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烟雨凤凰回湘西

合集下载

含雨字的诗句

含雨字的诗句

含雨字的诗句含雨字的诗句雨,像天庭飘下来的千万条银丝。

那么,你知道含雨字的.诗句有哪些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含雨字的诗句,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含雨字的诗句1、关山多雨雪,风水损毛衣。

——李远《咏雁》2、数点雨声风约住。

——李冠《蝶恋花·春暮》3、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王维《山中》4、壮年听雨客舟中。

——蒋捷《虞美人·听雨》5、丝丝杨柳丝丝雨。

——蒋捷《虞美人·梳楼》6、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韦应物《闻雁》7、斜风细雨作春寒。

——朱淑真《江城子·赏春》8、雨足高田白,披蓑半夜耕。

——崔道融《田上》9、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

——杜甫《赠卫八处士》10、雨过月华生,冷彻鸳鸯浦。

——柳永《甘草子·秋暮》11、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杜甫《水槛遣心二首》12、京国多年情尽改,忽听春雨忆江南。

——虞集《听雨》13、雨暗初疑夜,风回忽报晴。

——苏轼《南歌子·寓意》14、客从东方来,衣上灞陵雨。

——韦应物《长安遇冯著》15、今为羌笛出塞声,使我三军泪如雨。

——李颀《古意》16、犹恨东风无意思,更吹烟雨暗黄昏。

——张嵲《墨梅》17、翻手作云覆手雨,纷纷轻薄何须数。

——杜甫《贫交行》18、锦江近西烟水绿,新雨山头荔枝熟。

——张籍《成都曲》19、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李商隐《端居》20、玄宗回马杨妃死,云雨虽亡日月新。

——郑畋《马嵬坡》21、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

——杜甫《严郑公宅同咏竹》22、轻寒细雨情何限。

——秦观《虞美人·碧桃天上栽和露》23、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

——武元衡《春兴》24、况是青春日将暮,桃花乱落如红雨。

——李贺《将进酒》25、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

——韦应物《寄全椒山中道士》26、黄昏疏雨湿秋千。

——李清照《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27、东风吹雨过青山,却望千门草色闲。

白银似雪 烟雨边城——凤凰古城的环境视觉设计探讨

白银似雪 烟雨边城——凤凰古城的环境视觉设计探讨
b c l e n c e& Te c h no l o g y Vi s i o n
科 技 视 界
科技・ 探索・ 争鸣
白银似雪 烟雨边城
凤 凰 古城 的环 境 视 觉设 计 探 讨
王 柳 孟 东生 代 亚君 ( 河北 工 业大学 建筑 与艺 术设计 学 院 , 中国 天津 3 0 0 1 9 1 )
1 一 座 城 千 年 镇 一座青山抱古城 , 一湾沱水绕城过 一 条红红石 板桥 . 一排小巧掉 角落 , 一道风雨古 城墙 , 一座 沧桑老城堡 . 一个 气绝奇梁 洞 , 一座雄伟 石板桥。 大多数人 由沈从 文而开始注 目 凤凰. 说起沈从 文和沈从 文的《 边 城》 人们会 自然 的想到凤凰 。1 9 3 4年 , 一代文学大师沈从文 的《 边城》 出版 .小说 以 2 O世纪 3 0年代川 湘交界 的边城 茶峒小镇 为故事发生 地. 写作笔法细腻将小 品文与抒情诗 融合 . 对湘 西地区独有 的人情风 貌进行 勾画 : 以船家少女 翠翠的爱情故 事为主线 . 将 一方水土 滋养 的 澄澈纯净 的心灵与善 良美好 的人性彰显出来 。 《 边城》 娓娓道来不骄不 躁无 浮华 的叙事魅力 . 点点滴滴透视 出的乡土风情打 动了海 内外的读 者. 吸 引读者们发掘故事背后的文化 . 从而 . 人们 的视线里走入 了云雾 水乡 的边城凤凰 。 湘西边城在沈从文的笔下 .既有着清净安逸中带着活泼温情 . 又 有着清淡静谧却不失多情的一座城 孕育这座数千年人文古 城的沱江 水 由南华 山脚下缓缓流淌而过 树影斑驳的石墙一段 一段伫立 于古城 江边 。 随波逐流泛舟在沱江之上 , 脚 下的石板路不算平坦 . 仰视古老 的 城墙 , 惊叹立 于江边 吊脚楼的玄妙 , 淡然 、 从 容、 令凤凰 贴近人们心 中 想要的“ 远方的家园” 目前 的凤凰 古城没有统 一的环境视 觉设计 .因此有设 计 的必要 性 建于清康 熙年间的古城 . 这座古城 的江边小镇有 着“ 湘西明珠 ” 之 称 可供设计 的面积仅有东 西一条 大街 . 这条大街商铺繁多 , 虽多为复 古 的建筑 外貌确 互无 关联 . 这条街道贯 穿始终可作 为归纳古城环境视 觉设计 的承载体 环境视 觉设计是解读现有环境 与表达传播环境个性 特征的一 种方式 . 可以是辅 助人们 了解一个城市历史 文化的钥匙 例 如将设 计定位在运用 神秘的苗族艺 术元素对凤 凰古镇江边进 行环境 视觉设计

