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纪委遴选考点】如何区分“服从组织”和“盲从领导”?
判断服从意识的面试问题

判断服从意识的面试问题在工作场合中,服从指挥是非常重要的一项素质。
因此,在面试过程中,有可能会遇到判断服从意识的面试问题。
针对这类问题,我们应该如何回答呢?首先,我们要理解服从意识的含义。
服从意识不仅仅是听从上级的指令,更是一种团队合作的精神,是为了达成共同的目标而愿意牺牲一些个人利益。
针对这类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回答:1. 说明自己对服从意识的理解在回答这类问题时,我们首先要表达出对服从意识的理解。
我们可以以亲身经历或者参与过的事情来说明,比如在之前的工作中,自己服从团队领导的指挥完成了一项重要任务,或者在学生时代,参加过各种团队活动,深刻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以及个人付出所带来的成就感。
2. 说明自己在工作中的表现我们也可以详细阐述自己在工作中表现出的服从意识,比如在工作中主动配合上级的安排,尽职尽责地完成自己的任务,在团队中协作顺畅等等。
这些都是能够说明一个人是否有良好的服从意识的细节表现。
3. 强调自己对于团队目标的重视在回答问题时,我们也需要强调自己对于团队目标的重视,表达出愿意为了团队的利益而做出自己的贡献。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列举一些具体的事例,比如在团队中协调资源合理分配,进一步提高团队的工作效率等。
4. 表现出积极的态度最后,在回答问题时,我们需要表现出积极的态度。
我们可以强调自己的自我约束能力以及条理性,说明自己可以在团队中积极为团队提供价值、消除团队冲突等等。
这样的态度能够使团队更加和谐,员工也能够更好地融入车间/企业集体之中。
总之,判断服从意识的问题是面试中比较重要的环节之一。
我们需要从自己的角度去思考并表达,要体现自己的合作意识、责任心以及团队意识,据此在面试中留给自己最好的印象,顺顺利利地拿到心仪的岗位。
“服从”不是“盲从”,“背锅”不是担当

龙源期刊网
“服从”不是“盲从”,“背锅”不是担当
作者:
来源:《新传奇》2018年第25期
对于党员干部而言,服从组织决定是理所应当的。
通常情况下,组织决定是由领导班子民主决策产生的,合法合规合理,自然应当坚决执行。
但也会有些例外情况,领导班子的集体决定提出了一些明显违纪违法的要求。
这个时候,“服从组织”和“盲从领导”就必须要严格区分开来,否则就很容易触碰纪法红线。
如何区分“服从组织”和“盲从领导”?党纪国法就是标尺。
在党纪国法的框架内,坚决执行组织的决定,哪怕存在探索尝试的改革创新风险,也应不计个人得失,不打折扣地去干,这就是服从组织敢担当的表现。
在现实中,少数人在执行领导下达的明显违纪违法的指令时,心存“都是为了工作”的侥幸,主观地将违纪违法曲解成“工作上的变通”,以为只要领导“罩着”就不会出事,即便出问题也有领导扛着,自己不至于“吃瓜落”,还有个别人甚至以能为领导“背锅”为荣。
殊不知,这些或委曲求全、或勇于“背锅”的行为,恰恰是不敢担当的表現。
“服从”不是“盲从”,“背锅”不是担当。
杜绝这类情况,一方面要以党纪国法为标尺,严惩任何违纪违法行为。
无论其受谁的主使、打着谁的招牌,都不能成为“通行证”和“免罪牌”。
要严肃处分这些勇于、甘于“背锅”的人,彻底打破“背锅换器重”的妄想,同时追责到底,深挖幕后之人,不能只剪枝叶、不铲烂根。
另一方面,要给敢于担当、坚守底线者撑腰,免除其因“不听招呼”而被“穿小鞋”受气吃亏的后顾之忧。
(《中国纪检监察报》)。
终于理解如何服从领导安排

