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创业素质构成的高职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与提升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与提升随着时代的发展,创新与创业能力愈发成为了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作为未来的中坚力量,大学生更应该重视并致力于培养与提升自己的创新创业能力。
本文就从培养与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角度,进行探讨。
首先是要进行创新意识和创业素质的启蒙教育。
学校应该在课程设置中增加一些有关创新创业的课程,让大学生从根本上了解什么是创新和创业,建立起正确的创新创业观念,并学习创新思维和创业思维的方法和技巧。
同时,学校可以组织一些讲座、论坛或创业比赛等活动,让学生们能够接触到成功的创业者,让他们分享自己的经验和心得,激发大学生的创新和创业热情。
其次是要通过实践锤炼创新创业能力。
学校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创新创业的实践机会,比如成立创新创业社团、设计一些创新产品、开发一些创业项目等。
在实践中,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创新和创业,了解自己的优缺点,锤炼自己的创新创业能力。
还有一点非常重要,那就是要改变传统的“知识为王”的教育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在课程设置的同时,也应该加强课程实验、课程设计等教学活动,让学生能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知识和技能,从而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实际能力和探究精神。
只有掌握了这些实践技能,才能够更好地在创新和创业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最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和提升需要一个充分的环境支持和资源保障。
学校应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创新创业资源和机会,比如创业孵化中心、科技成果转化基地、产学研合作平台等等。
这些资源和机会能够为学生提供必要的资金、技术、市场等方面的支持,降低创业难度,提高创业成功率。
总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与提升需要学校、社会和个人的共同努力。
只有多方面入手,才能够更好地激发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打造更多的创新创业人才。
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路径探析

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路径探析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创新创业已经成为了一种必不可少的社会能力。
作为高职学生,如何培养和提升自己的创新创业能力成为了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对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路径进行探索分析。
一、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性1.1 创新创业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创新创业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可以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进而推动经济增长。
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创新创业越发凸显出其重要性和必要性。
1.2 创新创业是个人发展的保障创新创业可以为个人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在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拥有创新创业能力的个人更容易获得成功,并在职场上取得更大的发展。
1.3 创新创业是应对未来挑战的有效途径未来社会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和机遇,而创新创业能力可以帮助高职学生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和机遇,抓住机会,实现自身的发展目标。
2.1 教育培训通过学校的课程设置,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包括创新理论、创业管理、市场营销等方面的知识。
学校还可以组织各类创新创业比赛或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
2.2 实践锻炼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学校可以设置实践教学环节,包括实习、实训、实践课程等,让学生深入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锻炼提升自身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
2.3 创新创业实验室学校可以建立创新创业实验室,提供给学生一个创新创业的实践平台,让学生可以在实验室中开展项目研究和创业实践,培养他们的创新创业能力。
2.4 创业导师学校可以邀请一些成功的创业者或企业家作为创业导师,指导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
创业导师可以为学生提供有价值的创业经验和建议,帮助学生更好地规划和实践自己的创业项目。
2.5 创新创业教育平台学校可以建立创新创业教育平台,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和信息。
通过平台的建立,学生可以获取更多的创新创业知识和信息,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创新创业的最新动态和趋势。
三、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路径的实践探索3.1 实践案例分析选取一些学生成功的创新创业案例,通过对这些案例的分析,总结成功的创新创业要素和方法,为学生提供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路径研究

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路径研究摘要: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及高职学生的素质要求都对大学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高职院校必须明确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完善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体系,健全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改革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搭建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科学的创新创业竞赛体系,为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创造条件。
