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市昆区2015文综二模
2015二模文综(政治)参考答案

长春市普通高中2015届高三质量监测(二)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政治)参考答案12.【命题立意】本题以西方经济学的机会成本为切入点,考查学生现场学习能力以及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试题解析】由材料中“机会成本是指在面临多方案择一决策时,被舍弃的选项中的最高价值者”可知,养猪的机会成本是养鸭的8万元,养鸡、养鸭的机会成本为养猪的9万元,所以①②正确,③④错误。
【参考答案】A13.【命题立意】本题以CPI的回落为背景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试题解析】该题为传导型的设问,依题意可知,由于“物价走低”导致“不利于中国经济合理增长”,在四个题肢中,物价首先影响企业盈利,故④是起点;依据价值规律可知,盈利减少企业就会缩小生产,故传导到①;由于生产决定分配,企业生产放缓会导致职工收入难以增长,故传导到②;因为收入是影响消费的因素,故③消费需求不足是终点。
【参考答案】D14.【命题立意】本题以我国发电企业的发展遇到的问题为切入点,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试题解析】消费者的用电需求弹性很小,电企不应通过刺激需求谋求发展,①说法不当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③做法不符合材料中“旧疾新伤”的要求,应排除;②④说法正确且与题意相符。
【参考答案】C15.【命题立意】本题以第一家互联网银行微众银行的事例为切入点,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试题解析】互联网银行为金融业的发展助力,②说法正确;在互联网银行的发展中,信息技术发挥了重要作用,③说法正确;① “发展互联网银行是金融改革的主攻方向”,说法不符合实际情况,应排除;微众银行主要为中小企业和个人创业者提供资金,④“为各类企业大规模融资”说法不准确。
【参考答案】B16.【命题立意】本题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背景,考查中国共产党的相关知识与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试题解析】材料是关于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②强调执政为民与材料内容不符合,③是政府的职能,主体不符,都应排除。
2015年内蒙古包头(试卷+答案)

包头市2015年初中升学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全解全析)一、积累与运用(2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3分)()A.贮.(zhù)蓄汲.(jí)取愧怍.(zuò)亘.(gèng)古未有B.两栖.(qī)骊.(lì)歌臆.(yì)测断壁残垣.(yuán)C.苋.(jiè)菜睿.(ruì)智哺.(bǔ)育广袤.(mào)无垠D.荣膺.(yīng)归省.(xǐng)毋.(wú)宁慧心未泯.(mǐ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分)()A.朗润藩篱堰塞湖起承转合B.隐秘叙叨中轴线直接霄汉C.籍贯惊鸿城隍庙闲情逸志D.田垄旁鹜文绉绉豁然贯通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A.网络时代一些无良知的网友为了引起网民围观和获得高点击率,常常发布一些骇人听闻....的虚假消息。
B.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广泛使用杀虫剂会对蜜蜂、飞蛾、蝴蝶等芸芸众生....造成伤害,进而使生态失衡。
C.各领域那些成就非凡的人具有创造力是不言而喻....的,其实只要肯努力,任何人都可以拥有创造力。
D.伊斯兰极端组织成员在叙利亚等地制造了很多恐怖事件,在当地平民心中留下不可磨灭....的伤痛。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包头作为宜居城市,少了其他一些大城市的喧嚣和拥挤。
合理的城市规划,给市民以舒适和便利,让人们内心感到由衷的喜悦和惬意。
B.奋斗就是每一天都很难,可一年比一年容易;不奋斗就是每一天都很容易,可一年比一年难。
因此,人应该奋斗。
C.阿拉善盟巴丹吉林沙漠雄浑奇特的大漠风光,近几年越来越多地成为旅游爱好者们热衷和青睐的胜地。
D.通过汉字书写大赛在各地举办和热播,让很多观众对司空见惯的汉字产生了浓厚兴趣,也让人们重温了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特质。
5.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2分)()A.《三峡》——郦道元——北魏B.《夜雨寄北》——李商隐——唐代C.《名人传》——罗曼·罗兰——法国D.《藤野先生》——鲁迅——小说6.完成下面的对联题。
2015高考二模 内蒙古包头一中2015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包头一中2015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第I卷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24、春秋时期,齐桓公召集诸侯会盟,并订立盟约:“诛不孝,无易树子,无以妾为妻。
