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我茶会
茶会品鉴流程

茶会品鉴流程一、茶席的定义茶席是为表现茶艺之美或茶道精神而规划的一个场所。
(它具有一定程度的严肃性,必须有所规划。
)1、狭义的茶席是单指从事泡茶、品饮或兼及奉茶设的桌椅或地面。
2、广义的茶席结构在狭义的茶席之外尚包含茶席所在的房间,甚至还包括房间外面的庭院。
二、茶席与茶艺之别茶席,即摆设茶具用以泡茶的地方。
茶艺,就是让参与者或观赏者体会到茶在说话,茶在主导戏码的进行。
反过来就是茶席的设置而言,在设计时就必须把茶作为主角。
三、茶席上的四艺四艺:点茶、挂画、插花、焚香。
(流行于宋朝,当时讲究生活情趣的人们经常应用的生活艺术。
)以点茶为主,将其他的三项作为利托茶艺、增强茶艺表现力的辅助性项目。
四、品茗环境【品茗环境】是泛指泡茶、奉茶、品茗的空间,除显现功能性的需要外,尚包括审美与气氛上的要求。
【泡茶席】是指狭义的茶席,仅是提供方便泡茶、饮茶与奉茶的一组桌椅或地面。
【茶室】是指包含“泡茶席”在内的一间或一组房子,这一间或一组房子都只是作为品茗或举办茶会使用。
茶室也可以只是一件念性的名词,不一定要有房子。
【茶庭】是特指茶室外面的庭院,这个庭院与茶室结合,协助人们在进入茶室之时已是心平气和,甚至忘去了世俗的烦恼,所以特别称呼为“茶庭”。
【唐代茶席】朴素自然,注重实用性,即可在室内布置,也可在室外展开。
《萧翼赚兰亭图》、《法门寺茶具》、《宫乐图》。
【宋元茶席】同样注重实用,室内室外均可设茶席,开始讲究茶席环境的设计。
【明清茶席】明清时期的茶席较唐宋时期有所发展,出现了专门的茶室(茶寮、茶所)。
茶席在实用性之外,也注重艺术性,与插花、古玩、文房清供等结合,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事茗图》、《惠山茶会图》。
五、茶席挂画【挂轴的作用和位置】1、重要性,美化茶席、构成茶席的中心、传达主人的心意;2、挂轴的位置要看茶席或茶室的结构,使挂车轴由和建筑物能够配合很恰当。
【挂轴的选择】1、张数以一张为主;2、日本茶道对挂轴的要求-墨迹的地位最为崇高。
中国茶道之“七字”意境

中国茶道之“七字”意境中国茶道:“儒”中国茶道思想融合了儒、道、佛诸家的精华而成,其中儒家思想是主体。
儒家思想不仅是封建产物,但作为一种精神思想,在不同朝代的应变、发展中表现出极大的生命力。
他的特点便是时时刻刻,无处不在,在日常生活中、在小事中。
儒家主张在饮茶中沟通思想,创造和谐气氛,增进友情。
且各家茶文化精神都是以儒家的中庸为前提。
清醒、达观、热情、亲和与包容,构成儒家茶道精神的欢快格调,这既是中国茶文化的主调,也是与佛教禅宗的重要区别。
儒家茶道是寓教于饮,寓教于乐。
在民间茶礼、茶俗中儒家的欢快精神表现特别明显。
中国茶道:“禅”佛教于公元前6——前5世纪间创立于古印度,月在两汉之际传入中国,经魏晋南北朝的传播与发展,到随唐时达到鼎盛时期。
而茶是兴于唐、盛于宋。
创立中国茶道的茶圣陆羽,自由曾被智积禅师收养,在竟陵龙盖寺学文识字、习颂佛经,其后又于唐代诗僧皎燃和尚结为“生相知,死相随”的缁素忘年之交。
在陆羽的《自传》和《茶经》中都有对佛教的颂扬及对僧人嗜茶的记载。
自古以来僧人多爱茶、嗜茶,并以茶为修身静虑之侣。
