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秒表课程设计

合集下载

电子技术秒表课程设计

电子技术秒表课程设计

电子技术秒表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电子秒表的基本原理,包括计时电路、控制电路和显示电路的组成及功能。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设计简单的电子秒表电路。

3. 学生了解电子秒表中涉及的电子元器件,如晶体管、电容、电阻等,并掌握其作用及使用方法。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protel或其他电路设计软件绘制电子秒表的原理图和PCB 图。

2. 学生能够根据电路图,正确搭建和调试电子秒表电路,实现计时、清零、启动等功能。

3.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电子技术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2. 学生通过实践操作,体会电子技术的实用性和趣味性,增强学习自信心。

3. 学生在课程学习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技术对生活的改变和影响。

本课程针对高中年级学生,结合电子技术课程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旨在帮助学生全面掌握电子秒表的相关知识,为后续深入学习电子技术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 电子秒表基本原理:- 计时电路原理,包括振荡器、分频器、计数器等组成部分;- 控制电路原理,包括启动、停止、清零等功能实现;- 显示电路原理,涉及LED数码管、LCD显示屏等显示器件。

2. 电子元器件及其应用:- 晶体管、电容、电阻等基本元器件的作用及使用方法;- 集成电路、门电路等在电子秒表中的应用;- 电池、电源模块为电子秒表提供稳定电源。

3. 实践操作与电路设计:- 使用protel软件绘制电子秒表原理图和PCB图;- 根据原理图,搭建和调试电子秒表电路,实现计时、清零、启动等功能;- 小组合作,共同解决电路设计及调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参照教材相关章节进行组织。

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周:电子秒表基本原理学习,了解各部分电路功能;- 第二周:电子元器件学习,掌握其在电路中的应用;- 第三周:实践操作,绘制原理图、PCB图,搭建电路;- 第四周:电路调试与优化,小组合作解决问题。

电子秒表设计课程设计

电子秒表设计课程设计

电子秒表设计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电子秒表的基本原理和功能,掌握计时器的工作流程。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电子元件和电路知识,设计并搭建一个简易的电子秒表。

3. 学生能够解释电子秒表中涉及的时间单位,如秒、分、时,并掌握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问题解决和团队合作的能力,完成电子秒表的电路设计和组装。

2.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提升动手能力和实验技能,能够准确使用工具进行电子电路的搭建。

3. 学生能够通过编写简单程序或使用相关软件,实现对电子秒表的编程和功能调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电子技术和创新实践的热爱,增强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展耐心、细心和责任感,认识到精确计时在科学研究和技术发展中的重要性。

3.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尊重他人意见,学会共同解决问题。

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与理论性相结合的综合性课程,旨在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理解电子计时器的原理和应用。

学生特点:考虑到学生年级特点,他们已经具备一定的物理知识和动手能力,但需进一步培养创新思维和实际应用技巧。

教学要求:教学中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鼓励学生主动探索,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通过具体的学习成果,将课程目标转化为可观察、可评估的指标,为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电子秒表原理介绍:讲解计时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如振荡器、计数器、时钟脉冲等,关联课本第三章关于数字电路的内容。

