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青山隧道
写青山公园的作文

写青山公园的作文写青山公园的作文篇一美丽的大青山位于舟山普陀朱家尖的东南海边。
山上终年云雾缭绕,远眺海水湛蓝,景色十分宜人。
周末我们一家人从定海出发,路上说说笑笑,一个小时后到达了大青山景区。
哇,那里景色可真美啊!马路两旁种着一棵棵苍翠欲滴的小树,一只只小鸟在枝头尽情歌唱,小树旁边也是一株株五颜六色的花儿,就像一个个害羞的小姑娘,轻轻地依偎在树妈妈的怀抱里。
我们沿着陡峭的石阶,登上了观景台。
观景台前面从上往下望去是一片海洋,远远望去,像一块金黄的地毯;海水湛蓝清澈,就像一块透明的水晶;海面上飘泊着一只只小船,远望像一把把彩色的小伞。
过了弯曲的盘山公路,不一会儿来到了筲箕湾渔村。
它位于大青山的山脚下,从上往下看,真像大海伸出的舌头,“舌头”上有一幢幢小巧精致的洋式小别墅,一块块黄似金的麦田,一条条清澈见底的小河,还有那一棵棵高大的树木和一座座白色已废弃的碉堡,组成了一幅恬静的乡村水墨画,特别吸引人的眼球。
啊,大青山真不愧是5A级国家公园,我爱美丽的大青山。
写青山公园的作文篇二8月9日一大早,我和妈妈开始了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自驾车前往舟山大青山森林公园。
此次行程足足用了四个小时,高速上经过了三座桥分别是:金塘大桥、桃天门大桥、富翅门大桥,之后又经过了五个隧道,接着下了高速后进入了既宽敞又明亮的双向四车道大马路。
按航行驶向大青山入园150米处就已是车水马龙,等了半小时才入园,我们沿着山路开向沙滩浴场。
宽广无垠的大海映入眼帘、亮闪闪的沙滩上人山人海,海上还有一段一公里左右的人工浮桥,浮桥旁边有免费浴场。
我领了免费游泳圈后直奔浴场,可是,一阵大浪涌来我一不留神喝了一大口海水。
之后我顺着浪头轻松的憋气,享受着阳光下一个又一个浪的触摸。
在我最兴奋之际妈妈催我起身回家,我是多么恋恋不舍地离开了海滩。
车子沿着环湖大道行驶了13公里,一路上可以遥望那一望无际的大海,我们还多次下车感受那海风的吹抚,此时此景真另人心旷神怡啊!大青山森林公园值得一游!。
中国最长隧道排名前十

中国最长隧道排名前十
中国是一个交通发达的国家,其中也有很多隧道,那么最长的隧道都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搜集的中国隧道排名前十,欢迎阅读!
中国最长的隧道排名前十
1.太行山隧道双洞单线 27839(左)27848(右)石太客专山西盂县
2.青云山隧道双洞单线22175(左)21843(右)永莆铁路福建永泰-莆田
3.吕梁山隧道双洞单线20785(左)20738(右)太中铁路山西汾阳-吕梁离石
4.乌鞘岭隧道双洞单线20060(左)20050(右)兰新铁路甘肃天祝-古浪
5.秦岭隧道双洞单线 18460(左)18456(右)西康铁路陕西西安长安-柞水
6.雪峰山隧道双洞单线17842(左)17826(右)昌福铁路福建将乐-沙县
7.高盖山隧道双洞单线 17594(左)17612(右)昌福铁路福建永泰
8.永寿梁隧道双洞单线17160(左)17154(右)西平铁路陕西永寿-彬县
9.象山隧道双洞单线 15898(左)15917(右)龙厦铁路福建龙岩
10.戴云山隧道双洞单线 15623(左)15605(右)昌福铁路福建尤溪-永泰。
梁山隧道工程地质条件的探讨

梁山隧道工程地质条件的探讨1 概述新建张家口至呼和浩特快速铁路途经河北省、内蒙古自治区,东起河北省张家口南站,西迄于呼和浩特东站。
线路全长286km,速度目标值250km/h。
该铁路为内蒙古通往华北地区的第一条快速客运专线,也是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该项目建成后,将分流现有京包线的客流,极大增强内蒙古及更远地区铁路运输能力。
梁山隧道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卓资县境内,该段为典型的低中山区,地形起伏较大,山体沿线路方向总体呈“M”形,隧道进口、出口两端山体高耸,中部为宽大冲沟。
