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练习题
《统计学》习题

《统计学》练习题适用层次:专升本培养类型:经管类第一章绪论一、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在统计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首先使用统计学这一名称的是()。
A.政治算术学派 B.国势学派C.社会统计学派 D.数理统计学派2.下面属于品质标志的是()。
A.工人年龄 B.工人性别C.工人月工资 D.工人体重3.下面属于连续变量的是()。
A.职工人数 B.机器台数 C.工业总产值 D.车间数4.统计的总体性特点表现在()。
A.它是从个体入手,达到对总体的认识B.它是从总体入手,达到对个体的认识C.它排除了认识个体现象的必要性D.它只对总体现象的量进行认识,抛开了对总体现象质的认识5.统计总体的同质性是指()。
A.总体各单位具有某一共同的品质标志或数量标志B.总体各单位具有某一共同的品质标志属性或数量标志值C.总体各单位具有所有不同的品质标志或数量标志D.总体各单位具有所有不同的品质标志属性或数量标志值6.某工厂有100名职工,把他们的工资加总除以100,这是对100个()求平均数。
A.变量 B.标志 C.变量值 D.指标7.一个总体单位()。
A.只能有一个标志 B.只能有一个指标C.可以有多个标志 D.可以有多个指标8.某班5个学生的统计学考试成绩分别为68分、75分、80分、86分和90分,这五个数字是()。
A.指标 B.标志 C.指标值 D.标志值9.职工调查中,职工的“工资”是( )。
A.连续变量 B.离散变量 C.随机变量值 D.连续变量值10.下列属于连续型变量的是( )。
A.学生人数 B.设备台数 C.学校数 D.零件的尺寸11.优等品数量、产品的废品率、劳动生产率、单位产品成本和流动资金余额五个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12.其数值不随总体范围的大小而增减的指标是()。
A.总量指标 B.品质指标 C.质量指标 D.数量指标13.研究某市国有工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则统计总体是()。
小学四年级简单统计练习题

小学四年级简单统计练习题题目:小学四年级简单统计练习题一、选择题根据给定的数据,选择正确的答案,并将选项字母填入括号内。
1. 下图是小明所在班级的学生喜欢的水果调查结果,请问班级学生最喜欢的水果是:( ) A. 苹果 B. 香蕉 C. 橙子 D. 葡萄2. 小明家邻居一周内购买的早餐种类如下:鸡蛋三明治5个,油条10根,包子8个,豆浆3杯。
请问邻居一周内购买的早餐数量共有多少个?( ) A. 5 B. 13 C. 26 D. 213. 以下是小明妈妈在超市购买的食品种类:苹果5个,橙子3个,香蕉7个,葡萄3串。
请问小明妈妈一共购买了多少个食品?( ) A. 8 B. 15 C. 7 D. 18二、填空题根据问题,选择合适的单词填入横线上。
4. 在小王的镜子里,他看到自己有两只_____和一张_____。
答案:眼睛、嘴巴5. 在小红的书包里,有一本______、两本______和三本______。
答案:课本、练习册、故事书三、应用题根据问题,使用线段统计图,回答下列问题。
6. 小明一周学习英语的时间如下:星期一:2小时星期二:3小时星期三:1小时星期四:4小时星期五:2小时星期六:3小时星期日:2小时请根据线段统计图,回答下列问题:(1)小明一周学习英语的总时间是多少小时?(2)哪一天小明学习的英语时间最多?(3)哪一天小明学习的英语时间最少?四、解答题小明家中有30只玩具熊,20只玩具汽车,10只玩具娃娃。
请根据题目,回答下列问题。
7. 小明家中一共有多少只玩具?答:30 + 20 + 10 = 60只玩具。
8. 玩具熊和玩具汽车的总数有多少?答:30 + 20 = 50只玩具。
9. 玩具娃娃和玩具汽车的总数有多少?答:10 + 20 = 30只玩具。
以上就是小学四年级简单统计练习题,希望能够帮助你巩固学习知识。
统计练习题及答案

