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秋教育部统编七

合集下载

统编教材七年级语文写作板块的特点分析

统编教材七年级语文写作板块的特点分析

统编教材七年级语文写作板块的特点分析摘要:从统编教材推广使用以来,它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社会各界的学者、教师纷纷对其进行了各种分析研究。

基于当下写作教学的困境以及笔者在写作教学的所思,本文就统编教材七年级语文写作板块得特点进行分析,以期能够更好地使用这本教材,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让学生在写作中找到生活的本真,让文学在学生的笔端富有生命力。

关键词:统编;七年级语文教材;特点语文是我们的母语学科,也是生活中运用最为广泛的学科。

语文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其中语文写作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当下语文教学的薄弱环节。

温儒敏教授在教材培训会上明确指出“提高写作教学的效果”是统编教材的七个创新点之一。

可见,当下初中语文写作教学越来越受到各界研究者的关注和重视。

一、统编初中语文教材及其写作板块的介绍(一)统编初中语文教材“统编教材’其全称为“教育部义务教育教科书”。

统编教材七年级语文是由教育部组织编写的,北京大学温儒敏教授担任中主编,由人民教育出版社于2016年7月出版,并于同年9月份投入使用的一套适用于初中学生的语文教材。

[1](二)统编教材七年级语文教材写作板块“统编七年级语文教材写作板块”是指统编教材七年级语文教科书中每一单元的写作部分,写作部分由写作的训练点与写作实践组成。

统编七年级语文教材写作板块共有十二个,七年级上册分别是:热爱生活,热爱写作;学会记事;写人要抓住特点;思路要清晰;如何突出中心;发挥联想和想象。

七年级下册分别是:写出人物的精神;学习抒情;抓住细节;怎样选材;文从字顺;语言简明。

二、统编教材七年级语文写作板块的特点(一)教材写作板块概述的内容具体且指导性强。

七年级初中语文部编版教材的写作板块概述的内容,大致都是根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来进行编写,特别是方法的讲解相当具体,可操作性特别强。

例如: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作文主题“思路要清楚”。

这是一个很抽象的作文主题,但是教材将抽象变具体,首先用比喻解释“思路”的概念,让学生有一个形象具体的了解。

2016教育部审定人教版七年级语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2016教育部审定人教版七年级语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 ........D .每当我看电视的时候妈妈就会坐在我身旁,说我少看点电视,多看看书, 个... .... . . .. . . .. . . .“ “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时间:120 分钟满分:120 分)一、积累与运用(27 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2 分)A .憔悴(jiāo) 仿膳(shàn)分歧(qí)唏嘘(xū)B .匿笑(nì) 菡萏(dàn) 攲斜(qǐ) 熬过(áo)C .霎时(shà) 沐浴(mù) 嗅觉(xiù) 徘徊(huí)D .并蒂(dì) 莲蓬(pénɡ) 祷告(dǎo) 粼粼(lín)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2 分)A .瘫痪 絮叼 捶打 沉寂B .淡雅 决别 烂漫 信服C .呕吐 遮蔽 阴影 告诫D .警醒 复盖 倾侧 阴蔽3.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A . 你现在就去把它要回来!”好好坚定地说, 那么贵重的东西怎么能随便送人呢?”B .“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

C .我们在田野上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D .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A .你的数学基础好,参加数学竞赛,我喜欢物理,参加物理竞赛,咱们各得其所。

B .冬去春来,夏隐秋至,一年四季,周而复始,变化无常。

C .小张今天下午收到了他盼望已久的足球赛门票,真叫他喜出望外。

絮絮叨叨没完。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 分)A .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让我们接触了社会,开阔了视野。

B .在学习上,老师要求我们独立思考、互相合作、积极探究。

C .具有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是一个人事业成败的关键。

D .为防止不再发生类似的伤害事故,政教处采取了很多安全措施。

教育部最新审定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1《春》课件1 新人教版精品课件

教育部最新审定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1《春》课件1 新人教版精品课件

春草图
合作探究(一)
春草图: (1)春草有什么样的特点? (2)描绘春草时,作者是运 用哪些方法来写景抒情的? (3)你觉得这一节中哪些词 句写得好?
(4)为什么作者在描绘春草图中 要穿插这些小孩的画面呢?
提示:小草和小孩子具有哪一个共同点呢? 小,说明他们都处在生命中最富有生气,最 活泼的时期,这个时期的生命力最为旺盛。 在春草图中,作者将小草的画面和小孩子的 画面组合在一起,也就是将两个最富有生命 力的景象组合起来,交相辉映,使得整个春 草图显示出了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பைடு நூலகம்多 细密
细密迷蒙 抓住特点描绘 春雨的“润”