定测长隧道方案最大埋深384m,长度约7.5km,为张呼线第二长隧道。
穿过的岩性复杂,地质构造、不良地质、特殊岩土发育,线路方案的选择意义重大(见图1)。
梁山隧道所经山体分布有危岩落石、岩溶等不良地质及断层构造,特殊岩土以隧道中部长大段落膨胀岩为主,局部分布湿陷性黄土,且该段水文地质条件较为复杂。
选择不良地质和构造影响小、绕避膨胀岩的通道,优化线路方案,改善梁山隧道工程地质条件意义重大。
2 自然特征2.1 地形地貌隧道穿越卓资剥蚀中低山区,冲沟发育,地面高程1410.2m~1727.2m之间,相对高差最大约317m,自然坡度较陡,一般为15~31°,整体地形为西南高东北低,植被多为树木及少量杂草。
2.2 地层岩性梁山为卓资县境内最高山脉,主要为太古界大理岩、片麻岩,由于受构造变动、岩浆活动的破坏及强烈混合岩化、花岗岩化作用的影响,各段岩性特点有所不同。
中部出露白垩统下统白女羊盘组凝灰岩,该套岩层为一套陆相火山喷发-沉积地层,不整合接触于太古界地层之上,北部以火山碎屑岩为主,层状构造较明显,南部为熔岩,层理不清,以块状构造为主。
第三系上新世大面积的玄武岩覆盖于上新世以前地层及花岗岩之上,局部可见玄武岩不整合在早白垩统之上。
第四系上更新统地层主要分布于冲沟或河床两侧的一级阶地。
一般具二元结构,上为风成黄土,下为冲洪积碎(卵)石土。
中国铁路万米以上隧道TOP30

1 5 1 6 1 7 1 8 1 9 2 0 2 l 2 2
2 3
小相岭隧道 当金 山隧道 新乌鞘岭隧道 跃龙 门隧道 木寨岭 隧道 秦岭隧道 中条 山隧道 石林隧道
太 行 山 隧道
2 0 4 5 0 2 0 1 4 0 2 0 0 6 0 1 9 9 8 3 。 1 9 0 6 8 1 8 4 5 6 1 8 4 1 0 1 8 2 0 8
2 8 2 3 6
所在线路 大瑞铁路 西格铁路复线 成 兰铁路成都至川主寺段
兰渝 铁 路
备 注 在建 建成 在建
在 建
5 6
太行山隧道 香山隧道
2 7 8 4 8 2 3 9 2 0
石太客运专线 包兰铁路扩能
建成 筹建
7
8
南 吕梁山隧道
5 2 0
隧道建 设
第3 5 卷
中国铁 路 万 米 以上 隧 道 T O P 3 0
2 0 1 5 —0 5— 1 2
序 号 1 2 3
4
名称 高黎贡山隧道 新关角 隧道 平 安隧道
西 秦 岭 隧 道
长度/ m 3 4 5 3 8 3 2 6 4 5 2 8 4 2 6
在建 在 建 建成 在建 在建 建成 建成
( 摘 自 轨道世界微ຫໍສະໝຸດ 公众平 台 2 0 1 5 —0 5—1 2 )
在 建
1 1
1 2
中天山隧道
青 云 山 隧 道
2 2 4 6 7
2 2 1 7 5
南疆铁 路复线
向 莆铁 路
建成
建 成
1 3
1 4
燕 山隧道
包头地铁1号线工程穿大青山活断层的工程措施

包头地铁1号线工程穿大青山活断层的工程措施摘要:本文根据包头地铁1号线工程初勘报告及地震安全评估报告中取得的有关大青山山前断裂带的资料,并结合既有的对本断裂带的相关研究文献,弄清本断裂带的现状条件及工程性质,同时,根据其特征,提出了工程保护措施,对类似隧道工程穿越活断层或其他断层的方案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地铁隧道;活断层;产状;工程措施1 前言包头地铁1号线自西向东敷设,在豪德广场站至西脑包站区间与大青山山前断裂斜交,本段隧道顶部覆土11m左右,断裂带往小里程方向隧道洞身全部处于中风化片麻岩,断裂带往大里程方向隧道洞身全部处于粉细砂层(厚度约12m),本段初步设计拟采用暗挖法施工。
为了科学判定此断裂带对地铁隧道的影响,必须要准确查清断裂带的宽度范围、产状及地震条件下和非地震条件下断裂带两侧可能发生的位错量,提出工程建议措施。
2 断层主要特征2.1断层概况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包头市位于华北地台之鄂尔多斯台坳次级构造河套断陷北部边缘。
以乌拉特前旗—呼和浩特深断裂为界,以北为阴山断裂,以南为河套断陷。
第三纪以来受基底断裂控制,以下沉坳陷为主,沉积了巨厚的第四系地层。
