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史重要作者及作品文学特色

合集下载

(精品)中国古代文学名家及作品

(精品)中国古代文学名家及作品

中国古代文学名家及作品一、春秋战国时期1.《诗经》:又名“诗三百”,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被列为“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之首。

著名篇目有《关雎》《蒹葭》《氓》《硕鼠》《七月》等。

2.孔子:名丘,字仲尼,世称“圣人”,春秋时期鲁国人。

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私学创办人。

孔子及其弟子的主要言行思想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在《论语》20篇中。

《论语》各取篇中开头二字为篇名,是儒家经典“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之一。

3.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世称“亚圣”。

主要作品为《孟子》7篇,各篇取开头几字为篇名,该书记载了孟子的思想和政治言论,为“四书”之一。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鱼我所欲也》即出自《孟子》。

4.墨子:名翟,战国时期墨家学派的创始人。

《墨子》一般认为是墨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对墨子言行的辑录,其中《兼爱》《非攻》等代表了墨子的主要思想。

《公输》即选自《墨子》。

5.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代表人物。

主要作品为《庄子》,道家经典之一,具有浓厚的浪漫色彩。

代表作《逍遥游》。

6.韩非子:战国末期韩国人,荀子的弟子,先秦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著有《韩非子》一书。

《扁鹊见蔡桓公》《五蠹》《智子疑邻》等均出自此书。

7.屈原:名平,字原,号灵均,战国末期楚国人。

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另有波兰的哥白尼、英国的莎士比亚、意大利的但丁)。

他用楚辞形式写成了我国第一首长篇政治抒情诗《离骚》,其中的名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千古传诵。

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就是纪念屈原的。

二、两汉、三国、晋朝时期1.《左传》原名《左氏春秋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或者称《左氏春秋》,是一部史学名著和文学名著,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

古代文学

古代文学

建安风骨:(1)建安诗歌悲凉慷慨的精神,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2)人生苦短的哀叹,是建安诗歌的另一个主题,对个体生命的考量。

(3)鲜明的个性色彩,是建安诗歌独具魅力的标志。

(4)建安诗人处于时代与个人双重悲剧的交汇点上,都敢于正视苦难的社会与人生,勉励自己及他人惜时如金,及早建功立业,赢得不朽的名声。

竹林七贤: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

建安七子及其代表作:孔融、陈琳《饮马长城窟》、王粲《七哀诗》《从军行》、徐干《答刘桢诗》《情诗》《室思诗》、阮瑀《驾出北郭门行》、应玚、刘桢《赠从弟》《公宴诗》。

三曹及其作品:曹操《蒿里行》、《步出厦门行•观沧海》、《短歌行》、《龟虽寿》曹丕阮籍代表作:《咏怀诗》八十二首,这些诗抒感慨,发议论,写理想,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政治抒情诗组的先河,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

《咏怀诗》充满苦闷、孤独的情绪,诗的主要内容是写:1、时光飞逝,人生无常,如:“朝阳不再盛,白日忽西幽。

去比若俯仰,如何似九秋。

”2、树木花草由繁华转为憔悴,比喻世事的反复,如:“嘉树下成成蹊,东园桃与李。

秋风吹下飞藿,零落从此始。

繁华有憔悴,堂上生荆杞。

”3、写鸟兽虫鱼对自身命运之无奈,如孤鸟,寒鸟,孤鸿,离兽等意承经常出现在诗中,特别是春生秋死的蟋蟀,蟪蛄,成为诗人反复歌咏的对象,4、直接慨叹人生的各种深创巨痛,如少年之忽成丑老,功名富贵之难保。

嵇康的诗,有四言,五言,七言和杂言,而以四言成就较高,其诗以表现其追求自然,高蹈独立,厌弃功名富贵的人的人生观为主要内容。

其中《幽愤诗》自述平生的遭遇和理想抱负,对自己无辜的受冤表示极大愤慨,作品:《赠秀才入军》《游仙诗》《答二部》风格《文心雕龙》评为:“嵇志清峻”陆机、潘岳是两晋诗坛的代表,所谓太康诗风就是指以陆机、潘岳为代表的两晋诗风写作特点:拟古;追求形式技巧的进步,并表现出繁缛的诗风。

