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转高考议论文——议论文的结构模式(一)
议论文结构模式1

第三种:递进式
递进式的结构特点是分论点之间的关系不断递进。论证的层次向纵深展开,一层比一层深入地提示论题的内涵, 使中心论点得到深刻的阐发,其作用是分析透彻,说理深刻。它们的先后次序一般是不可以互换的。意思是一层一 层先后蝉联的。 例文 诗意地生活 高考湖南考生 太阳每天东升西落,行人每天匆匆而过,我们都在看似平静的生活里奋力的拼搏。若说诗意地生活,在我看来 并非海明威仰望乞力马扎罗之雪时的浪漫,不是梭罗独居瓦尔登湖畔的寂寞。而是在纷繁现世之中,留一方净土种 理想,然后一刻不停去奋斗,直到收获人生一片金黄麦田。 理想。是第一层境界;"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是理想点燃星星之火,是理想洗去茫茫尘埃,是理想让我们 一眼望断天涯,开始追寻之旅。泰戈尔曾说:"我诗中的天堂正是我心中的理想。"正是心中有理想才会奋力去追诗 意的天堂。诗意地生活,首先要有一个理想,不论它是黯淡还是光辉,也不论它是渺小还是伟大,若无理想,春天 的繁花如何盛开出绚烂,夏日的星辰如何闪烁银辉,人生之路,如何扬帆起航,冲得一片诗情? 奋斗。是第二层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在《风》中诉说对伊人的思念,生活的诗意, 等待奋斗去实现理想。现出中,诗意地生活,便是拿起奋斗的斧劈开理想的石,卷起千层浪来比万丈豪情。昔秦始 皇定下一统天下的理想,便每一步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北击匈奴收复河套,南制百越,收为象郡。奋斗的脚步一刻 都不曾停止,终于待得麾灭六国,横扫中原的壮观场面。奋斗让理想熠熠生辉,让人生之路越走越宽,承起生命不 可承受之重,潇洒自由,踌躇满志,擎起人生一片艳阳天。这等人生,谁人敢说不诗意? 收获。是第三层境界:"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当奋斗之泉灌理想之田,秋天,便是收获的季节。 这一片金黄的麦田,折射出一段闪亮的人生之路。且不论这"麦田"是大是小,也不说这收获是否等值付出,只要是 收获,便已是一种结果,成功了便收获鲜花与掌声,失败了,便收获一段经验几多教训,然后从头再来。就像国学 大师季羡林曾说:"活一世,就像作一首诗,你的成功与失败都是那片片诗情,点点诗意。"收获,是收获理想,收 获奋斗,收获一段诗意的人生。 我们的生活虽不似李白"人生得意须尽欢,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豪迈,但理想让它明亮,奋斗让它真实,收获让 它有一片金黄的款款诗意。 用执着打破命运的锁,让生活活出诗意,种下理想,不懈奋斗,相信终会有"雁引秋心去,山衔好月来"的收获。 评:本文运用层进式。中间三级理想、奋斗、收获一层层深入,先后层次不可互换,另外,本文文采斐然,诗 意盎然,"拿起奋斗的斧辟开理想的石"等比喻句用得新颖贴切。三是材料新鲜,积累丰厚,文章用到的材料,古今 中外不下10处。
高考语文议论文结构模式范文及高考作文写作技巧

高考语文议论文结构模式范文及高考作文写作技巧第一种:核心万能类(一)并列平面式稳中求胜蜀国谋赖孔明,勇让关张,却以刘备为王;梁山智有吴用,道有公孙,却以宋江为首;东木西金,南水北火,却以戍土居中。
何也?宋公明为人沉稳,刘备做事敦厚,戍土谦稳厚实,终脱颖而出,施展风采,各得其所。
由此可见:为人沉稳,才能稳中求胜。
那么沉稳从何处来呢?沉稳从志而来。
一个人若没有远大的志向,只沉迷于现实的花花世界中,自然无法拥有沉稳性格。
班超投笔从戎,志在报国,在对匈奴一战中从容不迫,沉稳冷静,终弘扬国威,不教胡马度阴山。
林则徐斩钉截铁,志在禁烟,在与洋人交涉中不卑不亢,稳中含刚,终虎门销烟,让洋人胆战心寒。
有远大的志向,眼光便放得远,心胸便觉稳下来,故曰:非有志者不能稳也。
沉稳从难而来。
一个人若没有经历无数的挫折与磨难,身陷蜜水与襁褓之中,自然无法拥有沉稳的性格,一遇困境,便心浮气躁,岂能成所谓大事者哉。
不见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
没有经历磨难,便无法形成沉稳的性格,也就无法取得辉煌的成就。
始皇建秦以来,不居安思危,身陷声色犬马,终心浮气躁,毫无沉稳,一夫作难而七庙,身死人手,为天下笑。
倘若秦王不念纷奢,经历磨难,以求沉稳,则可递三世以至万世而为君。
沉稳从无欲而来。
孟子曰:“无欲者,可王矣”。
