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莱阳一中0809学年高二上学期学段检测(化学理)
2024届山东省莱阳市一中化学高二第一学期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

2024届山东省莱阳市一中化学高二第一学期期末经典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
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用惰性电极电解一定浓度的硫酸铜溶液,通电一段时间后,阴、阳两极均收集到5.6L气体时(标准状况),电解过程中转移的电子为A.0.5mol B.1mol C.1.5mol D.2mol2、下列溶液或浊液中,关于离子浓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一定浓度的氨水加水稀释的过程中,c(NH4+)/ c(NH3·H2O)的比值减小B.浓度均为0.1 mol·L-1的Na2CO3、NaHCO3混合溶液中:c(CO32-)<c(HCO3-),且3c(Na+)=2[c(CO32-)+c(HCO3-+ c(H2CO3)]C.0.2 mol·L-1的醋酸(CH3COOH)溶液与0.1 mol·L-1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c(CH3COO-) + 2c(OH-)=c(CH3COOH) + 2c(H+)D.常温下,已知:K sp(AgCl)=1.8×10-10,K sp(Ag2Cr2O4)=2.0×10-12,则Ag2CrO4悬浊液中的c(Ag+)一定小于AgCl 悬浊液中的c(Ag+)3、下列有关化学用语使用正确的是()A.石英的分子式:SiO2B.NH4Cl 的电子式:C.Cr原子的基态简化电子排布式为[Ar]3d54s1D.S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图为4、可逆反应:2NO2(g) 2NO(g)+O2(g)在一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的同时生成2n mol NO2②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的同时生成2n mol NO ③用NO2、NO、O2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的比为2∶2∶1的状态④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的状态⑤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⑥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的状态⑦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改变的状态A.①④⑥⑦B.②③⑤⑦C.①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⑥5、下列关于金属的腐蚀与防护的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钢铁发生吸氧腐蚀时,钢铁制品的质量减轻B.镀铜铁表面有划损时,仍能阻止铁被氧化C .纯银在空气中发生电化学腐蚀而渐渐变暗D .为保护海水中的钢铁设备不被腐蚀,可外接直流电源使钢铁表面的腐蚀电流接近于零 6、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正确的( ) A .在稀溶液中,()()2Haq OH H O 1+-+=;1H 57.3kJ mol -=-⋅,若将含240.5molH SO 的硫酸与含1mol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一定为57.3kJB .由C(石墨)C(=金刚石):1H 1.90kJ mol -=+⋅可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C .实验测得环己烷()l 、环己烯()l 和苯()l 的标准燃烧分别为3916kJ /mol -、3747kJ /mol -和3265kJ /mol -,可以证明在苯分子中不存在独立的碳碳双键D .在101kPa 时,22gH 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 热量,则表示氢气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222H g O g 2H O l +=;1H 571.6kJ mol -=-⋅7、把a 、b 、c 、d 四块金属片浸入稀硫酸中,用导线两两相连可以组成几个原电池。
高中化学高三模拟2009届山东省莱阳一中高三上学期学段检测(化学).doc

莱阳一中2008 - 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学段检测高三化学试题说明:1.本试卷包括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2考生请将第Ⅰ卷选择题的正确选项填写在第Ⅱ卷卷首的答案栏中或用2B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考试结束后,只收答题卡和第Ⅱ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一1 C一12 N一14 o一16 S一32 Cl一35.5 Na一23 Mg一14 Al一27 Fe一56 Cu一64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一、本卷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物质的用途和该物质的性质密切相关。
