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榆次区园林村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村庄绿化工程实施方案

村庄绿化工程实施方案村庄绿化工程实施方案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村庄绿化方案》的要求,结合我村的实际情况,村党支部和村委会在全面征求全体党员和村民代表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制定本村村庄绿化实施方案。
一、基本情况全村总人口,户,总土地面积亩,其中耕地面积亩,有林地面积亩,荒山面积亩,森林覆被率 %。
村庄环村林带亩。
现在村庄内有各种树木株,人均株;绿地平方米,人均平方米。
201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元。
全村共有个自然村。
二、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八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为目标,大力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绿化美化村庄,全面提升全村村庄绿化水平,改善村庄环境质量,提升农民幸福指数。
三、任务目标完成主干道路 (含村内、村外)绿化米,栽植各种树木株;庭院绿化完成户,栽植各种乔木株,栽植各种灌木株,种植各种花草平方米;环村林带造林绿化完成亩;其它村庄内外造林完成株。
四、实施主体村庄绿化项目由村委会负责筹划实施,在乡镇政府和林业局的指导下,由村委会统筹安排各自然村、生产小组和农户的村庄绿化工作,确保完成本村的任务目标。
五、树种选择应以本土树种(垂柳、杨树、槐树、核桃、板栗、苹果、山楂等)为主,因地制宜,村庄绿化以景观美化树种为主,村庄周围绿化以经济林为主。
六、栽植方式1、主干道(街道)绿化主干道(街道)树种为树,苗木规格地径厘米,苗高米,按株距米定植,单侧(双侧)栽植,栽植行共延长米,共栽植株,其中,栽植树株,树株; ——道—道的米道路两旁绿化,树种为树,苗木规格地径厘米,苗高米,按株距米定植,单侧(双侧)栽植,栽植行共延长米,共栽植株,其中,栽植树——株,树株。
2、村庄内整体绿化村委会院内、村民活动中心、学校、企业单位、村民庭院的闲散地、空隙地,栽植、、等树种,株距米,栽植树株,树株,共栽植树木株,种花平方米,修花坛个平方米。
主干道(街道)绿化和村庄内整体绿化共栽植树木株,其中栽植树株,树株。
园林绿化提升改造实施方案

园林绿化提升改造实施方案一、施工准备施工准备是工程实施的第一步,也是安全、高效、经济地实施工程的重要作业。
施工准备工作的基本任务是为拟建工程的施工建立必要的技术和物质条件,统筹安排施工力量和施工现场。
施工准备工作也是施工企业搞好目标管理、推行技术经济承包的重要依据,施工准备工作还是土建施工和设备安装、种植工程顺利进行的根本保证。
因此认真地做好施工准备工作,对于发挥企业优势、合理供应、加快施工速度、提高工程质量、降低工程成本、增加企业经济效益、赢得企业社会信誉、实现企业管理现代化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技术准备1、成立项目市政道路园林景观工程项目部。
由技术负责人组织各专业工程师及施工管理人员熟悉施工设计图纸及施工图说明,明确施工范围、工期、质量要求,学习有关标准及施工规范,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编制工程预算。
2、会同甲方及总包单位摸清原有地质情况,便于施工时采取保护措施,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3、做好各种原材料报验工作。
4、施工前应对仪器设备进行校核。
二、物资准备物资准备工作内容包括现场施工围挡材料的准备、施工机具准备、工程材料、苗木等。
原、辅材料及制品、机具和设备,是保证施工顺序进行的物资基础。
这些物资的准备工作必须于开工前完成,根据各种物资的需要量计划,分别落实货源,提前订货,安排运输和储备,使之能满足连续施工的要求。
三、劳务班组的组织准备1、配备有类似工程经验的专业人员担任项目管理人员。
2、配备有丰富工程施工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
3、组织熟练的各工种技术工人,并在进场前进行有关的入场教育。
4、对特殊工种人员进行上岗前培训,安全技术交底。
5、配备具有类似经验的劳务施工队伍,能很好的完成本项目的施工。
四、施工现场准备1、做好现场围挡及标识标牌布置的准备施工现场必须做好围挡施工,设置临时安全通道,布置明显整齐的安全警示标识标牌。
做好“六牌二图”(即:工程概况、管理人员名单及监督电话牌消防保卫牌、现场出入制度牌、安全生产牌、文明施工牌、施工现场总平面图、建筑物效果图)。
园林景观工程土方施工方案(3篇)