无欲就是没有私欲,作大事者,不能因蝇头私利而毁坏全局,只有这样才能练就出沉稳的性格,赢得最终的胜利。
如来佛祖抛除私欲,性格沉稳,终修成正果,普渡众生;诸葛孔明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终运筹帷幄,功成名就。
有了私欲,心中自然无法沉稳下来,遇事则慌,处事则乱。
霸王以一己私欲,赶走亚父,气走韩信,终被困垓下,遗憾千古,长使英雄泪满襟。
霸王之败,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则必使后人而复哀后人矣。
刘备以沉稳之心赢得了半壁江山,宋公明以沉稳之心赢得了好汉的拥护,而自然界的大山以沉稳的性格也在四季中变化出不同的色彩,让我们拥有一颗和大山一样沉稳的心吧,在我们的人生中也变化出不同的色彩来。
高考议论文的结构范例(一)

高考议论文的结构范例(一)作者:来源:《作文评点报·高中版》2018年第18期【导语】“结构清晰”一直是考场作文一个重要要求,也是评卷场上的老师断定一篇好文章的一个主要途径。
如何快速写出一篇符合题意、内容充实而且结构清晰的作文,是我们考生急待解决的一个难题。
当我们掌握了审题技巧,积累了不少素材,而且明确了议论文展开的方式之后,我们不妨熟记几种作文的结构模式,或者选定一个适合自己的结构思路,以便我们在考场上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快速架构起自己的文章,让自己能够在一个清晰的文章构架中展开文章的论述,写出一篇结构清晰而且富有逻辑性的文章。
于是,结合考场作文的特色,我们选用了一些考场上优秀的作文范例,让这些作文的结构模式来引领我们的考场写作思路。
范例一:对照式的文章结构(正反论证)让纪念闪耀理性光芒纪念是内心情感的涌动,但又不是感情的无节制挥霍;纪念需要行动来升华,但又需要理性来引导。
真正的纪念是心灵的回响,是历史的回音;它审视过去,启迪未来……黑格尔曾经自夸德国人天生就是哲学家。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天生严谨自律的民族,在一个狂人的引诱下,陷入了战争的渊薮。
70多年前的那幕惨剧:生灵涂炭、妻离子散、血流成河……生者在对往者的审视中找到道德的标杆,也找到了纪念的理由。
德国人用尽一切方法阻止时间淡褪那血色、稀薄那呼声:修建集中营纪念馆,全力处理战后的善后问题,还有那德国总理在犹太人纪念碑前的惊世一跪!德国人在几十年里不斷地反思,不停地纪念,终于完成了灵魂的自我救赎。
这才是正确的纪念,理性让纪念闪耀出人性的光辉。
但纪念一旦脱离理性的制约,它就会变成不可控制的魔鬼。
日本在70多年前那幕惨剧中同样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作为亚洲地区的主要刽子手,日本犯下的罪行罄竹难书。
往者已矣,大和民族的纪念却是如此这般:右翼势力大肆鼓吹“中国威胁论”,还妄图为二战罪行翻案;不顾史实修订历史教科书,文过饰非,美化侵略罪行;更有首相一年一度的靖国神社“拜鬼”……日本这种偏离理性范畴的“纪念”活动,自然遭到各国人民的一致谴责。
议论文的结构模式(1)分析

律的民族,就在一个狂人的引诱下,陷入了战争的渊薮。60年前的那幕惨剧:
生灵涂炭、妻离子散、血流成河……生者在对往者的审视中找到道德的标杆,
也找到了纪念的理由。德国人用尽一切方法阻止时间淡褪那血色,稀薄那呼
声:修建集中营纪念馆,全力处理战后的善后问题,还有那德国总理在犹太
人纪念碑前的惊世一跪!德国人在60年里不断的反思,不停的纪念,终于完
疑就是对过去痛苦最理性,也是最深刻的祭奠。
(联系现实 思考怎样做)
人不能忘本,“忘记过去意味着背叛”。而高贵的心灵在铭记苦难,
咀嚼苦难过后,方能理智地纪念苦难。当纪念的洪波涌动时,勿忘用理性
的“闸门”控制情感。
(形象的语言回扣中心论点)
2006年山东高考作文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根据要求作文
星星
雷抒雁
生命的旅程需要书香的引领。世界中充满了奋斗和信心,你用双肩担起 了散花使者的重任,让人们去感悟“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 伟大,去品读“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凛然,去领略“莫等 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的警策。人生虽短,历史漫漫,“书香”啊,这 世界怎么能没有你?
