除 . 或者 ω(2n + 3) = ω2n + 1 + 1 = ω2n + 1 + 1 = ωn + 1 + 1, 不能保 证与 ω(n) + 1 恒等 .B 错误 . 选项 C,ω(8n + 5) = ω(8n + 4 + 1) = ω(8n + 4) + 1 = ω(2n + 1) + 1 = ω(2n) + 2 = ω(n) + 2;ω(4n + 3) = ω(4n + 2) + 1 = ω(2n + 1) + 1 = ω(n) + 2.C 正确 . 选项 D, ∵ 2n - 1 = 20 + 21 + 22 +⋯+2n-1, ∴ ω(2n - 1) = n. 或者, 当 n ≥ 2 时,ω(2n+1 - 1) = ω22n - 1 + 1 = ω22n - 1 + 1 = ω(2n - 1) + 1. 又 ∵ ω(3) = 2,ω(1) = 1, ∴ ω(3) = ω(1) + 1. 即对 ∀ n ∈ N * 有 ω(2n+1 - 1) = ω(2n - 1) + 1, ∴ ω(2n - 1) 为首项为 1, 公差为 1 的等差数列 . ∴ ω(2n - 1) = n.D 正确 . 故选 ACD.
最新2021年高考新高考卷Ⅱ海南数学试题含答案解析

2021年高考新高考卷Ⅱ海南数学试题含答案解析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一、解答题(共6题)1、已知函数.(1)当时,求曲线y=f(x)在点(1,f(1))处的切线与两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2)若f(x)≥1,求a的取值范围.2、已知椭圆C:过点M(2,3),点A为其左顶点,且AM的斜率为,(1)求C方程;(2)点N为椭圆上任意一点,求△AMN的面积的最大值.3、如图,四棱锥P-ABCD的底面为正方形,PD^底面ABCD.设平面PAD与平面PBC的交线为.(1)证明:^平面PDC;(2)已知PD=AD=1,Q为上的点,QB=,求PB与平面QCD所成角的正弦值.4、为加强环境保护,治理空气污染,环境监测部门对某市空气质量进行调研,随机抽查了天空气中的和浓度(单位:),得下表:(1)估计事件“该市一天空气中浓度不超过,且浓度不超过”的概率;(2)根据所给数据,完成下面的列联表:(3)根据(2)中的列联表,判断是否有的把握认为该市一天空气中浓度与浓度有关?附:,5、已知公比大于的等比数列满足.(1)求的通项公式;(2)求.6、在①,②,③这三个条件中任选一个,补充在下面问题中,若问题中的三角形存在,求的值;若问题中的三角形不存在,说明理由.问题:是否存在,它的内角的对边分别为,且,,________?注:如果选择多个条件分别解答,按第一个解答计分.二、填空题(共4题)1、某中学开展劳动实习,学生加工制作零件,零件的截面如图所示.O为圆孔及轮廓圆弧AB所在圆的圆心,A是圆弧AB与直线AG的切点,B是圆弧AB与直线BC的切点,四边形DEFG 为矩形,BC⊥DG,垂足为C,tan∠ODC=,,EF=12 cm,DE=2 cm,A到直线DE和EF 的距离均为7 cm,圆孔半径为1 cm,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________cm2.2、将数列{2n–1}与{3n–2}的公共项从小到大排列得到数列{a n},则{a n}的前n项和为________.3、斜率为的直线过抛物线C:y2=4x的焦点,且与C交于A,B两点,则=________.4、已知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长为2,M、N分别为BB1、AB的中点,则三棱锥A-NMD1的体积为____________三、选择题(共11题)1、已知a>0,b>0,且a+b=1,则()A. B.C. D.2、下图是函数y= sin(ωx+φ)的部分图像,则sin(ωx+φ)= ()A. B. C. D.3、我国新冠肺炎疫情进入常态化,各地有序推进复工复产,下面是某地连续11天复工复产指数折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这11天复工指数和复产指数均逐日增加;B. 这11天期间,复产指数增量大于复工指数的增量;C. 第3天至第11天复工复产指数均超过80%;D. 第9天至第11天复产指数增量大于复工指数的增量;4、若定义在的奇函数f(x)在单调递减,且f(2)=0,则满足的x的取值范围是()A. B.C. D.5、已知函数在上单调递增,则的取值范围是()A. B. C. D.6、要安排3名学生到2个乡村做志愿者,每名学生只能选择去一个村,每个村里至少有一名志愿者,则不同的安排方法共有()A. 2种B. 3种C. 6种D. 8种7、某中学的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其中有96%的学生喜欢足球或游泳,60%的学生喜欢足球,82%的学生喜欢游泳,则该中学既喜欢足球又喜欢游泳的学生数占该校学生总数的比例是()A. 62%B. 56%C. 46%D. 42%8、日晷是中国古代用来测定时间的仪器,利用与晷面垂直的晷针投射到晷面的影子来测定时间.把地球看成一个球(球心记为O),地球上一点A的纬度是指OA与地球赤道所在平面所成角,点A处的水平面是指过点A且与OA垂直的平面.在点A处放置一个日晷,若晷面与赤道所在平面平行,点A处的纬度为北纬40°,则晷针与点A处的水平面所成角为()A. 20°B. 40°C. 50°D. 90°9、在中,D是AB边上的中点,则=()A. B. C. D.10、=()A. B. C. D.11、设集合A={2,3,5,7},B={1,2,3,5,8},则=()A. {1,3,5,7}B. {2,3}C. {2,3,5}D. {1,2,3,5,7,8}四、多项选择(共1题)1、已知曲线.()A. 若m>n>0,则C是椭圆,其焦点在y轴上B. 若m=n>0,则C是圆,其半径为C. 若mn<0,则C是双曲线,其渐近线方程为D. 若m=0,n>0,则C是两条直线============参考答案============一、解答题1、(1)(2)【解析】【分析】(1)先求导数,再根据导数几何意义得切线斜率,根据点斜式得切线方程,求出与坐标轴交点坐标,最后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得结果;(2)解法一:利用导数研究,得到函数得导函数的单调递增,当a=1时由得,符合题意;当a>1时,可证,从而存在零点,使得,得到,利用零点的条件,结合指数对数的运算化简后,利用基本不等式可以证得恒成立;当时,研究.即可得到不符合题意.综合可得a的取值范围.解法二:利用指数对数的运算可将,令,上述不等式等价于,注意到的单调性,进一步等价转化为,令,利用导数求得,进而根据不等式恒成立的意义得到关于a的对数不等式,解得a的取值范围.【详解】(1),,.,∴切点坐标为(1,1+e),∴函数f(x)在点(1,f(1)处的切线方程为,即,切线与坐标轴交点坐标分别为,∴所求三角形面积为;(2)解法一:,,且.设,则∴g(x)在上单调递增,即在上单调递增,当时,,∴,∴成立.当时,,,,∴存在唯一,使得,且当时,当时,,,因此>1∴∴恒成立;当时,∴不是恒成立.综上所述,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1,+∞).解法二:等价于,令,上述不等式等价于,显然为单调增函数,∴又等价于,即,令,则在上h’(x)>0,h(x)单调递增;在(1,+∞)上h’(x)<0,h(x)单调递减,∴,,∴a的取值范围是[1,+∞).【点睛】本题考查导数几何意义、利用导数研究不等式恒成立问题,考查综合分析求解能力,分类讨论思想和等价转化思想,属较难试题.2、(1);(2)12.【解析】【分析】(1)由题意分别求得a,b的值即可确定椭圆方程;(2)首先利用几何关系找到三角形面积最大时点N的位置,然后联立直线方程与椭圆方程,结合判别式确定点N到直线AM的距离即可求得三角形面积的最大值.【详解】(1)由题意可知直线AM的方程为:,即.当y=0时,解得,所以a=4,椭圆过点M(2,3),可得,解得b2=12.所以C的方程:.(2)设与直线AM平行的直线方程为:,如图所示,当直线与椭圆相切时,与AM距离比较远的直线与椭圆的切点为N,此时△AMN的面积取得最大值.联立直线方程与椭圆方程,可得:,化简可得:,所以,即m2=64,解得m=±8,与AM距离比较远的直线方程:,直线AM方程为:,点N到直线AM的距离即两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利用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公式可得:,由两点之间距离公式可得.所以△AMN的面积的最大值:.【点睛】解决直线与椭圆的综合问题时,要注意:(1)注意观察应用题设中的每一个条件,明确确定直线、椭圆的条件;(2)强化有关直线与椭圆联立得出一元二次方程后的运算能力,重视根与系数之间的关系、弦长、斜率、三角形的面积等问题.3、(1)证明见解析;(2).【解析】【分析】(1)利用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以及性质定理,证得,利用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证得平面,从而得到平面;(2)根据题意,建立相应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得到相应点的坐标,设出点,之后求得平面的法向量以及向量的坐标,求得,即可得到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详解】(1)证明:在正方形中,,因为平面,平面,所以平面,又因为平面,平面平面,所以,因为在四棱锥中,底面是正方形,所以且平面,所以因所以平面;(2)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因为,则有,设,则有,因为QB=,所以有设平面的法向量为,则,即,令,则,所以平面的一个法向量为,则根据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法向量所成角的余弦值的绝对值即为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所以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等于所以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为.【点睛】该题考查的是有关立体几何的问题,涉及到的知识点有线面平行的判定和性质,线面垂直的判定和性质,利用空间向量求线面角,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属于中档题目.4、(1);(2)答案见解析;(3)有.【解析】【分析】(1)根据表格中数据以及古典概型的概率公式可求得结果;(2)根据表格中数据可得列联表;(3)计算出,结合临界值表可得结论.