为了满足僧众的日常饮用和待客之需,寺庙多有自己的茶园,同时,在古代也只有寺庙最有条件研究并发展制茶技术和茶文化。
我国有“自古名寺出名茶”的说法。
唐代《国史补》记载,福州“方山露芽”,剑南“蒙顶石花”,岳州“悒湖含膏”、洪州“西山白露”等名茶均出产于寺庙。
僧人对茶的需要从客观上推动了茶叶生产的发展,为茶道提供了物质基础。
.佛教为茶道提供了“梵我一如”的哲学思想及“戒、定、慧”三学的修习理念,深化了茶道的思想内涵,使茶道更有神韵。
特别是“梵我一如”的世界观于道教的“天人和一”的哲学思想相辅相成,形成了中国茶道美学对“物我玄会”境界的追求。
可以说,中国茶道从一开始萌芽,就于佛教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其中僧俗两方面都津津乐道,并广为人知的便是——禅茶一味。
“禅茶一味”的思想基础茶于佛教的最初关系是茶为僧人提供了无可替代的饮料,而僧人与寺院促进了茶叶生产的发展和制茶技术的进步,进而,在茶事实践中,茶道与佛教之间找到了越来越多的思想内涵方面的共通之处。
中国茶文化活动的策划方案

中国茶文化活动的策划方案在学校和社会都有很多的茶文化活动,但是有些人不知道茶文化活动的策划方案是怎么写的。
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茶文化活动的策划方案,一起来看看。
茶文化活动的策划方案1大学生校园茶文化节活动策划书武夷学院坐落于茶乡武夷山,现有12015多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师生,汇聚多省份生源,对宣传和推广武夷山茶文化事业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是武夷山向外界辐射宣传的重要窗口,我们应该加大对学生和老师的宣传力度,让大家能切身感受武夷山浓郁的茶文化气息,切身接触茶文化,通过这次武夷山茶文化展的活动,向全校师生展示武夷山的茶文化,让大家把武夷山茶文化传播到全国各地。
武夷学院茶与食品学院茶学专业成立于2015年,与武夷山的茶文化氛围相映成趣,相信不久,此专业必将在中国茶教育界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为全国茶界输送数量可观的尖端人才。
而现在我们要为推广武夷山茶文化做出应有的贡献。
活动主题: 因茶而聚共享佳茗活动目的:弘扬武夷山茶文化推广武夷山茶文化活动时间:10-27~~10-28活动对象:全校师生及爱茶人士活动地点:图书馆门口,大致现场布局如下图:活动流程策划:一、10月26日晚上7:00~9:30(1)茶文化艺术节开幕式(与迎新晚会一起举办晚会)地点:校报告厅活动:1.领导及赞助商致辞发言2.主持人宣布本次活动主要内容安排并现场谢赞助商。
二、10月27日上午9:00~11:00主题一1)茶与茶点的搭配 (岩茶、红茶、绿茶)品茗区右边两个茶室用于茶点的展示(每一个茶室配一名专业人士)2)1、茶叶观赏平台(岩茶、红茶)2、茶文化知识竞答(有奖竞答)3)茶席设计展示露天进行并用于品茗交流,与茶叶观赏一起做。