下列关于物质性质与用途的叙述错误的是A.钨丝能承受高温,受热能够发光,可制造灯丝B.钛制品非常轻,却非常坚固,不易变形,可用于制造人造卫星和太空飞船的部件C.硅的导电性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可制造晶体管和集成电路D.铅无毒,抗蚀能力又高,可制造罐头筒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化学科学与其他科学分支的联系不密切B.化学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认识分子C.化学家可以制造出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D.化学研究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最终人类将毁灭在化学物质中3.下列化合物中,不能由单质直接化合得到的是A.NO B.Na202C.FeCl2D.CuCl24.某元素的原子最外层有2个电子,则该元素是A.金属元素B.稀有气体元素C.第ⅡA族元素D.以上叙述都可能5.设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下列说A.1mol cl2与足量Fe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3N AB.1.5mol NO2与足量H20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1.5N AC.常温常压下,46gNO2和N204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为3N AD.含HCL 1.0mol的浓盐酸与足量MnO2反应,生成Cl2的分子数为0.25 N A6.在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202后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NH4+、Ba2+、Cl-、NO3-B.Ca2+、Mg2+、NO3-、HC03-C.Na+、Cl - 、CO32- 、SO32-D.K+ 、[Al(OH)4] - 、C l- 、SO42-7.下列物质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A.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FeI2溶液与溴水等体积混合2Fe2+ +2I- +2Br2 = 2Fe3+I2+4Br2-B.Ba(OH)2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HSO4溶液Ba2+ + OH- + H+ + SO42- = BaSO4↓+ H2OC.四氧化三铁溶于氢碘酸溶液中Fe3O4+ 8H+ + 2I- = 3Fe2+ +I2 +4 H2OD.向漂白粉溶液中加入适量的S02Ca2 + 2ClO- + SO2 + H2O = CaSO3↓+ 2HClO8.下列变化中,加入KMnO4溶液不能实现的是A.HCl →Cl2B.FeCl3→FeCl2C.FeSO4→Fe2(SO4)3 D.SO2→H2 SO49.下列关于实验安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使用、制备有毒气体应在通风橱中进行,应有完全吸收处理装置B.酒精及其它易燃物小面积失火,应该迅速使用湿抹布扑盖;钠、钾等失火应用泡沫灭火器扑灭C.汞洒落后,应立即撤上硫粉,并打开墙下面的排气扇D.学生实验时应戴防护眼镜,万一眼睛中溅进酸或碱溶液,应立即用水冲洗(切忌不要用手揉眼睛),然后请医生处理10.X、Y均为元素周期表中前20号元素,其简单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m X a+ 与n Y b- 得m + a = n-bB.X、Y一定不是同周期元素C.X2-的还原性一定大于Y-D.若X的原子半径大于Y,则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mX一定大于HnY1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稀有气体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都是稳定结构B.让一束光通过胶体,从垂直于光线的方向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C.工业上用氮气和氢气合成氨气属于人工固氮D.某气体通人澄清石灰水有白色沉淀产生,该气体一定是Co,12.将下列物质加入或通人紫色石蕊溶液中,不能使其褪色的是.A .SO2B.Cl2C.Na2O2D.NaClO13.由海水制备无水氯化镁,主要有以下步骤:①在一定条件下脱水干燥;②加熟石灰;③加盐酸;④过滤;⑤浓缩结晶。
山东省莱阳一中高二物理上学期学段检测

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学段检测高二物理试题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4分)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科目、试卷类型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
3.不用答题卡的考生,把答案标号填到第Ⅱ卷的答题表中。