【详解】(1)由表格可知,该市100天中,空气中的浓度不超过75,且浓度不超过150的天数有天,所以该市一天中,空气中的浓度不超过75,且浓度不超过150的概率为;(2)由所给数据,可得列联表为:合计64 16 8010 10 20合计74 26 100(3)根据列联表中的数据可得,因为根据临界值表可知,有的把握认为该市一天空气中浓度与浓度有关.【点睛】本题考查了古典概型的概率公式,考查了完善列联表,考查了独立性检验,属于中档题.5、(1);(2)【解析】【分析】(1)由题意得到关于首项、公比的方程组,求解方程组得到首项、公比的值即可确定数列的通项公式;(2)首先求得数列的通项公式,然后结合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求解其前n项和即可.【详解】(1) 设等比数列的公比为q(q>1),则,整理可得:,,数列的通项公式为:.(2)由于:,故:.【点睛】等比数列基本量的求解是等比数列中的一类基本问题,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在于熟练掌握等比数列的有关公式并能灵活运用,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求和公式是数列求和的基础.6、详见解析【解析】【分析】解法一:由题意结合所给的条件,利用正弦定理角化边,得到a,b的比例关系,根据比例关系,设出长度长度,由余弦定理得到的长度,根据选择的条件进行分析判断和求解.解法二:利用诱导公式和两角和的三角函数公式求得的值,得到角的值,然后根据选择的条件进行分析判断和求解.【详解】解法一:由可得:,不妨设,则:,即.选择条件①的解析:据此可得:,,此时.选择条件②的解析:据此可得:,则:,此时:,则:.选择条件③的解析:可得,,与条件矛盾,则问题中的三角形不存在.解法二:∵,∴,,∴,∴,∴,∴,若选①,,∵,∴,∴c=1;若选②,,则,;若选③,与条件矛盾.【点睛】在处理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时,一般全部化为角的关系,或全部化为边的关系.题中若出现边的一次式一般采用到正弦定理,出现边的二次式一般采用到余弦定理.应用正、余弦定理时,注意公式变式的应用.解决三角形问题时,注意角的限制范围.二、填空题1、【解析】【分析】利用求出圆弧所在圆的半径,结合扇形的面积公式求出扇形的面积,求出直角的面积,阴影部分的面积可通过两者的面积之和减去半个单位圆的面积求得.【详解】设,由题意,,所以,因为,所以,因为,所以,因为与圆弧相切于点,所以,即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在直角中,,,因为,所以,解得;等腰直角的面积为;扇形的面积,所以阴影部分的面积为.故答案为:.【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函数在实际中应用,把阴影部分合理分割是求解的关键,以劳动实习为背景,体现了五育并举的育人方针.2、【解析】【分析】首先判断出数列与项的特征,从而判断出两个数列公共项所构成新数列的首项以及公差,利用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求得结果.【详解】因为数列是以1为首项,以2为公差的等差数列,数列是以1首项,以3为公差的等差数列,所以这两个数列的公共项所构成的新数列是以1为首项,以6为公差的等差数列,所以的前项和为,故答案为:.【点睛】该题考查的是有关数列的问题,涉及到的知识点有两个等差数列的公共项构成新数列的特征,等差数列求和公式,属于简单题目.3、【解析】【分析】先根据抛物线的方程求得抛物线焦点坐标,利用点斜式得直线方程,与抛物线方程联立消去y并整理得到关于x的二次方程,接下来可以利用弦长公式或者利用抛物线定义将焦点弦长转化求得结果.【详解】∵抛物线的方程为,∴抛物线的焦点F坐标为,又∵直线AB过焦点F且斜率为,∴直线AB的方程为:代入抛物线方程消去y并化简得,解法一:解得所以解法二:设,则,过分别作准线的垂线,设垂足分别为如图所示.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抛物线焦点弦长,涉及利用抛物线的定义进行转化,弦长公式,属基础题. 4、【解析】【分析】利用计算即可.【详解】因为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长为2,M、N分别为BB1、AB的中点所以故答案为:【点睛】在求解三棱锥的体积时,要注意观察图形的特点,看把哪个当成顶点好计算一些.三、选择题1、 ABD【解析】【分析】根据,结合基本不等式及二次函数知识进行求解.【详解】对于A,,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故A正确;对于B,,所以,故B正确;对于C,,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故C不正确;对于D,因为,所以,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故D正确;故选:AB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不等式的性质,综合了基本不等式,指数函数及对数函数的单调性,侧重考查数学运算的核心素养.【解析】【分析】首先利用周期确定的值,然后确定的值即可确定函数的解析式,最后利用诱导公式可得正确结果.【详解】由函数图像可知:,则,所以不选A,当时,,解得:,即函数的解析式为:.而故选:BC.【点睛】已知f(x)=Asin(ωx+φ)(A>0,ω>0)的部分图象求其解析式时,A比较容易看图得出,困难的是求待定系数ω和φ,常用如下两种方法:(1)由ω=即可求出ω;确定φ时,若能求出离原点最近的右侧图象上升(或下降)的“零点”横坐标x0,则令ωx0+φ=0(或ωx0+φ=π),即可求出φ.(2)代入点的坐标,利用一些已知点(最高点、最低点或“零点”)坐标代入解析式,再结合图形解出ω和φ,若对A,ω的符号或对φ的范围有要求,则可用诱导公式变换使其符合要求.3、 CD【分析】注意到折线图中有递减部分,可判定A错误;注意考查第1天和第11天的复工复产指数的差的大小,可判定B错误;根据图象,结合复工复产指数的意义和增量的意义可以判定CD正确.【详解】由图可知,第1天到第2天复工指数减少,第7天到第8天复工指数减少,第10天到第11复工指数减少,第8天到第9天复产指数减少,故A错误;由图可知,第一天的复产指标与复工指标的差大于第11天的复产指标与复工指标的差,所以这11天期间,复产指数增量小于复工指数的增量,故B错误;由图可知,第3天至第11天复工复产指数均超过80%,故C正确;由图可知,第9天至第11天复产指数增量大于复工指数的增量,故D正确;【点睛】本题考查折线图表示的函数的认知与理解,考查理解能力,识图能力,推理能力,难点在于指数增量的理解与观测,属中档题.4、 D【解析】【分析】首先根据函数奇偶性与单调性,得到函数在相应区间上的符号,再根据两个数的乘积大于等于零,分类转化为对应自变量不等式,最后求并集得结果.【详解】因为定义在上的奇函数在上单调递减,且,所以在上也是单调递减,且,,所以当时,,当时,,所以由可得:或或解得或,所以满足的的取值范围是,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利用函数奇偶性与单调性解抽象函数不等式,考查分类讨论思想方法,属中档题.5、 D【解析】【分析】首先求出的定义域,然后求出的单调递增区间即可.【详解】由得或所以的定义域为因为在上单调递增所以在上单调递增所以故选:D【点睛】在求函数的单调区间时一定要先求函数的定义域.6、 C【解析】【分析】首先将3名学生分成两个组,然后将2组学生安排到2个村即可.【详解】第一步,将3名学生分成两个组,有种分法第二步,将2组学生安排到2个村,有种安排方法所以,不同的安排方法共有种故选:C【点睛】解答本类问题时一般采取先组后排的策略.7、 C【解析】【分析】记“该中学学生喜欢足球”为事件,“该中学学生喜欢游泳”为事件,则“该中学学生喜欢足球或游泳”为事件,“该中学学生既喜欢足球又喜欢游泳”为事件,然后根据积事件的概率公式可得结果.【详解】记“该中学学生喜欢足球”为事件,“该中学学生喜欢游泳”为事件,则“该中学学生喜欢足球或游泳”为事件,“该中学学生既喜欢足球又喜欢游泳”为事件,则,,,所以所以该中学既喜欢足球又喜欢游泳的学生数占该校学生总数的比例为.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积事件的概率公式,属于基础题.8、 B【解析】【分析】画出过球心和晷针所确定的平面截地球和晷面的截面图,根据面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和线面垂直的定义判定有关截线的关系,根据点处的纬度,计算出晷针与点处的水平面所成角.【详解】画出截面图如下图所示,其中是赤道所在平面的截线;是点处的水平面的截线,依题意可知;是晷针所在直线.是晷面的截线,依题意依题意,晷面和赤道平面平行,晷针与晷面垂直,根据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可得可知、根据线面垂直的定义可得..由于,所以,由于,所以,也即晷针与点处的水平面所成角为.故选:B【点睛】本小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数学文化,考查球体有关计算,涉及平面平行,线面垂直的性质,属于中档题.9、 C【解析】【分析】根据向量的加减法运算法则算出即可.【详解】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向量的加减法,较简单.10、 B【解析】【分析】直接计算出答案即可.【详解】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复数的计算,较简单.11、 C【解析】【分析】根据集合交集的运算可直接得到结果.【详解】因为A={2,3,5,7},B={1,2,3,5,8},所以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的是集合交集的运算,较简单. 四、多项选择1、 ACD【解析】【分析】结合选项进行逐项分析求解,时表示椭圆,时表示圆,时表示双曲线,时表示两条直线.【详解】对于A,若,则可化为,因为,所以,即曲线表示焦点在轴上的椭圆,故A正确;对于B,若,则可化为,此时曲线表示圆心在原点,半径为的圆,故B不正确;对于C,若,则可化为,此时曲线表示双曲线,由可得,故C正确;对于D,若,则可化为,,此时曲线表示平行于轴的两条直线,故D正确;故选:AC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曲线方程的特征,熟知常见曲线方程之间的区别是求解的关键,侧重考查数学运算的核心素养.。
2021年海南省新高考数学试卷-解析版

