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第38讲高三一轮复习

合集下载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三 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思想理论成果及科技文化 2 第38讲 新文化运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三 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思想理论成果及科技文化 2 第38讲 新文化运

第38讲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建议用时:45分钟)一、选择题1.(2020·某某检测)1917年,高一涵先生认为:“往岁之革命为形式,今岁之革命在精神。

政治制度之革命,国人已明知而实行之矣;惟政治精神与教育主义之革命,国人犹未能实行。

”他的认识( )A.揭示了思想解放的重要性B.深受马克思主义的影响C.成为知识分子的思想共识D.探索了新某某主义道路解析:选A。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高一涵认为辛亥革命是形式,而新文化运动是精神,政治革命问题要诉诸精神层面才能根本解决,政治革命是不彻底的,原因就在于“政治精神”的保守化,要推进政治革命,必须发起“政治精神之革命”,故高一涵的认识揭示了思想解放的重要性,故选A项。

2.(2020·全国Ⅰ卷五省优创名校联考)有学者研究发现,新文化运动期间,当时的人讲“科学”很少往“技术”方向走,而更注意其“精神”和“方法”,讲到西方的物质一面时也往往提高到“文明”层次。

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民族工业得到初步发展B.某某政体并未挽救危机C.封建君主专制已被推翻D.西方思想文化传入中国解析:选B。

材料中新文化运动重视西方的“精神”和“方法”,主要反映了新文化运动从思想上进行反封建的需要,因此从这一意义上讲它是辛亥革命的“补课”,故选B项。

3.(2020·某某适应性考试)1917年,陈独秀说:“吾人理想中之中华民国,乃欲跻诸欧美文明国家,且欲驾而上之,以去其恶点而取其未及施行之新理想。

”这表明当时先进知识分子( )A.对资产阶级革命的反思B.对中国社会未来的深刻思考C.对欧美文明缺陷的批判D.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解析:选B。

由材料“吾人理想中之中华民国,乃欲跻诸欧美文明国家,且欲驾而上之,以去其恶点而取其未及施行之新理想”可知,新文化运动时期知识分子借鉴西方政治文明,对国家发展展开思考,故选B项。

4.(2020·某某毛坦厂中学模拟)胡适说:“在许多方面,我对那经过长期发展的儒教的批判是很严厉的。

2020高考一轮复习:第38讲 生命中的基础化学物质 有机合成及推断

2020高考一轮复习:第38讲 生命中的基础化学物质 有机合成及推断

高考考查本讲知识主要从三方面入手:①糖类、油脂、蛋 白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多以选择题形式出现;②高分 子材料单体的判断,常见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及重要应用, 多以非选择题形式出现;③以非选择题的形式常考查有机 合成与推断。
针对有机化学基础常考点及考试中的失分点,建议在复习 时主要注意以下几点:(1)熟记常见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碳 原子的成键特点,了解它们的共线、共面情况,同时掌握 同分异构体的书写方法。(2)注重官能团的结构和性质, 要以典型代表物性质为基础,从反应条件、反应用量、反 应类型等方面总结辨析各类官能团的性质,同时注重有机 反应规律的总结与辨析。(3)注重有机知识的网络构建, 主要以官能团的转化为主线构建知识网络,认真分析网络 中每种物质在其中的作用,特别是卤代烃的纽带作用。
2.油脂的结构与性质
(1)定义:油脂属于________酯,是_______高__级_脂__肪_酸____和______甘_油_形成的酯。 (2)结构:
(3)分类: ①按烃基分单混甘甘油油酯酯::RR、、RR′′、、RR″″__相__不同____同______
②按状态分油脂:肪常:温常下温呈下液呈态固,态含,不含_饱___和__饱__和____烃__基__多烃基多 (4)物理性质: ①油脂一般___不_____溶于水,密度比水___小_____。 ②天然油脂都是_混__合_物____,没有固定的熔、沸点。
(4)混甘油酯并不一定是混合物,如 是一种纯净物,但要注意植物油和动物油都是混合物。
1.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糖类、油脂、蛋白质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 ×
(2)糖类、油脂、蛋白质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 ×
(3)糖类、油脂充分燃烧后产物相同( )

