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测试试题1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同步训练:第二单元测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同步训练:第二单元测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2016-2017学年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1)第二单元测试题(含答案解析)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失败的英雄荆轲一生只干了一件事,就是行刺当时秦国的最高统治者秦王赢政。

这件事最终以失败告终,但是,人们却一直把荆轲看作是一个英雄。

司马迁在《史记•刺客列传》里描写了五个刺客:曹沫、专诸、聂政、豫让和荆轲。

比较一下这五个人的功绩,荆轲是刺杀最没有成效的一个:刺秦完全以失败告终,不但一无所获,而且损失惨重,除了自己被杀外,还搭上秦武阳、樊於期的性命,失去了燕国督亢地区的地图,使燕遭秦的报复。

但是,荆轲却成为这五名刺客中名气最大的一个。

在《刺客列传》中,描写荆轲的文字最长,他一个人的篇幅超过了其他四个人的总和。

并且司马迁在描写荆轲时,笔墨饱含感情,整个刺秦过程慷慨悲壮、惊心动魄,从而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那么,司马迁又为什么要对荆轲如此偏重呢?因为荆轲比其他四个刺客高出一筹,而那又是因为秦王比其他刺客要谋刺的对象高出一筹。

况且,这个秦王后来横扫六国,统一天下,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君王。

两千年来,人们为荆轲失败扼腕叹息,纷纷分析其失败原因。

有人认为是荆轲进咸阳宫失去了帮手;有人认为荆轲剑术不精,武功欠佳,没有刺杀到秦王;还有人认为荆轲有贪生心理,没有在“图穷匕见”的第一瞬间向秦王下手,他想抓活的,给自己生还的希望。

说荆轲有贪生心理我不敢认同,说他想生擒秦王倒可能是事实。

人们对“荆轲刺秦”一直有一个误会,以为荆轲来到咸阳宫的目的就是为了杀死秦王。

其实燕太子丹派荆轲到秦国,第一目的是想效仿曹沫挟持齐桓公的事件,荆轲最好也能挟持住秦王,逼他归还侵略燕国的土地;若不行,再刺杀秦王。

但最终两个目的都没达到。

世人对荆轲的失败耿耿于怀,是因为潜意识里希望他刺秦成功。

然而,假如荆轲真刺死了秦王——那时候赢政还只是一个诸侯国的国君而已,还没有变成后来的秦始皇,那么,荆轲的名声也就与《刺客列传》里其他的刺客一样了,而不会脱颖而出。

统编新教材高一语文必修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后附答案及解析)

统编新教材高一语文必修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后附答案及解析)

第二单元一、基础积累1.下列选项中,字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袁隆平把讲义夹()放在田埂上,走下稻田一行行地观察起来。

突然,他那敏锐的目光停留在一蔸形态特异、鹤立鸡群的水稻植株上。

B.生命诞生以来,从原核到真核,从单细胞到多细胞,从海洋到陆地,简单与复杂并存,繁盛与灭绝交替,奏响了一篇篇跌宕起伏的演化乐章,其间洋溢着生命诞生与繁盛的欢颂,伴随着物种灭绝与衰落的悲怆()。

C.张秉贵为革命站柜台的先进事迹广为传诵,多年来受到全国各地人民群众的赞扬,1977年以来就收到200多封热情洋溢()的信件。

D.只有像手工匠人一样雕琢技艺、打造产品,企业才有金字招牌,产品才能经受住用户最挑剔()眼光的检验。

2.下列选项中,横线处词语填写恰当的一项是( )突然他的目光停留在一棵雄花不开裂、性状奇特的植株上,这正是_________了的雄蕊。

他抬头售货,及时发现需要照顾的老弱病残顾客,随时_________顾客的要求和意见,不断解决顾客的询问。

当一个物种要拓展其疆域而_________迎接恶劣环境挑战的时候,总是需要一些先锋者牺牲个体的优势,以换取整个群体乃至物种新的生存空间和发展机遇。

A.退化倾听必须B.蜕化倾听必须C.蜕化聆听必需D.退化聆听必需3.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采采芣苢(茂盛的样子) 薄.言采之(轻微,少)..B.多博.村酤劳苦辛(求取) 薄言有.之(取得,获得)C.毕廪.归来真了事(粮仓) 薄言掇.之(拾取,摘取)败场圃(连绵不断的雨) 薄言袺.之(提起衣襟兜东西)D.三夜阴霪..4.下列选项中,关于文章内容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敏锐”“屏气静神”“欣喜”三个极富感染力的形容词,准确传达了袁隆平发现雄性不育植株时的心情,作者再配以“停留”“伸出”“抚摸”三个动词,更详尽地彰显了袁隆平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B.钟扬妻子回忆“被胁迫”领结婚证一幕,看似闲笔,实则体现了钟扬性格上的外向热情,为人处世的雷厉风行,也为后文写钟扬执着于植物学事业做了铺垫。

