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与合理用药 PPT课件

合集下载

合理用药培训PPT课件

合理用药培训PPT课件

精选2021最新课件
9
药品不合理使用的危害
国际上不合理用药状况 随着药物和药物治疗的 快速发展,不合理用药和药物不良反应的严重性, 逐渐被人们认识,称之为药源性危害或药害
50年代后,发达国家的新药研究开发达高潮,英 美等国生产上市药物达数万种,合并用药和长疗 法不断增加,不合理用药和药物不良反应日益突 出,60年代西欧发生的轰动世界的反应停事件, 日本发生的氯碘喹事件均受到社会舆论谴责,引 起医药界的广泛重视
精选2021最新课件
1而言比西药的不良反应要小,但 中药中也有剧毒药,如服用不当,一样会引起不良反应。 根据不完全统计,1974~1984年国内期刊关于因使用中药 而中毒致死的报道共有27篇,这些中药包括:巴豆、苍耳 子、雷公藤、甜瓜蒂、木通、牵牛、苦楝子等。曾有报道 因长期轮换服用朱砂安神丸、活络丹、补心丹等而引起汞 中毒的病例,乃由于这些中成药内部含有朱砂(汞化合物), 长期服用可引起蓄积中毒
精选2021最新课件
8
药品不合理使用的危害
抗菌药物: (1)诱发细菌耐药。据文献报道:耐红霉素的金葡球菌已 超过50%,耐头孢菌素的菌株已达40%以上,耐喹诺酮的菌 株在35%左右。如果耐药持续发展,最后可能造成无药可治 的后果。 (2)损害人体器官。抗生素在杀菌同时,也会造成人体损 害。如喹诺酮类可致年幼动物软骨损害,使承重骨关节出 现水泡,少数病人出现关节痛和炎症。此外,四环素、利 福平、红霉素均可引起肝损害;氯霉素服用后难以灭活, 可引起儿童心血管衰竭的“灰婴综合症”,严重者可致死。 (3)导致二重感染。在正常情况下,人体的口腔、呼吸道、 肠道都有细菌寄生,寄生菌群在互相拮抗下维持着平衡状 态。如果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敏感菌群会被杀灭,而不 敏感菌群则乘机繁殖,未被抑制的细菌、真菌及外来菌也 可乘虚而入,诱发又一次的感染。 (4)浪费医药资源。抗生素的生产有天然、半合成、合成 3种方法,其中前两种需要粮食作培养基;同时新的抗生素 价格昂贵,滥用造成资源浪费和治疗费用居高不下。

合理用药 PPT课件

合理用药 PPT课件

合理用药观念的发展过程
• 合理用药观念的发展过程 合理用药思想是人类在接受惨痛教训,认真反思之后,为 控制自己创制的"魔鬼"的正确反应,体现了人类新的医学和药 学观念。从药师的角度,对合理用药的理解和做法经历了3个 发展阶段。 临床用药管理阶段 自20世纪60年代起,随着几起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事件的爆 发,药师开始认识到,仅仅调配制备出质量合格的药品,并不 能保证发挥预期的药物作用,药师必须将临床用药管理作为药 房业务工作的主流。用药管理是一个集知识、理解、判断、过 程、技术、管理和伦理为一体的系统,旨在保证药物使用具有 理想的安全性。药师主要通过对药品的获得(采购、制备)、开 方、配发和用药监测进行有效的管理,实现临床用药管理[4]。 在临床用药管理阶段,药师开始突破单纯供应药品制剂的 传统职能的限制,积极参与到临床用药过程之中,药师关注的 焦点是用药过程的合理化。这时判断用药是否合理的标准是安 全、有效,而且明确了安全性是首要的。
合理用药观念的发展过程
• 临床药学阶段 药师固守自身的职责,在用药过程之外开展合理用药,所能 发挥的作用极其有限。即便药师对医护人员用药进行监测,第 三方的位置也不利于药师实施必要的干预。 到了70年代,随着临床药学的兴起和发展,药师逐渐涉足临 床用药的领域。临床药师的主要任务包括参加查房和会诊,对 病人的药物治疗方案提出合理建议;对一些药物进行治疗药物 监测,确保这些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向医护人员和其他药 学人员提供药物信息咨询服务;直接对病人进行用药指导,提 高病人对药物治疗的依从性;监测和报告药物不良反应和药物 相互作用;培训药房在职人员和实习学生等。 临床药师的常规工作是直接接触患者,监测药物使用过程 和结果。由于药动学理论和技术的成熟,可以采用先进的方法 和手段监测用药过程,以实际检测到的血药浓度等数据作为评 价用药合理与否的指标,进而调整和控制药物治疗的实施。这 一阶段,合理用药由监测用药过程进化到优化用药过程。 5.3 药学保健阶段

