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运动、空间和时间

合集下载

鲁科版高一物理 第一章第一节 空间和时间

鲁科版高一物理 第一章第一节 空间和时间
时间
四、时间的描述
指出2003年我国首次载人飞船飞行中的一些时间与时刻。
时刻
时间 时刻
时间 时刻
1.下列说法中与人们的日常习惯相吻合的是( ) A.测量三楼内日光灯的高度,选择三楼地板为参考系 B.测量井的深度,以井底为参考系,井深为0米 C.以卡车司机为参考系,卡车总是静止的 D.以路边的房屋为参考系判断自己是否运动
高中物理必修一
第1节 空间与时间 第2节 质点与位移 第3节 速度
第4节 加速度
第1节 空间与时间
导入
自然界中的运动,形式多样,复杂而又多变。 大到天体,小到微观粒子都有它的运动形式。
为了更好的研究运动,人们根据物
质运动的特点将运动的类型分为:
机械运动 热运动
等…… 电磁运动
不了解运动,就不了解 自然。——亚里士多德
t=t2-t1
四、时间的描述
关于时间与时刻须注意的几个问题: 1)n秒末、n秒初是指时刻,第n秒内是指1秒的时间。
如第1秒末、第2秒初、第4秒末等都表示时刻,而且第1秒末和第2秒 初是同一时刻。两个时刻之间的线段表示时间间隔,即时间。第2秒末和 第6秒末两个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是4秒,即时间间隔=终止时刻-开始时 刻。
是否有位置变化
运动


……
运动
静止
二、参考系
1、选择不同的参考系,观察的结果会不同
坐在行驶的车上,看到路边的树向后退去;站在路旁的人看到同一棵树静静 的立在路旁。原因?
诗中:“满天云不动”是选( )为参考系;“云与 我俱东”又是以( )为参考系。
飞花两岸照船红, 百里榆堤半日风, 卧看满天云不动 不知云与我俱东。
1、位置的描述必须要有两个要素:方向和距离

高中物理必修1教案7篇

高中物理必修1教案7篇

高中物理必修1教案7篇我们通过详细的教案,可以确保教学过程的连贯性和一致性,教案的编写过程让教师能够更好地设计课堂活动和互动环节,作者今天就为您带来了高中物理必修1教案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高中物理必修1教案篇1课程学习目标目标解读1.理解弹力、摩擦力的概念和判断方法。

2.能正确地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

3.深刻理解力的合成与分解的意义,能熟练应用相应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学法指导三种力的认识是本章的基础,物体的受力分析必须准确,再利用力的合成和分解来解决问题。

课程导学建议重点难点掌握重力、弹力和摩擦力的特点,运用力的合成和分解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建议本章复习课建议用1节课的课时,关键仍然在对基础问题的复习上,如重力、弹力、摩擦力的概念和产生条件及对其大小、方向的认识,并能够正确地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

现阶段受力分析也只分析物体受力个数比较少、简单的情况,注意教学的层次性和渐进性。

课前准备本章知识学生的掌握情况可能有比较大的差异,要了解大多数学生处于什么状况。

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收集学生提出来问题,注意一题多解的准备。

导学过程设计程序设计学习内容教师行为学生行为媒体运用预习过程梳理知识确保每一位学生处于预习状态。

回顾本单元内容,可以查阅教材和以前的学案,对本章内容的知识体系和重点难点有所了解。

ppt演示课题及学习目标完成学案巡视学生自主学习的进展,学生填写学案的情况。

尽可能多得独立完成学案内容,至少完成单元体系构建的内容。

结对交流指导、倾听部分学生的交流,初步得出学生预习的效果情况。

就学案中有疑惑的内容与结对学习的.同学交流。

课堂探究小组讨论小组展示补充质疑教师点评主题1:对力的有、无及方向的判断总结弹力、摩擦力的特点,如何判断弹力、摩擦力的有无及方向(1)分析甲、乙两位同学谁对谁错,为什么。

