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语文完璧归赵沪教版 (4)

合集下载

三年级下语文同步试卷完璧归赵_沪教版

三年级下语文同步试卷完璧归赵_沪教版
蔺相如回到住处,赶忙让随从带着和氏璧抄小路回国。( )
4.阅读课文节选,完成练习。
蔺相如来到秦国,献了玉。秦王双手捧着宝玉,一边看一边赞扬,却绝口不提换城的事。
蔺相如明白秦王没有诚心,上前几步,说:“这玉虽好,但是也有瑕斑。让我指给您看。”
秦王信以为真,叮嘱侍从把和氏璧递给蔺相如。
蔺相如接过玉,退后几步,靠着宫殿的一根大柱子站定,义正词严地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池,因此把玉要了回来。您要是逼我,我的头颅和宝玉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说着,举起了和氏璧。
1.给下面的字词选择正确的说明。
万般无奈:“万般”选说明_________。
万般:①各种各样。 ②极其,专门。
免除后患:“免”选说明_________。
免:①去掉,除掉。 பைடு நூலகம்幸免。 ③不可。
2.那个故事发生的时刻是( )。
A.两千多年前 B.宋朝 C.唐代 D.现代
3.“报仇雪恨”的“雪”意思是“洗去、除去”的意思。那越王勾践要报什么仇,洗掉什么恨?在下面的答案中选择正确的答案,对的后面打上“√”,错的后面打上“×”。
秦王怕摔坏了宝玉,急忙叫人取来地图,随手指点了十五座城。
蔺相如明白秦王可不能有什么诚心,便说:“和氏璧是奇珍异宝。在我动身往常,我们大王斋戒了五天。假如大王诚心,也应当斋戒五天。五天后,我再把宝玉奉上。”秦王只好同意了。
1.选词填空。
靠着 退后 接过 站定
蔺相如( )玉,( )几步,( )宫殿的一根大柱子( ),义正词严地说。
三年级下语文同步试卷完璧归赵_沪教版
1.比一比,再组词。
壁( ) 斑( )
璧( ) 班( )
2.把词语填写完整。
完璧_________ 奇珍_________ 理直_________ 信以_________

沪教版三年级下册《完璧归赵》课件PPT

沪教版三年级下册《完璧归赵》课件PPT

秦王的反应如何呢?
起先:信以为真。 后来:只好同意。
再读课文,请你用一、二句 话来评价蔺相如。
拓展练习:
秦王的如意算盘落 空了,他会对大臣们说 些什么?
学习课文4----11小节。
蔺相如来到秦国,见过秦王,是怎样和秦 王斗智斗勇,把和氏璧完好无损地带回来的?
蔺相如一共说了几次话?哪几句?请用曲线划出。
1、见秦王没诚意,要回宝玉以争取主 动。
2、为了再一次试探秦王。 3、为了争取时间把宝玉送回赵国。
吩咐 嘱咐 蔺相如( )随从连夜把和氏璧送 回国,并( )他一路上要谨慎。
蔺相如把和氏璧完好无损地 送回赵国,他真是一个智勇双全 的人。
璧:和氏璧。
完:完好无损。
归:回归。 完璧归赵:和氏璧完好无损地回归赵国。 蔺相如:战国时候赵国的政治家。
和氏璧
僵持
蔺相如
秦国
头颅
斋戒Βιβλιοθήκη 侍从 宫殿 奉送通读课文,从文中找出一句是课题的最 好的解释句,并用横线划出来。
我一定要把和氏璧完好无损 地带回来! 为什么“一定”要把和 氏璧完好无损地带回来呢?

沪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完璧归赵

沪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完璧归赵

沪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完璧归赵这是一份沪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详情如下:【教学内容】:沪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完璧归赵》【教学目标】:1. 能够听懂、理解《完璧归赵》的故事情节;2. 能够用简单的语言讲述《完璧归赵》的故事情节;3. 能够在阅读、听说、写作中运用“本”字作为复合词头;4. 能够学习虚词“上”,“下”在短文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1. 全面理解《完璧归赵》的故事情节;2. 学习“本”字作为复合词头的应用;3. 熟练掌握“上”、“下”的在短文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熟练运用虚词“上”、“下”在短文中的意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谈论《完璧归赵》这个故事,让学生猜故事的主要内容,并通过图片、视频等辅助手段引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好奇心”。