2021年海南省新高考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40.0分)1. (5分)设集合A ={2,3,5,7},B ={1,2,3,5,8},则A ∩B =( )A. {1,3,5,7}B. {2,3}C. {2,3,5}D. {1,2,3,5,7,8} 2. (5分)(1+2i)(2+i)=( )A. 4+5iB. 5iC. −5iD. 2+3i3. (5分)在△ABC 中,D 是AB 边上的中点,则CB⃗⃗⃗⃗⃗ =( ) A. 2CD ⃗⃗⃗⃗⃗ +CA ⃗⃗⃗⃗⃗ B. CD ⃗⃗⃗⃗⃗ −2CA ⃗⃗⃗⃗⃗ C. 2CD ⃗⃗⃗⃗⃗ −CA ⃗⃗⃗⃗⃗ D. CD ⃗⃗⃗⃗⃗ +2CA ⃗⃗⃗⃗⃗ 4. (5分)日晷是中国古代用来测定时间的仪器,利用与晷面垂直的晷针投射到晷面的影子来测定时间.把地球看成一个球(球心记为O),地球上一点A 的纬度是指OA 与地球赤道所在平面所成角,点A 处的水平面是指过点A 且与OA 垂直的平面.在点A 处放置一个日晷,若晷面与赤道所在平面平行,点A 处的纬度为北纬40°,则晷针与点A 处的水平面所成角为( )A. 20°B. 40°C. 50°D. 90°5. (5分)某中学的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其中有96%的学生喜欢足球或游泳,60%的学生喜欢足球,82%的学生喜欢游泳,则该中学既喜欢足球又喜欢游泳的学生数占该校学生总数的比例是( ) A. 62% B. 56% C. 46% D. 42%6. (5分)要安排3名学生到2个乡村做志愿者,每名学生只能选择去一个村,每个村里至少有一名志愿者,则不同的安排方法共有( ) A. 2种 B. 3种 C. 6种 D. 8种7. (5分)已知函数f(x)=lg(x 2−4x −5)在(a,+∞)上单调递增,则a 的取值范围是( )A. (2,+∞)B. [2,+∞)C. (5,+∞)D. [5,+∞) 8. (5分)若定义在R 的奇函数f(x)在(−∞,0)单调递减,且f(2)=0,则满足xf(x −1)≥0的x 的取值范围是( )A. [−1,1]∪[3,+∞)B. [−3,−1]∪[0,1]C. [−1,0]∪[1,+∞)D. [−1,0]∪[1,3]二、不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0.0分)9. (5分)我国新冠肺炎疫情进入常态化,各地有序推进复工复产,下面是某地连续11天复工复产指数折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这11天复工指数和复产指数均逐日增加;B. 这11天期间,复产指数增量大于复工指数的增量;C. 第3天至第11天复工复产指数均超过80%;D. 第9天至第11天复产指数增量大于复工指数的增量;10.(5分)已知曲线C:mx2+ny2=1.()A. 若m>n>0,则C是椭圆,其焦点在y轴上B. 若m=n>0,则C是圆,其半径为√nC. 若mn<0,则C是双曲线,其渐近线方程为y=±√−mnxD. 若m=0,n>0,则C是两条直线11.(5分)如图所示是函数y=sin(ωx+φ)的部分图象,则sin(ωx+φ)=()A. B. C. D.12.(5分)已知a>0,b>0,且a+b=1,则()A. a2+b2≥12B. 2a−b>12C. log2a+log2b≥−2D. √a+√b⩽√2三、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0.0分)13.(5分)已知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长为2,M、N分别为BB1、AB的中点,则三棱锥A−NMD1的体积为.14.(5分)斜率为的直线过抛物线C:y2=4x的焦点,且与C交于A,B两点,则|AB|=.15.(5分)将数列{2n−1}与{3n−2}的公共项从小到大排列得到数列{a n},则{a n}的前n项和为16.(5分)某中学开展劳动实习,学生加工制作零件,零件的截面如图所示.O为圆孔及轮廓圆弧AB所在圆的圆心,A是圆弧AB与直线AG的切点,B是圆弧AB与直线BC的切点,四边形DEFG为矩形,BC⊥DG,垂足为C,tan∠ODC=,BH//DG,EF=12cm,DE=2cm,A到直线DE和EF的距离均为7cm,圆孔半径为1cm,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四、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0分)17.(10分)在①ac=√3,②csinA=3,③c=√3b这三个条件中任选一个,补充在下面问题中,若问题中的三角形存在,求c的值;若问题中的三角形不存在,说明理由.问题:是否存在△ABC,它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且sinA=√3sinB,,_______?注:如果选择多个条件分别解答,按第一个解答计分.18.(12分)已知公比大于1的等比数列{a n}满足a2+a4=20,a3=8.(1)求{a n}的通项公式;(2)求a1a2−a2a3+⋯+(−1)n−1a n a n+1.19. (12分)为加强环境保护,治理空气污染,环境监测部门对某市空气质量进行调研,随机抽查了100天空气中的PM2.5和SO 2浓度(单位:μg/m 3),得下表:(1)估计事件“该市一天空气中PM2.5浓度不超过75,且SO 2浓度不超过150”的概率;(2)根据所给数据,完成下面的2×2列联表:(3)根据(2)中的列联表,判断是否有99%的把握认为该市一天空气中PM2.5浓度与SO 2浓度有关?附:K 2=n(ad−bc)2(a+b )(c+d )(a+c )(b+d )20.(12分)如图所示,四棱锥P−ABCD的底面为正方形,PD⊥底面ABCD.设平面PAD与平面PBC的交线为l.(1)证明:l⊥平面PDC;(2)已知PD=AD=1,Q为l上的点,QB=√2,求PB与平面QCD所成角的正弦值.21.(12分)已知椭圆C:x2a2+y2b2=1(a>b>0)过点M(2,3),点A为其左顶点,且AM的斜率为12.(1)求C的方程;(2)点N为椭圆上任意一点,求△AMN的面积的最大值.22.(12分)已知函数f(x)=ae x−1−lnx+lna.(1)当a=e时,求曲线y=f(x)在点(1,f(1))处的切线与两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2)若f(x)≥1,求a的取值范围.答案和解析1.【答案】C【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了集合的交集运算,属于基础题. 根据两集合的公共元素得出答案. 【解答】解:因为集合A ,B 的公共元素为:2,3,5 故A ∩B ={2,3,5}. 故选:C .2.【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复数运算,属于基础题. 根据复数的乘法公式计算.【解答】解:(1+2i)(2+i)=2+i +4i +2i 2=5i , 故选:B .3.【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向量的表示,考查向量加法法则等基础知识,考查运算求解能力,是基础题. 利用向量加法法则直接求解. 【解答】解:在△ABC 中,D 是AB 边上的中点, 则CB ⃗⃗⃗⃗⃗ =CD ⃗⃗⃗⃗⃗ +DB ⃗⃗⃗⃗⃗⃗ =CD ⃗⃗⃗⃗⃗ +AD⃗⃗⃗⃗⃗⃗ =CD⃗⃗⃗⃗⃗ +(AC ⃗⃗⃗⃗⃗ +CD ⃗⃗⃗⃗⃗ ) =2CD ⃗⃗⃗⃗⃗ −CA ⃗⃗⃗⃗⃗ . 故选:C .4.【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是立体几何在生活中的运用,考查空间线面角的定义和求法,属于基础题.由纬度的定义和线面角的定义,结合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得晷针与点A处的水平面所成角.【解答】解:可设A所在的纬线圈的圆心为Oˈ,OOˈ垂直于纬线所在的圆面,由图可得∠OHA为晷针与点A处的水平面所成角,又∠OAOˈ为40°且OA⊥AH,在Rt△OHA中,OˈA⊥OH,∴∠OHA=∠OAOˈ=40°,故选:B.5.【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集合的应用,子集与交集、并集运算的转换,韦恩图的应用,是基本知识的考查.设只喜欢足球的百分比为x,只喜欢游泳的百分比为y,两个项目都喜欢的百分比为z,画出图形,列出方程求解即可.【解答】解:设只喜欢足球的百分比为x,只喜欢游泳的百分比为y,两个项目都喜欢的百分比为z,由题意,可得x+z=60,x+y+z=96,y+z=82,解得z=46.∴该中学既喜欢足球又喜欢游泳的学生数占该校学生总数的比例是46%.故选:C6.【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不同的安排方法种数的求法,考查排列组合等基础知识,考查运算求解能力,是基础题.先把三名学生分成2组,再把2组学生分到两个村,利用排列组合知识直接求解.【解答】解:要安排3名学生到2个乡村做志愿者,每名学生只能选择去一个村,每个村里至少有一名志愿者,则不同的安排方法共有:C32C11A22=6.故选:C.7.【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复合函数单调性的求法,考查数学转化思想方法,是中档题.由对数式的真数大于0求得函数的定义域,令t=x2−4x−5,由外层函数y=lgt是其定义域内的增函数,结合复合函数的单调性可知,要使函数f(x)=lg(x2−4x−5)在(a,+∞)上单调递增,需内层函数t=x2−4x−5在(a,+∞)上单调递增且恒大于0,转化为(a,+∞)⊆(5,+∞),即可得到a的范围.【解答】解:由x2−4x−5>0,得x<−1或x>5.令t=x2−4x−5,∵外层函数y=lgt是其定义域内的增函数,∴要使函数f(x)=lg(x 2−4x −5)在(a,+∞)上单调递增, 则需内层函数t =x 2−4x −5在(a,+∞)上单调递增且恒大于0, 则(a,+∞)⊆(5,+∞),即a ≥5. ∴a 的取值范围是[5,+∞). 故选:D .8.【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不等式的求解,结合函数奇偶性的性质,作出函数f(x)的草图,是解决本题的关键.难度中等.根据函数奇偶性的性质,然后判断函数的单调性,利用分类讨论思想进行求解即可. 【解答】解:∵定义在R 的奇函数f(x)在(−∞,0)单调递减,且f(2)=0,f(x)的大致图象如图所示:∴f(x)在(0,+∞)上单调递减,且f(−2)=0; 故f(−1)<0;当x =0时,不等式xf(x −1)≥0成立, 当x =1时,不等式xf(x −1)≥0成立,当x −1=2或x −1=−2时,即x =3或x =−1时,不等式xf(x −1)≥0成立, 当x >0时,不等式xf(x −1)≥0等价为f(x −1)≥0, 此时{x >00<x −1⩽2,此时1<x ≤3, 当x <0时,不等式xf(x −1)≥0等价为f(x −1)≤0, 即{x <0−2⩽x −1<0,得−1≤x <0,综上−1≤x≤0或1≤x≤3,即实数x的取值范围是[−1,0]∪[1,3],故选:D.9.