合理用药 ppt课件

合理用药  ppt课件

地区 欧美亚 欧美 各国 各国 各国 欧美 美国
欧美加
法国 美国 欧美、 日本 欧洲 英美澳 日本 美国 美国 16 种
表 1 20 世纪国外发生的重大药害事件
药物
用途
毒性表现
甘汞
通便、驱虫、牙粉 汞中毒
蛋白银
消毒、抗炎
醋酸铊
头癣(脱发用) 铊中毒
氨基比林
退热、止痛
粒细胞缺乏
硫代硫酸金钠 治类风湿、哮喘 肝、肾、骨髓损害
ppt课件
15
2.1.1 河北省用药现状-评价
ppt课件
16
2.1.1 河北省用药现状-评价
ppt课件
17
2.1.1 河北省用药现状-评价
ppt课件
18
2.1.2 河北省用药现状-结果
ppt课件
19
2.1.2 河北省用药现状-结果
ppt课件
20
2.1.2 河北省用药现状-结果
漏诊、误诊、诊断不规范现象不同程度存在
二硝基酚
减肥
白内障
磺胺酏剂(二甘 抗菌消炎
二甘醇致肝、肾损害
醇)
非那西丁
止痛退热
肾损害、溶血
二磺二乙基锡 三苯乙醇 反应停
治疗疥、粉刺 治高血脂症 治妊娠反应
神经毒性、脑炎、失明 白内障、阳萎、脱发 海豹样畸胎
氨苯恶唑啉 异丙肾气雾剂 氯碘喹啉 己烯雌酚 心得宁
减肥 止喘 治肠炎 保胎(先兆流产) 抗心律失常
爬坡过坎的紧要关头 以县级公立医院改革为突破口
✓ 上下联动 ✓ 内增活力 ✓ 外加推力
做好三篇大文章
破除以药补医 创新体制机制 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
ppt课件
9
1.4 合理用药的要求

合理用药课件_图文

合理用药课件_图文
打针输液的优点在于用药剂量准 确,吸收迅速,见效快,可以避 免消化液对药物成分的破坏;缺 点在于将药物直接输入血液,越 过了人体的天然防护屏障,容易 引起很多副作用
警惕输液中的“不溶性微粒”
现已证实注射剂中存在不溶性微粒,这些微 粒可能是经过各种途径(如在生产中或配药 操作过程中)污染的微小颗粒杂质,另外, 医院在配药操作中也不可避免地会带入一些 肉眼观察不到的微粒
这些微粒不能被代谢出体外,可以在体内长 期存在,可导致静脉炎、血管栓塞、肺栓塞 和肉芽肿、热源样反应等
合理选择用药方式
应根据病情和药物类型来选择给 药途径,公认次序为:口服---皮下/肌肉注射----静脉注射/输 液
这不仅是为了充分发挥药物的疗 效,也是为了保证用药的安全性
购买药品注意事项
B类:对孕妇比较安全,对胎儿的危险证据不足或不能证实。如胃 复安、青霉素以及多数头孢类药物等。
C类:仅动物实验显示,会造成胎儿畸形或死亡,但无孕妇的研究 数据。如阿司匹林、扑尔敏、地塞米松等,使用时须谨慎考 虑对胎儿的潜在危险。
D类:仅在孕妇生命受到威胁,或患有严重疾病非用不可时才可使 用。包括四环素、一些孕激素及抗癫痫药等。
举例:倍美丽 莉芙敏 乙烯雌酚 甲羟孕酮片 戊 酸雌二醇用药前检查是极其必要的!
不要擅自骤然停药
长期用药的患者要严格遵医嘱控制用药剂 量,并在门诊定期复诊。当病情稳定后, 在医生的指导下有计划地停药或改用其他 药物和治疗方法,不要擅自骤然停用。
因为骤然停药后,体内肾上腺分泌激素的 量来不及相应地增加,而出现疲乏无力、 恶心呕吐等一系列症状,甚至会造成疾病 加重或复发——反跳。
在服药前不看或者看不懂药品说明书, 就会给安全用药带来隐患。对其中不明 白的内容应该及时咨询药师或医生。

