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元素的磁性分析表

合集下载

化学元素周期表元素基本性质

化学元素周期表元素基本性质
Berkelium
人造放射
98
Cf

kāi
251
5f10 7s2
+3、+5
副/金/锕
Californium
人造放射,最贵金属
99
Es

āi
252
5f11 7s2
+3
副/金/锕
Einsteinium
人造放射
100
Fm

fèi
257
5s12 7s2
+3
副/金/锕
Fermium
人造放射
101
Md

mén
258
48
Cd


112.4
4d10
5s2
+2
副族
金属
Cadmium
重金属,过量摄入会导致痛痛病
49
In

yīn
114.8
5s2
5p1
+3
主族
金属
Indium
可塑性强,有延展性,115In是主要核素,有放射性
50
Sn


118.7
5s2
5p2
+2、+4
主族
金属
Tin
人类最早发现应用的元素之一,被用于制造容器
能在氮气中燃烧,熔点高
23
V

fán
50.94
3d3
4s2
+3、+5
副族
金属
Vanadium
高熔点稀有金属
24
Cr


52.00
3d5
4s1

原子`离子的磁矩(顺`抗磁)

原子`离子的磁矩(顺`抗磁)

率温度关系服从居里-外斯定律。
C
4. 在居里温度附近出现比热等性质的反常。
T Tp
5. 磁化强度M和磁场H之间不是单值函数,存在磁滞效应。
构成这类物质的原子也有一定的磁矩,但宏观表现却完 全不同于顺磁性,解释铁磁性的成因已成为对人类智力的最 大挑战,虽然经过近100年的努力已经有了比较成功的理论, 但仍有很多问题有待后人去解决。
在测量材料磁化曲线前可以通过交流退磁;形变退磁; 热退磁等方法,使材料达到退磁状态。
2.磁化曲线 反映材料特性的基本曲线,从中可以得到标
志材料的参量:饱和磁化强度Ms、起始磁化率a 和最大磁化率m
Ms
Ms可以理解为 该温度下的自
发磁化强度M0
顺磁性物质磁化曲线 抗磁性物质磁化曲线
铁磁体的磁化过程
就是亚铁磁性物质上世纪3040年代开始在此基础上人工合成了一些具有亚铁磁性的氧化物但其宏观磁性质和铁磁物质相似很长时间以来人们并未意识到它的特殊性1948neel在反铁磁理论的基础上创建了亚铁磁性理论后人们才认识到这类物质的特殊性在磁结构的本质上它和反铁磁物质相似但宏观表现上却更接近于铁磁物质
1.3 宏观物质的磁性
O2,有机物中的双自由基等
3. 铁磁性(Ferromagnetism)
这是人类最早发现并利用的强磁性,它的主要特征是:
1. >>0,磁化率数值很大, 100 105
2. 磁化率数值是温度和磁场的函数;
3. 存在磁性转变的特征温度——居里温度TC,温度低于居里 温度时呈铁磁性,高于居里温度时表现为顺磁性,其磁化
1.77 39.95 0.85
-28.0
3.09 83.80 1.03
-43
3.78 131.3 1.24