一、单选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选对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自然界中共有几种电荷()A.一种B.两种C.三种D.四种2.用毛皮摩擦硬橡胶棒时,硬橡胶棒带()A.负电荷B.正电荷C.不带电D.不确定3.电荷守恒定律的本质是()A.电荷的创造B.电荷的消失C.电荷的转移D.电荷的转化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荷之间是通过电场发生相互作用的B.由公式E=F/q可知电场强度的单位是牛顿C.由公式E=F/q可知,E与F成正比,与q成反比D.电场中某点电场强度的方向就是负电荷在该点受到电场力的方向5.真空中两个点电荷,它们之间的静电力为F,如果保持它们所带的电荷量不变,将它们之问的距离增大为原来的3倍,它们之问的作用力大小变为()A.9FB.3FC.F/3D.F/96.关于电场线的说法正确的是()A.电场线是电场中实际存在的B.电场中任何两条电场线都不相交C.电场线一定与带点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轨迹重合D.沿电场线的方向,电场强度逐渐减少7.关于电容单位的换算,正确的是()A.1F=103μFB.1μF=10-6FC.1μF=102pFD.1F=10μF8.蓄电池两极间不接用电器时,两极问的电压为2V,则()A.该电池的电动势大于2VB.该电池的电动势小于2VC.该电池的电动势等于2VD.无法确定9.通过甲、乙两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之比为2:3,甲、乙两导体通电时间之比为1:2,则流过甲乙两导体的电流之比为()A.1:3B.4:3C.3:lD.3:410.要使电热丝所消耗的热功率变为原来的一半,则()A.保持电流不变,让电阻减半B.保持电阻不变,让电流减半C.保持电阻不变,让电流减为原来的1/4D.让电阻和电流都减半11.在真空中有两个点电荷A和B,带电荷量分别为q A和q B,它们相互作用的静电力大小分别为F A和F B则()A.F A>F BB.F A<F BC.F A=F BD.无法确定12.下列关于点电荷的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体积很小的带电体才可以看成点电荷B.只要带电体的电荷星足够小,就可以看成点电荷C.当两个带电体的形状和体积对它们的相互作用力影响可忽略时,可当作点电荷处理D.点电荷一定是正电荷13.避雷针的工作原理是()A.库仑定律B.静电除尘C.尖端放电D.电流的热效应14.如图是一个点电荷所形成的电场中的电场线,MN是一条电场线上的两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M点的电场强度一定大于N点的电场强度B.M点的电场强度一定小于N点的电场强度C.M点的电场强度一定等于N点的电场强度D.都有可能二、本题共有3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2分。
莱阳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化学

莱阳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化学班级__________ 座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的是1.自然界的硫循环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A.大量石油等化石燃料的燃烧导致了酸雨的形成B.土壤或水体中的SO42-部分来自于降水C.火山喷发不会增加大气中SO2的含量D.含硫有机物和含硫无机物可相互转化2.向2l恒温恒容容器中加入2molMgSO 4并充入2molCO,发生反应:MgSO4(s)+ CO(g)MgO (s)+ CO2(g)+SO2(g)△H > 0 。
测得反应过程中残留固体的质量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0 ~2min内平均反应速率v(SO2)= 0.3 mol·l-1 ·min-1B.2 ~4min内容器内气体的密度没有变化C.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为1.8D.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1.00 mol MgSO4和1.00 molCO,反应达到平衡时,n(CO2)> 0.60 mol3.由物质a为原料,制备物质d(金刚烷)的合成路线如下图所示:关于以上有机物说法中错误的是A.物质a的分子式为C5H6B.物质b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溴水褪色的原理相同C.物质c与物质d互为同分异构体D.物质d的一氯代物有2种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烷烃的通式为C n H2n+2,随n值增大,碳元素的质量百分含量逐渐减小B.乙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的产物为溴乙烷C.1摩尔苯恰好与3摩尔氢气完全加成,说明一个苯分子中有三个碳碳双键D.n=7,主链上有5个碳原子的烷烃共有五种5.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由法、英、荷三国科学家分获,以表彰他们在分子机器研究方面的成就。