你,让世界在忙碌中拥有一份闲情,在快节奏中暂停脚步,让心灵拥有 纯净如水般的温暖和感动。书香气息的幽远与舒适,似水般流淌着对生命的 感悟,似云般拂掠着尘世的感动。书是人们心灵的家园。“书香”啊,这世 界怎么能没有你?
看下面例文,思考层进式的论证思路。
寡人之于国也
《孟子》 ⑴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 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提出问题】 【是什么】 ⑵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 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⑶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分析问题】 【为什么】 ⑷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 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 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 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 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 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途有饿殍而不 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 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解决问题】 【怎么样】
高考议论文框架结构

• 当我们的心灵得以解放,保持与外物的 距离,我们会发现天空,是给了我翱翔的 渴望的天空;大地,是承载着万物的地大 地;海洋,是孕育了最初的生命的海洋。
范例
•
“凌晨四点起来,发现海棠花未眠。”川端康
成这样写道,而海棠本来便是日夜开放,为何凌
晨四点起来便可以产生到别样的美感呢? (引)
•
那便是因为白天里海棠花彻底融入了我们的
生活,我们埋着头,或学习,或工作,那近在咫
尺的美却悄然溜远。而当我们退一步,保留那与
海棠花的距离,便会如川端康成一般领略到不一
高考议论文框架结构
第一种结构:引议联结式
• 这种结构一般用于议论文,深受老师和同学喜 爱,也倍受阅卷者的肯定。
• “引”,围绕话题; • “提”,提出观点; • “议”,发表议论; • “联”,联系实际; • "结",结束话题。
• 引,可以概述材料、名言警句也可以是现象的凝 练而有哲理地排比呈现。
•
远观月亮,人们产生了美好的遐想;近观月
球,人们得到的却只有几块冰冷的石头。这便是
距离的奇妙作用吧。 (议)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那么在我们的生活中又如何去退出来去 体会被忽略的美呢?
