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努力做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
企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要更加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化、 现实化 、 动态化特 点明显 。
职工思想观念的多元化 . 呈现 出接 受各种新鲜事物的开放性 。 社会生活的
丰 富多彩和不断改革开放 的新形势 , 影 响着职工的思想观念和行为 , 使职 工思
想 日益 呈 现 出多 样 化 和 开 放 性 的 特 点 ,
想和利益需求 。在把握大方 向的 同时 ,
想政 治工作面 临着必须 与职工 思想变 化 速 度 相适 应 的客 观 现 实 。
属于政治 问题 ,有的属于思想问题, 但 更多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于心理问题。 如果单纯从思想
和 政 治 上 去 处 理 职 工 的 心 理 问题 , 不 就 能 有 效 地 解 决 问 题 ,有 时 甚 至 事 与 愿 违 。 此 , 们 在 处 理 职 工 存 在 的 问题 因 我
确地为思想政 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 心理疏 导是促 进职工 心理 健康的 重要途径 。 心理疏导可以帮助人们避免
情 愿地接 受,对 己不 利或者 关系不 大
的 , 持 抵 制 、 斥 或 者 敬 而 远 之 的 态 就 排
度。 职工思想的现实化, 响在工作 中, 影
就 是苦 活 、 活 、 活 和 险 活 不 愿 干 , 脏 累 出
或消 除不利于身心健康 的心理因素 , 来
维护和增进人们 的心理健康 , 高个体 提
发 展 和 潜 能 开 发 。 随 着 社 会 竞 争 的加
现 了挑肥拣 瘦、 拈轻怕 重的现象 , 成 造 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力 不从心 。
剧 , 活节奏 的加快 , 生 职工 的心理承 受
力面 临着前所未有 的挑 战与考验 。 在人 际关 系、 婚姻恋爱等方面遇到挫折和问
思想政治工作应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思想政治工作应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近年来,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已经从单纯的宣传教育转向了关注和服务个人,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意识。
因此,要想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取得成功,必须重视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首先,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要重视关注和服务个人。
老师应该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以温暖的心理氛围促进学生的成长发展,关心学生的学习问题,认真回答学生的学习提问,积极引导学生科学学习新知识,落实责任,回应群众内心的期望,给学生带来最好的学习教育体验。
其次,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要重视心理疏导。
在当今社会,学生面临的问题和压力越来越多,学习压力、家庭压力、朋友之间的矛盾等各种压力都可能给他们带来不同程度的心理负担,有些人甚至会出现焦虑、抑郁等更严重的心理疾病。
老师要针对学生的不同心理状况,利用专业心理疏导技能,给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成长方向,建立起积极乐观的心理状态,有效地对抗各种心理障碍。
最后,在此之前,学校还可以多加利用学校文化来维系师生之间的情谊。
学校文化是校园的一大特色,能够给学生带来深刻的文化氛围,增强学生之间的互动,有利于他们的情感和自信心的建立,而且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提高学生的生活质量。
总的来说,在思想政治工作中,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是至关重要的,要想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的成功,我们就必须重视这两项工作,通过有针对性的关注、服务,以及专业的心理疏导技巧,让学生更好地融入学校文化,在精神上和身心上得到更好的滋养。
SWOT分析法是一种常用的策略分析方法,它将组织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进行总结分析,从而把握组织的发展机会和面临的挑战。
本文采用SWOT分析法对某一组织的进行分析。
组织的优势分析:1. 先进的信息技术:该组织自有专业的IT团队,能够自主研发先进的软件和系统以满足企业各项功能需求。
2. 优质的服务质量:组织有良好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流程,能够满足客户的服务需求。
3. 拥有优秀的管理团队:组织拥有一支高素质的管理团队,能够有效分析和解决企业中出现的问题。
注重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 做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题 人 群 的认 知 、 念 、 感 、 度 和 行 为 等 , 到 降 低 、 除 不 良 信 情 态 达 解 心 理 状 态 和 清 除 思 想 障碍 的 目 的 。
的 发 展 , 行 为 上 符 合 社 会 规 范 的 要求 , 技 能 上 符 合 企 业 发 展 在 在 的 需 要 , 诉 求 上 符 合 依 法 维 权 的要 求 , 制 订 了 1 项 措 施 , 在 并 5 建 立 了 素 质 教 育 五 项 长 效 机 制 。大 力 倡 导 “ 习无 止境 、 学 岗位 看 绩 效 ” 推行 每 周 “O 4 学 习 制 度 , 进 全 员 工 作 学 习 化 , 习 工 , 4+ ” 推 学 作化 , 养和全面提 升员工 的“ 习力 、 造力 、 争力” 培 学 创 竞 。真 心