三蝶烯是分子机器的常见中间体,其合成方法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化合物Ⅰ、Ⅱ、Ⅲ均为烃B.三蝶烯一氯取代物有3种C.化合物Ⅱ生成化合物Ⅲ为取代反应D.苯炔与苯互为同分异构体6.已知在碱性溶液中可发生如下反应:2R(OH)3+3ClO﹣+4OH﹣═2RO4n﹣+3Cl﹣+5H2O,则RO4n﹣中R的化合价是()A.+3 B.+4 C.+5 D.+67.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或结论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FeCl2溶液与铁氰化钾液混合后得到特征蓝色沉淀,利用此反应可检验Fe2+B.向饱和食盐水中加入少量浓盐酸,看到溶液振荡,溶液变浑浊C.某温度下,向AgCl饱和溶液中加入蒸馏水,AgCl的溶解度、Ksp均增大D.处理含有Hg2+离子的废水可加入硫化钠,使Hg2+离子转化为HgS沉淀8.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A.图I表示某吸热反应分别在有、无催化剂的情况下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B.图Ⅱ表示常温下,0.100 mol/L NaOH溶液滴定20.00 mL、0.100 mol/L HC1溶液所得到的滴定曲线。
山东省莱阳一中高一上学期学段检测化学试题

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学段检测高一 化学试题说明1.本试卷包括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2.考生请将第1卷选择题的正确选项填写在第II 卷卷首的答案栏中或用2B 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考试结束后,只收答题卡和第Ⅱ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一1 C 一12 N —14 O —16 S 一32 Cl 一35。
5 Na 一23 Mg 一24 Al 一27 Fe 一56 Cu 一64 第1卷(选择题,共44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 1.在化学科学研究领域,下列不符合科学性的是 A .发现新元素B .炼制“长生不老”的丹药C .合成新的物质D .研究物质的微观结构2.下列物质的水溶液能够导电,但是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A .24H SO B .3KNO C .2Cl D .2CO 3.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 .氯水B .久置于空气中的金属钠C .425CuSO H O •D .3()Fe OH 胶体4.下列反应中,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①过氧化钠与水反应 ②钠在氧气中燃烧 ③氧化钙与水反应 ④CO 燃烧 ⑤铁粉与3FeCl 溶液反应A .①②④⑤B .②④⑤C .②③④⑤D .①②③④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金属单质在化学反应中只能做还原剂B .非金属单质在化学反应中只能做氧化剂C .金属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失去的电子越多,其还原性就越强D .分解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6.将钠投入到下列溶液中,既产生气体又产生白色沉淀的是 A .2BaCl 溶液 B .4CuSO 溶液 C .3FeCl 溶液 D .2MgCl 溶液7.448mL 某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质量为1.28g ,则该气体的摩尔质量为A .1281·g mol - B .641·g mol - C .1·g mol - D .961·g mol - 8.下列微粒中,不具有氧化性的是 A .H + B .2Cl C .2H O D .2S-9.物质的量相同的CO 和24C H 一定具有相同的A .质量B .电子数C .质子数D .体积10.在无色透明的强酸性溶液中,下列各组离子能够大量共存的是 A .Na +、2Ca +、Cl -、23CO -B .2Mg+、Na +、3NO -、24SO -C .2Cu +、K +、3NO -、OH -D .2Ca +、3Fe +、3NO -、Cl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
莱阳市高中2018-2019学年高二9月月考化学试题解析

莱阳市高中2018-2019学年高二9月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班级__________ 座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不符合事实的是()A.苯酚的水溶液呈酸性,说明苯环对羟基有影响,使得羟基变得活泼B.甲苯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说明苯环活化了侧链上的甲基C.苯酚和浓溴水发生反应产生沉淀,说明苯环对酚羟基产生影响D.甲苯和浓硝酸、浓硫酸发生反应,说明侧链上的甲基活化了苯环的邻、对位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SiO2是酸性氧化物,它不溶于水也不溶于任何酸B.SiO2制造玻璃的主要原料之一,它在常温下不与NaOH溶液反应C.因高温时SiO2与Na2CO3反应放出CO2,所以H2SiO3酸性比H2CO3强D.CO2通入水玻璃中可得硅酸3.织物漂白剂亚氯酸钠(NaClO 2)在溶液中可生成ClO2、HClO2、ClO、Cl-等,其中HClO2和ClO2都具有漂白作用,但ClO2是有毒气体。