统计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以下哪个是描述变量之间关系的统计学方法?A. 回归分析B. 抽样调查C. 假设检验D. 方差分析答案:A2. 一个总体的均值是100,标准差是15,求其95%置信区间的宽度。
A. 4.5B. 6C. 7.5D. 9答案:C3. 以下哪个不是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A. 总体B. 样本C. 变量D. 函数答案:D4. 什么是统计学中的“中心极限定理”?A. 任何分布的样本均值的分布都趋近于正态分布B. 任何分布的样本的分布都趋近于正态分布C. 总体均值的分布都趋近于正态分布D. 总体的分布都趋近于正态分布答案:A5. 以下哪种情况下,使用配对样本t检验是合适的?A. 比较两个独立样本均值的差异B. 比较两个配对样本均值的差异C. 比较一个样本均值与总体均值的差异D. 比较两个不同总体方差的差异答案:B二、简答题1. 什么是标准正态分布?请简述其特点。
答案:标准正态分布是一个均值为0,标准差为1的正态分布。
其特点是对称分布,以均值为中心,数据分布呈钟形曲线,且99.7%的数据落在均值±3个标准差的范围内。
2. 描述什么是双尾检验和单尾检验,并简述它们的区别。
答案:双尾检验是指在假设检验中,备择假设涉及总体参数的两个方向的变化,即大于或小于零假设中的参数值。
单尾检验则只关注一个方向的变化。
区别在于双尾检验的拒绝域在零假设两侧,单尾检验的拒绝域在一侧。
三、计算题1. 假设有一个样本,其数据如下:2, 4, 6, 8, 10。
计算样本的均值、中位数和众数。
答案:均值 = (2+4+6+8+10)/5 = 6;中位数 = 6(因为数据已经排序,中间的数是6);众数 = 6(因为6出现的次数最多)。
2. 如果一个总体的平均年龄是40岁,标准差是10岁,一个随机选择的样本的平均年龄是45岁,样本量是100。
请问这个样本的平均年龄与总体平均年龄之间是否有显著差异?答案:使用单样本t检验,计算t值 = (45-40)/(10/√100)= 5/1= 5。
(整理)统计学练习题(包括答案)

第一章序论一、单项选择题1、社会经济统计是分析研究社会经济现象的_____。
A、质量方面B、数量方面C、质与量两个方面D、各个方面2、以下哪点不是统计总体的特征____。
A、社会性B、同质性C、大量性D、差异性答案:1是B;2是A3、社会经济统计的基本特点是_____。
A、数量性B、社会性C、抽象性D、总体的同质性4、以下哪个是组成总体的前提条件_____。
A、大量性B、同质性C、综合性D、广泛性答案:3是A;4是B5、抽查5个学生的考试成绩,考试成绩分别是75分、80分、85分、89分、93分。
这5个数字是____。
A、标志值B、标志C、变量D、指标答案:A6、在工业生产设备普查中,总体单位是_。
A、每个工业企业B、每台设备C、每台工业生产设备D、每台已安装设备7、在工业生产设备普查中,总体是___。
A、所有工业企业B、每个工业企业C、所有工业生产设备D、工业企业的每台设备答案:6是C;7是C8、下列哪个是连续变量___。
A、工厂数B、人数C、净产值D、设备数9、研究某市职工家庭收支情况时,统计总体应确定为____。
A、该市全体职工B、该市全部职工家庭C、该市每个职工家庭D、该市全部居民家庭答案:8是C;9是B10、下列标志属于品质标志的是____。
A、教师的教龄B、学生的成绩C、商品价格D、民族11、一个统计总体____。
A、只能有一个标志B、只能有一个指标C、可以有多个指标D、可以有多个标志答案:10是D;11是C12、以全国的石油工业企业为总体,则大庆石油工业总产值是:____。
A、品质标志B、数量标志C、数最指标D、质量指标13、要了解某市职工情况,统计指标是:____。
A、该市每个职工B、该市每个职工的工资C、该市全部职工D、该市职工的工资总额答案:12是B;13是D二、多项选择题1、统计的特点包括____。
A、数量性B、社会性C、可变性D、不变性E、综合性2、下列哪些是数量标志____。
统计学练习(附答案)

统计学练习(附答案)第一章总论一、判断题(把“√”或“×”填在题后的括号里)1、统计一词包含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学等三种涵义。
()2、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各个方面。