《边城》读后感

《边城》读后感

《边城》读后感《边城》读后感(精选51篇)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后感了。

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边城》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边城》读后感篇1《边城》是一个关于湘西苗族的“民族寓言”的经典文本。

用人物象征和心理分析的方法,透视《边城》的深层文化隐喻,可以发现沈从文先生对湘西苗族文化的形象思维图腾和他对苗汉、中西文化冲突的思考与隐忧。

“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沈先生诗歌般精妙的几笔点缀,给人留下了悠长的惋惜和无限的牵挂期盼。

其实我们每个人心灵深处不都有一座“边城”?也许先生那座悲天悯人的城以随历史的洪流沉入那厚重的底色中,而留给我们的是对人生和社会的思考。

寻我的边城,寻心灵的那份宁静,我想我是会有一座边城的。

《边城》读后感篇2作者曾经讲到:世间真有百思始得其解的怪事情,每次只要我规规整整地写下“沈从文”三个字,我就立刻会想到水,汪汪洋洋的水,这倒不是因为他的“沈”姓有一个三点水的偏旁,而是因为他如水的性情。

他曾在写于一九三一年的《自传》中说:“我情感流动而不凝固,一派清波给予我的影响实在不小。

我幼小时较美丽的生活,大都不能和水分离。

我受业的学校,可以说永远设在水边。

我学会思索,认识美,理解人生,水对我有极大关系。

”我是住在海边城市的一位中学生,对于水我是不会陌生的,我能理解:水和沈从文的生命不可分,教育不可分,作品的倾向不可分。

《边城》读后感篇3不知道为什么,初三了,反而更没“正事儿”了,这篇文章,就是我“没正事儿”的结果之一。

读苏北的文章,引出了他的老师汪曾祺先生,了解了汪曾祺先生的生活,又提到了他的老师——沈从文先生,由此,我翻开了《边城》的第一页。

翻开扉页,就见到一座塔,一座孤房,一条渡河,一条渡船。

冷清中夹杂这淳朴,宁静中有略显悲哀。

那是一座边城,见城如见人,那么善良,那么简单。

大学生如何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大学生如何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摘要:本文首先对大学生恋爱的原因,大学生恋爱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重点就树立正确爱情观的措施加以阐述,最后通过案例分析,证实树立良好的爱情观对大学生有着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爱情观学生恋爱现状主要措施在人生的学业生涯里,大学是十年寒窗后的又一个新的开始。