《临床合理用药》PPT课件

《临床合理用药》PPT课件
• 四环素类: 四环、金霉、土霉素、多西环素等。
耐药菌多见,除治疗一些衣原体、支原
体、立克次体感染外,已很少用。
• 氯霉素类:
因其骨髓抑制性及耐药菌多见,已很少 用。
七、林可霉素与克林霉素
• 对G+需氧菌(MRSA、MRSE多数耐药)厌氧菌 有效。 • 国外治疗厌氧菌感染首选,但难辨梭菌耐药
八、其他化学制剂
• 抗菌药和抗生素是什么关系呢?他们是大范围 和小范围的关系。抗生素是针对所有能够医治 杀灭的生命体,包括细菌、病毒、寄生虫、肿 瘤细胞等,抗菌药物主要是杀灭细菌的。
• 因为能引起人体感染的,除了细菌以外还有 很多的微生物,比如2002年流行的非典,它 是病毒感染,需要用抗病毒的药物,抗病毒 和抗细菌的药物都可以算在抗生素的范畴里 面去。抗生素是比较广义的,而抗菌药物是 比较专一的。

尽早查明病原感染,根据药敏实验结果使用 敏感抗生素。有条件的医院住院病人必须在 开始抗菌治疗前,先留取相应标本立即送细 菌培养,同样门诊病人也可以开展药敏工作 ,为什么?因为当代医生和患者特别是病人 ,不论什么病都自行购服消炎药,必然导致 耐药(青霉素类已达80%启用新型青霉素), 逼迫医院。根据药敏使用抗生素,否则疗效 值得怀疑。
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 1929年英国学者Flemming首先发现了青霉素, 1939年Chain提取并纯化了青霉素,开创人类
应用抗生素的纪元。
• 目前抗生素有300余种。 • 现代抗生素的定义:由某些微生物产生的能抑 制某些其他微生物增殖的物质叫做抗生素。
抗生素的作用机制
1、破坏细菌结构 细胞壁:β内酰胺类 万古霉素 细胞膜:多粘菌类 2、影响细胞代谢
u 头孢菌素类
• 第一代头孢菌素(头孢噻吩、头孢唑林、 头孢拉定、头孢氨苄); • 第二代头孢菌素(头孢呋辛、头孢呋辛酯 、头孢替安、头孢克洛、头孢丙烯); • 第三代头孢菌素(头孢噻肟、头孢曲松、 头孢地嗪、头孢他定、头孢哌酮); • 第四代头孢菌素(头孢匹罗、头孢吡肟、 头孢吡兰)。

合理用药PPT课件

合理用药PPT课件
④肝、肾功能不良患者;
12
❖ (五)、给药方案不合理
给药途径:硫酸镁,口服/静脉滴注 给药剂量:治疗范围较窄的药物尤为重要,
如地高辛、苯妥英钠等 给药次数: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红霉素
克林霉素等半衰期短者,应一 日多次给药。氟喹诺酮类、氨 基糖苷类等可一日给药一次。
13
❖ 二、用药不当所导致的不良后果
22
❖ 医生的观点:感冒是自限性疾病,一般情况下吃点感 冒药再来点物理降温,几天工夫就会好的。但现在大部分 患者都要求给输液。如果只开口服药,患者肯定会认为医 生敷衍了事,可能会遭到投诉。
合理用药
1
标题
❖内容 1.临床用药中较常见的问题 2.用药不当所导致的不良后果 3.合理用药基本原则 4.输液反应的预防与处理
2
❖ 前言:
合理用药就是以当代药物和疾病的系统知识和 理论为基础,安全、有效、经济、适当地使用药 物.药物治疗是临床医师治病的基本手段,而药物 除了发挥治疗作用以外,也常会产生不良反应或 诱发疾病--药源性疾病。要充分认识到,药物不 单是治病的一种手段,也是一种致病的因素。如 心律失常、肺纤维化、肾病综合征或肾功能衰竭、 皮炎、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精神错乱、 消化道出血等。
5
❖ (一)、用药观念存在的误区 ❖ 1、认为价格贵的药就是好药
❖ 药品的价格高低受诸多因素制约,如原料的来 源和价格、生产的设备和条件、生产规模的大小、 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劳务人员的工资和赢利尺度 乃至研究开发该产品的花费和药品的流通环节等。 广告宣传费的支出和药品的虚高定价也使药品价 格背离价值。故而,价格与药效之间不存在必然关 系。
17
❖ 4、会杀灭体内正常的菌群 人体中肠道细菌,各菌间互相制约,互相依存,