2. 介绍一下本课的学习重点和难点,为后续教学做好铺垫。

二、学生阅读1. 学生自读短文,找出句中的“本”字。

2. 学生再次阅读短文,找出文章中“上”、“下”的用法。

三、教师讲解1. 教师简要讲解“本”的意义以及在复合词中的应用。

2. 教师讲解“上”、“下”在短文中的作用。

3. 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学生想象课文中描述的场景。

四、小组合作、讨论1. 学生分组,探讨故事的主要内容及背后的人物形象。

2. 每个小组选出代表报告它们的讨论结果。

五、全班交流1. 邀请代表分享小组讨论的成果,大家一起加强对故事的理解和感悟。

2.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故事中人物、情节、感情的变化等元素,加深对故事的理解和体验。

六、课后巩固1. 学生回忆并复述“《完璧归赵》的故事”。

2. 教师布置小作文,让学生描述自己在一个特定的情境中上或下的经历。

【教学反思】:本课教学通过启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设计了一系列课堂互动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其在课堂中参与到故事的情节中,从而提升了学生的积极性。

同时,采用小组合作、全班讨论等方式,使学生更好地发言和表达,并且在小组内相互交流,更好地理解故事。

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下册 完璧归赵教案 沪教版

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下册 完璧归赵教案 沪教版

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下册完璧归赵教案沪教版教学目标:1.认识生字9个;积累含近义词的成语;会使用“吩咐”和“嘱咐”。

2.学习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

读句子提出问题,并在课文中找出有关句子。

3.了解蔺相如完璧归赵的故事,体会他机智勇敢,不畏强暴的人物特点。

教学重难点: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提出问题,并在课文中找有关句子。

教学过程:一、导入揭题。

1.师:今天我们再学习一篇战国时候的文章-----“完璧归赵”。

2.释题:课题中的“壁”指的就是和氏壁。

“完”就是完好无损。

“归”:回归。

“完璧归赵”:和氏壁完好无损地回归赵国。

3.介绍蔺相如:战国时候赵国的政治家。

二、学习课文。

1.读通课文,从文中找出一句课题的最好的解释。

用“——”划出。

讨论后出示:“我一定把和氏壁完好无损地带回来!”2.再读这句话,提出疑问。

(为什么“一定”要把和氏壁完好无损地带回来呢?)(学习课文1--3节)3.蔺相如来到秦国,见过秦王,是怎样和秦王斗智斗勇,把和氏壁完好无损地带回来的?(学习课文4——9节)蔺相如一共说了几次话?(3次)哪几句?用“~~~-”划出。

第一句:见秦王没诚意,要回宝玉以争取主动。

第二句:为了再一次试探秦王。

第三句:为了争取时间把宝玉送回赵国。

秦王的反应如何呢?(起先:信以为真;后来:只好同意。

)4.再读课文,提出你还有哪些不理解的词语和句子,师生共同解决。

5.读了课文,请你用一、二个词语来评价蔺相如。

(有智慧、有勇有谋、有礼有节……)6.总结:课文通过三次语言描写,按“要回宝玉、争取时间、派人潜送”的顺序叙述了完璧归赵的过程,塑造了一个不畏强暴,有勇有谋的忠臣形象。

三、词语积累。

含近义词素(词句活动室)四、小练笔。

秦王的如意算盘落空了,他回对大臣们说些什么?附送: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下册家是什么 1教案沪教版W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3个生字,积累句子。

2.理解课文重点词句的意思。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课文的最后一节。

沪教版三年级下册《完璧归赵》精品课件

沪教版三年级下册《完璧归赵》精品课件

唐 雎 的
言之有“节” 道义
说 言之有“据”

技 言之有“力” 威力

他善于抓住对方的弱点,从“道义”
和“威力”两个方面,针锋相对,据
理力争,从而震慑对方,不辱使命。
启示一:
懂得一个道理:
说话技巧在人际交往,尤其是在重要 的外交关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要有意识地锻炼自己的说话能力,培 养自己的说话技巧。
重点掌握以下词语。
〖易〗 交换。 〖其〗 句中表希望的语气词。 〖加惠〗 给予恩惠。 〖弗〗 (fú)不。
〖因〗 于是。 〖错意〗置意,打主意。错,通“措”。
〖广〗 扩充。 〖逆〗 违背。
〖轻〗 轻视。
〖与〗 语气助词,相当于“吗”。 〖岂直〗 难道只是。 〖怫然〗(fú)盛怒的样子。 〖公〗 相当于“先生”,古代对人的尊称。 〖布衣〗 平民。
故事中人物有秦始皇、安陵君、唐雎。主要人物 是唐雎。
3、故事的主要矛盾是什么?最后的结果 是怎样的? 故事的主要矛盾是对安陵的拥有。 故事的结局是秦始皇放弃了吞并安陵的打算,
唐雎没有辜负出使之命。
思路结构:
A(1)
交代唐雎出使 秦国的原因。
秦王企图吞并安陵遭到拒绝 ,秦王不悦,表明安陵危在 旦夕。
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以君为长者 把……当作 以头抢地耳 用 徒以有先生也 因为
用、拿
重点语句
⑴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平民发怒时,也不过是摘了帽子,光着 脚,把头往地上撞罢了。
⑵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但是安陵君却违背我的意愿,是轻视我吗?
⑶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 秦王吓得变了脸色,跪直身子向唐雎道歉 说。
影响说话内容和语气、语调的因素有:

三年级下册语文课件-13. 完璧归赵丨沪教版 (共20张PPT)

三年级下册语文课件-13. 完璧归赵丨沪教版 (共20张PPT)

东( )西( ) 成( )结( )
面( )耳( )
词句活动室
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吩咐 嘱咐
蔺相如(
)随从连夜把
和氏璧送回国,并(
)他一
路上要谨慎。
拓展练习:
(1)任选一个词语,写一句话: 完好无损 信以为真 奇珍异宝 理直气壮
(2)你知道还有哪些成语故事吗?
作业:
(1)读句子,将合适的词语填入句中。 吩咐 嘱咐
和氏璧
13.完璧归赵
自学要求:
(1)轻声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 (2)用一、二句话说说“完璧归赵”的
意思。 (3)用直线划出课文中蔺相如说的话,
轻声读,想想他为什么要这样说。
组词: 璧( ) 秦( ) 殿( ) 壁( ) 奉( ) 股( )
颅( ) 斋( ) 僵( ) 领( ) 需( ) 缰( )
13.完璧归赵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理解“完好无损,信以为 真,奇珍异宝,理直气壮”的意思。
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在教师的指 导下尝用抓住人物 言行的方法复述“完璧归赵”的过程。
4、体会蔺相如的智勇双全、以维护国家尊 严为重的崇高品质。
临别的时候,蔺相如说:“大王放 心。如果秦国不是真心换城,我一定 把和氏璧完好无损地带回来!”
“这玉虽好,可是也有瑕斑。让我 指给您看。”
“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池, 所以把玉要了回来。您要是逼我,我的 头颅和宝玉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
“和氏璧是奇珍异宝。在我动身以 前,我们大王斋戒了五天。如果大王诚 心,也应当斋戒五天。五天后,我再把 宝玉奉上。”
①母亲( )他早去早回,别耽搁了。 ②爸爸再三( )我要好好学习。
(2)照样子用“一边……一边……”写句子。 例:秦王一边看一边称赞,却绝口

沪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完璧归赵》教案

沪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完璧归赵》教案

沪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完璧归赵》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1.2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1.3了解《完璧归赵》的历史背景,感受故事中的人物形象。

1.4学会概括故事情节,培养复述故事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2.2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3.2培养学生勇敢、智慧、诚信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1.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故事魅力。

1.2学习生字词,提高阅读能力。

2.教学难点:1.1理解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及故事寓意。

1.2学会概括故事情节,复述故事。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1教师简要介绍《完璧归赵》的背景,引发学生兴趣。

1.2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关于《完璧归赵》的故事。

2.自主学习2.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

2.2学生勾画出生字词,查阅字典、词典理解词义。

2.3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尝试概括故事情节。

3.课堂讨论3.1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课文中的重点句子,理解其含义。

3.2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人物形象,讨论其性格特点。

4.多媒体辅助教学4.1播放《完璧归赵》动画片段,帮助学生形象理解故事情节。

4.2学生根据动画内容,复述故事情节。

5.课堂小结5.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6.作业布置6.1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编写一段关于《完璧归赵》的故事。

6.2家长签字确认,监督孩子完成作业。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到了知识。

在课堂讨论环节,学生积极参与,表达自己的观点,对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多媒体辅助教学环节,动画片段的播放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提高了他们的阅读能力。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但在教学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部分学生对生字词的理解不够深入,对故事情节的概括不够准确。

三年级语文下册 第3单元 13《完璧归赵》课件1 沪教沪教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课件