大学里学生不仅收获学业,提高专业技能,往往也收获了爱情。

随着时代的进步,大学生对爱情的观念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

本文主要对大学生如何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做出适当引导。

1大学生恋爱的原因在结束了紧张的高中阶段学习后,每一位进入大学的同学都怀揣着自己的梦想和对大学的憧憬,设计着自己的大学生活,有些学生把恋爱作为大学生活的一部分。

大学生正处在心理和生理的懵懂期,对待爱情有种期待和探索;在高中阶段的老师会灌输只要高中好好学习,到了大学学业很轻松,还可以谈恋爱;国家的有关政策、法律也允许符合条件的大学生结婚等等方面的因素造成大学生恋爱越来越普遍,越来越公开。

2现代大学生恋爱现状2.1恋爱普遍化。

进入大学,对于大多数的大学生而言,过多的自由时间让他们感到非常寂寞和空虚,学业压力不大,空闲时间多,需要慰藉,这就引发了爱情。

在学校的食堂、操场、主干道、教学楼、公寓楼前后,随处可以看到卿卿我我,成双成对的身影。

谈恋爱的同学越来越多。

2.2恋爱动机多样化。

现在大学生恋爱的动机越来越多。

有的为了打发无聊的时间,有的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有的为了名利,地位,有的为了丰富自己的生活等。

走出了“交往-恋爱-结婚”的传统模式。

2.3年龄低龄化。

在以前只有在高年级才会有个别同学恋爱现象,现在军训还没有结束,就有同学已经进入恋爱状态。

谈恋爱的年龄越来越小。

2.4观念开放化。

有些家长认为大学很轻松,而且都是成年人,也到了该恋爱的时候,甚至有些同学把恋爱当做是大学必须完成的任务。

由于观念上的改变和家长方面的支持,还有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对符合条件的大学生允许结婚的规定,在一定程度上纵容这些行为的发生。

凤凰古城的奇闻趣事

凤凰古城的奇闻趣事

凤凰古城的奇闻趣事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凤凰古城,坐落于湖南西南部,是一座保存完好的古城,被誉为中国最美的古城之一。

凤凰古城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还有许多奇闻趣事让人津津乐道。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寻凤凰古城的奇闻趣事。