201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38讲 能源资源的合理开发

201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38讲 能源资源的合理开发

知识梳理
二、 能源资源开发的措施
注意二:废水回收利用
读图:分析废水回收利用的意义
①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 率,缓解了水资源紧张 状况,增加了经济效益; ②减少了污水排放,减 轻了环境污染。
知识梳理
二、 能源资源开发的措施
总结:区域能源基地建设的分析思路
在此类问题的分析中,首先需要分析该区域的地理 背景,找到发展的优势条件,然后针对该区域的优势条件 进行开发,在开发的过程中,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 的治理。
知识梳理
一、 能源资源开发的条件
8、山西煤炭资源开发的优势条件:
注意一:开发条件不同于开采条件,区域的开发条件包括区域的 资源状况、市场条件、交通条件等;而开采条件仅是资源状况中 的一种。
知识梳理
一、 能源资源开发的条件
注意二:山西煤炭资源的分布
读图: 主要煤田名称:
大同、宁武、西山、汾西、沁水、河 东六个巨型煤田
知识梳理
一、 能源资源开发的条件
2、能源的分类:
标准 分类 按形成 来自太阳辐射的能量 来源分 来自地球内部的能量 类 来自地月引力的能量
按使用 状况分 类
举例
煤、石油、太阳能、风能、水能等
地热能、核能 潮汐能 煤、石油、天然气、水能、生物能 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核能、沼气 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生物能 煤、石油、天然气、核能等
知识梳理
二、 能源资源开发的措施
总结:山西省能源基地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1)提高煤炭的综合利用技术和废弃物利用技术,推进清洁能 源产业的发展 (2)利用工程措施及生物措施,结合土地的复垦建立集约经营 的高效蔬菜、水果及肉蛋奶基地。 (3)充填矿坑、塌陷区 (4)构建煤-电-铝,煤-焦-化、煤-铁-钢三条产业链, 提高能源的综合利用程度和附加值,产业结构由以煤炭开采业 为主的单一结构转变为以能源、治金、化工、建材为主的多元 结构。 (5)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对原有重化工业进行调整,使其产品 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发展。大力发展农业、轻纺工业、高 新技术产业和旅游业,降低重化工业的比重。 (6)进行铁路等交通的改造和建设,发展坑口电站。

高三数学高考第一轮复习课件:不等式

高三数学高考第一轮复习课件:不等式
4.构造函数,进而通过导数来证明不等式或解决不等 式恒成立的问题是高考热点问题.
第六单元 │ 使用建议
使用建议
1.本单元内容理论性强,知识覆盖面广,因此教学中 应注意:
(1)复习不等式的性质时,要克服“想当然”和“显 然成立”的思维定式,一定使要用注建议意不等式成立的条件,强化 或者弱化了条件都有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
第34讲 │ 编读互动 编读互动
第34讲 │ 知识要点 知识要点
第34讲 │ 知识要点
第34讲 │ 知识要点
第34讲 │ 双基固化 双基固化
第34讲 │ 双基固化
第34讲 │ 双基固化
第34讲 │ 双基固化
第34讲 │ 双基固化
第34讲 │ 双基固化
第34讲 │ 双基固化
第34讲 │ 双基固化
(1)理解不等式的性质及其证明. (2)掌握两个(不扩展到三个)正数的算术平均数不小于 它们的几何平均数的定理,并会简单的应用. (3)掌握分析法、综合法、比较法证明简单的不等式. (4)掌握简单不等式的解法. (5)理解不等式|a|-|b|≤|a+b|≤|a|+| b|.
第六单元 │ 复习策略
复习策略
不等式
目录
第34讲 不等式的概念与性质 第35讲 均值不等式 第36讲 不等式的解法 第37讲 不等式的证明 第38讲 含绝对值的不等式
第六单元 不等式
第六单元 │ 知识框架 知识框架
第六单元 │ 考点解读 考点解读
不等式、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不等式的证明、不等式的 解法、含绝对值的不等式.
第六单元 │ 考点解读
第35讲 │ 双基固化
第35讲 │ 双基固化
第35讲 │ 双基固化
第35讲 │ 双基固化