三年级语文下册 第3单元 13《完璧归赵》课件1 沪教沪教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课件
不提换城的事。
蔺相如知道秦王没有诚意,上前几 步,说:“这玉虽好,可是也有瑕斑。让
我指给您看。”
12/8/2021
第十二页,共二十六页。
蔺相如来到秦国,献了玉。秦王双 手捧着宝玉(bǎo yù),一边看一边称赞,却绝口 不提换城的事。
蔺相如知道秦王没有诚意,上前几
步,说:“这玉虽好,可是也有瑕斑。让 我指给您看。”
12/8/2021
第十三页,共二十六页。
蔺相如接过玉,退后几步,靠着 宫殿的一根大柱子站定,理直气壮地 说:“我看您并不想(bù xiǎnɡ)交付十五座城 池,
所以把玉要了回来。您要是逼我,我
的头颅和宝玉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 上!”说着,举起了和氏璧。
12/8/2021
第十四页,共二十六页。
蔺相如接过玉,退后几步,靠着
12/8/2021
第一页,共二十六页。
和氏璧
(奇珍异宝(qí zhēn yì ) bǎo)
传说(chuánshuō),和氏璧是我国最有价值的 一块璧。据历史记载,这块璧洁白无瑕、光润 晶莹,能在暗处发光,能够除去尘埃,驱邪防 身,有夜光璧之称。把它放在房中,冬暖夏凉, 百步之内,蚊蝇蛇虫不侵,甚至有“得和氏 璧者,得天下”的传闻。
有一回,赵王得了一块宝玉——和氏璧。 秦王知道了,派人送来一封信,说愿意拿 十五座城来换这块玉。
赵王知道秦王只是想把宝玉骗到手,可 是不答应的话,又怕秦王以此(yǐ cǐ)为借口攻 打赵国,只好派蔺相如把宝玉送去。
12/8/2021
第十页,共二十六页。
战国时期,秦国最强。
有一回,赵王得了一块宝玉——和氏 璧。秦王知道了,派人送来一封信,说愿 意拿十五座城来换这块玉。
头颅
fèng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蔺相如知道秦王没有诚意,上前几步, 说:“这玉虽好,可是也有瑕斑。让我指给 您看。”
秦王信以为真,吩咐侍从把和氏璧递给 蔺相如。
蔺相如来到秦国,献了玉。秦王双手捧 着宝玉,一边看一边称赞,却绝口不提换城 的事。
蔺相如知道秦王没有诚意,上前几步, 说:“这玉虽好,可是也有瑕斑。让我指给 您看。”
/ 系,便下令放了蔺相如。 于是,蔺相如回到了赵国。
要求:
1.默读4 6小节。 2.用直线划出蔺相如来到秦国献了玉之后怎么说、怎么做的句 子。用波浪线划出秦王怎么做的句子。
蔺相如来到秦国,献了玉。秦王双手捧着宝玉, 一边看一边称赞,却绝口不提换城的事。
蔺相如知道秦王没有诚意,上前几步,说:“这 玉虽好,可是也有瑕斑。让我指给您看。”
蔺相如来到秦国,献了玉。秦王双手捧 着宝玉,一边看一边称赞,却绝口不提换城 的事。
蔺相如知道秦王没有诚意,上前几步, 说:“这玉虽好,可是也有瑕斑。让我指给 您看。”
秦王信以为真,吩咐侍从把和氏璧递给 蔺相如。
蔺相如来到秦国,献了玉。秦王双手捧 着宝玉,一边看一边称赞,却绝口不提换城 的事。
蔺相如知道秦王没有诚意,上前几步, 说:“这玉虽好,可是也有瑕斑。让我指给 您看。”
/ 这柱子上!”说着,举起了和氏璧。 秦王怕摔坏了宝玉,急忙叫人取来地图,随手指点了十五座城。 蔺相如知道秦王仍然没有诚意,说:“和氏璧是奇珍异宝。在我动身以前,我们大王 斋戒了五天。如果大王诚心,也应当斋戒五天。五天后,我再把宝玉奉上。”秦王只好同 意了。
蔺相如回到住处,立即让随从带着和氏璧抄小路回国。过了五天,秦王得知和氏璧已 被送走,非常恼怒。后来他冷静一想,杀了蔺相如非但得不到和氏璧,还会弄僵两国的关
蔺相如知道秦王没有诚意,上前几步,
说:“这玉虽好,可是也有瑕斑。让我指给
您看。”
秦王信以为真,吩咐侍从把和氏璧递给
蔺相如。
蔺相如来到秦国,献了玉。秦王双手捧 着宝玉,一边看一边称赞,却绝口不提换城 的事。