工程区域的主要断裂有乌拉山山前断裂(F1)、大青山山前断裂(F2)、西沙湾-兴胜断裂(F3)、大树湾断裂(F4)。
其中仅大青山山前断裂为与地铁1号线相交的活动断裂,其他西沙湾-兴胜断裂(包头断裂)(F3)为一条根据物探资料推测的隐伏断裂,综合判断其为第四纪早期,即为早中更新世活动断裂,不存在同震地表破裂的可能性,可不考虑其对工程的影响。
乌拉山山前断裂(F1)和大树湾断裂(F4)距离本工程较远,可不考虑其影响。
本区域主要考虑大青山山前断裂(F2)对地铁工程的影响。
图1 包头市断裂分布图2.2 大青山山前断裂(F2)构造特征及其活动性大青山山前断裂为全新世活动断裂,影响宽度约 30 米,存在同震地表破裂的可能性。
该断裂由一系列次级断层组成,呈折线状延展,剖面上表现为向盆地内倾斜的一组阶状正断层,断层露头及由物探资料揭示的浅部断面倾角 60°左右,向深部变缓为 45°左右。
隧道防水层施工方案试卷教案

贵州省江口至瓮安高速公路隧道防水层施工方案编制:审核:审批:中交第二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安江高速公路TJ1B合同段项目经理部2013年 8 月大青山隧道防水层施工专项方案1. 编制目的为明确隧道防水层施工作业工艺流程、操作要点和相应的工艺标准,规范隧道防水层的施工作业,充分发挥防水层的作用,编制本方案。
2.编制依据1、《公路隧道施工设计技术规范》2、《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3、中交江口至瓮安高速公路两阶段施工设计文件3.适用范围适用于安江高速公路TJ1B合同段大青山隧道防水层(环向、纵向、横向排水及无纺布、防水板)的施工。
4. 防排水系统组成4.1 防水系统组成4.1.1 二次衬砌与初期支护之间敷设一层1.2mm厚EVA防水板+350g/m2无纺布;4。
1。
2 模筑衬砌采用C30混凝土,抗渗强度不小于S8;4.1.3 施工缝、变形缝分别设置带注浆管止水条、橡胶止水带进行止水; 4。
2 排水系统组成4。
2.1 隧道路面两侧设置矩形纵向开口式路侧边沟,用于引排运营清洗污水、消防及路面积水;4.2.2 由环向排水盲沟、墙背排水盲管、横向倒水管、中心排水沟组成的排水系统主要用于集中引排地下水;4.2。
3 环向排水盲沟采用Φ100半圆排水管,一般情况沿初期支护表面纵向均匀铺设,Ⅲ级围岩平均10m设置一道,Ⅳ、Ⅴ平均8米设置一道,局部水量大时酌情增加;隧道开挖后有股状渗水部位,沿岩面铺设1~3根Φ100半圆排水管进行引排,为使半圆管与岩面密贴,隧道开挖后先喷2~5cm厚混凝土再铺设半圆排水管;对股状渗水特别严重的部位,要用Φ50PE单壁无孔波纹管直接引排至中心排水沟;4.2.4 衬砌两侧采用Φ100PE双壁半圆打孔波纹管,沿隧道底部通长设置,其坡度与隧道坡度一致,各横洞与主洞交叉处应断开并设置堵头;4.2.5 横向导水管采用Φ100PE双壁波纹管,有仰拱地段半边打孔,无仰拱地段不打孔,沿隧底25m设置一道,以连接墙背排水盲管与中心排水沟;4。
关于大青山的作文

关于大青山的作文英文回答:The Great Qing Mountain (Daqingshan), renowned for its picturesque beauty and rich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has been a source of fascination for centuries. Its rugged peaks, verdant valleys, and tranquil lakes have captivated poets, artists, and adventurers alike. Nestled in the southern reaches of the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the mountain range spans over 100 kilometers and boasts an altitude of over 2,500 meters.Daqingshan is a