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工程技术知识:建筑防水的几个基本概念
防水工程基本知识

防水工程基本知识防水工程是指为防止地表水(雨水)地下水、滞水、毛细管水以及人为因素引起的水文地质改变而产生的水渗入建筑物、构筑物或蓄水工程向外渗漏以及建筑物内部相互渗水所采取的一系列建筑、结构和构造措施的总称。
一、建筑防水的分类建筑防水技术是一项综合技术性很强的系统工程,涉及防水设计的技巧,防水材料的选择,防水施工技术的高低,防水施工与使用过程中的管理等。
只有做好各个环节,才能确保建筑防水工程的质量和耐用年限。
房屋建筑构造中与防水密切相关的是建筑屋面、主体结构的墙、基础以及地面、门窗、楼梯、阳台与雨篷。
1.按防水部位分类(1)屋面防水。
(2)地下防水。
(3)楼地面防水。
2.按所采用的防水材料不同分类材料防水是指依靠防水材料经过施工形成整体封闭防水层阻断水的通路,以达到防水的目的。
(1)柔性防水,如卷材防水、涂膜防水。
(2)刚性防水,如刚性材料防水、结构自防水。
3.按防水构造做法不同分类构造防水是采取正确与合理的结构构造形式阻断水的通路和防止水侵入室内。
(1)结构自防水。
它主要是指依靠建筑物构件材料自身的憎水性和密实性及其某些构造措施(坡度、埋置止水带等),使结构构件起到防水作用。
(2)防水层防水。
它是在建筑构件的迎水面或背水面以及接缝处,附加防水材料做成防水层,以起到防水作用。
二、防水工程的等级及设防原则1.屋面防水等级及设防要求《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7—2002)根据不同建筑类别,将屋面防水的设防要求分为 4 个等级,分别规定了不同的构造要求和选用材料,并提出分别选用高、中、低档防水材料复合使用,进行屋面防水一道或多道设防,见表8.1。
表8.1 屋面防水等级和设防要求2.地下工程防水等级及设防要求《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 50108—2001)将地下工程防水等级分为 4 级,见表8.2。
地下工程长期受地下水位变化影响,处于水的包围当中,如果防水措施不当出现渗漏,不但修缮困难,影响工程正常使用,而且长期下去会使主体结构产生腐蚀、地基下沉,危及安全,易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防水常识知识点总结

防水常识知识点总结关于防水的常识,不仅仅是室内装修、建筑工程等行业需要了解的重要知识,对于日常生活中的防水保护、水利工程建设等领域也是十分重要的。
因此,本文将为大家总结一下防水常识的相关知识点。
一、防水的定义和分类1. 防水的定义:防水是指对建筑构件、构造构件、管道、设备、通风管道、通风机、鼓风机、电机及其周边设备、水箱、池等进行防水处理,以达到防止渗漏和漏水的目的。
2. 防水的分类:按照使用的材料分类,可以分为柔性防水和刚性防水。
柔性防水主要使用现场喷涂型、贴合型防水材料,适用于各种建筑结构的防水;刚性防水主要使用混凝土、砂浆、砖瓦等材料构建,适用于地下室、隧道等建筑结构的防水。
二、防水的原理和方法1. 防水的原理:防水的原理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物理防水原理,即通过物理障碍来阻止水分子的渗透和渗漏,如防水膜、防水材料等;另一种是化学防水原理,即通过添加化学成分使建筑构件的材料本身产生防水效果,如添加化学防水剂、聚合物防水涂料等。
2. 防水的方法:常见的防水方法有多种,包括防水涂料、防水膜、防水卷材、防水砂浆、防水涂膜等,根据不同的施工要求和使用环境,选择不同的防水方法进行施工。
三、防水的施工要点1. 施工前准备:施工前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检查和准备工作,包括清理施工面、检查施工材料、准备所需的施工工具和设备等。
2. 施工工艺:根据不同的防水材料和施工方法,采用相应的施工工艺进行施工,同时需要注意施工的顺序和要求,确保施工质量。
3. 施工质量: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施工的质量控制和施工工艺的执行,保证防水施工的质量和效果。