部编版高一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检测卷(附答案解析)

部编版高一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检测卷(附答案解析)

活的基本走向。天空和土地日益被拥挤的高楼遮蔽的时代,他们怀着忧虑之
心守卫土地,仰望天空,他们守的是人类
的生命之土,望的是人类
的精神之天。
3
课前•情境学习
课堂•素养落实
课后•评价作业
部编版高一语文上册第二单元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赴汤蹈火 指点江山 安居乐业 超世绝伦 B.冲锋陷阵 指点江山 安身立命 超凡脱俗 C.赴汤蹈火 高谈阔论 安身立命 超世绝伦 D.冲锋陷阵 高谈阔论 安居乐业 超凡脱俗
一切潮流保持着一个距离,但他们也不是旁观者,相反对于潮流的来路和去
向始终怀着深深的关切。他们关心精神价值甚于关心物质价值,在他们看来,
无论个人还是人类,物质再繁荣,生活再舒适,(
)。所以,他们虔
诚地守护着他们心灵中那一块精神的园地,其中珍藏着他们所看重的人生最
基本的精神价值,同时警惕地瞭望着人类前方的地平线,注视着人类精神生

,发号施令。你不妨投身到任何一种潮流中去,去经商,去从政,
去称霸学术,统帅文化,叱咤风云,
,去充当各种名目的当代英雄。
但是,在所有这些显赫活跃的身影之外,还应该有守望者的寂寞的身影。
2
课前•情境学习
课堂•素养落实
课后•评价作业
部编版高一语文上册第二单元
守望者是这样一种人,他们并不直接投身于时代的潮流,毋宁说往往与
课后•评价作业
部编版高一语文上册第二单元
答案 《喜看稻菽千重浪》一文通过具体事例主要展现了科学家袁隆平 重视实践、实事求是、敢于向权威宣战、大胆创新的精神,也表现了他引领 “绿色革命”的宏愿。
《“探界者”钟扬》一文主要从五个方面体现科学家钟扬的高贵品质: ①对国家,拯救国家、造福苍生;②对事业,无限热爱、执着追求;③对自 己,俭朴将就、甘于奉献;④对学生,愿意教人、热爱学生;⑤对生命,探 索意义、甘当先锋。

高一语文必修1第二单元检测题及答案

高一语文必修1第二单元检测题及答案

高一语文必修1第二单元检测题一、基础知识1.下列加点词语读音全对的一项是( )A.阙秦(quē) 忤视(wǔ) 以飨士卒(xiǎng) 以药淬之(cuì)B.卮酒(zhī) 失其所与(yù) 目眦尽裂(cì) 朝济而夕设版焉(zhāo)C.玉玦(jué) 参乘(shèng) 共其乏困(gòng) 夜缒而出(zhuì)D.刀俎(zǔ) 戮力攻秦(lù) 瞋目(chēn)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fū)2.下列语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失其所与,不知夫晋,何厌之有B.秦伯说,与郑人盟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C.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D.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3.下列词语中“济”字的意义和“朝济而夕设版焉”中的“济”相同的一项是( )A.同舟共济B.济世安民C.赈灾济贫D.无济于事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古今意义相近的一项是( )A.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行李之往来B.为之奈何人不敢与忤视C.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若舍郑以为东道主D.微夫人之力不及此而伤长者之意5.下列各句中“以”字的意义和用法与“越国以鄙远”中的“以”相同的一项是( )A.以其无礼于晋B.焉用亡郑以陪邻C.使工以药淬之D.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6.对下列句中“之”字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臣之壮也,犹不如人②是寡人之过也③邻之厚,君之薄也④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⑤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⑥微夫人之力不及此A.①③④/②⑥/⑤B.①②/③⑥/④⑤C.①④/②③⑥/⑤D.①⑤/②⑥/③④7.下列句子中“其”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是( )A.以其无礼于晋B.太子迟之,疑其有改悔C.其意常在沛公也D.吾其还也8.下列句子的翻译,错误的一项是( )A.吾属今为之虏矣——我们很快就会被他俘虏了B.持千金之资币物——拿着价值千金的礼物C.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于是拿起他的匕首给秦王D.(沛公)脱身独去,已至军矣——沛公已经脱身离开,回到军营9.对下列文言句式的说明,不准确的一项是( )A.竖子不足与谋(省略句,即“竖子不足与之谋”)B.大王来何操(谓语后置,即“大王来操何”)C.吾属今为之虏矣(被动句,“为……”表被动)D.问征夫以前路(介宾后置,即“以前路问征夫”)10.下列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司马迁。