【答案】C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折线图表示的函数的认知和理解,考查理解能力、识图能力、推理能力,难点在于指数增量的理解与观测,属于中档题.通过复工和折线图中都有递减的部分来判断A;根据第一天和第十一天两者指数差的大小来判断B;根据图象结合复工复产指数的意义和增量的意义可判断CD;【解答】解:由图可知,这11天的复工指数和复产指数有增有减,故A错;由折线的变化程度可见这11天期间,复产指数增量小于复工指数的增量,故B错误;第3天至第11天复工复产指数均超过80%,故C正确;第9天至第11天复产指数增量大于复工指数的增量,D正确;故选:CD.10.【答案】AC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圆锥曲线方程的定义,属于中档题.根据所给条件,逐一分析对应的方程形式,结合椭圆、圆、双曲线方程的定义进行判断即可.【解答】解:A.若m>n>0,则1m <1n,则根据椭圆定义,知x21m+y21n=1表示焦点在y轴上的椭圆,故A正确;B.若m=n>0,则方程为x2+y2=1n ,表示半径为√n的圆,故B错误;C.若m<0,n>0,则方程为x21m+y21n=1,表示焦点在y轴的双曲线,故此时渐近线方程为y=±√−mnx,若m>0,n<0,则方程为x21m+y21n=1,表示焦点在x轴的双曲线,故此时渐近线方程为y=±√−mnx,故C正确;D.当m=0,n>0时,则方程为y=±1√n表示两条直线,故D正确;故选:ACD.11.【答案】BC【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函数解析式的求解,结合函数图象求出函数的周期和ω,利用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进行转化是解决本题的关键.比较基础.根据图象先求出函数的周期,和ω,利用五点法求出函数的φ的值,结合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进行转化求解即可.【解答】解:由图象知函数的周期,即,即ω=2,由五点对应法得,得,则故选:BC.12.【答案】AB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要点:不等式的性质的应用,基本不等式的应用,主要考查学生的运算能力和转换能力及思维能力,属于基础题型.直接利用不等式的性质的应用和基本不等式的应用求出结果.【解答】解:①已知a>0,b>0,且a+b=1,所以(a+b)2≤2a2+2b2,则a2+b2⩾12,故A正确.②利用分析法:要证2a−b>12,只需证明a−b>−1即可,即a>b−1,由于a>0,b>0,且a+b=1,所以:a>0,b−1<0,故B正确.③log2a+log2b=log2ab⩽log2(a+b2)2=−2,故C错误.④由于a>0,b>0,且a+b=1,利用分析法:要证√a+√b⩽√2成立,只需对关系式进行平方,整理得a+b+2√ab⩽2,即2√ab⩽1,故√ab⩽12=a+b2,当且仅当a=b=12时,等号成立.故D正确.故选:ABD.13.【答案】13【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利用等体积法求多面体的体积,是基础的计算题.由题意画出图形,再由等体积法求三棱锥A−NMD1的体积.【解答】解:如图所示,∵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长为2,M、N分别为BB1、AB的中点,∴S△ANM=12×1×1=12,∴V A−NMD1=V D1−AMN=13×12×2=13.故答案为:13.14.【答案】163【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直线与抛物线的位置关系的应用,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是中档题.由题意求出直线AB的方程,联立直线和抛物线方程,利用抛物线的性质转化求解即可.【解答】解:由题意可得抛物线焦点F(1,0),直线l的方程为y=√3(x−1),代入y2=4x并化简得3x2−10x+3=0,设A(x1,y1),B(x2,y2),则x1+x2=103;x1x2=1,∴由抛物线的定义可得|AB|=x1+x2+p=103+2=163.故答案为:163.15.【答案】3n2−2n【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等差数列的性质以及求和公式,属于基础题.首先判断{a n}是以1为首项、以6为公差的等差数列,再利用求和公式,得出结论.【解答】解:将数列{2n−1}与{3n−2}的公共项从小到大排列得到数列{a n},则{a n}是以1为首项、以6为公差的等差数列,故它的前n项和为n×1+n(n−1)2×6=3n2−2n,故答案为:3n2−2n.16.【答案】【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三角形的解法,考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难题. 设大圆的半径为R ,利用已知条件求出OQ 、OD 的长,利用tan∠ODC =求出大圆的半径R ,再根据图中线段关系得出△AOH 为直角三角形,最后求解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即可.【解答】解:作AM 垂直于EF ,交OH 、DG 于S 、N ,垂足为M ,过点O 作OQ 垂直于DQ ,垂足为Q ,∵A 到直线DE 和EF 的距离均为7cm ,∴EM =AM =7, 又∵EF =12,MN =DE =2,∴NG =MF =12−7=5,AN =AM −NM =7−2=5, ∴∠AGD =45°,∵BH // DG ,∴∠AHO =45°, 由于AG 是圆弧的切线,∴AG ⊥OA ,∠AOH =∠ACN =45°, 设大圆的半径为R ,则AS =OS =R√2, OQ =SN =5−R √2,DQ =DN −QN =7−R√2, ∵tan∠ODC =35,∴5−R√27−R √2=35,解得R =2√2,图中阴影部分面积分为扇形AOB 和直角△AOH 的面积减去小半圆的面积, 所以S 阴影=135360×π×(2√2)2+12×2√2×2√2−12×π×1=52π+4. 故答案为:52π+4.17.【答案】解:①ac=√3.△ABC中,sinA=√3sinB,即b=√33a,ac=√3,∴c=√3a,cosC=a2+b2−c22ab =a2+a23−3a22√3a23=√32,∴a=√3,b=1,c=1.②csinA=3.△ABC中,,∴a=6.∵sinA=√3sinB,即a=√3b,∴b=2√3.cosC=a2+b2−c22ab=36+12−c22×6×2√3=√32∴c=2√3.③c=√3b.∵sinA=√3sinB,即a=√3b,又∵c=√3b,与已知条件相矛盾,所以问题中的三角形不存在.【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解三角形中的正弦定理与余弦定理,熟练掌握余弦定理并灵活的应用是解本题的关键.①根据题意,结合正弦定理,可得b=√33a,c=√3a,结合,运用余弦定理cosC=a2+b2−c22ab,即可求得c=1.②根据题意,△ABC中,csinA=asinC,即可求得a=6,进而得到b=2√3.运用余弦定理cosC=a2+b2−c22ab,即可求得c=2√3.③根据c =√3b ,sinA =√3sinB 即a =√3b ,可列式求得cosC =√36,与已知条件矛盾,所以问题中的三角形不存在.18.【答案】解:(1)设等比数列{a n }的公比为q(q >1),则{a 2+a 4=a 1q +a 1q 3=20a 3=a 1q 2=8, ∵q >1,∴{a 1=2q =2, ∴a n =2·2n−1=2n .(2)a 1a 2−a 2a 3+⋯+(−1)n−1a n a n+1=23−25+27−29+⋯+(−1)n−1⋅22n+1, =23[1−(−22)n ]1−(−22)=85−(−1)n22n+35.【解析】本题考查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前n 项求和公式,考查转化思想和方程思想,属于基础题.(1)根据题意,列方程组{a 2+a 4=a 1q +a 1q 3=20a 3=a 1q 2=8,解得a 1和q ,然后求出{a n }的通项公式;(2)根据条件,可知a 1a 2,−a 2a 3,…(−1)n−1a n a n+1,是以23为首项,−22为公比的等比数列,由等比数列求和公式,即可得出答案.19.【答案】解:(1)用频率估计概率,从而得到“该市一天空气中PM2.5浓度不超过75,且SO 2浓度不超过150”的概率 P =32+18+6+8100=0.64;SO 2 PM2.5 [0,150](150,475][0,75] 64 16 (75,115]1010由K 2=n(ad−bc)2(a+b )(c+d )(a+c )(b+d )=100×(64×10−16×10)280×20×74×26=7.484>6.635,P(K 2≥6.635)=0.01;故有99%的把握认为该市一天空气中PM2.5浓度与SO 2浓度有关,【解析】本题考查独立性检验的应用,用频率估计概率,属于基础题.(1)用频率估计概率,从而得到“该市一天空气中PM2.5浓度不超过75,且SO 2浓度不超过150”的概率;(2)根据题目所给的数据填写2×2列联表即可;(3)计算K 的观测值K 2,对照题目中的表格,得出统计结论.20.【答案】解:(1)证明:过P 在平面PAD 内作直线l // AD ,由AD // BC ,可得l // BC ,即l 为平面PAD 和平面PBC 的交线, ∵PD ⊥平面ABCD ,BC ⊂平面ABCD ,∴PD ⊥BC , 又BC ⊥CD ,CD ∩PD =D ,∴BC ⊥平面PCD , ∵l // BC ,∴l ⊥平面PCD ;(2)如图所示,以D 为坐标原点,直线DA ,DC ,DP 所在的直线为x ,y ,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D −xyz ,∵PD =AD =1,Q 为l 上的点,QB =√2, ∴PB =√3,QP =1,则D(0,0,0),A(1,0,0),C(0,1,0),P(0,0,1),B(1,1,0), 设Q(1,0,1),则DQ ⃗⃗⃗⃗⃗⃗ =(1,0,1),PB ⃗⃗⃗⃗⃗ =(1,1,−1),DC ⃗⃗⃗⃗⃗ =(0,1,0), 设平面QCD 的法向量为n⃗ =(a,b ,c), 则{n ⃗ ⋅DC ⃗⃗⃗⃗⃗ =0n ⃗ ⋅DQ ⃗⃗⃗⃗⃗⃗ =0,∴{b =0a +c =0,取c =1,可得n⃗ =(−1,0,1), ∴cos <n ⃗ ,PB ⃗⃗⃗⃗⃗ >=n⃗⃗ ⋅PB ⃗⃗⃗⃗⃗⃗ |n ⃗⃗ ||PB⃗⃗⃗⃗⃗⃗ |=√3·√2=√63, ∴PB 与平面QCD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63.