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文化
庐山风土人情介绍

庐山风土人情介绍庐山,位于江西省九江市,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区之一。
庐山以其雄伟壮丽的山峰、秀美的自然景观和悠久的历史文化而闻名于世。
无论是追寻自然的美,还是感受深厚的文化底蕴,庐山都是一个绝佳的选择。
庐山的山峰雄居江西境内,以奇险著称。
其中最有名的是五老峰、花岗岩、谢公墩等。
五老峰由五座高山组成,每座峰顶都有一个寺庙,因此也被称为“五庙岭”。
登顶五老峰,可以俯瞰广阔的山区风景和缥缈的云海,令人心旷神怡。
花岗岩是庐山最高的峰,其险峻的山势吸引了无数登山爱好者。
而谢公墩则是庐山最受游客喜爱的景点之一,登上墩顶,可以远眺整个庐山风光,还能欣赏到绝美的日出和日落。
庐山的自然景观除了山峰之外,还有震撼人心的飞瀑、清澈透明的湖泊和别具一格的洞穴。
飞流直下的龙虎飞瀑是庐山最著名的瀑布之一,水势汹涌宛如龙虎腾跃,宛若画卷般的美景令人陶醉。
湖光山色是庐山最为迷人的一面,湖泊如镜面般清澈,反射着周围山峦的美丽。
在湖上乘船游览,感受清风拂面、水天一色的宁静与美好。
庐山的洞穴也各具特色,其中最著名的是花山洞、鹅冠洞和仙人洞。
这些洞穴内部错综复杂,有着独特的钟乳石和石笋,让人置身于一个神秘的地下世界。
庐山的风土人情也是其独特魅力的一部分。
庐山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庐山文化历史悠久,吸引了很多文化爱好者前来探寻。
游客可以在庐山观赏到传统的歌舞、魔术和杂技演出,还可以参观庐山书院,感受其中的学问氛围。
此外,庐山的风景画和文人墨迹也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让人流连忘返。
庐山还有丰富的民俗文化,如腰鼓舞、艳阳扇、船歌等,这些活动更是让游客能够近距离体验庐山独特的文化风情。
在庐山,游客可以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人文的瑰宝。
这里无论是登山徒步,还是观赏飞瀑湖泊,都能带给人希望、喜悦和宁静的体验。
庐山的风土人情也告诉我们,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是充满智慧和价值的。
庐山的介绍资料

庐山的介绍资料一、庐山的地理位置庐山位于中国江西省九江市,北纬29°16′,东经115°57′,总面积为485.24平方千米。
庐山北临长江,南濒鄱阳湖,地理位置优越,景色秀丽。
二、庐山的历史文化1. 丰富的历史传承庐山自古以来就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悠久。
早在东汉时期,庐山就被人们称为“天下名山”。
在历史上,庐山曾是道教和佛教的圣地,也是文人墨客的聚集地。
许多文人墨客在庐山创作了大量的诗歌、书法和绘画,留下了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
2. 名胜古迹众多庐山以其壮丽的自然景观和众多的人文景点而闻名。
这里有险峻的峰岭、清澈的湖泊、瀑布和溪流,山青水秀,景色宜人。
著名的景点包括:庐山大峡谷、花岗岭瀑布、三清山、白鹿洞书院等,这些景点吸引了众多的游客和摄影爱好者。
3. 深厚的宗教氛围庐山是中国的道教圣地之一,这里有许多道教庙宇和宗教活动。
主要的道教庙宇有:龙门山天台宗庙、西林寺等。
庐山还是佛教圣地,这里有许多佛教寺庙和禅修中心,吸引了不少信徒前来参拜。
三、庐山的自然风光1. 山水秀丽庐山是一座以峰岭和山谷为主的山脉,海拔高度在500米至1,474.6米之间。
山上植被茂盛,四季花香弥漫,特别是春季,桃花、杜鹃花等各种花卉竞相绽放,令人陶醉。