太康诗风“繁缛”的特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语言由朴素古直趋向华丽藻饰。

高考语文:古代文学常识之作者简介及其风格特点

高考语文:古代文学常识之作者简介及其风格特点

高考语文:古代文学常识之作者简介及其风格特点魏晋南北朝------------1、曹操(155年-220年),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

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曹操以汉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统一了中国北方,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从而使中原社会渐趋稳定、经济出现转机。

曹操在世时,担任东汉丞相,后为魏王,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

去世后谥号为武王。

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

曹操精兵法,善诗歌,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史称建安风骨,鲁迅评价其为“改造文章的祖师”。

同时曹操也擅长书法,唐朝张怀瓘在《书断》将曹操的章草评为“妙品”。

☆风格特点:曹操诗的内容大致有三种:反映汉末动乱的现实、统一天下的理想和顽强的进取精神、以及抒发忧思难忘的消极情绪。

文辞简朴,直抒襟怀,慷慨悲凉而沉郁雄健,形象鲜明,反映现实,抒发情感。

2、曹丕(187年—226年),字子桓。

豫州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

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曹魏开国皇帝。

魏武帝曹操长子。

曹丕文武双全,八岁能提笔为文,善骑射,好击剑,博览古今经传,通晓诸子百家学说。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曹丕被立为魏王世子。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逝世,曹丕继任丞相、魏王。

同年,曹丕受禅登基,以魏代汉,结束了汉朝四百多年的统治,建立魏国。

曹丕在位期间,平定边患。

击退鲜卑,和匈奴、氐、羌等外夷修好,恢复汉朝在西域的建置。

除军政以外,曹丕自幼好文学,于诗、赋、文学皆有成就,尤擅长于五言诗,与其父曹操和弟曹植,并称“三曹”。

☆风格特点:语言绮丽工练,抒情深婉细腻,形成了便娟婉约的纤丽清新风格。

曹丕的抒怀之作,写得清俊悲凉,带有拟作性质,然更主要的是借以抒发战乱中的一种苍凉情怀。

中国古代文学的代表作品及其作者

中国古代文学的代表作品及其作者

中国古代文学的代表作品及其作者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人所推崇。

此次将介绍几部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包括其作者及其作品特点,以展示古代文学的魅力。

一、《红楼梦》——曹雪芹《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曹雪芹是其作者。

作品以贾宝玉、林黛玉等人物为主线,展现了贵族社会的荣华富贵和道尽人情冷暖。

该书以细腻的描绘手法和深邃的思想内涵著称,被誉为中国小说史上的瑰宝。

二、《水浒传》——施耐庵、罗贯中《水浒传》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历史了描写了宋朝末年百姓的苦难生活和流寇起义的故事。

施耐庵和罗贯中共同创作了这部作品。

小说中,大量的英雄人物展现了他们的勇猛、智慧和正义感,这也是《水浒传》备受赞誉的原因之一。

三、《西游记》——吴承恩《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神话小说的代表作,吴承恩是其作者。

小说以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和唐僧等为主要人物,讲述了他们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取得真经并修成正果的故事。

这部小说融入了丰富的佛教、道教和民间故事元素,兼具娱乐性与教育性,深受广大读者喜爱。

四、《诗经》——众多诗人《诗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诗歌总集,作者众多,包括唐宋时期的文人。

该书分为风、雅、颂、赋四个部分,描写了古代人民的生产、生活、爱情、战争等各个方面。

《诗经》是古代文学艺术的集大成者,也是后世文人学习的重要范本。

五、《论语》——孔子《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系统总结了儒家的道德伦理观念。

孔子是这部著作的主要作者,通过言语对话、反问等方式,提出了许多思想深邃的观点,对后世的道德、政治和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

以上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一些代表作品及其作者。

这些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精湛的文学表达和深邃的思想内涵,成为后世文人学习借鉴的宝贵财富,也为人们提供了对古代社会、人性以及智慧思想的深入了解。

中国古代文学史作品选

中国古代文学史作品选

中国古代文学史作品选一、《诗经》《诗经》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部重要作品,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它共收录了305篇诗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诗经》内容丰富,涉及政治、军事、宗教、婚姻、生活等各个方面,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民的思想感情。

其中,风格独特的《关雎》、《蒹葭》等诗篇被广泛传诵,成为后世文人的经典之作。

二、《楚辞》《楚辞》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部浪漫主义诗歌集合,作者是屈原等楚国文人。