2. 电子元件认知:学习常用电子元件如电阻、电容、二极管、三极管等,并了解它们在电子秒表中的作用,对应课本第二章电子元件的知识点。

3. 电路设计与搭建:根据电子秒表的功能需求,设计电路图,选用合适的电子元件进行电路搭建,结合课本第四章的电路设计原理。

4. 程序编写与调试:学习编写简单的程序或使用相关软件,实现对电子秒表的编程和功能调试,关联课本第五章关于微控制器的基础知识。

数电课程设计:电子秒表

数电课程设计:电子秒表

数电课程设计:电子秒表
电子秒表是一种常见的计时工具,它通过使用电子元件实现高精度的计时功能。

下面是一个基于数电的电子秒表的设计方案:
1. 运算部分设计:
- 使用一个1Hz的时钟源,可以通过计数器或者振荡器实现。

- 使用一个可重置的二进制计数器,位数根据需要的计时范
围确定。

例如,如果计时范围为1小时,可使用一个4位二进制计数器。

- 计时开始/停止控制逻辑:这可以通过一个开关电路实现,可以使用一个门电路或者触发器电路。

- 计数器重置逻辑:可以使用一个按钮或者开关来重置计数
器的值。

2. 显示部分设计:
- 使用数码管或者液晶显示器来显示计时结果。

数码管可以
使用共阳或者共阴的7段数码管。

- 使用译码器将计数器的二进制输出转换为译码信号,用于
控制数码管显示的数字。

3. 其他功能:
- 可以添加一个暂停功能,通过一个按钮或者开关来实现。

当计时中按下暂停按钮时,计时器会停止计数,再次按下暂停
按钮时,计时器继续计数。

- 可以添加一个拆表功能,通过一个按钮或者开关来实现。

按下拆表按钮时,计时器会记录当前的计时值,然后重置为0,再次按下拆表按钮时,计时器恢复原来的计时状态。

该设计方案中的电子秒表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和扩展,例如增加更多的功能按钮、调整计时范围和精度等。

同时,需要注意电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以及对供电电源和信号的处理。

电子秒表设计方案

电子秒表设计方案

电子秒表设计方案电子秒表是一种按时间计数的仪器,主要用于精确测量短时间内的时间间隔。

传统的机械秒表已经逐渐被电子秒表所取代,因为电子秒表具有更高的精确度、更便捷的使用和更多的功能。

电子秒表的设计方案如下:1. 时钟系统:电子秒表需要一个准确的时钟系统来实现时间的测量和显示。

可以采用晶体振荡器来提供稳定的时钟信号,并通过倒数计数器来计算出时间。

2. 按键设计:电子秒表需要一个按键来控制计时的开始、停止和重置。

可以采用机械按键或者触摸按键,通过按下按钮来触发计时动作。

3. 显示屏幕:电子秒表需要一个清晰的数字显示屏来显示计时结果。

可以采用液晶显示屏或者LED显示屏,显示出秒表的计时时间。

4. 计时精确度:电子秒表需要具有高精确度的计时功能。

可以采用纳秒级的计时芯片来提供更精确的计时结果,并且可以进行校准来保持计时的准确性。

5. 记录功能:电子秒表可以添加记录功能,可以记录多个计时数据,并提供查看和保存功能,方便用户随时查看和比较不同的计时结果。

6. 声音提示功能:电子秒表可以添加声音提示功能,用于在计时开始、停止和重置时发出提示音,方便用户的操作。

7. 计时模式选择:电子秒表可以提供不同的计时模式选择,如计时、计次、倒计时等,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8. 电池供电:电子秒表可以采用电池供电,方便携带和使用。

可以选择使用可充电电池或者干电池,提供持久的使用时间。

9. 外观设计:电子秒表的外观设计可以采用简洁大方的设计风格,便于携带和使用。

可以选择耐用的材质和防水设计,增加秒表的使用寿命和适应性。

总之,电子秒表是一种精确、便捷、多功能的计时工具,设计方案可以结合以上要点进行设计,以提供用户更好的计时体验。

电子手表秒表课程设计

电子手表秒表课程设计

电子手表秒表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电子手表秒表的基本功能与原理;2. 学生能够掌握电子手表秒表的操作方法和使用步骤;3. 学生能够了解电子手表秒表在生活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独立操作电子手表秒表,进行简单的计时和计次任务;2. 学生能够运用电子手表秒表解决实际问题,如测量运动时间、制作简单的计时器等;3. 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培养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认识到电子手表秒表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增强对科技产品的兴趣和探索欲望;2. 学生在合作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3. 学生在实践操作中,体验成功解决问题的喜悦,增强自信心和自主学习意识。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用技术类课程,旨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电子手表秒表的使用方法,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六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认知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善于合作与分享。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实践操作,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和辅导,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提高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电子手表秒表基础知识:介绍电子手表秒表的发展历程、基本原理、功能特点及分类。

- 教材章节:第一章第一节《电子手表秒表概述》2. 电子手表秒表操作方法:详细讲解电子手表秒表的按键功能、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 教材章节:第一章第二节《电子手表秒表操作方法》3. 电子手表秒表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介绍电子手表秒表在运动计时、实验测量等领域的应用实例。