庐山的山水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画卷,给人以无限的想象空间。
2. 清新的空气庐山地处偏远,远离城市的喧嚣,空气清新怡人。
许多人来到庐山是为了避暑、疗养和修身养性,享受大自然的清新空气和宁静环境。
在炎炎夏日,庐山的凉爽气候成为人们避暑胜地。
3. 奇峰异石庐山有许多著名的奇峰异石,如花岗岭、步仙岩、五老峰等。
这些独特的地质景观吸引了众多游客,也成为摄影爱好者的天堂。
站在庐山的山顶,远眺四周,可以看到壮观的奇峰和绵延起伏的山脉,令人震撼。
四、庐山的旅游资源1. 丰富的景点庐山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包括自然景点和人文景观。
除了上述提到的名胜古迹外,还有:庐山石门山、游龙山、金丝峡等。
庐山的特点

庐山的特点
庐山,位于中国江西省九江市,是世界自然遗产和世界文化遗产,以其雄、奇、险、秀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游览。
以下是庐山的特点:
1.壮美的自然风光:庐山有着独特的地质结构和多样的自然景观。
这里有气势磅礴的山峰、深邃的峡谷、清澈的溪流、飞瀑和云海等,每一处都充满了自然的力量和美感。
2.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庐山地区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生长有众多的珍稀植物和动物。
这里是中国亚热带地区的生物宝库,为研究和保护生物多样性提供了宝贵的资源。
3.独特的文化遗产:庐山不仅是自然景观的代表,也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历史上许多文人墨客都在此留下了他们的足迹和诗篇,如白居易、王安石、苏东坡等。
这里还有许多古老的寺庙、道观和书院,如白鹿洞书院,是古代读书人的向往之地。
4.避暑胜地:由于庐山地处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夏季气候凉爽宜人,因此成为了一个著名的避暑胜地。
在炎炎夏日中,游客可以来此避暑休闲,感受山间的清凉。
5.人文气息浓厚:庐山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山,这里的人文气息十分浓厚。
在山上可以欣赏到各种形式的传统艺术表演,如茶道、戏曲等,也可以参与到各种文化活动中,如书法、绘画等。
6.便利的交通:庐山交通便利,无论是乘坐飞机、高铁还是自驾游,都能方便地到达庐山。
景区内也有完善的交通网络,游客可以轻
松到达各个景点。
总的来说,庐山以其壮美的自然风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独特的文化遗产、凉爽的夏季气候、浓厚的人文气息和便利的交通条件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游览。
无论你是自然爱好者、历史文化追寻者还是纯粹的旅游者,都能在庐山找到属于你的那一份惊喜和感动。
庐山的历史与文化

庐山的历史与文化庐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地区之一,其历史和文化底蕴深厚,吸引了无数游客和学者前来探寻。
庐山地处江西南部,因其峰峦叠翠、云雾缭绕,号称“秀出三峡、胜过华山”。
一、庐山的历史庐山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地区,其历史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
韩愈在《庐山谣》中曾写到:“楚汉相争,未有庐山”。
春秋时期楚国霸主楚庄王尝访庐山并留有雅兴,故楚地文化多有庐山的影响。
