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考名句名篇默写
2013年高考语文易错点点睛与高考突破 专题17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2013年高考语文易错点点睛与高考突破专题17 默写常见
的名句名篇
【难点突破】
高考试卷上已经出现的名句,具有下列主要特征。
1.引譬取喻,意蕴丰赡。
(1)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
(2)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
(3)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韩愈)
(4)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杜甫《赠花卿》)
这类“名句”具有明晰的象征意义。
刘禹锡的诗句揭示了新生事物的不可战胜。
李商隐笔下的“春蚕”“蜡炬”是对默默奉献的人们的写真。
韩愈的诗句点明了历史潮流的不可阻遏。
杜甫的诗句将抽象的听觉形象化。
这类“名句”意象丰赡,境界开阔,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受到命题者青睐。
2.饱含哲理,发人深省。
(1)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
(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
(3)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马总《意林》)
(4)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学记》)
这类“名句”写的是寻常事物,作者平中见奇,推出新意,以清新质朴的语言,言常人意中所有笔下所无,提示真理,给人启迪。
工作、学习、生活中,人们以之勖勉他人鉴戒
1。
2013年江苏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3年江苏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语文Ⅰ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A.高亢.引吭.高歌伉.俪沆瀣.一气B.稂.莠锒.铛入狱阆.苑书声琅.琅C.孩.提骇.人听闻尸骸.言简意赅.D.馈.赠功亏一篑.匮.乏振聋发聩.2. 在下列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1)读者欣赏作品清新的故事,却忽略了蕴藏的热情,欣赏文字的朴实,却忽略了作品隐伏的悲痛,实际上近于___▲_____。
(2)中国古代文化是一座巍峨的高峰,不管我们在儒、释、道哪一条路上行走,___▲_____,最终都必然会在山顶上相逢.(3)多年前,集团首席执行官就感觉自己___▲_____,在集团迅猛发展、国际市场不断拓展的今天,他的危机感丝毫未减。
A。
南辕北辙异曲同工如临深渊 B。
买椟还珠殊途同归如履薄冰C。
南辕北辙殊途同归如履薄冰 D。
买椟还珠异曲同工如临深渊3. 请以平实的语言表述下面材料中画线句子的含意,不超过15个字. (4分)有个青年人总是抱怨环境,一位长者对他说:“你想保护自己的脚,穿上一双鞋子比给全世界铺上地毯更容易做到。
"4.有研究者对200多位作家从发表处女作和代表作的年龄两个方面进行了统计。
比较图表中两组数据,从作家渐至成熟的角度归纳出一个结论.(5分)二、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李丰,字安国,故卫尉李义子也。
黄初中,以父任召随军。
始为白衣时,年十七八,在邺下名为清白,识别人物,海内翕然,莫不注意。
后随军在许昌,声称日隆. 其父不愿其然,遂令闭门,敕使断客. 初,明帝在东宫,丰在文学中。
及即尊位,得吴降人,问:“江东闻中国名士为谁?”降人云:“闻有李安国者。
”是时丰为黄门郎,明帝问左右安国所在,左右以丰对.帝曰:“丰名乃被于吴越邪?”后转骑都尉、给事中. 帝崩后,为永宁太仆,以名过其实,能用少也.正始中,迁侍中尚书仆射。
2013年高考福建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3年高考福建语文试卷及答案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1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6分)(l)狗吠深巷中,。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2)潦水尽而寒潭清,。
(王勃《滕王阁序》)(3) ?只是当时已惘然。
(李商隐《锦瑟》)(4)四十三年,望中犹记,。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5) ,零丁洋里叹零丁。
(文天祥《过零丁洋》)(6)余立待左右,,俯身倾耳以请。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二)文言文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一5题。
龙洞山记〔元〕张养浩历下多名山水,龙洞为尤胜。
洞距城东南三十里,旧名禹登山。
按《九域志》,禹治水至其上,故云。
中有潭,时出云气,旱祷辄雨,胜国①尝封其神曰灵惠公。
其前,层峰云矗,曰锦屏,曰独秀,曰三秀,释家者流居之。
由锦屏抵佛刹山,巉岩环合,飞鸟劣②及其半。
即山有龛屋,深广可容十数人,周镌佛像甚夥。
世兵,逃乱者多此焉。
依上下有二穴,下者居傍,可逶迤东出,其曰龙洞,即此穴也,望之窅然。
窃欲偕同来数人入观。
或曰是中极暗,非烛不能往,即遣仆燃束茭前导。
初焉,若高阔可步;未几,俯首焉;未几,磬折③焉;又未几,膝行焉;又未几,则蒲伏焉;又未几,则全体覆地蛇进焉。
会所导火灭,烟郁勃满洞中。
欲退,身不容;引进,则其前隘,且重以烟,遂缄吻、抑鼻、潜息。
心骇乱恐甚,自谓命当尽死此,不复出矣。
余强呼使疾进,众以烟故,无有出声应者,心尤恐然。
余适居前,倏得微明,意其穴竟于是,极力奋身,若鱼纵焉者,始获脱然以出。
如是,仅里所。
既会,有泣者,恚者,诟者,相讥笑者,顿足悔者,提肩喘者,喜幸生手其额者,免冠科首具陈其狼狈状者。
惟导者一人年稚,形瘠小,先出,若无所苦,见众皆病,亦阳慑力殆。
其宴于外者举酒酌穴者,人二杯。
虽雅不酒,必使之酌,名曰定心饮。
余因默忆,昔韩文公登华山,穷绝顶,梗不能返,号咷连日。
闻者为白县吏,遂遣人下之。
江苏高考2013年课外默写(精美实用)

1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经》) 2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3.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4.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 6.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7.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 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8.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9.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10.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91.近朱者赤, 。(傅玄《太子少傅箴》) 92. ,时见一斑。 (晋书) 93.士别三日, 。(陈寿《三国志》) 94.读书百遍, 。 95.勿以恶小而为之, 。 96. ,死而后已。 (三国· 诸葛亮) 97.君子之行, ,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 志, 。 98.老骥伏枥, 。 ,壮心不已。 (曹操《龟虽寿》) 99.螳螂捕蝉, 。 (吴越春秋) 100.盛年不重来, 。及时当勉 励, 。(陶渊明《杂诗》)