关键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路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要求高等学校深入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深入践行创新驱动发展之路。
高职院校的定位是培养出一批具有大学知识,又具有一定专业知识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其知识的学习是以能用为度,实用为本。
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是以学生为教育主体,根据各个专业的特点,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融入到专业培养方案中,借助创新创业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
一、培养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意义《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中指出:“在高等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积极鼓励高校学生自主创业,是教育系统深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服务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是落实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重要措施”。
(一)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能够缓解就业压力随着大学生数量日益增多,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社会的重要难题,高职学生作为专业技术和技能型人才,提升他们的创新创业能力,使一部分创新创业意识强的学生组成团队,根据自身优势进行创业,除了直接缓解就业竞争外,他们还将会成为就业机会的创造者。
(二)创新创业能力是人才培养的目标之一高职毕业生要想在择业过程中具有较强的竞争力,除了学好专业知识外,还要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因此将创业创新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目标之一,是高职教育的必然选择。
高职院校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和管理技能。
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

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一、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概述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创新创业能力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竞争力的重要指标。
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学生,不仅是教育的需要,也是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本文将探讨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的构建,分析其重要性、挑战以及实现途径。
1.1 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核心要素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核心要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创新意识:培养学生敢于挑战传统,勇于探索未知的意识。
- 创业精神:激发学生自主创业的热情,培养其面对困难和挑战的坚韧精神。
- 实践能力: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 团队协作:培养学生在团队中的协作精神和领导能力。
1.2 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应用场景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应用场景非常广泛,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课程教学: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 竞赛活动:组织各类创新创业竞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热情。
- 项目实践: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或创业项目,通过实践提升能力。
- 校企合作:与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机会,增强其市场竞争力。
二、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的构建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的构建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教育部门、学校、企业等多方的共同努力。
2.1 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是高职院校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基础。
这包括:- 课程设置:开设创新创业相关课程,涵盖理论知识、案例分析、实践指导等内容。
- 师资队伍:建立一支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提升教师的创新创业教学能力。
-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教学、项目驱动、翻转课堂等多样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2 搭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搭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互联网+”时代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性及培养策略

“互联网+”时代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性及培养策略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高职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变得尤为重要。
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和普及,为高职学生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创业机遇和创新空间。
要想在这个充满竞争和机遇的时代脱颖而出,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创新创业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培养高职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显得尤为迫切,同时也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之一。