终于理解如何服从领导安排如何服从领导安排呢?下级服从上级,是上下级开展⼯作、保持正常⼯作关系的⾸要条件,是融洽相处的⼀种默契,也是⽼板观察和评价下属的⼀个尺度。
服从是⼀种美德,⼀名称职的员⼯必须以服从为第⼀要义,没有服从观念,就不可能把⾃⼰的⼯作做好。
每⼀位员⼯都必须服从上司的安排,就如同每⼀个军⼈都必须服从上司的指挥⼀样。
⼤到⼀个国家、军队,⼩到⼀个企业、部门,其成败很⼤程度上就取决于是否完美地贯彻了服从的观念。
古语云“恭敬不如从命”,对领导需要谦恭礼让,但是⼀味的谦恭礼让不如遵其所命,对⽼板⽽⾔,服从是第⼀位的。
当然,上司的决策也有错误的时候,但是,作为⼀名下属你也应该遵从执⾏。
你既不能事先加以肯定或指责,也不要事后加以抱怨或轻视他的决定,更不能不去执⾏他的命令。
“糟了,糟了!”公司采购部的经理理查德放下电话,就叫嚷了起来:“那家便宜的东西,根本不合规格,还是迈克尔的货好。
”他狠狠地捶了⼀下桌⼦:“可是,我怎么那么糊涂,还发Email把迈克尔臭骂⼀顿,还骂他是骗⼦,这下⿇烦了!”“是啊!”秘书詹妮⼩姐转⾝站起来说,“我那时候不是说吗,要您先冷静冷静,再写信,您不听啊!”理查德说:“都怪我在⽓头上,以为迈克尔⼀定骗了我,要不然别⼈怎么那么便宜。
” 理查德来回踱着步⼦,突然指了指电话说:“把迈克尔的电话告诉我,我打过去向他道个歉!”詹妮⼀笑,⾛到理查德桌前说:“不⽤了,经理。
告诉您,那封信我根本没发。
”“没发?”理查德惊奇地停下脚步,问道。
“对!”詹妮笑吟吟地说。
理查德坐了下来,如释重负,停了半晌,⼜突然抬头问:“可是,我当时不是叫你⽴刻发出的吗?”“是啊,但我猜到您会后悔,所以就压了下来!”詹妮转过⾝,歪着头笑笑。
“压了三个礼拜?”“对!您没想到吧?”“我是没想到。
” 理查德低下头去,翻记事本:“可是,我叫你发,你怎么能压?那么最近发南美的那⼏封信,你也压了?”“那倒没压。
”詹妮的脸更亮丽了,“我知道什么该发,什么不该发!”“是你做主,还是我做主?”没想到理查德居然霍地站起来,沉声问道。
服从与盲从的区别作文

服从与盲从的区别作文
谈到服从,那可不是无脑跟从,而是心里清楚得很,觉得这事
儿对,才去做。
就像过马路得看红绿灯,红灯停、绿灯行,这就是
服从交通规则,谁都得遵守。
说到盲从,那就是跟着别人屁股后面跑,啥都不想,啥都不问。
看到别人买啥就跟着买,别人说啥就跟着信,这哪行呢?自己得有
点主见,别老是跟着别人走。
其实啊,服从和盲从有时候真的就是一线之隔。
就像咱们在职
场上,听领导的安排是服从,但要是领导说啥都照做,不管对错,
那就是盲从了。
所以,咱们得学会分辨,知道啥时候该服从,啥时
候该有点自己的判断。
说实话,有时候真挺难的,想做到既服从又不盲从。
但话说回来,人嘛,总得有点自己的思考和选择。
不然的话,跟个机器人有
啥区别呢?所以,咱们得学会在尊重别人的同时,也不忘保持自己
的独立性和判断力。
四个服从原则

四个服从原则四个服从原则2016-08-05浏览:分享人:龚庆欣手机版党章规定的“四个服从”,既是党最基本的组织原则,也是最基本的组织纪律。
一下关于四个服从原则分享给大家,欢迎阅读借鉴。
更多内容请继续关注网。
近日,省委出台《关于认真贯彻“三严三实”要求进一步加强党员干部教育管理监督的意见》,结合我省实际提出了加强党员干部教育管理监督的一系列措施。
文件出台之际,省委组织部副部长沈晓玲就《意见》的相关热点问题接受了记者采访。
《意见》要求,党员干部必须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财经纪律和工作纪律。
在组织纪律上,强调严格执行党内组织生活制度特别是请示报告制度、领导干部个人事项报告制度,对不严格执行组织制度、履行党员义务的,必须及时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要给予组织处理或纪律处分。
在党的纪律中,政治纪律是党最重要、最根本、最关键的纪律,是党的全部纪律的重要基础;组织纪律是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的准则,是维护党的政治纪律的保证。
组织决定成败。
一个有战斗力的组织,必须是一个纪律严明的组织。
我们党成立之初是只有53名党员的地下党,之所以能够从小到大、由弱变强,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发展成为一个拥有8200多万党员、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执政党,除了有科学理论指导和人民群众支持等原因外,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有铁的纪律作保证。
严守组织纪律,就要对组织忠诚老实,形成正常同志关系特别是上下级关系。
遵守党的组织纪律,就要坚决落实党章规定的“四个服从”,自觉接受组织安排和纪律约束,自觉维护党的团结统一。
严格执行党内组织生活制度特别是请示报告制度、领导干部个人事项报告制度,涉及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个人等重大问题、重要事项,必须第一时间向上级党组织请示报告。
邓小平同志在改革开放初期就深刻指出:“我们这么大一个国家,怎样才能团结起来、组织起来呢?一靠理想,二靠纪律。
”因此,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一定要树立组织纪律意识,正确处理组织与个人的关系、民主与集中的关系、自由与纪律的关系,脑子里要时刻有组织、有制度、有程序、有纪律,真正做到不该讲的话不讲、不该做的事不做,该履行的职责必须认真履行,该承担的责任必须自觉承担,该打招呼的必须主动打招呼,绝不能我行我素、自行其是。
服从不是盲从