药剂科(合理用药)PPT课件

药剂科(合理用药)PPT课件

④药物排泄的时间性差异:水杨酸,傍晚给药较早晨给 药排泄快。 b.机体节律性对药物毒性的影响: 药物的毒性强度不是恒定不变的,而是随时间、昼 夜、季节呈现周期性波动。许多药物作用于神经系统、 心血管系统,激素、抗生素、抗肿瘤药物等对于机体的 毒性作用大小都具有昼夜节律变化,称之时间毒性。 普萘洛尔,晚上注射其毒性比白天强,凌晨3点最大, LD50为95.8mg/KG,上午11点毒性最低,LD50(半数 致死量)为129.4mg/KG。 c.机体节律性对药效学的影响。 赛庚定,在早上7点服药较晚上7点给药的效应发生较 慢、较弱,但反应时间较长,晚上过早服药其抗组胺作 用在次晨是很低的,所以在早晨给药是最合理的。
1987年,WHO提出相对完整的合理用药基本要素。 1.处方的药应为适宜的药。 2.适宜的时间,以公众能支付的价格保证药物供应。 3.正确地调剂处方。 4.以准确的剂量、正确的用法和用药时间服用药物。 5.确保药物质量安全有效。
一、合理用药的概念: 以当代药物和疾病的系统知识和理论为基础,安全、 有效、经济、适当地使用药物。
4、药品的适当性: 将适当的药品,适当的剂量,在适当的时间,经适当 的途径,给适当的患者,使用适当的疗程,最终达到合 理的治疗目标。 A.适当的药物 在明确诊断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的病理生理特点,选 择适当的药物,以其药效学与药动学特点实现治疗学目 标。 上呼吸道感染等病毒性疾病,发热原因不明者(除病 情严重并怀疑为细菌感染外),不宜使用抗菌药物。 腹泻未必都是细菌感染所致,如腹部受凉引起的肠 蠕动加快,对乳制品、鱼、虾等食品过敏引起的变态反 应,胰腺外分泌功能不足,甚至胰腺癌等都会有可能引 起腹泻,此类腹泻没有细菌感染,不应选用抗菌药物治 疗。 婴幼儿秋冬季腹泻和春季流行性腹泻是病毒感染所 致,不宜使用抗菌药物。

临床合理用药知识培训课件

临床合理用药知识培训课件

05
不合理用药的后果与防范 措施
不合理用药的后果
药物不良反应
不合理用药可能导致药物不良反 应,如过敏反应、毒性反应等,
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损害。
耐药性
不合理用药可能导致病原体产 生耐药性,使药物失去疗效, 增加治疗难度和医疗成本。
医疗资源浪费
不合理用药会导致医疗资源的 浪费,如药品浪费、过度检查 等,增加医疗负担。
原则
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适当性。
临床合理用药的重要性
01
02
03
提高医疗质量
合理用药可以确保患者得 到最佳的治疗效果,提高 医疗质量。
减少不良反应
不合理的用药容易导致药 物不良反应,合理用药可 以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节约医疗资源
合理用药可以避免药物浪 费和过度使用,节约医疗 资源。
临床合理用药的基本要素
临床药师应积极参与临床诊疗, 提供药学服务,促进合理用药。
加强药品监管
政府和医疗机构应加强药品监 管,规范药品采购、储存、使
用等环节的管理。
不良反应的监测与处理
建立不良反应监测体系
医疗机构应建立不良反应监测体系, 对药品不良反应进行及时发现、报告 和处理。
强化患者教育
加强患者教育,告知其可能出现的不 良反应及应对措施,提高患者的自我 保护意识。
及时处理与救治
一旦发现不良反应,应及时采取救治 措施,减轻患者痛苦,降低不良后果 的发生率。
开展药品安全性评价
对已上市药品进行安全性评价,为药 品监管和临床用药提供科学依据。
06
临床合理用药的实践与案 例分析
抗生素的合理使用
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原则包括
根据感染的具体病菌种类选择敏感抗生素、控制用药剂量和疗程、避免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落实各类手术(特别是Ⅰ类清洁切口)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有关规定,预防性抗 菌药物使用率≤30%

