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2016年高考真题——江苏卷(精校解析版)

【历史】2016年高考真题——江苏卷(精校解析版)
【历史】2016年高考真题——江苏卷(精校解析版)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题3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2016·江苏单科,1)中国传统家族有“长兄如父”“小儿不及长孙”的说法。这些说法体现的是( )

A.家族和睦B.等级秩序

C.贵族世袭D.宗法观念

2.(2016·江苏单科,2)《史记》记载:“秦王发图,图穷匕首见……(荆轲)乃引其匕首以掷秦王,不中,中铜柱。”山东嘉祥武氏祠的汉代画像石《荆轲刺秦王》(如图)再现了这一场景。《史记》记载和这块画像石在( )

A.描绘上是一致的B.形式上是一致的

C.风格上是一致的D.主题上是一致的

3.(2016·江苏单科,3)《无锡道中赋水车》咏颂:“翻翻联联衔尾鸦,荦荦确确蜕骨蛇……天公不念老农泣,唤取阿香推雷车。”这里“水车”的使用( )

A.开启农具自动化的先河B.提高了农田抗旱的能力

C.标志着灌溉技术的成熟D.使农业摆脱自然的束缚

4.(2016·江苏单科,4)“宋沿唐制,亦贵进士科。然唐时犹兼采誉望,不专辞章。宋则糊名考校,一决文字而已。”由此可见,与唐代科举相比,宋代( )

A.考试程序更加公正B.取士科目有所减少

C.进士及第尤为尊贵D.录取人数大大增加

5.(2016·江苏单科,5)明末思想家李贽是一位狂狷之士:他剃光头发留着长须,“儒帽裹僧头”,穿着亦僧亦儒的怪异服装;他讲学传道,却收女弟子。由此可见,李贽( ) A.致力于儒学和佛教的融合

B.认可明代妇女地位的变化

C.力图冲破封建传统的束缚

D.渴望得到超然物外的自由

6.(2016·江苏单科,6)有学者认为,《天朝田亩制度》在晚清思想史中具有独特性,显示了传统思想里从未有过的一种组合,即“财产共有与权力全面控制的组合”。在这种思想的

“组合”过程中,没有

..对其产生影响的是( )

A.农民起义中的“均贫富”思想

B.基督教平等思想

C.《礼记·礼运》中“大同”思想

D.“中体西用”思想

7.(2016·江苏单科,7)1884年刊行的直隶《玉田县志》载:“洋舶互市……我之需于彼者,至不可胜数,饮食日用曰洋货者,殆不啻十之五。”又据光绪《雄县乡土志》:“亚谷城村,居民多以熬硝或以硫黄蘸促灯为业,自火柴行,而此业渐歇。”综合这些材料,可知这一时期( )

A.经营洋货和新产品的店铺增多

B.中国传统的手工业遭到沉重打击

C.洋货的销售在口岸遭到了抵制

D.外来技术的传入促进手工业发展

8.(2016·江苏单科,8)1897年10月,严复等人在天津创办《国闻报》,一方面选择百余种外国报刊作为稿件来源,另一方面还派员到各地采访,国内偏重于北方各省,国外则设访员于伦敦、巴黎、柏林、彼得堡、纽约、华盛顿等处。这表明( )

A.国内无报刊供其选稿

B.维新派要让读者了解国内外大事

C.清政府允许自由办报

D.维新思想的传播仅限于北方各省

9.(2016·江苏单科,9)下表是1894~1914年英、日等国占中国对外贸易总值的百分比。

A.《马关条约》签订后日本加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B.对英贸易比重降低表明英国国际地位的明显下降

C.这一阶段帝国主义列强的经济侵略以商品倾销为主

D.对其他国家贸易比重变化折射出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10.(2016·江苏单科,10)1921年成都警察厅发布通令:“近日妇女每多剪发齐眉,并梳

拿破仑、华盛顿等头式(流行的男式发型),实属有伤风俗,应予以禁止,以挽颓风……如敢固违,定以妇女坐法并处罚家长。”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剪发齐眉成为妇女的普遍选择

B.男女平等思想逐渐深入人心

C.新潮女性的行为冲击传统习俗

D.处罚措施体现民国法治精神

11.(2016·江苏单科,11)1938年1月,国民政府为管理全国经济事务,将实业部改组为经济部,其职权范围包括了战时主要生产领域和商业领域,下属机构众多。经济部的设立( )

A.适应了战争持久化的需要

B.标志着工作重心转向经济领域

C.提高了后方百姓生活水平

D.导致抗战时期行政效率的低下

12.(2016·江苏单科,12)对于即将参加的某国际会议,中国代表团定下的外交基调是:争取越南南北以北纬16度线为界实现停战,促使法军撤出,反对美国干涉。这次国际会议是( )

A.日内瓦会议

B.万隆会议

C.第一届不结盟政府首脑会议

D.第26届联合国大会

13.(2016·江苏单科,13)下图是我国“一五”计划期间为配合大规模建设而绘制的宣传海报。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

A.远处的工厂寓意工业化基本实现

B.图下的文字宣传了绿色环保观念

C.往来的船只说明交通运输业基础良好

D.工作的场景展现工人投身建设的热情

14.(2016·江苏单科,14)雅典将领阿里斯蒂德被公民大会陶片放逐后,仅过了两年多就被

召回,因为波斯大军入侵,需要他参与作战。打败波斯后,他得以重新任职,而指挥战争获得胜利的功臣地米斯托克利却被陶片放逐。由此可见( ) A .多数人的意愿未必代表公平正义 B .陶片放逐法是对将领去留的表决 C .直接民主导致了雅典的派系纷争 D .主权在民容易导致城邦内部混乱

15.(2016·江苏单科,15)某学者认为:他们摆脱了对上帝的恐惧,但是仍然对神表现出尊敬的态度。他们嘲笑六天创造世界的观念,但是仍然相信宇宙是上帝按照理性计划设计的完美结合的机器,是人类永久居住的场所。“他们”是( ) A .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家 B .宗教改革的发起者 C .启蒙运动时期的思想家

D .进化理论的倡导者

16.(2016·江苏单科,16)下表是美国制宪会议中出现的三个国会建设方案。

A .选举是民主原则的基本体现

B .国会是代议政体的权力中枢

C .妥协是现代政治的重要机制

D .分权是共和制度的关键措施

17.(2016·江苏单科,17)下图是19世纪英国国民总收入来源示意图。

对该图解读正确的是( )

A .19世纪英国农业、林业和渔业处于稳定增长阶段

B .第二产业收入的增长与其发展的阶段特征不相符

C .第三产业收入的增长并未体现工业化阶段的特征

D .经济收入与国民经济在结构的变化上呈现出一致

18.(2016·江苏单科,18)近代某画家的油画中这样描绘:画面中央矗立着天主教堂,它的

塔尖直指天空;画面下方是一群卑微的人,正在河边工作;右边是幽静的小镇和高高的拱桥;天上的云彩和落日似乎在保佑着教堂和小镇。这一切让人显得格外渺小。有学者认为,该画充满对自然的赞美,富有宗教神秘感。据此判断这幅画属于( )

A.现实主义流派B.浪漫主义流派

C.印象主义流派D.现代主义流派

19.(2016·江苏单科,19)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政府在各地组建了数千个拖拉机站。每个站配备一批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大提高,但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农业并没有明显增产。造成这一后果的主要原因是( )

A.农村缺少机械操作员B.农业正在进行集体化

C.农民缺乏生产积极性D.农庄没有土地所有权

20.(2016·江苏单科,20)1987年,英、法、意等12国签署了单一欧洲文件,一致同意制定共同的生产标准,消除资本流动的障碍,寻求统一的税率,相互承认别国颁发的专业和商业执照,遵守共同的劳动权利宪章。各国将共同创建一个“没有国界的欧洲”。该文件的签署( )

A.启动了欧洲经济的多领域合作

B.为欧盟成立奠定基础

C.表明了欧洲政治一体化的实现

D.为欧元发行扫清障碍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题,满分60分,包括必做题和选做题两部分。其中第21题~第23题为必做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24题为选做题,包括A、B、C、D四小题,请选定其中两小题,并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若多做,则按作答的前两小题评分。21.(2016·江苏单科,21)(12分)历代王朝的商业政策蕴含着一以贯之的经济思想,也会因时代变化而作出调整。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汉文帝变“抑商”政策为“惠商”政策。下令“开关梁,弛山泽之禁”。这些措施实行后,出现了“富商大贾周游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的隆盛局面。人民可以进入山泽自由樵采、捕捞,以补助生活。但文、景时期,抑商政策中之“市井之子孙亦不得仕宦为吏”的规定一直未取消。