第1篇一、项目背景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园林景观工程在城市建设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园林景观工程不仅能够美化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品质,还能改善居民生活质量。
土方施工是园林景观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直接影响到整个园林景观的效果。
本方案针对园林景观工程土方施工进行详细规划,以确保施工质量,提高施工效率。
二、工程概况1. 工程名称:XX园林景观工程2. 工程地点:XX市XX区3. 工程规模:占地面积XX平方米4. 工程内容:园林景观设计、土方施工、绿化种植、道路铺装、设施安装等5. 施工工期:XX个月三、施工组织与管理1. 施工组织机构成立土方施工项目部,负责土方施工的全面管理工作。
项目部下设以下部门:(1)工程技术部:负责施工图纸会审、技术交底、施工方案编制、施工质量控制等工作。
(2)材料设备部:负责材料采购、设备租赁、现场管理等工作。
(3)质量安全部:负责施工现场安全、质量监督、文明施工等工作。
(4)合同预算部:负责合同签订、预算编制、成本控制等工作。
2. 施工管理(1)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园林景观工程土方施工的法律法规和标准。
(2)加强施工现场管理,确保施工安全、文明、有序。
(3)加强施工过程控制,确保施工质量。
(4)做好施工记录,为工程验收提供依据。
四、施工方案1. 施工准备(1)施工图纸会审:组织相关部门对施工图纸进行会审,明确施工范围、施工内容、施工要求等。
(2)施工方案编制:根据施工图纸和现场实际情况,编制详细的土方施工方案。
(3)材料设备准备:根据施工方案,提前采购、租赁所需材料设备。
(4)人员培训:对施工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提高施工水平。
2. 施工工艺(1)土方开挖1)采用机械开挖,人工配合清理。
2)开挖过程中,注意保护地下管线、构筑物等设施。
3)开挖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确保边坡稳定。
4)开挖过程中,及时进行土方堆放,避免影响后续施工。
(2)土方回填1)回填材料应选用符合设计要求的土料,确保回填质量。
园林项目实施方案

园林项目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于生活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园林作为城市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改善居民生活质量、提升城市形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本项目旨在通过实施园林建设,为市民打造一个宜居、宜游的城市环境。
二、项目目标1. 提升居民生活质量:通过打造美丽的园林景观,提供休闲娱乐场所,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
2. 增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通过园林建设,加强市民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提高其环保意识。
3. 提升城市形象:通过打造具有特色的园林景观,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形象,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投资者。
三、项目内容1. 景观规划设计:根据项目区域的地理特点和市民需求,进行全面的景观规划设计,包括景观元素的选择、布局、配色等。
2. 植被配置:根据景观规划设计方案,进行植被的选择和配置,注重生态养护,打造绿意盎然的园林景观。
3. 设施建设:根据项目需求,建设适合市民休闲娱乐的设施,如游乐区、健身区、休闲广场等,提供多样化的服务功能。
4. 环境改善:改善项目区域的环境质量,包括土壤改良、水体治理、垃圾分类等,提升居民生活环境。
5. 管理与维护: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加强对园林的日常维护和管理,保证园林景观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四、项目实施步骤1. 调研与规划:进行项目区域的调研,了解市民需求,制定园林规划设计方案。
2. 筹资与审批:通过政府拨款、社会资金等方式筹集项目资金,并进行相关审批手续。
3. 施工建设:根据规划设计方案,进行园林建设的施工工作,包括土地整理、植被配置、设施建设等。