2020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人教通用版第38讲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有机合成及推断作业含答案

2020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人教通用版第38讲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有机合成及推断作业含答案

练案[38]选修5 有机化学基础第38讲 生命中的基础化学物质 有机合成及推断A 组 基础必做题1.(2019·福建三明模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A .光导纤维、聚酯纤维、棉花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B .在大米酿酒的过程中,淀粉最后变成了单糖C .明矾和漂白粉处理自来水,二者的作用原理相同D .合成顺丁橡胶()的单体是CH 2===CH —CH===CH 2 [解析] A 项,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为SiO 2,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B 项,大米酿酒过程中(C 6H 10O 5)n (淀粉)――→酶C 6H 12O 6――→酶C 2H 5OH ,即淀粉最后变成乙醇;C 项,明矾用于净水,漂白粉用于杀菌、消毒 ,二者处理水的原理不同。

2.(2019·福建三明模拟)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该有机物可能发生的反应是( A )①酯化反应;②银镜反应;③加成反应;④取代反应;⑤氧化反应;⑥加聚反应;⑦缩聚反应;⑧水解反应A .①③④⑤⑥⑦⑧B .①②③④⑤⑥⑧C .①②③⑥⑧D .①③④⑤⑥⑧[解析] 该物质分子中含—OH 、—COOH ,故能发生酯化反应、取代反应;不含—CHO ,故不能发生银镜反应;含、CC ,故能发生加成反应;含有,故能发生氧化反应,燃烧也属于氧化;含,故能发生加聚反应;含—OH 、—COOH ,故能发生缩聚反应;含,故能发生水解反应。

3.(2019·浙江教育绿色评价联盟适应性考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 .硬脂酸甘油酯在酸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叫皂化反应B .淀粉和纤维素不互为同分异构体,在一定条件下水解均可得到葡萄糖C .蛋白质遇甲醛发生变性而凝聚,遇伤口流血时,可在伤口处滴甲醛水溶液来止血D .在乙酸与乙醛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银氨溶液,水浴加热,可观察到银镜现象[解析] 硬脂酸甘油酯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叫皂化反应,故A 错误;淀粉和纤维素的分子式均可写成(C 6H 10O 5)n ,但n 值不同,两者不互为同分异构体,淀粉和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均为葡萄糖,故B 正确;甲醛虽然能使蛋白质发生变性而凝聚,但甲醛有毒 ,不能在伤口处滴甲醛水溶液来止血,C 错误;在乙酸与乙醛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银氨溶液,乙酸与银氨溶液反应,导致银氨溶液被消耗,且银镜反应应在碱性条件下进行,水浴加热无法得到银镜,故D 错误。

2025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4部分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18章资源安全与国家安全第2讲中国的耕地资源

2025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4部分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18章资源安全与国家安全第2讲中国的耕地资源

A.气温低
B.降水少
C.土质松
D.植被稀
(2)我国大规模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其重要意义在于能够( D )
①降低粮食消费价格 ②减轻水土流失 ③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④
服务农业现代化目标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思路导引】
信息获取
知识调动
(1)2023年4月,我国北方某地抢抓 (1)春季降水少,土壤含水量小,
坚守耕地数量
严格控制建设占用耕地 划定永久基本农田 开展废弃土地复垦
提高土地利用率
非农业建 设必须节 约用地
可以利用荒地的不得占用耕地 可以利用劣地的不得占用好地
禁止闲置、荒芜耕地
鼓励合理开发尚未开发利用的土地
进行土地利用规划,改善农业生态条件和生态环境 提升耕地质量
改良土壤,提高肥力,防治土地污染,防治土地退化
90年代中期以前,主要是进口 __小__麦___;21世纪以来,主要是 进口 _大__豆____ 我国的“ _统___购__统__销___”政策和
国家粮食储备制度独具特色
三、未来粮食安全的耕地保障
1.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 __产__能___、适度 进口、 __科__技___支撑。
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黄金期” 便于对梯田进行改造
(2)将层层较窄梯田合并成更宽、 (2)我国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可以
更长的高标准宽幅梯田,同时配 保障农田稳产、增产,保障国家
套高效农业灌溉设施,保障农田 粮食安全,高标准农田建设有利
稳产、增产
于实现农业机械化(现代化)目标
归纳导学 1.中国耕地与粮食安全的保护措施 (1)中国耕地资源的保护措施
度、换土、深翻等手段,改良土壤肥力 推广绿色安全标准化种植技术;提高优质粮食 保障耕地 品种种植面积;发展智慧农业;加强综合治理, 生态安全 改善环境安全