【解析】本题考查空间线面垂直的判定,以及线面角的求法,考查转化思想和向量法的运用,考查运算能力和推理能力,属于中档题.(1)过P在平面PAD内作直线l//AD,推得l为平面PAD和平面PBC的交线,由线面垂直的判定和性质,即可得证;(2)以D为坐标原点,直线DA,DC,DP所在的直线为x,y,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D−xyz,求出Q(0,1,1),运用向量法,求得平面QCD的法向量,结合向量的夹角公式求解即可.21.【答案】解:(1)由题意可知直线AM的方程为:y−3=12(x−2),即x−2y=−4,当y=0时,解得x=−4,所以a=4,椭圆C:x2a2+y2b2=1(a>b>0)过点M(2,3),可得416+9b2=1,解得b2=12,所以C的方程:x216+y212=1.(2)设与直线AM平行的直线方程为:x−2y=m,当直线与椭圆相切时,与AM距离比较远的直线与椭圆的切点为N,此时△AMN的面积取得最大值.x−2y=m代入椭圆方程:x216+y212=1.化简可得:16y2+12my+3m2−48=0,所以△=144m2−4×16(3m2−48)=0,即m2=64,解得m=±8,与AM距离比较远的直线方程:x−2y=8,利用平行线之间的距离为:d=8+4√1+4=12√55,|AM|==3.所以△AMN的面积的最大值:12×3√5×12√55=18.【解析】本题考查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的综合应用,椭圆方程的求法,椭圆的简单性质的应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数学素养,是偏难题.(1)利用已知条件求出A的坐标,然后求解b,得到椭圆方程.(2)设出与直线AM平行的直线方程,与椭圆联立,利用判别式为0,求出椭圆的切线方程,然后求解三角形的最大值.22.【答案】解:(1)当a=e时,f(x)=e x−lnx+1,∴f′(x)=e x−1x,∴f′(1)=e−1,∵f(1)=e+1,∴曲线y=f(x)在点(1,f(1))处的切线方程为y−(e+1)=(e−1)(x−1),当x=0时,y=2,当y=0时,x=−2e−1,∴曲线y=f(x)在点(1,f(1))处的切线与两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S=12×2×2e−1=2e−1.(2)方法一:由f(x)≥1,可得ae x−1−lnx+lna≥1,即e x−1+lna−lnx+lna≥1,即e x−1+lna+lna+x−1≥lnx+x=e lnx+lnx,令g(t)=e t+t,则g′(t)=e t+1>0,∴g(t)在R上单调递增,∵g(lna+x−1)≥g(lnx)∴lna+x−1≥lnx,即lna≥lnx−x+1,令ℎ(x)=lnx−x+1,∴ℎ′(x)=1x −1=1−xx,当0<x<1时,ℎ′(x)>0,函数ℎ(x)单调递增,当x>1时,ℎ′(x)<0,函数ℎ(x)单调递减,∴ℎ(x)≤ℎ(1)=0,∴lna≥0,∴a≥1,故a的范围为[1,+∞).方法二:由f(x)≥1可得ae x−1−lnx+lna≥1,即ae x−1−1≥lnx−lna,设g(x)=e x−x−1,∴g′(x)=e x−1>0恒成立,∴g(x)在(0,+∞)单调递增,∴g(x)>g(0)=1−0−1=0,∴e x−x−1>0,即e x>x+1,再设ℎ(x)=x−1−lnx,∴ℎ′(x)=1−1x =x−1x,当0<x<1时,ℎ′(x)<0,函数ℎ(x)单调递减,当x>1时,ℎ′(x)>0,函数ℎ(x)单调递增,∴ℎ(x)≥ℎ(1)=0,∴x−1−lnx≥0,即x−1≥lnx2021年海南省新高考数学试卷-解析版∵a>0,∴e x−1≥x,则ae x−1≥ax,此时只需要证ax≥x−lna,即证x(a−1)≥−lna,当a≥1时,∴a≥1,x(a−1)>0>−lna恒成立,当0<a<1时,x(a−1)<0<−lna,此时x(a−1)≥−lna不成立,综上所述a的取值范围为[1,+∞).方法三:由题意可得x∈(0,+∞),a∈(0,+∞),∴f′(x)=ae x−1−1,x易知f′(x)在(0,+∞)上为增函数,①当0<a<1时,f′(1)=a−1<0,f′(1)=ae1a−1−a=a(e1a−1−1)>0,a)使得f′(x0)=0,∴存在x0∈(1,1a当x∈(1,x0)时,f′(x)<0,函数f(x)单调递减,∴f(x)<f(1)=a+lna<a<1,不满足题意,②当a≥1时,e x−1>0,lna>0,∴f(x)≥e x−1−lnx,令g(x)=e x−1−lnx,∴g′(x)=e x−1−1,x易知g′(x)在(0,+∞)上为增函数,∵g′(1)=0,∴当x∈(0,1)时,g′(x)<0,函数g(x)单调递减,当x∈(1,+∞)时,g′(x)>0,函数g(x)单调递增,∴g(x)≥g(1)=1,即f(x)≥1,综上所述a的取值范围为[1,+∞).方法四:∵f(x)=ae x−1−lnx+lna,x>0,a>0,∴f′(x)=ae x−1−1x,易知f′(x)在(0,+∞)上为增函数,∵存在x0∈(0,+∞),使得f′(x0)=ae x0−1−1x0=0,则ae x0−1=1x0,则lna+x0−1=−lnx0,即lna=1−x0−lnx0,当x∈(0,x0)时,f′(x)<0,函数f(x)单调递减,当x∈(x0,+∞)时,f′(x)>0,函数f(x)单调递增,∴f(x)≥f(x0)=ae x0−1−lnx0+lna=1x0−lnx0+1−x0−lnx0=1x0−2lnx0+1−x0≥1∴1x0−2lnx0−x0≥0设g(x)=1x−2lnx−x,易知函数g(x)在(0,+∞)上单调递减,且g(1)=1−0−1=0,∴当x∈(0,1]时,g(x)≥0,∴x0∈(0,1]时,1x0−2lnx0−x0≥0,设ℎ(x)=1−x−lnx,x∈(0,1],∴ℎ′(x)=−1−1x<0恒成立,∴ℎ(x)在(0,1]上单调递减,∴ℎ(x)≥ℎ(1)=1−1−ln1=0,当x→0时,ℎ(x)→+∞,∴lna≥0=ln1,∴a≥1.2021年海南省新高考数学试卷-解析版【解析】本题考查导数的几何意义,以及导数和函数的最值的关系,考查运算求解能力,转化与化归能力,属于难题.(1)根据导数的几何意义即可求出切线方程,可得三角形的面积;(2)方法一:不等式等价于e x−1+lna+lna+x−1≥lnx+x=e lnx+lnx,令g(t)=e t+ t,根据函数单调性可得lna>lnx−x+1,再构造函数ℎ(x)=lnx−x+1,利用导数求出函数的最值,即可求出a的范围;方法二:构造两个基本不等式e x>x−1,x−1≥lnx,则原不等式转化为x(a−1)≥−lna,再分类讨论即可求出a的取值范围,方法三:利用分类讨论的思想,当0<a<1,此时不符合题意,当a≥1时,f(x)≥e x−1−lnx,令g(x)=e x−1−lnx,再根据导数和函数最值的关系即可证明,−2lnx0+1−x0≥1,方法四:先根据导数和函数的最值的关系求出f(x)≥f(x0)=1xlna=1−x0−lnx0,再求出x0的范围,再利用导数求1−x0−lnx0的范围,即可求出a 的范围.。
海南省海口市2021届新高考四诊数学试题含解析

海南省海口市2021届新高考四诊数学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函数2()ln(1)x xe ef x x --=+在[3,3]-的图象大致为( ) A . B .C .D .【答案】C 【解析】 【分析】先根据函数奇偶性排除B ,再根据函数极值排除A ;结合特殊值即可排除D ,即可得解. 【详解】函数2()ln(1)x xe ef x x --=+,则2()()ln(1)x xe ef x f x x ---==-+,所以()f x 为奇函数,排除B 选项; 当x →+∞时,2()ln xe f x x≈→+∞,所以排除A 选项; 当1x =时,11 2.720.37(1) 3.4ln(11)ln 20.69e e e ef -----==≈≈+,排除D 选项; 综上可知,C 为正确选项,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根据函数解析式判断函数图像,注意奇偶性、单调性、极值与特殊值的使用,属于基础题. 20192019A .201912--B .201912-+C .201912-D .201912+【答案】A 【解析】 【分析】取1x =-,得到201902a =,取2x =,则2201901220193331a a a a +⋅+⋅++⋅=-L ,计算得到答案. 【详解】取1x =-,得到201902a =;取2x =,则2201901220193331a a a a +⋅+⋅++⋅=-L . 故22019201912201933312a a a ⋅+⋅++⋅=--L . 故选:A . 【点睛】本题考查了二项式定理的应用,取1x =-和2x =是解题的关键.3.天干地支,简称为干支,源自中国远古时代对天象的观测.“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称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称为十二地支.干支纪年法是天干和地支依次按固定的顺序相互配合组成,以此往复,60年为一个轮回.现从农历2000年至2019年共20个年份中任取2个年份,则这2个年份的天干或地支相同的概率为( ) A .219B .995C .4895D .519【答案】B 【解析】 【分析】利用古典概型概率计算方法分析出符合题意的基本事件个数,结合组合数的计算即可出求得概率. 【详解】20个年份中天干相同的有10组(每组2个),地支相同的年份有8组(每组2个),从这20个年份中任取2个年份,则这2个年份的天干或地支相同的概率2201089C 95P +==. 故选:B. 【点睛】本小题主要考查古典概型的计算,考查组合数的计算,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难度较易. 4.若5(1)(1)ax x ++的展开式中23,x x 的系数之和为10-,则实数a 的值为( ) A .3- B .2-C .1-D .1【答案】B由555(1)(1)(1)(1)ax x x ax x ++=+++,进而分别求出展开式中2x 的系数及展开式中3x 的系数,令二者之和等于10-,可求出实数a 的值. 【详解】由555(1)(1)(1)(1)ax x x ax x ++=+++,则展开式中2x 的系数为1255105C aC a +=+,展开式中3x 的系数为32551010C aC a +=+,二者的系数之和为(105)(1010)152010a a a +++=+=-,得2a =-.