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下册 空间与图形总复习教案4 北京版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空间与图形》说教材教材分析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空间与图形》说教材教材分析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空间与图形》说教材说教材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空间与图形》下面从三个方面来说教材:课件展示1、从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与阶段目标以及本单元的内容标准来说课标2、从教材的编写特点与编排体例及教材的内容结构和立体式整合来说教材3、从教学建议、评价建议、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来说建议一、说课标(一)课程总目标1、课程总目标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1)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2)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了解数学的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总目标的这些方面是一个密切联系、相互交融的有机整体。

这些目标的整体实现,是学生受到良好数学教育的标志。

(二)阶段目标这个单元属于图形与几何领域,属于第二学段。

第二学段对此提出的目标是:知识技能:了解一些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掌握测量、识图和画图的基本方法。

数学思考:初步形成空间观念,在观察、实验、猜想、验证等活动中,发展合情推理能力,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体会一些数学的基本思想。

问题解决:尝试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运用一些知识加以解决。

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尝试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

情感态度:1、愿意了解社会生活中与数学相关的信息,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认识数学的价值,相信自己能够学好数学。

3、初步养成乐于思考、勇于质疑、言必有据等良好品质。

(三)本单元教材的内容标准:课件展示1、通过系统整理学过的图形,掌握各种图形的之间的关系及图形的特征。

2、通过列表、画图等,对图形测量的有关知识进行系统整理,进一步加深理解周长、面积、体积计算公式及其推导过程的内在联系,了解转化,类比等数学思想方法;能熟练计算一些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一些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

六年级下册北师大版空间与图形总复习Microsoft Word 文档

六年级下册北师大版空间与图形总复习Microsoft Word 文档

空间与图形总复习单元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系统整理学过的图形,沟通图形之间的联系,形成知识网络。

2.结合具体的物体或图形,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研究立体图形,沟通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能运用所学的的知识和技能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学习重点通过系统的整理与复习,使学生巩固和加深理解小学阶段所学的“空间与图形”的知识,进一步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学习难点强化、扩展和沟通图形之间的联系,再通过一定的练习进行巩固课时: 5课时第一课时复习内容:《线与角》——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总复习(空间与图形)69至70页复习目的:1、引导学生整理与复习“线与角”的有关知识,回顾直线、射线、线段、角的意义及其测量等知识。

能区分直线、射线和线段。

了解平面上两条直线的平行和相交关系。

会用量角器量指定角的度数,会画指定度数的角,知道各角之间的大小关系。

2、通过列表、画图、测量、比较、交流等方法整理与复习“线与角”的有关知识,并通过一些典型的练习,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学生对图形的认识,发展空间观念。

3、在整理与复习的过程中,通过回忆、讨论动手操作等各种活动,巩固所学知识,能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反思意识。

复习重点:回顾直线、射线、线段的意义及特点,了解平面上两条直线的平行与相交关系。

明确角的定义、分类、关系及测量方法。

复习难点:过某一点画直线的平行线和垂线。

复习过程一、复习”线”1、直线射线和线段。

分别画出直线、射线和线段。

请学生说说是怎样画的。

2垂线、平行线。

(1)画一画。

分别画一组垂线、平行线,画好后.请学生说说是怎样画的。

(2)说一说。

在什么情况下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在什么情况下两条直线互相平行'?(3)想一想。

①什么是距离,点到直线的距离是哪一条?②两条平行线之问的距离有什么特征?处处相等③对垂线、平行线你还知道哪地知识?二、复习“角”1、角的意义。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总复习 图形与几何第4课时 图形与测量 北师大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总复习 图形与几何第4课时 图形与测量 北师大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总复习图形与几何第4课时图形与测量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能够进一步理解图形和测量的概念,熟练使用图形和测量的方法;2.能够掌握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方法;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1.测量和图形的基本概念;2.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本堂课的主要内容是图形与测量,复习了几何图形的基本知识,并介绍了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2. 讲解课程内容1.图形和测量的基本概念图形是平面上由一些点和线组成的形状,包括矩形、正方形、菱形、三角形、梯形、圆形等。

测量是指以尺、量角器等工具对物体进行长度、角度等方面的测量。

2.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可以用底边的长度乘以高,也可以用对角线的长度和夹角来计算。

举例来说,如果平行四边形的底边长为5cm,高为3cm,则其面积为15平方厘米。

3.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方法三角形的面积可以用底边的长度乘以高的一半来计算,也可以用三边的长度及其夹角的余弦值来计算。

举例来说,如果三角形的底边长为6cm,高为4cm,则其面积为12平方厘米。

3. 课堂练习1.让学生用底边和高来计算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2.让学生用对角线和夹角来计算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3.让学生用底边和高的一半来计算一个三角形的面积;4.让学生用三边的长度及其夹角的余弦值来计算一个三角形的面积。

4.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掌握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并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建议以两道题目为主:1.一个长为6cm的矩形,宽为4cm,求其面积。

2.一个高为8cm的等腰梯形,上底长为6cm,下底长为12cm,求其面积。

四、教学反思本次课程对图形和测量的基本概念进行了讲解,重点介绍了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通过讲解和练习,让学生掌握了计算面积的方法,并勾勒出实际问题解决的思路。