(2)说说对于发生微小形变的物体是否存在弹力以及静摩擦力,我们该采用什么方法判断。

(3)说说弹力和摩擦力的方向有什么特点。

鲁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一高一同步练习第一章第一节运动、时间、空间

鲁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一高一同步练习第一章第一节运动、时间、空间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灿若寒星**整理制作)2011-2012学年高一物理必修1(鲁科版)同步练习第一章第一节运动、时间、空间一. 教学内容:绪论运动、空间和时间1绪论知识重点:1、了解高中物理的学习方法2、了解高中物理的知识结构知识难点:初步认识初高中物理的异同,以帮助学生尽早找到适合自己的高中物理学习方法本章内容:(一)物理学是探究物质结构和基本运动规律的科学。

(二)初高中物理的异同:1. 初中物理大部分内容仅仅是定性分析,而高中物理内容要定量计算。

2. 初中内容显得更为联系生活,但仅讲叙基本(或说表面)道理,高中物理要深究其原理。

3. 初中物理计算较少,高中物理计算多且要在理论指导下列方程。

4. 相较于初中物理学习高中物理需要基础知识更为扎实,感觉会了与看着会了都是自以为会了,只有写在纸上、用脑理顺、用嘴说出其中的道理才是真正会了[教学过程]一、怎样学习物理:1. 观察与实验、培养学习物理的兴趣2. 物理概念、公式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而非死记3. 勤动手、勤动脑、遇到问题要讲道理二、关于高中物理新课程:1、教材安排选修(二) ⎩⎨⎧必修 选修 ⎩⎨⎧选修(一) 选修(三)2、学分考试与高考3、文理科1.1 运动、空间和时间知识重点1、理解参考系的概念2、理解参考系的选择对运动描述的影响,会适当选择参考系知识难点能够区分时间和时刻的概念本节内容一、机械运动:1. 机械运动:定义:物体相对于其他物体位置的改变,叫机械运动,简称运动。

分类:分为平动和转动平动指物体上各个点的运动情况都完全相同转动指物体绕某一点(包括物体自身上某一点)做旋转2. 参考系:为了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选来作为标准的另外物体,叫参考系。

例1:电影《闪闪的红星》中有两句歌词:“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

”分别描述了两种运动情景,那么它们分别是以谁为参考系的?分析:竹排在河中运动是以河岸为参考系的,“巍巍青山两岸走”是驾驶竹排者观看两岸的一种感受,因此是以驾驶竹排者自身或竹排为参考系。

高一物理运动、空间和时间1

高一物理运动、空间和时间1

课堂小结
参考系是人们观察事物的基石,时间 和空间是描述和研究事物的依托。对自然 界观察而言,时空关系与参考系又存在着 不可分割的联系,这就是爱因斯坦在1905 年提出的“相对论”中所阐明的基本论点。 机械运动的基本特征是空间位置随时 间发生变化,所以研究机械运动的基本方 法也就是从空间和时间两个角度进行。
参考系的特点:
一、研究物体的运动必先选择 参考系,而且被选作参考系的物 体,不管它本身的运动情况如何, 我们都假定它是不动的。
二、参考系的选取是任意的,但 在实际问题中, 以研究问题方便 为原则。如研究地面上的物体的 运动,我们一般选择地面为参考系。
三、在描述同一运动时,选择不 同的参考系,观察的结果可能是不 同的。对于坐在行驶的汽车上的 人,若以汽车为参考系,他是静止的; 若以地面为参考系,他是运动的。
三、时间的描述
机械运动是指一个物体相对于其他 物体的位置变化,简称运动。
这种用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参照物 就称为参考系。
课堂小结
参考系是人们观察事物的基石,时间 和空间是描述和研究事物的依托。对自然 界观察而言,时空关系与参考系又存在着 不可分割的联系,这就是爱因斯坦在1905 年提出的“相对论”中所阐明的基本论点。 机械运动的基本特征是空间位置随时 间发生变化,所以研究机械运动的基本方 法也就是从空间和时间两个角度进行。
2) 如果物体在平面上运动,则要通过 平面直角坐标系(二维坐标)来描述其 位置;而且,二维坐标还可以物体做 曲线运动时的位置变化。
【例2】
某运动 物体在平面内,由点 (3,1)出发,沿直线运 动到点(1,4),然后又 由该点(1,4)沿直线 运动到另一个点 (5,5).试完成坐标系 的建立并画出物体的 运动轨迹。