- 教材章节:第二章《电子手表秒表的运用》4. 实践操作:安排学生进行电子手表秒表的实践操作,包括基本功能的使用、简单计时和计次任务等。

- 教材章节:第三章《电子手表秒表实践操作》5. 创新设计: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电子手表秒表的创意设计,解决实际问题。

电子秒表的设计课程设计

电子秒表的设计课程设计

电子秒表的设计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电子秒表的基本原理,掌握计时器的功能及其组成部分。

2. 学生能够描述电子秒表的电路工作原理,包括晶体振荡器、分频器、计数器等关键电路的作用。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电子知识,解释电子秒表中时间测量精度的影响因素。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简单的电子秒表电路,并进行模拟组装。

2.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能够完成电子秒表的调试和故障排查,提高实际动手操作能力。

3. 学生能够使用适当的工具和仪器,对电子秒表进行性能测试,并做出准确记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子技术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科学技术的热情。

2. 通过团队合作设计电子秒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合作精神。

3.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体会到科技进步对日常生活的影响,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电子技术实践课程,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通过设计制作电子秒表,提高学生对电子技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学生特点分析:假设学生为初中八年级学生,已经具备基础的物理知识和电子技术原理,动手能力强,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

教学要求:课程需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通过实践操作和小组合作,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培养创新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

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鼓励学生提问和思考,确保学习目标的达成。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依据课程目标,结合以下教学内容展开:1. 电子秒表基础知识:介绍电子秒表的组成、工作原理及各部分功能,涉及课本第三章“计时器原理”相关内容。

2. 电路设计与分析:讲解电子秒表电路的设计方法,包括振荡器、分频器、计数器等关键部分的设计,参照课本第四章“数字电路设计基础”。

3. 元器件选择与使用:教授如何选择合适的元器件,如晶体振荡器、集成电路、显示屏等,对应课本第五章“常用元器件”。

4. 实践操作:指导学生进行电子秒表的组装、调试与测试,强调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结合课本第六章“电子制作实践”。

电子技术秒表课程设计

电子技术秒表课程设计

电子技术秒表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电子秒表的基本原理,理解其工作流程及各部分功能。

2. 使学生了解计时器的种类,掌握电子计时器在生活中的应用。

3. 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电子元件的使用,如集成电路、晶体管、电阻、电容等。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动手搭建电子秒表的能力,提高焊接技术。

2. 培养学生运用电子秒表进行实验操作,进行数据测量、分析、处理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创新思维。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子技术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提高探究精神。

2.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学会分享、交流、互助。

3. 引导学生认识到科技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课程,结合理论知识,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电子技术基础,对电子元件和电路有一定了解,喜欢动手实践,但需进一步引导和培养。

教学要求:教师需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其创新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通过课程目标分解,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达到预期学习成果,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电子秒表原理及其组成- 介绍电子秒表的工作原理,如晶振、分频器、计数器、显示器等部分的功能。

- 分析电子秒表中各电子元件的作用,如集成电路、晶体管、电阻、电容等。

2. 电子秒表的组装与调试- 指导学生根据电路图进行电子秒表的组装,掌握焊接技术。

- 教学如何对组装好的电子秒表进行调试,确保其正常工作。

3. 电子秒表的应用实例- 介绍电子秒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体育比赛、实验测量等。

- 分析不同场景下电子秒表的选用及注意事项。

4. 教学内容的安排与进度- 第一课时:电子秒表原理及其组成- 第二课时:电子元件介绍及焊接技巧- 第三课时:电子秒表的组装与调试- 第四课时:电子秒表的应用实例及拓展5. 教材章节及内容列举- 教材第三章第三节:计时器原理及其应用- 教材第四章第一节:电子元件及其选用- 教材第四章第二节:焊接技术- 教材第四章第三节:电子电路的组装与调试教学内容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结合课程目标,旨在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微机原理课程设计电子秒表