唐代时期,庐山成为了佛教圣地,曾有庐山大师辩经受邀到京城为帝室演讲,影响深远。
此外,明代时期庐山曾作为中央政府的避暑胜地,历代皇帝都曾在此游览住宿。
总之,庐山的历史与文化遗产是丰富多彩的,演绎了一个个动人的故事和传说。
二、庐山广场文化庐山广场是庐山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游客喜爱的景区之一。
庐山广场建于唐代,是一处具有历史和文化价值的公共地盘。
每年的庐山广场文化艺术节都吸引了数万游客前来观看和参与,是庐山文化的重要推手。
除此之外,庐山广场还举办了许多具有代表性的活动,如百姓文化讲堂、非遗文化展示等。
三、庐山画派庐山画派是中国画的一支分支,以庐山为主题,其创始人是唐代画家顾恺之。
庐山画派的独特之处在于其注重山石的气势和形态,通过用笔张扬、色彩亮丽的手法,表现出山石的峻峭和雄伟。
庐山画派的绘画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能够让人感受到庐山的独特魅力。
四、庐山音乐庐山音乐是庐山文化的又一重要组成部分,其反映出了庐山的文化底蕴和生活风情。
庐山音乐以拨弦乐器为主,以山水之间的自然和谐为创作主要题材,以“悠远、高远、清远”为特点,婉转悠扬,抒发出对自然的敬畏和向往。
庐山音乐在舞蹈、戏曲等各个领域都有所体现,发挥了重要的文化表现力量。
五、庐山文化旅游庐山文化旅游是江西重要的旅游资源之一,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探寻庐山的历史和文化。
庐山景区内有很多景点,如龙虎山、叠翠洞等,其中龙虎山是道家、儒家和佛教三教名山,叠翠洞则是“西极第一洞”的誉称,体现出了庐山文化的丰富性和多元性。
庐山历史文化简介

庐山历史文化简介庐山位于江西省南昌市、九江市和萍乡市交界处,是中国著名的旅游胜地和历史文化名城,素有“天下名山”之誉。
庐山因其优美的自然景观和悠久的历史文化而享有盛名。
庐山历史文化悠久,始于远古时代的原始社会。
早在古代,庐山就已成为祭祀和修行的场所。
唐代,庐山成为佛教中心之一,被誉为“九州第一佛国”,吸引了许多信仰佛教的僧侣和信徒。
其后,宋代庐山的文化底蕴进一步丰富,佛教、道教、儒家思想在庐山得以深入发展,形成了博大精深的庐山文化。
明朝,庐山成为道教的中心,崇尚丹道的张三丰等一批著名的道士也在庐山传道授徒。
清朝时期,庐山称为“云烟山”,不仅继承了过去的文化底蕴,还融合了清代文化的风格。
如今,庐山的历史文化和旅游资源为它赢得了众多赞誉和国际声誉。
庐山历史文化的代表是庐山文化和庐山道教文化。
庐山文化是指庐山自古以来的文化积淀和历史留存,是继承和发扬先贤智慧的文化。
庐山的文化背景有道教、佛教、儒教等不同的思想体系,还包括名胜古迹、传说故事、历代文人墨客的诗词、画作等,这些各具特色的因素相互交融、相互影响,共同融合成庐山文化的独特风格。
而庐山道教文化则是庐山与道教信仰结合的两千多年历史,是庐山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庐山道教文化的代表有庐山道观,包括著名的五云观、灵隐观、龙虎山道观等。
庐山历史文化的遗迹和名胜古迹众多。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庐山就已经成为了一个文化名胜区。
像庐山大佛、白鹭洲、庐山石城、玉女峰、涟漪春、花石楼、三鱼泉、凤凰湖、芳草池等,这些古迹名胜都各具特色,是庐山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中,庐山大佛是中国唐代佛教造像艺术的杰作,被誉为“庐山瑰宝”,是中国现存的最大石刻佛像,高达33.8米。
白鹭洲以山水之美、历史文化之悠久而闻名于世,是唐宋诗词中著名的景点之一。
涟漪春作为庐山八大景之一,“水性潇洒,如壮士一路东流,弯弯曲曲,视若长蛇”。