材料二在西汉中前期,出现了“用贫求富”的热潮。求富最有效的途径是经商。经商也有经商的学问,商人们把“求利”看做是人生的主要追求目标,有“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的说法。为了求利而总结的经验,有“夫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绣文不如倚市门。此言末业贫者之资也”,还有“以末致财,用本守之”等。

——以上材料摘编自张传玺《简明中国古代史》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汉文帝“惠商”政策的做法和成效。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战国至汉文帝统治前“抑商”政策的主要目的及其经济后果。(6分)

(2)据材料二,概述西汉中前期的“求富”观念。(3分)

(3)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抑商”和“惠商”的关系(3分) 22.(2016·江苏单科,22)(15分)新文化运动中的思想先驱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深刻的

反思。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尖锐地批评了传统儒学的有关内容,但是他们并未全盘否定儒学。中国的文化、社会和历史,是一个较之传统儒家意义更为广大的传统。在对待这个大传统的态度问题上,新文化运动没有“全部摒弃”“彻底否定”的看法。陈独秀认为,中国文明,包括儒家学说中所包含的许多积极有益的内容,实际上与人类文化的普遍价值相联系相一致。上海某报批评北京大学设立“元曲”的课目,指元曲为“亡国之音”,认为不当讲授。陈独秀反对这一看法。他还公开承认,钱玄同废除汉字的主张过于急切,是对传统语言文字用了“用石条压驼背的医法”。

——摘编自李良玉《思想启蒙与文化重建》材料二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们本身都是非常激烈的。他们不承认任何传统的权威和因袭的教条,礼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乃至汉字、中医、京剧等传统文化,都遭到无情的批判。这个勇猛的、也是简单而绝对的批判运动,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虽不可避免地具有一些形式主义的偏向。

——摘编自李新《中华民国史》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分析这些认识产生的原因。(6分)

(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对传统文化的认识。(9分)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280字左右

23.(2016·江苏单科,23)(13分)1946年,美国和苏联两国外交官向各自政府提交了研究报告,对政府的外交政策以及两国间的“冷战”产生了影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美国驻苏大使馆代办凯南向美国政府提交了8 000字的“长电报”。电文中认为,克里姆林宫对世界事务的认知根源于苏联传统的不安全感。为了求得安全,他们从未考虑与对手达成妥协,而是要将对手置于死地。凯南还将苏联描绘为一个专制传统早已与意识形态强制相整合的国家,因而它认为外部世界是敌对的。美国必须把对付苏联放在美国对外政策的首位。

——摘编自周建明《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基本逻辑》等材料二苏联驻美大使诺维科夫写了一篇名为《战后美国的外交政策》的报告。报告认为,战后美国争霸世界的动因是垄断资本的帝国主义扩张。美国利用第二次世界大战其竞争对手被削弱的时机,其资本已渗透到世界的许多国家,加强了在世界的经济地位。美国正在从国外和国内两个方向,集中反动力量对苏联进行包围。美国已成为苏联的对手。美国正运用着资本和军事这两种武器妄图达到其称霸世界的目的。

——摘编自刘子奎《二十世纪东西方关系》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凯南“长电报”的主要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长电报”中提到的美苏已由战时盟友变为“对手”这一变化产生的原因。(6分)

(2)据材料二,概括诺维科夫报告的主要内容。(3分)

(3)据上述材料,归纳凯南“长电报”和诺维科夫报告核心内容的共同之处,指出这两个报告形成各自认识的依据。(4分)

24.(2016·江苏单科,24)【选做题】本题包括A、B、C、D四小题,请选定其中两小题,

并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若多做,则按作答的前两小题评分。

A.【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0分)

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它具有明显的历史局限性。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人们有理由推断,农民对解放宣言会无比感激,无比高兴。可实际上,宣言在农民中间引起的与其说是欣喜,不如说是失望。要理解这一奇特的事实,我们就必须努力置身于农民的立场来看待这个问题。有一点我们必须注意到,所有那些含含糊糊、激情洋溢的有关自由劳动、人类尊严、民族进步一类的言辞,落到俄国农民耳朵里,犹如雨滴砸在花岗岩上一般。他想要的不过是一座可以住的房子,有食物吃,有钱买衣服穿而已。

——摘编自华莱士《俄国》材料二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逼迫沙皇政府展望未来并加快现代化的步伐,因为如若不然,俄国就会永远不再是一个强国。但是,沙皇政府则怀旧地回顾过去,希望改革能巩固俄国而无须削弱独裁统治。政府对待贵族的态度反映了它最重要的艰难选择:一方面,想要实施现代化的欲望促使它有时候采取与其需要相反的行动,例如,解放农奴。另一方面,想要保持独裁专制制度和社会稳定性的愿望,又促使沙皇把贵族作为传统的基础来依靠。

——摘编自莫斯《俄国史》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农民”对“解放宣言”不满的原因。(4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俄国农奴制改革具有保守倾向的原因。(3分)

(3)据上述材料,总结俄国农奴制改革“怀旧”保守致使改革不彻底的教训。(3分)

B.【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0分)

李时珍编撰的《本草纲目》代表着中国古代药物学的最高成就。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作为一名医生,李时珍非常注重药物名实的考证。鉴于历代本草虽屡经修订,仍有不少错误,于是他立志重修本草,经过多年寻访,三易其稿,终于完成了举世闻名的《本草纲目》……生姜是味常用药,可历代药书都强调生姜不可多食、久食,但未提及生姜的害处。李时珍便天天食之,结果“眼发热”,后他在《本草纲目》中写道:“食姜久,积热患目疾,珍屡试有准。”

——摘编自卢嘉锡《中国科学技术史》等材料二《本草纲目》成书于1578年,但已谈到接种疫苗以防治天花及今天仍在应用的一些医药用品。欧洲学者普里高津在论及《本草纲目》等中国古代医药学著作时曾高度评价:“中国传统的学术思想是首重于研究整体性和自然性,研究协调与协和。现代新科学的发展更符合中国的哲学思想。”

——摘编自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李时珍从事药物研究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本草纲目》的优点。(7分)

(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以《本草纲目》为代表的中国古代科技文明的特点

和地位。(3分)

C.【探索历史的奥秘】(10分)

二里头遗址的发掘推动了夏史研究。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见下图。

材料二20世纪初,甲骨文的破译和近代考古学的引进为历史研究注入新的活力,开辟了新的途径……自从王国维最先揭破这一道理之后,不少人相信“地下之材料”与“纸上之材料”的结合将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成果。商史的突破性进展如此,夏史也有这种可能。

——袁行霈《中华文明史》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二里头文化遗存的主要类型,指出目前根据考古发现测定文物年代的主要技术手段。(4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以来夏史研究的新方法及其对夏文化研究的意

义。(6分)

D.【世界文化遗产荟萃】(10分)

奥斯维辛集中营是具有警示意义的世界文化遗产,这里曾是虐待和杀戮犹太人的人间地狱。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到1941年冬,虽然约150万犹太人已被枪决,纳粹分子仍感到这一缓慢笨重方式的效率有许多地方需要改进,并且他们发现这对士兵的士气也不好。有组织杀害的机构化建立在工作分工的基础上,并在专门为此目的设计的特殊装置里完成。它将行刑者同受害者的距离拉大——这是一场如此大规模灭绝计划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心理优势。这一大规模官僚及工业化屠杀世界的“首府”是奥斯维辛。

——摘自巴尔纳维《世界犹太人历史》材料二纳粹屠犹事件无疑是人类历史上发生的一起暴虐的屠杀行径。从本质上说,这一由纳粹德国实施的对犹太人的大屠杀是对人类文明基础的否定。尽管中国远离欧洲,但对纳粹屠犹事件还是表现出了应有的关注。纳粹屠犹研究为中国人民提供了一种极为有价值的参考,使他们可以一个新的角度重新审视侵华日军对中国人民的屠杀。

——摘编自徐新《纳粹屠犹研究在中国》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德国法西斯迫害犹太人的历史背景,指出纳粹建造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目的。(5分)

(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纳粹屠犹和侵华日军屠杀中国人的罪恶实质,深入

思考二战期间德日法西斯罪行的警示意义。(5分)

