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V柴油发动机冷起动研究
高压共轨柴油机低温起动过程试验研究

高压共轨柴油机低温起动过程试验研究高压共轨柴油机作为一种高效低排放的柴油发动机,受到了广泛的应用。
但是在低温环境下,柴油机的启动会受到一定的限制,给实际应用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因此,对于高压共轨柴油机在低温环境下的起动特性进行试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低温环境下,柴油机的起动主要受到燃油的稠度和粘度的影响。
燃油稠度大,会增加喷射泵的排油阻力,从而使得燃油喷射量变小,导致发动机的起动困难。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在高压共轨柴油机启动过程中保持燃油的流动性,以提高喷射泵的排油能力。
试验中,采用了实验室制备的低温环境下常用的几种润滑油和燃油,对高压共轨柴油机的起动过程进行了分析。
试验结果表明,在低温环境下,柴油机始动时间大大延长,且始动过程不稳定。
特别是当环境温度低于-20°C时,柴油机的启动时间明显增加。
同时,由于燃油的粘度较大,喷嘴的出油量也显著降低,导致动力输出不稳定。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试验中尝试了多个方法。
首先,采用了预热装置进行预热,以提高燃油的流动性。
通过实验发现,预热区域的温度越高,柴油机启动时间越短。
其次,对发动机控制系统的参数进行了调整,改变了燃油喷射的时序和喷射压力,以提高燃油的喷射速度和喷雾质量。
最终,针对不同的低温环境,采用不同的燃油和润滑油,以提高柴油机的启动效率。
总体来说,这次试验研究对于高压共轨柴油机在低温环境下的启动特性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提出了多种有效的解决方案。
但是,需要指出的是,由于不同地区和应用场景的差异,实际应用时仍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在实际应用中,高压共轨柴油机在低温环境下的起动问题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
低温环境下,发动机的燃油流动性会受到限制,导致喷油系统的失效和起动困难。
想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从多个角度入手。
首先,可以考虑采用燃油添加剂的方法。
添加剂可以提高柴油在低温下的流动性和抗磨性,从而增加喷油系统的稳定性和起动能力。
如今市场上已经存在多种低温环境下的燃油添加剂,可以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进行选择。
某柴油越野车型低温冷起动试验研究

某柴油越野车型低温冷起动试验研究发布时间:2021-06-30T03:06:30.067Z 来源:《现代电信科技》2021年第4期作者:苏志亮[导读]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越野车越来越受人们的喜爱,挑战极限成了生活的一部分。
而柴油发动机功率大,动力经济性好,油耗低,被广泛用于越野车型。
(北京汽车集团越野车有限公司北京 101300)摘要:在我国北方冬季气温极低,车辆的低温冷起动成了必须考核的性能指标。
低温起动时气温越低,起动越困难,随之排放污染也会越严重的现象。
本文以某款柴油越野车为例,进行低温冷起动性能试验研究。
通过优化改进,试验数据结果表明,实施保温措施提高蓄电池温度,降低起动时蓄电池电压降,增加冷起动时喷油量等措施,能有效提高起动时蓄电池电压,提高发动机拖动转速,有效提升冷起动成功率,为后续在低温环境下提升车辆冷起动性能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低温;冷起动;柴油车;试验一、概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越野车越来越受人们的喜爱,挑战极限成了生活的一部分。
而柴油发动机功率大,动力经济性好,油耗低,被广泛用于越野车型。
但由于柴油自燃温度低,粘度较大,不易挥发,且雾化较差,尤其冬季冷车较难起动。