2023届一轮复习人教版基因工程作业

2023届一轮复习人教版基因工程作业

练案[38]选择性必修3第十单元生物技术与工程第38讲基因工程一、选择题1.质粒是基因工程中最常用的载体,下列关于质粒的叙述,错误的是(B )A.质粒是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双链环状的DNA分子B.质粒存在于细菌拟核之中,与拟核一起控制细菌的生命活动C.作为载体的质粒上有限制酶的切割位点D.作为载体的质粒存在特殊的标记基因[解析]由分析可知,质粒是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双链环状的DNA分子,A正确;拟核DNA是细菌的主要遗传物质,包含控制细菌生命活动的遗传信息,没有了它细菌就无法存活、繁殖,质粒DNA是独立于原核细胞拟核DNA之外的遗传物质,使细菌表达一些特殊的性状, 没有了它细菌依然可以正常生活、繁殖,B错误;作为载体的质粒上有限制酶的切割位点,这是质粒作为运载体的条件之一,C正确;作为载体的质粒存在特殊的标记基因,以便对目的基因进行检测,D正确。

2. OsGLOK EcCAT. EcGCL和TSR四个基因分别编码四种不同的酶,研究人员将这些基因分别与叶绿体转运肽(引导合成的蛋白质进入叶绿体)基因连接,构建多基因表达载体(载体中部分序列如下图所示),利用农杆菌转化法转化水稻,在水稻叶绿体内构建了一条新代谢途径,提高了水稻的产量。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潮毒索抗性基因卜*$$|反诟口|_M 0sCΔ01那毒索抗性基因卜T-DNA -----注:U>启动子[终止子咫叶绿体转运肽A.可用抗原一抗体杂交技术检测四种酶在转基因水稻中的表达量B.四个基因转录时都以DNA的同一条单链为模板C.应选用含卡那霉素的培养基筛选被农杆菌转化的水稻细胞D.四个基因都在水稻叶绿体内进行转录翻译[解析]可用抗原一抗体杂交技术检测四种酶在转基因水稻中的表达量,杂交带相对量越多,表明目的基因翻译成的蛋白质含量越高,A正确;由题图可知,在同一个T—DNA中OsGLOl启动子启动转录的方向与其他三个基因的不同,四个基因转录时不都以DNA的同一条单链为模板,B错误;卡那霉素抗性基因不在T-DNA中,而潮霉素抗性基因在T-DNA 中,应选用含潮霉素的培养基筛选被农杆菌转化的水稻细胞,C错误;由题意知,利用农杆菌转化法转化水稻,可使目的基因插入到水稻细胞中染色体的DNA上,所以与叶绿体转运肽基因连接的四个基因,在水稻细胞核内进行转录,在核糖体中进行翻译,D错误。

新高考浙江选考地理一轮复习第38讲自然灾害与防治学案

新高考浙江选考地理一轮复习第38讲自然灾害与防治学案

第38讲自然灾害与防治1.自然灾害概述,(1)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b(2)自然灾害的特点b(3)世界主要自然灾害的分布c(4)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的相互关系d2.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1)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等气象灾害的形成原因d(2)主要地质、地貌灾害的产生机制与发生过程d(3)虫灾和鼠灾等生物灾害带来的主要危害b3.自然灾害与环境(1)同一自然灾害造成危害程度的地域差异c(2)某地或某种自然灾害频发的原因并列举防治措施d4.防灾与减灾应对自然灾害的方法或应急措施b自然灾害与防治1.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1)气象灾害:干旱、洪涝、热带气旋等。