71.一叶蔽目,不见泰山。 72.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管子· 权修) 73.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淮南子》) 74.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75.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荀子》 76.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 故能就其深。《谏逐客书》 77.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司马迁《史记》) 78.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79.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80.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汉书)
31.其身正, ;其身不正, 。 32. 不愤不启, ,举一隅,不 , 则不复也。 33.学然后知不足, 。(《礼记》) 34. ,不预则废。 35.博学之, ,慎思之, ,笃行之。 36.独学而无友, 。 37. ,文武之道。 38 ,不成器;人不学, 。 39.孔子登东山而小鲁, 。(《 孟子》) 40.不以规矩, 。
2013年高考名句默写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1卷) 10.补写初下列名篇名句中看空缺部分。
(6分)(1)足蒸暑土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惜夏日长。
(白居易《观刈麦》)(2)五步一楼,十步一阁;____________,檐牙高啄;___________________,勾心斗角。
(杜牧《阿房宫赋》)(3)西望夏口,东望武昌,___________,_______,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苏轼《赤壁赋》)答案:(1)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2)廊腰缦回各抱地势(3)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每空1分,错一字则该句不得分。
)【解析】本题考查默写名句名篇的能力,能力层级为A级。
默写不但考查考生记忆的准确性,也考查其书写的准确性。
因此要特别注意哪些易错字,如“灼”“缦”“缪”。
另外,从今年新课标卷的名句考查看,选取的句子并非都是那些平时老师强调最多的句子,只要大纲要求默写的内容,均在命题考查之列。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卷Ⅱ)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6分)(1)蚓无爪之利,____________,上食埃土,_______,用心一也(《荀子*劝学》)(2)每至晴初霜旦,__________,___________,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郦道元《三峡》)(3)春江花朝秋月夜,____________,岂无山歌与村笛,__________。
(白居易《琵琶行》)【答案】(1)筋骨之强下饮黄泉(2)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3)往往取酒还独倾呕哑嘲哳难为听(每答出一空给1分,有错别字则该空不给分。
)【解析】本题考查默写名句名篇的能力,能力层级为A级。
默写名句要建立在对名句熟练、准确记忆的基础上,注意那些关键字的写法,还要注意上下句的联系,以免因记错而失分。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辽宁卷)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1)总角之宴,,不思其反(《诗经·氓》)(2)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杜牧《阿房宫赋》)(3)浊酒一杯家万里,,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答案】(1)言笑晏晏信誓旦旦(2)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3)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每答对一空给1分,有错别字则该空不给分。
名篇名句默写专题训练:2011-2022年全国卷高考真题详解

名篇名句默写专题训练:2011-2022年全国卷高考真题详解2023年高考语文名篇名句默写专题训练:2011-2022全国卷高考真题详解1、【2011年·新课标卷·1 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6分)(1)子曰: “三人行, 。
择其善者而从之, 。
”(《论语·述而》)(2)西当太白有鸟道, 。
地崩山摧壮士死, 。
(李白《蜀道难》)(3)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晦明变化者, 。
(欧阳修《醉翁亭记》)解析:(1)子曰: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2)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李白《蜀道难》)//(3)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瞑,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2011年·全国卷·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得道者多助, 。
多助之至, 。
(《孟子·公孙丑下》)几处早莺争暖树, 。
乱花渐欲迷人眼, 。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2)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 四十而不惑, ,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为政》)辛苦遭遇逢起一经, 。
山河破碎风飘絮, 。
(文天祥《过零丁洋》)解析:(1)得道者多助,失道寡助。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孟子·公孙丑下》)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2)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 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为政》)//辛苦遭遇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文天祥《过零丁洋》)2、【2012年·新课标卷·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2013年江苏高考语文名句默写