高一物理学案时间与时刻

高一物理学案时间与时刻

第一节运动、空间和时间之答禄夫天创作第一周第1课时主备人吕文霞【学习目标】1.知道参考系的概念, 并能判断物体在分歧参考系下的运动情况. 2.认识坐标系, 并能建立坐标系来确定物体的位置及位置变动. 3.认清时刻与时间的区别和联系.【自学与交流】※1.机械运动物体相对其他物体的变动, 也就是物体的随时间的变动, 是自然界中最、最的运动形态, 称为机械运动.是绝对的, 是相对的.※2.参考系:⑴界说: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而的物体.⑵同一个运动, 如果选分歧的物体作参考系, 观察到的运动情况可能不相同.例如:甲、乙两辆汽车由西向东沿同一直线, 以相同的速度15m/s并列行驶着.若两车都以路旁的树木作参考系, 则两车都是以15m/s速度向东行驶;若甲、乙两车互为参考系, 则它们都是的.⑶参考系的选取原则上是任意的, 但在实际问题中, 以为原则;研究空中上运动的物体, 一般选取为参考系.◆例题与练习1. 关于参考系的选取,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参考系必需选取静止不动的物体B. 参考系必需是和空中联系在一起的C. 在空中运动的物体不能作为参考系D. 任何物体都可以作为参考系2.下列关于参考系的描述中, 正确的是()3.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 甲车内的人看见窗外树木向东移动, 乙车内的人发现甲车没有运动.如果以年夜地为参考系.上述事实说明()A、甲车向西运动, 乙车不动B、乙车向西运动, 甲车不动C、甲车向西运动, 乙车向东运动D、甲, 乙两车以相同的速度都向西运动4.在有云的夜晚, 抬头望月, 觉得月亮在云中穿行, 这是选取的参考系是()A、月亮B、云C、空中D、星4.一物体从O点动身, 沿东偏北30度的方向运动10 m至A点, 然后又向正南方向运动5 m至B点.(sin30°)(1)建立适当坐标系, 描述出该物体的运动轨迹;(2)依据建立的坐标系, 分别求出A、B两点的坐标.※3.时刻和时间间隔时刻和时间间隔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在暗示时间的数轴上, 时刻用暗示, 时间间隔用暗示, 时刻与物体的相对应, 暗示某一瞬间;时间间隔与物体的相对应, 暗示某一过程(即两个时刻的间隔).注意区分时刻和时间:如:第4s末、第5s初(也为第4s末)等指的是;4s内(0至第4s末)、第4s内(第3s末至4s末)、第2s至第4s内(第2s 末至第4s末)等指的是.◆例题与练习4.以下的计时数据, 指时间间隔的是()A.学校每天7:30准时上课 B.每节课45 minC.数学考试9:40结束 D.周末文艺晚会18:40开始5.关于时间与时刻,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作息时间表上标出上午8:00开始上课, 这里的8:00指的是时间B.上午第一节课从8:00到8:45, 这里指的是时间C.电台报时时说:“现在是北京时间8点整”, 这里实际上指的是时刻D.在有些情况下, 时间就是时刻, 时刻就是时间6.第5秒内暗示的是_____秒的时间, 第5秒末和第6秒初暗示的是__________时刻, 5秒内和第5秒内暗示的是___________的时间.【反馈与展示】1.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运动, 甲车内的一同学看见乙车向西运动, 而乙车内一同学看见路旁的树木向西运动.如以空中为参考系,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车向东运动, 乙车向西运动B.乙车向东运动, 甲车向西运动C.甲、乙两车都向西运动, 但v甲<v乙D.甲、乙两车都向东运动, 但v甲>v乙2.火车停靠在站台上, 乘客往往会发现这样的现象, 对面的火车缓缓起动了, 比及站台呈现, 才知道对面的火车没有动, 而是自己乘坐的火车开动了, 则前、后两次乘客采纳的参考系是()A.站台, 对面火车 B.两次都是对面火车C.两次都是对面站台 D.自己乘坐的火车, 站台3.关于时刻和时间,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时刻暗示时间极短, 时间暗示时间较长B.时刻对应物体的位置, 时间对应物体的位移或路程C.火车站年夜屏幕上显示的是列车时刻表D.1分钟只能分成60个时刻4.以下划线上的数字指时间(即时间间隔)的是()A.某中学的作息表上写着, 第四节:10:15-10:55C.中央电视台《星光年夜道》栏目每晚7:3012:10开始5.关于时间和时刻,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3秒末是时间的概念, 共经历了3秒B、最后2秒是时间的概念, 共经历了2秒C、第4秒内是时间的概念, 共经历了4秒D、第5秒末是时刻的概念, 已经历了5秒。