参考答案

1.考点:本题考查古代宗法制度

解析“家族和睦”不是材料体现的主题,故A项错误;“等级秩序”不是宗法制的内涵,故B项错误;“贵族世袭”不属于材料中的信息,故C项错误;材料中“长兄如父”“小儿不及长孙”体现了宗法制下嫡长子继承制,故D项正确。

答案 D

2.考点:本题考查史料研究

解析根据题干图文信息,可知二者描绘明显不一致,故A项错误;《史记》是文献记载,汉代画像石是通过图像形式表述,故B项错误;《史记》站在官方立场,汉代画像石从民间立场角度,风格不一致,故C项错误;两则史料都是描述荆轲刺秦王的史实,主题一致,故D项正确。

答案 D

3.考点:本题考查古代灌溉工具

解析根据材料“唤取阿香推雷车”可知“水车”使用的是人力,不是农具自动化,故A 项错误;“水车”属于灌溉工具,能提高农田抗旱的能力,故B项正确;“水车”属于简易灌溉工具,标志着灌溉技术成熟的是筒车,故C项错误;当时的农业生产不可能摆脱自然条件的束缚,故D项错误。

答案 B

4.考点:本题考查古代科举制度

解析材料“糊名考校,一决文字而已”说明采用密封考试形式,有利于考试的公平公正,故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涉及“取士科目有所减少”的信息,故B项错误;材料信息“亦贵进士科”说明C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录取人数的变化,故D项错误。

答案 A

5.考点:本题考查明清之际儒学

解析李贽批判儒家思想,并未致力于儒学和佛教的融合,故A项错误;明代妇女地位低下,李贽主张男女平等,故B项错误;材料信息“讲学传道,却收女弟子”说明李贽违背传统礼教,想冲破封建传统的束缚,故C项正确;“超然物外的自由”不是李贽的追求,故D项错误。

答案 C

6.考点:本题考查《天朝田亩制度》

解析《天朝田亩制度》的主张体现了以平均地产为核心的平均主义思想,故A项不符合题意;“拜上帝教”创立过程中吸收了基督教平等思想和儒家“大同”思想,故B、C项不符合题意;“中体西用”思想是洋务派的思想主张,故D项符合题意。

答案 D

7.考点:本题考查晚清中国经济结构变动

解析题干说明中国传统经济伴随着洋货冲击而逐渐解体,故B项正确;A项在材料信息中并未体现,排除;材料中“殆不啻十之五”说明“部分”开始使用,并不是“抵制”,故C 项错误;材料主要体现了外来商品对中国传统手工业的冲击,故D项错误。

答案 B

8.考点:本题考查维新思想

解析维新变法时期报纸比较多,除了《国闻报》,还有《时务报》等,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信息“选择百余种外国报刊作为稿件来源”说明维新派的目的是传播国外新思想,故B 项正确;清政府对各种思想管控较严,不可能允许自由办报,故C项错误;维新思想散播于全国,“偏重于北方各省”,不等于“仅限于北方各省”,故D项错误。

答案 B

9.考点:本题考查《马关条约》

解析根据表格信息,1894~1914年日本对中国的贸易比例呈上升趋势,这体现了日本对中国经济侵略的加剧,故A项正确;此时,英国仍然是世界强国,对英贸易比重降低但仍远远高于其他国家,故B项错误;甲午中日战争之后,帝国主义列强的经济侵略以资本输出为主,故C项错误;晚清中国国际地位较低,故D项错误。

答案 A

10.考点:本题考查近代社会生活变迁

解析材料描述的仅是个别现象,并不是当时妇女的普遍选择,故A项错误;男女平等思想在近代并没有深入人心,故B项错误;材料信息“实属有伤风俗,应予以禁止”体现了政府的态度是限制该行为,说明当时女性的新潮行为冲击了传统习俗,故C项正确;材料中并没有体现法治精神,故D项错误。

答案 C

11.考点:本题考查国民政府战时统制经济政策

解析由时间“1938年”和“经济部的‘职权范围’”可知,经济部的设立有利于为抗战提供持久的物质保障,故A项表述正确;题干未涉及国民政府工作重心的转移,排除B项;C项表述过于夸大经济部的作用,排除;题干中未涉及经济部设立前后,国民政府行政效率的比较,排除D项。

答案 A

12.考点:本题考查建国以来的外交活动

解析由题目的信息可知该国际会议与和平解决越南问题有关。为了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1954年,中、美、英、法、苏及有关国家外长,在日内瓦举行会议。故A项表述正确;B项的参与国为亚非国家,故排除;中国并未参加第一届不结盟政府首脑会议,排除

C项;第26届联合国大会召开于1971年,晚于法军撤出越南的时间,故排除D项。

答案 A

13.考点:本题考查建国初期的“一五”计划

解析迄今,我国尚未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排除A项;建国初期,不可能出现“绿色环保观念”,排除B项;建国初期,我国交通运输业基础薄弱,排除C项;图片主要体现了“一五”计划期间工人投身于大规模工业化建设的热情。故选D。

答案 D

14.考点:本题考查雅典民主政治

解析题干材料主要反映了雅典公民利用代表多数人意志的“陶片放逐法”将功臣地米斯托克利放逐的现象。这反映了直接民主制下素养不同的人享有同等的国家管理权,很可能会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和误用,故A项表述正确;“陶片放逐法”主要针对某些别有企图的野心家,排除B项;题干中未涉及“雅典的派系纷争”和“城邦内部混乱”,排除C、D项。答案 A

15.考点:本题考查近代以来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解析A、B两项中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均以人文主义为指导思想,与题目信息“理性”不符,故排除;题目信息“他们摆脱了对上帝的恐惧……但是仍然相信宇宙是上帝按照理性计划设计的完美结合的机器”反映了启蒙运动期间反对教权主义和倡导理性主义的思想,故C项表述正确;D项中的“进化论”有力地挑战了封建神学创世说,与题目中的信息“他们……相信宇宙是上帝按照理性计划设计的完美结合的机器”不符,故排除。

答案 C

16.考点:本题考查美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特点

解析表格中未涉及选举在民主政治中的重要作用,排除A项;“国会是代议政体的权力中枢”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B项;“最终方案”中对国会参议员和众议员的组成的不同规定,体现了大州与小州间的妥协,故C项正确;表格中未涉及三权分立的原则,排除D项。答案 C

17.考点:本题考查两次工业革命对英国的影响

解析19世纪,英国农业、林业、渔业在国民总收入中的比重大幅度下降,排除A项;19世纪的英国,伴随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第二产业收入在国民总收入中的比重不断上升,故B项表述错误;19世纪的英国,由于工业化的进程不断加快,相当多的劳动力因机器的采用被迫脱离工业生产,为第三产业的发展准备了条件,故C项表述错误;19世纪的英国,第一产业在国民总收入中的比重不断下降,第二、三产业在国民总收入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反映了19世纪的英国因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而导致国民经济结构的变化。故D项的表述正确。

答案 D

18.考点:本题考查近代以来的美术流派

解析题目中未涉及注重表现社会现实,排除A项;根据题干信息“该画充满对自然的赞美”可知该幅美术作品属于积极追寻理想世界的浪漫主义美术作品,故B项正确;题目中未涉及“醉心于光和色的研究”,排除C项;题目中未涉及反传统和反理性,排除D项。

答案 B

19.考点:本题考查斯大林模式

解析A项表述与“每个站配备一批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大提高”不符,排除;B项表述无法反映“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大提高”的现象,排除;斯大林模式下,国家片面发展重工业,从农民那里拿走的东西过多,导致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高,严重阻碍了农业的发展,这与材料信息“农业并没有明显增产”相符,故C项的表述正确;D项的表述与苏联的土地归国家或集体所有的史实不符,故排除。

答案 C

20.考点:本题考查欧洲的联合

解析A项应为1967年欧洲共同体成立的影响,早于题目中的时间“1987年”,故排除;“共同创建一个‘没有国界的欧洲’”有利于进一步深化集团内部的合作,为欧洲联盟的诞生奠定了基础,故B项表述正确;欧洲政治一体化只是一种趋势,目前仍未真正实现,C项表述错误;欧元于1999年问世,于2002年进入流通领域,与题目中时间不符,排除D项。答案 B