《楚辞》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内涵,成为后世文人推崇和模仿的对象。

其中脍炙人口的《离骚》以其豪放的情感表达和壮丽的想象力,被誉为中国古代浪漫主义的巅峰之作。

三、《红楼梦》《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小说史上的一部巨著,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巅峰之作。

它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人物为主线,描绘了一个封建王朝贵族家庭的兴衰史,通过对人物命运的展示和社会问题的揭示,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的虚伪和堕落。

《红楼梦》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丰富的想象力,成为中国古代小说的经典之作。

四、《水浒传》《水浒传》是中国古代小说史上的一部名著,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品之一。

它以宋江、林冲等英雄好汉为主线,讲述了他们起义反抗封建统治的故事。

《水浒传》以其生动的人物形象和丰富多样的故事情节,刻画了各种社会类型和人物形象,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人民的苦难。

它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中的四大名著之一。

五、《西游记》《西游记》是中国古代小说史上的一部经典之作,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品之一。

它以孙悟空等主要人物为主线,讲述了他们西天取经的故事。

《西游记》以其丰富的想象力和幽默的语言风格,成为中国文学史上最受欢迎和影响最广泛的作品之一。

它通过对民间传说、神话传说的改编和创作,以及对社会现实的讽刺和批评,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民的心理。

六、《红与黑》《红与黑》是法国作家司汤达的一部重要作品,也是世界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古代文学的四大名著及其特点

古代文学的四大名著及其特点

古代文学的四大名著及其特点中国古代文学历经千余年的演变与积淀,涌现出了许多具有深远影响力的作品。

其中,被誉为古代文学的四大名著是《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和《三国演义》。

这四部作品代表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巅峰,它们不仅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而且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下面将依次介绍这四部名著的特点。

《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的一部巨著,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

它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讲述了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故事,充满着浓郁的人情味。

《红楼梦》以其细腻的描写和人物刻画赢得了广泛赞誉。

它使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和艺术手段,给人一种独特的美感。

作品中的人物形象鲜明、生动,他们的性格复杂多样,直触人心。

此外,曹雪芹运用了许多象征意味,从而为读者留下了深思熟虑的空间,使其成为经久不衰的经典之作。

《西游记》是明代作家吴承恩的创作,它是一部描写唐僧师徒西行取经的神魔小说。

该作品融合了佛道二教的思想,同时引入了丰富的神话传说元素,使得故事情节丰富多彩。

其中,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和唐僧组成的四大主要角色各具特色,他们之间的互动充满喜剧性和幽默感。

《西游记》在描绘人物形象上更加擅长,善于通过细腻入微的描写来展现人物的个性,使得读者能够深入了解和感受到他们的内心世界。

《水浒传》是元代施耐庵所创作的一部描述宋江领导义军遭遇的长篇小说。

故事中,宋江带领着一众英雄好汉以义军的身份拯救民间,剖析了当时社会黑暗和压迫,揭示了人性的善恶两面。

《水浒传》采用了大量的口头语言和潮州方言,让人物形象更加生动逼真。

此外,作品中的描写形象也更加形象生动,无论是英雄人物还是反派角色,都能栩栩如生地呈现在读者眼前。

可见,《水浒传》将现实社会和历史背景与虚构的故事情节巧妙结合,使得整个作品更有触动和思考的力量。

《三国演义》是明代作家罗贯中所创作的一部以三国时期为背景的历史小说。

它以庞大的立意和复杂的情节描绘了曹操、刘备、孙权等历史人物的战争和政治策略。

中国古代文学名著及其作者

中国古代文学名著及其作者

中国古代文学名著及其作者中国文学历史悠久,众多古代文学名著不仅在当时引起轰动,而且在后来影响了世世代代的读者。

这些作品涵盖了各个层面的社会生活、历史事件、哲学思想等方面的内容,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中国古代文学名著及其作者,希望能够为读者了解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提供一些参考。

《红楼梦》 - 曹雪芹《红楼梦》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也是世界文学史上的瑰宝。

它以细腻的情感描写、精细的人物刻画和深刻的社会思考而著称。

曹雪芹是清代作家,他以其独特的才华和对人性的洞察力塑造了一系列丰满的人物形象,揭示了封建社会中权力、财富和情感的种种困境和矛盾。

《西游记》 - 吴承恩《西游记》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也是受欢迎程度最高的古代小说之一。