运动空间和时间

运动空间和时间
第二章 运动的描述
➢ 导入 认识运动 ➢ 第一节 运动、空间和时间 ➢ 第二节 质点和位移 ➢ 第三节 速度和加速度
1、机械运动
定义:机械运动是指一个物体相对其他物体的位置变化, 简称运动,是物质的一种基本形式。
参照系:用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参照物称为参照系。
例如,说电梯上的物体是运动的,是以电梯以外的物体作 为参考系;而说此物体是静止的,那就是一电梯为参考 系。
2、空间位置的描述
例1:假设一辆汽车在一条笔直的东西方向的公路上行驶, 如果要问汽车开到哪里了,通常我们会选择地面为参考 系,并已大家熟悉的标志位参考,说明该标志离汽车有 多远,在该标志的哪一侧。例如,我们可以说“汽车目 前在离市中心5km处”。这种说法不够明确,我们需要 一种更加准确的描述方式。
的?
(与一维坐标系相似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我们用二维直角坐标系来描述物体在一个平面上的位置。
导入 认识运动 15日18时40分50秒
9小时40分50秒
11小时42分10秒
“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在这两句歌词中,作者所选取的参考系分别是什么?
以下我们通过数学的方法来进行具体的描述。
时刻是指一瞬时,通常用t表示,时间是指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通常用∆t表示。
以下我们通过数学的方法来进行具体的描述。(一 为坐标系描述)
例2:一辆汽车在城市中行驶,纵横穿越了许多街道,任然 以市中心0为参考点,在生活中我们可以用“汽车在市中 心东面5km、北面5km处”来准确描述该汽车的位置。 这里东北是两个互相垂直的方向。
(与一维坐标系相似,我们用二维直角坐标系来描述物 体在一个平面上的位置。)
注:如果物体在一维空间运动,只需要建立直线坐标系即 一维坐标系;如果物体在二维空间(即平面)运动,就 需要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即二维坐标系。

第一节:运动、时间和空间(司南版)

第一节:运动、时间和空间(司南版)