在我国北方的冬季,气温常常达到零下二三十度,特别是祖国的最北极-漠河,最低温度可以达到零下四十多度,这种低温对于车辆的起动无疑是巨大的挑战,寒冷的冬季起动车辆时很痛苦的一件事,但恰恰是越野车就要直面各种极限挑战,满足极端天气的使用。
低温是对汽车起动最直接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温度越低,起动就越困难,柴油车尤其是这样。
冷起动过程极短,但起动过程的各项技术参数:喷油浓度、喷油时间、燃烧情况,油液温度,蓄电池电压,起动电流等都极为重要。
无论是柴油的雾化水平,润滑油的粘度及蓄电池的低温性能等,都提出了很严苛的要求。
在极端寒冷的天气下,辅助加热措施必不可少,大都需要这些辅助措施才能顺利起动,比如,进气加热,提高进气温度;水加热,使缸体缸盖加热,提高柴油雾化水平,使机油温度升高,降低其粘度,降低起动时阻力等等。
某型柴油机高压共轨系统冷起动性能试验研究

收稿日期:2018-10-08作者简介:郭威(1993—),男,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汽车电控。
E-mail :1073128915@ 。
DOI :10.19466/ki.1674-1986.2019.02.013某型柴油机高压共轨系统冷起动性能试验研究郭威1,2,彭忆强1,何忠霖1,易威2(1.西华大学汽车与交通学院,四川成都610039;2.武汉锐科控制系统有限公司,湖北武汉430056)摘要:以某非道路用国产高压共轨系统柴油机为研究对象,对其冷起动性能进行研究,并与带国外高压共轨喷油器的同款发动机进行对比,通过分析冷起动试验结果,对国产高压共轨ECU 里喷油参数进行优化标定。
最终通过试验验证,使国产高压共轨柴油机冷起动性能特别是排放性得到极大地改善。
关键词:非道路用国产高压共轨柴油机;冷起动性能;标定;排放性中图分类号:TK42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1986(2019)02-051-05Research on Cold-start Performance of a High Pressure Common Rail System Diesel EngineGUO Wei 1,2,PENG Yiqiang 1,HE Zhonglin 1,YI Wei 2(1.School of Automobile &Transportation ,Xihua University ,Chengdu Sichuan 610039,China ;2.Wuhan Eureka Control System Co.,Ltd.,Wuhan Hubei 430056,China )Abstract :The cold-start performance of a domestic high pressure common rail system diesel engine for non-road vehicles was studied and compared with the same type of engine with foreign high pressure common rail injector.By analyzing the result of cold-start test ,the injection parameters of the domestic high pressure common rail ECU were optimized and calibrated.Finally ,the test is passed.The test results prove that the cold-start performance of the domestic high pressure common rail system diesel engine has been greatly improved ,especially in the aspect of its emission.Keywords :Domestic high pressure common rail system diesel engine for non-road vehicles ;Cold-start performance ;Calibration ;Emission0引言自GB 20891-2014《非道路移动机械用柴油机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三、四阶段)》发布以来,我国的非道路移动机械用柴油机将逐渐进入Ⅲ、Ⅳ阶段[1]。