()3、总体单位是标志的承担者。
标志是依附于单位的。
()4、离散变量的数值包括整数和小数。
()5、三个同学的成绩不同,因此存在三个变量。
()6、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是固定不变的,不能互相变换。
()7、如果改变研究目的,原来的统计总体成为统计单位后,则相对应的统计指标也就变成了数量标志了。
()8、张明同学的期末考试总成绩为476分是统计指标。
()9、对某地区银行职工基本情况进行调查时,银行的每个职工是调查对象。
()二、单项选择题1、某城市进行工业企业未安装设备普查,总体单位是()A、工业企业全部未安装设备B、工业企业每一台未安装设备C、所有工业企业D、每一个工业企业2工业企业的设备台数、产品产值是()A、连续变量B、离散变量C、前者是连续变量D、前者是离散变量3、对某地区工业企业职工情况进行研究,统计总体是()A、每个工业企业B、该地区全部工业企业C、每个工业企业的全部职工D、该地区全部工业企业的全部职工4、在全国人口普查中()A、男性是品质标志B、人的年龄是变量C、人口的平均寿命是数量标志D、某家庭的人口数是统计指标5、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所以()A、标志和指标之间的关系是固定不变的B、标志和指标之间的关系是可以变化的C、标志和指标都是可以用数值表示的D、只有指标才可以用数值表示6、统计指标按所反映的数量特点不同可以分为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两种。
其中数量指标的表现形式是()A、绝对数B、相对数C、平均数D、小数7、社会经济统计是()的有力工具。
A、解决问题B、克服困难C、进行交流D、认识社会8、总体有三个人,其工资分别为645元、655元和665元。
其平均工资655元是()A、指标值B、标志值C、变异度D、变量9、对公司所有记账员进行工作考核,每一个记帐员的记帐差错率是()A、数量指标B、质量指标C、数量标志D、品质标志10、属于数量指标的是()。
统计学 练习题附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比较两组数据的离散程度最合适的统计量是( D )。
A.极差B.平均差C.标准差D.离散系数2.如果峰度系数k>3,表明该组数据是( A )。
A.尖峰分布B.扁平分布C.左偏分布D.右偏分布3.某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有1200名学生,法学院有800名学生,医学院有320名学生,理学院有200名学生。
上面的描述中,众数是( B )。
A.1200B.经济管理学院C.200D.理学院4.某班共有25名学生,期末统计学课程的考试分数分别为:68,73,66,76,86,74,61,89,65,90,69,67,76,62,81,63,68,81,70,73,60,87,75,64,56,该班考试分数下四分位数和上四分位数分别是( A)。
A.64.5和78.5B.67.5和71.5C.64.5和71.5D.64.5和67.55.对于右偏分布,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之间的关系是( A )。
A.平均数>中位数>众数B.中位数>平均数>众数C.众数>中位数>平均数D.众数>平均数>中位数6.某班学生的统计学平均成绩是70分,最高分是96分,最低分是62分,根据这些信息,可以计算的测度离散程度的指标是( B )。
A.方差B.极差C.标准差D.变异系数7.在离散程度的测度中,最容易受极端值影响的是( A )。
A.极差B.方差C.标准差D.平均差8.在比较两组数据的离散程度时,不能直接比较它们的标准差,因为两组数据的( D )。
A.标准差不同B.方差不同C.数据个数不同D.计量单位不同9.总量指标按其反应的内容不同,可分为( C )。
A.总体指标和个体指标B.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C.总体单位总量指标和总体标识总量指标D.总体单位总量指标和标识单位指标10.反映同一总体在不同时间上的数量对比关系的是( C )。