(2)地质灾害:地震、滑坡、泥石流、崩塌、地面塌陷、地裂缝等。

(3)海洋灾害:风暴潮、海啸、海浪、海冰、赤潮等。

(4)生物灾害:病虫害、草害、鼠灾、蝗灾等;森林火灾和草原火灾也属于广义的生物灾害。

2.自然灾害的特点(1)广泛性和区域性:自然灾害的分布范围很广;自然地理环境的区域性决定了自然灾害的区域性。

(2)频繁性和不确定性。

(3)一定的周期性和不重复性。

灾害过程及损害结果具有不可重复性。

(4)联系性:表现为区域之间、灾害之间具有联系性。

(5)造成危害的严重性。

(6)不可避免性和可减轻性。

3.世界主要自然灾害的分布(1)生态破坏与自然灾害人类对自然界实行掠夺性的利用,造成土壤侵蚀、土地沙化、森林枯竭、草原退化等,从而加剧了各种自然灾害的发生频度和成灾强度。

(2)环境污染与自然灾害随着工业化速度的不断加快,环境污染带来的灾害越来越多,其中世界八大公害事件导致的损害是区域性的,而气候变化、臭氧层耗竭和生物多样性减少所带来的损害则是全球性的。

(3)工程活动与自然灾害人类大型工程诱发自然灾害,如许多大城市面临着严重的地面沉降、地裂缝等问题。

人类采掘地下矿产资源造成地面沉降、塌陷和地裂缝等地表失稳现象。

人工边坡也经常出现崩塌、滑坡等地表失稳现象。

大型水库蓄水后,容易诱发地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栏目 导引
第十八章
中国地理
栏目 导引
第十八章
中国地理
阅读以下材料并回答问题。 到 20 世纪 50 年代,辽宁省已成为中国的重工业基地。辽宁 省蕴藏有丰富的铁矿资源,在 20 世纪 70 年代以前,抚顺有 “中国的煤都”之称。
栏目 导引
第十八章
中国地理
(1)简述 20 世纪 70 年代以前影响辽宁省钢铁、机械工业的区 位因素,并指出这个时期辽宁省钢铁、机械工业区位选择的 最主要因素。 (2)简述近年来该省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栏目 导引
第十八章
中国地理
主要农作 物 经 济 作 物
主要分布区及商品农业基 地
主要影响条件
五大基地:江汉平原,冀 中南、鲁西北、豫北平 光照时间长、 棉花 原,长江中下游滨海沿江 土质疏松、水 黄淮 地区,___ 平原,________ 南 源充足 疆地区
栏目 导引
第十八章
中国地理
主要农作物 花生
栏目 导引
第十八章
中国地理
3.水运 大连、上海 为中心,南方航 (1)海运:沿海航线北方航区以 ____________ 广州 为中心;远洋航运包括东行、南行、西行和北 区以 ________
行四个主要航线。
(2)河运:长江、京杭运河、珠江、松花江等。
上海 4.主要的国际航空港:北京、_______________ 、广州。
人均耕地少, 旱涝灾害频繁
水热充足,地形平坦,农 作物一年三熟,劳动力 丰富,传统经验丰富, 交通便利
人均耕地少,受 市场影响,粮食 种植面积减少, 洪涝灾害较频繁
栏目 导引
第十八章
中国地理
下图表示我国某农作物在三个地区的位置。读图,完 成(1)~(2)题。
栏目 导引
第十八章
中国地理
(1)该农产品可能是( A ) A.小麦 C.水稻 B.棉花 D.花生
栏目 导引
第十八章
中国地理
[解析] 本题所提供的文字和地图资料相当明显,如铁、煤资 源的分布,辽河、辽宁省的位置(可联想到交通),过去重工业 基地的发展等。根据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结合辽宁省的实 际情况, 该省有丰富的铁、 煤等矿产资源, 便利的水陆交通(稠 密的铁路网、大连的海运),辽河的水源,劳动力资源,辽河 平原的农业资源等,以上各项可从文字和地图上获得思维的 线索。 其中钢铁、 机械工业区位选择的最主要因素是原料(铁、 煤)。近年来辽宁省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主要是:省内煤炭资 源的枯竭,交通运输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 ( 如高速公路的建 设),改革开放和引进外资等都使工业发展有了新的机遇。