这样的课程设置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几何图形的特性,有利于他们在学习更高级别的数学知识时打下良好的基础。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总复习《空间与图形》教材解读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总复习《空间与图形》教材解读
★借助方格纸 ★旋转的角度是90° ★平移是在水平方向 和竖直方向
(四)“图形与位置”的复习
主要内容: 回顾确定位置的方法
(四)“图形与位置”的复 习
1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 中,复习有关确定 位置的知识。
2、能在具体情境中, 确定某一地点的位 置。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总复习 《空间与图形》
“空间与图形”总复习
“空间与图形”总复习的主要内容 ★图形的认识:包括线与角、平面图形、立 体图形 ★图形与测量:包括长度、面积、体积 ★图形与变换 ★图形与位置
内容 图形的认识 图形与测量 图形与变换 图形与位置
机动
建议课时数 6 4 3 2 2
3、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 能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 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 联系
4、引导学生交流整理知识 的方法
1.线与角
1、复习整理直线、线 段和射线 2、引导学生复习垂直 与平行 3、引导学生复习比较 角的大小和角的度量 的有关知识 4、复习锐角、直角、 钝角、平角及周角
2.平面图形
1、引导学生从不同 的角度回顾与整理所 学平面图形的特征 2、引导学生对图形 的一些特征进行验证 或说明 3、举例说明平面图 形特征在生活中的应 用
(二)“图形与测量”的复

1、通过列表、画图等,对图形测量的有关 知识进行系统整理,进一步理解周长、面 积、体积、等以及相应的单位。
2、沟通几种基本图形面积公式及其推 导过程的内在联系、体积计算公式之间的 联系,体会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 体会转化、类比等数学思想方法,发展初 步的推理能力。
3、能正确计算常见平面图形的周长和 面积、常见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并 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本单元建议教学课时数: 17 课时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整理与复习《图形与几何》北师大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整理与复习《图形与几何》北师大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整理与复习《图形与几何》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图形与几何》的基本概念、性质和公式,能够熟练运用。

2.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图形:认识并掌握点、线、面、体等基本图形,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 几何图形的性质:学习并理解直线、射线、线段、角、多边形、圆等几何图形的性质。

3. 图形的变换:学习平移、旋转、轴对称等图形变换,理解其性质。

4. 图形与坐标: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理解坐标与图形之间的关系。

5. 图形与测量:学习图形的测量方法,理解面积、体积等概念。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掌握图形的基本概念、性质和公式,能够熟练运用。

2. 难点:理解图形的变换性质,掌握图形与坐标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教学挂图、模型等。

2. 学具:练习本、草稿纸、直尺、圆规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图形与几何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图形与几何的基本概念、性质和公式,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理解并掌握。

3. 练习:布置课堂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5.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图形与几何》整理与复习2. 目录: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课后反思3. 根据教学内容,分模块设计板书,突出重点与难点。

七、作业设计1. 基础题:让学生巩固图形与几何的基本概念、性质和公式。

2. 提高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拓展题:让学生探索图形与几何的奥秘,培养创新思维。

八、课后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整个教案中最为关键的部分,它直接影响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教学目标的实现。

北师版六年级下册空间于图形复习教案

北师版六年级下册空间于图形复习教案

马店孜镇中心学校集体备课教案
6、师:我们学过的图形可以用上面这个网络图展现出来。

观察网络图,试着说一说各种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三角形按边分还可分为图形?怎么用集
4.写出下面各角的名称,并说出它的度数或范围。

三、巩固与应用
马店孜镇中心学校集体备课教案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测量方法。

2. 第2题。

下面各组线段是否能围成三角形?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让学生说说依据。

马店孜镇中心学校集体备课教案
,从左面看是)个小正方体,最多要用(
马店孜镇中心学校集体备课教案
马店孜镇中心学校集体备课教案
马店孜镇中心学校集体备课教案
(1)、小明的座位是第5。

六年级数学下册空间与图形复习教案

六年级数学下册空间与图形复习教案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整理复习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板书课题)。
1、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意义各是什么?2、这些周长和面积公式各是怎样的?它们是怎样推导出来的?)
按照大家的想法,我们就从意义和公式两方面来复习!
1
1、周长的含义,我们学过哪些平面图形?(出示:六种平面图形)
请大家用红笔描出它们的周长。
(2)复习角的大小。
①延长角的两边,角的大小是否变化?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画图配合说明:
师:角的大小要看两条边叉开的大小,叉开得越大,角越大。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所画长短无关。
3)角的分类。
角按大小不同分为哪几类?计量角的大小单位是什么?用什么符号表示?
锐角、直角、钝角、周角
锐角:小于90度,直角:等于90度,钝角:大于90度小于180度
课型方式:要素组合
课时形态:标准课
1、复习直线、射线和线段。
①画一画。要求学生分别画出直线、射线和线段。
师:小结一条线段;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可以得到一条射线;把线段的两端都无限延长,可以得到一条直线。
②说一说,问:直线、射线、线段、有什么相同点与不同?
2、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而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2.有哪几种角?
授课日期:
授课人:
班级:六年级
课题:图形与位置
设计意图: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描述物体间位置关系的不同方法,能按指定要求在平面图上确定物体的位置或描述简单的行走路线,增强利用几何直观进行思考的能力。
2、使学生在系统复习的过程中,体验与同学合作交流以及获取知识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进一步体会确定位置的方式和方法
平角:等于180度,周角:等于360度