25 ℃时,各组分含量随pH变化情况如图所示(Cl-没有画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25 ℃时,HClO2的电离平衡常数的数值K a=10-6B.使用该漂白剂的最佳pH为3.0C.25 ℃时,等浓度的HClO 2溶液和NaClO2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混合溶液中:c(HClO2)+2c(H+)=c(ClO)+2c(OH-)D.该温度下的NaClO 2溶液中c(Na+)>c(ClO)>c(OH-)>c(H+)4.某溶液中只可能含有Fe2+、Al3+、NH4+、CO32-、AlO2-、SO32-、SO42-、Cl-中的若干种(忽略水的电离),离子浓度均为0.2mol·L-1,现取该溶液加入稀硫酸后得强酸性X溶液,过程中无明显现象,取X溶液进行以下实验:①X溶液中滴加Ba(NO3)2溶液至过量会产生白色沉淀A、无色气体A,A遇空气变成棕色;过滤,获得溶液A②在溶液A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产生气体、沉淀B,过滤获得溶液B③在溶液B中通入适量CO2气体有沉淀C产生.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原溶液中存在Fe2+、NH4+、AlO2-、SO42-B.无法确定原溶液中是否含有Cl-、Al3+C.溶液A中存在的阳离子有Ba2+、Fe3+、NH4+、H+D.无法确定沉淀C的成分5.摩拜单车利用车篮处的太阳能电池板向智能锁中的锂离子电池充电,电池反应原理为:LiCoO2 + 6C Li1-x CoO2+Li x C6。
莱阳一中08-09高二上学期学段检测化学文

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学段检测高二化学试题(文科)说明:l.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请将第Ⅰ卷选择题的正确答案涂写到答题卡或填写在第Ⅱ卷的答题栏。
考试结束时,只收答题卡和第Ⅱ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l C-12 O-16 Na-23 Cl-35.5 Ag-108第Ⅰ卷(选择题5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 2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当前科学家认为温室效应将导致地球表面温度缓慢升高,为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必须予以密切关注,造成温室效应的原因是人类向空气大量排放了( )A.COB.C02C.S02D.NO2.“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应分类回收利用。
生活中废弃的塑料袋、废纸、橡胶制品等属于( )A.无机物B.有机物C.盐类D.糖类3.现代生活中出现了“铁强化酱油”、“高钙牛奶”、“富硒茶叶”、“含氟牙膏”等商品。
这里的铁、钙、硒、氟应理解为( )A.元素B.单质C.分子D.氧化物4.葡萄糖所含的全部元素是( )A.C、H、OB.C、0C.H、OD.C、H、N5.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中“丝”和“泪”分别属于( )A.纤维素、油脂B.蛋白质、烃类C.淀粉、油脂D.蛋白质、硬化油6.科技文献中经常出现的下列词汇,其中与相关物质的颜色无联系的是( )A.赤色海潮B.棕色烟气C.白色污染D.绿色食品7.在食品加工或餐饮业中使用量特别要注意严加控制的物质是( )A.氯化钠B.谷氨酸钠(味精)C.碳酸氢钠D.亚硝酸钠8.下面是4位同学对“化学与健康”这一话题发表的见解中,正确的是( )9.废电池中危害环境的主要成分是( )A.石墨B.二氧化锰C.汞、镉等重金属D.氯化铵10.变质的油脂有难闻的哈喇味,这是因为发生了( )A.氧化反应B.加成反应C.取代反应D.水解反应二、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2019学年山东省高二上学期期中测试化学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2019学年山东省高二上学期期中测试化学试卷【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 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A.用试管取出试剂瓶中Na 2 CO 3 溶液,发现取量过多,又把过量的试剂倒入试剂瓶中 B.过滤时,漏斗下端紧贴烧杯内壁C.加热试管内物质时,试管底部与酒精灯灯芯接触D.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紧贴试管内壁2. 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A.在容量瓶中加入一定体积的水,再加入浓硫酸配制准确浓度的稀硫酸B.溶于水的固体与难溶于水的固体形成的混合物可用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分离C.用玻璃棒搅拌漏斗中的液体以加快过滤速度D.加入盐酸以除去硫酸钠中的少量碳酸钠杂质3. 下列仪器:① 漏斗② 容量瓶③ 蒸馏烧瓶④ 天平⑤ 分液漏斗⑥ 滴定管⑦ 燃烧匙,常用于物质分离的是A.①③④___________ B.①②⑥ C.①③⑤ D.③④⑦4. 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关于0.2mol/L K 2 SO 4 溶液的正确说法是A.500mL溶液中所含K + 、SO 4 2-总数为0.3N AB.500mL溶液中含有0.1N A 个K + 离子C. 1L 溶液中K + 离子浓度是0.2mol/LD. 2L 溶液中SO 4 2-离子浓度是0.4mol/L5. 