庐山历史文化也融合了众多知名的文学、诗歌、艺术家等。
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白居易、王之涣、杜甫等都曾在庐山游历,留下了很多著名的诗歌,例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杜甫的《庐山谣》、李白的《庐山谣》等,这些诗歌均以其优美的词句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被世人所传诵。
庐山:文人墨客向往的天堂

庐山:文人墨客向往的天堂庐山位于中国江西省庐山市,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之一,也是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地。
庐山以其峻秀的山峦、清澈的湖泊和独特的自然景观而闻名,被誉为“中国最美山水画”。
庐山的美景吸引了无数的文人墨客。
自古以来,庐山就是文人墨客向往的天堂,许多文人都曾在这里留下了不朽的诗篇和传世之作。
庐山以其壮丽的自然景观和悠久的历史文化而吸引了众多的文化名人,如唐代文学家杜牧、宋代文学家陆游、明代文学家杨慎、清代文人文豪纪晓岚等,他们在庐山的山水环境中感受着大自然的魅力,汲取灵感,创作了许多千古传世之作。
庐山的山峦秀丽,有“奇峰四绝”的美誉。
这“奇峰四绝”即庐山一线天、芦岚三叠、花岗岩商女和望春岭。
这四座山峰各有独特之处,远看如玉,近观如云,让人流连忘返。
庐山一线天是庐山最具代表性的山峰之一,它高约1600米,犹如一弯细长的细线贯穿山间,形如一条奔腾不息的神龙,壮观而壮丽。
芦岚三叠位于庐山东南部,是三座山峰交相辉映,形成了一幅壮丽的山水画卷。
花岗岩商女是庐山最高峰,海拔1474米,巨大而陡峭,宛如一位仙女面朝大地。
望春岭是庐山的东大门,是庐山风景区的入口,从这里眺望可以看到庐山的全景,尤其是夕阳西下时,景色更是美不胜收。
除了山峦的壮丽,庐山还有许多迷人的景点。
庐山七里画廊是庐山最有名的景点之一。
七里画廊是一条沿山而建的小径,两旁悬崖峭壁,山川秀丽,景色宜人。
沿着七里画廊漫步,可以欣赏到庐山的美景,尤其是秋天,时时有红叶飘落,如行走在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卷之中。
庐山的白鹿洞是一处著名的道教圣地,这里有许多古老的寺庙和道观,吸引了众多的游客和朝圣者前来参观和礼拜。
庐山的湖泊也是其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丰富的水资源和独特的水生态系统,是观赏庐山景色的绝佳地点。
庐山的文化底蕴也是其吸引文人墨客的重要原因。
庐山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发源地之一,自古以来就有着丰富的文化积淀。
庐山古诗和庐山诗社是庐山文化的代表,许多文人墨客都在这里留下了许多不朽的诗篇。
庐山文化

庐山名字的由来江西庐山,天下名山也。
它一山飞峙于江湖之间,饱含云雾之气,缭绕蒸腾,诡特奇妙,故以“不识庐山真面目”,名扬海内外。
“匡庐奇秀甲天下山”——白居易语。
自古以来,庐山就被人们传为“神仙之庐”。
庐山的得名也因为这些传说而确定下来了,而其他诸如匡山、康山、辅山 敷山、以及敷浅原、天子都,天子鄣、南鄣山等名称却不大为人们所称道。
为什么称之为“庐山”?有什么依据?千百年来宗教的面纱犹如这峭峰云雾,将庐山得名的“真面目”蔽匿于层层的“谜团”中,令人迷惑、费解。
现在该是廓清迷雾,还庐山得名历史的真面目的时候了。
公元前126年,司马迁游历庐山,后来在《史记·河渠书》中写道:“余南登庐山,观禹疏九江”。