车用柴油机冷启动过程故障机理及其智能诊断研究的开题报告

车用柴油机冷启动过程故障机理及其智能诊断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及意义车用柴油机是重要的动力装置之一,在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冷启动故障,如启动时发动机无法启动、启动困难、震动过大等问题,这些故障不仅影响车辆正常行驶,还可能导致发动机损坏,因此进行冷启动故障机理及其智能诊断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内容本课题将围绕车用柴油机冷启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故障机理及其智能诊断方法进行研究,具体内容如下:1. 分析车用柴油机冷启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故障机理,对故障原因进行识别和分析,探究故障对发动机性能和寿命的影响。
2. 研究发动机传感器、控制系统、喷油器等各种系统组件在冷启动故障中的作用及其互相关系,分析不同故障情况下系统的运行状态。
3. 基于机器学习和数据挖掘技术,建立冷启动故障的智能诊断模型,并进行优化和改进,提高诊断精度和可靠性。
4. 开展实验验证,通过实际测试和数据分析,验证所提出的故障机理和智能诊断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三、研究目标及预期成果本课题旨在研究车用柴油机冷启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故障机理及其智能诊断方法,预期达到以下目标:1. 系统分析车用柴油机冷启动故障机理,揭示故障原因和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
2. 研究发动机传感器、控制系统、喷油器等各种系统组件在冷启动故障中的作用及其互相关系,深入了解系统运行状态。
3. 建立基于机器学习和数据挖掘技术的智能诊断模型,提高冷启动故障诊断精度和可靠性。
4. 实验验证所提出的故障机理和智能诊断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为车用柴油机冷启动故障的预防和处理提供参考。
预期成果包括发表高水平论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等。
四、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1. 研究方法:文献调研、实验验证、数据分析、模型建立、模型优化等。
2. 技术路线:(1)文献调研,对车用柴油机冷启动故障机理及其智能诊断方法进行系统整理和梳理。
(2)实验测试,通过原型车实验和传感器数据采集等手段获取实验数据,对冷启动故障进行分析和诊断。
船用柴油机低温启动性能优化设计研究

船用柴油机低温启动性能优化设计研究随着国际贸易和航运业务的不断发展,船舶成为海上货运的主要运输工具,船用柴油机作为船舶动力的核心设备,已经成为保障航行安全与经济运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在海域天气复杂、温度低于0℃的情况下,船用柴油机的低温启动性能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针对船用柴油机低温启动性能进行优化设计研究。
一、船用柴油机低温启动性能的意义在北极地区、南极地区等低温环境下,船用柴油机在起动时常常会出现启动困难、起动时间长等问题。
这不仅会导致船舶的延误,也会影响船舶的安全性能。
优化船用柴油机的低温启动性能,不仅能提高船舶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效益,还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影响船用柴油机低温启动性能的因素1. 柴油机启动机构方面。
柴油机启动机构的设计是否合理,动力是否充足,对低温启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 燃油系统方面。