主题二无我茶会时间:10月27日下午3:30~5:00茶文化活动的策划方案2茶艺社摆摊活动策划书举办本次活动背景及目的:举行这次趣味活动的目的是为了能让爱好茶文化的同学有一个互相认识,互相交流,互相学习的相聚机会.通过趣味活动的形式让茶文化爱好者在欢乐和愉快的气氛下对茶文化全面交流.增进他们对茶的认识,加深他们对茶的了解,从而让学院充满茶艺的气息,让同学们在茶语清心的环境下生活与学习指导思想:展现茶艺社社团文化活动主题:学习茶文化,增进茶知识主办单位:中山职业技术学院茶艺社活动对象:全院师生时间:待定地点:待定活动内容:活动1:筷子夹弹子游戏形式:在一分钟之内夹到12~15粒,就获得小礼品一份,15粒以上就获得精美礼品一份活动2:套圈游戏形式:每人套五次,套中二个者,获得小礼品一份,套中三个或以上获得精美礼品一份活动3:比比谁的眼力好游戏形式:参赛者站在啤酒瓶的一侧,筷子离瓶口约一米的距离,瞄准瓶口,放掉手中筷子。
分享是一种快乐

分享是一种快乐经常在外开会,时常带回一点当地的好茶与茶友一起分享。
久而久之,茶友们便隔三差五地来到我办公室享受一杯好茶。
有的开门见山道:“又有什么好茶与大家一起分享阿?”有的便干脆自取杯具,熟门熟道地开柜取茶。
我绐终认为,虽然我是这好茶的拥有者,但只要放到办公室,这茶就是大家的。
所以我经常准备一些信封纸袋,以备有些茶友品到意犹未尽时,还得带回一泡茶继续与其他茶友分享。
办公室里让大家分享好茶,实际上也是分享一种喜悦,分享一种幸福,分享不经意间的感动。
同时还可以增进茶友们彼此之间的了解。
若从真正意义上来诠释“分享”两字,就不仅仅是一杯茶的分享,而是“觉悟与奉献”的一种态度。
中国禅茶文化中有“感恩、包容、分享、结缘”四大功能。
从精神层面上来分析禅茶文化中的“分享”,正如高僧大德净慧老和尚对“分享”两字的理解——“用分享的心态喝这一杯茶,培养人们推己及人的仁爱胸怀,想到人间还有诸多苦难,想到社会还有种种缺陷,每个人都有责任把爱心奉献给对方,少点私欲,多一份公心;少一点冷漠,多一份爱。
”我想,净慧大德已把“分享”推到了最高境界。
我认为,“分享”之举主要有两个层面:一是精神的,二是物质的。
从哲学上说,也有两个方面:一是强调事物变化的内因,二是强调事物变化的外因。
无论哪种层面上的“分享”,“分享”永远是美好的,快乐的。
“分享”的前提是“舍得”,也就是奉献和没有私欲。
禅宗有一则故事:禅师在寺庙的院子里种了一棵菊花,三年后已是满院飘香,菊香一直飘到了山下的村里。
凡来寺庙的香客都要忍不住赞叹:“好美的花儿。
”于是有人向禅师要花种在自己的家里。
禅师毫不犹豫亲自动手挑选开得最鲜艳、枝叶最粗的几棵派人送到那户人家。
禅师送花的消息马上传开,前来要花的人络绎不绝。
在禅师眼里,这些人一个比一个可亲,都要给他们。
没过几天,再看院子里的菊花已送得一棵不剩。
秋天最后的一个黄昏,僧侣们看到满院的凄凉,叹道:“真可惜!这里本应是满院菊香啊。
茶艺表演

一、茶艺溯源自从20世纪七十年代台湾的茶人们提出“茶艺”这个概念以后,20多年来已被海峡两岸的广大茶文化界人士所接受,在大陆各地的街头巷尾到处都可看到“茶艺馆”的招牌,在各种大小茶文化盛会及茶艺馆中,“茶艺表演”也往往成为重要节目。
在各种视听媒体中,“茶艺”也是一个出现率较高的名词,并已逐渐成为人们的日常用语。
应该说,“茶艺”一词的创造和“茶艺馆”业的形成,是台湾茶艺界对祖国茶文化事业的重要贡献之一。
依我之见,从中华茶文化发展史的角度来考察,“茶艺”一词的出现,则具有更高的学术意义。
众所周知,早在唐代,我国就出现“茶道”一词,但其内涵并无明确的界定,往往指煮茶之道和饮茶之道,有时也泛指饮茶过程中所领悟之道。