• 人是不可能说突然集体移民月球,在月 球远望家园。然后去感受什么不同的美丽。 此处距离便是心灵的距离。 在物欲横流的
社会人们的心灵总被功名利禄紧紧裹住, 以致无法体会身边的美。所以我们要与功 利保持距离。 当我们不再为考试的分数而
• 不要轻易对生活说“不”,尽管伤痕累累。(分 论点2)我们驾着生活的帆船在大海上航行,又怎 么会一帆风顺、风平浪静呢?生活的枯燥无味, 我们厌倦了吗?生活的艰辛,我们害怕了吗?生 活的困苦,我们失望了吗?不!(引语)你看, 邰丽华在她那个无声的舞台上不是舞出了她精彩 的人生么?与病魔作斗争8年之久的阳光男孩儿黄 舸不是让人们在黑暗的世界看到了光明么?罗映 珍六百多个日夜不是唤醒了她的丈夫、她的爱情 么?(述例)所以,亲爱的,就算再怎么难熬, 也不要对自己说“不”,对生活说“不”,要相 信,经历过大风大浪,总会到达彼岸!(引伸)
议论文的结构模式[001]
![议论文的结构模式[001]](https://img.taocdn.com/s3/m/1309c6a3b9d528ea81c7796c.png)
用光明的心照亮世界
一朵娇艳的牡丹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你 是看到它的美丽可人还是觉得它妖媚庸俗? 一片干枯的黄叶随风落地,你是高兴地赞叹 它终于叶落归根还是感叹它短暂的生命如此 轻易结束?一条奔涌的大河在滚滚东流,你 是看到它雄浑壮阔还是鄙夷它暗藏污秽?不 同的人生态度决定了人们对世界有完全不同 的看法,因此同样的情形,在不同的人眼中 会呈现出完全不同的颜色。
远方的诱惑是我们之所以忙碌,之 所以奋斗,之所以拼搏之所在。当我们 遇到困难,遭受挫折,当我们汗流浃背, 精疲力竭的时候,我们应该在心中默念 一声:再坚持一下。
三、正反对比论述结构
“正反对比论述结构”也叫对照式, 就是在中心论点提出之后,从正反两 个方面对中心论点进行论证。运用对 照式,目的是通过两个方面的对照, 突出说明其中一个方面的正确性,另 一个方面只起烘托、陪衬的作用。
⑨“慎独”也离不开自我反省。一个人要 进步,就要经常地、认真地反省自己。伟大的 科学家爱因斯坦说:“我每天上百次地提醒自 己:我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都依靠别人的劳 动,我必须尽力以同样的份量来报偿我所领受 的、至今还在领受着的东西……” 蜚声中外的 医学院士吴阶平在年老时这样反思自己:“我 自己认为,在1950—1960这十年里是取得了可 喜成绩的,那时自己也的确十分勤奋,但这并 不代表一生中都在坚持不懈地努力。自己在科 学研究中锲而不舍的精神还远远不够,自省也 有偷懒、靠小聪明过关甚至是一知半解的地 方。”科学家们这种勤于反思、严于自律的精 神为我们做出了表率。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成功往往就诞生 在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爱迪生的风骨令 人折服,他发明蓄电池历时十年,进行了五 万次实验,才取得了成功。这就是坚持的力 量。有一年的高考作文题是一道漫画题,漫 画上那位老兄挖了四口井没有见到井便扬长 而去。其实有的井距水层只有一锨之遥,如 果再坚持一下,胜利便属于他了,然而他放 弃了,于是与成功失之交臂。丢弃恒久长远 的坚持,捡起浅尝辄止的遗憾,当然摘不到 金灿灿的苹果了。
高考议论文四种基本结构写作指导及范文示例

高考议论文四种基本结构写作指导及范文示例议论文结构模式(一)总分式一、写作步骤:“总——分——总”式,这是总分式的完整式。
这类文章往往在序论部分首先提出中心论点,而在本论部分将中心论点分成几个基本上是横向展开的分论点,一一进行论证,最后在结论部分加以归纳、总结和必要的引申。
简言之,即是“提出论点——用论据证实论点——做出结论”。
佳作展示1:诗意地生活湖南考生太阳每天东升西落,行人每天匆匆而过,我们都在看似乎静的生活里奋力地拼搏。
若说诗意地生活,在我看来并非海明威仰望乞力马扎罗之雪时的浪漫,不是梭罗独居瓦尔登湖畔的寂寞。
而是在纷繁现世之中,留一方净土种理想,然后一刻不停去奋斗,直至收获人生一片金黄麦田。
这种生活的诗意正是王国维《人间词语》中人生三境界。
理想。
是第一层境界:“独上高楼,望断天涯略”。
是理想点燃星星之火,是理想洗去茫茫尘埃,是理想让我们一眼望断天涯,开始追寻之旅。
泰戈尔曾说:“我诗中的天堂正是我心中的理想。
”正是心中有理想才会奋力去追诗意的天堂。
诗意地生活,首先要有一个理想,不论它是黯淡还是光辉,也不论它是渺小还是伟大,若无理想,春天的繁花如何盛开出绚烂,夏日的星辰如何闪烁银辉,人生之路,如何扬帆起航,冲得一片诗情到碧霄?奋斗。
是第二层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柳永在《凤栖梧》中诉说对伊人的思念,生活的诗意,等待奋斗去实现理想。
现世中,诗意地生活,便是拿起奋斗的斧劈开理想的石,卷起千层浪来比万丈豪情。
昔秦始皇定下一统天下的理想,便每一步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北击匈奴收复河套,南制百越,收为象郡,奋斗的脚步一刻都不曾停止,终于待得麾灭六国,横扫中原的壮观场面。
奋斗让理想熠熠生辉,让人生之路越走越宽,承起生命不可承受之重,潇洒自由,踌躇满志,擎起人生一片艳阳天。
这等人生,谁人敢说不诗意?!收获。
是第三层境界:“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当奋斗之泉浇灌理想之田,秋天,便是收获的季节。
高三语文高考作文议论文结构模式

留给明天
•
翻开书,看到了罗斯福,这位美国的钢铁总统.