加强抗菌药物购用管理,目录、品规品种符合要求 15
有药物安全性监测管理制度,观察用药过程,监测用药效果, 报告SAE,并将不良反应记录在病历之中(★重点)
实施药品不良反应和用药错误报告制度,建立有效药害事件调查、
医疗机构合理用药国际指标(二)
抗菌药物用药指标
住院患者人均使用抗菌药物品种数 住院患者人均使用抗菌药物费用
住院患者人均使用 抗菌药物品种数 出院患者使用抗菌药物 总品种数 同期使用抗菌药物的出 院总人数
住院患者人均使用 出院患者使用抗菌药物 总费用 同期使用抗菌药物出院 总人数 抗菌药物费用
16
有完善的突发事件药事管理应急预案,药学人员可熟练执行
有完善的突发事件药事管理应急预案,组织层次清晰,人员分工明确, 体现良好的合作,各部门无缝隙衔接,对突发事件善后工作及还原应急 能力有明确规定 有本院的突发事件医疗救治药品目录 有突发事件药事管理应急预案执行培训,相关人员熟悉预案流程和岗位 职责,可迅速配合临床抢救 应急药品具有可及性和质量保证 有针对重大突发事件,大规模调集应急药品的保障方案
住院患者使用抗 出院患者使用抗菌药物 总例数 100% 同期总出院人数 菌药物百分率
住院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百分率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 抗菌药物费用占药费总额的百分率 抗菌药物特殊品种使用量 占抗菌药物使用量百分率 住院用抗菌药物患者 病原学检查百分率
12
加强药剂管理,规范采购、储存、调剂,有效控制药品质量, 保障药品供应
有药品采购供应管理制度与流程,有适宜的药品储备 建立药品质量监控体系,药品质量合格率达99.8%,库房发出合格率100% 有药品贮存制度,贮存药品的场所、设施与设备符合有关规定
执行“特殊管理药品”管理的有关规定
处理程序
有药品不良反应与药害事件监测报告管理的制度与程序 医师、药师、护士及其他医护人员相互配合对患者用药情况进行监测。重点监测非 预期(新发现)的、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有原始记录 发生严重药品不良反应或药害事件,积极进行临床救治,做好医疗记录,保存好相 关药品、物品的留样,并对事件进行及时的调查、分析,按规定上报卫生行政部门 和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将患者发生的药品不良反应如实记入病历中 对严重用药错误报告有物耐药
抗疟药物耐药 其他药物耐药
有关药物滥用问题
特殊人群 基层医疗机构
3
病菌(细菌)耐药原因
国家不能充分致力于综合性且协调一致的应对活动、未适 当确定各方的责任以及社区的参与不够 监测和监督系统薄弱或缺乏
缺乏适当的系统以确保药物的质量和不间断供应
17
配备临床药师,参与临床药物治疗,提供用药咨询服务,促进 合理用药
开展以病人为中心、以合理用药为核心的临床药学工作 按规定配置临床专职药师
临床药师按其职责、任务和有关规定参与临床药物治疗
临床药师按相关规定专职专科直接参与用药相关的临床工作,在选定专业的临床科室 参加日常性药物治疗工作 开展药学查房,对重点患者实施药学监护和建立药历,且工作记录完整 参加病例讨论,提出用药意见和个体化药物治疗建议 参加院内疑难重症会诊和危重患者的救治 审核本人参与的专科病房(区)患者用药医嘱,对不合理用药进行干预,有干预记录 定期为临床医师、护士提供合理用药培训和咨询服务 对患者进行用药教育,指导安全用药
对药剂科有明确的质量与安全控制指标,科室能开展定期评价活动, 解读评价结果,持续改进药事管理工作
19
报告内容
开展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的意义 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技术要点 我国医疗机构临床用药的现状
合理用药的对策
20
医疗机构临床用药现状
合理用药概念(一)
国际上:1985年,WHO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召开合理用药专家会议 ,将“合理用药”定义为:要求患者接受的药物适合期临床需要,药 物剂量应符合患者个体化要求,疗程适当,价格低廉
药物使用不当和不合理,包括在畜牧业中 感染预防和控制措施不当 诊断制剂、药物和疫苗被耗尽,对新产品的研发力度不够
4
WHO提出“六个要点”一揽子计划,加强药品的安全
有效使用
制定全面的、有资金保障、有社会各方参与的国家药品管理
计划 加强监测和实验室能力 确保有质量保证的基本药物的连续可及 监管和促进基本药物的合理使用
门诊<20%,住院<60% ,干预前后有分析报告、改进效果