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二项式定理的应用,考查学生的计算求解能力,属于基础题.5.设函数()22cos cos f x x x x m =++,当0,2x π⎡⎤∈⎢⎥⎣⎦时,()17,22f x ⎡⎤∈⎢⎥⎣⎦,则m =( ) A .12B .32C .1D .72【答案】A 【解析】 【分析】由降幂公式,两角和的正弦公式化函数为一个角的一个三角函数形式,然后由正弦函数性质求得参数值. 【详解】()22cos cos f x x x x m =++1cos22x x m =+++2sin(2)16x m π=+++,0,2x π⎡⎤∈⎢⎥⎣⎦时,72[,]666x πππ+∈,1sin(2)[,1]62x π+∈-,∴()[,3]f x m m ∈+,由题意17[,3][,]22m m +=,∴12m =. 故选:A . 【点睛】本题考查二倍角公式,考查两角和的正弦公式,考查正弦函数性质,掌握正弦函数性质是解题关键. 6.甲在微信群中发了一个6元“拼手气”红包,被乙、丙、丁三人抢完,若三人均领到整数元,且每人至少领到1元,则乙获得“最佳手气”(即乙领到的钱数多于其他任何人)的概率是( ) A .13B .310C .25D .34【分析】将所有可能的情况全部枚举出来,再根据古典概型的方法求解即可. 【详解】设乙,丙,丁分别领到x 元,y 元,z 元,记为(,,)x y z ,则基本事件有(1,1,4),(1,4,1) ,(4,1,1),(1,2,3),(1,3,2),(2,1,3),(2,3,1),(3,1,2),(3,2,1),(2,2,2),共10个,其中符合乙获得“最佳手气”的有3个,故所求概率为310, 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枚举法求古典概型的方法,属于基础题型. 7.在复平面内,复数(2)i i +对应的点的坐标为( ) A .(1,2) B .(2,1)C .(1,2)-D .(2,1)-【答案】C 【解析】 【分析】利用复数的运算法则、几何意义即可得出. 【详解】解:复数i (2+i )=2i ﹣1对应的点的坐标为(﹣1,2),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复数的运算法则、几何意义,考查了推理能力与计算能力,属于基础题. 8.设命题p :,a b R ∀∈,a b a b -<+,则p ⌝为 A .,a b R ∀∈,a b a b -≥+ B .,a b R ∃∈,a b a b -<+ C .,a b R ∃∈,a b a b ->+ D .,a b R ∃∈,a b a b -≥+【答案】D 【解析】 【分析】直接利用全称命题的否定是特称命题写出结果即可. 【详解】因为全称命题的否定是特称命题,所以,命题p :,a b R ∀∈,a b a b -<+,则p ⌝为:,a b R ∃∈,a b a b -≥+.故本题答案为D. 【点睛】本题考查命题的否定,特称命题与全称命题的否定关系,是基础题.9.为了进一步提升驾驶人交通安全文明意识,驾考新规要求驾校学员必须到街道路口执勤站岗,协助交警劝导交通.现有甲、乙等5名驾校学员按要求分配到三个不同的路口站岗,每个路口至少一人,且甲、乙在同一路口的分配方案共有( ) A .12种 B .24种 C .36种 D .48种【答案】C 【解析】 【分析】先将甲、乙两人看作一个整体,当作一个元素,再将这四个元素分成3个部分,每一个部分至少一个,再将这3部分分配到3个不同的路口,根据分步计数原理可得选项. 【详解】把甲、乙两名交警看作一个整体,5个人变成了4个元素,再把这4个元素分成3部分,每部分至少有1个人,共有24C 种方法,再把这3部分分到3个不同的路口,有33A 种方法,由分步计数原理,共有234336C A ⋅=种方案。
海南省四亚市2021届新高考数学第四次押题试卷含解析

海南省四亚市2021届新高考数学第四次押题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空间直角坐标系O xyz -中,四面体OABC 各顶点坐标分别为:22(0,0,0),(0,0,2),3,0,0,0,3,033O A B C ⎛⎫⎛⎫ ⎪ ⎪⎝⎭⎝⎭.假设蚂蚁窝在O 点,一只蚂蚁从O 点出发,需要在AB ,AC 上分别任意选择一点留下信息,然后再返回O 点.那么完成这个工作所需要走的最短路径长度是( )A .22B .1121-C .521+D .23【答案】C【解析】【分析】将四面体OABC 沿着OA 劈开,展开后最短路径就是AOO '△的边OO ',在AOO '△中,利用余弦定理即可求解.【详解】将四面体OABC 沿着OA 劈开,展开后如下图所示:最短路径就是AOO '△的边OO '.易求得30OAB O AC '∠=∠=︒,由2AO =,233OB =433AB = 433AC =,22263BC OB OC =+=222cos 2AB AC BC BAC AB AC+-⇒∠=⋅ 161683333444233+-== 由余弦定理知2222cos OO AO AO AO AO OAO ''''=+-⋅⋅∠其中2AO AO '==,()3cos cos 608OAO BAC -'∠=︒+∠=∴25OO OO ''=⇒=故选:C【点睛】 本题考查了余弦定理解三角形,需熟记定理的内容,考查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属于中档题. 2.设正项等比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若23S =,3412a a +=,则公比q =( )A .4±B .4C .2±D .2【答案】D【解析】【分析】由23S =得123a a +=,又23412()12a a a a q +=+=,两式相除即可解出q . 【详解】解:由23S =得123a a +=,又23412()12a a a a q +=+=,∴24q =,∴2q =-,或2q =,又正项等比数列{}n a 得0q >,∴2q =,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等比数列的性质的应用,属于基础题.3.在ABC ∆中,0OA OB OC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r ,2AE EB =u u u r u u u r ,AB AC λ=u u u r u u u r ,若9AB AC AO EC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则实数λ=( )A .3B .2C .3D .2【答案】D【解析】【分析】将AO u u u r 、EC uuu r 用AB u u u r 、AC u u u r 表示,再代入9AB AC AO EC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中计算即可.【详解】由0OA OB OC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r,知O 为ABC ∆的重心, 所以211()323AO AB AC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AB AC +u u u r u u u r ,又2AE EB =u u u r u u u r , 所以23EC AC AE AC AB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93()AO EC AB AC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2()3AC AB -u u u r u u u r2223AB AC AB AC AB AC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所以2223AB AC =u u u r u u u r ,||||AB AC λ===u u u r u u u r . 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的应用,涉及到向量的线性运算,是一道中档题.4.已知集合(){}*,|4,M x y x y x y N =+<∈、,则集合M 的非空子集个数是( ) A .2B .3C .7D .8 【答案】C【解析】【分析】先确定集合M 中元素,可得非空子集个数.【详解】由题意{(1,1),(1,2),(2,1)}M =,共3个元素,其子集个数为328=,非空子集有7个.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集合的概念,考查子集的概念,含有n 个元素的集合其子集个数为2n ,非空子集有21n -个. 5.下列函数中,既是奇函数,又在(0,1)上是增函数的是( ).A .()ln f x x x =B .()x x f x e e -=-C .()sin 2f x x =D .3()f x x x =- 【答案】B【解析】【分析】奇函数满足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且()()0f x f x +-=,在(0,1)上()'0f x ≥即可.【详解】A :因为()ln f x x x =定义域为0x >,所以不可能时奇函数,错误;B :()x x f x e e -=-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且()()0x x x x f x f x e e e e --+-=-+-=满足奇函数,又()'0x x f x e e -=+>,所以在(0,1)上()'0f x ≥,正确;C :()sin 2f x x =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且()()sin 2sin 20f x f x x x +-=+-=满足奇函数,()'2cos2f x x =,在(0,1)上,因为()()'0'122cos20f f =⨯<,所以在(0,1)上不是增函数,错误;D :3()f x x x =-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且()()33()0f x f x x x x x +-=-+-+=, 满足奇函数,()2'31f x x =-在(0,1)上很明显存在变号零点,所以在(0,1)上不是增函数,错误; 故选:B【点睛】此题考查判断函数奇偶性和单调性,注意奇偶性的前提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属于简单题目.6.设a 、b R +∈,数列{}n a 满足12a =,21n n a a a b +=⋅+,n *∈N ,则( )A .对于任意a ,都存在实数M ,使得n a M <恒成立B .