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一第二单元检测题及解析

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一第二单元检测题及解析

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一第二单元检测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A.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度:风度B.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比:比较C.乃引其匕首提秦王提:提起D.秦王复击轲,被八创被:受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表判断B. 朝济而夕设版.焉筑土墙用的夹版C. 失其所与.,不知一同D. 秦伯悦,与郑人盟.盟誓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A.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焉用亡郑以.陪邻B. 夫晋,何厌之.有使杞子、庞孙、杨孙戍之.C.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且.贰于楚也D. 若舍郑而.有益于君夜缒而.出4.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①焉用亡郑以陪邻②朝济而夕设版焉B.①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②因击沛公于坐C.①吾其还也②此其志不在小D.①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②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5.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秦王购之金千斤购:买B.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穷困:贫穷C.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遇:遇到D.进兵北略地略:掠夺,夺取6.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①微夫人之力不及此②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B.①顾计不知所出耳②荆轲顾笑武阳C.①臣乃得有以报太子②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D.①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②以解燕国之患7.对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持千金之资币物币:礼品B. 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遗:给予,赠送C. 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谢:道谢D. 图穷而匕首见穷:穷尽8.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若入前为寿寿:祝寿B.令将军与臣有郤郤:通“隙”,嫌怨C.若入前为寿若:如果D.常以身翼蔽沛公翼:翅膀9.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刑人如恐不胜胜:胜利B.秦时与臣游游:游玩C.君安与项伯有故故:旧交情D.道芷阳间行间:间接10.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①如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②何辞为B.①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②项王未有以应C.①其意常在沛公也②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D.①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②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第II卷(非选择题)二、语言表达(4分) 中国古老的文字非常形象生动,“和谐”二字就有着丰富的文化意蕴。

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测试卷

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测试卷

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测试卷【篇一】一、基础巩固1.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今老矣,无能为也已B.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C.因人之力而敝之D.失其所与,不知【解析】A项,“已”同“矣”;B项,“共”通“供”;D项,“知”通“智”。

【答案】C2.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公从之。

辞曰辞:推辞B.许之许:答应C.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赐:赏赐D.朝济而夕设版焉济:渡河【解析】赐:恩惠。

这里指秦穆公曾派兵护送晋惠公回国的事。

【答案】C3.对下列句子中“之”字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①臣之壮也,犹不如人②是寡人之过也③邻之厚,君之薄也④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⑤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⑥微夫人之力不及此A.①③④/②⑥/⑤B.①②/③⑥/④⑤C.①④/②③⑥/⑤D.①⑤/②⑥/③④【解析】①③④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②⑥结构助词,的;⑤代词,这件事,指秦、晋围郑这件事。

【答案】A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词义相同的一项是()A.若舍郑以为东道主B.行李之往来C.若亡郑而有益于君D.微夫人之力不及此【解析】C项,都是“有帮助,有好处”的意思。

A项,东方道路上的主人/请客的主人;B项,出使的人/出门时所带的包裹、箱子等;D项,那人,指秦穆公/尊称一般人的妻子。

【答案】C5.下列文言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以其无礼于晋B.且贰于楚也C.夫晋,何厌之有D.若亡郑而有益于君【解析】C项,宾语前置句,A、B、D三项均为状语后置句。

【答案】C二、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10题。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公从之。

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高一语文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高一语文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高一年级语文学科第二单元质量检测试题试卷一、(26分;每小题2分)1.选出音、形、义有误的一组 [ ]A.汜(fàn)南缒(zhuì) 鄙(当作边邑)B.佚(yì)狐不知(知道) 共(gōng;供给)其乏困C.瑕(xiá) 何厌(满足)之有逢(páng)孙D.阙(quē;损害) 行李(出使的人) 失其所与(结交)2.找出没有通假字的一句。