一、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性1、适应互联网+时代的需求“互联网+”时代对高职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传统产业正在逐渐向“互联网+”模式转型。
这就要求高职学生必须具备创新创业的能力,能够在这一新模式下发挥自己的优势,创造更多的价值。
2、提升就业竞争力“互联网+”时代,市场需求在不断变化,不再满足于传统的就业模式。
只有具备创新创业能力的高职学生,才能更好地适应这一市场需求的变化,获得更广阔的就业空间。
3、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创新创业能力强的高职学生可以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推动力。
他们可以不断地创造新的产品和服务,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为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做出贡献。
二、培养策略要培养高职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教育机构、企业和政府需要共同努力,采取一系列有效的举措。
1、优化课程设置高职院校应该根据“互联网+”时代的要求,优化和完善创新创业相关的课程设置。
在课程上,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意识,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学校可以邀请一些创业成功的企业家或者创新领域的专家,为学生传授相关的知识和经验。
2、搭建实践平台高职院校可以通过与企业合作,在校内或者校外搭建一些创业实践平台。
可以组织一些创业大赛、创新创业项目的孵化等活动,让学生有机会将自己的创新创业想法变为现实,从而培养他们的创业能力。
3、加强实习实训针对创新创业领域,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实习实训环节的管理和指导。
通过实习实训,可以让学生接触到真实的创新创业项目,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创新创业的实际操作,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
浅谈搭建创新创业平台提升高职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浅谈搭建创新创业平台提升高职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1. 引言1.1 搭建创新创业平台的重要性搭建创新创业平台是提升高职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关键一步。
在当今社会,创新创业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驱动力。
而高职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其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搭建创新创业平台可以为高职大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和资源,帮助他们更好地实践和发展自己的创新创业能力。
这些平台不仅包括创业孵化基地、创新创业实验室等硬件设施,还包括创业导师、创新创业培训等软性支持。
通过这些平台,高职大学生可以接触更多的创业资源、结识更多的创业伙伴,从而提升他们的创新创业水平。
搭建创新创业平台对高职大学生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可以激发他们的创新创业激情,还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求,实现自身的价值和梦想。
【字数:204】2. 正文2.1 高职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现状分析在当前社会竞争激烈的环境下,高职大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创新创业能力才能在职场中脱颖而出。
现实情况表明,高职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存在一定的欠缺和不足之处。
高职大学生在创新意识方面存在较大差距。
由于传统的教育模式偏重于传授知识而较少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很多高职学生缺乏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创新理念的理解和应用还比较肤浅。
高职大学生缺乏实践经验和实战机会。
创新创业需要不断实践和摸索,但是在学校的教学环境中,很少有机会给学生提供真实的创业机会,导致他们缺乏实际操作和经验积累。
高职大学生在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方面也存在较大的欠缺。
创新创业往往需要团队合作,而很多高职学生缺乏团队意识和良好的沟通能力,导致项目合作时出现摩擦和矛盾,影响了整体的创新创业效果。
高职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现状并不理想,需要通过相关的培训和实践机会来提升和完善。
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不断学习,才能真正培养出具备创新创业能力的高职学生。
2.2 搭建创新创业平台的必要性搭建创新创业平台对于高职大学生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业能力与素质

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业能力与素质培育高校生的创业力量与素养(一)高校生创业需要在校期间有意识的做好预备高校生创业必需有着投身创业的抱负和志向,否则,往往被创业中的困难、挫折所吓倒。
(二)高校生创业需要在创业进程中不断完善提高高校生要想培育商业意识,就应专心去钻研有关商业学问。
(三)把握伴随创业过程的进展创业者心理的改变在整个创业过程中高校生创业者一般都将经受如下历程:首先,不甘学习、生活和进展现状――建立创业进展规划目标―组织创业团队―为目标实现奋斗;接下来,不考虑任何物质利益的尝试―挫败―失败―再尝试―挫折―局部胜利;最终,胜利点逐步增多―胜利量的累积到阶段性的飞跃――最终走向胜利。
(四)依据学习过程主动预备,不断完善提高创业力量、素养。
高校生创业需要在校期间有意识做好预备。
有创业志向的`高校生在校期间应在树立崇高抱负的基础上,和实际学习目标结合起来,不怕困难和挫折,主动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加强意志熬炼,培育健全的体魄。
高校生创业需要的技能一、学问技能方面。
你要要有足够的理论学问作为基础。
理论学问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经济学,你要懂得一般的经济理论2、法律常识,简洁法律程序你要知道。
3、管理技能方面,你要有充分的管理理论。
二、人际方面。
出入创业,要拥有足够浩大的伴侣群,这样才能增加你的创业资本。
三、理财力量,你要拥有强大的理财力量,才能让你的资金正常的运作。
四、融资力量。
往往能做大的企业就是利用别人钱赚钱。
具备这样的力量,你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胜利者高校生创业必备的硬件高校生创业必备硬件一:创业学问的储备眼高手低、纸上谈兵是高校生很简单陷入的误区。
由于他们长期呆在校内里,对社会缺乏了解,特殊在市场开拓、企业运营上阅历相当匮乏。
因此,高校生创业前要有充分的预备,一方面,靠在企业打工或者实习,来积累相关的管理和营销阅历;另一方面,靠参与创业培训,积累创业学问,接受专业指导,为自己充电,以提高创业胜利率。
基于创业教育构成要素构建高职院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基于创业教育构成要素构建高职院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作者:宓小香来源:《教育教学论坛》2013年第50期摘要:随着教育制度的不断改革,高职院校要想提高高职院校自身的创业教育水平,就必须先要有健全的课程体系作为其保障,下面文章就基于创业教育构成要素来进行高职院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