一、鬼斧神工的石门凤凰古城的城门叫做石门,据说是由一块巨大的石头凿成的。

这块石头形状奇特,似乎是鬼斧神工所凿,因此被称为“鬼斧神工的石门”。

传说这块石门有着神秘的力量,能够守护古城不受邪恶侵袭。

每到春节和其他重要节日,当地居民都会在石门前祭拜祈求平安。

二、神秘的祠堂凤凰古城有许多古老的祠堂,其中最著名的是地藏庵。

地藏庵建于明代,主要供奉地藏菩萨。

据说地藏庵里有一块神秘的石碑,上面刻有一些古老的文字,内容令人费解。

有人传言这块石碑是古代先贤留下的预言,只有得到真正的净心之人才能够领悟其中的奥秘。

三、红石公园的传说凤凰古城附近有一个叫做红石溪的自然风光区,被称为“中国最美红石谷”。

据说,红石公园中有一块巨大的红色石头,形状奇特,似乎是一个人头的雕像。

当地居民传说这块石头是一位古代英雄的化身,他曾经在这里驱逐恶势力,保护了当地的人民。

每逢风雨欲来之时,石头上会冒出红光,被认为是英雄在警示后人,提醒大家要警惕灾难的降临。

四、水上风情的江边故事凤凰古城被沱江环绕,水乡风情浓郁。

每天清晨,在江边,总会有一群身着民族服饰的女子在水中洗衣,唱着传统的民歌。

据说这些女子是当地的水乡姑娘,她们不仅手艺精湛,而且歌声动听。

传说在这些女子唱歌的时候,沱江的水面会泛起涟漪,仿佛是江边精灵在回应她们的歌声。

五、凤凰古城的古船传说凤凰古城的沱江上有一艘古老的木船,被称为“凤凰号”。

据说这艘木船建于明代,是当地船夫用来贩运货物的。

传说凤凰号曾经经历过一次惊险的航行,当时风浪巨大,船身被打穿了一个洞,但是奇迹般地没有倒下,最终平安抵达目的地。

当地人认为凤凰号是个幸运之船,能够带来好运和平安。

描写凤凰古城的优美句子

描写凤凰古城的优美句子

描写凤凰古城的优美句子1.夜色中的凤凰古城,灯火辉煌,江面上的倒影闪烁着金色的光芒,这座历经千年的古城,在夜晚的映衬下,更显出其独特的魅力和历史的神韵。

2.凤凰古城,悠久的历史与文化在每一砖每一瓦中都留下了深深的痕迹,静谧的夜晚,满天的星辰仿佛为这座古城的美丽添上了最完美的注解。

3.凤凰古城既有北方古城的厚重庄严,又有江南水乡的柔美秀丽。

青山绿水和古朴的建筑相互映衬,形成了一幅独特的山水画卷。

4.雄伟的南华山衬托着凤凰古城,如同一幅幅秀美的画卷。

古城的夜景更是美不胜收,仿佛置身于诗画之中。

不仅如此,凤凰古城还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浓郁的民俗风情。

5.当轻烟袅袅升起,凤凰古城宛如仙境般的景色扑面而来。

青石板路上的湿润映带出古老的宁静与安详。

6.凤凰古城,宛如一颗璀璨明珠,沉积着千年的文化底蕴,闪烁着古老与唯美的光芒。

7.夜幕降临,凤凰古城更显迷人,璀璨的灯光映照着古老的建筑,让人陶醉在这份古今交融的美丽之中。

8.夜幕降临,凤凰古城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在夜色中散发出迷人的光芒。

9.站在凤凰古城的城墙上,俯瞰着这座美丽的城市,不禁让人心生敬意与向往之情。

10.凤凰古城,那是一种古老而静谧的美,仿佛让人置身于诗画之中。

11.凤凰古城,夜晚的灯火阑珊,映照出迷人的色彩,让人陶醉其中。

12.沐浴在夜色中的凤凰古城,华灯初上,石板路古色古香,仿佛置身于古代的盛世画卷。

13.夜幕下的凤凰古城更显神秘美丽,灯火辉煌,流光溢彩。

14.在绵绵细雨中,凤凰古城仿佛披上了一层轻纱,砖瓦之间透出古老的历史气息,让人感受到岁月的沉淀。

15.凤凰古城,美如画卷,仿佛置身于古时的水墨画中。

16.凤凰古城,一座充满神秘色彩的古城,让人仿佛穿越了时空的限制,回到了那个美好的时代。

17.凤凰古城,一个充满诗意的地方,每一处都散发着迷人的美。

18.凤凰古城,美丽的风景与古老的传说相得益彰,令人流连忘返。

19.凤凰古城,美丽的山水画卷,将你带入一个纯净的心灵之旅。

高三语文考前强化练习题3套

高三语文考前强化练习题3套

高三语文考前强化练习题3套高三语文考前强化练习题一、标点复习1.(河北省唐山一中2011届下学期高三年级高考仿真考试(四)语文试卷) 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社会科学院15日在京发布2009年“农村经济绿皮书”,指出今年农业生产仍将保持良好态势,农业增加值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预计均为6%。

B.经济危机的影响使得大学生就业问题雪上加霜,有识之士马上支出奇招:大学生要就业首先要放下精英观念。

据说,只要不用精英教育的观念看待大学生就业,就不存在就业问题。

C.最近几十年来,因为“以药补医”机制,形成了扭曲的公立医院经济补偿机制和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内在驱动,导致公立医院公益性弱化,群众“看病难、看病贵。