[ ]A.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B.秦伯说;与郑人盟。

C.河曲智叟亡以应。

D.失其所与;不知。

3.对下列句中加粗字的含义解释正确的一项是①晋军函陵②敢以烦执事③以乱易整④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 ]A.①军队②对对方的敬称③改变④替B.①驻军②执掌事务③交换④被C.①驻军②对对方的敬称③改变④给予D.①军队②管理事务③交换④是4.下面“之”字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 [ ]A.臣之壮也;犹不如人B.夫晋;何厌之有C.君之所知也D.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5.对下列句子中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忤:逆。

B.秦王复击轲;被八创瞋目:形容发怒时瞪大眼睛的样子。

6.对下列两组句子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微夫人之力不及此③顾计不知所出耳②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④荆轲顾笑武阳A.两个\'微\'字不同两个\'顾\'字相同B.两个\'微\'字不同两个\'顾\'字也不相同C.两个\'微\'字相同两个\'顾\'字相同D.两个\'微\'字相同两个\'顾\'字不相同7.加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沛公则置车骑置之坐上谢则与斗卮酒。

哙拜谢坐因击沛公于坐D.距关;毋内诸侯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8.下列对各句加横线词按其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沛公欲王关中②项伯杀人;臣活之③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④沛公军霸上⑤范增数目项王⑥常以身翼蔽沛公⑦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⑧吾得兄事之A.①⑤⑥/②③④⑧/⑦B.①④⑤/②③⑦/⑥⑧C.①④⑤⑥/②③/⑦⑧D.①④⑤⑥/②⑧/③⑦9.下列句子句式不同的一项是()A.窃为大王不取也B.亚父者;范增也C.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D.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

第二单元 综合卷(含解析)高一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上册

第二单元 综合卷(含解析)高一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上册

第二单元综合卷(含解析)高一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上册第二单元综合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十堰因车而建,因车而兴,第二汽车制造厂(现东风汽车公司,简称东风)的建设是当年三线建设中成功的典型范例,是我国汽车工业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在5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汽车工业文化将东风人、十堰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优良品质展现得淋漓尽致。

见证岁月变迁的厂房、车间、机械、设备,和老一辈创业者们留下的“三大精神"——“马灯精神”“芦席棚精神"“干打垒精神”,共同构成了丰富厚重的汽车工业文化资源。

马灯照亮东风人的创业路。

回首20世纪50年代,藏在山沟里的十堰是一幅偏远落后的景象。

据十堰市档案馆的资料记载,当时的十堰镇中心地带只有百十户居民、几家小商铺,现代工业一片空白,被人们形象地戏称为“重工业是铁匠铺,轻工业是豆腐坊"。

进入20世纪60年代,第二汽车制造厂(以下简称二汽)在鄂西北的十堰拔地而起。

经过了50多年艰难而辉煌的发展历程,当年操着天南海北方言的数十万建设者们涌入这个曾经寂静的小山沟。

从搭建芦席棚、点着马灯开始,再到干打垒建房,一锤一斧、一砖一瓦建立起了现代汽车城。

艰苦创业、勇于创造、激情奉献是十堰的城市灵魂、血脉基因。

一代代东风人奋发图强,克服资金、设备、技术、人才缺乏的重重困难,开创了“中国式的汽车工业发展道路”,创造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奇迹,取得了彪炳史册的辉煌成就。

历经50多年的发展,十堰从一个偏僻的山区小镇成为年均生产销售各类汽车100多万辆、国内生产总值1000多亿元的现代化汽车城。

“汽车城"成为十堰的三张靓丽名片之一。

“三大精神”是十堰人的传家宝。

建厂技术功臣支德瑜,毕业于浙江大学机械系。

筚路蓝缕,擎起马灯,支德瑜带领技术人员大胆创新,在国内率先使用珠光体球墨铸铁取代锻钢制造EQ140发动机曲轴,并在新材料研究上取得重大突破,为汽车材料国产化和2.5吨越野车、5吨民用车的量产做出卓著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语文第二册语文第二单元测试
一、(18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空缺的部分(14分)
①不见复关,。

既见复
关,。

②长太息以掩涕兮,……亦余心之所善
兮,。

(《离骚》)
③,池鱼思故渊。

(《归园田居》)
④曹操《短歌行》抒发了广招贤才,一统天下的博大胸怀,诗的最后四句
是:,,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2.写出下列对联所赞颂的人物(4分)
①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