如《封氏闻见记》记载:“楚人陆鸿渐为茶论,说茶之功效,并煎茶炙茶之法,造茶具二十四事,以都统笼贮之。
远近倾慕,好事者家藏一副。
有常伯熊者,又因鸿渐之论广润色之,于是茶道大行。
王公朝士无不饮者。
”这里的“茶道”显然是指煎茶之道,以技术层面为主。
宋人重视斗茶,但斗的是点茶的技术,并无道德方面的要求,因此,宋代的茶书不谈茶道。
直到明朝的张源《茶录》中才重提茶道:“茶道:造时精,藏时燥,泡时洁。
精、燥、洁,茶道尽也。
”但是这“茶道”仅仅是造、藏、泡等纯技术层面的要求,也无品茗悟道等精神的东西。
中国历代茶人不太谈“茶道”,不将老百姓日常的饮茶之道硬抬到“非常之道”的高度,中国古代也没有专谈茶道的论著,这是不争的事实,毋庸讳言。
现在有许多文章和著作大谈茶道,论证茶道在中国自古有之,不让日本专美于世。
然而更多的是从古籍中发掘出一些处于萌芽状态的零星章句,然后以自己的现代意识加以深化,加以升华。
但这些最多只能说是现代茶人对中国茶道的理解和阐述,并不等于古代就有如此丰富、如此完备、如此理想的理论体系,至于这些理解和阐述是否就是准确无误,能否为大家所接受,形成共识,更需经过时间和实践的考验,并不以个人意志或地位而转移。
2021年茶艺师考试(中级)模拟试题(三二五二)

2021年茶艺师考试(中级)模拟试题一、判断题1.【判断】男性茶艺服务人员需要使用跪姿时,可双腿并拢,跪下后,左脚尖要放在右脚尖上。
()答案:√2.(判断)无我茶会座位是由组织者事先安排好,以便与会者来时达到秩序井然。
答案:错误3.(判断)茶艺服务人员在微笑迎客,使用专业术语,迎宾入门。
答案:错误4.(判断)以精美的茶具作为礼品,是现代生活口味高尚的表现。
答案:错误5.(判断)北京玉泉山玉泉水“水清而碧,澄洁似玉”,故称玉泉。
康熙皇帝特地撰写《玉泉山天下一泉记》,赐名玉泉为“天下一泉”。
答案:错误6.(判断)现代唐式茶艺表演主要根据陆羽的茶经和法门寺出土的唐代宫廷茶具为背景资料演绎而成。
答案:正确7.(判断)在常压下,冲泡高级细嫩绿茶的水温以90°C~95°C为宜。
答案:错误8.(判断)以庆贺为主的茶艺表演,背景音乐选用热烈奔放快节奏的曲调为佳。
答案:错误9.体重超过同年龄、同身高标准体重的40%~59%为()。
A、轻度肥胖B、重度肥胖C、中度肥胖D、极度肥胖答案:B10.(判断)从叶绿素的吸收光谱分析:光波长的蓝紫光部分最多。
答案:错误11.(判断)茶的滋味美中的“鲜”指品茶人的心理感受到舒适、美妙、有活力。
答案:错误12.【判断】开展道德评价时,自我批评对提高道德品质修养最重要。
()答案:×13.(判断)灌木型茶树植株较矮小,近地面处枝干丛生,或从根颈处发出,分枝稠密。
答案:正确14.(判断)当水的PH值小于5时,茶红素自动氧化使汤色发暗,以致失去汤味的鲜爽度。
答案:错误15.【判断】水的硬度和PH值关系密切,而PH值又影响茶汤色泽及口味。
()答案:√16.【判断】清代,普洱茶开始入贡朝廷,名声大振。
()答案:√17.(判断)职业道德的社会作用表现在它促进整个社会道德水准的提高。
答案:正确18.(判断)普洱茶的冲泡方法可分为煮饮法和冲泡法。
答案:正确19.(判断)夏茶氨基酸的含量低而茶多酚的含量高,所以茶味苦涩。
我的美丽家乡-漳浦

黄埔杨梅
2.漳浦美食