对于任意b ,都存在实数M ,使得n a M <恒成立C .对于任意()24,b a ∈-+∞,都存在实数M ,使得n a M <恒成立D .对于任意()0,24b a ∈-,都存在实数M ,使得n a M <恒成立【答案】D【解析】【分析】取1a b ==,可排除AB ;由蛛网图可得数列{}n a 的单调情况,进而得到要使n a M <,只需1142ab +-<,由此可得到答案. 【详解】取1a b ==,211n n a a +=+,数列{}n a 恒单调递增,且不存在最大值,故排除AB 选项;由蛛网图可知,2ax b x +=存在两个不动点,且1114ab x --=,2114ab x +-=,因为当110a x <<时,数列{}n a 单调递增,则1n a x <;当112x a x <<时,数列{}n a 单调递减,则11n x a a <≤;所以要使n a M <,只需要120a x <<,故2<,化简得24b a <-且0b >.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递推数列的综合运用,考查逻辑推理能力,属于难题.7.已知直线l 20y ++=与圆O :224x y +=交于A ,B 两点,与l 平行的直线1l 与圆O 交于M ,N 两点,且OAB V 与OMN V 的面积相等,给出下列直线1l 0y +-=20y +-=,③20x -+=0y ++=.其中满足条件的所有直线1l 的编号有( )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①②④ 【答案】D【解析】【分析】求出圆心O 到直线l 的距离为:112d r ==,得出120AOB ∠=︒,根据条件得出O 到直线1l 的距离1d '=或.【详解】解:由已知可得:圆O :224x y +=的圆心为(0,0),半径为2,则圆心O 到直线l 的距离为:112d r ==, ∴120AOB ∠=︒,而1//l l ,OAB V 与OMN V 的面积相等,∴120MON ∠=︒或60︒,即O 到直线1l 的距离1d '=或根据点到直线距离可知,①②④满足条件.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应用,涉及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8.已知函数()2121f x ax x ax =+++-(a R ∈)的最小值为0,则a =( )A .12B .1-C .±1D .12± 【答案】C【解析】【分析】设()()()()2121g x h x ax g x h x x ax ⎧+=+⎪⎨-=+-⎪⎩,计算可得()()()()()()()2,2,g x g x h x f x h x g x h x ⎧≥⎪=⎨<⎪⎩,再结合图像即可求出答案. 【详解】设()()()()2121g x h x ax g x h x x ax ⎧+=+⎪⎨-=+-⎪⎩,则()()221g x x ax h x x ⎧=+⎪⎨=-⎪⎩, 则()()()()()()()()()()()2,2,g x g x h x f x g x h x g x h x h x g x h x ⎧≥⎪=++-=⎨<⎪⎩, 由于函数()f x 的最小值为0,作出函数()(),g x h x 的大致图像,结合图像,210x -=,得1x =±,所以1a =±.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分段函数的图像与性质,考查转化思想,考查数形结合思想,属于中档题.9.港珠澳大桥于2018年10月2刻日正式通车,它是中国境内一座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的桥隧工程,桥隧全长55千米.桥面为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大桥通行限速100km/h ,现对大桥某路段上1000辆汽车的行驶速度进行抽样调查.画出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根据直方图估计在此路段上汽车行驶速度在区间[85,90)的车辆数和行驶速度超过90km/h 的频率分别为( )A .300,0.25B .300,0.35C .60,0.25D .60,0.35【答案】B【解析】【分析】 由频率分布直方图求出在此路段上汽车行驶速度在区间)[8590,的频率即可得到车辆数,同时利用频率分布直方图能求行驶速度超过90/km h 的频率.【详解】由频率分布直方图得:在此路段上汽车行驶速度在区间)[8590,的频率为0.0650.3⨯=, ∴在此路段上汽车行驶速度在区间)[8590,的车辆数为:0.31000300⨯=, 行驶速度超过90/km h 的频率为:()0.050.0250.35+⨯=.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频数、频率的求法,考查频率分布直方图的性质等基础知识,考查运算求解能力,是基础题.10.设双曲线22:1916x y C -=的右顶点为A ,右焦点为F ,过点F 作平行C 的一条渐近线的直线与C 交于点B ,则AFB △的面积为( )A .3215B .6415C .5D .6【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双曲线的标准方程求出右顶点A 、右焦点F 的坐标,再求出过点F 与C 的一条渐近线的平行的直线方程,通过解方程组求出点B 的坐标,最后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进行求解即可.【详解】 由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可知中:223,45a b c a b ==∴+=,因此右顶点A 的坐标为(3,0),右焦点F 的坐标为(5,0),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43y x =±,根据双曲线和渐近线的对称性不妨设点F 作平行C 的一条渐近线43y x =的直线与C 交于点B ,所以直线FB 的斜率为43,因此直线FB 方程为:4(5)3y x =-,因此点B 的坐标是方程组:224(5)31916y x x y ⎧=-⎪⎪⎨⎪-=⎪⎩的解,解得方程组的解为:1753215x y ⎧=⎪⎪⎨⎪=-⎪⎩,即1732(,)515B -,所以AFB △的面积为:13232(53)21515⨯-⨯-=. 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的应用,考查了两直线平行的性质,考查了数学运算能力.11.已知13313711log ,(),log 245a b c ===,则,,a b c 的大小关系为 A .a b c >>B .b a c >>C .c b a >>D .c a b >>【答案】D【解析】【详解】分析:由题意结合对数的性质,对数函数的单调性和指数的性质整理计算即可确定a,b,c 的大小关系. 详解:由题意可知:3337392log log log <<,即12a <<,103111044⎛⎫⎛⎫<< ⎪ ⎪⎝⎭⎝⎭=,即01b <<, 133317552log log log =>,即c a >,综上可得:c a b >>.本题选择D 选项. 点睛:对于指数幂的大小的比较,我们通常都是运用指数函数的单调性,但很多时候,因幂的底数或指数不相同,不能直接利用函数的单调性进行比较.这就必须掌握一些特殊方法.在进行指数幂的大小比较时,若底数不同,则首先考虑将其转化成同底数,然后再根据指数函数的单调性进行判断.对于不同底而同指数的指数幂的大小的比较,利用图象法求解,既快捷,又准确.12.已知集合{}3|20,|0x P x x Q x x -⎧⎫=-≤=≤⎨⎬⎩⎭,则()R P Q I ð为( ) A .[0,2)B .(2,3]C .[2,3]D .(0,2]【答案】B【解析】【分析】先求出{}{}|2,|03P x x Q x x =≤=<≤,得到{|2}R P x x =>ð,再结合集合交集的运算,即可求解.【详解】由题意,集合{}3|20,|0x P x x Q x x -⎧⎫=-≤=≤⎨⎬⎩⎭, 所以{}{}|2,|03P x x Q x x =≤=<≤,则{|2}R P x x =>ð,所以(){|23}(2,3]R P Q x x =<≤=I ð.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集合的混合运算,其中解答中熟记集合的交集、补集的定义及运算是解答的关键,着重考查了计算能力,属于基础题.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南省四亚市2021届新高考四诊数学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函数f(x)=sin(wx +φ)(w >0,φ<2π)的最小正周期是π,若将该函数的图象向右平移6π个单位后得到的函数图象关于直线x =2π对称,则函数f(x)的解析式为( ) A .f(x)=sin(2x +3π) B .f(x)=sin(2x -3π) C .f(x)=sin(2x +6π) D .f(x)=sin(2x -6π) 【答案】D 【解析】 【分析】由函数的周期求得2w =,再由平移后的函数图像关于直线2x π=对称,得到223ππϕ⨯+-2k ππ=+,由此求得满足条件的ϕ的值,即可求得答案. 【详解】分析:由函数的周期求得ω2=,再由平移后的函数图像关于直线πx 2=对称,得到πππ2φk π232⨯+-=+,由此求得满足条件的φ的值,即可求得答案. 详解:因为函数()()f x sin ωx φ=+的最小正周期是π,所以2ππω=,解得ω2=,所以()()f x sin 2x φ=+, 将该函数的图像向右平移π6个单位后,得到图像所对应的函数解析式为ππy sin 2x φsin 2x φ63⎡⎤⎛⎫⎛⎫=-+=+- ⎪ ⎪⎢⎥⎝⎭⎝⎭⎣⎦, 由此函数图像关于直线πx 2=对称,得: πππ2φk π232⨯+-=+,即πφk π,k Z 6=-∈,取k 0=,得πφ6=-,满足πφ2<,所以函数()f x 的解析式为()πf x sin 2x 6⎛⎫=- ⎪⎝⎭,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函数的图象变换,以及函数的解析式的求解,其中解答中根据三角函数的图象变换得到sin(2)3y x πϕ=+-,再根据三角函数的性质求解是解答的关键,着重考查了推理与运算能力.2.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若图中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则该几何体的体积是( )A.16163π+B.8163π+C.32833π+D.321633π+【答案】B【解析】该几何体是直三棱柱和半圆锥的组合体,其中三棱柱的高为2,底面是高和底边均为4的等腰三角形,圆锥的高为4,底面半径为2,则其体积为111V44244 223π=⨯⨯⨯+⨯⨯⨯⨯,8 163π=+.