高考课内名句名篇默写★01、《荀子·劝学》1、君子曰:。
2、青,,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3、木直中绳,,其曲中规,,不复挺者,。
4、故木受绳则直,。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5、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6、顺风而呼,,而闻者彰。
,非利足也,;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
7、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8、故,;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9、,不能十步;,功在不舍。
10、,朽木不折;,。
11、蚓无爪牙之利,,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12、,,用心躁也。
★02、《师说》韩愈1、师者,。
2、人非生而知之者,?惑而不从师,,终不解矣。
3、生乎吾前,,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吾从而师之。
4、吾师道也,?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5、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其皆出于此乎?6、彼童子之师,,。
7、句读之不知,,或师焉,,,吾未见其明也。
8、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9、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10、是故,,闻道有先后,,如是而已。
11、余嘉其能行古道,。
12.孔子曰:三人行,。
(《师说》)★03、《阿房宫赋》杜牧1、六王毕,四海一,,。
2、,直走咸阳。
,流入宫墙。
3、五步一楼,十步一阁;,檐牙高啄;各抱地势,。
4、,未云何龙?复道行空,?5、歌台暖响,;,风雨凄凄。
6、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7、,人亦念其家。
,用之如泥沙?8、独夫之心,。
,函谷举,,可怜焦土!9、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非天下也。
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谁得而族灭也?10、,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04、《(前)赤壁赋》苏轼1、,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2、,水波不兴。
举酒属客,,。
3、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
白露横江,。
4、纵一苇之所如,。
,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5、,击空明兮溯流光。
高三语文考点训练《名篇名句默写》复习题(附答案解析)

高三语文考点训练《名篇名句默写》复习题(附答案解析)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庄子·逍遥游》指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像倒在堂前洼地的一杯水,无法浮起一个杯子一样。
(2)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的是演奏正式开始之前的准备过程。
(3)杜牧《赤壁》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设想了赤壁之战双方胜败易位后将导致的结局。
解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1)“则”字易疏忽。
(2)“拨”字易错。
(3)“锁”“乔”二字易错。
答案:(1)(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2)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3)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白《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一诗经过大段的反复回旋,最后境界顿开,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诗人的乐观和自信。
(3)在《赤壁赋》中,苏轼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概括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东下时的军容之盛。
解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1)“晦朔”易错。
(2)注意“长风”不要写作“乘风”。
(3)“舳舻”与“蔽”容易写错。
答案:(1)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3)舳舻千里旌旗蔽空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6分)(1)蚓无爪牙之利,________________,上食埃土,______________,用心一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KLM&NO
WXYZ4[\
% &'()stuvwxyzb{` :A` |G}~A G 2 ` 2 y P 9 : 2 : A]` A ` 2 ' 6 9 : :{K;AK;AA;A 2 A` 2 9 : 2 :F A¡¢£¤¥¦` A ` 2 §¨ ©ª«¬ : :®¯°±²A³´µA¶¶··` A 2 ` 2 3¸¹ ºº»¬ :
! "#$%!"#$%&'&()*+,-./ 0 123456789:;<= > ? @3 A B5C 1 DEFGHH$<= > IJ K LMC 1 > 1<NOPQRST > UV K WXYC 1 Z[R\]^_`<T> abQ ? cd efg 1 1hijklm<nop<q > rst > ? uuvg 1 3wx y z{|<T } > K ~ C 1 > 1 i<<jQ T > a ? afg 1 M<T ? > 1 C
! "*$ ! ""EFEG ! &"HIJKLMN $"OP01Q ! '"RSTUVWX ! ! ("$YZ[\] ! )"^_`+a ! *"bcdefgh ! +"iijklmno
% +,()234567689:;< >O ? "0¡¢n£¤¥¦D!!!!!!!!!!!!D§~vnD¨ l©ªO ? E «¬ H jkl®ªJ 0 ? &0!!!!!!!!!!!D¯°~h±²O? q ³¬ H ´µJ 0
& '() ! '"EFGH ! !"]^_`a IJ%K VWXYZ<[\ *"LMNOPQR9<STU !
! "*$ ! ,"LB2MNBO ! )"PQR,STUV
! !"#$%&' ! ""()*+,- ! #"./012 ! $"3456789 ! %":;,<=> &"?@ABCD !