有K 2 SO 4 和Al 2 (SO 4 ) 3 的混合溶液,其中Al 3+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4 mol/L ,SO 4 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7mol/L,则此溶液中K +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0.1mol/L B.0.15mol/L C.0.2mol/L D.0.25mol/L6. 配制一定体积、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实验结果产生偏高影响的是A.容量瓶中原有少量蒸馏水______________ B.溶解所用的烧杯未洗涤C.称量时左码右物_________ ________ D.定容时俯视观察液面7. 电子排布有能级顺序,若以 E ( nl )表示某能级的能量,以下各式中正确的是A. E (4s)> E (3d)> E (3P x )> E (3P y )B. E (3d)> E (4s)> E (3p)> E (3s)C. E (5s)> E ( 4f)> E (3P x )= E (3P y )D. E (5s)> E (4s)> E ( 4f)> E (3d)8. 下列原子轨道表示式中,表示氧原子的基态电子轨道排布式正确的是9. 下列物质的分子中既有σ键,又有π键的是①HCl②H 2 O ③N 2 ④H 2 O 2 ⑤C 2 H 4 ⑥C 2 H 2A.①②③______________ B.③④⑤⑥______________ C.③⑤⑥______________ D.①③⑥10. 下列化合物中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极性共价键和配位键的是A.NaCl____________________ B.H 2 SO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Na 2 O 2____________________ D.NH 4 Cl11. 设 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18gH 2 O 中含有的电子数为 10 N AB.46gNO 2 和 46gN 2 O 4 含有的原子数均为 3 N AC.1L 1mol·L -1 的盐酸中,所含 HCl 分子数为 N AD.标准状况下,11.2L O 3 中含1.5 N A 个氧原子12. 下列针对H 3 O + 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中心原子上的孤电子对数为2B.O原子采用sp 2 杂化,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C.离子中存在配位键D.纯水呈中性,纯水中不存在H 3 O + 微粒13. 对于某些离子的检验及结论正确的是A.加盐酸有无色气体产生,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混浊,原溶液中一定有CO 3 2—B.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盐酸,淀淀不消失,原溶液中一定有SO 4 2-C.加盐酸无现象,再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原溶液中一定有SO 4 2-D.加入AgNO 3 溶液后有白色沉淀,原溶液中一定有Cl —14. 将5mol/L的Mg(NO 3 ) 2 溶液a mL稀释至b mL,稀释后溶液中NO 3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 mol/L___________ B. mol/L_________ C. mol/L___________ D. mol/L15. 下列关于杂化轨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分子中中心原子通过sp 3 杂化轨道成键时,该分子不一定为正四面体结构B.杂化轨道可用于形成σ键、π键或用于容纳未参与成键的孤电子对C.杂化前后的轨道数不变,但轨道的形状发生了改变D.sp 3 、sp 2 、sp杂化轨道的夹角分别为109°28′、120°、180°16. 下列含有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是①CCl 4 ②NH 3 ③CH 4 ④CO 2 ⑤N 2 ⑥H 2 O ⑦HFA.②③④⑤___________ B.①③④⑤___________ C.①③④___________ D.以上均不对17. 下列各组物质的晶体中,化学键类型相同、晶体类型也相同的是A.SO 2 和SiO 2________ B.NaCl和HCl________ C.CCl 4 和KCl________ D.CO 2 和H 2 O1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P和S属于第三周期元素,P的第一电离能比 S小B.Na和Rb属于第ⅠA族元素,Rb失电子能力比Na强C.C和Si属于第ⅣA族元素,Si比C更容易和氢气反应D.Cl和Br属于第ⅦA族元素,HClO 4 酸性比HBrO 4 弱19. 下列数据是对应物质的熔点表,有关的判断正确的是p20. Na 2 O Na AlF 3 AlCl 3 Al 2 O 3 BCl 3 CO 2 SiO 2 920 ℃ 97.8 ℃1291 ℃ 190 ℃ 2073 ℃ -107 ℃ -57 ℃ 1723 ℃ A .只要含有金属阳离子的晶体就一定是离子晶体B . AlF 3 和AlCl 3 晶体熔化时,克服的微粒间作用力类型相同C.同族元素的氧化物不可能形成不同类型的晶体D.金属晶体的熔点不一定比分子晶体的高21. 最近发现一种由某金属原子M和非金属原子N构成的气态团簇分子,如图所示.顶角和面心的原子是M原子,棱的中心和体心的原子是N原子,它的化学式为A.M 4 N 4______________ B.MN_________________ C.M 14 N13_________________ D.M 4 N 5二、填空题22. 下图是病人输液用的葡萄糖(分子式为C 6 H 12 O 6 ,相对分子质量为180)注射液的标签上的部分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省莱阳一中0809学年高二上学期学段检测(化学理)高二化学试题(理科)讲明:1.本试卷包括第一卷(选择题)和第二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总分值100分。