21.考点:本题考查古代的重农抑商政策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做法”依据材料一中“下令‘开关梁,弛山泽之禁’”回答;“成效”依据“富商大贾周游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以补助生活”归纳;第二小问,结合重农抑商的目的以及影响,从“经济角度”回答。第(2)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中“商人们把‘求利’看做是人生的主要追求目标”“用贫求富”“以末致财,用本守之”的信息归纳。第(3)问,依据所学围绕“抑商和惠商属于不同时期的经济政策”从正反两个角度阐述作答。

答案(1)做法:取消关卡和禁令(允许自由经商)。

成效:商业(经济)快速发展;民众生活得到改善。

目的:巩固小农经济;维护封建统治。(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

后果:阻碍商品经济发展(压抑经济活力)。

(2)观念:利润是商人的主要追求目标;经商是实现富裕的最有效途径;购买土地可以更好地保存财富。

(3)关系:抑商是基本的经济政策;惠商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阶段性政策;在某些时期同时存在抑商政策和惠商政策。

22.考点: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中“没有‘全部摒弃’”“彻底否定”“儒家学说中所包含的许多积极有益的内容”以及材料二中“不承认任何传统的权威和因袭的教条”回答;第二小问,依据新文化运动的社会背景,从内外两个角度回答。第(2)问,属于小论文撰写,首先要依据材料中信息提取相应的观点,其次要对提炼的观点进行论证。本题从信息中可以提取“新文化运动时期代表人物并不是对传统文化完全否定”,结合材料中信息以及所学进行论证即可。

答案(1)认识:传统文化中存在积极有益成分,不能全盘否定;传统文化中存在封建落后因素,不能全盘肯定。

原因:抵制尊孔复古逆流的需要;受到启蒙思想(民主思想)影响。

(2)略

23.考点:本题考查美苏两极格局形成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中“苏联传统的不安全感”“从未考虑与对手达成妥协”“把对付苏联放在美国对外政策的首位”的信息概括;第二小问,依据两极格局形成的背景,从意识形态、国家利益、社会制度等角度分析。第(2)问,依据材料二中“其资本已渗透到世界的许多国家”“集中反动力量对苏联进行包围”“达到其称霸世界的目的”的信息归纳。第(3)问,第一小问,依据美国称霸世界的目的以及结果来回答“共同之处”;第二小问,“凯南的‘长电报’”依据材料一中“苏联传统的不安全感”以及美苏意识形态不同来回答,“诺维科夫报告”依据材料二中美国称霸世界的目的,从美国国家性质角度分析回答。

答案(1)内容:苏联的外交政策根源于其文化传统;苏联外交具有不妥协的特点;苏联是美国最主要的对手。

原因:意识形态(社会制度)的对立;国家利益的冲突;美苏成为最强大的国家。

(2)内容:美国加强对世界各地的经济渗透;美国企图全方位包围苏联;美国的战略目标是称霸世界。

(3)共同之处:美苏必然走向对抗;夸大对手的威胁。

依据:“长电报”:苏联的专制传统和意识形态。

诺维科夫报告:美国的帝国主义本质。

24. A.【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0分)

考点:本题考查俄国农奴制改革

解析第(1)问,依据材料一中“置身于农民的立场”并结合农奴制改革中有关农奴经济和政治地位的内容回答。第(2)问,依据材料二中“保持独裁专制制度和社会稳定性”“沙皇把贵族作为传统的基础来依靠”的信息,结合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形式和主持者归纳。第(3)问,依据材料中保守性措施,结合所学知识,从“改革要与人民群众利益结合、对待守旧势力以及进取的精神”等角度分析回答。

答案(1)原因:农民缴纳高额赎金;地主割占好地;农民仍受村社限制(管理);农民的要求未得到满足。

(2)原因:自上而下的改革(沙皇主持改革);专制制度影响;维护贵族利益。

(3)教训:改革要关注人民利益;改革要摆脱旧势力束缚;改革要有展望未来敢于进取的勇气。

B.【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0分)

考点:本题考查李时珍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中“药物名实的考证”“立志重修本草”“三易其稿”“天天食之”的信息概括;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从分类、药物品种、内容以及吸收前人经验等角度回答。第(2)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中“接种疫苗以防治天花及今天仍在应用”“首重于研究整体性和自然性”的信息归纳;第二小问,从领先世界的角度回答。答案(1)特点:药物研究与行医相结合;重视亲身实践;具有精益求精的态度。

优点:吸取前人的经验和教训;涉及多门学科(分类细致);收集的药物品种丰富(内容丰富);图文并茂。

(2)特点:注重解决实际问题;注重整体性。

地位:曾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C.【探索历史的奥秘】(10分)

考点:本题考查二里头文化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图片中“祭祀遗存区”“墓葬集中分布区”“铸铜作坊”的信息概括;第二小问,结合所学内容,从技术手段角度回答。第(2)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中“甲骨文的破译和近代考古学的引进”的信息归纳;第二小问,依据材料二中“商史的突破性进展如此,夏史也有这种可能”的信息,从弥补史料、纠正传统史学错误以及研究历史新发现等角度思考回答。

答案(1)类型:遗迹;遗物;墓葬。

技术手段:14C测定。

(2)新方法:文献资料与考古资料相结合;甲骨文的破译和运用。

意义:弥补了夏史研究中文献记载的不足;纠正了以往夏史研究中的错误;有助于深入研究中国文明的起源。

D.【世界文化遗产荟萃】(10分)

考点:本题考查奥斯维辛集中营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中“纳粹分子”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德国法西斯上台以及思想宣传的目的等角度回答;第二小问,依据材料一中“约150万犹太人已被枪决”“工业化屠杀世界的‘首府’”的信息,并结合所学概括作答。第(2)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中“对人类文明基础的否定”的信息归纳;第二小问,依据材料二中“重新审视

2015年江苏省高考数学试题及答案(理科)【解析版】

2015年江苏省高考数学试卷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70分) 1.(5分)(2015?江苏)已知集合A={1,2,3},B={2,4,5},则集合A∪B中元素的个数为5. 考点:并集及其运算. 专题:集合. 分析:求出A∪B,再明确元素个数 解答:解:集合A={1,2,3},B={2,4,5},则A∪B={1,2,3,4,5}; 所以A∪B中元素的个数为5; 故答案为:5 点评:题考查了集合的并集的运算,根据定义解答,注意元素不重复即可,属于基础题 2.(5分)(2015?江苏)已知一组数据4,6,5,8,7,6,那么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为6. 考点:众数、中位数、平均数. 专题:概率与统计. 分析:直接求解数据的平均数即可. 解答:解:数据4,6,5,8,7,6, 那么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为:=6. 故答案为:6. 点评:本题考查数据的均值的求法,基本知识的考查. 3.(5分)(2015?江苏)设复数z满足z2=3+4i(i是虚数单位),则z的模为. 考点:复数求模. 专题:数系的扩充和复数. 分析:直接利用复数的模的求解法则,化简求解即可. 解答:解:复数z满足z2=3+4i, 可得|z||z|=|3+4i|==5, ∴|z|=.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复数的模的求法,注意复数的模的运算法则的应用,考查计算能力. 4.(5分)(2015?江苏)根据如图所示的伪代码,可知输出的结果S为7.

考点:伪代码. 专题:图表型;算法和程序框图. 分析:模拟执行程序框图,依次写出每次循环得到的I,S的值,当I=10时不满足条件I<8,退出循环,输出S的值为7. 解答:解:模拟执行程序,可得 S=1,I=1 满足条件I<8,S=3,I=4 满足条件I<8,S=5,I=7 满足条件I<8,S=7,I=10 不满足条件I<8,退出循环,输出S的值为7. 故答案为:7.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循环结构的程序,正确判断退出循环的条件是解题的关键,属于基础题. 5.(5分)(2015?江苏)袋中有形状、大小都相同的4只球,其中1只白球、1只红球、2 只黄球,从中一次随机摸出2只球,则这2只球颜色不同的概率为. 考点:古典概型及其概率计算公式. 专题:概率与统计. 分析:根据题意,把4个小球分别编号,用列举法求出基本事件数,计算对应的概率即可.解答:解:根据题意,记白球为A,红球为B,黄球为C1、C2,则 一次取出2只球,基本事件为AB、AC1、AC2、BC1、BC2、C1C2共6种, 其中2只球的颜色不同的是AB、AC1、AC2、BC1、BC2共5种; 所以所求的概率是P=.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了用列举法求古典概型的概率的应用问题,是基础题目. 6.(5分)(2015?江苏)已知向量=(2,1),=(1,﹣2),若m+n=(9,﹣8)(m, n∈R),则m﹣n的值为﹣3. 考点: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其意义. 专题:平面向量及应用.