微机原理课程设计电子秒表

微机原理课程设计电子秒表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微机原理的基本概念,掌握电子秒表的基本工作原理;2. 学会使用微机编程实现电子秒表的计时功能;3. 掌握电子秒表中涉及的时间计算和显示方法。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微机原理设计简单的电子秒表程序;2. 能够对电子秒表进行调试和故障排查;3. 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微机原理和电子制作的兴趣,培养创新意识;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3.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课程,以学生动手实践为主,结合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高中年级,具备一定的电子和编程基础,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喜欢动手实践。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和课程性质,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在教学过程中,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独立完成电子秒表的设计与制作,为后续相关课程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理论知识:- 微机原理概述:介绍微机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和特点;- 电子秒表原理:讲解电子秒表的计时原理、硬件组成和软件设计方法;- 编程语言:复习C语言基础知识,强调在微机编程中的应用。

2. 实践操作:- 硬件设计:指导学生设计电子秒表的硬件电路,包括时钟芯片、显示模块等;- 软件编程:教授学生使用C语言编写电子秒表的程序,实现计时、显示等功能;- 调试与优化:教授学生如何对电子秒表进行调试和优化,提高计时的准确性。

3. 教学大纲:- 第一周:微机原理概述,电子秒表原理学习;- 第二周:C语言基础知识复习,硬件设计指导和实践;- 第三周:软件编程教学与实践;- 第四周:调试与优化,总结与评价。

4. 教材章节:- 第一章:微机原理概述;- 第二章:C语言基础知识;- 第三章:电子秒表的硬件设计与软件编程;- 第四章:电子秒表的调试与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机硬件技术课程设计学院:自动化工程学院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设计题目:9、电子秒表设计2015年1月一、设计题目:电子秒表设计设计一个可任意启动/停止的电子秒表,要求用6 位LED 数码显示,计时单位为1/100 秒。

利用功能键进行启/ 停控制。

其功能为:上电后计时器清0,当第一次(或奇数次)按下启/ 停键时开始计数。

第2 次(或偶数次)按下该键时停止计时,再一次按启/ 停键时清零后重新开始计时。

可用开关控制,也可用按键控制。

二、设计目的通过本项课程设计,对微机原理课程中涉及的芯片结构、控制原理、硬件编程等方面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和实践操作能力,更好的理解微机原理课程中讲述的基本原理和概念。

进行微机原理课程设计前,应学习并掌握了8086/8088 汇编语言编程方法,掌握了8255 、8253 存储器等芯片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掌握了芯片编程控制的方法。

三、设计方案以及论证1、整体设计思想使用8253 工作在方式0 计数,对1/100S 计数,并讲计数值写入bl 中并与100 比较若不相等,则将计数值装换为10 进制后送8255 控制端显示,如相等则1S 计数程序加1 之后并与59 比较若不相等则将计数值装换为10 进制后送8255 控制端显示,如相等则1min 计数程序加1 之后并与59 比较若不相等则将计数值装换为10 进制后送8255 控制端显示,如相等则计数程序加1 之后产生溢出,跳转清零程序将计数清零,同时数码管清零。

2、使用各芯片的作用及工作原理1)定时器/ 计数器8253用系统8253 定时器提供的55ms 定时单位,设计秒表定时程序。

有关系统定时方法:PC 机系统中的8253 定时器0 工作于方式3,外部提供一个时钟作为 CLK 信号,频率:f=1.1931816MHz定时器0输出方波的频率:fout=1.1931816/65536=18.2Hz 。

输出方波的周期 Tout=1/18.2=54.945ms°8253A 每隔55ms 引起一次中断,作为定时信号。

可用55945ms 作基本计时单位。

用BIOS 调用INT 1AH 可以取得该定时单位。

例:1秒= 18.2 (计时单位)8253的引脚图及硬件连接图如下图示:«8253引脚图》当A1A0分别为00 01 10 11时分别选中三个通道和控制字寄存器在 8088系统中,8088的A1A0分别与8253的A1A0相连在8086系统中,通 常将8253的8位数据线与8086的低8位相连,即使用偶地址,所以8086 的A2A1分别与8253的A1A0相连。