4. 环境改善:进行土壤改良、水体治理、垃圾分类等环境改善措施,提升项目区域的环境质量。
5. 管理与维护:建立园林管理机构,制定管理制度,进行日常的园林维护和管理工作。
五、项目风险与对策1. 资金不足风险:加强与政府合作,争取更多的资金支持,并积极吸引社会资金参与项目建设。
2. 环境污染风险:加强环境监测和管理,制定严格的环境保护措施,确保项目建设过程中不产生污染。
园林绿化工程实施方案

园林绿化工程实施方案一、前期准备在进行园林绿化工程之前,首先需要对工程区域进行详细的勘察和测量。
通过勘察和测量,可以了解到工程区域的地形、土壤状况、植被类型等基本情况,为后续的设计和施工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同时,还需要对工程区域的环境特点和气候条件进行充分的了解,以便在后续的植物选择和设计过程中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安排。
二、设计方案根据前期的勘察和测量结果,结合工程区域的环境特点和气候条件,进行园林绿化工程的设计方案。
设计方案应包括植物选择、景观布局、绿化设施等内容,要求合理、美观、实用。
在植物选择方面,应根据工程区域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状况,选择适合当地生长的植物种类,并根据景观布局的需要进行合理的植物搭配和配置。
在景观布局方面,应根据工程区域的地形特点和环境条件,进行合理的景观规划和布局,使整个工程区域呈现出美观、和谐的景观效果。
在绿化设施方面,应根据工程区域的功能需求和使用要求,设计合理的绿化设施,如喷泉、假山、亭台等,以丰富工程区域的景观效果。
三、施工实施在设计方案确定后,进行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实施。
在施工实施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设计方案的要求进行操作,确保施工质量和效果。
在植物种植方面,应根据设计方案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季节和方法进行植物的种植和养护,确保植物的成活率和生长状况。
在景观布局方面,应根据设计方案的要求,进行景观布局的施工和安装,确保景观效果的实现和美观度的提升。
在绿化设施方面,应根据设计方案的要求,进行绿化设施的制作和安装,确保绿化设施的功能和使用效果。
四、养护管理园林绿化工程完成后,需要进行养护管理工作,确保工程区域的绿化效果和使用效果。
养护管理工作包括植物养护、景观维护、绿化设施维修等内容。
在植物养护方面,应定期对植物进行修剪、浇水、施肥等养护工作,确保植物的生长和健康。
在景观维护方面,应定期对景观进行清理、修整、保养等维护工作,确保景观的美观和整洁。
在绿化设施维修方面,应定期对绿化设施进行检查、维修、保养等工作,确保绿化设施的功能和使用效果。
园林施工工程方案(3篇)

第1篇一、工程概况项目名称:XX园林景观工程项目地点:XX市XX区项目规模:占地面积XX平方米设计风格:现代简约风格工程周期:预计6个月二、施工组织与管理1. 施工组织架构(1)项目经理:全面负责施工项目的组织、协调、指挥工作;(2)施工技术负责人:负责施工过程中的技术指导、质量控制;(3)施工安全负责人:负责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4)施工质量负责人:负责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5)施工进度负责人:负责施工进度的安排和调整。
2. 施工管理(1)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进行施工;(2)建立健全施工管理制度,确保施工质量、安全、进度;(3)加强施工现场的文明施工,保持环境整洁;(4)加强施工过程中的技术交流和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素质。
三、施工方案1. 土方工程(1)根据设计图纸,进行场地平整、回填土等土方工程;(2)使用推土机、挖掘机等机械设备进行土方作业;(3)确保土方工程的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2. 水系工程(1)根据设计图纸,进行水系开挖、驳岸建设等水系工程;(2)采用混凝土、石材等材料进行驳岸建设;(3)确保水系工程的质量,保证水质清澈。
3. 植物配置(1)根据设计图纸,选择适合的植物种类和配置方式;(2)进行树木、灌木、地被植物的栽植;(3)确保植物配置的合理性和美观性。
4. 软装工程(1)根据设计图纸,进行座椅、垃圾桶、灯具等软装设施的安装;(2)确保软装工程的质量,与整体景观相协调。
5. 道路工程(1)根据设计图纸,进行道路的规划、施工;(2)采用混凝土、沥青等材料进行道路建设;(3)确保道路工程的质量,满足行人、车辆通行需求。