它以内涵丰富的寓言故事、幽默风趣的描写和独特的艺术形式而闻名。

虽然作者身份存在争议,但一般认为吴承恩是这部作品的创作者。

《西游记》以孙悟空等一众神仙与妖魔鬼怪的斗争为主线,讲述了一场层次丰富的修行之旅,同时也透露出对人性的思考和社会现象的讽刺。

《水浒传》 - 施耐庵、罗贯中《水浒传》是中国古代小说中的一部经典之作,也是四大名著之一。

该小说以描写宋朝末年群雄起义的故事为主线,刻画了一批杰出的英雄人物形象。

《水浒传》的作者身份存在争议,施耐庵和罗贯中被认为是最有可能的作者。

这部作品以其壮烈的战斗场面、丰富的人物形象和对人性的深入剖析而受到读者的喜爱。

《三国演义》 - 罗贯中《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历史小说中的一部杰作,也是四大名著之一。

它以描写三国时期战争与政治斗争为主线,展示了诸葛亮、刘备、关羽、曹操等一系列英雄人物的智勇与心计。

《三国演义》是罗贯中的代表作,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历史小说之一。

它以其丰富的历史研究与文学表现力,成为了中国文化中的经典之作。

《论语》 - 孔子及其弟子《论语》是中国古代文化名著之一,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和思想。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思想对中国以及世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古代文学流派作家一览表

古代文学流派作家一览表

朝代代表文学流派/名家来源文体代表人代表著作名句文学主张思想内容及风格特征艺术上特色与成就历史地位及传承影响元曲刘因诗歌《静修集》《观梅有感》:东风吹落站尘沙,梦想西湖处士家。

只恐江南春意减,此心原不为梅花。

多深沉追思、寄怀幽远之作。

“风格高迈,比兴深微”。

无学理气,有真实淳朴气。

赵孟頫《松雪斋文集》《罪出》:在山为远志,出山为小草。

古语已云然,见事苦不早。

平生独往愿,丘壑寄怀抱。

图书时自娱,野性期自保。

谁令堕尘网,宛转受缠绕。

昔为水上鸥,今为笼中鸟。

哀鸣谁复顾,毛羽日催槁……胡应麟评“体裁端雅,音节和平”,不矜才气,颇有情韵。

元诗四大家虞集《道园学古录》《道园遗稿》宗法唐诗自称“汉廷老吏”。

精于法度。

笔老意到,语无枝叶,典雅精切。

文采气韵不足。

范梈《范德机诗集》七卷虞集评其“唐临晋帖”。

诗以歌行见长,不少作品豪宕雄健,颇有气势。

揭傒斯《揭文安公集》十四卷虞称“三日新妇”。

工于近体,风格清婉秀丽。

杨载《杨仲弘集》八卷虞称“百战健儿”。

遵法度,结体严谨,剪裁妥帖,甚肤廓。

元曲四大家元末周德清《中原音韵》白朴内容多写男女恋情、描绘自然景色、感叹人生无常。

曲风俊逸清丽,兼有豪放、秀美、本色等各种风格。

马致远《东篱乐府》《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以“叹世”一类最多,表露怀才不遇、愤世嫉俗的心声;另一类宣扬隐居乐道、看破红尘的消极思想。

风格以豪放为主,兼有清逸的特色。

语言凝练优美、生动本色,富有形象性和概括性,又能挥洒自如、机趣横生。

关汉卿内容多为离愁别恨的书写和爱情神话的记述,表现出他风流蕴藉、滑稽多智的性格特征郑光祖张可久《今乐府》《苏堤渔唱》《吴盐》,后人辑为《小山乐府》《落梅风·碧云峰书堂》:依松涧,结草庐,读书声翠微深处。