A.计划完成成都相对指标B.比较相对指标C.动态相对指标D.比例相对指标11.2003年全国男性人口数为66556万人,2002年全国金融、保险业增加值为5948.9亿元,2003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55566.61亿元,2003年全国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103617.7亿元。
统计整理练习题 (答案)

统计整理一、单项选择题:1、下面属于按品质标志分组的有(C)A 企业按职工人数分组B 企业按工业总产值分组C 企业按经济类型分组D 企业按资金占用额分组2、下列分组表是属于(B)A 类型分组B 分析分组C结构分组D其他分组3、下面属于按数量标志分组的有(B)A 工人按政治面貌分组B 工人按年龄分组C 工人按性质分组D 工人按民族分组4、变量数列中各组频率(以百分数表示)的总和应该(D)A 大于100%B 小于100%C 不等于100%D 等于100%5、组距变量数列的全距等于(D)A 最大组的上限与最小组的上限之差B 最大组的下限与最小组的下限之差C 最大组的下限与最小组的上限之差D 最大组的上限与最小组的下限之差6、对于越高越好的现象按连续型变量分组,如第一组为75以下,第二组为75-85,第三组为85-95,第四组为95以上,则数据(A)A 85在第三组B 75在第一组C 95在第三组D 85在第二组7、按连续型变量分组,其末组为开口组,下限为2000。
已知相邻组的组中值为1750,则末组组中值为(B)A 2500B 2250C 2100D 22008、某企业工人日产量资料如下:表中的“50—60、60—70、70—80、80—90、90—100、100—110、110—120、120—130”是(C)A 标志B 变量C 变量值D 次数9、接上题,题中的“6、12、12、14、15、18、22、8”是(D)A 标志B 变量C 变量值D 次数10、接上题,表中“90—100”这一组的组中值是(B)A 85B 95C 75D 9011、接上题,表中“100—110”这一组的组距是(A)A 10B 20C 30D 4012、接上题,表中“120—130”这一组的频率是(A)A7.48% B 7.51% C 6.92% D 8.1%二、多项选择题:2、下列分组属于品质标志分组的有(BCD)A、按工资分组B、按职业分组C、按产业分组D、按地区分组E、按人均收入分组3、下列分组属于数量标志分组的有(ADE)A、按工龄分组B、按性别分组C、按工种分组D、按人数分组E、按平均工资分组4、次数分布数列根据分组标志的特征不同,可以分为(DE)A、单项变量数列B、组距变量数列C、异距变量数列D、变量数列E、品质数列。
统计学练习题

第一章一、单项选择题1.“统计”一词的基本含义是()①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②统计设计、统计分组、统计计算③统计方法、统计分析、统计预测④统计科学、统计工作、统计资料2.调查某大学2000名学生学习情况,则总体单位是()①2000名学生②2000名学生的学习成绩③每一名学生④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成绩3.统计指标按其说明的总体现象的内容不同,可以分为()①基本指标和派生指标②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③实物指标和价值指标④绝对数指标,相对数指标和平均数指标4.要了解某市国有工业企业生产设备情况,则统计总体是( )①该市国有的全部工业企业②该市国有的每一个工业企业③该市国有的某一台设备④该市国有制工业企业的全部生产设备5.变量是( )①可变的质量指标②可变的数量指标和标志③可变的品质标志④可变的数量标志和指标6.统计总体的基本特征是( )①同质性、大量性、差异性②数量性、大量性、差异性③数量性、综合性、具体性④同质性、大量性、可比性7.下列属于品质标志的是( )①工人年龄②工人性别③工人体重④工人工资8.标志是说明( )①总体单位的特征的名称②总体单位量的特征的名称③总体质的特征的名称④总体量的特征的名称二、多项选择题1.变量按其是否连续可分为( )①确定性变量②随机性变量③连续变量④离散变量⑤常数2.