四、施工进度安排1. 第一阶段:土方工程、水系工程(1个月)2. 第二阶段:植物配置、软装工程(2个月)3. 第三阶段:道路工程(1个月)4. 第四阶段:竣工验收(1个月)五、施工保障措施1. 严格把控施工材料的质量,确保工程质量;2. 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3. 加强施工过程中的技术交流和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素质;4. 建立健全施工管理制度,确保施工进度、质量、安全。
景观园林绿化工程施工方案(3篇)

第1篇一、工程概况1. 工程名称:XX景观园林绿化工程2. 工程地点:XX市XX区XX街道3. 工程规模:占地面积约XX平方米4. 工程内容:包括绿化种植、园林景观设计、园林小品制作安装、水景工程、道路铺装、照明工程等5. 工程工期:预计XX个月二、设计原则1. 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2. 注重生态保护,体现可持续发展理念3. 体现地方特色,满足当地居民需求4. 确保工程质量,保证工程安全5. 合理安排施工进度,确保工程按时完成三、施工准备1. 组织机构(1)项目经理部:负责整个工程的施工组织、协调和管理。
(2)施工班组:负责具体的施工任务。
2. 人员配置(1)项目经理:负责整个工程的施工管理工作。
(2)技术负责人:负责施工技术指导和工程质量控制。
(3)施工员:负责施工方案的编制、施工进度控制、现场管理等。
(4)质检员:负责工程质量检查和验收。
3. 材料设备(1)绿化植物: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植物种类,确保植物生长良好。
(2)园林小品:选择符合设计要求的园林小品,如座椅、垃圾桶、景观石等。
(3)水景工程:选用环保、耐用的水景设备。
(4)道路铺装:选用耐磨、美观的铺装材料。
(5)照明工程:选用节能、环保的照明设备。
4. 施工方案编制(1)根据设计图纸和现场实际情况,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
(2)明确施工顺序、施工工艺、质量控制点等。
(3)编制施工进度计划,确保工程按时完成。
四、施工工艺1. 绿化种植(1)种植前,对土壤进行改良,确保土壤肥沃、排水良好。
(2)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植物种类和种植位置。
(3)按照规定的种植密度和深度进行种植。
(4)及时浇水、施肥,确保植物生长良好。
2. 园林景观设计(1)按照设计图纸,进行园林景观布局。
(2)制作安装园林小品,如座椅、垃圾桶、景观石等。
(3)进行园林景观美化,如铺装、绿化等。
3. 水景工程(1)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水景布局。
(2)选用环保、耐用的水景设备。
园林工程施工方案(3篇)

第1篇一、工程概况本项目位于我国某城市中心区域,占地面积约10万平方米,其中绿化面积8万平方米。
项目旨在打造一个集休闲、娱乐、观赏、健身于一体的现代化园林景观。
本方案将详细阐述园林工程的施工组织、施工技术、质量控制、安全措施等方面。
二、施工组织设计1. 施工组织架构本项目施工组织架构分为项目经理部、技术部、工程部、质量部、安全部、材料部、财务部等部门。
项目经理部负责整个项目的全面管理,各部门各司其职,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2. 施工进度计划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确保各阶段工程按时完成。
具体进度安排如下:(1)前期准备阶段:2个月(2)基础施工阶段:3个月(3)绿化种植阶段:2个月(4)配套设施建设阶段:2个月(5)工程验收阶段:1个月三、施工技术1. 土方工程(1)施工前对场地进行平整,确保地面标高符合设计要求。
(2)根据设计图纸进行土方开挖,确保开挖深度和宽度符合要求。
(3)对开挖后的土方进行分类堆放,防止污染。
2. 水利工程(1)根据设计图纸进行排水沟、水系等设施的施工。
(2)确保排水系统畅通,防止水患。
(3)水系景观施工中,注重水质处理和生态平衡。
3. 绿化种植(1)根据设计图纸选择适宜的植物种类,确保植物生长和景观效果。
(2)按照种植规范进行挖坑、施肥、栽植等工序。
(3)加强后期养护,确保植物成活率。
4. 配套设施建设(1)根据设计图纸进行道路、座椅、垃圾桶等设施的施工。
(2)确保设施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四、质量控制1. 质量目标确保工程质量达到国家一级园林工程标准。
2. 质量控制措施(1)严格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
(2)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检查,确保各工序质量符合要求。