在“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一句中,这三 细密 个比喻都是在描绘 的春雨,不同的是: 密 “像牛毛”,侧重写春雨的 ,“像花针”, 细 闪烁 侧重写春雨的 ,“像细丝”侧重写春雨 的 。
风 花针 “……密密地斜织着”一个“斜”字,不仅在 写春雨,而且也写了 。“织”字是承上句 像 的比喻, 准确表现了春雨的动态。

朱自清
走近作者

朱自清(1898-1948), 字佩弦,江苏扬州人。现代 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 民主战士。1920年毕业于北 京大学哲学系,1925年任清 华大学教授,转而从事散文 创作。1948年,他贫病交加, 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 美国的“救济粮”,表现了 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散文 代表作有《荷塘月色》《背 影》《绿》等。
理清文章思路 (一) (1)盼春 (总领全文,开启下文)
(2)总括春天 (3)春草图 (4)春花图 (5)春风图 (6)春雨图 (7)迎春图
(8)“新” (9)“美” (10)“力”
(二)绘春
(三)颂春
草:报春 花:争春

教育部审定2016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基础知识复习提纲

教育部审定2016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基础知识复习提纲

教育部审定2016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基础知识复习提纲2016年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复提纲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课标)知道北京人的特征,了解北京人发现的意义。

知道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

(知识与能力)了解我国境内的最早人类元谋人;了解北京人的发现、北京人的特征等基础知识,思考北京人发现的科学意义。

重点:北京人的发现(发现地点、距今时间、发现过程);北京人的特征(外形特征、使用工具、社会组织、火的使用);难点:北京人的特征一、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

二、人类是由类人猿进化而来的。

直立行走是从猿转化为人的关键的第一步;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学会用火是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

三、元谋人时间:距今170万年地点:云南省元谋县历史地位:是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远古人类。

生活情况:能够制作工具,知道使用火。

四、北京人。

时间:距今约70万至20万年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命名:“北京直立人”或“北京人”体貌特征: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

生活情况:1、能够制造和使用劳动工具,打制粗糙的石器。

(旧石器时代)2、群居生活。

3、使用天然火,能保存火种。

历史地位: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对于研究古人类进化的历史具有重要的意义。

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

五、山顶洞人:时间:距今3万年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顶部体貌特性:脑容量及头骨形态与现代人类接近,曾经具有现代人类的特性。

生活情况:把握了钻孔和磨制技术,具有了审美观念。

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课标)相识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民的生活和原始农业的产生。

知道考古挖掘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

(常识与能力)相识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民的生活特性,知道原始农业的鼓起及其重要意义。

形象地把握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民房屋的特性。

开端研究对详细汗青资料进行归纳、归纳综合、比力、得出汗青结论的汗青思惟办法。

2016新版七年级语文教育部编订《金色花》

2016新版七年级语文教育部编订《金色花》

他多才多艺,一生创作了50多 部诗集,12部中、长篇小说, 100多篇短篇小说,20多个剧 本,1500多幅画,以及大量的 歌曲和文学、哲学、 政治方 面的论著。代表诗作:《新月 集》、《飞鸟集》、《园丁 集》,长篇小说《小沙子》、 《沉船》等。1913年泰戈尔的 诗作《吉檀伽利》获得了诺贝 尔文学奖。
你留意过吗?
你知道妈妈的生日是哪一天吗? 你给妈妈送过礼物吗? 你知道妈妈最大的心愿是什么吗?
请以
的想像, 为我们讲述了一个母子情深的 故事,母爱是诗歌的主旋律。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 •如果说爱是永恒的,那么爱中之爱则是被 称为人间第一爱的母爱。母亲的故事未必 惊天动地,但足以感天动地。(季羡林) •世界上有一种最动听的声音,那便是母亲 的呼唤 。(但丁)
重点揣摩:这几个句子如何读?
1、孩子,你在哪里呀?
(着急、关爱)
2、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
(欣喜、嗔怪) 3、我不告诉你,妈妈。 (顽皮、撒娇)
朗读指导
感情:依恋、深爱…… 语气:撒娇、欣喜、担忧、生气…… 语速:快、稍快、慢、稍慢…… 轻重:重音、轻音……
齐读
读 准 字 音 •
停 顿 恰 当
拿灯去牛棚 --------------变回孩子, 求妈妈讲故事
我从课文读到了一个
活泼可爱、热爱母亲 的孩子。 ___________________ 我从课文读到了一个
慈爱善良、喜爱孩子 __________________的妈妈。
活泼、可爱、顽皮、撒娇、天真、善良 慈爱、善良、虔诚、勤劳
合作探究:
1、为什么我想变成金色花?
2、孩子变成金色花,为什么不让妈妈知 道?
1.作者为什么把“我”想象成 一朵金色花?