故选B点睛:由三视图画出直观图的步骤和思考方法:1、首先看俯视图,根据俯视图画出几何体地面的直观图;2、观察正视图和侧视图找到几何体前、后、左、右的高度;3、画出整体,然后再根据三视图进行调整. 3.一个组合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图中网格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则该几何体的体积是()A.122π-B.21π-C.22π-D.24π-【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组合几何体的三视图还原出几何体,几何体是圆柱中挖去一个三棱柱,从而解得几何体的体积. 【详解】由几何体的三视图可得,几何体的结构是在一个底面半径为1的圆、高为22高为2的棱柱,故此几何体的体积为圆柱的体积减去三棱柱的体积, 即21V 12222222ππ=••-•••=-,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几何体的三视图问题、组合几何体的体积问题,解题的关键是要能由三视图还原出组合几何体,然后根据几何体的结构求出其体积.4.若干年前,某教师刚退休的月退休金为6000元,月退休金各种用途占比统计图如下面的条形图.该教师退休后加强了体育锻炼,目前月退休金的各种用途占比统计图如下面的折线图.已知目前的月就医费比刚退休时少100元,则目前该教师的月退休金为( ).A .6500元B .7000元C .7500元D .8000元【答案】D 【解析】 【分析】设目前该教师的退休金为x 元,利用条形图和折线图列出方程,求出结果即可. 【详解】设目前该教师的退休金为x 元,则由题意得:6000×15%﹣x×10%=1.解得x =2. 故选D . 【点睛】本题考查由条形图和折线图等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属于基础题.5.我国古代数学巨著《九章算术》中,有如下问题:“今有女子善织,日自倍,五日织五尺,问日织几何?”这个问题用今天的白话叙述为:有一位善于织布的女子,每天织的布都是前一天的2倍,已知她5天共织布5尺,问这位女子每天分别织布多少?根据上述问题的已知条件,若该女子共织布3531尺,则这位女子织布的天数是( ) A .2 B .3C .4D .1【答案】B 【解析】【分析】将问题转化为等比数列问题,最终变为求解等比数列基本量的问题. 【详解】根据实际问题可以转化为等比数列问题,在等比数列{}n a 中,公比2q =,前n 项和为n S ,55S =,3531m S =,求m 的值. 因为()51512512a S -==-,解得1531a =,()51235311231m mS -==-,解得3m =.故选B . 【点睛】本题考查等比数列的实际应用,难度较易.熟悉等比数列中基本量的计算,对于解决实际问题很有帮助. 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点()0,2A -,()1,0N ,若动点M满足MA MO=,则·OM ON u u u u r u u u r的取值范围是( ) A .[]0,2B.0,⎡⎣ C .[]22-,D.-⎡⎣【答案】D 【解析】 【分析】设出M 的坐标为(,)x y ,依据题目条件,求出点M 的轨迹方程22(2)8x y +-=,写出点M的参数方程,则·os OM ON θ=u u u u r u u u r ,根据余弦函数自身的范围,可求得·OM ON u u u u r u u u r结果. 【详解】 设(,)M x y ,则∵MA MO=,()0,2A -=∴2222(2)2()x y x y ++=+∴22(2)8x y +-=为点M 的轨迹方程∴点M的参数方程为2x y θθ⎧=⎪⎨=+⎪⎩(θ为参数)则由向量的坐标表达式有:c ·22os OM ON θ=u u u u r u u u r又∵cos [1,1]θ∈-∴2·2cos [22,22]OM ON θ=∈-u u u u r u u u r故选:D 【点睛】考查学生依据条件求解各种轨迹方程的能力,熟练掌握代数式转换,能够利用三角换元的思想处理轨迹中的向量乘积,属于中档题.求解轨迹方程的方法有:①直接法;②定义法;③相关点法;④参数法;⑤待定系数法7.设全集()(){}130U x Z x x =∈+-≤,集合{}0,1,2A =,则U C A =( ) A .{}1,3- B .{}1,0-C .{}0,3D .{}1,0,3-【答案】A 【解析】 【分析】先求得全集包含的元素,由此求得集合A 的补集. 【详解】由()()130x x +-≤解得13x -≤≤,故{}1,0,1,2,3U =-,所以{}1,3U C A =-,故选A. 【点睛】本小题主要考查补集的概念及运算,考查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属于基础题. 8.若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单位:cm )如图所示,则此几何体的体积是( )A .36 cm 3B .48 cm 3C .60 cm 3D .72 cm 3【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该几何体上面是长方体,下面是四棱柱;长方体的体积,四棱柱的底面是梯形,体积为,因此总的体积.考点:三视图和几何体的体积.9.在ABC ∆中,点D 是线段BC 上任意一点,2AM AD =u u u u r u u u r ,BM AB AC λμ=+u u u ur u u u r u u u r ,则λμ+=( )A .12-B .-2C .12D .2【答案】A 【解析】 【分析】设BD k BC =u u u r u u u r ,用,AB AC u u u r u u u r 表示出BM u u u u r,求出,λμ的值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设BD k BC k AC k AB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由2AM AD =u u u u r u u u r()112222k k BM BA BD AB AC AB ∴=+=-+-u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r u u u r u u u r1222k k AB AC ⎛⎫=--+ ⎪⎝⎭u u ur u u u r ,1,222k kλμ∴=--=,12λμ∴+=-.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向量加法、减法以及数乘运算,需掌握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则以及向量减法的几何意义,属于基础题.10.函数()xf x e ax =+(0a <)的图像可以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 【分析】根据()0,0x f x <>,可排除,A D ,然后采用导数,判断原函数的单调性,可得结果. 【详解】由题可知:0a <,所以当0x <时,()0f x >, 又()'x f x e a =+,令()'0f x >,则()ln x a >- 令()'0fx <,则()ln x a <-所以函数()f x 在()(),ln a -∞-单调递减 在()()ln ,a -+∞单调递增,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函数的图像,可从以下指标进行观察:(1)定义域;(2)奇偶性;(3)特殊值;(4)单调性;(5)值域,属基础题.11.已知直线y=k(x+1)(k>0)与抛物线C 2:4y x =相交于A ,B 两点,F 为C 的焦点,若|FA|=2|FB|,则|FA| =( ) A .1 B .2C .3D .4【答案】C 【解析】 【分析】方法一:设(1,0)P -,利用抛物线的定义判断出B 是AP 的中点,结合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求得B 点的横坐标,根据抛物线的定义求得||FB ,进而求得FA .方法二:设出,A B 两点的横坐标,A B x x ,由抛物线的定义,结合||2||FA FB =求得,A B x x 的关系式,联立直线()1y k x =+的方程和抛物线方程,写出韦达定理,由此求得A x ,进而求得FA . 【详解】方法一:由题意得抛物线24y x =的准线方程为:1l x =-,直线(1)y k x =+恒过定点(1,0)P -,过,A B 分别作AM l ⊥于M ,BN l ⊥于N ,连接OB ,由||2||FA FB =,则||2||AM BN =,所以点B 为AP 的中点,又点O 是PF 的中点, 则1||||2OB AF =,所以||||OB BF =,又||1OF = 所以由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得点B 的横坐标为12, 所以13||122FB =+=,所以||2||3FA FB ==.方法二:抛物线24y x =的准线方程为:1l x =-,直线(1)y k x =+ 由题意设,A B 两点横坐标分别为,(,)0A B A B x x x x >, 则由抛物线定义得||1,||1A B FA x FB x =+=+又||2||,12(1)21A B A B FA FB x x x x =∴+=+⇒=+ ①222224(24)01(1)A B y xk x k x k x x y k x ⎧=⇒+-+=⇒⋅=⎨=+⎩ ② 由①②得220,2,||13A A A A x x x FA x --=∴==+=.故选:C 【点睛】本小题主要考查抛物线的定义,考查直线和抛物线的位置关系,属于中档题.12.设函数()22cos cos f x x x x m =++,当0,2x π⎡⎤∈⎢⎥⎣⎦时,()17,22f x ⎡⎤∈⎢⎥⎣⎦,则m =( ) A .12B .32C .1D .72【答案】A 【解析】 【分析】由降幂公式,两角和的正弦公式化函数为一个角的一个三角函数形式,然后由正弦函数性质求得参数值. 【详解】()22cos cos f x x x x m =++1cos22x x m =+++2sin(2)16x m π=+++,0,2x π⎡⎤∈⎢⎥⎣⎦时,72[,]666x πππ+∈,1sin(2)[,1]62x π+∈-,∴()[,3]f x m m ∈+,由题意17[,3][,]22m m +=,∴12m =. 故选:A . 【点睛】本题考查二倍角公式,考查两角和的正弦公式,考查正弦函数性质,掌握正弦函数性质是解题关键. 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