蔺相如知道秦王没有诚意,上前几步, 说:“这玉虽好,可是也有瑕斑。让我指给 您看。”
秦王信以为真,吩咐侍从把和氏璧递给 蔺相如。
说:“这玉虽好,可是也有瑕斑。让我指给
您看。”
秦王信以为真,吩咐侍从把和氏璧递给 蔺相如。 ~~~~~~~~~~~~~~~~~~~~~~~~~~~~~~~~~~~~~~~~~~~~~~~~~~~~~~~~~~~~~
~~~~~~~~~~~
蔺相如来到秦国,献了玉。秦王双手捧 着宝玉,一边看一边称赞,却绝口不提换城 的事。
秦王信以为真,吩咐侍从把和氏璧递给蔺相如。
蔺相如来到秦国,献了玉。秦王双手捧 着宝玉,一边看一边称赞,却绝口不提换城 的事。
蔺相如知道秦王没有诚意,上前几步, 说:“这玉虽好,可是也有瑕斑。让我指给 您看。”
秦王信以为真,吩咐侍从把和氏璧递给 蔺相如。
蔺相如来到秦国,献了玉。秦王双手捧 着宝玉,一边看一边称赞,却绝口~~~不~~~提~~~~换~~~~城~~~ 的事。 ~~~~~~~~~~~~~~~~~~~~~~~~~~~~~~~~~~~~~~~~~~ ~~~~~~~~蔺相如知道秦王没有诚意,上前几步,
战国时期,秦国最强。 有一回,赵王得了一块宝玉 和氏璧。秦王知 道了,派人送来一封信,说愿意拿十五座城来换这块 玉。 赵王知道秦王只是想把宝玉骗到手,可是不答应 的话,又怕秦国以此为借口攻打赵国,只好派蔺相如 把宝玉送去。临别的时候,蔺相如说:“大王放心。 如果秦国不是真心换城,我一定把和氏璧完好无损地 带回来!” 蔺相如来到秦国,献了玉……
战国时期,秦国最强。 有一回,赵王得了一块宝玉 和氏璧。秦王知 道了,派人送来一封信,说愿意拿十五座城来换这块 玉。 赵王知道秦王只是想把宝玉骗到手,可是不答应 的话,又怕秦国以此为借口攻打赵国,只好派蔺相如 把宝玉送去。临别的时候,蔺相如说:“大王放心。 如果秦国不是真心换城,我一定把和氏璧完好无损地 带回来!” 蔺相如来到秦国,献了玉……
蔺相如知道秦王没有诚意,上前几步, 说:“这玉虽好,可是也有瑕斑。让我指给 您看。”
秦王信以为真,吩咐侍从把和氏璧递给 蔺相如。
蔺相如来到秦国,献了玉。秦王双手捧 着宝玉,一边看一边称赞,却绝口不提换城 的事。
蔺相如知道秦王没有诚意,上前几步, 说:“这玉虽好,可是也有瑕斑。让我指给 您看。”
秦王信以为真,吩咐侍从把和氏璧递给 蔺相如。
4 11自然段
蔺相如来到秦国,献了玉。秦王双手捧着宝玉,一边看一边称赞,却绝口不提换城 的事。
蔺相如知道秦王没有诚意,上前几步,说:“这玉虽好,可是也有瑕斑。让我指给您
/ 看。” 秦王信以为真,吩咐侍从把和氏璧递给蔺相如。 蔺相如接过玉,退后几步,靠着宫殿的一根大柱子站定,理直气壮地说:“我看您并 不想交付十五座城池,所以把玉要了回来。您要是逼我,我的头颅和宝玉就一块儿撞碎在
秦王信以为真,吩咐侍从把和氏璧递给 蔺相如。
蔺相如来到秦国,献了玉。秦王双手捧 着宝玉,一边看一边称赞,却绝口不提换城 的事。
蔺相如知道秦王没有诚意,上前几步, 说:“这玉虽好,可是也有瑕斑。让我指给 您看。”
秦王信以为真,吩咐侍从把和氏璧递给 蔺相如。
蔺相如来到秦国,献了玉。秦王双手捧 着宝玉,一边看一边称赞,却绝口不提换城 的事。
13 完璧归赵
战国时期,秦国最强。 有一回,赵王得了一块宝玉 和氏璧。秦王知 道了,派人送来一封信,说愿意拿十五座城来换这块 玉。 赵王知道秦王只是想把宝玉骗到手,可是不答应 的话,又怕秦国以此为借口攻打赵国,只好派蔺相如 把宝玉送去。临别的时候,蔺相如说:“大王放心。 如果秦国不是真心换城,我一定把和氏璧完好无损地 带回来!”
蔺相如来到秦国,献了玉。秦王双手捧 着宝玉,一边看一边称赞,却绝口不提换城 的事。
蔺相如知道秦王没有诚意,上前几步, 说:“这玉虽好,可是也有瑕斑。让我指给 您看。”
秦王信以为真,吩咐侍从把和氏璧递给 蔺相如。
蔺相如来到秦国,献了玉。秦王双手捧
着宝玉,一边看一边称赞,却绝口不提换城
的事。
答应以十五城换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