品质标志表示事物的质的特征,数量标志表示事物的量的特征,所以( )①数量标志可以用数值表示②品质标志可以用数值表示③数量标志不可以用数值表示④品质标志不可以用数值表示⑤两者都可以用数值表示3.某企业是总体单位,数量标志有( )①所有制②职工人数③月平均工资④年工资总额⑤产品合格率4.统计指标的构成要素有()①指标名称②计量单位③计算方法④时间限制和空间限制⑤指标数值第二章一、单项选择题1.重点调查中重点单位是按()选择的①这些单位数量占总体全部单位总量的很大比重②这些单位的标志总量占总体标志总量很大比重③这些单位具有典型意义,是工作重点④这些单位能用以推算总体标志总量2.有意识地选择三个农村点调查农民收入情况,这种调查方式属于()①典型调查②重点调查③抽样调查④普查3.2000年11月1日零点的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是()①典型调查②重点调查③一次性调查④经常性调查4.调查大庆、胜利等几个主要油田来了解我国石油生产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方式属于()①普查②典型调查③重点调查④抽样调查5.某些不能够或不宜用定期统计表搜集的全面统计资料,一般应采取的方法是()①普查②重点调查③典型调查④抽样调查6.工厂对生产的一批零件进行检查,通常采用()①普查②抽样调查③重点调查④典型调查7.调查期限的含义是( )①调查资料所属的时间②开始调查工作的时间③从开始搜集资料到工作结束时④调查登记时间8.统计调查分为经常性调查和一次性调查是依据( )进行分类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计练习题一、不定项选择题:2.在一个2×2×2的完全组内实验设计中,总共有几个交互作用的结果()A.1B.2C.3D.43.在一个2×3的组内实验设计中,发现两个因素的交互作用显著,如何对交互作用显著的变异来源进行进一步分析A.进行主效应分析B.进行主简单效应分析C.进行T 检验D.进行协方差分析4.在心理实验中,有时安排同一组被试在不同的条件下做实验,获得的两组数据是()A.相关的B.不相关的C.不一定D.一半相关,一半不相关5.已知一组数据的平均数为30,标准差为12,它的离中系数为()A.40B.0.40C.2.5D.2506.研究为完全随机取样设计,需检验两组平均数是否存在显著差异,已知其分布为非正态,最恰当的统计方法是()A.符号检验B.秩和检验C.t 检验D.2χ检验7.采用单侧或双侧检验是()A.事先确定的B.事后确定的C.无所谓的D.计算后确定的8.已知其智力测验测试结果服从正态 ,总体方差2σ=8,从中随机抽取10名被试,其平均值为X =78,方差2n S =6,则总体均值μ的0.95的置信区间为()A.72.77<μ<83.23B.71.96<μ<84.04C.74.08<μ<81.92D.73.48<μ<82.529.中数在一个分布中的百分等级是()A.50B.75C. 25D.50~5110.已知智商测验的平均分为100,标准分为15,某人智商为130,智商比他低的人约占()A.5%B.50%C.95%D.98%11.当两总体确实存在差异,应该推翻虚无假设,但统计的结果是不能推翻虚无假设时,就发生了()A .Ⅰ类错误B .Ⅱ类错误C .Ⅲ类错误 D.不确定19.在一负偏态分布中,算术平均数(M )、中数(d M )和众数(0M )之间数值大小的关系为()A. M >d M >0MB. d M >M >0MC. 0M >M >d MD. 0M >d M >M20.已知n=10的两个相关样本的平均数差的标准误为10.5,其自由度为()A.19B.18C.9D.821.一列数据为连续测量变量,且服从正态分布,另一列变量描述被试的性别,对这样的两列变量间相互关系的描述,应采用()A.积差相关B.等级相关C.点二列相关D.列联相关22.对于个数、次数等不连续变量,经常进行的统计检验是()A.Z 检验B.t 检验C.F 检验D. 2χ检验23.已知某小学一年级学生的平均体重为25千克,体重的标准差为3.7千克,平均身高110厘米,标准差为6.2厘米,关于身高和体重离散程度的叙述,正确的是()A.身高的离散程度较体重大B.身高的离散程度较体重小C.一样大D.条件不够,无法比较24.正态分布曲线的特点不包括()A.两边对称B.中央最高C.