《醉太平·感怀》:人皆嫌命窘,谁不见钱亲?水晶环入面糊盆,才沾粘便滚。

文章糊了盛钱囤,门庭改做迷魂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国演文》在人物塑造方面的主要成就及特点.答,《三国演义)在人物塑造上的主要成就,是塑造了类型化的典型人物形象,排除怪诞杂乱因素,明确集中表现生活.类型化人物典型的艺术特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A单—性.人物形象有—个主要的,突出的特征,在形象内部诸因素中起决定性作用.如奸、忠,义,仁,勇等,作者以某种道德品质定性—个人物,并始终围绕这—品质塑造人物.如诸葛亮智慧的理想化,缺少个性.B稳定性.人物的主要特征及其他诸因索稳定不变,缺少纵横诸方面的发展变化.如人物性格几十年不变,或处于不同场合其表现却具有类似性等如曹操.由于人物出像在不同事件中,随意能过尽量避免雷同,如三顾茅庐,七擒孟获.C和谐性.人物形象内部诸因素基本上处在古典式的和谐之中,回避了性格的复杂性,在冲突与和谐的矛盾对立中,力求和谐,体现着古代审美意识所要求的中和精神.具体表现为:回避现象与本质的矛盾,现象直接表现本质,如曹操的两面派形象,回避理智与情感的矛盾,如诸葛亮挥泪斩马馒.《水浒传》人物塑造的四个特征?答:与《三国演义》相比,《水浒传》在人物塑造方面有了很大的发展和进步,开始了从类型化人物向性格化人物过度。

金圣叹曾谈到《水浒传》的人物塑造问题时说:“叙一百八人,人有其性情。

”这是人物类型化走向性格化的重要特征。

其主要特征是:⑴传奇性与现实性,超人与凡人的结合。

作品既写出绿林英雄具有传奇色彩的超人之处,又写了他们性格的弱点和成长过程,避免了因过分夸张失真。

⑵惊奇与逼真的结合。

即金圣叹所说的“用极近人之笔,写极骇人之事”。

就是整个故事情节的高度夸张和具体生活细节的严格真实的融合。

如武松打虎,就很好地处理了整个故事的高度夸张和细节描写的严格真实。

⑶粗线条勾勒与工笔细描的结合。

即用讲故事的办法,以一连串惊心动魄的情节,勾勒出人物性格的轮廓,然后又用工笔细描的办法,描绘人物的音容笑貌,突出人物的个性特征。

⑷稳定与变化,单一与丰富的结合。

作品中的人物稳定中求变化,在单一中求丰富。

如石秀性格中既有疾恶如仇,拼命反抗的一面,又有阅历丰富,机敏精细的一面,他的性格主调是勇敢拼命,又有许多其他的侧面。

《水浒传》语言的主要特色?答:在语言风格方面,《水》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了“说话”艺术的语言特色。

它以北方山东一带口语为基础,加工成一种成熟的书面语言。

其主要特色是:简洁明快,生动含蓄,表现力很强,写人叙事,多用白描,不用长段抒写,往往以几个字便意态毕肖。

如“急先锋东郭争功”写杨志与索超比武,旁观者反映各有不同:梁中书看得呆了,是个文官身份;众军官喝彩不迭,是军官身份;李成,闻达则连呼好斗,是大将身份。

信手拈来,游刃有余。

作者笔下,人物的语言个性也很突出。

书中写绿林好汉的语言,都能个个符合身份,个性和神态。

如李逵遇宋江时见面劈头一句“这黑汉子是谁?”得知是宋江后才拍手叫到:“我那爷,你何不早些说个,也教铁牛欢喜!”几句话就把李逵天真烂漫,真诚纯朴的性格写的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红楼梦》的主要内容及艺术成就:主要内容:以贾宝玉、林黛玉和薛宝钗的爱情悲剧为主线,通过对“贾、史、王、薛”四大家族荣衰的描写,展示了广阔的社会生活视野,森罗万象,囊括了多姿多彩的世俗人情。

人们称《红楼梦》内蕴着一个时代的历史容量,是封建末世的百科全书。

艺术成就:(1)它的叙述和描写就像生活本身那样丰富、深厚、逼真、自然(2)完全打破了传统小说的单线式结构,把中心的人物和事件放在错综复杂的环境中,与生活环境中的各种矛盾线索齐头并进,并且揭示出中心情节和其他各种情节之间的内在联系(3):善于处理虚实关系,它实写而不浅露,虚写而不晦暗,有虚有实,虚实相互照应、相互补充,创造出一个含蓄深沉的艺术境界(4):善于运用“春秋”笔法,也就是文笔曲折而意含褒贬《西游记》的主要内容及艺术特色:主要内容:主旨讲的是一个师父和三个徒弟排除万难取得真经的故事,其主要以佛学的理念讲述了世间的因果轮回,善恶终的报的故事。