计数器(0 ~ 2)即三个计数器/定时器通 道。

每个通道包括:8位控制字寄存器、16位计数初值寄存器、减一计数器和 输出锁存器。

作定时器用:其 CLK 端上的输入脉冲应是标准的、精确的;作D7 D? D5 D4 D3 D2 D1 DO CLU OUTO &ATB0 5NP12 3 45 n £ □U242322212O101S17彷询W 13Vcc 丽 R& 苗A1AOCLK2 0UT2 6A7E2 CLK1 0UT1DOCLKODI02 O'JTOD3;D5 GATE1 D6 0UT1D7C-LK255GATE2OUTJ肋AlOS硬件连接图U2~ 0A0 0■ Al Q3 O辿O 丽oU 1 g152111X172119 20 EL计数器用:对其CLK端上的脉冲计数,脉冲宽度可以不等。

采用减一计数器,为0时,从OUT端上输出一个脉冲定时时间二时钟脉冲周期X预置的计数初值。

控制功能表由于8253的读/写操作对系统时钟没有特殊的要求,因此它几乎可以应用与由任何一种微处理器组成的系统中,可作为可编程的方波频率发生器、分频器、实时时钟、事件计数器和单脉冲发生器等。

8253是一片具有三个独立的16位计数器通道的可编程定时器/计数器芯片。

每个通道都可以编程设定3种工作方式之一种;8253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 )数据总线缓冲器(8位、三态、双向);(2)读/写控制逻辑;CS:片选信号,低电平有效;RD :读信号,低电平有效;WR :写信号,低电平有效;A1A0 :端口选择信号⑶三个通道(0 ~ 2),由A0,A1控制选择;(4)一个控制寄存器;内部结构及引脚图2)用可编程并行接口芯片8255的PA 口以及PB 口实现数码管输出,PC 口 实现按键实现数据显示输出8255可编程外围接口芯片是 In tel 公司生产的通用并行I/O 接口芯 片,它具有A 、B 、C 三个并行接口,并行接口是以数据的字节为单位与I/O 设 备或被控制对象之间传递信息。

CPU 和接口之间 的数据传送总是并行的,即 可以同时传递8位、16位、32位等。

用+5V 单电源供电,能在以下三种方 式下工作:方式0--基本输入/出方式、方式1--选通输入/出方式、方式2--双 向选通工作方式。

8255工作方式控制字和C 口按位置位/复位控制字格式如图所示:Q 悴!t'.1 Hi AA j£il« 0 方 Ito1 fJCl I 八 0谕IL k IA \D7 D6 DS ] D4 Di D?niDU DF D6 D5 D4 D? D? ] DI ] DO"T" "T" H~~r~ ~~r~ ~~r~ ~r~ ~r~I';."谆WJ 、 aj - ■ i■■■.- ■ci ■■卩:丄.■a -'L 'I I! L 讪\戏向散拟忌线D04g )RDWKAiAOKLbfclcsA 10V PC^-PC4k LO7 PCJ-PCOx IOV PB7-PB0PA3 -------- PA2 -------- PAI —— PAO - ------ RD-— CS 一GND —— Al -- ----- AO' ------ PC7 -------- PC6—— PC5 -------- PC4 -------- PCC —— PC1 -—— PC2—— PC3 ------ PBO-—— FBIPB2——1O 40 r39 536 437 5 35 6 35 7348339 32 10 8255 31H 30 1229132S142715技U2517 241&231922 20和 Z. 1z s ^76543T-EO 11-34 -^^6- c B B B B B门巩G DSD2D1 Q O * Q 1 a :i i 2 O L d3 a L I4 I o a 占L h t « L L 0 :I 1 1Am控制AUM )10PA^PAOcn'ft 4cu■ ' 4 ■B r部ft——PA4------ P A3 ------ PA6 ------ PA7;」•.(!奸00 Vi'J;Q 01 'IJ;1 1H :r 03. 锁存器27374LS273 是8 位数据/ 地址锁存器,他是一种带清除功能的8D 触发器,面介绍一下他的管脚图功能表等资料。