过渡系元素的磁性

过渡系元素的磁性

表14示出轨 道对八面体配合 物磁矩产生的贡 献, 可以发现:
t2g1 t2g2 t2g3
所有能 对磁矩产生 的贡献的电 子组态都具 有 T 基谱项, 为其他基谱 项的电子组 态都没有这 种贡献。
t2g3eg1
t2g4 t2g3eg2 t2g5 t2g4 eg2 t2g6 t2g5 eg2
t2g6 eg1
研究表明:轨道角动量对分子磁矩是否有贡献,
在八面体场中, d轨道分裂为t2g和eg, 由于eg轨道是 由形状不相同的两个简并轨道组成的 , 两条轨道的对 称性不同 , 电子不能在这两条轨道中进行自旋平行的 再分配, 所以对磁矩不能作出贡献;但t2g轨道是由对称 性和形状都完全相同的dxy、dxz、dyz所组成, 电子可以 在这三条轨道中进行自旋平行的再分配 , 因而能对磁 矩作出贡献。但是当三条轨道各被一个或两个电子占 据时, 这种再分配不能进行, 所以半满和全满的t2g轨道 的磁矩也被冻结。相反, t2g1、t2g2、t2g4、t2g5, 由于对同 一自旋方向的电子来说, 还存在有空轨道, 因而能进行 自旋平行的再分配, 所以可对磁矩作出贡献。
自旋和轨道相互作用 , 即产生了旋 —轨偶合使得 一定量的激发态T谱项混到了基谱项之中, 从而产生轨 道磁矩贡献之故。
一般说来, 对于第一过渡系的金属离子, 这种偶合作用较小, 可以忽略不予考虑。但对其他过渡系, 镧系和锕系, 这种偶合作 用较大, 必须加以考虑。
自由金属离子的旋-轨偶合作用可用单电子的旋轨偶合常 数nd或多电子的旋轨偶合常数来表示, nd与间的关系为: =± nd/n 式中n为未成对电子数, 当d电子数小于5时, 上式取正, 大于 5时取负, 等于5时, 等于0。 对于基态谱项为A或E对称性的配合物, 情况比较简单, 由旋 -轨偶合作用引起磁矩的变化可由下式计算: eff=(1- /△) s 其中基谱项为A2时, =4, 为A1时, =0 , 为E时=2时。 例如实验测得(NH4)2Ni(SO4)2· 6H2O的磁矩为3.30B.M., Ni2+ (d8)有两个单电子, 纯自旋磁矩为2.83B.M., 在Oh场中, 其基谱项 为3A2g, =4, 查表得=630, =-nd/n=-630/2=-315 (d电子 多于5, 取负), Ni2+的△o=8500cm-1, 于是, eff=(1- /△) s =(1-4×(-315)/8500)×2.83=3.25 B.M. 计算结果与实验值一致。

正极材料磁性物质检验方法

正极材料磁性物质检验方法

磁性物质检测方法===============================================================检测原理:根据磁体能够吸引铁、钴、镍等铁磁性物质的原理,利用磁场强度为6000高斯的磁子,搅拌吸附物料中的磁性物质,以HCl(1:1)溶解后,用ICP对磁性物质含量进行痕量分析。

样品前处理:1、器具的去磁和防磁因常规物料中磁性物质含量属ppb级,若制样过程中稍有不慎,即会严重影响检测数据的准确性。

所以在进行样品前处理前,必须对所使用器具可能存在的磁性物质或者可能引入磁性物质的环节进行去磁和防磁处理,比如:烧杯、磁子、容量瓶等就需先用HCl(1:1)去除其可能存在的磁性物质,而在搅拌、加热等环节则要注意防止外来磁性物质的引入。

2、样品前处理步骤1)称取100±1g待测物料于洁净的烧杯内(500ml),加入去离子水至刻度500ml;2)用悬挂着洁净磁子的电动搅拌器对待测物料进行磁性物质的搅拌吸附20min;3)取下磁子放入200ml洁净烧杯内,去离子水无水压清洗,40Hz超声波清洗;4)加入50ml HCl(1:1),低温加热溶解磁子上所吸附的磁性物质;5)将溶液冷却、定容至100ml洁净的容量瓶内,随样做空白,待测。

Secondary℃,Power of,Auxiliary50 r/min,Test3、分析谱线的选择根据每个元素可同时选择多条谱线的特点,每个元素均选择3条灵敏度较高的谱线,以5%硝酸为空白,各待测元素混合标准溶液绘制工作曲线,测试已知浓度的标准样品溶液。