”D.官者,社会生活的组织者和管理者。

商者,社会财富的创造与流通的推动者。

学者,科学文化艺术的传承与弘扬者。

三者各司其职(“官”用好权,“商”赚得钱,“学”尊且贤)。

如此一来,百姓获益,社会有序,可曰:和谐。

2.(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11届下学期高三年级高考考前得分训练考试(四)语文试卷)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没有错误的一句是( )A.中国共产党的《一号文件》详细说明了为提高农村收入而进一步采取的措施。

文件要求其他省份也取消农业税。

根据这个文件,在追加的卫生保健和教育开支中,至少70﹪要拨给农村地区。

(通常大部分给了城市)文件还呼吁增加补贴和政府加大对农业的投入。

B.我不会怀疑,哪怕是一分钟的怀疑,如果我现在还是二、三十岁、是个没有子女的单身汉,那从大学一毕业,我就会收拾行囊到中国去生活。

C.最近几周,我们看到“林肯”号航空母舰上的美国海军飞行员为营里亚齐省的海啸受灾者运去了救灾物资。

按照奈的划分方法,我们应该把这一举动归为哪一类呢?这是带人情味的硬实力?还是穿着防弹衣的软实力?不管它是什么,它受到了当地人的欢迎。

D.美国商会驻北京办事处负责人埃默里威廉斯说,对人民币升值问题:“我们还没有形成真正的观点。

湘西少数民族舞蹈创作的当代缺失与对策

湘西少数民族舞蹈创作的当代缺失与对策

湘西少数民族舞蹈创作的当代缺失与对策作者:杨丽珍来源:《艺术评鉴》2017年第06期摘要:少数民族民间舞作为一种艺术,要与时俱进,要在继承中发展与传承,要在发展传承中不断的创新。

少数民族舞蹈的发展离不开创作的推动。

湘西少数民族舞蹈作为少数民族民间舞的一种,在剧目创作时却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民族属性彰显和编创“度”的把握不够;二是舞蹈艺术表现手法浅陋,缺乏民族文化认识与自信;三是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将艺术“商品化”。

通过对湘西少数民族民间舞蹈的编创发展问题研究发现,解决湘西少数民族舞蹈剧目创作的当代缺失的主要对策包括:一是要尊重民族文化,留守民族根脉;二是要抓住民族“核心”,提倡意境创作;三是取材源于生活,跟上时代潮流。

关键词:湘西少数民族舞蹈创作中图分类号:J72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7)07-0046-04少数民族民间舞作为一种艺术,要与时俱进,要在继承中发展与传承,要在发展传承中不断的创新。

少数民族舞蹈的发展离不开创作的推动。

通过创作不断赋予少数民族民间舞以新的生命力,使少数民族舞蹈更具时代性,使它永远被社会民众所接受和喜爱,而少数民族舞蹈的创作也需要跟随时代潮流发展进行自身内部的改革,达到随主流的发展。

一、湘西少数民族舞蹈创作的历史回顾(一)湘西少数民族舞蹈创作阶段初探由龙建珍、杨宪明编创的《花鼓》和《铜铃舞》和杨秀勒编的《织花带》和《跳仙》参加了第一届湖南省舞蹈汇演,在那时,省里的观众首次感受和领略来自湘西的舞蹈艺术魅力。

这个时期的舞蹈,创作原生态强,风格纯朴,动律单一,动机单纯。

舞蹈音乐从民间素材中获取,具有十足的韵味和清新的感觉,作曲技法专业,有独立的品格。

(二)湘西少数民族舞蹈创作的风雨时期在“文革”期间,也有很多反映当时的作品,其中有周舜华、龚行南编的《养猪姑娘》;张莉茹编的《酉水河上女船工》;罗时娥编的《解放军野营到苗寨》;集体编的《跃进花鼓》;余大鸣、李生权编舞的《观花》;张莉茹编的《朝阳花》(后改为《春》)等作品从多个视角,不同手法,诠释了对生活的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