陈的概念 ,人文” “ 与人 的价值 、 的尊严 、 的独立人格 、 的个 人l 人 人
性 、 的生 存 和 生活 及 其 意义 、 的 理 想 和人 的 命 运 等 等 密 切 相 人 人 关 。人 文关 怀 就 是 对人 的生 存 状 况 的关 怀 、 人 的 尊 严 与 符 合 人 对 性 的生 活条 件 的肯 定 , 人 类 的 解 放 与 自由 的 追 求 。一 句 话 , 对 人
企 业 持 续 、 速 发展 。 快 注 重 人 文 关 怀 与 心 理 疏 导 , 须 促 进 员 工 全 面 发 展 。近 年 必
是 社会 文 明进 步 的 标 志 , 是人 类 自觉 意识 提高 的反 映 。 “ 心理 疏 导 ”从 医 学 角 度 来 理 解 , 是 利 用 心 理学 的 知 识 改 , 就 变 人 们 的心 理 认 知 、 绪 、 为 和意 志等 , 到 消 除 症 状 , 疗 心 情 行 达 治 理疾病和精神疾病 的一种方 法。从思想 政治工 作角度 来理解 , 就 是 通 过 解 释 明 、 说 同情 、 持 和 相 互 之 间 的 理 解 , 用语 言 和 支 运
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努力做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

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努力做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摘要】缓解职工的心理压力、促进职工的心理健康、实现职工的心理和谐,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大课题。
【关键词】人文关怀;心理疏导;思想政治工作Focus on the humane care and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to do a good job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Pan Xiao-xiang(Xinghua City bidding trading center Xinghua Jiangsu 225700)【Abstract】Alleviate the psychological pressure of the workers, to promote the mental health of the workers, the workers psychological harmony, is a major issue to promote social harmony.【Key words】Humane care;Psychological counseling;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人文关怀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怀,是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也是对人类的解放与自由的追求。
人文关怀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是人类自觉意识提高的反映。
心理健康是社会和谐的保障,关注人的心理健康是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对心理健康的追求,是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和人类发展的内在要求。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职工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精神生活和精神世界更加丰富,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目前我国的社会转型进入了一个重要的阶段,改革也处于一个重要阶段,社会分化程度加大,利益格局调整加快,社会生活急剧变化,工作和生活节奏明显加快,竞争日趋激烈,从而导致职工生活和工作压力增大,引发的心理问题逐渐增多,各种心理障碍和精神疾病大幅度增加,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紧张,由此引发的社会问题也日益突出。
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同 步 确 、 L1标 步 制 定 、 仟 ,卉分 衙牮 同 步 实 施 、 I 作 步 骤 I州步 进 行 、 考 核 奖 惩 同 步 到 化 , 确 r介=、 心 想 I 和 人 丈天怀 有 效 。
以登封供 电公 司大家庭群为 纽 带 ,加强联系职 工
封 供 l乜公 t rJ人 家 庭 群 址 埘 供 电 公 司 JJ【1强 和 改 进 心 政 治 1 作 极 探 索 ㈨ 0创 新 之 举 , 竹 助 现 代 通 f _史流 于 段 ,绀 建 髓 埘 供 电 公 fJ人 家 窿 群 ,创新 思 想政 治 r作 新途 ,打造 沟 通 r 交 流 新 1 台 , f:创 政 通 人 f¨ 』¨) 面 。
为 J 使 耳【J Il一映 题 的 架 道 l 『Jl】畅 通 , 公 t 求 J、L址 r1,l 群 }lu互
映 的 问 题 , 卡l1天
技 时 州 复 , xlf
干 能 }I『】 复 解 决 的 , {【:{1迁领 导研
究 后 答 复 ,总 经 理 最 新 批 意 f1】建
“双 维 护 ” , 保 证 企 ,11I.利 蕴 员上 权 益 不 受 损 害 。 同 时 公 司 党 委 不 断 强 化 机 制 建 设 , 以 在 年 度 职 代 会 上 总 经 理 、 党 委 书 记 签 订 文 明 单 位 创 建 责 任 书 , 月 度 领 导 班 例 会 研 究 , 生 产 调 度 会 检 _ 杏 布 置 , 月 度 绩 效 考 核 的 彤 式 , 使 企 、I 中 心 _L作 与 思 想 工 作 和 人 史 关 怀 做 到 “ 同 步 ” , 即 指 导 思 想
加强组织 领导 ,健全人 文关怀 机 制
思 想 ]-作 和 人 艾 关 怀 , 既 是 党 组 织 的 重要 职责 ,也是 行政 、工会 的 重 要 工 作 , 对 此 登 封 市 供 电 公 司 党 委 始 终 持 “ 占合 、 步 ” 。 坚 持