2016年高考物理试卷----江苏卷(高清版)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试卷(卷) 一、单项选择题: 1. 一轻质弹簧原长为8 cm,在4 N的拉力作用下伸长了2 cm,弹簧未超出弹性限度,则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 A. 40 m/N B. 40 N/m C. 200 m/N D. 200 N/m 2. 有A、B两小球,B的质量为A的两倍。现将它们以相同速率沿同一方向抛出,不计空气阻力。图中① 为A的运动轨迹,则B的运动轨迹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3. 一金属容器置于绝缘板上,带电小球用绝缘细线悬挂于容器中,容器的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容器表面为等势面,A、B为容器表面上的两点,下列说确的是( ) A. A点的电场强度比B点的大 B. 小球表面的电势比容器表面的低 C. B点的电场强度方向与该处表面垂直 D. 将检验电荷从A点沿不同路径移到B点,电场力所做的功不同 4. 一自耦变压器如图所示,环形铁芯上只绕有一个线圈,将其接在a、b间作为原线圈。通过滑动触头取该线圈的一部分,接在c、d间作为副线圈。在a、b间输入电压为U1的交变电流时,c、d间的输出电压为U 2,在将滑动触头从M点顺时针旋转到N点的过程中( ) A. U2>U1,U2降低 B. U2>U1,U2升高 C. U2

数学-2016年高考真题——全国Ⅲ卷(文)(精校解析版)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Ⅲ卷) 文科数学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16·全国Ⅲ,文,1)设集合A ={0,2,4,6,8,10},B ={4,8},则?A B 等于( ) A .{4,8} B .{0,2, 6} C .{0,2,6,10} D .{0,2,4,6,8,10} 2.(2016·全国Ⅲ,文,2)若z =4+3i ,则z |z |等于( ) A .1 B .-1 C.45+35i D.45-35 i 3.(2016·全国Ⅲ,文,3)已知向量BA →=????12,32,BC →=??? ?32,12,则∠ABC 等于( ) A .30° B .45° C .60° D .120° 4.(2016·全国Ⅲ,文,4)某旅游城市为向游客介绍本地的气温情况,绘制了一年中各月平均最高气温和平均最低气温的雷达图.图中A 点表示十月的平均最高气温约为15 ℃,B 点表示四月的平均最低气温约为5 ℃.下面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各月的平均最低气温都在0 ℃以上 B .七月的平均温差比一月的平均温差大 C .三月和十一月的平均最高气温基本相同 D .平均最高气温高于20 ℃的月份有5个 5.(2016·全国Ⅲ,文,5)小敏打开计算机时,忘记了开机密码的前两位,只记得第一位是M ,I ,N 中的一个字母,第二位是1,2,3,4,5中的一个数字,则小敏输入一次密码能够成功开机的概率是( )

A.815 B.18 C.115 D.130 6.(2016·全国Ⅲ,文,6)若tan θ=-13 ,则cos 2θ=( ) A .-45 B .-15 C.15 D.45 7.(2016·全国Ⅲ,文,7)已知a =243,b =323,c =2513 ,则( ) A .b

2016全国一卷理科数学高考真题及答案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Ⅰ) 理科数学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的. 1.设集合{ }2 430A x x x =-+<,{ } 230x x ->,则A B =I (A )33,2? ?-- ??? (B )33,2??- ??? (C )31,2?? ??? (D )3,32?? ??? 2.设yi x i +=+1)1(,其中y x ,是实数,则=+yi x (A )1 (B )2 (C )3 (D )2 3.已知等差数列{}n a 前9项的和为27,108a =,则100a = (A )100 (B )99 (C )98 (D )97 4.某公司的班车在7:00,8:00,8:30发车,小明在7:50至8:30之间到达发车站乘坐班车,且到达发车站的时刻是随机的,则他等车时间不超过10分钟的概率是 (A )13 (B )12 (C )23 (D )3 4 5.已知方程22 2 213x y m n m n -=+-表示双曲线,且该双曲线两焦点间的距离为4,则n 的取值范围是 (A )()1,3- (B )(- (C )()0,3 (D )( 6.如图,某几何体的三视图是三个半径相等的圆及每个圆中两条相互垂直的半径.若该几何体的体积是 283 π ,则它的表面积是 (A )17π (B )18π (C )20π (D )28π 7.函数2 2x y x e =-在[]2,2-的图像大致为 (A ) B )

(C ) (D ) 8.若101a b c >><<,,则 (A )c c a b < (B )c c ab ba < (C )log log b a a c b c < (D )log log a b c c < 9.执行右面的程序框图,如果输入的011x y n ===,,,则输出 x ,y 的值满足 (A )2y x = (B )3y x = (C )4y x = (D )5y x = 10.以抛物线C 的顶点为圆心的圆交C 于A 、B 两点,交C 的准线于D 、E 两点.已知|AB |= DE|=则C 的焦点到准线的距离为 (A)2 (B)4 (C)6 (D)8 11.平面α过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的顶点A ,α//平面CB 1D 1, αI 平面ABCD =m ,αI 平面AB B 1A 1=n ,则m 、n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13 12.已知函数()sin()(0),2 4 f x x+x π π ω?ω?=>≤=- , 为()f x 的零点,4 x π = 为()y f x =图 像的对称轴,且()f x 在51836ππ?? ??? ,单调,则ω的最大值为 (A )11 (B )9 (C )7 (D )5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 13.设向量a =(m ,1),b =(1,2),且|a +b |2 =|a |2 +|b |2 ,则m = . 14.5(2x + 的展开式中,x 3的系数是 .(用数字填写答案) 15.设等比数列{}n a 满足a 1+a 3=10,a 2+a 4=5,则a 1a 2 …a n 的最大值为 . 16.某高科技企业生产产品A 和产品B 需要甲、乙两种新型材料.生产一件产品A 需要甲材料1.5kg ,乙材料1kg ,用5个工时;生产一件产品B 需要甲材料0.5kg ,乙材料0.3kg ,用3个工时.生产一件产品A 的利润为2100元,生产一件产品B 的利润为900元.该企业现有甲材料150kg ,乙材料90kg ,则在不超过600个工时的条件下,生产产品A 、产品B 的利润之和的最大值为 元. 三.解答题: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结束

2016年高考试题(生物)江苏卷解析版讲解

2016年高考江苏卷理综生物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探索DNA是遗传物质实验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格里菲思实验中肺炎双球菌R型转化为S型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B.格里菲思实验证明了DNA是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 C.赫尔希和蔡斯实验中T2噬菌体的DNA是用32P直接标记的 D.赫尔希和蔡斯实验证明了DNA是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 【答案】D 【解析】格里菲思实验中肺炎双球菌R型转化为S型是基因重组的结果,A错误;格里菲思实验证明了S型细菌中存在一种转化因子,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B错误;T2噬菌体属于病毒,营寄生生活,需先标记细菌,再标记噬菌体,C错误;赫尔希和蔡斯的T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了DNA是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D正确。【考点定位】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T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名师点睛】此题是对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证据的考查,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理解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艾弗里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赫尔希和蔡斯的T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切记T2噬菌体属于细菌病毒,不能进行独立新陈代谢,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不能直接用培养基培养。 2.下列关于生物膜透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核糖体合成的分泌蛋白能够自由透过高尔基体膜 B.细胞质中合成的光合作用相关蛋白须通过内质网输入叶绿体 C.子叶细胞中包被脂肪颗粒的膜对葡萄糖具有选择透性 D.细胞外高浓度的超氧化物歧化酶可以自由扩散进入细胞 【答案】C 【考点定位】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生物膜的功能特性 【名师点睛】此题是对生物膜透性的考查,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生物膜的功能特性是选择透过性,主要取决于膜上的载体,如协助扩散、主动运输等,大分子物质如蛋白质通过胞吞、胞吐的方式进出细胞;同时理解分泌蛋白的常见种类以及分泌蛋白在细胞中的合成、加工、修饰与分泌。 3.下列关于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A.线虫发育过程中细胞数量减少,是细胞衰老死亡的结果