永不和底线相交D.分布形状随样本容量n -1的变化而变化25.甲和乙两名学生在数学和语文考试中的分数如下:则()A.甲考生与乙考生的成绩一样好B.甲考生的成绩较好C.乙考生的成绩较好D.无法比较26.回归分析中,关于确定系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确定系数等于相关系数的平方B.确定系数等于回归系数的平方C.确定系数等于相关系数D.确定系数等于回归平方和除以残差平方和34.对某一群体的每一位人进行编号,然后按照随机表顺序随机选择被试,构成样本,该取样方法是()A.简单随机抽样B.分组抽样C.系统抽样D.分层抽样35.在心理学实验中,如果要检验某变量的第一个水平的平均值是否大于(或者小于)第二个水平的平均值的显著性时,应该采用():A.Z 检验B.双侧检验C.t 检验D.单侧检验36.一个2×3的完全随机设计,表示()A.试验有两个因素,一个因素有两个水平,另一个因素有三个水平B.试验有两个水平,一个水平有两个因素,另外一个水平有三个因素C.试验有三个因素,每个因素有两个水平D.试验有两个因素,每个因素有三个水平47.总体服从正态分布,δ=8,从总体中随机抽取16个样本,得6,78==n S X ,则总体均值μ的95%的置信区间为()A.74.08<μ<81.92B.75.05<μ<80.94C.73.94<μ<82.06D.73.6<μ<82.456.若使区组间的被试尽量做到同质,可以()A.用同一个被试重复接受几种实验处理B.使用配对法分配被试C.区组内的单位是一个团体,以不同团体为区组D.以上都对57.一个包含零处理差异的95%的置信区间表明:()A.存在统计差异而不是实际差异B.存在实际差异而不是实际差异C.两组之间可能不存在统计差异D.一个处理相比于另一处理有明显优势58.一位教授计算了全班20个同学考试成绩的均值,中数和众数,发现大部分同学的考试成绩集中于高分段。
下面哪句话不可能是正确的()A.全班65%的同学的考试成绩高于均值B.全班65%的同学的考试成绩高于中数C.全班65%的同学的考试成绩高于众数D.全班同学的考试成绩是负偏态分布59.样本容量如何影响统计显著性的判断?样本越_______,则__________。
()A.大,变量存在效应的可能性越大B.小,变量存在效应的可能性越大C.大,能够拒绝或接受虚无假设的确信度越高D.小,能够拒绝或接受虚无假设的确信度越高60.2χ分布是_______分布。
()A.正偏态B.负偏态C.二项D.t61.在对常模团体进行取样时,关键的是样本()A.数量必须大B.要有代表性C.抽样必须随机D.应人为划定范围62.点二列相关系数主要用来考察()A.项目之间的内部相关B.项目之间的的难度分布C.各项目与总分的关系D.全体项目的等质性64.在癌症检查中,虚无假设0H 为“该病人没有癌症”。
下面哪一种情况是最为危险的?()A.0H 是真实的,但是被拒绝了B.0H 是虚假的,并且被拒绝了C.0H 是真实的,并且被接受了D.0H 是虚假的,但是被接受了65.一个2×4的完全随机设计,表示()A.试验有两个因素,一个因素有两个水平,另外一个因素有四个水平B.试验有两个水平,一个水平有两个因素,另外一个水平有四个因素C.试验有四个因素,每个因素有两个水平D.试验有两个因素,每个因素有四个水平77.当一变量为正态等距变量,另一变量为二分称名变量,求两变量的相关用()A.点二列相关B.肯德尔等级相关C.肯德尔U 系数D.列联相关78.某班一次英语考试成绩服从正态分布,全班平均成绩为70分,标准差为8分,一个学生成绩为80分,他在全班的名次为前()A.10%B.20%C.30%D.40%79.对于总体非正态,两个相关样本均值差异性的检验所用的非参数检验的方法有()A.秩和检验B.中数检验C.符号等级检验D.F 检验81.甲乙两地的温度分别是20℃和15℃,采用等距量表()A.其绝对的零点是0℃B.甲乙两地的温差是5℃C.甲地的温度是乙地的1.33倍D.0℃就是没有温度84.某一分数被计算处于百分比例的人对应的测验分数是多少,称之为()A.百分等级B.百分点(百分位数)C.标准分数D.分数87.标准九分是()A.以9为均数,3为一个标准差B.以5为均数,2为一个标准差C.以5.5为均数,1.5为一个标准差D.以4.5为均数,1.5为一个标准差2.智力分布呈常态分布就是指()A.人与人之间在能力上没有明显的个别差异B.智力中等的人占多数C.智力超常的人占多数D.智力低常的人占多数3.X 1,X 2,…,X n 是来自正态总体N(2,δμ)的样本,则X 的样本分布为()A.2χ分布B. N(δμ,)C. N(n 2,δμ) D.t 分布4.下列不能用来检验数据是否为正态分布的方法是()A.累加次数曲线法B.峰度偏度检验法C.2χ检验D.F 检验6.取样是指从_________中选择有代表性的样本。