北京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空间与图形总复习教学设计

北京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空间与图形总复习教学设计

空间与图形总复习教学目标:1.使学生加深对直线、射线和线段特征的认识,进一步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丰富对角的概念的理解,完善认知结构。

2.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认识立体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教学重点:使学生加深对直线、射线和线段、角等特征的认识,进一步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用量角器量角、画角,理解垂直与平行的关系,画垂线教学过程:一、知识梳理,形成网络1.提出要求:①分别画一条直线、一条射线和一条线段。

②看图说说直线、射线和线段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③说说直线、射线和线段的关系。

④在纸上画出两条直线2.根据学生的回答小结: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关系,并板书。

a相交(当两条直线相交成相交直角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b不相交(当两条直线不相交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二、巩固练习,反馈校正完成教科书第100页“练习十九”(1)完成第2题:让学生列举生活中的事例先分小组说,再全班交流(2)完成第3题:先让学生观察图形,再独立思考,最后指导学生用两点决定一条直线的知识说明。

(3)完成第4题:先让学生讨论:通过一个点可以画多少条直线?通过两个点呢?再指导学生用两点之间的连线最短的知识说明(4)完成第5题:指导学生说思考过程时,师着重指出:因为从直线外的一点到直线的所有线段中,垂直的线段是最短的,因此从A或B点出发,连通主管道的小管道应该与主管道相应部分垂直。

最后让学生独立操作。

三、拓展延伸,整理反思1.师提问:我们学过哪些角?你能填写下表吗?学生独立做好后全班交流。

2.师让学生用活动角演示上面的各种角,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学生讨论后,师小结: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3.完成教科书第101页“练习十九”第6题学生独立填后反馈校对。

4.画角、量角器量角(1)让学生说一说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

(2)师让学生尝试画45度和135度的角各一个,在用量角器量,并让学生对比,这两个角画时和量时有什么不同?要注意什么?(3)完成教科书第101页“练习十九”第7题5.补充练习:判断:(1)一条直线5千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一半圆的周长15.42分米,半圆的面积是多少?
6.用18根1米的小棍靠墙围一长方形,围成的长方形面积最大是多少?(画表用列举法)
7.用一长20厘米的铁丝正好围一个长方形(长、宽都是整厘米数)计算它的面积。
8.小方从家到学校的距离约有2千米。一辆自行车轮胎的外直径
约70厘米,小方骑这辆自行车,如果轮胎每分种转100周,他从家到学校约需几分种?(得数保留整数
课前准备
小黑板和多媒体展台
教学过程
师生动
思考与调整
一、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进一步复习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板书课题)
二、组织练习
1.看图求周长和面积(单位:厘米)。
8
10
6
4.8
6
10
7
6
4
10
18
6
7
7
3
5
2.只列式不计算。
(1)圆的直径是8厘米,圆的周长和面积各是多少?
(2)一个平行四边形底是16厘米,高是底的2倍,它的面积是多少?
空间与图形总复习
课题
空间与图形
课时
4
教学
目标
1.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能够应用公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面积和周长的关系,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提高解决问题的策略水平。
教学
重难点
教学重点:应用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综合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具有探索性和挑战性的问题
(3)一个梯形的上底与下底的和是24米,高是10米,面积是多少?
(4)已知三角形的面积是6平方分米,高是1.2分米,底是多少分米?
3.画出面积相等的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各一个。
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点拔。
提问:怎样才能使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的面积相等?
师生活动
思考与调整
要画一个与长方形面积相等的三角形,怎么想?
在画梯形的时候怎样想?
小结画图的关键。
4.有两个边长都是6厘米的正方形,在其中一个正方形里画1个最大的圆,另一个正方形里画4个相等的尽量大的圆。
(1)圆的半径各是多少厘米?
(2)两个正方形里圆的面积各是多少?各占正方形面积的百分之几?
(3)如果像这样在正方形里画9个相等的尽量大的圆,这9个圆的面积之和占正方形面积的百分之几?你发现了什么?
9.上图中左右两个图形周长的比是(),面积的比是()。
(4)那么,如果画16个、25个相等的尽量大的圆呢?
5.(出示情境图)用16根1米长的木条靠墙围一块长方形菜地。怎样围面积最大?如果用24根这样的木条来围,怎样围面积最大?你们有什么发现?
提问:你是怎样围的?为什么只要围三条边?
怎样才能找出所有的围法?
三、总结反思
通过复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
四、作业设计
1.在一个直径为20厘米的圆内剪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占圆面积的几分之几?
2.从一张长3厘米、宽2.5厘米的长方形纸片上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求这个正方形的周长。
3.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等底等高。已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25平方厘米,三角形的面积是多少?
4.在一个半径5米的圆形花坛周围修一条宽2米的走道,走道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