”(树子指古代诸侯立为世子的嫡子——引者注)这说明齐桓公A.挟天子以令诸侯 B.极力维护宗法制C.主张废除分封制D.推崇法家思想25、史学研究中非常注重史论结合,论从史出。
以下史实和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26、1748年乾隆的一道上谕说:“浙西一带地方所产之米,不足供本地食米之半,全籍江西、湖广客贩米船,由苏州一路接济。
”这反映出当时.A.经济重心移至湖广江西 B.苏州已经成为交通枢纽C.经济作物开始广泛种植 D.江浙地区出现产业转型27、“明儒之学用以应事,清儒之学用以保身;明儒直而愚,清儒智而谲;明儒尊而乔,清儒弃而湿。
……才智之士惮于文网、迫于饥寒,全身畏害之不暇,而用世之念汨于无形,加以廉耻道丧,清议荡然,流俗沈昏,无复崇儒重道,以爵位之尊卑,判己身之荣辱。
”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清朝前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导致了清儒之学的转变B.清儒之学的转变深受顾炎武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影响了清儒之学的转变D.清儒之学的转变为道光年间新思潮萌发奠定基础28、有学者认为,“甲午战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带有近代意义的对外战争。
”其主要依据应是A.北洋海军的参战B.战争由朝鲜引发C.日本是亚洲第一个近代化国家D.《马关条约》允许外国在华投资设厂29、1961年一1965年,全国共精简城市职工约1887万人,压缩城镇人口2600万人;到1965年全国城市数从1961年的208座减少至171座,减少了17.8%;城市化水平由1960年的19.8%下降到14. 6%(1964年),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出现了大幅回落。
中国出现“逆城市化”的原因是A.社会主义改造完成B.大跃进运动的迅速展开C.大力调整国民经济D.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深入30、古罗马法学家西塞罗曾经说过:“如果无知、笨拙的人开出的不是治病的药而是致命的毒药,这就不可能称之为医生的药方;同样,一个民族的任何法规也不能称之为法律,即使该民族不管这是一个毁灭性的规则而已接受了它。
2015年高考文综历史全国卷2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历史(全国Ⅱ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古代儒家学者批评现实政治,往往称颂夏商周“三代”之美,甚至希望君主像尧、舜一样圣明。
这表明了儒者【C】A.不能适应现实政治 B.反对进行社会变革C.理想化的政治诉求 D.以复古为政治目标2.汉宣帝曾称:“与朕共治天下者,其唯良二千石(郡太守)乎!”后来的帝王反复重申上述观念。
这主要体现了【A】A.地方吏治是国家安定的重要因素 B.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C.汉代地方行政制度为后代所沿用 D.历代帝王将汉宣帝作为治国榜样3.唐宋时期,江南经济迅猛发展,南宋时全国经济重心已移至江南。
促成这一转变主要动力之一是【C】A.坊市制度瓦解 B.土地集中加剧C.农业技术进步 D.海外贸易拓展4.明成祖朱棣认为,北京“山川形胜,足以控四夷,制天下”,将都城从南京迁至北京,这一举措客观上【B】A.推动了国家政治统一进程B.促进了跨区域贸易的繁荣C.抑制了区域性商帮的形成D.改变了南北经济文化格局5.奕䜣力倡洋务,又因在兄弟中排行第六,被称为“鬼子六”;洋务派官员丁日昌被称为“丁鬼奴”;郭嵩焘在一片冷嘲热讽中出任第一任驻英公使。
这反映了【A】A.洋务运动与传统的观念发生冲突 B.崇洋媚外行为遭到社会鄙视C.洋务派改器物不改制度受到批评 D.西方列强侵略激起国人抵制6.康有为在《新学伪经考》中认为,被奉为儒家经典的古文经实系伪造。
1891年该书刊印后风行国内,但很快遭到清政府禁毁。
15昆区二模

2015年包头市昆区初中升学考试第二次模拟试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L.(15昆二模)在实数-5,0,4,-π中,最小的实数是A.-5 B.0 C.-π D.42. (15昆二模)2014年,某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约486亿元,将“486亿”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A.2.4⨯ D.101086.4⨯10868610.4⨯ C.9.4⨯ B.810863.(15昆二模)函数x=2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在数轴上可表示y-为4.(15昆二模)如图是由六个棱长为1的正方体组成的几何体,其俯视图的面积是A.3 B.4 C.5 D.65.(15昆二模)在四张完全相同的卡片上,分别画有圆、菱形、等边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现从中随机抽取一张,卡片上的图形恰好既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概率是A .41B .21C .43 D .1 6.(15昆二模)若2a-b=3,则9-4a+2b 的值为 A. 12 B .6 C .3 D .0 7.(15昆二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个游戏的中奖率是10%,则做10次这样的游戏一定会中奖 B .