《守护生命》教学设计(陕西省县级优课)

《守护生命》教学设计(陕西省县级优课)

《守护生命》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守护生命》是2016年教育部统编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第九课《珍视生命》第一框题的内容。

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是“成长中的我”中“自尊自强”部分:“认识自己生命的独特性,珍爱生命,能够进行基本的自救自护。

”以及“我与国家和社会”中“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部分:“感受个人成长与民族文化和国家命运之间的联系,提高文化认同感、民族自豪感,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责任意识。

”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在七上教材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是教材前三个单元内容的延伸和价值升华,也为学生终身的健康成长打好生命的底色。

本课教学设置在《敬畏生命》之后,在此基础上学生已认识到“生命至上”,对生命怀有感恩、敬畏情怀。

然而,处于初中阶段的未成年人缺乏必要的生命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和必需的自救自护常识,容易受到不良影响或侵害,危害他们的生命健康及安全。

同时,他们正处于青春期,情绪反应强烈且不稳定,可能会因为一时的挫折而做出过激行为,甚至伤害自己的身体。

基于以上社会现实和学生实际情况,结合课标要求,本课确定了“守护生命”的主题,旨在教育学生学会珍爱生命,对生命负责——这是对初中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最重要、最核心的内容。

本课在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中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珍视生命,对生命负责,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2.爱护身体,增强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

3.认同中华文化,弘扬民族精神,自觉守护精神家园。

(二)能力目标1.提高安全防范能力,能够进行基本的自救自护。

2.学会面对复杂的社会生活,以真善美为标准,作出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选择。

3.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能够自我调适、自我控制,正确对待挫折。

(三)知识目标1.知道怎样爱护身体,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救自护方法。

2.知道怎样养护精神,了解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爱护身体教学难点:养护精神四、教学理念、方法和技术(一)教学理念1.“以学生为本”。

教育部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七年级语文(2016)上册 第9课课件.《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教育部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七年级语文(2016)上册 第9课课件.《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于是鲁迅祖父就不得不离家躲到了别处。但根据当时清 政府的法律,捉不到本人,就要把家里其余的男人都捉去,甚至 “满门抄斩”的。于是鲁迅父亲也离家避难,其他男人也都避开 了。
留学日本
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在仙台医学院学医。
弃医从文
后从事文艺工作,企图用以改变国民精神。
《 朝 花 夕 拾 》—— 是 一 部 散 文 集 , 共搜集了10篇文章,大部分作品是 作者回忆自己童年、少年时代生活 的。写本篇文章时鲁迅已经40多岁 了。这部散文集题名为《朝花夕 拾》,意思是:早上的花到晚上 才拾取,晚年了,回忆起 少年时代的事。
注意下列词语的字音和字形:
záo

shuài
chán mì
shāi

yuān
shān bǐ bó
dǐng tìtǎng
suǐ
tuì
cuán
kuī
shuò
Liǎn
秕谷bǐ 豁 huò
桑葚(shèn) 油蛉(línɡ) 斑蝥(máo)
珊瑚(shān hú) 人声鼎沸(dǐnɡ)
盔甲(kuī)
三个“也许”,他在反复揣测,认为可能 是做错了事所受的惩罚。可见他对百草园 是多么的留恋。预示着三味书屋与百草园 将是截然不同的一块天地.
“我”为何留恋百草园的生活?
由由自在,无拘无束。在这里,“我”学到了 许多知识。这是从“我”从老师和书本中学不 到的东西。

这 是 鲁 迅 上 学 的 私 塾
美女蛇的故事很吸引孩子,给百草园增 添了神秘色彩,丰富了百草园作为儿童 乐园的情趣。
阅读第七节,思考下列问题:
作者先写百草园冬天的“无味”,然后写下 雪带来的乐趣,这是什么写法?起什么作用? 先抑后扬,欲扬先抑。 以没有雪的无味来衬托下雪带来的乐趣。 找出表示捕鸟动作的词,说说这些词的作用。