geological marvel, with its unique rock formations shaped by eons of erosion. Granite peaks pierce the sky, their jagged edges a testament to the relentless forces of nature. Towering cliffs, adorned with cascading waterfalls and lush vegetation, provide a breathtaking canvas for nature's artistry. Limestone karsts, honeycombed with caves and tunnels, offer a glimpse into the hidden depths of the mountain.Beyond its natural wonders, Daqingshan holds a special place in Chinese history. It was here that Genghis Khan, the legendary founder of the Mongol Empire, is said to have held a pivotal meeting that laid the groundwork for his conquest of Eurasia. The mountain's strategic position on the Silk Road made it a crossroads of civilizations, where cultures and ideas intermingled.In addition to its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Daqingshan is also a haven for wildlife. Dense forests cloak its slopes, providing habitat to a diverse range of species, including Siberian tigers, wolves, lynxes, and golden eagles. Pristine streams and lakes teem with fish and aquatic life, adding to the vibrant ecosystem.中文回答:大青山,以其如画的景色和丰富的历史意义而闻名,几个世纪以来一直是人们着迷的地方。
隧道施工方案对比分析

溶孑 、 隙等 , L溶 隧道进 口位 于第 四系洪积 黏性土 层 中 , 厚 1~0 , 土层 02 m, 洞身在 七苏木 至公 隧道 忽洞 附近经过较长 的冲沟 , 隧道埋深 浅 , 上 地层 部 为粉 土夹碎 石 , 1~5 , 部为 泥岩夹 砾 厚 0 1m 下 岩 , 资料显示该段 洞身地层破碎 , 。总 物探 富水 体上 隧道围岩 以Ⅳ 、 为主 , 占隧道 总长的 V级 约 5%, 8 工程地 质条件相对较差。
北侧边缘通过至方案 比选终 点 D 5 35 0 K 4+ 0。隧 道 6 9 m1 。 . k /座 该方案 隧道 总体埋 深相对较浅 , 9 经过地层为第 四系洪积黏性 土夹 碎石土 , 1 厚 2m, 0 基岩上第 三系玄武 岩 、 泥岩 夹砾岩 及花 岗 岩。 隧道进 口地势低洼 , 线路 总 体走 向与 冲沟平 行 , 洞前 约 5 0 进 0 m为挖方路基 , 口约有 7 0 进 0m 的隧道浅埋段落位 于第 四系 的洪 积地层及基 岩 风化层 中, 围岩 为 V级 , 受地形 影 响 , 地势 右 高 左低 , 右侧坡 面积水不易顺利排 出。 隧道通过 围 岩级别 以Ⅳ 、V为主 ,占隧道总长 的 5. 因 2 %, 8 此 , 程地 质条件 相对较差。 工 2 . 2南方案 该 方案 自比选起 点 D 5 55 0 K 1+ 0 引出后 , 上 跨 既有京包线 和印河后 ,沿既有线 右侧山坡西 行 , 白道梁东侧折 向西南方 向, 在 线路 自白道梁 南侧、 正湾村北侧通过 , 家湾村南侧 穿越岭 在康 隧道(. 