(1) .1脚是复位CLR,低电平有效,当1脚是低电平时,输出脚2(Q0)、5(Q1)、6(Q2) 、9(Q3) 、12(Q4) 、15(Q5) 、16(Q6) 、19(Q7) 全部输出0,即全部复位;(2) .当1脚为高电平时,11(CLK)脚是锁存控制端,并且是上升沿触发锁存, 当11脚有一个上升沿,立即锁存输入脚3、4、7、8、13、14、17、18 的电平状态,并且立即呈现在在输出脚2(Q0) 、5(Q1) 、6(Q2)、9(Q3) 、12(Q4) 、15(Q5) 、16(Q6) 、19(Q7) 上.CONNECTION DIAGRAM DIP虹5 5%0$內血而师 而而 RFirTTLOADING (Note a)PIN NAMESHIGH LOW CP Clock (Active HIGH Going Edge} input05 UL 0.S 1J.L D 0-D TData Inputs 0.6 UL 0.25 U,LMaster (Actwe LOW) Input 0.5 Ul. 075 U.L Qft-Q?Register Ouipuis1DU 丄.5U1.NOTES ;M 1 TTL Unit Load ML) =40uA HQVI.CmA LOW.TRUTH TABLECPO K Qx LHHXX H LL H LH = HIGH Logic Leva L = LM Logic Le vie ; X= InmateriaUJL1(TOPVfEV/)D 4 Q + CP8 1074IS273管脚功能:1D 〜8D 为数据输入端,1Q 〜8Q 为数据输出端,正脉冲触发,低电平 清除,常用作8位地址锁存器。

4、译码器74IS15474IS154为4 — 16线制译码器其引脚图如下图所示5、7段数码管^SL•>\-ro==■ A i 1 mt S'*Al 2 口口'1 曰:一1io-snIC>O|C=! 1 - H •-- BQ3 - I tTj-ud - HOS - I S3 -IQB - | Q 1 0" lid ~B 才 IO 1 |io 1 B I 匚j T 斗I <Z : 1 S数码管要正常显示,就要来驱动数码管的各个段码,从而显示出我们要的数字,因此根据数码管的驱动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静态式和动态式两类。

静态显示驱动静态驱动也称直流驱动。

静态驱动是指每个数码管的每一个段码都由一个单片机的I/O端口进行驱动,或者使用如BCD码二-十进制译码器译码进行驱动。

静态驱动的优点是编程简单,显示亮度高,缺点是占用I/O端口多,如驱动5个数码管静态显示则需要5 X8=40根I/O端口来驱动,实际应用时必须增加译码驱动器进行驱动,增加了硬件电路的复杂性。

动态显示驱动数码管动态显示接口是单片机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显示方式之一,动态驱动是将所有数码管的8个显示笔划"A,B,C,D,E,F,G,DP"的同名端连在一起,另外为每个数码管的公共极COM增加位选通控制电路,位选通由各自独立的I/O线控制。