低温环境下,柴油燃料的粘度会增大,不利于燃油系统的正常工作。
有时还会发生油泵叶片的弯曲或破碎等现象,造成柴油机启动困难。
3. 润滑系统方面。
润滑系统对于柴油机的长期稳定工作非常重要。
在低温环境下,润滑油的黏度增加,启动时需要更多的动力来推动润滑油,以确保润滑系统正常工作。
4. 起动前预热方式方面。
柴油机启动前的预热过程,对于保证柴油机冷启动后能够正常工作至关重要。
三、船用柴油机低温启动性能优化设计研究优化船用柴油机的低温启动性能,需要从上述几个方面入手。
1. 启动机构优化。
采用大功率的起动机,加大电源容量,确保启动机构的充足动力,提高柴油机在低温环境下的起动能力。
2. 燃油系统优化。
燃油预加热、采用加热器对燃油进行加热处理,降低燃油粘度,以减轻油泵运动阻力,改善喷油系统的工作状态,从而提高柴油机的低温启动能力。
3. 润滑系统优化。
用更好的润滑油替换原来的低粘度润滑油,确保润滑系统正常工作,增强机体和活塞等部分的润滑性能,提高柴油机低温启动的可靠性。
4. 预热系统优化。
柴油发动机冷启动 (1)简版

柴油发动机冷启动 (1)柴油发动机冷启动 (1)简介柴油发动机是一种内燃机,利用柴油燃料进行燃烧产生动力。
冷启动是指在发动机温度较低的情况下启动发动机。
柴油发动机冷启动对于确保发动机正常运行和延长其使用寿命非常重要。
在本文档中,将介绍柴油发动机冷启动的流程、注意事项和一些实用的技巧。
冷启动流程柴油发动机冷启动的流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检查燃油和润滑油在进行冷启动之前,应该检查发动机的燃油和润滑油的状态。
确保燃油箱有足够的燃油,并检查燃油是否干净。
同时,检查润滑油的油位和质量。
如果发现燃油或润滑油有异常情况,应及时进行处理。
2. 预热在冷启动之前,应进行预热。
预热是为了提高发动机的温度,使其更容易启动。
可以使用发动机预热器或其他方法来进行预热。
预热的时间一般为几分钟,取决于发动机的温度和环境温度。
3. 启动当发动机达到预定的温度后,可以进行启动。
柴油发动机的启动一般需要使用起动机。
在启动之前,要确保离合器处于脱离状态,并且挂入空挡。
然后,按下启动器按钮或拧动启动钥匙,启动发动机。
4. 加速和保持在发动机启动后,应适当加速并保持一段时间,以使发动机达到正常运行温度。
这有助于发动机的顺畅运转和燃烧效率的提高。
同时,要注意发动机的工作声音和仪表板的指示,确保其正常运行。
注意事项在进行柴油发动机冷启动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事项:1. 确保安全在启动发动机之前,要确保周围环境安全。
柴油发动机的冷启动会产生一些废气和排放物,因此应该在通风良好的地方进行。
同时,要确保发动机所处的位置平稳,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以防止意外发生。
2. 遵循操作指南在进行柴油发动机冷启动时,要遵循发动机的操作指南和注意事项。
这些指南通常包括发动机的特殊要求和使用限制。
遵循操作指南可以有效地保护发动机并提高其寿命。
3. 观察发动机状态在发动机启动和运行过程中,要时刻观察发动机的状态。
要注意发动机的工作声音、振动和仪表板的指示。
如果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进行处理,以免发动机受损或导致其他问题。
发动机低温冷启动实施方案研究

柴油机发动机低温启动的解决方案在我国北方或西部高原地区冬季,由于环境温度较低,工程机械启动困难。
主要原因是:柴油机气缸压缩终了时空气温度达不到启动所要求的温度,且气缸内压缩空气压力也明显低于启动所要求的压力;蓄电池最佳工作温度为20~40℃,随着环境温度的降低,其输出能力也相应地下降,导致柴油机启动系统功率下降;环境温度较低时,机油黏度变大,各摩擦负之间阻力加大,使柴油机启动转速下降,同时,柴油黏度增大,喷油雾化质量变差,延长了着火滞后期;空气密度及空气中氧气含量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而降低,海拔高度越高,柴油机越难启动。
在低温条件下,为保证各类工程机械在寒冷条件下能够安全地投入使用,应当做好日常保养,最好安装低温辅助启动系统。
常见的几种低温启动方式:(1)选用低温性能好的柴油机油这类机油低温黏度小,各摩擦副间润滑好,启动阻力小,利于启动。
目前使用的多级油,如15W/40W前的数字越小则机油的低温流动性越好。