! "#$%!"#$%& ' '()*+,-./01& (((((((((((-((((((((((2 3 4 "5 6 78 ( 3 )(((((((((((((-9:;<=>?@ABCDEF GHI-((((((((((((& 3 JK 4 LMN8 ( 3 !(((((((((((((-OPQRSTU@VBWXY-Z [\]^_`& 3 ab 4 cdXYefg8 (
) *+, ! "#$%&' ! "-./0 ! "5678 1234 9:;; ()*+,
! "-$%.'(t"u$%&'&()*+,-./ > 1vwxOhy7z{|57 7}SI~= > Y F 1 1 777 > 7+7= > Y F 1 > 1 7V ¡w¢£¤¥ ?@A Y §¨©F 1 ¦7V >
& '() # -OPQRSMTU # -[\]^<_ Vkcl , -mDnopq VWX7YYZ rSSs `abcde , -fg(hij
! *+$%"#$%&'&()*+,-.= > 1< <<¡¢£¤¥ > ¦Z K U§¨C 1 > 1 ©ªR«¬<= ®¯°±²³ 3q q > ´µ_ ? ¶·k¸±g 1 > 1 ¹ º » M ¼ << ½ ¾ ¿ À ¥
! "#$%&'($%&) ! * +,"
! "#$ ! "#$%&' ! "-./012 "89:;<=> ! "CDEF ! ()*+, 345617 ?@;A?@B
GHIJ ! "KLM1 KLN1
% &'()./01234356789:;< *+=>? @ABC#D$&EFGHI' ! " & ! "& ! "J! " & ! "' ! "&K@ L$MNOL$P) ! QR S TUVW" ,+ ! "& XYZ[G\]) ! ^_ S `a" ! "&@bcdefgJ ! hi S jklm nop" "&qrstuvw< ! Qx * yz ! {|" ! "D}~J )! i S " ! "M8&&&& &? ! S ¡" ! "¢l£y&< ! ¤¥¦ S §¨n © ª«¬f®"
& '() ! "BC/D ! "GHIJ ! "XYZ[ "OPQQIRS ! EC/F /.TUVWO IKLMN \]^_
! *+$%pqrs+; 1:Xtuvv; :wx = Fyz; = > pq{|} ~ PA 1 = 1 o:J: = > A 1 = 1::T; } :¡¢: = gh > £¤¥A 1 = 1:¦§¨©Jª«¬: = K® > _a¯°±²`³A 1
! "#$%&'(!"#$%&'&()*+,-./ 0 12345 67778 9 :;<= > ?@A B CDEF 1 > 1GHIJ7KHILM7NOPQM 7RSTUV > WX Y Z[\]F 1 1^_:`7a_bc777 > defghijklmno > pq Y rs]F 1
) *+, ! "<=>? "DEFG ! ! "NNOPQRS @ABC TUVWXYZ HIJKLM
/ "-01'(t"u$%&'&()*+,-.V > 1ª«¬h®¯°77±n²³h .77´µ¶V > Y · ¸¹ºF 1
! !"#$%&'()*""""""""""""+ ! ,. /012 " ! #"""""""""""""*34567+ ! 89 . :;<=2 " ! $">?@A*B?CD*""""""""""""*EFGH? IJK+ ! LM . NOP2 " ! %"QRSTUVW*""""""""""""""+ ! ,XY . Z [\2 "
".$OP ! "QRSMTU1K ! "VWXYZ[\ Y*]^ ! "_`*ab? ! "RKcdef "*gKf1 ! "gKf1*ch1 !
!" # $%&'()*+ , -./0123456 # -789:;<= # ->?@ABCD -EFGH , $IJ<KLMN ,
!!!!!!!!!!!!!"#$%&' ( )* + ,-./ 0
! "#$ ! ""#$%&' ! #",-./012 ! $":;<=> ()*+ 3456789
?@ABCD
% &'()1234567689:;<=>' ? %0@ABCD!!!!!!!!!!!!' ? E FG H IJ 0 &0KLMNND!!!!!!!!!!!!O ? PQ E RSTJ 0 ? ? $0QUVWXD!!!!!!!!!!!!O ? YZ E [,J 0 ? '0!!!!!!!!!!!!D\] E ^_J` + abJO ? cde + fghJ 0 (0!!!!!!!!!!!!DijklmnDo4pO( q rst ? uvwxJ 0 ? )0!!!!!!!!!!!!Dyz{l|D}~O( q / 0 ( *0 9UD!!!!!!!!!!!!D4D ' ? ) E J 0 +0!!!!!!!!!!!!D~' ? E J 0 ?
! "*$ ! "]&^^ ! "cde&fgh _`ab i&jk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