四、防水的维护和保养1. 日常维护:防水工程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日常的维护和保养工作,包括防水结构的清洁、排水系统的维护和检修等。
2. 定期检查:定期进行防水工程的检查和维护,及时发现并处理防水结构的裂缝、渗漏等问题,防止水分泄漏造成损害。
3. 维护保养工程:定期进行维护保养工程,包括修复防水膜、更换防水涂料、处理防水砂浆等,延长防水结构的使用寿命。
建筑防水工程基础知识讲解

(二)建筑术语:
1、筏板基础:上部荷载较大,地基承载力较低,采用一般基础不能满足时,可将基础 扩大成支承整个建筑物结构的大钢筋混凝土板,既成为伐形基础或称为伐板基础。 伐板基础不仅能减少地基土的单位面积压力、提高承载力,还能增强基础刚度,调 整不均匀沉降,故再多层和高层建筑中被广泛采用。
女儿墙
女儿墙
10、反梁:反梁只是一种需要,是因为某些原因(如:层高不够、梁底面需要平整, 而梁上部又可上翻等),而把梁高的一部分做到楼板的上方(一般的梁都是与楼 板平的)或者是筏板基础上表面需要平整而把梁做到板的下面。
反梁
反梁
11、落水口:是雨水口的一种,建筑上所谓的雨水口就是落水口。它是屋面或者楼面有 组织排水方式中收集、引导屋面雨水流入排水管的装置,有直排式和侧排式落水口 。
砖胎膜
砖胎膜
3、后浇带:后浇带是在建筑施工中为防止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温度、收缩不均可能产生的 有害裂缝,按照设计或施工规范要求,在基础底板、墙、梁相应位置留设临时施工缝,将结 构暂时划分为若干部分,经过构件内部收缩,在若干时间(一般28天)后再浇捣该施工缝混 凝土,将结构连成整体。后浇带的间距应合理,矩形构筑物后浇带间距一般可设为30~40m, 后浇带的宽度应考虑便于施工操作,并按结构构造要求而定,一般宽度以700 ~1000mm为宜 。
2、砖胎膜(亦称临时挡土墙):砖胎模一般用于地下室底板侧壁,由于是外防水,须在 垫层上做防水,且防水要延伸到砖胎膜上,以便以后浇注完混凝土后,防水能上翻 到侧壁混凝土墙上,如果底板侧壁用模板的话,无法做防水,所以采用了用砖做模 板的办法。另外在一些浇完混凝土后模板无法拆除或者拆除难度很大的地方也有采 用砖来代替一般模板的办法。
建筑防水知识简介

建筑防水施工基本工艺
涂刷基层处理剂
在基层表面涂刷基层处理剂,增强防水材料与基层的粘结力。
节点附加增强处理
对管根、墙角等易渗漏部位进行附加增强处理,以增强防水效果。
施工准备
01
检查基层质量,清理基层表面,涂刷基层处理剂。
防水卷材施工工艺
构造做法和细部节点处理
针对不同的建筑构造和节点部位,采取相应的防水构造做法和细部处理措施。
施工工艺与节点构造
确定防水层的施工工艺流程、节点构造及细部处理方法等。
质量验收与维护
制定防水工程的质量验收标准和方法,并明确使用过程中的维护和保养要求。
建筑防水设计方案内容
03
04
05
04
建筑防水施工工艺
清理基层
按照防水的材料,建筑防水可分为刚性防水、柔性防水和复合防水等。
刚性防水是指通过混凝土结构自防水或砂浆抹面等刚性材料,增强建筑物的防水性能。
柔性防水是指采用柔性防水材料如卷材、涂料等,通过粘贴、涂覆等施工方法,形成防水层,达到防水的目的。
复合防水是指将刚性和柔性防水材料结合起来,形成多道防水层,提高建筑物的防水性能。
2
3
当建筑防水层出现小范围渗漏时,可以采用局部修复的方法进行处理。
局部修复
当建筑防水层出现较大范围的渗漏或者老化时,需要系统更换整个防水层。
系统更换
对于建筑结构出现的裂缝或伸缩缝渗漏,可以采用注浆堵漏的方法进行处理。
注浆堵漏
建筑防水材料类型
建筑防水寿命及更换周期
防水卷材寿命及更换周期
防水涂料寿命及更换周期
建筑防水的分类及原理
02
建筑防水方面词汇

建筑防水方面词汇建筑防水方面是建筑工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在建筑工程设计和施工过程中,涉及到很多防水的专业术语和技术。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建筑防水方面的词汇以及其含义。
1. 防水层防水层是建筑工程中最基本的防水措施之一,通常是通过在建筑物外部或内部覆盖一层特殊的材料制成的。
防水层的作用是防止水分渗透进入建筑结构内部,造成损害和损失。
2. 防水卷材防水卷材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领域的防水材料,通常由塑料、橡胶、沥青等材料制成。