【历史】2016年高考真题——全国Ⅱ卷(精校解析版)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全国甲卷 新课标全国Ⅱ(文综历史) 24.(2016·课标全国Ⅱ,24)下图为三国曹魏《三体石经》的残片,经文中的每个字均用先秦古文、小篆等三种字体刻写。这三种字体反映了( ) A.当时统一文字的努力 B.汉字演变的历史过程 C.当时字体流行的实际状况 D.汉字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 25.(2016·课标全国Ⅱ,25)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科举制更有利于( ) A.选拔最优秀的官吏B.鉴别官员道德水平 C.排除世家子弟入仕D.提升社会文化水平 26.(2016·课标全国Ⅱ,26)宋代,有田产的“主户”只占民户总数20%左右,其余大都是四处租种土地的“客户”。导致这种状况的重要因素是( ) A.经济严重衰退B.土地政策调整 C.坊市制度崩溃D.政府管理失控 27.(2016·课标全国Ⅱ,27)福建各地族谱中有大量关于入台族裔回乡请祖先牌位赴台的记载,此类现象在清乾隆年间骤然增多。这说明乾隆年间( ) A.族谱编修顺应了移民的需求 B.大陆移民已在台湾安居繁衍 C.内地宗族开始整体迁移台湾 D.两岸居民正常往来受到阻碍 28.(2016·课标全国Ⅱ,28)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火柴、洋布

等日用品,“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这种状况表明( ) A.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 B.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 C.日常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 D.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 29.(2016·课标全国Ⅱ,29)1930年,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英山县水稻单位面积产量增加二三成,有的甚至达到五成,出现“赤色区米价一元一斗,白色区一元只能买四五升”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根据地( ) A.农民生产的积极性高涨 B.红军英勇奋战保卫农民生产 C.政府主要精力用于增产 D.人民打破国民党的经济封锁 30.(2016·课标全国Ⅱ,30)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将日伪纺织企业合并,成立了国有的中纺公司。政府高层解释称,商民在抗战之后,对于所接收之敌伪纱厂,“即便有人承购,事实上仍需由政府予以维持,等于仍由政府自行拨款接办,国库并不因出售纱厂而有大量之收入”。这反映了此时期( ) A.政府试图缓解民族工业困境 B.国家实行对轻纺工业的统制 C.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开始衰落 D.政府在经济中主导地位加强 31.(2016·课标全国Ⅱ,31)“一五”计划期间,我国住宅建设占基本建设投资额的比重不断减少,其他非生产性建设投资也开始受到抑制。这表明我国( ) A.致力于奠定工业化基础 B.国民经济结构臻于平衡 C.大力压缩基本建设投资规模 D.城市化的进程趋于缓慢 32.(2016·课标全国Ⅱ,32)公元前5世纪剧作家阿里斯托芬提到,雅典政府有时让行使警察职能的公共奴隶,用染成红色的绳子驱使公民去参加公民大会。若有人因此在衣服上留下红色痕迹,他将被处以罚款。这反映出在当时的雅典( ) A.公民大会形同虚设B.民众失去政治热情 C.参政是公民的义务D.政府丧失民众信任 33.(2016·课标全国Ⅱ,33)英国18世纪人口死亡率明显下降,但1816年以后死亡率上升。1831~1841年,工厂集中的伯明翰每千人死亡率由14.6上升到27.2,利物浦由21上升到34.8。导致上述情况发生的重要原因是( )

2016年高考全国卷3理科数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6高考全国III 卷理数 (1)设集合S ={}{}|(2)(3)0,|0S x x x T x x =--≥=> ,则S I T = (A) [2,3] (B)(-∞ ,2]U [3,+∞) (C) [3,+∞) (D)(0,2]U [3,+∞) 【答案】 D 考点:1、不等式的解法;2、集合的交集运算. (2)若12z i =+,则41 i zz =- (A)1 (B) -1 (C) i (D)-i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44(12)(12)1 1i i i i i zz ==+---,故选C . 考点:1、复数的运算;2、共轭复数. (3 )已知向量1(2BA =uu v ,1),2 BC =uu u v 则∠ABC= (A)300 (B) 450 (C) 600 (D)1200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由题意, 得112222cos 11|||| BA BC ABC BA BC ??∠===?,所以

30 ABC ∠=?,故选A. 考点:向量夹角公式. (4)某旅游城市为向游客介绍本地的气温情况,绘制了一年中月平均最高气温和平均最低气温的雷达图。 图中A点表示十月的平均最高气温约为150C,B点表示四月的平均最低气温约为50C。下面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各月的平均最低气温都在00C以上 (B) 七月的平均温差比一月的平均温差大 (C) 三月和十一月的平均最高气温基本相同 (D)平均气温高于200C的月份有5个【答案】D 考点:1、平均数;2、统计图 (5)若 3 tan 4 α=,则2 cos2sin2 αα += (A)64 25 (B) 48 25 (C) 1 (D) 16 25

2016年高考江苏数学试题及答案(word解析版)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 数学Ⅰ 参考公式: 样本数据12,, ,n x x x 的方差() 2 2 1 1n i i s x x n ==-∑,其中1 1n i i x x n ==∑. 棱柱的体积V Sh =,其中S 是棱柱的底面积,h 是高. 棱锥的体积1 3 V Sh =,其中S 是棱锥的底面积,h 为高.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70分. 请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1)【2016年江苏,1,5分】已知集合{}1,2,3,6A =-,{}|23B x x =-<<,则A B =_______. 【答案】{}1,2- 【解析】由交集的定义可得{}1,2A B =-.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集合的交集及其运算,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 (2)【2016年江苏,2,5分】复数()()12i 3i z =+-,其中i 为虚数单位,则z 的实部是_______. 【答案】5 【解析】由复数乘法可得55i z =+,则则z 的实部是5. 【点评】本题考查了复数的运算性质,考查了推理能力与计算能力,属于基础题. (3)【2016年江苏,3,5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双曲线22 173 x y -=的焦距是_______. 【答案】 【解析】c = ,因此焦距为2c = 【点评】本题重点考查了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比较基础 (4)【2016年江苏,4,5分】已知一组数据4.7,4.8,5.1,5.4,5.5,则该组数据的方差是_______. 【答案】0.1 【解析】 5.1x =,()2222221 0.40.300.30.40.15 s =++++=. 【点评】本题考查方差的求法,是基础题,解题时要认真审题,注意方差计算公式的合理运用. (5)【2016年江苏,5,5 分】函数y =_______. 【答案】[]3,1- 【解析】2320x x --≥,解得31x -≤≤,因此定义域为[]3,1-.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函数的定义域,二次不等式的解法,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 (6)【2016年江苏,6,5分】如图是一个算法的流程图,则输出a 的值是________. 【答案】9 【解析】,a b 的变化如下表: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程序框图,当循环次数不多,或有规律可循时,可采用模拟程序法进行解答. (7)【2016年江苏,7,5分】将一个质地均匀的骰子(一种各个面上分别标有1,2,3,4,5,6个点为正方体玩具) 先后抛掷2次,则出现向上的点数之和小于10的概率是________. 【答案】5 6 【解析】将先后两次点数记为( ),x y ,则共有6636?=个等可能基本事件,其中点数之和大于等于10有 ()()()()()()4,6,5,5,5,6,6,4,6,5,6,6六种,则点数之和小于10共有30种,概率为 305366 =.