关键词:创业教育;要素;高职院校;课程体系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50-0021-021989年11月,在北京所召开的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次提出了创业教育这一概念,同时还指出大学生除了要具备学习能力以及职业能力以外,还必须要具备相应的创业能力。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的进步,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开始重视创业教育,就目前我国实际情况来看,我国当前的创业教育还不是很完善,在开发创业教育课程的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而这也使得构建完善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成为当前高职院校急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创业教育的内涵及背景1.创业教育的内涵。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给出的定义,所谓创业教育就是指培养有开创性的人,让其具备技术技能、管理技能、社交技能、首创精神、独立工作能力以及冒险精神的一种教育。
简而言之,创业精神就是一种培养具备适应社会生活能力以及职业劳动能力的教育,是创造与职业相结合的一种教育。
据相关调查资料显示,很大一部分经验主义者认为通过实施创业教育,可以学习企业家的精神,或者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是可以使受教育者被鼓励。
高职院校实施创业教育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培养与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以及创业意识。
2.创业教育的背景。
高职院校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应和专业技能、职业技能的培养相一致,达到一样的高度。
另外,高职院校学生创业素质是学生人文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创业教育可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最终提高其就业竞争力、创业与创新相关联,因此,在职业教育中实施创业教育是建设创新型社会的必然选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年第16卷第1期基于创业素质构成的高职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计荣曲秀丽(芜湖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安徽芜湖,241003)摘要:通过对在校生和创业主的调查,了解大学生对于创业的认识、创业择业意向及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开展情况和创业所需的素质构成,构建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教育培养体系,引导大学生树立创业意识、学习创业知识、培养创业实践能力。
关键词:创业教育创业者素质创新创业能力中图分类号:B244.9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1114(2014)01078-03Study On the Cultiv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Innovation Ability Based on theEntrepreneurship Quality FormationJI Rong&QU XiuliAbstract:Survey from college students and business owners,to find college students understanding of entrepreneurship, entrepreneurial career intentions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conditions and quality requirements needed to entrepreneurship.Construction of training innovation ability of stud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Education.Guide students to establish entrepreneurial awareness,training business knowledge,training entrepreneurial ability in practice.Keywords: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entrepreneur quality,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ial ability作者简介:1.计荣(1979—),女,宁夏彭阳人,管理学硕士,芜湖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讲师。
2.曲秀丽(1975—),女,黑龙江人,管理学硕士,芜湖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
基金项目:安徽省高校优秀青年人才基金项目(2012SQRW287)我国的大学生创业教育始于1998年清华大学举办的创业大赛,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很多高校包括高职院校开始“由点到线,由线到面“地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探索和实践。
部分大学生经过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毕业后开始了自主创业并取得了成功。
纵观国内外创业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将创新创业教育其重中之重放在大学生“创业素质”的培养上。
一、创业素质构成要素对于大学生创业素质构成,课题组于2013年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对30位创业者分别进行了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了解创业者的基本情况和他们眼中的创业素质构成。
30位创业者除了2人从事制造业外,其余28人从事的均为服务业,其中10人从事淘宝电子商务创业,另外18人分别为家装、外贸代理、人力资源中介、餐饮企业、家具及服装销售和软件代理等服务性小微企业。
针对创新创业能力内涵,对于创业者基本素质,创业者普遍认为包括创业意识,创业心理品质,创业能力,创业知识。
1.创业意识:开拓精神和高的个人成就感创业意识是一种积极进取的意识。
是创业成功的动力因素,主要包括创新意识、实践意识、合作意识、风险意识等。
创业意识的培训,可帮助他们树立起敢于面对挑战、敢于竞争、不怕失败的拼搏精神。
开拓精神是成功创业的第一要素,高的个人成就感是创业主们迈向艰辛创业之路的动力,他们之所以能够通过积累经验,不断学习走上创业道路来自于不断超越的创新精神,问卷中一名创业者已在就业企业中从普通营销人员做到营销总监,但是开拓个人事业和追求自我实现的高层次需求让他他放弃了总监岗位选择自主创业,带动更多的人就业。
2.创业知识:经营管理知识和行业知识创业知识是指创业者在创业活动中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知识,主要包括创业方向的行业知识、经营管理方面的知识以及与创业有关的政策、法律、工商、税务等方面的知识等。