2.1《运动、空间和时间》教案教材分析由于本部分内容初中有所涉及但不够深入,所以在这部分内容处理上,时间分配少一些,但侧重知识的应用。

通过运动形式的对比引入,剖析大量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的生活实例来展开,扩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物理的兴趣,通过大量的生活和社会实例,在原认识的基础上进行再认识。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运动有多种类型,机械运动是一种简单的运动形式(2)、知道参考系的概念,知道对同一物体选择不同的参考系时,观察的结果可能不同,通常选择参考系时,要考虑研究问题的方便;在比较不同物体的运动情况时,必须选择同一参考系才有意义.(3)、知道时间和时刻的概念以及它们的区别.2、过程与方法:(1)、学会用坐标系来描述物体的空间位置(2)、学会用时间数轴来描述物体运动过程的时间和时刻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科学技术的新进展,关注物理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培养爱国注意情感教学重点、难点:1、参考系的概念,及学会合理选择参考系判断物理的运动情况2、学会用坐标系来描述物体的空间位置3、学会用时间数轴来描述物体运动过程的时间和时刻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演示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课程的引入:结合课本内容,在学生自行阅读的基础,引入本章内容并简要讲解本章的学习要求新课教学1、机械运动和参考系:(1)、各种运动:机械运动、热运动、电磁运动等(2)、机械运动的定义:一个物体相对别的物体位置的变化,简称运动,是物质运动的一种基本形式(3)、参考系的概念:在描述物体运动时,选作标准的参照物,叫参考系。

以课本所介绍的电梯运动为例来说明选择参考系的必要性并强调:对于同一运动,选择的参考系不同,观察和描述的结果可能会不同的。

(4)、参考系的确定方法:参考系的选择是任意的,在具体问题上,一般以对运动的描述简单方便作为基本原则,通常选地面或相对地面静止的物体为参考系。

2、空间位置的描述通过两个例子的讨论:一是向陌生人说明你在黔江中学的位置,二是课本中所举例的汽车位置的描述例子,让学生自已归纳总结得出确定空间位置的步骤(1)、选择大家做熟悉的标志作为参考(2)、说明在该标志的那个方向(3)、距离多少师:在物理学中,借助于数学方法,建立坐标系来描述物体的位置教学过程2:举课本14页及15页中的两个例子,说明如何利用一维和二维坐标系来描述物体的空间位置教学过程3:学生讨论以下题目:一辆汽车由校门向东行驶,要描述汽车的位置,应建立怎样的坐标系?答案:应建立一维坐标系,以校门为原点,正东方向为正方向,以1米(或其它单位长度)为单位长度建立坐标系。

【2019年新版物理必修一】第一章第1节空间和时间

【2019年新版物理必修一】第一章第1节空间和时间
运动到B 点.由图判断A点坐标、B点坐标和走过的 路程
练习2
为了确定平面上物体的位置,我们建立以
平面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以O点为坐标原 点,沿东西方向为x轴,向东为正;沿南北 方向为y轴,向北为正.图中A点的坐标如
何表示?其含义是什么?
三、时间的描述
§1.1 空间和时间
一.机械运动
1.机械运动 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物体位置的变化
2.参考系:在描叙一个物体的运动时,选来 作为标准的另外的物体
3.参考系 任意性 的选择 *对同一运动选择不同参考系观
察的结果将可能不同
原则:方便
二、空间位置的描述(坐标系) 1、坐标系建立的意义:定量描述物体的位置变化 2、坐标系包含的要素: 参考位置 正方向 坐标轴意义及单位 标度
9小时40分50秒
11小时42分10秒
2003.10.15 09:00
10.15 18:40
1、时间间隔和时刻
10.16 06:23
2、用时间轴表示时间间隔和时刻
01 2 34 5 678
t/s
计时起点
1)时刻(某一瞬间)
① 在时间轴上表示为 一个点 ② 时间轴所标数字n表示_一__个__时__刻___ 2)时间间隔(一段时间)
人类科技精确计时的要求。