(3)对施工人员进行质量教育和培训,提高施工质量意识。
(4)建立质量责任制度,明确各部门和人员质量责任。
五、安全措施1. 安全目标确保施工过程中无重大安全事故发生。
2. 安全措施(1)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确保施工人员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榆次区村庄绿化建设项目实施方案1、项目概要1.1项目名称:2011年榆次区村庄绿化建设项目1.2主管单位:榆次区林业局1.3项目负责人:李继生1.4建设单位:榆次区乌金山镇海底岭、东沛霖、东左付、西左付及庄子乡季麻村等5村村委会1.5投资规模及资金来源:该项目估算总投资为104.204万元,其中海底岭16.932万元,东沛霖20.507万元,东左付18.685万元,西左付20.325万元,季麻村27.755万元;建设投资中,省级补助40万元(每村8万元),自筹资金64.204万元。
1.6建设工期:1年1.7项目效益:项目实施后,将大大提高项目区域内林木覆盖率,使村内绿树成荫,街巷树木成行,这不仅能提升项目村的社会形象,而且树木有防尘、防噪、杀灭细菌的作用,可净化村内空气,改善生态环境,有利于村民的身体健康。
1.7编写依据:(1)山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山西省林业厅关于申报2011年村庄绿化建设项目的通知(晋发改农经发【2011】581号)(2)山西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领导组关于印发《全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11年度重点推进村名单》的通知(晋新农【2011】1号)(3)晋中市林业局关于申报2011年省级村庄绿化建设项目的紧急通知(市林电【2011】第7号)(4)现地调查数据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1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
其中,生产发展离不开土地维护和良好的绿化环境,村容整洁更是以村庄绿化为主要途径和手段。
目前,项目村然存在绿化规划滞后,建设水平不高,日常管理无序,综合效益不佳,村庄绿化用地和人均占有绿地较少,离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农户的生态需求还有很大距离。
通过村庄绿化美化,同时结合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公益事业建设,可以有效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环境,优化农村区域投资环境,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协调发展。
2.2是农民群众提高自身生活质量的迫切需求。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不断增多,村民家庭建设和房屋美化水准不断提升。
然而,许多村庄却出现了“家里现代化,屋外脏乱差”的现象,这与农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极不相符。
搞好村庄绿化,可以增加村庄绿量,提高绿化质量,改善村庄生态面貌,形成绿化、美化、香化、彩化和园林化的村庄绿化景观,实现生态经济发达、生态环境优美、生态家园和谐、生态文化繁荣的农村新社区,为广大农民群众营造一个“蓝天、碧水、绿色、清静”的生产生活环境。
另外,加快村庄绿化建设又是缓解气候变暖、关注全球生态的积极行动。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地球生命系统的支撑,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
森林具有调节气候、防风固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改良土壤、减少污染、保持生物多样性等功能。
在村庄内搞好绿化,增加空气中的氧气和负离子,能明显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可见,村庄绿化是一项“顺民心、合民意、解民忧、让民乐”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和实事工程。
因此,村庄绿化工程的实施十分必要。
3、建设条件3.1乌金山镇海底岭村海底岭村位于乌金山镇北山丘陵山区,交通闭塞,沟壑纵横。
在册人口180余户,总人口470余人。
由于煤矿资源丰富,煤矿务工和运输业为我村村民主要收入来源,收入水平居全区中上水平。
村福利事业发展平稳,基础设施配套较为完善,道路基本硬化,亮化。
电线、自来水、秸秆气管网遍布全村。