LEIS3严Tx1 ja3晋H•冲寸CJUJWUcua!HP AUJ.)EEQJiOJJGJL啊WT3II_T5b-Is!mira'---------------aO'B □"3 …! □i «. n□3*9钏话叫口A01Efl ar 5 ■. Sb■B■■f B BI*5X=LtJW«f0 0——•请一詩宵書哩詈為一0 PWT TOT不等BCD码调整指令10进制显示ctr2 equ 0206h ;8253 控制端口地址a3 equ 0100h data segmentkeynum 0EEH,0DEH,0BEH,7EH,0EDH,0DDH,0BDH,7DH,0EBH,0DBH,0BBH,7BH,0E7H,0D7H,0B7H,77H tab db 3FH,06H,5BH,4FH,66H,6DH,7DH,07H,7FH,6FH,77H,7CH,39H,5EH,79H,71H buf db 0,0,0,0buf1 db 0,0,0,0,0,0,0,0 buf2 db 0,0; 前为第一开关次数buf3 db 80 dup(?)data endscode segment 'code'assume ds:data,cs:codestart: mov ax,data五、程序代码 a1 equ 0000h b1 equ 0002h c1 equ 0004hctr1 equ 0006h;8255 各端口地址a2 equ 0200h;8253 计数器 0 端口地址 dbmov ds,ax ; 设中断入口地址设置mov ax,0mov es,axmov di,08mov ax,offset intr_keycldstoswmov ax,seg intr_keystoswmov ax,data; 编程初始化mov es,ax;8255 写入控制字mov al,10001001b ;A 口 B 口输出显示, C 口高四位低四位输入mov dx,ctr1out dx,aln3: call jishujmp n3n2:lea si,buf2 mov bh,00h mov bl,1h[si] lea di,buf3 add di,bxadd bl,8mov 1h[si],bllea si,buf1cldmov cx,8rep movsbn4: call disjmp n4lea si,buf2n5:mov bh,00hmovbl,1h[si]cmp bl,0jz n1lea di,buf1sub bl,8 mov1h[si],bllea si,buf3add si,bxcldn6: call disjmp n6n1: call qinlinjmp n1;jmp startjishu proc near ;计数子程序lea si,bufmov bl,[si]cmp bl,100jnz s6s1: mov bl,0mov [si],blmov ah,1h[si]cmp ah,59jz s2inc ahmov 1h[si],ahjmp s6s2: mov ah,0mov 1h[si],ahmov ah,2h[si]inc ahmov 2h[si],ah jmp s6s6:call chumov cx,3 s5:call disloop s5call delay1sinc byteptr[si] retjishu endp;数处理子程序chu proc ;rukou alpush si push bxmov bl,4lea di,buf1 lea si,buf next:lodsbmov ah,00mov cl,10div clxchg ah,al stosb mov al,ah stosb dec bljnz next pop bxpop siretchu endpdis proc near ;显示buf1 中的值push bxlea bx,tablea di,buf1mov cx,8mov ah,7Fhloop1: mov al,[di]xlat ;换码mov dx,a1out dx,almov dx,b1mov al,ahout dx,almov bh,1call delaycall qp lea bx,tabror ah,1 inc diloop loop1pop cxpop bxretdis endpdelay1s proc near ;8253 延时子程序push dxmov dx,ctr2 ;8253 控制mov al,00110000bout dx,al ;8253 计数器0 控制字方式0 out 端作为中断请求信号mov dx,a2mov al,01hout dx,almov al,00hout dx,almov dx,a3M1: in al,dxtest al,01hjz M1 pop axretdelay1s endpqp proc near ;清频子程序mov al,0ffhmov dx,b1out dx,alretqp endpdelay PROC NEAR ; 内部延时子程序PUSH bxPUSH CXwait0: MOV CX,06hwait1: LOOP wait1DEC bhJNZ wait0POP CXbxPOPRETdelay ENDPintr_key procnear ;中断服务子程序call keytest al,2h jz n1test al,4hjz n5lea di,buf2mov bh,[di]inc bhmov [di],bhtest bh,1hjnz n2jmp n3iretintr_key endpqinlin proc ;键盘清零子程序mov ax,0lea di,bufmov cx,14cldrep stosbcall disqinlin endpkey proc ;读取键盘程序mov dx,c1in al,dx retkey endpcode ends end start程序编译图:六、程序运行结果分析与预测 按下暂停键实现暂停功能ni2_x *h -9*o6FiQoacib孙.11 • if# -ani*niIk 亡甘鬥心n dk 0EEHI .00)£H .OBEHl,7EH -OEDH fc ODD)H ・QEDH d ?DH,OEBHbODBH h t^ib db §FH B 06H ・5:EH.,4LFhLE^H,6:DH ・7DH・07「 一一 「 bmf db Q i Q .0 H Q burf i db □ »Q B o x .0 .0 .0 .0 bufZ db o e Abu4*3 db SO duip C Id at 4 <?nd? C4-d* ■<« iin+ntMun di- dial stArt - db SFH ・ 0宜 H ・ .4FH n e€H.CDH B ?DH ・ nov new now n^v a nov^d ■gr^ 10* i -3H d. .OS •甘[日”十t cld ft osw-3>z ■ ses i ntr Jcc-y ft 0pJV ■HOV «K fdai • fsov e* _ a ffl^V di nt丄.10001 OOlb K refrlK b-«Ivtv vt vtw: Q u Q 0 u o u cihuH 7FH a 6FH s ?7H.7CH.七、结果评述或总结1、结果评述程序和电路图都做好以后,能够运行且显示秒表计时,但是秒表的计时1秒快慢与标准时间的1秒不一致,经过思考和检查以后,知道决定计时快慢的 因素为时钟的频率和主处理器8086频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