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做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摘要 :近年 来 ,中共 中央 多次在 正式文件 中提 出了 “ 文 过 关 心 人 、尊 重 人 、 爱 护 人 ,全 面 激 发 人 的 主 动 性 、积 极 性 、 人 关怀 ”和 “ 心理 疏 导 ” 问题 。 这 充 分表 明 了 党和 国家 对 以人 为 本 、科 学发 展 问题 的 高 度 重 视 ,也 反 映 了社 会 对 人 的精 神 世 界 的关 注 和 关 心 ,是 社 会 文 明 进 步 的标 志 。 关 键 词 :人 文 关 - 心理 疏 导 ;思 想 政 治 工 作 ;以人 为 本 V; 创 造 陛 ,促 进 人 的 自 由、 和谐 、全 面 发 展 。 “ 理疏 导” 心 ,就 是 通 过 解 释说 明 、 同情 、 支 持 或 理 解 ,运 用 语 言 或 非 语 言 的沟 通 方 式 ,来 影 响 对 方 的 心 理 状 态 ,改 善 或
员干部 的模范带 头作用 ,做 到身体力 行 ,以身作 则 ,虚心 向群 点 ,关心和理解一线职工 ,为基层单位一线职工创造有利条件 , 众学 习,注 意倾 听群众 的意见 ,凡是 涉及单位职工切 身利益的 丰 富 职 工 的 文化 生 活 ,积 极 培 养 和发 挥 职 工 的 积极 性 和创 造 性 , 大事 ,应该广泛征求单 位职工意 见 ,召开职工会议 向职工讲明 加强基层单位思想 政治工作领导干部 的理论 教育 ,促进领导干 事情 的缘 由和政策 要求 ,做 到统 一思 想 、统一认识 ,征求 职工 部创新理念 与时具进 ,结合单位工作实际来做好基层单位思想 合理化建议 ,做 到重大决策领导班子 集体讨论和 广泛 征求 职工 政治工作 ,并将弘扬模范精神和企业文化 、廉 政文化结合起来 , 意见相统一 ,做 到既民主又集 中,有 利于思想政 治工 作的顺 利 着力弘扬勇于创新 ,艰苦奋斗 ,无私奉献的时代精神 。
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它一切工作的生命线,也是一直以来我们党的政治优势所在,对于全体人民的思想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这一论断体现了我国现阶段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要求,即逐步将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引入思想政治工作中来,这也为我们今后一段时期内的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方向。
一、结合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下面从两个方面阐述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意义。
(一)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是来源于现实的需要。
人文关怀就是要以人为本,体现对人的关怀和对人性的尊重。
人们对精神文化需求的增长,客观地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要不断提升人文品位,加强人文关怀。
当今的中国,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经济水平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与此同时,人们对精神文化层面的追求也日益加大,这从客观上要求我们提升思想教育工作中的人文关怀。
心理疏导指的是是运用心理学知识改变工作对象的认知、情绪、行为和意志,消除症状、缓解心理压力,以达到治疗疾病或者舒缓心理的一种方法。
我国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对个体心理的影响,从深度和广度来讲,都是空前的,不同社会阶层的人,心理问题的多发多态已引起普遍关注。
现代社会,随着工作节奏的加快,人们生活的压力很大,人际关系也愈见微妙,长期的处于身心劳累状态,导致各种心理障碍和精神疾病大幅度增加,由此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缓解人的心理压力,促进人的心理健康,实现人的心理和谐,已经成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促进社会和谐的不可避开话题。
思想政治工作要在实际中把心理问题和思想问题的解决有机统一起来,注重心理疏导,在帮助人形成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的基础上更好地发挥影响和作用,最终达到促进社会和谐的作用。
(二)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
加强改进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加强改进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全面进步,职工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职工的精神生活和精神世界更加丰富,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但与此同时,社会生活急剧变化,工作和生活节奏明显加快,竞争日趋激烈,也导致职工生活和工作压力增大,各种心理障碍和精神疾病大幅度增加,由此引发的社会问题也日益突出。
缓解职工的心理压力、促进职工的心理健康、实现职工的心理和谐,已经成为加强和改进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维护团结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重大课题。
现代化的国际经验表明,当一个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开始加速,或者说当一个社会正在急剧转型,这时不仅社会问题频繁发生,而且心理问题也大量凸现。