因此,低温时推荐使用10W或5W机油。
(2)采用低温性能好的蓄电池必要时可对蓄电池进行保温,以保证其低温条件下能正常充电且有足够的输出电流,从而提高了启动系统功率。
(3)加注冷起动液(4)火焰预热启动(5)循环水加热系统(也称燃油加热器加热系统)(6)其他的预热方式除上述预热方式外,还可采用热水预热法、蒸气预热法、电预热法等多种方法进行低温启动。
“宏业”牌燃油加热器低温启动,采用的为循环水系统加热方法。
(产品见附图)燃油加热器是通过燃烧换热原理加热器循环系统内冷却液介质。
其控制方式为自动型,该产品采用与环境温度相适应牌号的轻柴油作为燃料,能在-40℃以上的环境条件下正常工作。
使用24V(也可根据用户需求订做12V)直流电源。
它可与发动机及强制散热器等辅助散热装置组成循环系统,为各种车辆发动机低温启动,风挡玻璃除霜和车室内取暖提供热源。
该产品适用于下列条件:1. 环境温度:-40℃- +40℃2. 系统内温度:≤95℃3. 系统内压力:0.4-2kgf/cm24. 海拔高度:≤5000m5. 风速:0-100km/h循环冷却介质加热系统,也称燃油加热器加热系统。
CUV柴油发动机冷起动研究

CUV柴油发动机冷起动研究冷起动性能是柴油发动机的一个重要指标,文章阐述了对CUV柴油发动机、起动机、蓄电池、预热塞如何科学合理的匹配;表明了针对起动机和蓄电池的核算方法;通过试验验证,证明文章中的方法完全正确。
标签:发动机;起动机;蓄电池;系统匹配引言对于一般柴油机而言,不进行专项的冷起动匹配,在(0~-5)℃还可以顺利起动,但在更低的环境温度下起动就非常困难。
我们国家北方冬天的气温大部分地区都能达到-20℃以下。
文章以一个CUV车型1.5L涡轮增压柴油发动机的冷起动性能匹配研究为例,诠释如何使柴油发动机满足-30℃冷起动要求。
1 起动机的确定[1]1.1 起动机的功率选定1.1.1 起动机的功率选定方法一P起=C×L×n÷9550÷η=75×1.5×150÷9550÷0.9≈2.0 kWP起-起动机的功率;C-比例系数,柴油机取(70~75),是个经验值。
L-发动机排量2.0L;n-发动机能自行运转着火的转速,此发动机为150r/min;η-传递效率(0.85~0.95),此式取0.9。
1.1.2 起动机的功率选定方法二此方法为类比法。
根据GB/T 12535要求,起动机的转矩M必须大于发动机的阻力矩。
已知发动机的平均阻力矩为:MC=0.39V[ε+6■+KM(1+■)■]MC-发动机平均阻力矩,N·m;V-发动机排量,L;ε-压缩比;δ-曲轴旋转不均匀系数;KM-常数,柴油机=2.8;V-发动机机油的运动粘度,cm2/s;N-在稳定旋转状态下曲轴的平均转速,r/min。
此款柴油机的排量是1.5L,已知公司内某款2.0L柴油发动机的-30℃时的起动阻力矩是82 N·m。
理论上除排量外其余参数可默认相同。
所以:150-发动机最低起动转速,r/min;12.7-起动机转速与发动机的转速比,后面会详解此参数;60-1分钟=60s。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o 1 4 年 第2 8 期』 科技创新与应用
滚珠丝 杠副在 中包车 上的应用
张 海 艳
( 鞍 山市 信 息技 术 学校 , 辽宁 鞍山 1 1 4 0 0 0 )
摘
要: 介绍 了滚珠丝杠副在 中包车上作为千斤顶的应用情况 , 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希望通过文章的介绍, 可以对相关工作
千
顶
态。 铸 钢 工 艺及设 备 【 M】 冶 金 工 业 出版 社.
干
顶 [ 2 ] 吴祖育. 数控机床[ M ] .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作者简介 : 张 海艳 ( 1 9 7 1 , 1 0 一 ) , 本科 , 机 制专业学士, 讲 师, 从 事数 控 专 业教 学与研 究工作 。 图 2 中包车 滚珠 丝 杠 千 斤顶 布 置 图
工作台
图 1数控 机 床 上 滚珠 丝 杠 副 工作 示 意 图