0 m , 8 5k )于马盖 图乡南营 子村南侧 出越 1 岭隧道后 , 沿既有线右 侧 山坡布线 , 至方 案 比 接 选 终点 D 5350 隧道 8 5 k /座 。 K 4+0 。 . 0i1 该方案 1 n 隧道经过地层 为第 四系洪积 黏 土 、 碎石土 、 上 第 三系玄武岩 、 泥岩夹砾 岩 、 太古代花 岗岩 。洞 身最大 埋深 10 最浅 埋深 为 4 m 洞 身 主要 3m, 4, 位 于玄 武岩及花岗岩 中。 总体上隧道 围岩 以 Ⅱ、 Ⅲ级为 主 , 占隧道总 长的 6 %, 约 9 因此 , 程地 工 质条件相对较 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青山隧道专项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及原则1.1 编制依据1、《息烽至黔西高速公路初步设计的批复》(黔交建设{2014}326号);2、勘测资料和地勘报告;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4、《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14);5、《公路隧道设计细则》(JTG/T D70-2010);6、《公路勘测规范》(JTG C10-2007);7、《公路抗震设计规范》(JTG B02-2013);8、《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02);9、《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10、《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11、《公路隧道交通工程设计规范》(JTG/T D71-2004);12、《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JTG B03-2006);13、《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指南》(JTG/T B05-2004);14、《公路坏境保护设计规范》(JTG B04-2010);15、《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F60-2009);16、《公路隧道施工技术细则》(JTG/T F60-2009);17、《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18、《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19、《混凝土结构技术规范》(GB50010-2010);20、《采空区公路设计与施工技术细则》(JTG/T D31-03-2011);21、《贵州省高速公路瓦斯隧道设计技术指南(试行)》;22、《贵州省高速公路瓦斯隧道施工技术指南(试行)》;23、交通运输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隧道工程质量和安全监管工作的若干意见(交质监发{2013}594号。
依据以上规范、标准、文件及工程实地勘察情况,结合我公司现有技术装备、施工能力、管理水平,以及多年从事高原地区复杂地形公路路基、隧道及桥梁施工的丰富经验,并针对本工程施工特点,以“保质量、保工期、保安全、促环保、创精品”为目标,编制本施工组织设计。
1.2 编制原则1、隧道位置选择以地质条件与路线总体走向为首要控制因素,尽量避免穿越严重的不良地质地段,布置在地质条件较好的地层中,洞口段坡体稳定,并有利于两端接线及洞外工程布置。
2、隧道结构设计达到安全可靠,技术可行,不渗不漏,经济合理。
3、注重水保、环保与洞口景观设计,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使洞门也自然景观融为一体。