现在,我国正处于人均国民收入1000美元到3000美元这一社会矛盾凸显期和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社会转型期,各种矛盾突出,主要表现在经济增长速度加快,社会分化程度加大,利益格局差距加深。
急剧的社会变迁引发的心理问题逐渐增多。
所谓心理问题,,实际上是心理障碍,是“想不通”引起的一种心理状态。
目前,职工中表现出的一些不健康的心理现象或不良情绪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焦虑。
焦虑是由于对自己生命安全、前途命运等过度担心而产生的一种烦躁情绪,其中包括着急、挂念、忧愁、紧张、恐慌、不安等成分。
焦虑严重者,甚至会出现坐卧不安、失眠等症状。
焦虑不仅影响职工心理和身体健康,甚至可能影响生产,引发安全或质量事故。
二是抑郁。
焦虑可能是短期现象,而焦虑的原因没有消除,就可能变为抑郁。
抑郁是对自己的命运感到悲伤或对自己的前途感到绝望而产生的一种精神状态。
严重者被认为患上抑郁症,表现为严重失眠、意志消沉、自我封闭、苦闷、没有激情,有的还酗酒、吸毒,甚至自杀。
抑郁也可能是因挫折造成的,强烈的挫折感很可能引起抑郁。
职工的“主人翁”地位失落,没有找准自己新的位置,且又面临职业危机和收入危机,患抑郁症的可能性相当大。
三是紧张。
经过改革,如今的职工面临着激烈的竞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努力做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
【摘要】缓解职工的心理压力、促进职工的心理健康、实现职工的心理和谐,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大课题。
【关键词】人文关怀;心理疏导;思想政治工作
Focus on the humane care and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to do a good job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Abstract】Alleviate the psychological pressure of the workers, to promote the mental health of the workers, the workers psychological harmony, is a major issue to promote social harmony.
【Key words】Humane care;Psychological counseling;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人文关怀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怀,是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也是对人类的解放与自由的追求。
人文关怀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是人类自觉意识提高的反映。
心理健康是社会和谐的保障,关注人的心理健康是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对心理健康的追求,是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和人类发展的内在要求。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职工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精神生活和精神世界更加丰富,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目前我国的社会转型进入了一个重要的阶段,改革也处于一个重要阶段,社会分化程度加大,利益格局调整加快,社会生活急剧变化,工作和生活节奏明显加快,竞争日趋激烈,从而导致职工生活和工作压力增大,引发的心理问题逐渐增多,各种心理障碍和精神疾病大幅度增加,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紧张,由此引发的社会问题也日益突出。
缓解职工的心理压力、促进职工的心理健康、实现职工的心理和谐,已经成为加强和改进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维护团结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重大课题。
1. 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是思想政治工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要求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就是注重对人本身的关心。
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契合人的本性。
思想政治工作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着眼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既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又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
同时,思想政治工作要提高说服力、增强影响力,又必须注重形式和内容的创新。
要根据职工群众的实际需要,从单纯注重思想政治教育,逐步转向既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又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既能实现对职工物质生活的关怀,又能实现对职工精神生活的关怀,既关注职工个体深层情感和发展需求,又走进职工的心灵深处,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
目前,导致职工“心理问题”现象出现和增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是社会竞争加剧所导致的压力感加重。