栏目 导引
第十八章
中国地理
解析: 明确图中两条曲线的变化规律是解答本题组的关键。 第 1 题,读图可知,耕地面积下降的速度 2005 年后趋缓,并 没有一直加速下降,据此可排除 A 项;粮食产量在 2003 年 有所下降,排除 B 项;2002 年粮食产量与耕地面积表现出的 变化并不同步,据此排除 C 项。第 2 题,2003 年之后耕地面 积下降而粮食产量逐年增长, 造成的原因可以从材料中获知, 是“我国开始实施鼓励农民种粮的惠农政策” , 政策调动了农 民的生产积极性。
栏目 导引
第十八章
中国地理
解析: (1)可从农业基础、自然资源、交通、科技、政策等方 面进行分析,其中有利的区位条件就是该地传统工业发达的 原因。(2)东北工业结构以重化工业为主,产业结构单一,一 旦市场出现变化 (如产能过剩,石油、煤炭价格大跌等 ),东 北地区经济必然要受到较大冲击。(3)主要从工业结构和产业 结构两方面分析比较,找出甲工业基地产业结构调整面临的 困难。乙工业基地轻重工业都比较发达;甲工业基地以重工 业为主,工业结构单一。乙工业基地为首都经济圈的核心, 文化教育事业发达,因而甲工业基地的第三产业基础和发展 条件远不如乙工业基地。
栏目 导引
第十八章
中国地理
商品粮基地
三江平原(A)、 松嫩平原(B)
成都平原(C)、江 汉平原(D)、洞庭 湖平原(E)、鄱阳 湖平原(F)、江淮 地区(G)、太湖平 原(H) 珠江三角洲(I)
优势 劣势 土地广阔,耕地面积广, 人均耕地多,商品率高, 热量不足,农 作物一年一熟 肥沃的黑土、黑钙土 水热资源充足,地形平 坦,农作物一年两熟, 劳动力丰富,传统经验 丰富,交通便利
栏目 导引
其他
第十八章
中国地理
பைடு நூலகம்
主要农作物
主要分布区及商品农 主要影响条件 业基地 东北 平原、河套平 喜温凉,耐盐碱、 ______ 原、北疆 干旱,生长期短 台、闽、粤、桂、滇、 喜高温、需水量大、 川 生长期长
经 济 作 物
糖料 作物
甜菜
甘蔗 水果 花卉
苹果
柑橘
北方地区的丘陵区
南方地区的丘陵区 西南地区
经 济 作 物 油 油菜 料 作 物 大豆
主要分布区及商品农业 主要影响条件 基地 山东丘陵
长江 流域,并有北 _______ 迁南移趋向 沙质土壤、排水 好 水热丰富的亚热 带气候、地形平 坦
东北 平原、华北平原 地形平坦、雨热 ______ 同期 西北内陆的胡麻、河南 光照好,作物耐 的芝麻 旱
栏目 导引
第十八章
中国地理
下列铁路线:①陇海—兰新线,②京哈—京广线
① 。 (1)能体现自然带从沿海向内陆分异规律的是______ ② 。 (2)能体现自然带由赤道到两极分异规律的是______
栏目 导引
第十八章
中国地理
考法中国主要铁路干线及其意义 1.南北铁路干线(五纵)
(2)①地生产该农产品的最有利气候条件是( C ) A.降水丰沛 C.光照条件好
[解析]
B.地势低平 D.气温较高
第(1)题,在华北、西北、青藏高原三地都可种植的
只有小麦。第(2)题,①位于青藏高原上,地势高,光照充足, 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栏目 导引
第十八章
中国地理
题组中国主要农作物的分布及其区位条件 ( 高考江苏卷 )2003 年我国开始实施鼓励农民种粮的惠农政 策,引起了耕地面积与粮食产量变化的分异。下图是 1999~ 2011 年我国耕地面积与粮食产量变化图。读图回答 1~2 题。
栏目 导引
第十八章
中国地理