教导人们要一心向善,同时通过对悟空的疾恶如仇的描写,充分反映了作者对世间一切恶势力作斗争的想法。

艺术特色:(1)塑造的人物既有个性,又有共性;既有魔气,又有人气,仙气,这些是融为一体的。

(2)巧妙结合故事情节,在尖锐的矛盾冲突中,充分深刻显示人物复杂内心世界,突出刻划人物性格,使其有血有肉,栩栩如生。

斗争越复杂,人物内心展现就越充分。

(3)用幽默、讽刺的手法来抨击现实,增添了故事情趣。

(4)用生动贴切的对话,来突出人物性格。

如孙悟空脾气比较急,急猴子嘛,有时又急功好利,喜欢听人说些奉承话。

所以猪八戒几次都用话挤兑他。

孙悟空被撵走,但猪八戒用言语一激将,又回来了,最后把师父从黄袍怪——也就是魁星——那救了出来.(5)小说虽然是长篇巨作,但是却是由许许多多的短篇小故事连缀而成。

司马迁——《史记》思想内容:《史记》是秦汉以来统一事业在史学上的反映,其主旨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宗之言”,意为推究天道和人事的关系,说明历史发展和历代王朝兴盛衰亡的演变,表达自己独到的见解和人生理想艺术特色:①塑造了丰富多彩的、性格鲜明的一系列人物形象。

②谋篇布局,独具匠心、善于选择、剪裁和集中史料,善用“互见法”,善写大事和紧张场面,并以细节描写来刻划人物。

③寓褒贬于叙事,有强烈的抒情性。

④语言生动、准确、灵活《诗经》的主要文学成就。

(1)写实和抒情的融合。

①作者所抒发的情感是真实的。

②作者抒发情感的方式是坦率的。

③叙事性的诗作中也饱含着作者的感情。

(2)赋、比、兴的艺术手段。

①赋是《诗经》中运用最多的表现手法。

它可以直接叙事,也可以是直接的刻画描写,可以是直言其志或直抒胸臆。

②比一般说就是比喻。

③兴就是起兴或发端,一般处在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开头位置。

就兴与诗歌情思的关系而言,基本有相关和不相关两种情形。

(3)形式和语言方面的特点。

①重章复沓的结构形式。

②以四言为基本句式。

③节奏鲜明,音韵谐洽,有天然的音乐美感。

④语言也很有特色。

一是词汇十分丰富,二是大量运用双声叠韵的联绵词和叠字,不但增加了诗歌的韵律美,更细腻地传达出诗人曲折细微的情感和物象的活泼情状。

试论《左传》的文学特色。

(1)文学性的剪裁和历史事件的故事情节化。

(2)刻画人物性格神形毕现,有立体感。

(3)生动的场面描写和传神的细节描写。

(4)善于叙写外交辞令,理富文美。

试论《孟子》文章的主要特点。

(1)雄辩色彩。

具有两个特点:一是把握对方心理,循循善诱,引导对方不知不觉地投人到自己设置的机彀中来,便对方心悦诚服;二是气势丰沛,是非鲜明,一旦被纳入机彀,便铺张扬厉,纵横恣肆,步步紧逼,不给对方辩驳的机会。

两个特点在文中配合,构成了孟子的雄辩。

(2)善于以典型事例、比喻和寓言说理。

试论《庄子》的寓言特点。

(1)奇幻谲诡的想象。

(2)人物形象的出神刻画。

(3)细腻逼真的描写。

(4)谐趣和讥刺横生。

分析《离骚》的思想内容。

(1)“美政”理想。

(2)深沉的爱国情感。

(3)追求理想九死不悔的坚韧品格。

(4)疾恶如仇的批判精神。

《汉宫秋》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着名历史剧《汉宫秋》元代作家马致远的代表作,取材昭君出塞的故事。

1.把“和亲”之举作为国家衰弱的征象,写历史兴亡的感慨,借昭君之恨表达了反抗民族压榨的心情,并正在一定程度上抨击了封建王朝的无能。

2.正在剧情描绘中,作者把悲剧的泉源推倒臣毛延寿及满朝文武身上,存心或无意地对汉元帝做了“美化”的处理,把他写成一个忠于“恋爱”的风才子式的人物,并正在剧中以大量的篇幅体现汉元帝失走王昭君时的悲愁别恨。