这是第一次记下“庐山”这个名称,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庐山名称究意是怎样来的?这有种种传说,众说纷纭,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种:一种传说,早在周朝时,有个名叫匡俗的人,在庐山学道求仙。
周天子获悉了他的事迹,屡次请他出山相助,而匡俗却都潜入深山,逃避不去。
后来,匡俗其人无影无踪了,传为成仙而去。
人们便称匡俗所住的地方为“神仙之庐”,故名“庐山”。
另一种传说,也是周朝时,有位叫方辅的人,同老子李耳一道骑白驴入山炼丹,二人也都“得道成仙”,山上只留下一座空庐——“人去庐存”,因此称此山为“庐山”。
第三种传说,仍然是匡俗的故事,但时间、情节皆不同。
时在汉初,匡俗的父亲东野王曾辅佐刘邦平定天下,不幸逝世朝廷为表彰东野王的功绩,便封其子匡俗于阳今鄱阳县一部分,号越庐君。
越庐君匡俗酷爱道术,弃官入山学道求仙。
这座越庐君学道求仙的山,被人们称为庐山。
上述三种传说,都与求仙有关。
在古代,从秦始皇起,许多皇帝都相信方士之说,为使自己长生不老,常派人到各地求仙访药,故庐山这神秘的云雾,神秘的传说,为人们所津津乐道。
但这些传说虽然是文字所记载的,但均无确切的史实依据,很难使人相信。
匡俗、方辅一类传说,是道教与佛教争夺庐山的产物。
庐山的资料简介500字

庐山的资料简介500字庐山位于中国江西省九江市西北部,属于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的景区之一,享有“天下名山”和“中国名山第一”之称。
以下是针对庐山的资料简介:1.地理特征:庐山南北长约25公里,东西宽约15公里,总面积为116.3平方公里。
庐山主峰海拔1474.2米,山势雄峻,由主山和莲花山、花石峰、金顶、五老峰等组成。
庐山地处具有地貌、生态、地质等不同类型自然景观交汇的地区,有丰富的物种和地质资源。
庐山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四季分明,气温宜人。
2.历史文化:庐山因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优美的自然风光,被誉为中国的文化圣地和人文胜地。
自古以来,庐山就是各朝名士、文人墨客的游览胜地,如唐代李白《庐山谣》、宋代苏轼《赤壁怀古》、明朝唐寅《题破山寺后禅院》等名篇遗墨,均为庐山的历史文化遗产。
此外,庐山还是庐山会议召开地,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毛泽东曾在此传达了执政方针和“心中有民”、“群众路线”的指示。
3.景点和景观:庐山是一个集名胜古迹、文化名胜、山水风光于一体的综合性风景区,拥有众多的景点和景观。
其中著名的景点包括庐山三大胜景:“江心源”、“翠微云海”、“彩虹瀑布”以及“五老峰”、“琼岛仙境”、“猴儿山”、“花石峰”等。
庐山还有许多历史遗迹和文化古迹,如广场山显通宫、双林寺、白鹭洲庙、古栈道等,其中以庐山佛教文化古迹最为丰富。
此外,庐山还有许多传统文化和民俗活动,如庐山“七一”识山节、紫极宫二郎节等,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前来参观和体验。
4.生态保护:庐山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是中国36个重要生态功能区之一,也是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和珍贵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区。