A.总体B.群体C.目标人群D.样本7.在总体服从正态分布,总体方差未知的条件下,样本平均数的分布为()A.正态分布B.t 分布C.卡方分布D.F 分布10.将原始分数与平均分数的距离以标准差为单位表示出来的是()A.百分位数B.比例智商C.标准分数D.百分等级14.如果李丽的这次考试成绩的百分等级为95,说明()A.其成绩是第5名B.百分制其得分为95分C.100名被试中有95人成绩低于她的成绩D.有5人低于她的成绩26.先将样本分组,再在组内进行随机取样的方法是()A.简单随机抽样B.系统抽样C.分组抽样D.分层抽样30.某一分数与平均数之差是标准差的几倍,称之为()A.百分点B.百分数C.Z 分数D.离差智商31.关于离差智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是一种以年龄组为样本计算而得的标准分数B.其均数为50,标准差为15C.其均数为50,标准差为16D.离差智商的标准差也可以互比32.下列不属于标准分数的是()A.比率智商B.离差智商C.T 分数D.标准九分数33.在比较两组平均数相差较大的数据的分散程度时,宜用()A.全局B.四分差C.离中系数D.标准差40.有一研究为完全随机取样设计,需检验两组平均数是否存在显著差异,一种其分布为正态,n >30,最合适的统计方法是()A.符号检验B.秩和检验C.T 检验D.2χ检验43.对于总体非正态,两个相关样本均值差异性的检验所用的非参数检验的方法有()A.秩和检验(独立样本)B.中数检验(独立样本)C.符号等级检验(相关样本,还可以用符号检验)D.F 检验44.两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中,下述计算自由度的公式中,哪一个是求误差项的()A.npq-1(总自由度)B.pq(n-1)C.(p-1)(q-1)nD.(p-1)(q-1)45.假设学生数学成绩服从正态分布,描述学生性别与数学成绩之间的相关用()A.积差相关B.肯德尔相关C.二列相关D.点二列相关46.有一学生的成绩低于平均成绩一个标准差,请问他在该班的百分位等级是()A.16B.36C.50D.8447.计算列联相关系数的适应资料为()A.等级数据B.计数数据C.二分变量D.等距数据48.总体方差已知的标准误计算公式为() A.n σ B.1-n nS C. 11--n n S D.1-n σ50.T 分数是()A.以57为均数,10为一个标准差B.以60为均数,10为一个标准差C.以50为均数,10为一个标准差D.以55为均数,10为一个标准差52.抽样研究中,最基本的原则是()A.代表性B.随机性C.全面性D.推论性53.先将总体分为若干层次或子总体,然后独立、随机地从每一层次选取样本,该取样方法是()A.简单随机抽样B.分组抽样C.系统抽样D.分层抽样55.王立在这次的期末考试中,年级排名第25,参加考试者共1000名学生,李丽的百分等级为()A.97.55B.90C.75D.2559.在一个负偏态的分布当中()A.中数大于众数B.中数小于平均数C.平均数大于众数D.中数大于平均数61.标准分数的均值和方差分别为()A.1和0B.0和0C.0和1D.1和162.两列变量的数据资料都是人为的二分变量,计算两变量间的相关用()A.二列相关B.点二列相关C.等级相关D.四格相关63.对于在同一团体不同观测值离散程度的比较,常用统计量为()A.标准差B.标准分数C.方差D.差异系数64.两个四选一的选择题,一考生全凭猜测,两个题全选对的概率为()A.0.025B.0.0625C.0.50D.0.12566.是式中Y X b a Y YXˆˆ+= () A.预测的效标分数 B.纵轴的截距 C.斜率 D.测验分数67.一位心理学家对75名6年级的多动儿童进行了一项成就测验,其得分分布的均值为40,标准差为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