考察各元素谱线的形状、线性和相互间的干扰情况,最后保留谱线相对强度高、信背比高和相互间无干扰的谱线。

所选谱线见表2表2 各元素的分析线样品分析:1、开启ICP,选择磁性物质分析方法,点火等待仪器达到稳定状态约30min;2、用已配制的混合标准溶液系列对仪器进行标准化操作;3、测试磁性标液标样,测试磁性样品标样(监测仪器长期准确性与重复性);4、测试样品空白,分析待测样品磁性物质含量。

稀土元素中哪些有磁性

稀土元素中哪些有磁性

稀土金属的某些物理特性原子序数元素原子量离子半径(埃)密度(克/厘米3)熔度(℃) 沸点(℃)氧化物熔点(℃)比电阻欧姆·厘米×106R3+离子磁矩(波尔磁子)热中子俘获截面(靶)57 La 138.92 1.22 6.19 920±5 4230 2315 56.8 0 8.958 Ce 140.13 1.18 6.768 804±5 2930 1950 75.3 2.56 0.759 Pr 140.92 1.16 6.769 935±5 3020 2500 68 3.62 11.260 Nd 144.27 1.15 7.007 1024±5 3180 2270 64.3 3.68 4661 Pm 147 1.14 ----- 2.83 -62 SM 150.35 1.13 7.504 1052±5 1630 2350 88 1.55~1.65 550063 Eu 152 1.13 5.166 826±10 1490 2050 81.3 3.40~3.50 460064 Gd 157.26 1.11 7.868 1350±20 2730 2350 140.5 7.94 4600065 Tb 158.93 1.09 8.253 1336 2530 2387 -9.7 4466 Dy 162.51 1.07 8.565 1485±20 2330 2340 56 10.6 110067 Ho 164.94 1.05 8.799 1490 2330 2360 87 10.6 6468 Er 167.27 1.04 9.058 1500~1550 2630 2355 107 9.6 16669 Tm 168.94 1.04 9.318 1500~1600 2130 2400 79 7.6 11870 Yb 173.04 1 6.959 824±5 1530 2346 27 4.5 3671 Lu 174.99 0.99 9.849 1650~1750 1930 2400 79 0 108 21 Sc 44.97 0.83 2.995 1550~1600 2750 ---1339 Y 88.92 1.06 4.472 1552 3030 2680 -- 1.27稀土元素中哪些有磁性?常温下稀土元素属于顺磁物质(表现为磁力极小),低温下,大多数稀土元素具有铁磁性,尤其是中、重稀土的低温铁磁性更大,比如Gd,Tb,Dy,Ho,Er。

为什么只有铁,钴,镍三种元素具有磁性?

为什么只有铁,钴,镍三种元素具有磁性?

为什么只有铁,钴,镍三种元素具有磁性?展开全文在所有的八十种金属元素中,有四种金属在室温下具有铁磁性(磁性),它们分别是铁、钴、镍、钆(gá);此外,在超低温下,有五种金属是铁磁性的,它们分别是铽、镝、钬、铒和铥。

因此,并不是只有铁钴镍三种元素具有磁性,那为什么我们都认为只有铁钴镍三种元素具有磁性呢?居里温度:掌控磁性材料磁性有无的临界温度居里温度(Curie temperature,Tc),又称磁性转变点,是指磁性材料中自发磁化强度降到零时的温度,是铁磁性或亚铁磁性物质转变成顺磁性物质的临界点。