4、本着“安全可靠、经济合理、以人为本”的原则,隧道内需设置与交通量、重要性相适应的运营管理监控设施,各系统具有可扩充性和可升级性,使人、车、路、环境和管理运营设施组成有机统一的交通系统,为隧道使用者提供安全、快捷、舒适、经济的行车环境。
5) 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
二、工程概况2.1 地形、地貌、本隧道为分幅式隧道,位于黔西县协和乡,进出口均由乡村公路通过,交通一般。
隧道右幅起迄桩号为YK60+740-YK61+490,全长750m;左幅起迄桩号为ZK60+743-ZK61+482,全长739m。
隧道横穿山体,基岩大部分裸露,进出口均位于斜坡上。
场区附近海拔1232.4~1441.0m,相对高差208.6m。
左、右幅隧道轴线通过地段的地面高程为12570~1422.2m,相对高差165.2m,地貌类型为溶蚀-侵蚀低山地貌。
2.2 地质构造场区位于扬子准地台黔北台隆遵义断拱贵阳复杂构造变形区。
地层呈单斜产出,产状110°∠61°。
岩体节理发育,主要节理有15°∠60°、190°∠80°、270°∠65°三组,节理间距为30~50cm,岩体较破碎。
三、隧道围岩地质特性1隧道场地覆盖层为:隧道场地覆盖层为粉质粘土。
呈可塑状,局部含少量碎石,进口段厚度0.0~2m,出口段厚度0.0~5m。
2岩体的工程地质特征①三叠系下统茅草组(T1m)中厚层状灰岩强风花灰岩偶夹泥质白云岩、泥岩:灰色,中厚层状,节理裂隙发育,岩体较破碎。
中风化灰岩偶夹泥质白云岩、泥岩:灰色,中厚层状,节理发育,岩体较完整。
②三叠系下统夜郎组(T1y)薄~中层状灰岩夹泥质粉砂岩强风化泥质粉砂石:紫红色,薄~中层状,节理裂隙发育,岩体破碎。
强风化灰岩夹泥质粉砂石:灰色、紫红色,薄~中层状,节理裂隙发育,岩体破碎。
中风化泥质粉砂石:紫红色,薄~中层状,节理发育,岩体较破碎~较完整。
中风化灰岩夹泥质粉砂石:灰色、紫红色,薄~中层状,节理发育,岩体破碎~较完整。
3声波测试波速测试时岩石工程勘察工作的组成部分,对钻孔进行波速测试工作,其任务为:(1)计算岩体的完整性系数,根据完整性系数的大小划分岩体的完整程度;(2)根据完整性系数与岩石单轴饱和抗压强度指标确定岩体的基本质量级别;(3)提供地基容许承载力。
按《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C20-2011)、《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50218-94)、《公路工程物探规程》(JTG/T C22-2009)中的工程地质勘察及院技术主管部门提出的要求,进行钻孔声波测试工作,提供岩体的相关物理参数。
本次勘察对该隧道的中2个钻孔测试了声波,其结果见“声波测试原始数据表”及“钻孔柱状剖面图”。
根据岩样测试及各钻孔波速结果计算,测区岩体声波分析如表岩体声波测试分析结果表灰岩(中分化)备注参数岩体岩样平均波速Vp(m/s)3593 5404茅草铺组完整系数Kv 0.44根据钻孔声波资料结合岩石试验成果分析:中风化灰岩,岩体较破碎~较完整。
岩质较硬。
4隧道围岩分级根据围岩岩性、结构特征、风化程度等综合分析,隧道围岩级别各段划分如下:1.左幅隧道(1)ZK60+743~ZK6+840段,全长97m;隧道埋深0.00~51.40米,隧道围岩为可塑状粉质粘土、强中风化灰岩偶夹泥质白云岩、泥岩,围岩节理裂隙发育,岩体破碎,呈碎裂状结构,Rc=16~25MPa,Kv=0.30,[BQ]=213~240。
泥岩与灰岩接触带易存在隐伏溶洞,雨季有雨淋状~涌流状出水,隧道开挖易出现坍塌、冒顶,按V级围岩进行支护。
(2)ZK60+840~ZK60+995段,长155m;隧道埋深51.40~126.40米,隧道围岩为中风化灰岩偶夹泥质白云岩、泥岩,围岩节理裂隙发育,岩体破碎,呈镶嵌碎裂状结构,Rc=30MPa,Kv=0.40,[BQ]=305。
泥岩与灰岩接触带易存在隐伏溶洞,雨季有雨淋状~点滴状出水,按IV级围岩进行支护。