科学家在研究发现,原子从一种能量状态
到另一种能量状态所发射出的电磁波频率异常
稳定。1967年第13届国际计量大会将秒按原子
标准重新定义为:地面状态的铯133原子对应与
两个超精细能级跃迁9,192,631,770个辐射周期
的持续时间。
科学家根据这一标准设计了精密的原子种。 这种时钟可以精确到每天1×10-13 秒。
① 在时间轴上表示为_一__段__线__段__ ② 由时刻计算_∆_t_=_t_2_-_t_1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第二节 质点和位移
一、质点(mass point): 把物体简化为一个有质量的点
1、概念:没有形状,没有大小 而具有物体全部质量的点
2、质点是一个理想模型
什么样的物体就可以把 它看做质点呢?
问题导航
问题一:火车可不可以看成质点?
从上海到北京相距1080km,长为500m的火车以120km/h行驶。 1、从上海到北京需多少时间?
s l 1000 500 t2 45 s 100 v 3
研究列车从广州开往北京可以不考虑列车的长度!——不能视为质点 研究列车通过一座桥梁时,需要考虑列车的长度!——可以视为质点
问题导航
问题二:地球可不可以看成质点.
研究地球公转时, 地球本身的大小和形 状是次要因素可忽略. 可看成质点.

A、 0和400m B、 400和0
C、 0和0
D 、400和400
起点
三、直线运动
运动的质点通过的路线,叫质点的轨迹。 质点的轨迹是直线,叫直线运动。
质点的轨迹是曲线,叫曲线运动。
问题导航
问题一:地球可不可以看成质点.
研究地球公转时, 地球本身的大小和形 状是次要因素可忽略. 可看成质点.
研究地球自转时, 地球本身的大小和形 状不可忽略. 不能看 成质点.
问题偶得 结论1:同一个物体在不同情况下不一定都可以看成质点 结论2:可以看成质点的条件:本身大小《距离,而与本身的 大小、质量无必然联系
三、坐标系 为了定量地描述物体的位置及位置的变化,需要在 参考系上建立适当的坐标系。
5m
O
X
如果物体沿直线运动,可以以这条直线为x轴, 在直线上规定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建立 直线坐标系。
B -2
O 0
A 3 x/m
(1)描述直线运动的物体的位置变化,可以建立 一维直线坐标系. (2)描述平面上运动的物体的位置变化,可以建 立二维平面直角坐标系.
3、一般地,平动的物体多可以看成质点,但有特例 比如:火车过标志杆 转动的物体多不可以看成质点,也有特例 比如:地球的公转
例题导航
二、位移与路程
1、路程: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 2、位移 :(displacement)
(1)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
① 初位置 → 末位置(方向)
② 线段长度 (大小)
小结
位移 方向
是矢量 需考虑方向
路程
是标量 不需考虑方向
大小
位移的大小与路径无关; 一般情况下:路程≥位移的大小; 只有当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物体的 位移大小才等于路程。
运算法则
说明
平行四边形法则
算术加法
在没有特殊说明的情况下,求矢量,则 必须说明其大小和方向。
跟踪导练 1、下列关于位移和路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2、经过一长为1000m的隧道需多少时间?
解:s=1080km l=500m v=120km/h=100/3(m/s)
第一问:
t1 sl 1080 0.5 9.000417 h v 120
t 1
s 1080 9h v 120
第二问:
t2 s 1000 30 s v 100 / 3
例题导航
一个物体由A运动到B,初位置的坐标是xA=3m,末 位置的坐标是xB=-2m,则它运动的位移为?
例题导航
平行四边形法则
一位同学从操场出发,向北走了40m,到达C点, 然后又向东走了30m,到达B点。用有向线段表明他第 一次、第二次的位移和两次行走的合位移。

C 40m A
30m B
?