防水卷材有非常好的抗腐蚀性和耐水性,能够长期保持建筑物的防水效果。
3. 防水涂料防水涂料是一种可以涂抹在建筑物表面的防水材料,通常由聚合物、油漆、合成树脂等组成。
防水涂料有较强的黏附性和耐水性,能够形成一层坚固的防水层。
4. 防水膜防水膜是一种常见的防水材料,可以在建筑物内部或外部贴合一层用于防水的膜。
防水膜通常由高分子材料制成,具有很好的维修性和耐用性。
5. 防霉剂防霉剂是一种可以应用于建筑物的防水材料,可以有效地防止建筑物表面产生霉菌和腐烂。
防霉剂多用于在潮湿的环境下建造或使用建筑物时使用。
6. 防潮层防潮层是一种可以防止水分从地面渗透到地下室等建筑物结构内部的层。
通常通过使用特殊的材料或涂抹防潮涂料来实现。
7. 地下室防水地下室防水是建筑工程中重要的一部分,地下室常常需要应对来自地下水的渗透和漏水的问题。
常采用预埋防水卷材、涂层、水泥防水剂等方式应对。
8. 屋面防水屋面防水是指针对建筑物屋面常见问题的防水措施,通常需要考虑到屋面的排水系统和防水层的安装,以防止大雨或暴风雨造成房屋内部的水淋问题。
9. 建筑材料防水建筑材料防水是一种基于特殊材料防水技术的应用,如混凝土密封剂、防水砂浆等。
建筑材料防水通常用于墙壁、楼板、梁柱、地下室等建筑物结构的防水加固。
总之,建筑防水方面的术语和技术是相当丰富和复杂的。
建筑师和防水工程师需要对不同类型的防水材料、防水层技术、防水系统、防水施工等方面的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以确保建筑物能够有效地防止水与潮湿的侵蚀。
防水设计知识点

防水设计知识点防水设计在建筑和工程领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有效地防止建筑物受到水的侵害。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防水设计知识点,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应用防水技术。
一、基本原理防水设计的基本原理是通过使用适当的防水材料和施工技术,形成防水层,阻止水分渗透到建筑物内部。
常见的防水材料包括沥青、聚氯乙烯(PVC)、丙烯酸脂(APP/SBS)、聚氨酯等。
防水层可以采用卷材、涂料、板材等形式施工。
二、防水设计要点1. 建筑结构防水:建筑结构防水主要指地下室、地下室外墙、屋顶等部位的防水设计。
地下室防水要考虑地下水位、土壤含水量等因素,通过选择合适的防水材料和施工工艺来确保地下室的防水效果。
地下室外墙防水可以采用刚性防水层或柔性防水层来实现。
屋顶防水则需要考虑降雨量、风力等因素,选择适合的防水材料进行施工。
2. 地面防水:地面防水主要用于卫生间、厨房、阳台等易受潮湿的区域。
防水材料可以采用瓷砖、防水涂料等,施工时要注意边角部位的处理,确保无渗漏。
3. 排水系统设计:除了防水层的施工,排水系统设计也是防水工程的关键。
合理设计排水系统可以及时将积水排除,减少对建筑物的损害。
包括雨水排水系统和污水排水系统两部分,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管道和排水设备,并确保排水通畅。
4. 防水施工质量控制:防水施工质量直接影响防水效果,因此要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
在施工前要进行现场勘测,检查基层表面是否平整、干燥,有无裂缝等问题。
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施工工艺和步骤,确保材料的完全覆盖和粘结牢固。
施工后要进行防水层的质量检测,确保符合设计要求。
三、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1. 渗漏问题:常见的防水问题是渗漏,可能是由于施工不当导致的。
如果出现渗漏问题,应及时进行检修并重新做好防水层,确保防水效果。
2. 耐久性问题:防水层的耐久性是防水设计的重要指标之一。
应选用具有较长使用寿命的防水材料,并按照要求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
3. 施工工艺问题:防水施工工艺决定了防水层的质量。