温度低于居里温度时,磁性材料有磁性,但一旦温度高于该物质的居里温度,该物质的磁性就会消失,成为顺磁性物质,不具有磁性。

不同磁性材料的居里温度不同,如铁的居里温度为786℃、钴的居里温度为1070℃、镍的居里温度为376℃、钆的居里温度为20℃。

由上可知:钆虽然也可以有磁性,但当温度高于20℃时,磁性就会消失。

在地球上,20℃是很常见的温度,甚至算是低温,因此要想保持钆的磁性需要对其严加看护,不然一不小心磁性就会消失,变成一块毫无吸引力的“废铜烂铁”。

此外,作为一种稀土材料,钆在地壳中的含量仅为0.000636%,储量少、开采难度大,注定其难以为众人所知,因此钆很少被列为磁性物质。

虽然在铁磁性材料中难以大放异彩,但在某些特殊领域,钆被寄于重任。

•钆有最高的热中子俘获面,可用作核反应堆的控制棒和中子吸收棒。

•由于一种材料在受到磁场作用成为磁性组织时放热,磁性消失是又会吸热,利用这一性质,用钆盐经磁化制冷可获得接近绝对零度的超低温。

世间金属八十种,为何偏偏只有铁钴镍钆之原子核外要有未成对的电子1907年,法国科学家外斯提出了铁磁性假说,较为系统地解释了铁磁现象出现的本质原因和规律,假说大致可分为两点:铁磁物质内部存在很强的“分子场”,在“分子场”的作用下,原子磁矩趋于同向平行排列,即自发磁化至饱和,称为自发磁化;铁磁体自发磁化分成若干个小区域,这些自发磁化至饱和的小区域被称为磁畴,由于各个磁畴的磁场方向各不相同,其磁性彼此相互抵消,所以物体对外不显磁性。

元素周期表的应用元素的分类和性质

元素周期表的应用元素的分类和性质

元素周期表的应用元素的分类和性质元素周期表是化学中至关重要的工具,它将所有已知元素按照一定规律排列,清晰地展示了元素的分类和性质。

本文将探讨元素周期表的应用以及元素的分类和性质。

一、元素周期表的应用元素周期表的首要应用之一是帮助科学家和化学工程师理解元素之间的关系。

通过周期表,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元素的原子序数、原子量以及原子结构等重要信息。

这对于研究元素的性质和特征非常关键。

其次,元素周期表也可以用于预测元素的性质。

根据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位置,我们可以推测出其在化学反应中的行为和性质。

例如,位于同一族的元素往往有相似的性质,因为它们拥有相同数目的价电子。

这有助于我们理解元素的反应性和化学活性。

另外,元素周期表也有助于分析元素在自然界和工业上的广泛应用。

通过对元素周期表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元素在电子、建筑、冶金、能源等领域的应用。

例如,金属元素常用于电子器件制造和建筑结构强化,非金属元素则常用于橡胶和塑料的制造。

二、元素的分类元素周期表将元素分为不同的类别,主要包括金属、非金属和过渡金属等。

1. 金属:在元素周期表的左侧和中心位置,包括铁、铜、锌等常见金属。

金属元素的特点是导电性好、电子迁移能力强以及良好的热导性。

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并且被广泛应用于许多行业。

2. 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的右侧位置,如氧、碳、氮等元素。

非金属元素通常具有较高的电负性和较低的导电性,往往以气体、液体或脆性固体的形式存在。

非金属元素在化学和生物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3. 过渡金属:位于元素周期表的中央位置,如铁、铬、钴等元素。

过渡金属元素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变价性质。

它们的化合物在催化剂、电池和合金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三、元素的性质元素的性质与其原子结构和化学反应有关。

下面将重点介绍一些常见元素的性质。

1. 碳:碳是一种非金属元素,常见的形态包括石墨和金刚石。

碳具有四个价电子,可以形成多种化合物,如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

铁硅铝磁化曲线-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铁硅铝磁化曲线-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铁硅铝磁化曲线-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在撰写这篇长文时,我们的主要关注点是铁硅铝磁化曲线。