(3)ZK60+995~ZK61+335段,长340m;隧道埋深64.00~126.40米,隧道围岩为中风化灰岩,灰岩夹泥质粉砂岩,围岩节理裂隙发育,岩体较破碎,呈镶嵌碎裂状结构,Rc=16~25MPa,Kv=0.40,[BQ]= 260~265。
泥质粉砂岩与灰岩接触带易存在隐伏溶洞,雨季有雨淋状~点滴状出水,按IV级围岩进行支护。
(4)ZK61+335~ZK61+482段,全长147m;隧道埋深0.00~64.00米,隧道围岩为可塑状粉质粘土及强中风化灰岩夹泥质粉砂岩,围岩节理裂隙发育,岩体破碎,呈碎裂状松散结构,Rc=16~25MPa,Kv=0.30,[BQ]=210~240。
泥质粉砂岩与灰岩接触带易存在隐伏溶洞,雨季有雨淋状~涌流状出水,隧道开挖易出现坍塌、冒顶,按V级围岩进行支护。
2右幅隧道(1)YK60+740~YK60+835段,全长95m;隧道埋深0.00~55.00米,隧道围岩为可塑状粉质粘土、强中风化灰岩偶夹泥质白云岩、泥岩,围岩节理裂隙发育,岩体破碎,呈碎裂状结构,Rc=16~25MPa,Kv=0.30,[BQ]=213~240。
泥岩与灰岩接触带易存在隐伏溶洞,雨季有雨淋状~涌流状出水,隧道开挖易出现坍塌、冒顶,按V级围岩进行支护。
(2)YK60+835~YK60+975段,长140m;隧道埋深55.00~136.3米,隧道围岩为中风化灰岩偶夹泥质白云岩、泥岩,围岩节理裂隙发育,岩体破碎,呈镶嵌碎裂状结构,Rc=30MPa,Kv=0.40,[BQ]=305。
泥岩与灰岩接触带易存在隐伏溶洞,雨季有雨淋状~点滴状出水,按IV级围岩进行支护。
(3)YK60+975~YK61+345段,长370m;隧道埋深为59.60~150.50米,隧道围岩为中风化灰岩,灰岩夹泥质粉砂岩,围岩节理裂隙发育,岩体较破碎,呈镶嵌碎裂状结构,Rc=16~25MPa,Kv=0.40,[BQ]= 260~265。
泥质粉砂岩与灰岩接触带易存在隐伏溶洞,雨季有雨淋状~点滴状出水,按IV级围岩进行支护。
(4)YK61+345~YK61+490段,全长145m;隧道埋深0.00~59.60米,隧道围岩为可塑状粉质粘土及强中风化灰岩夹泥质粉砂岩,围岩节理裂隙发育,岩体破碎,呈碎裂状松散结构,Rc=16~25MPa,Kv=0.30,[BQ]=210~240。
泥质粉砂岩与灰岩接触带易存在隐伏溶洞,雨季有雨淋状~涌流状出水,隧道开挖易出现坍塌、冒顶,按V级围岩进行支护。
四、气象、水文隧区属长江流域之乌江水系,隧道进出口地表水均不发育。
场区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夏季凉爽,冬无严寒。
据黔西县气象站1961~1990年气象资料统计,年总日照1285小时,无霜期239天;年平均气温13.9°C,极端最高气温35.2°C(1988年5月6日),极端最低10.4°C(1977年2月9日);年平均降水量978.4mm,年内分配不均,多集中于5~9月,最大降雨量165.5mm(1964年6月28日);年蒸发量1288.4mm,多集中于4~9月;年平均相对湿度82%;年平均风速1.60m/s(1.40~2.10m/s),最多风向NE。
灾害性天气有凝冻、冰雹、倒春寒、伏旱等。
隧道区地表水不发育。
隧道区山脊内沟谷多为季节性冲沟,主要由大气降水补给,水量小,受季节影响明显,地表水不发育。
从勘察结果看,隧道涌水量为12511.8mз/d,鉴于其涌水量与气候密切相关,区域降水量的增加或雨季降大暴雨等原因,设计时双福隧道最大涌水量应按预测涌水量的三倍左右考虑。
五、地震根据《中国地震参数区划图》(B18306-2001)查得测区地震动反应谱牲周期为0.35s,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小于0.05g。
隧道区地震基本烈度为VI级。
场区无新构造运动迹象,整体稳定六、工程特点、重点及施工对策大青山隧道为分离式隧道,右幅起迄桩号为YK60+740-YK61+490,全长750m;左幅起迄桩号为ZK60+743-ZK61+482,全长739m。
隧道岩体自稳性较差, 施工过程可能出现坍塌、冒顶等突发事件,围岩分级主要以Ⅳ、Ⅴ类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