初一【语文(统编版)】热爱生活 热爱写作(第一课时)-任务单

初一【语文(统编版)】热爱生活 热爱写作(第一课时)-任务单
2.学会观察景、人、事的方法,为积累写作素材做准备。
课前学习任务
思考:九月份以来,你的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有什么是可以写进作文里的呢?
课上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一】赏美丽的景
九月份,由夏入秋,天气转凉,昼夜温差增大,我们周围的自然景物也相应发生了许多美丽的变化,呈现出秋季独有的特征。请你选取一个自然景物,细心观察,将它的美丽记录下来。
推荐的学习资源
观察对象
观察时间
气候条件
所处位置
周边环境
观察要点
角度
整体
局部
联想想象
内心感受
形状
颜色
声音
味道
质地
动态
其他
1.自然景物观察用表示例:
2.同学习作:
那片紫色的美
在校园的小花园里,有高大的银杏,挺拔的松柏,茂密的鹅掌楸……而我却偏偏把目光停留在了那紫红色的簇生状植物上……
在我的记忆里,它很常见,但很少有人关注它。它有个甜美的名字——紫叶小檗。
开学的第一堂课,他刚进班不过几分钟,我们便都开始捂着嘴,偷偷地“哧哧”笑起来——他的个子似乎有些太高了,站在教室里总是让人觉得有些许突兀;而他的肢体语言却又格外丰富,每个动作都能引起我们一阵莫名的笑意。他见我们笑,却也不恼,只是默默地双手撑着讲台,歪着头微笑地打量我们。他带着笑意的沉默似乎有种温暖的魔力,像一阵风般轻轻抚平了我们心中带着躁动的褶皱,教室里重新归于平静……
闭幕式时,当裁判宣布我们班获得了初一总分的第一名时,我们沸腾了。我想今天的这份荣誉不仅来源于运动员们在场上的拼搏,更是属于全班同学共同的努力。是集体的力量,让我们顽强地冲到终点。
一个多月来,从那一刻起,我感觉我真正融入了这个大家庭里面,真正成了十四班的一份子。从此以后,我不再担心,因为我知道,在十四班这个温暖的家里,同学之间只有满满的情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秋教育部统编七——九年级语文教科书目录
(主编:温儒敏)
八年级下册
单元
阅读
主题阅读策略课文写作
一民风
民俗
了解民俗,尊重民间文
化,学会多种表达方式的
综合运用
1.社戏/鲁迅
2.庆祝旧历元旦/林语堂
3.春酒/琦君
4.安塞腰鼓/刘成章
学习仿

二科技
之光把握主要观点,提取主要
信息,领悟科学精神和科
学方法
5.大自然的语言/竺可桢
6.阿西莫夫短文两篇/阿西莫夫
恐龙无处不在
被压扁的沙子
7.为什么布丁是软的,石头是
硬的?/克劳斯•冯•克利青
8.大雁归来/利奥波德
有条理
地说明
事物
综合性学习——人无信不立
三养性
怡情诵读古诗文,借助注释和
工具书了解大意,积累常
见文言句式
9.桃花源记/陶渊明
10.小石潭记/柳宗元
11.海国记(节选)/沈复
12.《诗经》两首
关雎
蒹葭
学写读
后感名著导读——《傅雷家书》:选择性阅读
课外古诗词诵读——
式微/《诗经》子衿/《诗经》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
四思想
光芒了解书信和演讲的特点,
领悟作者的思想,获取有
益的启示
13.最后一次讲演/闻一多
14.讲故事的人/莫言
15.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
特勒上尉的信/雨果
16.傅雷家书两则/傅雷
学写书

综合性学习——古诗苑漫步
五江山
多娇阅读游记,了解游踪,把
握叙述角度和景物描写
的特点
17.壶口瀑布/梁衡
18.一滴水经过丽江/阿来
19.在长江源头各拉丹东/马丽

20.登勃朗峰/马克•吐温
学写游

六情趣
与理
趣诵读古诗文,理解课文内
容,积累经典语句
21.《庄子》故事两则
北冥有鱼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22.《礼记》两则
虽有嘉肴
大道之行也
23.马说/韩愈
24.卖炭翁/白居易
学写故

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
名著导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摘抄和做笔记
课外古诗词诵读
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送友人/李白卜算子•定慧院寓居作/苏轼卜算子•咏梅/陆游
九年级上册
单元
阅读
主题阅读策略课文写作
一自然
之音学习诗歌,理解诗歌的意
象,感受诗歌的意境,品
味诗歌的语言
1.沁园春•雪/毛泽东
2.诗两首
我爱这土地/艾青
3.雨说——为生活在中国大地
上的儿童而歌/郑愁予
4.致云雀/华兹华斯
学写诗