近年来,庐山积极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在净化周边环境、保护生态资源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此外,庐山还实施了一系列绿色游览、生态环保等措施,以保护庐山的生态环境,同时推广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理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庐山文化文化价值庐山不仅风景秀丽,而且文化内涵深厚,更集教育名山、文化名山、宗教名山、政治名山于一身。
从司马迁“南登庐山”,到陶渊明、李白、白居易、苏轼、王安石、黄庭坚、陆游、朱熹、康有为、胡适、郭沫若等文坛巨匠或陈运和等诗文名家1500余位登临庐山,留下4000余首诗词歌赋的文化名山的确立;陈运和的诗作《庐山》称“三叠泉直泻青史,五老峰耸立古诗,仙人洞深藏抱负,龙首崖腾飞情思,含鄱口难吐感触,芦林湖汇聚现实,花径走过历代名士,天池阅尽苍茫人世,白鹿体壮养于书院,东林绿荫尽染佛寺”、“可见蒋介石残留足迹,敬仰毛泽东居住旧址,匡庐奇秀甲天下,世纪巨著出自此”。
庐山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山,名胜古迹遍布。
千百年来,无数文人墨客、名人志士在此留下了浩如烟海的丹青墨迹和脍炙人口的篇章.毛泽东写的“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的吕洞宾修仙而居的仙人洞,均是诗景交融、名扬四海的绝境。
唐寅《庐山图》中的观音桥,周敦颐写出《爱莲说》的爱莲池。
歌咏庐山的诗词歌赋有4000余首。
东晋诗人谢灵运的《登庐山绝顶望诸峤》、南朝诗人鲍照的《望石门》等,是中国最早的山水诗之一,庐山并成为中国山水诗的策源地之一。
诗人陶渊明一生以庐山为背景进行创作,他所开创的田园诗风,影响了他以后的整个中国诗坛。
唐代诗人李白,五次游历庐山,为庐山留下《庐山遥寄卢侍御虚舟等14首诗歌,他的《望庐山瀑布》同庐山瀑布千古长流,在中国华大地及海外华人社会中家喻户晓,成为中国古代诗歌的极品。
宋代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流传广泛,影响深远,“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成为充满辩证哲理的名句。
自然景观《登庐山》[原](古体)攀千仞削壁,临万丈深渊。
过崎岖盘道,登巍峨峰巅。
天高地险,流水潺潺瀑飞悬;穿云破雾,清风拂拂衣衫翩!惊心动魄,喷雪鸣雷双耳愦;恸地憾天,波翻浪涌乾坤旋!断桥飞度,风声鹤唳肝胆裂;逶迤而上,缥缈一身似神仙!五老峰,三叠泉,含鄱口,龙首岩,侧看成峰横似岭,高低远近不一般,要知庐山真面目,携云伴雾不下山!锦绣谷自天桥循左侧石级路前行至仙人洞,为一段长约1.5公里的秀丽山谷,这便是庐山1980年新辟的著名风景点──锦绣谷。
相传为晋代东方名僧慧远采撷花卉、草药处。
这儿四时花开,犹如锦绣,故名。
北宋文学家王安石诗云:“还家一笑即芳晨,好与名山作主人。
邂逅五湖乘兴往,相邀锦绣谷中春。
”据说是他游览即兴之作。
《锦绣谷》[原](五律)奇花争锦秀,怪石竞嵘峥;路险盘松顶,桥高半岭横;叠崖随雾隐,飞瀑伴云生;兰蕙香幽谷,邀春结伴行。
秀峰秀峰是香炉峰,双剑峰、文殊峰、鹤鸣峰、狮子峰、龟背峰、姊妹峰等诸峰的总称。
鹤鸣峰下,原坐落着被称为“庐山五大丛林”之一的秀峰寺。
秀峰寺原名开先寺,后康熙皇帝手书“秀峰寺”从此改为秀峰寺。
秀峰内“漱玉亭”、“玉峡”、“龙潭”、“瀑布”、“观瀑亭”、“日照亭”等胜景和历史名人留下的许多珍迹。
著名的开先瀑布,唐代大诗人李白赞颂道:“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晚泊浔阳望香炉峰》孟浩然挂席几千里,名山都未逢。
泊舟浔阳郭,始见香炉峰。
尝读远公传,永怀尘外踪。
东林精舍近,日暮空闻钟。
五老峰地处庐山东南,因山的绝顶被垭口所断,分成并列的五个山峰,仰望俨若席地而坐的五位老翁,故人们便把这原出一山的五个山峰统称为“五老峰”。