服从不是盲从◎文/ 张传禄赵绣雪罗高利钱世荣案例回放这天下午,卞处长接到部主要领导的电话:“喜事!请你到我办公室来一下。
”什么喜事,让领导高兴成这个样子?卞处长不敢怠慢,赶忙放下手中的活计,一溜小跑来到领导办公室。
打眼一看,下属单位某建筑设计所的两位领导也在这里,卞处长心里一下明白了八九分。
卞处长所在的处是负责奖惩工作的职能部门。
前些天,该所设计的一座大楼荣获“当代首都十大建筑奖”,所党委为此上报了集体二等功请示。
卞处长也觉得应该给予褒奖。
他按程序规定,在承办前主动与上级业务部门进行沟通。
沟通过程中,他得到了一个当下还处在机密级别的内情:上层正在对这座办公大楼的建设追究责任。
因为实际开支比原来的预算经费超出近一倍。
“建设经费超标,与我们设计单位没关系吧?”卞处长打内心里想把这事办成,便坚持说,“他们的记功条件够,咱们业务部门就别卡了,你们努力给争取一下。
”“有些事从业务部门的角度看是可行的,但从讲政治的高度衡量就不可行喽!”上级业务部门的领导再三提醒,“一个成熟的机关干部,不能就业务论业务,还要讲政治、顾大局。
”了解到上级领导机关的明确态度,卞处长从职能部门把关的角度,把所党委请求立功的报告给退了回去。
所领导当然不甘心,他们见通过正常渠道走不通,便想到了走“上层路线”,绕过职能部门直接向单位最高领导汇报,打算通过“高压”手段来达到目的。
卞处长刚坐下,部领导就开门见山地说:“刚才我听了两位所领导的汇报,很高兴啊,‘现代首都十大建筑奖’,不容易!这不仅是他们所的光荣,也是我们部的骄傲。
他们说已经上报了集体二等功的请示,你抓紧时间办件,提交部党委研究。
”“这……”部领导的鲜明态度,让卞处长陷入左右为难的境地。
按领导的指示办不合时宜,也不符合上级有关精神;不按照领导的指示办,领导肯定不高兴,也会落下“不服从领导决定”的印象。
怎么办?卞处长思忖再三,终于打定了主意。
他想,服从不是盲从,发现领导的指示有哪些不正确、不妥当的,应当有提醒、劝诫的勇气和责任心。
关于副职的工作诫律:服从不盲从,到位不越位,做事不抢功

关于副职的工作诫律:服从不盲从,到位不越位,做事不抢功领导班子中的正职与副职是同一目标下的两种角色。
副职处在“一人之下、多人之上”的特殊位置,是正职的参谋与助手,具有有限的权力。
有许多副手对角色定位认识不清,存在职责不清或权力冲突的现象,更有不少副手抱怨人难做、事难管。
管事多了,把握不好分寸,有“越位”之嫌;管事少了,造成管理不到位,有“空位”之感。
副职总比正职多正副职的关系能否有机协调,直接影响到班子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在这个双方协调的过程中,往往更需要副职维护正职的核心地位,因此副职在处理同正职的关系中负有重要责任。
⒈、尊重不吹捧,服从不盲从。
作为副职从内心深处理解和接纳正职,是做好本职工作的基本要求。
正职通常由上级组织精心挑选、干部群众比较认可的经验丰富、综合素质较好、威信较高的人担任,因此,副职需要也应该尊重正职。
或许有的正职在能力、道德、为人处事等方面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但你必须相信,他之所以成为你的上级一定有比你强的地方。
在工作中,副职当然要服从正职领导,按正职的意图办事。
但是,服从并不等于盲从,当正职的决策与实际情况有出入时,应给予善意的提醒,以免带来大的失误。
当发生分歧时,副职应冷静对待,慎重考虑,尽力找出分歧中的相近点,千万不可意气用事,要做到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
⒉、用权不越权,到位不越位。
副职要明确有限权力的意识。
副职与正职的权力是有差距的,正职统揽全局,把握大政方针,对单位的事情实行全局领导和管理,而副职仅在自己分管的工作范围内具有一定的权限。
领导班子根据工作需要和副职实际工作能力水平,授予副职一定的工作权限,副职在授权范围内进行工作,且要认真履行职责,对没有授权的,不能轻易越权、表态。
所谓“越权”主要是指不该说的说了,不该管的管了,不该做的做了。
有四种越权行为是副职特别应引起注意而且是禁止做的:一是先斩后奏。
把本不该自己定的事定了,迫使正职同意。
二是设好圈子,片面反映情况,让正职钻,出了问题责任往上推。
四个服从的原则