由于意外,他中年下肢瘫痪,但他却凭着惊人的毅力
重新站了起来,拄着拐杖重新叱咤风云于美国政
坛……从中,我读到了他那份坚毅与刚强,理解了史
铁生与地坛那不解的情愫,悟出了邰丽华那除了舞
姿之外的永恒美丽.于是,我在本子上写下——我把
脆弱抛在今天,我把刚强留给明天
07年山东卷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
花开 两岸
记忆是花种, 在时间流水的滋润下,开出了迷人的花.
记忆是花香, 在时间之风的吹动下,飘散到更远的地方.
记忆是时间长河两岸的繁花, 时间不仅不曾让它们风化,还给了它们滋养,让 它们愈加美丽.
花开两岸
• 生命之中总有一些记忆深埋在我们 心底,尽管时间飞逝,它们也不会因此而消 了颜色,褪了芬芳,反而在时间的冲洗下愈 加鲜艳,成为温暖我们一生的财富.
•
理想.是第一层境界: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是理想
点燃星星之火,是理想洗去茫茫尘埃,是理想让我们一眼
望断天涯,开始追寻之旅.泰戈尔曾说:我诗中的天堂正
是我心中的理想.’’正是心中有理想才会奋力去追诗意的
天堂.诗意地生活,首先要有一个理想,不论它是黯淡还是
光辉,也不论它是渺小还是伟大,若无理想,春天的繁花如
国家民族对过去荣誉的回忆,对过去痛苦的祭奠,也可以 是个人对事对亲朋的怀念.形式或许不同,意义同样真切. 真正的纪念是心灵的回响,历史的回音.它坚守信念,传 递勇气;它珍藏感动,分享幸福;它审视过去,启迪未来. 请以纪念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
注意:1、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内;2、立意
自定;3、文体自选;4、题目自拟;5、800字以上;
这是一篇满分作文,结构简明,条理清晰,段落匀称,材料充分.作者把 留给明天分解为四个方面,采用先分后总的写法,没有开头,前四段分写,结 尾总结.所用材料和留给明天的命题本无任何联系,但作者对材料作了巧 妙的组织,并以段尾排比的方式反复点题,居然点石成金,实在值得揣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玩转高考议论文
——议论文的结构模式(一)
议论文是指以议论说理为主的文章。
一篇以理服人,以理取胜,推理逻辑性强的议论文往往在高考中更能获得高分。
写记叙文,如果缺乏真情实感,编述故事,往往不易获得较好的成绩。
一篇议论文除了要有集中而鲜明的、统领全文而又贯穿始终的中心论点和典型确凿、充分有力的论据之外,还要注意用来证明观点的材料和所被证明的观点之间要有严密可推的因果关系。
高考作文考试说明要求:①一等文:“结构严谨”②二等文:“结构完整”。
一、并列式
并列式分层论述结构/ “总(引论)——分(本论)——总(结论)”
(一)引论(开头)与结论(结尾)前后呼应并紧扣标题。
(二)本论部分由几个分论点组成,呈并列式布局结构,从几个并列的方面展开论述。
本论部分的几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采用总提式以引出分论点(段首句),然后各用一个单句(陈述句)对分论点进行简析,以过渡到下文的举例(举例论证,每个例证均扣住分论点)。
在使用一组论据来证明同一个论点(分论点)时,还要注意这一组论据内部间的有机排列以及总结照应(对本段的分析说理加以小结升华)。
【范文示例】
对于未来的思考
未来,一个遥远的世界;未来,一个神秘的地方;未来,一种无穷的魅力。
古往今来,世事变幻,社会在发展,历史在演进,未来,永远值得人们去思考,去探索。
有人梦想未来。