在经历了求生存到规模扩大发展壮大时,企业进入了发展壮大阶段,不光是技术和专业的问计荣:基于创业素质构成的高职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题,如何经营管理整个团队也是摆在创业者面前的一个大问题。
科学的管理、有效员工激励、整合资源等经营管理知识是创业者在问卷中反映出来的他们认为重要的创业知识。
3.创业能力:创新能力与和管理能力创业能力是指大学生在创业活动中所需具备的能力和本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1)创新能力,主要是指发现机会和抓住机会的能力;(2)沟通能力,主要表现为其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3)管理能力,这是创业的必要条件,主要包括决策能力、计划能力、组织能力、控制能力、领导能力和协调能力等。
30位参与问卷的创业主普遍认为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捕捉把握机会的能力是创业的必备能力。
比如占到三分之一的淘宝创业主就是在电子商务的大发展中把握住了机会,选择了门槛相对较低淘宝创业,经历了一段时间的积累后,从淘宝小店起步做到注册了公司,成为商城店铺,有的在淘宝、亚马逊、京东、聚美等各个平台开设商城。
4.创业心理品质—团队意识与耐挫能力创业心理品质主要包括创业信念、创业意志和创业个性。
好的创业心理素质是大学生取得创业成功的基石,对大学生创业起到推动和促进作用。
在创业活动中,敢为性、合作性、适应性、耐挫性这四种心理品质对创业活动的影响较大。
30位创业主中,有16位是合伙创业,与家人亲戚或者朋友合资合伙创办企业。
单打独斗的竞争本来就很难适应现代社会,何况对于涉世不深的大学生,他们缺乏资金和经验。
问卷统计中14名创业者都将合作和团队意识作为创业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几乎所有的创业者都把吃苦耐劳认为是创业能力的必备要素,“脚踏实地”、“吃苦精神”、“面对失败的勇气”,“持之以恒的信念”等在30位创业者的问卷中均被用不同的表述词提到。
因为创业的艰辛也只有创业者自己才能体会。
没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和持之以恒的信念很难让创业者坚持下去取得成功。
二、当前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现状与问题为了解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开展的现状,课题组曾依托芜湖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创业协会对芜湖地区高职院校的大一,大二各个专业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调查对象覆盖经管、理工、生物、外语、医药等25个专业。
总共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956份,有效问卷930份。
调查内容主要涉及高职院校大学生对创业知识的了解、择业意向以及大学创业教育的开展情况。
调查结果如下:1.大学生的创业热情很高对于“你是否有创业的打算”这个问题,87%的同学有创业打算,7%的学生已经在创业,只有4%的同学从来没有想过创业。
对于创业的动机,大部分同学还是选择挑战自我,实现理想,其次就是缓解就业压力。
与当代高职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意义一致。
对于创业前景的预测中36%的学生表示迷茫,12%的学生表示有压力。
表一学生创业意向情况问题选项百分比你是否有创业打算从来没有4%考虑过但有顾虑87%正在进行创业7%已经成功创业0你创业的目的是挑战自我实现理想51%缓解就业压力30%赚钱14%体验人生15%2.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文化需要提升问卷显示大学生的创业热情高,对学校创业知识教育的期望比较大,但是对于大学生创业政策的了解非常少,对于“你了解大学生创业方面的相关政策”,仅有10%的大学生回答“有所了解”,另外对于“是否浏览学校主页上的创业栏目”也只有16%的大学生表示“偶而看看”。
由此可见,创业文化的营造宣传需要加强和提升。
3.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有待加强调查中发现大学生对于创业知识有所掌握,对于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表示认可,其中觉得学校的创业教育很好的占到20%,还可以的为32%。
调查表明,37%的大学生希望通过活动加训练获得创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55%的同学希望能有亲身实践的机会。
对于学生所期望的大学生自主创业教育的重点教育调查,53%的学生希望加强实践能力的教育,其他依次是加强创新教育、团队合作精神和心理教育。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年第16卷第1期表二创业教育开展情况问题选项百分比你对本校创业教育开展情况的评价很好20%还可以32%很一般33%不了解9%几乎没有6%4.社团和创业模拟大赛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作用显著问卷显示大部分高校都有创业及相关社团,如“大学生潜能开发协会”“创业就业促进会”“大学生创业协会”“电子商务协会”,有的学院各系部均有自己的创业社团,大学生创业社团的创业论坛、创业知识讲座、创业计划大赛,营造了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和浓郁的创业校园文化。
对于大学生创业兴趣的培养,创业知识的积累和创业能力的提升都有很大影响。
三、基于创业素质构成的高职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构建1.培育高职院校创业文化激发大学生的创业意识与潜能高职院校创业文化对于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学校应该将创业文化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部分。
通过校园网、广播电台等媒体,充分利用好科技文化创新月和校园文化节等,宣传大学生创业政策,树立创业典型、举办创业成果展,创建浓郁的校园创业文化,激发大学生“敢于实践、敢于创新”的意识,通过创业文化的激励功能、引领功能、导向功能,将大学生的创业热情激发出来并引导其坚持为之努力付诸实践。
2.将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完善大学生的创业知识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指出:“把创新创业教育有效纳入专业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教学计划”,将专业实践教学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效结合,在专业教学同时,推进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尤其是经济管理类的专业教育,可以很好地纳入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
对于其他专业,可以通过素质拓展课程,将创办企业的创业教育课程作为选修内容。
丰富和完善高职大学生的创业知识,让他们了解开办企业的流程,基本的经营管理知识等。
另外高职院校需要培育一直专兼结合的创业导师队伍,通过“走出去”和“请进来”,鼓励创业指导教师通过系统培训、走向企业了解实践,引进优秀企业家和成功创业的校友,为大学生创业导航。
3.以创业模拟大赛提高高职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和心理品质创业教育源于“创业大赛”,大赛的对抗性和模拟性对于大学生而言是检验创业知识,培养创业能力和创业心理品质的一个模拟赛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