铁硅铝磁化曲线是研究材料的磁性行为的重要工具,也是在材料科学和工程领域中广泛应用的一种方法。

在本文中,我们将首先对铁硅铝磁化曲线的概念进行介绍和解释。

磁化曲线是描述材料在外加磁场下磁化程度的曲线,它反映了材料在不同磁场强度下的磁性特性。

通过研究磁化曲线,我们可以获得关于材料磁性行为的重要信息,例如饱和磁化强度、矫顽力、矫顽力系数等。

其次,我们将着重介绍铁硅铝磁性材料的特点和应用。

铁硅铝磁性材料是一种具有高磁导率和低磁雜訊的材料,广泛应用于电力变压器、计算机磁存储、电动机等领域。

它们在电磁性能和能耗方面具有优势,因而被广泛应用于现代电子设备和工业制造。

最后,我们将对整篇文章的结构和目标进行概述。

本文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在引言部分,我们将简要说明本文的背景和目的。

在正文部分,将详细介绍铁的磁性和硅铝磁性材料的特点。

在结论部分,将对整篇文章进行总结,并对所得结果进行分析。

综上所述,本文将全面探讨铁硅铝磁化曲线的概念和应用。

通过对铁硅铝磁性材料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材料的磁性特性,并且为未来的领域应用提供有用的指导和参考。

文章结构是指文章的组织架构和主要内容的安排方式。

本文将采用以下结构:1. 引言1.1 概述1.2 文章结构1.3 目的2. 正文2.1 铁的磁性2.2 硅铝磁性材料3. 结论3.1 总结3.2 结果分析在引言部分,我们将简要介绍本文的主题和背景,并提出研究的目的。

首先,在概述中,我们将概括地讨论磁化曲线的基础概念和重要性。

随后,我们将详细介绍文章的组织结构,以便读者能够清晰地了解该文的逻辑顺序和内容安排。

最后,我们将明确阐明本文的目的,即通过对铁硅铝磁化曲线的研究,深入探讨其磁性特性和应用前景。

正文部分将重点讨论铁的磁性和硅铝磁性材料的特性。

第2.1节将详细介绍铁的磁性,包括铁的磁性基本原理、磁矩和磁化过程等方面的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
无磁性
At
顺磁性
Uus
He
反磁性[1]
Ne
反磁性[3]
Ar
无磁性
Kr
无磁性
Xe
无磁性
Rn
无磁性
Uuo
反磁性[3]
C
无磁性
Al 固态(顺 磁性) Ga
顺磁性
Si
无磁性
Ge
顺磁性
N
无磁性
P
无磁性
As
顺磁性
O 气态(顺 磁性) S
无磁性
F
无磁性
Cl
无磁性
Se
顺磁性
Br
无磁性
In
பைடு நூலகம்顺磁性
Tl
顺磁性
Uut
Sn
顺磁性
Sb
反磁性[1]
Te
顺磁性
Pb 固态(反 磁性) Fl
Bi 固态(反 磁性) Uup
Po
顺磁性
Lv
Mo
顺磁性[2]
W
顺磁性[2]
Mn
顺磁性
Tc 顺磁性 Re
顺磁性[1]
Fe
顺磁性
Ru
顺磁性[2]
Os
顺磁性[1]
Co
顺磁性
Rh
顺磁性[2]
Ir
顺磁性[2]
Ni
固态(具 磁性)
Pd
顺磁性[1]
Cu
Zn
固态(反 顺磁性
磁性)
Ag
Cd
反磁性
抗磁性
Pt
顺磁性
Au
抗磁性
Hg
无磁性
Sg
Bh
Hs
Mt
Ds
Rg
Cn
B
H
抗磁性
Li
Be
顺磁性
抗磁
Na
顺磁性
K
顺磁性
Rb
顺磁性
Cs 固态(顺 磁性) Fr
顺磁性
Mg 固态(顺 磁性) Ca
固态(顺 磁性)
Sr 固态(顺 磁性) Ba 固态(顺 磁性) Ra
Sc
顺磁性
Y
顺磁性
La-Lu
Ac-Lr
Ti
顺磁性
Zr
顺磁性
Hf
顺磁性
Rf
V
顺磁性
Nb
顺磁性
Ta
顺磁性
Db
Cr
AFM (即 SDW[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