建筑防水知识

建筑防水知识建筑防水是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它关系到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和质量,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安全和舒适度。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建筑防水的一些基本知识和技术。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建筑防水的定义。
简而言之,建筑防水是指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和技术,以防止水分渗漏到建筑物内部,从而保护建筑物的结构和功能。
建筑防水技术早已存在,并且随着科技的进步而日益完善。
建筑防水主要分为两大类:底部防水和屋面防水。
底部防水是指建筑物底部的防水处理,防止地下水渗透进入建筑内部,影响建筑物的结构稳定和使用功能。
屋面防水则是指建筑物屋面的防水处理,防止降雨、积水等对建筑物的侵害。
在底部防水方面,常见的方法包括采用防水涂料、防水板、挡水带等。
防水涂料是一种通过在建筑物基底表面涂刷,形成一层防水膜来实现防水效果的工艺;防水板则是一种通过加固材料,起到隔水隔潮保护作用的建筑材料;挡水带是在基础和墙体交界处进行防水处理,以防止水分通过砖缝、裂缝等渗入。
屋面防水方面,常用的方法有屋面拼装、卷材防水和涂料防水等。
屋面拼装是一种利用各种材料进行拼装构成的屋面防水方式,如瓦片、金属板等;卷材防水则是指采用特殊材料制成的卷材,通过覆盖在屋面上来达到防水效果;涂料防水是一种利用特殊防水涂料形成防水层,保护屋面免受水分侵害的方法。
除了上述的基本防水方法外,还有一些先进的技术正在逐渐应用到建筑防水领域。
例如,建筑面层保温防水一体化技术,将保温和防水功能融为一体,提高了建筑物的整体性能;另外,建筑物外墙保温隔热系统也是一种集保温、防水、装饰于一体的综合性解决方案。
此外,建筑防水在不同的地理环境和建筑类型中也有所差异。
例如,对于海滨地区的建筑来说,需要采用更强的防水措施,以抵御氯离子的侵蚀;而对于高层建筑来说,除了一般的防水处理外,还要特别注意风压对建筑物的影响等。
无论何种建筑类型,建筑防水都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它是保护建筑物的重要手段,可有效避免漏水、渗水引起的损坏和安全隐患。
建筑工程防水

建筑工程防水建筑工程中的防水是指对建筑物的地下室、屋面、墙体等部位进行防水处理,以保护建筑物免受水的侵害。
防水工程是建筑工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关系到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和居住环境的舒适度。
本文将介绍建筑工程防水的意义、常用的防水材料和施工方法。
一、建筑工程防水的意义建筑工程防水的意义在于防止水分对建筑物的渗透和破坏,从而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防水能有效地防止地下水对地下室的渗透,避免地下室发生渗水、滑坡等问题。
同时,屋面和墙体的防水处理可以防止雨水倒灌,确保建筑物内部干燥。
此外,防水还可以有效防止霉菌、腐蚀和氧化等问题的发生,提高建筑结构的稳定性。
二、常用的防水材料1. 沥青防水材料:沥青是一种由石油炼制而成的胶状物质,它具有良好的粘接性和耐水性,被广泛用于建筑工程防水中。
常见的沥青防水材料有沥青混凝土、沥青胶带和沥青膜等。
沥青防水材料施工简便,成本较低,但在高温环境下易软化,需要进行定期检修。
2. 聚合物防水涂料:聚合物防水涂料是目前应用较广的一种防水材料,它具有良好的附着力和抗老化性能。
聚合物防水涂料的施工简单方便,可以涂刷在各种建筑物表面,如屋面、墙体和地下室。
此外,聚合物防水涂料还具有自修复功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修复被损坏的表面。
3. 弹性体防水卷材:弹性体防水卷材由合成橡胶材料制成,具有良好的耐候性和抗老化性能。