答案: (1)农业基础好,东北平原商品农业发达;煤炭、石油、 铁矿、森林等自然资源丰富;水资源丰富(松花江、辽河提供 水源);铁路运输发达;国家政策的支持。 (2)东北地区目前仍以重化工业为主,发电装备、能源、原材 料、汽车为支柱型产业。2014 年以来重化工业受市场产能严 重过剩的影响,石油、煤炭价格大跌,使东北地区经济受到 了较大冲击。 (3)与乙工业基地相比,甲工业基地的工业结构比较单一,产 业结构调整的难度大;甲工业基地的科教发展水平较低,第 三产业基础较差,就业机会少,劳动力外流较多。
栏目 导引
第十八章
中国地理
考点二
中国的工业
四大工业基地 四大工业基地因各自发展条件不同,发展方向和发展重点也 不同,呈现的发展问题也有所不同。具体如下表所示: 工业 基地 辽中 南工 业基 地 发展条件 存在问题 发展方向 加大科技投入, 更新设备,提高 产品质量;调整 工业结构,发展 第三产业和高科 技工业
暖温带气候
亚热带气候 四季如春的气候
栏目 导引
第十八章
中国地理
影响我国东部季风区农业南北差异的主要因素是什 么? 提示:纬度(热量)。 影响我国农业分布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提示:气候、地形。
栏目 导引
第十八章
中国地理
考法中国主要农作物的分布及其区位条件 九大商品粮基地 我国的商品粮基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特别是东北地区 的商品粮基地的商品率很高。九大商品粮基地的分布及发展 的区位条件具体分析如下:
2.我国主要农业区、工业区的区位条件。(重难点)
3.我国主要铁路线的分布。(重点)
第十八章
中国地理
考点一 1.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
中国的农业
栏目 导引
第十八章
中国地理
2.我国主要农作物的分布及其影响条件 主要农作物 主要分布区及商品农业 主要影响条件 基地
粮食 作物
太湖、洞庭湖、江汉平 原有基础好、自然 原、鄱阳湖、成都平 条件优越,但人均 小麦、 原、珠江三角洲、江淮 耕地少 玉米、 地区 水稻、 地广人稀、土壤肥 谷物 松嫩 平原、三江平原 沃、机械化程度高, ______ 但热量条件不足, 复种指数低
栏目 导引
第十八章
中国地理
考点三
中国的交通运输
小 。 大 ,西部________ 1.交通运输网密度:东部________
2.最重要的运输方式——铁路运输。
南昆 线,e 京哈 a 焦柳线,b 青藏线,c 宝成—成昆线,d________ 京沪 线,h 沪杭线,i 京九线。 线,f 京广线,g________
栏目 导引
第十八章
中国地理
[答案] (1)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丰富的铁、煤等矿产资源, 便利的水陆交通,辽河水源、劳动力资源和辽河平原的农业 资源。 原料(铁、煤)。
(2)省内的煤炭资源枯竭,交通运输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改 革开放和引进外资等都使工业发展有了新的机遇。
栏目 导引
第十八章
中国地理
题组中国工业的分布与发展 自 2003 年国家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以来, 东北地区 的经济增速不断上升,2007~2010 年,东北经济增速高于东 部地区。然而自 2014 年以来,受市场产能严重过剩的影响, 东北地区经济增速大幅度下滑。读东北地区经济地理略图, 回答下列问题。
丰富的煤、铁、石 油、海盐等资源; 统一的电网;便利 京津唐工 的海陆交通;紧靠 业基地 山西能源基地,并 有输油管道连接东 北、华北的油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