孩子升学、就业,家庭婚姻问题等方面都对职工的生活和工作产生压力,积之成疾,聚之成患。
二是生活节奏加快所带来的紧张感增加。
知识更新速度加快,工作节奏加快,生活习惯替换频率加快等,都需要职工不断调整自己原有的心理定式和行为模式,这些情形都是构成紧张和焦虑的重要原因。
三是团场改革过程中出现的社会问题引起心理失衡。
下岗失业、贫富差距、腐败现象等使一些职工产生较强的失落感、相对被剥夺感、不公平感等。
如果这些心理感受长期得不到改变,甚至进一步加深,势必使心理失衡现象变成严重的心理问题。
职工出现心理问题会对其工作、生活以及团场的稳定、和谐与发展带来事实上的影响。
如烦躁、冲动、偏执的心理情绪往往表现为冲动类型,导致有形无形的干扰和破坏,有的甚至可能会导致一些公共突发事件,一旦处理不好,就可能引发严重的事端。
2. 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要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和谐社会需要人的心理健康作前提和保障。
心理和谐是一种能力,是一种力量,是人生的一个课题和使命。
思想政治工作者要积极推动人的心理和谐建设,努力探索在新的条件下有效提高人们心理承受力的方式方法。
近年来,社会各界逐渐意识到社会心理问题的严重性,政府改革的目标也逐渐由经济发展向社会发展靠拢,而且随着人们对精神层面的追求越来越高,心理健康已成为幸福感的一个重要参数。
注重“心理疏导”也就是更加注重人文关怀和人性审视。
心理疏导不同于教导,也不同于指导。
教导和诱导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功用,但教导往往耳提面命,缺乏亲和力;指导常常高高在上,难免束之高阁,往往不能真正解决教育对象内心的疑虑。
心理疏导是建立在对职工的尊重上,而且贴近职工的实际需求,因而在实现这一功效方面具有更加实用的作用。
实践证明,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有效的心理疏导常常可以使工作效果事半功倍。
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只有将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结合起来,贴近实际,贴近职工,充分尊重职工的个性特点和心理诉求,重在解决职工内心的实际困惑,在这个基础上,施之以正面的教育和引导,才能真正实现思想工作成效和价值的最大化。
2.1 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要在职工中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引导职工用和谐的方法、和谐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处理问题,培育乐观、豁达、宽容的精神,培养自尊自信、理性平和、健康向上的社会心态,以开阔的心胸和积极的心态看待一切。
在人与人关系上,引导职工树立合理竞争、共同发展的理念,提倡包容和协作精神,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互爱互助、见义勇为的社会风
尚。
要着力丰富团场文化生活,满足职工的精神文化需求,充分发挥文化生活陶冶情操、愉悦身心的独特作用,用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有效调节职工的情感和心理,消除忧郁感、孤独感、失落感等不良情绪,让职工不仅生活上富裕,而且精神上感到愉快。
尤其是要引导职工从集体利益出发,好好珍惜目前的好日子,冷静理性、合法有序地表达诉求,不做任何不利于安定团结的事情。
通过积极的心理疏导,帮助职工养成和谐开放的心理品格,增强抵抗心理挫折的能力。
2.2 要关注职工多方面的感受和需求。
人的感受和需求是多层次、多方面的,除物质需求外,还有政治需求、文化需求等;除安全感外,还有满足感、自豪感和成就感等。
特别是当职工的生存需要得到满足之后,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愿望就会日趋强烈。
因此,要高度重视职工群众主体感受上是否满意、是否赞成、是否高兴的情绪反应,充分关注每一个职工自身成长与发展的需要,关注职工的理想、信念和情感,努力创造让每个职工都能够根据自己的选择发挥聪明才智的环境,使人人都有平等创业和凭借自身能力改变处境的机会,促进职工的个性、才智和潜能的充分实现。
要引导职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志向和目标,从劳动、从付出、从自己的创造和对社会与别人的关爱中获得幸福。
要引导职工把个人发展与团场的发展有机统一起来,在创造幸福生活中实现自身的价值。
要把解决思想问题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针对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切实做好土地承包、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看病、子女上学、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方面的工作,尽可能地降低职工所面临的风险因素,减少职工正常生存和发展的后顾之忧,最大限度地消除引发职工心理失衡、失调的外部诱因,为培育职工的心理和谐提供社会环境支持。
2.3 要完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机制。
要完善职工心态疏导、调适与平衡工作体系,加强组织与成员、成员与成员之间的交流沟通,及时帮助职工解决思想情绪和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
保证职工情绪交流渠道畅通,避免职工不良心态积累恶变,帮助职工在潜移默化中达到心理和谐。
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引导职工用正确的方式处理人际关系,全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既是构建和谐机关、和谐企业的需要,也是维护维护团结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支撑与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