你能从这个实例 中总结出矢量相 加的法则吗?
(
)
C.沿Ⅲ较大
D.一样大
跟踪导练 3、如图1-2-5所示,某物体沿两个半径为 R的圆弧由A经B到 C C.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物体的位移等于4R,方向向东
B.物体的位移等于2πR C.物体的路程等于4R,方向向东
D.物体的路程等于2πR
4、一个运动员绕400米圆形跑道跑一圈,他的位移和路程各是
多少(
“小小竹排江中游”是以两岸为参考系的。
“巍巍青山两岸走”是以竹排为参考系的。
跟踪导练 1、在平直的公路上并排行驶的汽车,甲车内的人看见窗 外的树木向东移动,乙车内的人发现甲车没有运动,如果 以地面为参考系,上述事实说明: A、甲车向西运动,乙车不动 B、乙车向西运动,甲车不动 C、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运动 D、甲、乙两车同时向西运动 2、甲、乙、丙三个观察者,同时观察一个物体的运动.甲 说“它在做匀速运动”,乙说“它是静止的”,丙说“它在 做加速运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能出现这种情况 B.三人中总有一人或两人讲错了 C.如果选同一参考系,那么三人的说法都对 D.如果各自选择不同的参考系,那么三人说法都对
2、参考系可以任意选取。但应使物体运动的描述尽量简 单、方便。(地面) 4、要比较两个物体(卫星、月球)的运动情况,必须选 择同一参考系,比较才有意义。
3、选择不同的参考系,观察的结果可能不同,可能相同。
例题导航
电影闪闪的红星中, 有一句歌词:“小小竹 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 岸走”,问:“竹排江 中游”和“青山两岸走” 分别是以什么做为参考 系的?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第一节 运动、空间和时间
一、机械运动
在我们生活的周围有各式各样运动着的物体。
物体在空间中所处的位置发 生变化(一物体相对于其他物体 的位置变化) ,这样的运动称为 机械运动。
二、参考系 研究物体运动时,任何运动都是相对于某个参照 物而言的,这个参照物称为参考系。 注意:
1、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参考系的。
(2)符号:s ,单位:m
矢量与标量
(1)标量vector :只有大小,无方向 如:路程、质量、密度、时间
说明矢量必 说明方向
(2)矢量scalar :具有大小与方向的量, 力、 速度 如:位移
例题导航

北京 → 重庆 (1)飞机


(2)火车
(3)先火车,再乘船
三种不同的方式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A.位移和路程总是大小相等,但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标量
B.位移是描述直线运动的,路程是描述曲线运动的 C.位移只取决于初末位置,而路程还与实际运动的路线有关
D.物体的路程总大于或等于位移的大小
2、如图1-2所示,一物体沿三条不同的路径由A运动到B,
下列关于它们的位移的大小说法正确的是
A.沿Ⅰ较大 B.沿Ⅱ较大
问题偶得
▲位移是有向线段,是直线,路程可能是曲线,也可能 是直线。
▲位移与运动路径无关,只与初位置、末位置有关.
▲位移的大小不小于路程
位移的大小怎么算呢?
物体由x1位置运动到x2位置,则位移为:
x x2 x1
说明:
1、△x的正负号表示位移的方向
2、当x1=0时,则△x=x2,这里△x就可以用x表示。
四、时间和时刻 1、时间的单向性(不可逆性)
0 1 2 3 4 5 6 7 8
t/s
计时起点
2、常说的“时间”分为: 1)时刻(某一瞬间):在时间轴上表示为一个点。 2)时间间隔:在时间轴上表示为一条线段。例题导航 与神舟五号有的几个时间:9小时40分
10.15 09:00
11小时43分
10.15 18:40 10.16 06:23
概念识辨
3s末 时刻 3s初 3s内 时间 第3s内
4s初
A 0 B 1 C 2 D 3 E 4
第3s内
t/s
跟踪导练
4、以下的计时数据指时间的是 ( )BD A、由北京开往深圳的列车于22时18分从北京站开出 B、期中物理考试时间为1.5 h C、中央电视台每晚的新闻联播节目19时开播 D、一节课45 min
注意
原点的选择、正方向、单位长度
跟踪导练 3、 桌面离地面的高度是0.9 m,坐标系的原点定在桌面上,向 上方向为坐标轴的正方向,有A、B两点离地面的距离分别为 1.9 m和0.4 m。那么A、B的坐标分别是 ( ) A、1 m, 0.5 m B、1.9 m, 0.4 m C、1 m, -0.5 m D、0.9 m , -0.5 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