1、四个服从的原则:2、民主选举的原则:3、党的组织机构的原则:4、党内监督的原则:5、党内集体领导原则:6、禁止个人崇拜的原则:2、3、4、四个服从的原则:党员个人服从党的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全党各个组织和全体党员服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
2、民主选举的原则:党的各级领导机关,除它们派出的代表机关和在非党组织中的党组外,都由选举产生。
3、党的组织机构的原则:党的最高领导机关,是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它所产生的中央委员会。
党的地方各级领导机关,是党的地方各级代表大会和它们所产生的委员会,党的各级委员会向同级的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
4、党内监督的原则:。
上下级组织之间要互通情报、互相支持和互相监督。
党的各级组织要使党员对党内事务有更多的了解和参与。
5、党内集体领导原则:党的各级委员会实行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原则。
6、禁止个人崇拜的原则:党禁止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
要保证党的领导人的活动处于党和人民的监督之下,同时维护一切代表党和人民利益的领导人的威信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1.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抓住发展不松懈,质量比速度更重要,发展要有新路子,速度与效益兼得。
2.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是以人为本。
3.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树立科学发展观的理念,不喂GDP论英雄,要金山银山也要清山绿水,多打基础立长远事4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科学发展观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
全面,就是要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协调,就是要坚持“五个统筹”:(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可持续,就是要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综上,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一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更为根本的是,要从整个组织运行决策层面上扎紧篱笆,既要营造敢闯敢干敢担当的氛围,也要杜绝一切借组织之名行个人“私意”的行径,警惕打着改革旗号的越轨之举。要明确并坚持“三个区分开来”,让实干担当者越来越多,逢迎者没有市场。
如果本文档对您备考遴选有帮助,感谢给个好评哦!
【2018纪委遴选考点】如何区分“服从组织”和“盲从领导”?
明知道领导的“会议纪要”违法,却还是“勇于执行”,岂能如此盲从!近日,媒体报道了这样一则真实案例:河南省永城市城乡规划服务中心原主任夏明旭、该中心时任用地规划股股长刘予永因盲目执行领导的“会议纪要”,违规给地产商办理新增楼层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被法院认定为构成滥用职权罪。
对于党员干部而言,服从组织决定是理所应当的。通常情况下,组织决定是由领导班子民主决策产生的,合法合规合理,自然应当坚决执行。但也会有些例外情况,领导班子的集体决定提出了一些明显违纪违法的要求。这个时候,“服从组织”和“盲从领导”就必须要严格区分开来,否则就很容易触碰纪法红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河南永城这两名干部,混淆了服从与盲从、“背锅”与担当,成了负面典型。
如何区分“服从组织”和“盲从领导”?党纪国法就是标尺。在党纪国法的框架内,坚决执行组织的决定,哪怕存在探索尝试的改革创新风险,也应不计个人得失,不打折扣地去干,这就是服从组织敢担当的表现。相反,一旦逾越了党纪国法,仅凭“上之好恶”去做事,就有可能会被引入歧途,做出追悔莫及的错事。
在现实中,少数人在执行领导下达的明显违纪违法的指令时,心存“都是为了工作”的侥幸,主观地将违纪违法曲解成“工作上的变通”,以为只要领导“罩着”就不会出事,即便出问题也有领导扛着,自己不至于“吃瓜落”。还有个别人甚至以能为领导“背锅”为荣,认为哪怕挨处分也只是一时的,“好心”总会有“好报”,而一旦违背领导意志,哪怕是对的,也担心事后遭排挤、被“穿小鞋”。殊不知,这些或委曲求全、或勇于“背锅”的行为,恰恰是不敢担当的表现。因为计较个人一时得失,而罔顾纪法红线,为虎作伥当“帮凶”,可谓是本末倒置、因小失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