考试时刻90分钟。
2.考生请将第一卷选择题的正确选项用2B铅笔涂写在答题卡或填写在第二卷卷首的答案栏上。
考试终止后,只收答题卡和第二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32 Cl-35.5 Na-23 Mg-24 Al-27 Fe-56 Cu-64 Zn-65第一卷(选择题,共44分)一、选择题(此题包括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以下讲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发生物质变化的同时不一定发生能量变化B.新键生成时开释的总能量大于旧键断裂时吸取的总能量时,反应为吸热反应C.反应产物的总焓大于反应物的总焓时,反应吸热,△H>OD.△H的大小与热化学方程式的计量系数无关2.据环保部门测定,我国一些大都市的酸雨pH=3.5。
在酸雨季节铁制品极易腐蚀,那么在其腐蚀中正极要紧发生的反应是( )A.2H++2e-=H2↑B.2H20+02+4e-=40H-C.Fe-2e-=Fe2+D.40H--4e-=2H20+02↑3.可逆反应A+3B 2C+2D,在四种不同的情形下的反应速率分不为( )①v(A)=0.15 mol·L-1·S-1②v(B)=O.6 mol·L-1·S-1③v(C)=0.4 mol·L-1·S-1④v(D)=O.45 mol·L-1·S-1。
该反应进行最快的是( )A.①B.②和③C.④D.①和④4.如下图,以下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 )A.该装置是原电池B.锌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C.硫酸根离子从左流向右D.铜棒的质量会增重5.以下描述中,不符合生产实际的是( )A.合成氨工业中,N 2和H 2的最正确配比应为物质的量之比1:3B.电解法精炼粗铜,用纯铜作阴极C.工业上电解饱和食盐水制烧碱,用离子交换膜阻止0H -移向阳极 D.在镀件上电镀锌,锌作阳极6.设C+CO 2 2C0(吸热反应)反应速率为v 1,N 2+3H 2 2NH 3(放热反应)反应速率为v 2。
关于上述反应,升高温度时, v 1和v 2的变化情形为( )A.都增大B.都减小C.v 1增大,v 2减小D.v 1减小,v 2增大7.关于2SO 2+O 2 2S03,△H<O 的反应,以下讲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 A.当SO 2和SO 3的浓度相等时,反应达到化学平稳状态B.当生成SO :的速率与生成SO ,的速率相等时,反应达到化学平稳状态C.温度一定,假设SO 2、O 2、SO 3的起始浓度不同,反应达到平稳时,SO 3的平稳浓度一定也不同D.只有当外界条件改变,使''逆正v v ,才能引起上述化学反应的平稳状态发生移动8.以下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选项是( )A.把铜片和铁片紧靠在一起浸入稀硫酸中,铜片表面显现气泡B.用铜片做阳极,铁片做阴极,电解氯化铜溶液,铁片表面显现一层铜C.把铜片插入三氯化铁溶液中,在铜片表面显现一层铁D.把铁片敢入盛有盐酸的试管中,加入几滴氯化铜溶液,气泡放出速率加快 9.以下有关电化学知识的描述中正确的选项是( ) A.原电池的正极和电解池的阳极均发生氧化反应 B.氢燃料电池把氢气在氧气中燃烧放出的热能转化为电能 C.镀层破旧后,白铁(镀锌的铁)比马口铁(镀锡的铁)耐腐蚀 D.铅蓄电池充电时电源的正极接蓄电池标〝-〞的一极10.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X 2(g)+Y 2(g) 2Z(g),X 2、Y 2、Z 的起始浓度分不为0.1mol ·L -1、0.3mol ·L -1、0.2mol ·L -1,在一定条件下,当反应达到平稳时,各物质的浓度有可能是( )A.Y2为0.2mol·L-1B.Y2为0.35mol·L-1C.X2为0.2mol·L-1D.Z为0.4mol·L-1二、选择题(此题包括6小题,每题4分。
共24分。
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假设正确答案只有一个选项,错选、多项选择均不得分;假设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得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得4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为0分。
)11.:C(s,金刚石)=C(s,石墨) △H=-1.9 kJ·mol。
C(s,金刚石)+02(g)=CO2(g) △H1C(s,石墨)+02(g)=CO2(g) △H2依照已述反应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选项是( )A.△H1=△H2B.△H1<△H2C.△H1>△H2D.石墨比金刚石稳固12.常温常压下,在带有相同质量活塞的容积相等的甲、乙两容器里,分不充有二氧化氮和空气,现分不进行以下两实验:(N204 2NO2△H>O)(a)将两容器置于沸水中加热;(b)在活塞上都加2kg的砝码。