【历史】2016年高考真题——江苏卷(精校解析版)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题3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2016·江苏单科,1)中国传统家族有“长兄如父”“小儿不及长孙”的说法。这些说法体现的是( ) A.家族和睦B.等级秩序 C.贵族世袭D.宗法观念 2.(2016·江苏单科,2)《史记》记载:“秦王发图,图穷匕首见……(荆轲)乃引其匕首以掷秦王,不中,中铜柱。”山东嘉祥武氏祠的汉代画像石《荆轲刺秦王》(如图)再现了这一场景。《史记》记载和这块画像石在( ) A.描绘上是一致的B.形式上是一致的 C.风格上是一致的D.主题上是一致的 3.(2016·江苏单科,3)《无锡道中赋水车》咏颂:“翻翻联联衔尾鸦,荦荦确确蜕骨蛇……天公不念老农泣,唤取阿香推雷车。”这里“水车”的使用( ) A.开启农具自动化的先河B.提高了农田抗旱的能力 C.标志着灌溉技术的成熟D.使农业摆脱自然的束缚 4.(2016·江苏单科,4)“宋沿唐制,亦贵进士科。然唐时犹兼采誉望,不专辞章。宋则糊名考校,一决文字而已。”由此可见,与唐代科举相比,宋代( ) A.考试程序更加公正B.取士科目有所减少 C.进士及第尤为尊贵D.录取人数大大增加 5.(2016·江苏单科,5)明末思想家李贽是一位狂狷之士:他剃光头发留着长须,“儒帽裹僧头”,穿着亦僧亦儒的怪异服装;他讲学传道,却收女弟子。由此可见,李贽( ) A.致力于儒学和佛教的融合 B.认可明代妇女地位的变化 C.力图冲破封建传统的束缚 D.渴望得到超然物外的自由 6.(2016·江苏单科,6)有学者认为,《天朝田亩制度》在晚清思想史中具有独特性,显示了传统思想里从未有过的一种组合,即“财产共有与权力全面控制的组合”。在这种思想的

2016年高考全国1卷理科数学试题及答案详解

启封前★绝密 试题类型:A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数学(试题及答案详解)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3页,第Ⅱ卷3至5页.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设集合 2{|430}A x x x =-+<,{|230}B x x =->,则A B = (A )3(3,)2--(B )3(3,)2-(C )3(1,)2(D )3(,3)2 (2)设(1i)1i x y +=+,其中x ,y 是实数,则 i =x y + (A )1(B )2(C )3(D )2 (3)已知等差数列{}n a 前9项的和为27,10=8a ,则100=a (A )100(B )99(C )98(D )97 (4)某公司的班车在7:00,8:00,8:30发车,学.科网小明在7:50至8:30之间到达发车站乘坐班车,且到达发车站的时刻是随机的,则他等车时间不超过10分钟的概率是 (A )31(B )21(C )32(D )43 (5)已知方程1322 22=--+n m y n m x 表示双曲线,且该双曲线两焦点间的距离为4,则n 的取值范围是 (A )(–1,3) (B )(–1,3) (C )(0,3) (D )(0,3) (6)如图,某几何体的三视图是三个半径相等的圆及每个圆中两条相互垂直的半径.若该几何体的体积是,则它的表面积是 (A )17π(B )18π(C )20π(D )28π

【最新】2016年江苏省高考数学试卷

2016年江苏省高考数学试卷 一、填空题(共14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70分) 1.(5分)已知集合A={﹣1,2,3,6},B={x|﹣2<x<3},则A∩B=.2.(5分)复数z=(1+2i)(3﹣i),其中i为虚数单位,则z的实部是. 3.(5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双曲线﹣=1的焦距是. 4.(5分)已知一组数据4.7,4.8,5.1,5.4,5.5,则该组数据的方差是.5.(5分)函数y=的定义域是. 6.(5分)如图是一个算法的流程图,则输出的a的值是. 7.(5分)将一颗质地均匀的骰子(一种各个面上分别标有1,2,3,4,5,6个点的正方体玩具)先后抛掷2次,则出现向上的点数之和小于10的概率是. 8.(5分)已知{a n}是等差数列,S n是其前n项和,若a1+a22=﹣3,S5=10,则a9的值是. 9.(5分)定义在区间[0,3π]上的函数y=sin2x的图象与y=cosx的图象的交点个数是. 10.(5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F是椭圆+=1(a>b>0)的

右焦点,直线y=与椭圆交于B,C两点,且∠BFC=90°,则该椭圆的离心率是. 11.(5分)设f(x)是定义在R上且周期为2的函数,在区间[﹣1,1)上,f (x)=,其中a∈R,若f(﹣)=f(),则f(5a)的值是. 12.(5分)已知实数x,y满足,则x2+y2的取值范围是. 13.(5分)如图,在△ABC中,D是BC的中点,E,F是AD上的两个三等分点,?=4,?=﹣1,则?的值是. 14.(5分)在锐角三角形ABC中,若sinA=2sinBsinC,则tanAtanBtanC的最小值是. 二、解答题(共6小题,满分90分) 15.(14分)在△ABC中,AC=6,cosB=,C=. (1)求AB的长; (2)求cos(A﹣)的值. 16.(14分)如图,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D,E分别为AB,BC的中点,点F在侧棱B1B上,且B1D⊥A1F,A1C1⊥A1B1.求证: (1)直线DE∥平面A1C1F;

2016年高考试题(英语)江苏卷 解析版

2016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 英语 2016年江苏高考英语卷总评 2016年江苏高考英语卷总体难度较前三年有所降低,紧扣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对考生在英语听力、词汇、语法、英语知识综合应用、阅读理解、书面表达等知识和能力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考察。整体稳定,注重基础,贴近生活,努力将知识和能力的考查融为一体,难易结合,体现了英语高考改革的趋势。 听力: 听力部分沿用全国卷听力,除了Text10部分语速稍快,前面9段材料语速比较正常,总体难度不算大,和往年相似,考查的都是平时常用的功能性用语,考查形式以细节信息、语音辨析、意图推测、结论判断等题型为主。单选:“中规中矩” 单选部分同往年相同,强调在语境中理解词汇的意思。侧重对词汇和词组的考查,考点为名词性从句、动词、动词词组、形容词副词、非谓语、情景交际等,贴近生活实际。重视语法基础,题量和重点语法点基本没变,难度有所下降,只要学生正常发挥,不要被平时难题所影响,应该可以拿满分。 完形填空是一个有关人生感悟的故事。“John”在和陌生人交流以后反思人生,这篇完形填空仍以名词、动词和词组、及形容词副词为主,词汇为较为常用的高频词。几乎所有的答案都可以在上下文中找到串联痕迹,这也是理解这篇完形填空的重要线索。 阅读部分“题量设置沿袭过去两年,难度有所降低” 今年与往年相比较,阅读部分是难度下降最多的,主要体现在词汇、长难句和文章的整体理解,设题以细节理解题为主,推理判断为辅。 A篇是一篇说明文介绍网络课程,文章以短句为主,难度一般,使用关键词定位法可以直接找到答案。B篇是科技说明文,说明了黑猩猩的主观能动性,比去年的B篇相比难度下降较多。C篇为说明文,主要介绍厄尔尼诺现象,本文与时事结合较为紧密,话题也是考生较为熟悉的,但本文中的专业词汇和长难句对理解有一定影响。D 篇是记叙文,介绍了牙买加女运动员的励志故事,难度较去年也有较大的下降,集中考查细节题。 任务型阅读是这份试卷中最有区分度的,说明了科技对人们生活的积极影响,文章结构清晰,依然考查了考生在信息检索、内容归纳、语言结构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较难的概括提炼的部分,也是区分优秀生和中等生的关键。书面表达:“旧瓶装新酒” 延续前两年“读写任务型”写作,总字数要求不变,凸显了考生分析材料的能力,写作便于考生写出紧扣主题的个性化内容。讨论话题为“网络投票”,建议使用“with复合结构”开始,提出网络投票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两方面。我们可以根据网络投票的正反两面性梳理好观点,根据相应的功能句型,应该能得到不错的分数。

(完整word)2016年高考理科数学全国2卷(附答案)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年_______班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 - - - - - - - - 密封线 - - - - - - - - - 密封线 - - - - - - - - - 绝密★启用前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数学 全国II 卷 (全卷共12页) (适用地区:贵州,甘肃,青海,西藏,黑龙江,吉林,辽宁,宁夏,新疆,内蒙古,云南,重庆,陕西,海南)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案卡一并交回。 第I 卷 一、 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 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已知i m m z )1()3(-++=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在第四象限,则实数m 的 取值范围是 (A )(3-,1) (B )(1-,3) (C )(1,∞+) (D )(∞-, 3-) (2) 已知集合{}3,2,1=A ,{}Z x x x x B ∈<-+= ,0)2)(1(,则=B A Y (A ){}1 (B ){}2,1 (C ){}3,2,1,0 (D ){}3,2,1,0,1- (3) 已知向量),1(m a =,)2,3(-=b 且b b a ⊥+)(,则=m (A )8- (B )6- (C )6 (D )8 (4) 圆0138222 =+--+y x y x 的圆心到直线01=-+y ax 的距离为1, 则=a (A )3 4- (B )43 - (C ) 3 (D )2 (5) 如图,小明从街道的E 处出发,先到F 处与小红会合,再一起到位于G 处 的老年公寓参加志愿者活动,则小明到老年公寓可以选择的最短路径条数为 (A )24 (B )18 (C )12 (D )9 (6) 右图是由圆柱与圆锥组合而成的几何体的三视图,则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 (A )20π (B )24π (C )28π (D )32π (7) 若将函数x y 2sin 2=的图像向左平移 12 π 个单位长度,则平移后图像的对称轴为 (A ))(62Z k k x ∈-= π π (B ))(62Z k k x ∈+=π π (C ))(12 2Z k k x ∈-=π π (D ))(12 2Z k k x ∈+= π π (8) 中国古代有计算多项式值的秦九韶算法,右图是实现该算法的程序框图.执 行该程序框图,若输入的2=x ,2=n ,依次输入的a 为2,2,5,则输出