乌石荔枝种植历史渊源悠久。据漳浦县 志记载:明嘉靖12年(1532)年,漳浦 乌石人当朝进士林功懋在任广东东莞知县 时,开始引进荔枝良种在故乡乌石试种, 结果该品种的品质比原产地更佳。该品种 成熟期为6月下旬至7月上旬,果肉呈乳 白色,色泽艳丽,果大核小肉厚,质软味 甜弹性好,剥皮壳不流汁,掉地不粘沙, 成熟单果重20-26克,含可溶性固形物 16.5-20%。《福建通志》记载:“漳州 荔枝极盛,而漳浦为最,紫薇山(旧镇乌 石)中产‘相袍紫’,‘马上娇’味甘丽、 实大核小,啖两颗则肺腑清虚,滓秽荡尽, 两腋生风,飘然欲仙矣!”由于该品种品 质优良,成熟期适中,在荔枝品种中,乌 石荔枝仍然居于数十个荔枝品种之上,属 上乘之品,被称为“荔枝
锦江楼
1.漳浦美景
福茶博物院 位于漳浦县盘陀镇天福茶庄内, 国道324线旁,占地80亩,是目前世界上最 大的茶博物馆。博物院内有四大主馆,八大 景观,主展馆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两层 中式仿古。 展出了茶叶科技、茶叶发展 史、世界茶情、世界茶文化、现代茶艺、各 式各样的名贵茶壶、茶与诗、茶与画、茶与 人类健康及茶叶多元化利用等有关的茶知识, 并以图文并茂的方式介绍天福的发展史,不 仅可以了解茶文化史,而且还能欣赏到天福 独有的陆羽“无我茶会”、台湾“四序茶 会”、“唐宋煮茶听诗”、“清朝宫廷茶 礼”、“云南少数民族茶礼”及“日本茶道” 等茶艺表演。
我的家乡漳浦位于中国福建省东南沿海。属漳州市。漳浦历史悠久,是 一个千年古县、全国文化先进县。 建县于唐垂拱二年(公元686年), 迄今已有1321年历史,明以后素有“金漳浦”美誉。与台湾源远流 长,是著名侨乡和台胞祖籍地,全县去台人员1.2万人,台属2.6万人, 在2300万多台湾人中漳浦籍占200多万。旅居海外的侨胞、港澳同胞 近8万人,归侨、侨眷2万人。是中国民间艺术(剪纸)之乡、全省重点 少数民族县(畲族),2005年被国家文化部命名表彰为“全国文化先进 县”。漳浦产业集聚,是一个创业宝地、台商投资密集地。 设有绥 安工业开发区、赤湖污染集中控制区和古雷港经济开发区,总规划面 积310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14.6%。绥安工业开发区形成了雨 伞帐篷、纺织服装、健身器材、五金家电等产业集群。 赤湖污染集 中控制区设有皮革产业园、五金产业园与游艇制造专业区,具备承接 电镀、漂染、制革、再生造纸等污染工业的独特优势 。在全国率先 建成“漳浦台湾农民创业园”,并得到国家农业部、国台办批准,园 区规划面积3万亩,投资范围包括种植、养殖、加工、科研、教学等 领域,是“海西”台商投资密集地之一。
茶道礼仪中的敲桌子

茶道礼仪中的敲桌子喝茶人人都会,可是在喝茶过程中的茶礼你可知多少?中国的茶道历史悠久,在喝茶的过程中,要留意好一些礼仪,这样才是真正懂茶之人。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茶道礼仪中的敲桌子,盼望能够帮到大家哦!茶道礼仪中的敲桌子在别人给我们倒茶的时候,我们都会看到,许多人都会在茶杯旁边用手指敲三下,这桌子为什么要敲,坚信很少人去正在了解,敲这三下,可是有讲究的。
首先来明确一下这个手指敲桌子三下的礼仪名字叫什么,叫叩指礼。
叩指礼分为三种。