在以上两情形下,甲和乙容器的体积大小的比较,正确的选项是( )A.(a)甲>乙,(b)甲>乙B.(a)甲>乙,(b)甲=乙C.(a)甲<乙,(b)甲>乙D.(a)甲>乙,(b)甲<乙13.以下讲法正确的选项是( )A.氢镍碱性电池原理为H2+2NiO(OH)==2Ni(OH)2,那么该电池负极反应式为:H2-2e-+20H-==2H20B.热化学方程式中的计量系数既能够表示物质的量,也能够表示分子个数。
C.1g氢气燃烧生成水蒸气放出120. 9kJ的热,水蒸气分解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0(g)==2H2(g)+02(g);△H=-483.6kJ·mol。
D.S(s)+02(g)=S02(g);△H1S(g)+02(g)==SO2(g);△H2,那么△H1<△H214.某电解池内盛有某电解质溶液,插入两根电极,通电后欲达到以下要求:①阳极质量不变②阴极质量增加③电解液pH 变小。
那么可选用的电极材料和电解质溶液是( )A.铂做阳极、铜做阴极,电解硫酸铜溶液B.石墨做阳极和阴极,电解硫酸C.铜做阳极、铁做阴极,电解氯化铜溶液D.铜做阳极、铜做阴极,电解硫酸铜溶液15.某温度下,反应mX(g)+nY(g) qZ(g)△H>O ,m+n>q ,在体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达到平稳,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反应速率v 正(X)=nmv 逆(Y) B.加入X ,反应的△H 增大C.增加Y 的物质的量,X 的转化率增大D.降低温度,平稳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16.如图是恒温下某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随反应时刻变化的示意图,以下表达与示意图不相符合的是( )A.反应达平稳时,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B.假设反应为A(g)+B(g) C(s),那么平稳移动的缘故是增大压强C.由图像关系能够判定,正反应为吸热反应D.平稳状态Ⅰ和平稳状态Ⅱ的平稳常数的大小关系为K 1=K 22018—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学段检测高二化学试题题号Ⅰ卷Ⅱ卷 总分一二 17 18 19 20 21 得分Ⅰ卷答案栏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第二卷(非选择题,共56分)得 分 评卷人17.(10分)为了合理利用化学能,确保安全生产,化工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化学反应的焓变,并采取相应措施。
化学反应的焓变通常用实验进行测定,也可进行理论推算。
(1)实验测得,5g 甲醇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液态水时开释出113.5kJ 的热量,试写出甲醇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气态基态原子形成1mol 化学键开释的最低能量叫键能。
从化学键的角度分析,化学反应的过程确实是反应物的化学键的破坏和生成物的化学键的形成过程。
在化学反应过程中,拆开化学键需要消耗能量,形成化学键又会开释能量。
反应N 2+3H 2NH 3 △H=a kJ ·mol -1。
试依照表中所列键能数据估算a 的数值为___________________。
(3)依据盖斯定律能够对某些难以通过实验直截了当测定的化学反应的焓变进行推算。
:C(s ,石墨)+02(g)=C02(g)△H 1=-393.5kJ ·mol -12H 2(g)+02(g)=2H 20(l) △H 2=-571.6kJ ·mol -12C 2H 2(g)+502(g)=4C02(g)+2H 20(l)△H 3=-2599kJ ·mol -1依照盖斯定律,运算298K 时由C(s ,石墨)和H 2(g)生成1mol C 2H 2(g)反应的焓变: △H=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9分)士兵在野外加热食物时通常采纳〝无焰食物加热器〞,其要紧化学成分为镁粉、铁粉、氯化钠,使用时加入水与其中的镁反应放出热量。
下面是在相同的室温下对该产品的两个探究实验:【实验1】向加有等量水的隔热容器中分不加入以下各组物质,结果参见以下图1。
①1.0mol 镁条、0.10mol 铁粉、0.10mol 氯化钠粉末;②将1.0mol 镁条剪成100份、0.10mol 铁粉、0.10mol 氯化钠粉末; ③1.Omol 镁粉、0.10mol 铁粉、0.10mol 氯化钠粉末;【实验2】向加有lOOmL水的隔热容器中分不加入0.10mol镁粉、0.50mol铁粉及不同量的氯化钠粉末,不断搅拌,第15min时记录温度升高的幅度参见上图2。
请回答以下咨询题:(1)实验1证实阻碍镁与水反应速率的要紧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A.反应温度B.NaCl的用量C.铁的用量D.镁的表面积(2)实验2中当NaCl的用量大于0.125mol时,实验就无须再做的缘故是____________。
A.加入更多的NaCl不再增加反应速率B.加入NaCl反而会降低反应速率C.已达到沸点不再有温度变化D.需要加入更多的铁粉来提高温度(3)假如在实验2中加入了0.060molNaCl,那么第15min时混合物升高的温度最.接近于____________。
A.34℃B.42℃C.50℃D.62℃(4)铁粉、NaCl能使反应速率增加的缘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13分)(1)实事证明,能设计成原电池的反应通常是放热反应,以下化学反应在理论上能够设计成原电池的是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