它根连鄱湖,峰尖触天,海拔1436米,虽高度略低于大汉阳峰,但其雄奇却有过之而无不及,为全山形势最雄伟奇险之胜景。
唐朝大诗人李白曾在这里留下一首千古绝唱:“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
九江秀色可揽结,吾将此地巢云松。
”《五老峰》【原】(五律)庐顶接河汉,危崖绝九霄;千峰云弛急,万壑雾卷涛;行至三潭瀑,停看五老樵;举杯邀同醉,横空揽云巢。
《望庐山五老峰》李白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
九江秀色可揽结,吾将此地巢云松。
碧龙潭瀑布庐山瀑布有许多以“龙”字为名,如“卧龙潭”、“神龙潭”、“乌龙潭”、“黄龙潭”等。
在距庐山牯岭约10多里处的重岩幽林中有一巨大的池潭,这就是“碧龙潭瀑布”,也即王家坡瀑布。
这个瀑布是在二十年代初由一个砍柴的樵夫发现的,此后四方游客争相观赏,被视作山北绝胜。
其水来自梭子岗北麓,由于这里层岩叠石,水流一路逶迤环绕。
在注入碧龙潭的上段,分成三层挂瀑,而每层分为两条似白练般的悬瀑,连成数十米长,犹如双龙倚天,俯坠潭中。
潭旁建有“观瀑亭”。
在潭中还有一巨石横列,站在石上可东望鄱阳湖。
三宝树由黄龙潭沿林间石阶上行约300米即到三宝树。
此处浓荫蔽日,绿浪连天,三棵参天古树凌空耸立,二棵是柳杉,树龄600余年,一棵为银杏,树龄1600年,主干数人合抱不拢,形同宝塔。
三宝树相传为千年古可柯,树下石碑上镌有“晋僧昙诜手记”6字。
宝树已被重点保护。
芦林湖芦林湖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区海拔1040米的东谷芦林盆地,故又称东湖。
从黄龙寺沿石阶曲径上行约20分钟,便到芦林大桥。
一路密林蔽日,树干高耸挺拔,夏日人行其间颇感凉爽身轻。
芦林大桥高30米,桥坝一体,拦水成湖,湖水如镜,似发光的碧玉镶嵌在林荫秀谷之中,在缥缈的云烟衬托下,犹如天上神湖。
二、三百万年前,庐山处于第四纪冰期,这里是一个典型的冰窖,是当年庐山最大的屯积冰雪的谷地。
1954年在此筑坝蓄水,于是高峡出平湖,青山绿水,山色倒影,相映成趣。
为庐山添一胜景。
毛泽东同志曾多次于湖中游泳。
大口瀑布大口瀑布是庐山管理局开发出来的景点,游客可乘索道直接到大口瀑布,也可以从含鄱口坐索道直接到大口瀑布,大口瀑布又称彩虹瀑布,因为往往在雨过天晴过了以后,在这里往往可以从灿烂的阳光下看到五颜六色的彩虹,但比起三叠泉来,它就显得有些小巫见大巫了。
乌龙潭乌龙潭原由三个大小不一的潭渊组成,古书中记载:“乌龙潭凡三潭,中、上两潭皆高数十百丈,下潭稍平夷。
”至今,只见一潭。
潭水分五股从巨石隙缝中飞扬而下,短而有力,象是一把银锻的竖琴,在日夜拨动着琴弦。
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黄龙山谷中有两条桀骜不驯的黄龙乌龙时常争斗,引动山洪暴发,周围百姓无法安居乐业。
后彻空禅师云游至此,运用法力将二龙分别镇在黄龙潭、乌龙潭中。
至今乌龙潭上方的巨石上还镌着“降龙”二字。
黄龙潭由石门涧上来,步行一段路,便可到黄龙潭、乌龙潭。
——两潭相邻,各有千秋。
黄龙潭幽深、静谧,古木掩映的峡谷间,一道溪涧穿绕石垒而下,银色瀑布冲击成暗绿色的深潭。
静坐潭边,听古道落叶、宿鸟鸣涧,自然升起远离尘世、超凡脱俗之感。
大雨初过,隆隆不尽的闷雷回荡在密林之中。
三叠泉三叠泉位于九江市庐山东南九叠谷,经环庐山旅游公路可达,距九江市26公里。
它集险峰怪石、飞瀑流泉为一体,属于山丘型旅游地。
同时,三叠泉位于五老峰下部,飞瀑流经的峭壁有三级,溪水分三叠泉飞泻而下,落差共155米,极为壮观,撼人魂魄。
三叠泉每叠各具特色。
一叠直垂,水从20多米的巅萁背上一倾而下;二叠弯曲,直入潭中。
“上级如飘雪拖练,中级如碎玉摧冰,下级如玉龙走潭。
”站在第三叠抬头仰望,三叠泉抛珠溅玉,宛如白鹭千片,上下争飞;又如百副冰绡,抖腾长空,万斛明珠,九天飞洒。