它的特点是具有良好的弹性和柔韧性,能够适应建筑物表面的变形和振动。
弹性体防水卷材的施工需要专业的技术和设备,但其防水效果稳定可靠。
三、建筑工程防水的施工方法1. 准备工作:施工前需要对建筑物进行全面的检查和清洁,确保施工表面干净平整。
同时,要检查建筑物是否存在漏水、裂缝和渗水等问题,必要时进行修复。
2. 底涂层施工:底涂层是建筑工程防水的第一道防线,它用于提高防水层与基层之间的附着力。
底涂层可采用沥青底涂或聚合物底涂,施工时需均匀涂刷在基层表面。
3. 防水层施工:防水层是建筑工程防水的关键部位,它可使用沥青卷材、聚合物涂料或弹性体卷材等,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材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业知识】工程技术知识:建筑防水的几个基本概念
(一)水的特性:
水是无孔不入的,它借着风压、对流、冲击、附著、毛细等力量,逐渐渗入建筑内部,而且在渗透的过程不易从表面发觉。
换言之,找寻漏水原因必须深入内脏分析判断,才能对症下药。
(二)水与水蒸气的压力变化:
水一旦渗透到建筑物里面,在有限的空间内,等太阳一晒,产生热能,就形成水蒸气,这些水蒸气产生大量的压力足以破坏原有的防水层,甚至于表面的装璜及饰材(譬如,油漆脱落、壁纸发黑、磁砖鼓起、木质地板膨鼓)这中间的变化是:1.mole的水18g体积为18cc;1.mole的水蒸气,体积为22.4升=22400cc。
换句话说,一单位的水,如果全部变成水蒸气,在建筑物内部有限度的空间里面,就产生了1240倍的压力,这个压力的破坏性实在太可怕了。
(所以我们时常发现防水胶施工在含水的泡沫水泥上,不久就整个鼓起剥落了。
)
(三)防水必须做在坚实的躯体上面:
与防水材料接著的界面必须不可有膨鼓、起沙、蜂巢、木头、纸屑、污泥、小石块、也不能做在松动不牢固的表体上,原因是附著性不良,再加上太阳紫外线破坏,建筑物本身热涨冷缩,以及水蒸气压力破坏,容易造成防水层老化、失败。
(四)正面防水优于负面防水:
如屋顶防水,直接做在屋顶表面,墙壁防水应直接做在外墙、水箱漏水直接做在
水箱内层、浴室渗水就要将浴缸、磁砖打除,重新做防水,为什么呢?水有压力会往他处扩散,房子里死角的地方也不容易施工。
这里所讲的优于是相对比较的,而非绝对性的。
因为随著科技的发达,市面上陆续有人推出负面施工的防水材料--抗负水压的矽酸质系列渗透性粉末,以及高低压注入合成树脂产生膨胀结晶体,亦可防水,但是并非所有的场合都可成功的施工,所以非不得已,应该采正面防水施工。
(五)围堵式的防水容易失败:
防水应该从根源治起,用围堵方法,水是无孔不入,也会产生压力破坏,根源不治焉能持久,举例来说:顶楼漏水的位置,刚好在加盖违建房间里面,一般人就想要从外围作截水路,容易失败。
(六)止漏的定义是:
不管水压的大小,不管下几天的雨,也不管屋顶有没有积水,都不可以漏水,这才叫做防水止漏。
(七)不花钱的防水观念:
要达到防水的功效不一定要花钱,混凝土除了发生劣化外,本身就有防水功能。
譬如说:日本时代所盖的房子,外墙并没有贴磁砖、洗石子、二丁挂,却也不会漏水,反观,现在别墅区的房子,做了昂贵进口防水涂膜以后,贴最上等的二丁挂,仍然漏水!乃是日本时代泥水工施作严谨细心,在可能发生漏水部位上,都事先加以妥善的处理。
(八)没有一种材料是万能的:
任何一种防水材料都有它的独特性、适用性。
一剂治百病的观念是错误的。
所以如何选择材料才是重要的课题,良好的医生是在主导用药而不是被药剂牵著鼻子
走。
(九)选用防水材料优劣的判断标准(如何适材适地使用材料):
1、与躯体之接著性。
2、弹性伸长率。
3、透水性。
4、抗压、撕裂强度。
5、耐候性、抗老化性。
6、表面装饰材料接着性。
结语:借用拿破仑的一句名言:播下一个行动,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
事实表明,习惯左右了成败,习惯改变人的一生。
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的人,对学习很难做到学而不厌,学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坚持。
希望大家坚持到底,现在需要沉淀下来,相信将来会有更多更大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