为了解全国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应采用普查的方式 C .一组数据6,8,7,8,8,9,10的众数和中位数都是8 D .若甲组数据的方差01.02=甲s ,乙组数据的方差1.02=乙s ,则乙组数据比甲组数据稳定8.(15昆二模)如图,在△ABC 中,AC=BC ,点D ,E 分别是边AB ,AC 的中点,将△ADE 绕点E 旋转180°得△CFE ,则四边形ADCF 定是 A.矩形 B .菱形 C.正方形 D .梯形9.(15昆二模)某种商品零售价经过两次降价后的价格为降价前的81%,则平均每次降价A.10%B.19%C.9.5%D.20% 10.(15昆二模)如图,在△ABC 中,∠C=90°,AC=BC ,AB=22,点O 为AB 的中点,以点O 为圆心作半圆与边AC 相切于点D.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A .41π-B .81π-C.432π-D.42π-11.(15昆二模)已知下列命题: ①若22bm am >,则a>b;②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 ③半圆是弧;④两个位似图形一定是相似图形 其中原命题与逆命题均为真命题的个数是 A.l B.2 C .3 D .412.(15昆二模)二次函数c bx ax y ++=2(a ≠0)图象如图所示,下列结论:①abc>0; ②2a+b=O ;③当m ≠1时,a+b>bm am +2; ④a-b+c>0;⑤若222121bx ax bx ax +=+,且21x x ≠,则21x x +=2. 其中正确的有A.①②③ B .②④ C .②⑤ D.②③⑤二、填空题(本大题共有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请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13.(15昆二模)计算:20)31(60tan 12)2(-+︒-+__________14.(15昆二模)解不等式组:⎪⎩⎪⎨⎧-<+≤--1311)1(2x xx x 的解集是__________ 15.(15昆二模)化简)12(12aa a a a --÷-的结果是__________ 16.(15昆二模)已知一次函数b kx y +=,k 从2,-3中随机取一个值,b 从1,-1,-2中随机取一个值,则该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二、三、四象限的概率为__________.17.(15昆二模)如图,点E ,O ,C 在半径为5的ΘA 上,BE 是ΘA 上的一条弦, cos ∠OBE=54,则OC 的长为__________.18.(15昆二模)将矩形纸片ABCD 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折叠,得到菱形AECF.若AB=3,则BC 的长为__________.19.(15昆二模)如图,已知双曲线xk y =(k>0)经过直角三角形OAB 斜边OB 的中点D ,与直角边AB 相交于点C .若△OBC 的面积为6,则k 的值为__________20.(15昆二模)如图,在等腰直角△ACB 中,∠ACB=90°,O 是斜边AB 的中点,点D ,E 分别在直角边AC ,BC 上,且∠DOE=90°,DE 交OC 于点P .有下列结论:①∠DE0=45°;②△AOD ≅△COE ;③A B C C D O ES S ∆=21四边形;④OD 2=OP .OC. 其中正确的结论序号为__________.(把你认为正确的都写上)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有6小题,共60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21.(15昆二模)(本小题满分8分)某市教育局为了解初一学生第一学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情况,随机抽查了本市部分初一学生第一学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天数,并将得到的数据绘制成了下面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
包头2015年高考二模历史学科质量分析报告

包头市2015年高考二模历史学科质量分析报告一、试题评述试题依据《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大纲(文科)——历史部分》及《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综合科考试大纲的说明——历史部分》进行命制。
试题根据教材主干知识创设情境,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和综合能力的考查。
试题结构试题总分值100分。
其中必修课程内容85分,选修课程内容15分。
试题特点•选择题、主观题全部以材料为主要呈现方式,主要考查学生对各种历史资料的解读运用能力。
通过材料,深化对所学历史知识的深入理解。
•考查学科中的主干知识,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的内容都有涉及。
其中经济史、文化史比例大。
•整套试卷贯穿新史观,注重长效热点问题的考查,侧重于历史知识的借鉴功能。
二、典型试题分析24.《周礼》是中国古代关于政治经济制度的一部著作,每篇都以“惟王建国,辨方正位,体国经野,设官分职,以为民极”数语起首。