根据《指导原则》结合本院实际情况制定“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和管理实施细则”和 “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并检查落实情况。
有检验、院感、药学三方联合完成的细菌耐药情况分析与对策报告,每6个月一次;抗菌药 物治疗住院患者微生物样本送检率≥30%
18
科主任与具备资质的质量控制人员组成的质量与安全管理团队,能 用质量与安全管理核心制度、岗位职责与质量安全指标,落实全面
质量管理与改进制度,定期通报医院药物安全性与抗菌药物耐药性
监测的结果
由科主任和具备资质的人员组成的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负责质量与安 全管理工作
定期召开质量与安全管理会议,对本部门的质量与安全管理进行检讨,对 全院的药学质量与安全进行总结分析,每季度至少一次 对从事质量和安全管理的员工有质量管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训教育 定期向临床科室通报医院临床用药安全监测结果,提出整改建议
2010.3:卫生部颁布《全国合理用药监测方案》 2010.5:卫生部颁布《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 (试行) 2011.3:卫生部颁布《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 2011.4:卫生部《做好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 的通知》(56号文件) 2011.7:卫生部《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领导小组及工作小组组成及其职能 麻醉精神药品管理小组组成及其职能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小组组成及其职能 处方点评工作小组组成及其职能 药品质量管理小组组成及其职能 药剂科质量管理小组组成及其职能 特殊使用类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家会诊组组成及其职能
10
有药事管理工作制度
对全院的急救等备用药品进行有效管理,确保质量与安全 落实药品调剂制度,遵守药品调剂操作规程,保障药品调剂的准确性 制剂的配制与使用符合有关规定 有肠外营养液和危害药物等静脉用药的调配规定 有药品召回管理制度 建立完善的药品管理信息系统,与医院整体信息系统联网运行
13
执行《处方管理办法》,开展处方点评,促进合理用药
8
报告内容
开展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的意义 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技术要点 我国医疗机构临床用药的现状
合理用药的对策
9
药物临床用药管理技术要点
医院药事管理工作和药学部门设置以及人员配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 法规及规章制度的要求;建立与完善医院药事管理组织
医院设立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健全药事管理体系 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定期召开会议,不少于4次/年 有若干药事管理小组,相应工作制度
强化感染预防与控制,确保人人享有更安全的医疗服务设施
支持创新和研发新的抗生素、诊断工具及疫苗
5
加强药品临床应用管理具有积极意义
有利于提高公众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和经济性
有利于合理分配药物资源,减小地区差异,使民众充 分享受国家的医药资源,增加社会发展的和谐性 有利于进一步规范药品的生产、销售和使用行为,更 好地为广大民众健康服务 有利于减轻国家医保负担,合理进行医疗资源的分配 增加医疗机构在社会上的公信力
国内:我国卫生部在2002年颁布的《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
)中明确“合理用药”必须“安全、有效、经济”,基本定义为根据 疾病种类、患者状况和药理学理论选择最佳的药物及其制剂,制定或调
整给药方案,以期有效、安全、经济地防治和治愈疾病的措施
一个核心:个体化给药 三个主体:医生、(临床)药师、医务管理者
22
医疗机构合理用药国际指标(一)
处方指标
处方总数 处方用药品种数 平均每张处方用药品种数 抗菌药物使用处方数
抗菌药物平均使用百分率
注射剂使用处方数 注射剂平均使用百分率 使用通用名药品品种数 药品通用名使用百分率 处方金额 平均每张处方金额
23
6
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所采取的积极措施
2001:《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 2002: 卫生部颁发《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 2002:《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 2004: 卫生部颁发《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2004: 卫生部《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
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与合理用药
刘皋林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
1
报告内容
开展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的意义 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技术要点 我国医疗机构临床用药的现状
合理用药对策
2
开展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的意义
加强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的紧迫性
2011年4月7日,WHO提出世界卫生日主题“No Action Today, No Cure Tomorrow”(今天不采取行动,明天将无药可用)
药学部门负责人具有(临床)药学本科以上学历,及本专业高级技术职务任
职资格药学专业技术人员不少于本机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8% 副高级以上药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人员应当不低于13%,教学医院应
当不低于15%
能承担相关的临床药学教育和药物临床应用研究任务 全日制药学专业本科以上学历的,应不低于药学专业技术人员的30% 临床药师具有高等学校临床药学专业或药学专业本科以上学历,经过规范 化培训,三甲医院不少于5名,二级医院不少于3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