②质而绮,真且醇,自可传之千古;樽中酒,篱下诗,岂甘了此一
生。

二、(18分)
3.下列句子中加粗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苟余情其信芳 / 自可断来信
B.谢家来贵门 / 多谢后世人
C.留待作遗施 / 采之欲遗谁
D.适得府君书 / 少无适俗韵
4.下列句子中加粗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B.步余马于兰皋兮 /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C.我心伤悲,莫我知哀 / 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D.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5.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芳菲菲其弥章
B.箱帘六七十
C.匪来贸丝
D.屈心而抑志兮
6.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B.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C.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D.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
7.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文学史向来以“风骚”并称,“风”指的是《诗经》中的“国风”,“骚”指的是《离骚》,它们分别开创我国诗歌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传统。

B.《孔雀东南飞》是保存下来的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与《木兰辞》并称为“乐府双璧”。

C.楚辞,原指楚地歌辞,经屈原再创造,成为一种风格独特的新诗体,它的篇幅较长,句式参差错落,多用语气词“兮”字。

D.汉魏晋时期,五言诗日趋成熟,以曹操父子为代表的建安诗人及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作品都很好的继承了“风”“骚”的传统。

8.填入下列诗句横线处的意象,最恰当的一项是
莫向风前折,柔条原不绾相思。

等是有家归未得,休向耳边啼。

A.柳条杜鹃
B.竹枝杜鹃
C.柳条黄莺
D.竹枝黄莺
三、(6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3题。

(23分)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忳郁邑余佗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9.这段文字选自时期屈原的《离骚》,“离骚”的意思
是,和屈原有关的中国传统节日
是。

(3分)
10.文中的“灵修”是指,“众女”
指,“蛾眉”指。

(6分)11.概括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4分)
答:
12.诗人说他自己“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根据这段文字内容,概括三方面的原因。

(6分)
答:
13.把“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答: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6题。

(16分)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田园。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椋,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14.在诗中诗人把“官场”比作和,而把“自己”比
作和(4分)
15.“守拙归田园”,如何理解诗人的“拙”(4分)
答:
16.把划线的句子扩展成一段话。

(8分)
答: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25分)
上山采蘼芜(两汉乐府)
上山采蘼芜,下山逢故夫。

长跪问故夫,新人复何如?
新人虽完好,未若故人姝。

颜色类相似,手爪不相如。

新人从门入,故人从阁去。

新人工织缣,故人工织素。

织缣日一匹,织素五丈余。

将缣来比素,新人不如故。

【注释】蘼芜:一种香草,叶子风干可以做香料。

缣、素:都是绢。

素色洁白,缣色带黄,素贵缣贱。

17.解释下面的词语(4分)
颜色:手
爪:
18.“新人从门入,故人从阁去”两句是什么意思?反映了说话者什么样的心理状态?在表达上起什么作用?(6分)

思:

理:

用:
19.比较本篇和《氓》《孔雀东南飞》的三位女性形象,自选角度,写一段鉴赏性的文字。

(15分)
答:
参考答案
一、(18分)
1.①泣涕涟涟,载笑载言②哀民生之多艰,虽九死其犹未悔③羁鸟恋旧林④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2.屈原陶渊明
二、(18分)
3.C(A.的确,媒人;B.辞别,告诉;C.赠送;D.刚才,适合。


4.B(A.他的,你;B.在;C.没有人,通“暮”;D.用,无义。


5.D(A.“章”通“彰”;B.“帘”通“奁”;C.“匪”通“非”)
6.D(A.古:一直到,今:另提一事;B.古:交错相通,今:运输邮电事业总称;C.古:走投无路,今:经济困难;D.坏运气和好运气。


7.A(应是“分别开创我国诗歌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传统)
8.A
三、(64分)
9.战国离忧或遭忧或楚地古乐曲名端午节
10.楚怀王许多小人高尚德行
11.诗人自述受屈遭贬的原因,表达不愿同流合污的愿望。

12.小人投机,君王不差,自己不愿同流合污。

13.违背准绳而随意歪曲啊,竞相把苟合取悦于人奉作法度。

14.尘网、樊笼、羁鸟、池鱼
15.“拙”即朴拙,含有原始本真的意思,与世俗的技巧相对,强调自己不会顺应世俗的潮流,表现要坚守自己的纯真本性。

16.略。

17.容貌手艺
18.意思:既然故人比新人好,那你还记得当初是怎样对待我的吗?你们从正面大门喜迎新人,而我却从旁边小门黯然离去。

心态:有痛苦的回忆,有郁结的怨气。

作用:唤醒了故夫的良知,刺痛他负疚的心灵,促使他进一步把新人和故人比较,为后面的反省做准备。

19.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