如果是暮春初夏多雨季节,飞瀑如发怒的玉龙,冲破青天,凌空飞下,雷声轰鸣,令人叹为观之。
相传,宋绍熙二年(1191)始被樵者发现,故有“一朝何事失扃钥,樵者得之人共传”的诗句。
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进行旅游开发,2001年11月经国家林业局批准为国家森林公园。
《三叠泉》【原】(五律)飞泉三叠下,龙走碧潭渊;一径飘寒雨,千林散绿烟;雷声震峡谷,玉碎洒磐川;疑入凌霄境,银河挂九天。
黄龙潭由石门涧上来,步行一段路,便可到黄龙潭、乌龙潭。
——两潭相邻,各有千秋。
黄龙潭幽深、静谧,古木掩映的峡谷间,一道溪涧穿绕石垒而下,银色瀑布冲击成暗绿色的深潭。
静坐潭边,听古道落叶、宿鸟鸣涧,自然升起远离尘世、超凡脱俗之感。
大雨初过,隆隆不尽的闷雷回荡在密林之中。
含鄱口含鄱口海拔1286米,含鄱岭和对面的汉阳峰之间形成一个巨大壑口,大有一口汲尽山麓的鄱阳湖水之势,故得名。
含鄱口西侧,为著名的冰川角锋“犁头尖”活象一块犀利的犁头,耕耘着茫茫云海。
含鄱口对面为庐山最高峰“汉阳峰”,北面为庐山第二高峰“大月山”,南面为庐山第三高峰“五老峰”,山麓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湖光山色,相互比美。
庐山是神州九大观日处之一,而庐山上最佳观日的地方就在含鄱口。
含鄱岭上有一座雕梁画栋的方型楼台,这就是庐山观日出的胜地“望鄱亭”。
《游含鄱口》[原] (五律)飞云渡险脊,走雾隐幽潭;鸟掠丛林隙,人游松壑巅;劲风摧细雨,峭壁断浓岚;逶迤至山口,鄱湖一岭含。
龙首崖《远眺龙首崖》[原](七律)苍龙昂首朝天啸,倚壁虬螭斗厉饕;尾扫石狮云水怒,爪擒方印雨风啕。
老年体弱愁攀步,少小骄骢爱跃高;忽见半崖攒动影,磨拳擦掌把头搔。
仙人洞仙人洞为庐山著名景点之一。
位于锦绣谷的南端,有参差如手的“佛手岩”。
在佛手岩的覆盖下,一洞中开为仙人洞。
洞高、深各约10米,幽深处有清泉下滴,称“一滴泉”。
洞壁有“洞天玉液”等石刻题词。
洞中央“纯阳殿”内置吕洞宾石像,传说八仙中的剑仙在此修道成仙。
每当云雾缭绕之时,骤添几分仙气。
至清朝,佛手岩成道家的洞天福地,改称仙人洞。
毛泽东的著名诗句“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
”使仙人洞景点名扬四海。
是来庐山的客人必游并留影之处。
《清醇一滴香》[原](七律)佛手灵崖作道场,仙人洞里祭纯阳;华胥梦里十年相,簪笏门中百味伤;漫步蓬莱羡美境,常游庐岭爱风光;千年苦守不离去,只为清醇一滴香。
汉阳峰“东南屏翰耸崔巍,一柄芙蓉顶上栽。
四面水光随地绕,万层峰色倚天开。
当头红日迟迟转,俯首青云得得来。
到此乾坤无障碍,遥从瀛海看蓬莱。
”这就是庐山第一高峰—海拔1474米的汉阳峰。
据说,在月明风清之夜,站在峰巅上,可观汉阳灯火,故名。
汉阳峰峰巅上,有一方形石台,名与禹王台,为大禹治水登临处。
每当晴天一碧,万里无云,登此台眺望,江汉倒悬,楚楚环供,大有“一览众山小”之慨。
汉阳峰南为紫霄峰、东北有小汉阳峰。
西北乃一峡谷,系张性断层,长七、八公里,是庐山较大的山谷之一,名“康王谷”,相传晋著名诗人陶渊明的千古佳作《桃花源记》中的“桃花源”就是以此谷为原型。
谷的末端有一飞瀑,史载“谷帘泉”,传说诸葛亮见此瀑,大为惊叹。
石门涧石门涧瀑布是庐山众多瀑布中最早录入史册的。
两千多年前的《后汉书地理》中就有记载:“庐山西南有双阙,壁立千余仞,有瀑布存焉”。
——石门涧面对峰崖,隔涧箕立,结成危楼险阙。
最窄处的“小石门”,两崖之间仅存一缝,游人入“门”须侧身才能通过。
峪谷间,高崖悬流成瀑,深谷积水成湖。
潜隐湖底的杂乱怪石与兀立溪涧的巨岩,沿涧巧布,成为“石台”,最大的一块光滑的磐石上可坐数十人,石上携有“石门涧”三个大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