3.艺术上:剧中很多唱词写得声情并茂,以塞北风景和宫中秋景,烘托握别之恨和思念之苦,意境美丽,音节嘹亮跌宕,极富艺术传染力。

古诗十九首》的艺术特点。

(1)《古诗十九首》遣词用语非常浅近明白,“平平道出,且无用工字面,若秀才对朋友说家常话”(明人谢榛《四溟诗话》卷三),却涵咏不尽,意味无穷。

(2)质朴自然,没有雕饰的痕迹。

从情感说,《古诗十九首》感情醇厚真挚,没有矫揉造作;从艺术表现说,它的写境用语好像都是信手拈来,没有错采镂金式的加工,而是出水芙蓉般的自然诗境。

(3)《古诗十九首》所描写的景物、情境与情思非常切合,往往能够形成情景交融、浑然圆融的艺术境界。

(4)《古诗十九首》语言浅近自然,却又极为精练准确。

传神达意,意味隽永。

无论叙述描写,全都明白如话,而细加体味,又无不含蕴丰富,表现了多层次的真挚情感。

试论阮籍《咏怀诗》的艺术成就。

(1)阮籍的《咏怀》诗有一种意蕴深沉之美。

因为阮籍是用深刻的哲理思索观照人生,他把人生的悲哀挖掘得更全面、更深人,因而也就更沉痛。

他不是个人命运的“忧生之嗟”,而是理性思索后对普遍人生悲剧的阐发,所以显得忧愤深广。

在艺术表现方式上,阮籍用典颇多,多用比兴、象征烘托意象渲染气氛,来表达自己的深切情思,所以也显得意蕴深沉。

(2)另外阮籍的诗还有一种清逸玄远之美,被人称为“玄远”。

这是因为,阮籍的诗歌中常常出现一个清虚空灵的庄子式的理想世界。

他除了在生活上饮酒狂放之外,在精神上寻求解脱的方式就是越名教而任自然。

由于玄学老庄的影响,他就在理想中向往一个自由翱翔的无何有之乡,一个心境澄明与道合一的人生境界。

这种玄远朗澈的境界,这种富于神话色彩的瑰丽想象。

再加上清丽流畅的语言,便读者获得一种清逸玄远的感受。

阮籍的《咏怀》诗,熔哲理、情思与意象为一炉,意蕴深沉、清逸玄远,不但成为正始时代诗歌的高峰,而且刨造了抒情诗的新形式。

试论左思《咏史》的艺术成就。

(1)左思的诗歌有一种建功立业,功成身退的阔大胸怀。

左思家世儒家,他的立身之道主要是儒家的人世思想,他的诗中充满了坚定的自信与慷慨的抱负。

(2)左思的诗歌充满一种悲愤不平之气。

出身寒素之家的左思,他的诗歌对门阀制度的批判极其强烈,对贫士失志极为愤慨,一股磊落不平之气迸发于诗中。

(3)既然建功无门,左思在另一部分诗中表现了遗世归隐的超脱思想。

即使这样内容的诗,左思也是写得气象阔大,笔力雄健。

左思的诗歌继承了建安诗歌的风骨,被誉为“文典以怨”,“左思风力”(《诗品》卷上、卷中),就是指他诗歌引用历史典故以抒时愤,刚健有力。

欧阳修《六一风神》特色:六一风神:(1)这是欧阳修散文的美学品德。

他的散文说话平易,不消古奥文字,使用卖时通行言语,但用词造句精炼而有改变显得兴奋贴近自然。

(2)自然地叙事、自然地抒怀,使读者渐渐从平常的叙说中悟出难以言传的高远境界。

(3)他的散文创作从阳刚到柔的转变,其本质是散文的诗化和情感的外显。

着眼于感情的表达,宽裕淳厚的诗意。

差离合之致,言语条理上平易自然。

总之,六一风神特:恰恰于柔之美,纡余委备而婉曲有致,诗味醇浓而情韵绵邈,蕴藉蕴藉而平易自然欧阳修《戏应元珍》的特色?诗中藉写景表达了本人谪居山乡的寂寞烦恼,正在构思上能立足人情物理写景叙事,以思致的宽和通达见长,从而为说理的内容融进诗歌创造了新的体现方式,反映了宋诗注重离走的革新请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