精校版 2016年10月浙江 高考真题英语科目含答案

绝密★考试结束前 2016年10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英语试题 姓名: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 做题时.先将答案标在试卷上。录音内容结束后,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试卷上的答案转涂到答题纸上。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at is the man planning to do? A, Make some cheese. B, Go on a trip, C. Find a job in Paris. 2. What is the time now? A. 8 o’clock. B. 10 o’clock. C. 12 o’clock. 3. What are the speakers talking about? A. A local artist. B. The man’s salary. C. An apartment to let. 4. How does Dr. Heath spend most of his time? A. Giving lectures. B. Conducting research. C. Doing office work, 5. Why does Elaine call Peter? A. To borrow his notes. B. To explain her absence. C. To discuss the presentation. 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 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罝。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7题。 6. What is Julia doing? A. Asking about her order. B. Reporting a computer problem. C. Confirming a visit to a company. 7. When will the chairs arrive today? A. At about 10 am, B, Around 12 noon. C. By 4 pm. 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8至10题。 8. What is the conversation mainly about? A. Course design. B. Course registration. C Course evaluation. 9. What course did the woman choose? A. International Trade. B. Modem History C. Chemistry. 10. What will Jack do to take mathematics? A. Watt for an opening. B. Apply to the department. C. Speak to Professor Anderson. 听第8段材料, 回答第11至13题。 11. 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probably take place?

2016年高考理科数学全国2卷含答案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数学1-2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24题,共150分,共4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 形码区域内。 2. 选择题必须使用2B 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 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 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 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墨色笔迹的签字笔描黑。 5. 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第Ⅰ卷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在第四象限,则实数m 的取值范 围是 (A ))1,3(-(B ))3,1(-(C )) ,1(+∞(D ) (2)已知集合, ,则 (A ) (B ) (C ) (D ) (3)已知向量,且 ,则m = (A )-8 (B )-6 (C )6 (D )8 (4)圆的圆心到直线 的距离为1,则a= (A )34- (B )4 3 - (C )3 (D )2

(5)如图,小明从街道的E 处出发,先到F 处与小红会合,再一起到位于G 处的老年公寓参加志愿者活动,则小明到老年公寓可以选择的最短路径条数为 (A )24 (B )18 (C )12 (D )9 (6)右图是由圆柱与圆锥组合而成的几何体的三视图,则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 (A )20π (B )24π (C )28π (D )32π (7)若将函数y =2sin 2x 的图像向左平移 12 π 个单位长度,则平移后图象的对称轴为 (A )x = 62k ππ- (k ∈Z ) (B )x=62ππ+k (k ∈Z ) (C )x= 122 k ππ - (k ∈Z ) (D )x =12 2k ππ+ (k ∈Z ) (8)中国古代有计算多项式值的秦九韶算法,右图是实现该算法的程序框图,执行该程序框图,若输入的x =2,n =2,依次输入的a 为2,2,5,则输出的s =

2016年高考江苏卷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俗话说,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有人却说,有话则短,无话则长——别人已说的我不必再说,别人无话可说处我也许有话要说。有时这是个性的彰显,有时则是创新意识的闪现。 作文题材料由三句话构成。第一句话中,“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作为一句俗语,是公认的说话准则。第二句话中,“有话则短,无话则长”是材料所要表达的核心内容,破折号之后则是具体解释,从另一维度对“有话”“无话”及其长短进行阐述。第三句话,是对“有话则短,无话则长”这种行为的思考与界定,进一步拓展和丰富了材料内涵。 第二句话的内容,体现了一种逆向思维和创新意识。“有话则短”即“别人已说的我不必再说”,是不走寻常路、避免无谓的重复之意;“无话则长”即“别人无话可说处我也许有话要说”,是在众人无所发现处有所发现和思考,于无疑处有疑,是在众人觉得“无话可说处”别出机杼、大说特说,从而有所创新的表达。不单说话,科学、文学、艺术等领域的创造也应于“别人无话可说处”,本着自己的慧心、慧眼,作深度的挖掘。 现实生活中彰显个性的现象很多,可以从正面解读其展现出的独特魅力,也可从反面显示出其怪异的取向。关键是看待的角度。 立意的时候,考生可以抓住关键句“别人已说的我不必再说,别人无话可说处我也许有话要说”“有时这是个性的彰显,有时则是创新意识的闪现”来确定立意,比如“彰显个性”“创新与守规”等。 选用文体的时候,考生可以选择记叙文,从正面彰显人的个性魅力和创新意识,也可以从反面用讽喻的形式发人深思;同样考生也可以选择议论文,借助论述阐述“创新”和个性的魅力。 烟火蓝边碗 今早喝粥时我用的是一只白底素净的蓝边碗,你或许会问,如此平淡无奇的碗有什么好说?错矣!此中考究可大着呢,且听我慢慢道来。(自然切入材料) 新居落成,我与父母前往景德镇购买瓷器布置新居。 这里瓷器种类繁多,有“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的白瓷;有造型精致小巧的骨瓷;有绚丽多彩的斗彩……让人眼花缭乱,美不胜收。 买什么好呢?有人说:只要票子够多尽选造型独特的买,显得荣华富贵的买,精工极致的买,这还不简单?

2018年高考语文全国一卷试题精校版

绝密★启用前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诸子之学,兴起于先秦,当时一大批富有创见的思想家喷涌而出,蔚为思想史之奇观。 在狭义上,诸子之学与先秦时代相联系;在广义上,诸子之学则不限于先秦而绵延于此后中 国思想发展的整个过程,这一过程至今仍没有终结。 诸子之学的内在品格是历史的承继性以及思想的创造性和突破性。“新子学”,即新时代的诸子之学,也应有同样的品格。这可以从“照着讲”和“接着讲”两个方面来理解。一般而言,“照着讲”主要从历史角度对以往经典作具体的实证性研究,诸如训诂、校勘、文献编纂,等等。这方面的研究涉及对以往思想的回顾、反思,既应把握历史上的思想家实际说了些什么,也应总结其中具有创造性和生命力的内容,从而为今天的思考提供重要的思想资 源。 与“照着讲”相关的是“接着讲”。从思想的发展与诸子之学的关联看,“接着讲”接近 诸子之学所具有的思想突破性的内在品格,它意味着延续诸子注重思想创造的传统。以近代 以来中西思想的互动为背景,“接着讲”无法回避中西思想之间的关系。在中西之学已相遇 的背景下,“接着讲”同时展开为中西之学的交融,从更深的层次看,这种交融具体展开为世界文化的建构与发展过程。中国思想传统与西方的思想传统都构成了世界文化的重要资源,而世界文化的发展,则以二者的互动为其重要前提。这一意义上的“新子学”,同时表现为 世界文化发展过程中创造性的思想系统。相对于传统的诸子之学,“新子学”无疑获得了新 的内涵与新的形态。 “照着讲”与“接着讲”二者无法分离。从逻辑上说,任何新思想的形成,都不能从“无” 开始,它总是基于既有的思想演进过程,并需要对既有思想范围进行反思批判。“照着讲”的意义,在于梳理以往的思想发展过程,打开前人思想的丰富内容,由此为后继的思想提供 理论之源。在此意义上,“照着讲”是“接着讲”的出发点。然而,仅仅停留在“照着讲”, 思想便容易止于过去,难以继续前行,可能无助于思想的创新。就此而言,在“照着讲”之后,需要继之以“接着讲”。“接着讲”的基本精神,是突破以往思想或推进以往思想,而新的思想系统的形成,则是其逻辑结果。进而言之,从现实的过程看,“照着讲”与“接着讲” 总是相互渗入:“照着讲”包含对以往思想的逻辑重构与理论阐释,这种重构与阐释已内含 “接着讲”;“接着讲”基于已有的思想发展,也相应地内含“照着讲”。“新子学”应追求“照着讲”与“接着讲”的统一。(摘编自杨国荣《历史视域中的诸子学》)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