第一种是晚辈给长辈行的礼,也可以翻译为师下级给上级的的礼,假设是你有老板或者是家里的长辈给你倒茶的时候,这个叩指礼你就要这样行了,把五个手指合成一个拳形,拳背朝上,用五只手指同时敲桌面,这样做的意思为:心悦诚服地给倒茶人行跪拜礼。
只要敲三下就可以了,要是你遇到了自己特殊敬重的人,你就可以敲九下,意思相当于三跪九叩了。
在平辈之间行叩指礼,不须要太过注意于细微环节,因为大家都是同辈中人,可以得上是志同道合,这样行礼时候只须要把食指和中指合并,在茶杯旁边轻轻地敲三下就行。
这样就可以表达你给对方的敬重,晚辈给长辈倒茶时,或者是你的员工给你倒茶时候,你行的叩指礼就是与大家的不一样,可以用一只手指在茶杯旁边敲一下,或者是在你遇到了比拟观赏的人,可以选择敲三下,表达你的观赏。
茶道根本礼仪一、容貌每个人的容貌非自己可以选择,天生丽质是靠父母的遗传之福,但并不必须能做到艺美。
正如俗话说:机灵面孔笨肚肠,有的人由于动作的协调性及悟性水平很低,给人的感觉是惊慌,并不觉得美。
而有的人虽相貌平平,但因为有较高的文化修养、得体的行为举止,靠自己的勤奋,以神、情、技动人,显得特别自信,灵气逼人。
茶艺更看重的是气质,所以表演者应适当修饰仪表。
假如真正的天生丽质,那么干净大方即可。
一般的女性可以淡妆,表示对客人的敬重,以安静素雅为基调,切忌浓妆艳抹,有失分寸。
来自内心世界的美才是最高境界的。
二、姿态姿态是身体呈现的样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往人们习惯于一人泡茶,众人品饮的茶会,而无我茶会却要求与会者人人泡茶、人人奉茶、人人品茶,是一种提倡人人主动参与的大众化的茶事活动。
无我茶会除要求参加者有一定的泡茶技能以外,更强调“无我”精神,即参加者必须摒弃一切自私的欲念,本着一种平等的观念、平和的心境参加茶会,通过泡茶、奉茶和品茶体验人间之真、善、美。
1. 何谓无我茶会。
无我茶会是一种茶会的形式,人人自备茶具茶叶围成一圈泡茶。
如果规定每人泡茶四杯,那就把三杯奉给左边三位茶侣(也可规定奉给左边第二、第四、第六位茶侣),最后一杯留给自己。
这样,在坐的每个人都能品尝四种风味不同的茶汤。
如此奉完规定的泡数(如规定泡三道),聆听一段音乐演奏后(也可省略),收拾茶具结束茶会。
2. 座位如何安排。
座位由抽签决定,也不设贵宾席、观礼席,但可以有围观的朋友,表现“无尊卑之分”的精神。
席地而坐不但简便,而且没有桌椅的阻隔,人与人之间更为坦然密切,只是应该准备一块方便携带的坐垫。
3. 单边奉茶的意义何在。
每人奉茶给左边(或右边)的茶侣,但喝到的茶却来自右边(或左边),自己要奉茶给谁喝,或接受谁的茶,事先均不知道,也无法从自己所奉茶的人中获得回馈,这是“无所为”的奉茶法,目的在于训练人们“放淡报偿之心”。
4. 茶叶如何携带。
茶叶每人自行携带,种类不拘,也可以事先规定带哪类茶。
茶叶事先放入壶内,不另备茶罐。
由于茶系自备,每人喝到可能是每杯都不一样的茶,大家以超然的心情接纳,欣赏之,“无好恶之心”。
5. 带什么类型的茶具、以何方法泡茶。
茶具与泡法皆不受拘束,“无地域与流派之分”。
但应具有简便的规定,因为如此才有足够的心情与时间,享受茶会的意境,且不易演化成器物的竞赛。
6. 茶泡坏了怎么办。
一定要专心泡茶,而且事先有足够的练习,否则茶泡坏了对不起自己,对不起别人,对不起茶,这是无我茶会“求精进之心”的体认。