敢于梦想未来的人,他的人生的风景线就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在那个“风雨如磐暗故园”的黑色年代,鲁迅怀抱一腔“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衷情,飘洋过海,留学东瀛,梦想未来有一天能医治人民的疾痛、祖国的疮痍。
少年周恩来在奉天(沈阳)东关模范学校的课堂上掷地有声地宣告他梦想中的未来——“为了中华之崛起”。
风华正茂的毛泽东在橘子洲头,酣畅淋漓地抒写辉煌的蓝图——“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梦想未来有一天无产者翻身做主、扬眉吐气地迎接共产主义的曙光。
1835年8月在特利尔中学毕业的马克思在自己毕业论文中郑重地写下他梦想中的未来——“我们选择职业,所应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
火红的青春在追梦中描画着锦绣的未来,不仅仅是“我”的未来,更是人民、民族、祖国、乃至全人类的壮丽的未来,追梦之路必将“漫漫其修远兮”,但是无悔的他们始终坚信:未来的梦,总有一天能够实现!
有人开拓未来。
勇于开拓未来的人,他的生命的足音就变得更加铿锵有力。
开拓者的头脑永远清醒的:未来不是大庭广众前口若悬河地夸夸其谈;未来不是灯红酒绿纸醉金迷中的游戏人生;未来也不是风平浪静里的轻歌曼舞;不是花前月下卿卿我我的耳鬓厮磨。
他们深深地知道:未来是蜗行在巷道里的矿工们熏黑的额头上不灭的明灯;未来是奔驰在广袤田野上的忙碌的播种机;未来是工程师笔下越来越清晰的设计图纸;未来是企业家正在关注着的产品销售市场的不断拓展;未来是绿茵场里奔跑不息的矫健的身影……“我的未来不是梦,我的心跟着
希望在走”,在开拓者翻动的日历中,未来不再渺茫,他们乘着希望的风一路浩歌。
未来如同变化无穷的魔棒,给人以前进发展的动力。
有人创造未来。
执著于创造未来的人,他的生活的内容就变得更加诗意盎然。
也许这就是未来的魅力所在吧。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未来在创造者的心中越来越现实。
从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到王安石的变法革新;从司马迁横遭宫刑之苦而矢志撰写的“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记》,到中国倡导市场经济第一人的顾准在文革中忍辱含垢,“用鲜血作墨水”而记下的《顾准文集》;从华罗庚“初生牛犊不怕虎”,向苏家驹挑战,到陈景润摘取哥德巴赫猜想这颗数学皇冠上的璀璨的明珠;从李冰的都江堰到今日“高峡出平湖,当惊世界殊”的三峡水库;从毕升的活字印刷到北大王选开创的汉字激光照排技术……无论是政治历史,还是科学技术,抛弃了创造,也就扼杀了未来。
高尔基说:“生活的意义在于创造”,我要说:“未来的魅力更在于创造”。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不断创新,也许这就是未来的魅力所在吧!
对于未来的思考,人类从未停歇,只有热爱生命的人,才梦想未来,只有不甘落后的人,才开拓未来,未来不是空想,她是神秘美丽的梦,只要我们对未来的那颗心不变,遥远的未来就不再遥远。
【评点】文章运用三个分论点构思文章主体,从三个不同方面来思索未来,层次清晰,结构严谨。
每段内部又分为三个论证层次,结构紧凑:首句摆观点,二句分析,承上启下;中间或合乎逻辑地罗列事例,或集中笔墨进行理论分析,讲清道理;最后对本段作结归纳,呼应分论点。
本文的语言也极具特色,整饬而富于乐感,不愧是一篇议论文的典范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