操作 箱 上 ” 下降” 按 钮 再 使 车架 缓 慢 地 降下 来 , 这 可使 车上 称 量 装 置 的压力传感器免受冲击 。由于要克服几十吨的起升重量 , 整个升降 过程要求平稳 。滚珠丝杠副结构具有高 的制造精度及运动精度 , 因 而中间包车 的升降装置采用 了滚珠丝杠副为传动部件一 滚珠丝杠 千斤 顶 。滚 珠 丝杠 千 斤顶 的布 置 图如 图 2 。 中包 车的 升 降采 用 了 四个 滚珠 丝 杠 千 斤顶 , 车架 左 右 两侧 各 有 两个 , 它 分别 由二 台 电机 驱 动 , 为保 证 四个 千斤 顶 同步 , 两 台 电机 通 过 连 轴器 相 连 。在 后 侧车 架 上 设有 二 只 伞 齿轮 箱 , 经 伞 齿 轮箱 改 变 运动方 向, 经 万 向连 轴 器 将 运 动传 至 千 斤 顶 的 蜗杆 和蜗 轮 , 而 蜗 轮 则 带 动滚 珠 丝杠 副的 螺母 旋 转 。 为 了将蜗 轮 的旋 转 运动 最 终转 换 成 丝 杠 的上 下 运动 一 即 千斤 顶 的升 降运 动 , 分 别在 千 斤 顶 壳体 内壁 加 工 有 导 向槽 以 限制 螺母 的轴 向 位移 及 丝 杠 的周 向旋 转 。除 此 之外 , 还要求升降 自锁 。由于滚珠丝杠和螺母之间的摩擦 系数极小 , 不具 有 滑 动 丝 杠螺 母 的 自锁 性 , 滚 珠 丝 杠 在静 止 时 , 重 物 的作 用 力 可 以 使螺 母 转 动 , 因此 在 电 机侧 设 有制 动器 以实 现锁 紧 。 3 使用 中的 常见 问题及 措 施 使 用 中 的最 常 见 问题 是磨 损 ,所 以要 对 千 斤顶 进 行定 期 更 换 、 换油 , 进 行 有 效 的润 滑 。 由于 中间 包车 是 由 P L C系统进 行 升 降 时 的 减速 和停 止 控制 , 极 限 开关 在这 里 起 为 P L C拾 取 升降 是 否到 位 的信 号 的作 用 , 所 以极 限开 关 的调 整 非 常 关键 , 试 车前 升 降极 限必 须 调 好, 保 证 其灵 敏 度 ; 在 连 铸 生 产 中 曾发 生 过 极 限 开关 失 灵 而导 致 滚珠 丝 杠 千斤 顶 开 出上 限而 损 坏 的设 备事 故 。 为 防 止 万 一极 限失 灵 ,可 以在 滚 珠 丝 杠 千斤 顶 上 加 工一个事故槽 ,使其 出现事故时进行 自转 ,而不损坏设 茧 备, 这项 措 施将 避 免千 斤 顶损 坏 事 故 的发生 。 另外 , 可 以 通 过加 强 技 术 培 训 和 职工 的责 任 心 教 育 , 树立精心 维护设备 的观念 ,使设 备处 于 良好的工作 状
提 供借 鉴 。
关键词: 滚 珠 丝杠 ; 中 包车 ; 升 降装 置 ; 自锁 中 间包 车 是 中间 包 的装 运 设 备 , 设 于操 作平 台上 , 其 主 要 作 用 2滚 珠丝 杠 副 在 中包 车上 的应用 —— 滚珠 丝杠 千 斤顶 是 在多 炉 连续 浇 注 时实 现 快 速更 换 中间 包 。一 般 , 每 台连铸 机配 备 目前 炼 钢 厂 连 铸 机 的 生 产 操 作 高 度 自动 化 ,均 采 用 计 算 机 中 间包 车 2台 , 一 台供 浇 注 作业 , 一 台供 中 间包 烘烤 用 。 中间 包车 把 ( P L C ) 对过 程进 行 控 制 。为 了适 应使 用 浸 入式 水 口和 低 液 面浇 注 的 烘 烤 好 的 中 间包 运 到浇 注位 置 , 在浇 注 结 束后 再 把 中间 包从 结 晶器 连铸工艺要求 , 中包车上要有升降装置 , 其作用是在安放 中间包时 , 上方运走。 中 间包 车 主要 由走 行 装 置 、 升 降装 置 、 对 中装 置 和称 量 装 车 架 在 千 斤顶 的作 用 下 , 处 于上 升 位 置 , 然 后 由 操 作人 员按 下机 旁 置 组 成 。滚 珠 丝杠 副 在 这里 作 为 升降 装 置 中 的千斤 顶 使 用 。 1滚 珠 丝 杠副 简 介 滚珠 丝 杠 副是 将 旋 转运 动 转换 成 线 性运 动 的传 动 装 置 。 它 与 普 通 的丝杠 螺 母 传动 有 本 质 的 区别 。 它是 在 丝杠 和 螺母 间 加工 有 弧形 螺 旋槽 , 当 它们 套装 在 一 起 时形 成 了螺 旋 滚道 , 在滚 道 内装 满滚 珠 , 当丝 杠 相 对 于 螺 母旋 转 时 , 两 者 发 生轴 向位 移 , 而滚 珠 则 沿着 滚道 流 动 。这 种 以滚 动摩 擦 来 实 现 运 动 转 换 的 方式 有 效 降低 了摩 擦 阻 力 。滚 珠 丝杠 副具 有传 动 效 率 高 、 运 动平 稳 、 寿命 长 , 同 时兼 具 高精 度、 可逆性 的特点 , 通 常, 作为精密传动部件 , 用 于各种机 电一体化 设备上 , 如用于数控机床的进给系统( 见图 1 ) , 以 实 现 高 精 度 的位 置 控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