奉过来的茶泡坏了,或是自己要奉给别人的茶泡坏了,都会造成自己与别人很大的苦恼,预防之道就是“把茶泡好”,这是茶道的基本精神。
遇到泡坏了的茶,只好以宽容的心接纳。
7. 茶会进行间可以说话吗。
泡茶之前的茶具观摩与联谊时间可以走动、交谈、拍照留念。
开始泡茶后就不可以了。
奉茶时不要说请喝茶,被奉茶者也不要说谢谢,但鞠躬感谢的心依然需要,别人前来奉茶时不要中途离席出去奉茶。
茶会进行中没有指挥与司仪,大家依事先排定的程序进行,再加上大家都不说话,也没有音乐陪衬,不但显现空寂的境界,且表现团体行动自然协调。
在社教功能上还可培养大家“遵守公共约定”的习惯。
8. 如何求得进度的一致。
茶会之前不但要为没参加过无我茶会的人举办说明会及演练,还要发给每人一张公告事项,说明茶会进行的程序与时间。
报到抽签后还要有对表的动作,动作慢的要快一点,动作超前的要放慢一些。
大家都挤在一起奉茶时,不妨先跳到不挤的地方,这些都是无我茶会“培养团体默契”的功能。
9. 必备的茶具是哪些。
①一壶一盅四杯:杯数依需要调整,杯子用“杯套”包起来。
“二杯一壶”,“二杯一盅”各用包壶巾包扎妥当,出门前壶内装入茶叶。
(茶具型制可另选定)
②旅行用热水瓶:出门前装入适温的热水(依所泡茶叶需要之温度)。
③奉茶盘:奉茶时所需的拖盘。
④坐垫。
方便携带的坐垫。
⑤定时器:可省略或用手表、怀表代替。
⑥照明灯:限夜晚无我茶会使用。
要能站立,且光线往下往旁照射者。
⑦穿脱方便的鞋子:一双穿脱方便、不需用手协助的鞋子。
10. 奉茶时杯子如何放置。
以每人泡茶巾前端作为奉茶地方。
若泡茶四杯,就奉茶地方,区分为四等分,奉茶给第一位茶侣时,将杯子放在奉茶地方的第一个位子,从奉茶者的右边算起。
奉给第二位茶侣时,将杯子放在第二个位置上。
奉给第三位时放在第三个位置上,自己的一杯就放在第四个位置上,第二道以后端茶盅出去奉茶,倒在自己的杯内。
11. 一定是泡四杯奉三道吗。
不一定,只要事先约定好就可以了。
泡几杯,奉几道,奉给谁,带什么茶,要不要供应茶食,都可以事先约定。
12. 可以奉茶给围观的人吗。
可以,但要事先约定,如果规定泡四杯,奉四道,可以在第二道时,从自己提袋内取出四个小纸杯,每人奉茶给后面围观的朋友。
第三道恢复原规矩,第四道再度奉给后面围观的人,这时围观的人手中已有杯子,只要用茶盅奉茶即可。
五百人的无我茶会,可以奉茶给二千位参观的朋友,是活动力很强的一种茶会方式。
13. 席地而坐的方式有何规定。
没有,只是鼓励“跪坐”的方式,因为“盘坐”时不易端着杯子站起,而且双脚太靠近茶具。
不习惯跪坐的人初期会不适应,但这种坐姿有益健康,是体育界鼓励的一种运动。
但脚关节受损的人不要勉强,用一张小凳子是可行的变通方法。
14. 音乐欣赏如何安排。
喝完最后一道茶后静坐原位,演奏或歌唱的人看大家坐定,开始吹奏或演唱一段曲子,时间最好不要超过五分钟。
演奏或歌唱完毕,待乐音消失后,将自己使用过的杯子擦拭一下,收回自己的杯子,收拾茶具,结束茶会。
这样的安排是将音乐欣赏视为品茗的一部分,所以前后不宜有鼓掌的动作。
15.无我茶会七大精神是什么。
无尊卑之心;无报偿之心;无好恶之心;无流派与地域之分;将茶泡好,求精进之心;没有指挥与司仪,遵守公共约定;培养团体默契,体现团体律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