作者的本意是A.形成经济上的土地等级占有B.确立政治上的等级从属关系C.体现上古时代城邦政治模式D.立行分封制加强对地方控制【答案】C【分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从历史材料中搜集信息的能力。
题目是《周礼》的开篇语,辨方正位是确立城邦的地理位置;体国经野是规划城邦政治模式;设官分职是建立城邦管理系统;以为民极是突出国人在城邦的核心地位。
A、B、 D强调的都是西周统治的一个层面,而C是综合概括上述信息。
26.清代乾隆年间分戏曲剧种为“花部”和“雅部”。
据清人李斗《扬州画舫录》记载:“两淮盐务,例蓄花、雅两部,以备大戏。
雅部即昆山腔;花部为京腔、秦腔、弋阳腔、梆子腔、罗罗腔、二簧调,统称之为乱弹”。
乾隆年间地方戏曲蓬勃兴起的重要原因是A.唐到清地方行政区划复杂 B.商业发展与市民阶层壮大C.南方崛起和经济重心南移 D.我国戏曲地域性色彩浓厚【答案】B【分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以解决问题的能力。
戏曲是综合性艺术,影响古代戏曲艺术的因素有政治、宗教、经济、文化多方面的,在宋代以后,戏曲发展的根本条件就是城市经济发展,市民阶层队伍壮大,对精神文化的需求增加。
2015年包头市高三二模语文(带详解答案)

试卷类型A2015年包头市高中毕业年级学业水平测试与评估(二)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试卷类型(A或B)涂写在答题卡上。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做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散文、诗歌、小说等曾经是读者了解世界和人生的主要信息工具。
但时至今日,我们了解彼得堡不一定通过托尔斯泰,了解巴黎不一定通过波德莱尔,虽然文学还有个性化、具象化、深度化、虚构化等不可替代的文体特长,但强大的新闻业和互联网呼风唤雨,已经使文学的认知功能在很大程度上转移给新兴的信息媒体。
散文、诗歌、戏剧的销售额在下降,但从广义上说,手机段子不是文学?博客、视频、流行歌曲、电视剧等为什么不是文学?这些含有丰富文学元素的新型产品,以文学作为重要的支撑和动力,不仅没有萎缩,反而进入了一个疯涨的阶段,正在迅速地扩张和繁荣。
既然文学并没有死亡,那么我们也许就应该明白变化中有哪些不变。
换句话说,当今时代文学存在的理由在哪里,再造文学的根本出发点在哪里?人类永远需要语言文字。
电子数码技术便于传达视觉和听觉,将来甚至可望传达部分的味觉和触觉,但即便到那时候,语言文字仍然无法替代,文字之学还是大有作为的。
钱钟书先生说过,任何比喻都没法画出来,比如说爱情,说“爱神之箭射中了我的心”,你怎么画?画一支血淋淋的箭刺穿心脏吗?今天的人用“放电”比喻爱情,同样是不可画,你画一些插头、插座、电线,还是画电闪雷鸣金光四射?文学的修辞之妙,常常表现词语的错接、重组、巧配、虚拟等等,超越物质现实原貌的逻辑,因此不可画,也不可拍摄,是绘画和镜头够不着的地方。
2015年高考真题新课标全国Ⅱ卷文综历史部分解析版

2015年高考真题新课标全国Ⅱ卷文综历史部分解析版24.古代儒家学者批评现实政治,往往称颂夏商周“三代”之美,甚至希望君主像尧、舜一样圣明。
这表明了儒者()A.不能适应现实政治B.反对进行社会变革C.理想化的政治诉求D.以复古为政治目标【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材料的能力。
材料中通过叙述古代儒者借古讽今,通过古代帝王的贤明来批判现实,以达到自己的政治诉求。
这种做法的目的就是希望君主贤明,社会稳定,因此C正确。
25.汉宣帝曾称:“与朕共治天下者,其唯良二千石(郡太守)乎!”后来的帝王反复重申上述观念。
这主要体现了()A.地方吏治是国家安定的重要因素B.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C.汉代地方行政制度为后代所沿用D.历代帝王将汉宣帝作为治国榜样【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分析材料的能力。
汉宣帝说能够与他一同统治天下的人只有优秀的郡太守。
这说明汉宣帝对待地方问题的重视,因此C、D排除。
再根据后代帝王都十分重视这个问题,说明地方的稳定对于国家的统治是很重要的,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A选项。
26.唐宋时期,江南经济迅猛发展,南宋时全国经济重心已移至江南。
促成这一转变主要动力之一是()A.坊市制度瓦解B.土地集中加剧C.农业技术进步D.海外贸易拓展【答案】:C 解析: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进步”。
只有生产力得到提高,经济中心南移才能最终实现。
在生产力中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的改进又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因此本题选择C选项。
27.明成祖朱棣认为,北京“山川形胜,足以控四夷,制天下”,将都城从南京迁至北京,这一举措客观上()A.推动了国家政治统一进程B.促进了跨区域贸易的繁荣C.抑制了区域性商帮的形成D.改变了南北经济文化格局【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材料的能力。
材料中涉及到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一事,主要考察它的影响。
A选项说法错误,靖难之变本就是由北往南进行的,北方此时已经足够稳固;C选项说法错误,晋商和徽商在明清时期盛行;D选项错误,宋以后南方经济文化逐渐超过了北方,直至明清亦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