乡愁/余光中
二砥砺
思想阅读议论性文章,能够区
分观点和材料,把握议论
的中心
5.敬业与乐业/梁启超
6.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丁肇中
7.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罗迦•
费•因格
8.短评两则
“传言伤农”,后果更加严重/
王玉琪
烟花易冷,文化弥新/陈晓波、
商意盈
表达观
点要清

综合性学习——走上辩论台
三游目
骋怀诵读古诗文,把握作者的
情感,能联系时代谈感受
9.岳阳楼记/范仲淹
10.醉翁亭记/欧阳修
11.湖心亭看雪/张岱
12.诗词三首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
禹锡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
议论要
言之有

名著导读——《泰戈尔诗选》:如何读诗
课外古诗词诵读——
月夜忆舍弟/杜甫商山早行/温庭筠长沙过贾谊宅/刘长卿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韩愈
四青春
年少梳理小说的情节,理解小
说的主题
13.故乡/鲁迅
14.我的叔叔于勒/莫泊桑
15.孤独之旅/曹文轩
16.心声/黄蓓佳
学习缩

综合性学习——君子自强不息
五理想
信念分析材料,把握论据,理
解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

17.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鲁迅
18.怀疑与学问/顾颉刚
19.无我与不朽/钱穆
20.人应当坚持正义/柏拉图
论证要
合理
六人物
百态阅读古白话小说,把握情
节和结构,揣摩小说的语

21.智取生辰纲/施耐庵
22.范进中举/吴敬梓
23.三顾茅庐/罗贯中
24.刘姥姥进大观园/曹雪芹
学习改

综合性学习——评选年度班级之星
名著导读——《水浒传》:古典小说的阅读
课外古诗词诵读
咸阳城东楼/许浑无题/李商隐行香子(树绕村庄)/秦观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辛弃疾
九年级下册
单元
阅读
主题阅读策略课文写作
一生活
咏叹学习诗歌,感受诗歌的韵
律,把握诗歌的意象,理
解诗人情感
1.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舒婷
2.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海子
3.短诗五首
月夜/沈尹默
沙扬娜拉/徐志摩
萧红墓畔口占/戴望舒
断章/卞之琳
风雨/芦荻
4.海燕/高尔基
学写诗

二人物
画廊把握小说的人物形象,对
作品有自己的理解,学会
欣赏小说
5.孔乙己/鲁迅
6.变色龙/契诃夫
7.蒲柳人家/刘绍棠
8.溜索/阿城
注意审
题立意
三家国
之思诵读古诗文,把握作者的
观点,注重积累、感悟和
运用
9.鱼我所欲也/《孟子》
10.唐雎不辱使命/《战国策》
11.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宋濂
12.词四首
渔家傲·秋思/范仲淹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之/辛弃疾
满江红(小住京华)/秋瑾
讲究布
局谋篇
综合性学习——岁月如歌,我的初中生活
名著导读——《格列佛游记》:讽刺小说的阅读
课外古诗词诵读——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苏轼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陈与义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辛弃疾浣溪沙(身向云山那畔行)/纳兰性德
四读书
鉴赏
了解作者观点,提出看
法,探讨疑难,尝试迁移
运用
13.短文两篇
谈读书/培根
不求甚解/马南邨
14.山水画的意境/李可染
15.驱遣我们的想象——文艺
作品的鉴赏/叶圣陶
16.无言之美/朱光潜
勤于修
改润色
五舞台
人生阅读戏剧作品,把握戏剧
冲突和戏剧人物,对作品
有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17.威尼斯商人(节选)/莎士比亚
18.屈原(节选)/郭沫若
19.枣儿/孙鸿
20.音乐之声(节选)/厄内斯
特•勒曼
选择恰
当的表
达方式
六浩然
正气诵读古诗文,感受人物的
思想和情感,提高阅读浅
易文言文的能力
21.曹刿论战/《左传》
22.出师表/诸葛亮
23.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24.诗词曲五首
十五从军征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
弃疾
过零丁洋/文天祥
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
表达力
求有创

综合性学习——戏剧大舞台
名著导读——《简·爱》:外国小说的阅读
课外古诗词诵读
南安军/文天祥别云间/夏完淳山坡羊·骊山怀古/张养浩朝天子·咏喇叭/王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