该村现有一小片林和一处活动场所等两处公共绿地。
由于属丘陵山区,村内多数街道路巷崎岖狭窄,不宜绿化。
本次村庄绿化工程,可绿化的场所有:入村道、活动场所、村委会、小片林。
3.2乌金山镇东沛霖村东沛林村地处榆次区峪郭线往北7000米,属丘陵山区地带,距晋中市市区15公里,是榆次区的重点旅游路线,乌金山镇的园林绿化重点村。
全村135户, 382人,村主导产业为农业,占经济总收入的60%,其次是运输业和劳务业。
2009年开始新建村级活动场所,于2010年基本建设完工,共投资21.5万元,占地2110㎡,建筑面积210㎡,同时,新配套建设卫生室、图书室、便民服务站等相关设施。
经过实地勘察,该村可绿化的场所有贯穿全村的乡村公路、村内街巷、村委会、加油站旁等。
3.3乌金山镇东左付村东左付村位于乌金山镇政府东南方七公里处,全村有182户,463口人,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行政村。
近年来,该村党支部、村委会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区关于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会议精神,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按照“二十字”方针,从招商引资、村镇规划、产业调整、环境整治、基础设施改善、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扎实开展工作,实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良好开局。
近年来,东左付村对村环境进行了彻底的整治,新建了两个大的垃圾池,极大的方便了群众的生活,也是村内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3.4乌金山镇西左付村西左付村位于乌金山镇政府东北部,全村200户,478 人,人均年纯收入3680元。
西左付村有古文化建筑——张氏宗祠,为清末两广总督张彪家族祠堂。
2009年,为迎接第七届文化旅游节的召开,打造旅游景区乌金山森林公园,该村进行了旅游线路的规划建设,对该村的主要干道进行了硬化和绿化,修建了南门城楼和大桥,并对水库进行了引水工程。
该村以种植业为主,苹果和核桃是这里的特色。
2010年该村开始进行居民小区的规划建设,建设农家乐、采摘园等,可带动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在不久的将来,该村就会成为依山傍水、生活富裕、民主和谐的新农村。
经实地勘察,该村可绿化的场所有入村道、村内街巷、活动场所、乡村公路。
3.5庄子乡季麻村季麻村位于榆次区东南部十公里处的丘陵山区,全村158户, 426人,交通较为便利,地多人少,水利条件较好,农业发达程度较高,共有耕地1581亩,其中水浇地590亩,主要农作物玉米。
经实地勘察,该村村边乡村公路、村内街巷和一小片林有绿化条件。
4、建设方案4.1主要技术指标4.1.1整地。
清理干净栽植区的建筑垃圾、杂物,用白灰定好栽植点。
4.1.2挖坑。
乔灌木树坑规格为0.6m×0.6m×0.6m,树坑壁垂直。
4.1.3栽植。
严格执行《造林技术规程》,做到扶正、踏实。
载前坑内浇水,载后浇水。
街道绿化有水泥路面的要割开水泥,换土栽植,灌木栽植带土球,土球大小根据苗木大小而定。
4.1.4管护。
第一年浇水5 次,第二年、第三年各浇水3次,保证春季2次,其余视具体情况而定。
每年松土2次,死苗要补植。
4.2 建设方案4.2.1乌金山镇海底岭村(1)进村道路绿化。
两侧各栽植一行国槐,株距3米,选用胸径5-8厘米规格苗木。
(2)活动场所绿化。
铺设草坪,乔灌点缀其中。
树种选择华北卫矛、油松、侧柏、卫矛球、云杉。
4.2.2乌金山镇东沛霖村乡村公路绿化。
公路两旁各栽植乔木一行,树种选择国槐、侧柏,株距3米;公路西侧花池内栽植卫矛、月季。
街巷绿化。
两旁各栽植乔木一行,树种选择国槐、毛白杨,株距3米。
村委会绿化。
园内周边栽植华北卫矛、国槐、云杉,株距3米。
加油站绿化。
加油站对面栽植侧柏一行,株距3米;花池内栽植月季。
4.2.3乌金山镇东左付村乡村公路绿化。
公路沿村路段两侧栽植毛白杨各一行,株距3米。
入村道绿化。
道路两旁栽植国槐各一行,株距3米。
街巷绿化。
两旁栽植红花槐、卫矛球、侩柏。
村委会绿化。
村委会院内栽植云杉、国槐,林下铺设草坪,房前种植月季。
4.2.4乌金山镇西左付村入村道绿化。
道路两侧铺设草坪,栽植国槐、云杉、卫矛球。
街巷绿化。
栽植国槐、毛白杨。
活动场所绿化。
场地周边栽植华北卫矛、毛白杨。
4.2.5庄子乡季麻村乡村公路绿化。
公路沿村路段量侧各栽植国槐一行,株距3米。
街巷绿化。
街巷两侧栽植油松、卫矛球、红花槐毛白杨。
小片林绿化。
小片林内点缀栽植华北卫矛、云杉、毛白杨、国槐、月季。
5、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5.1苗木规格及价格表1:选用苗木规格价格表5.2投资估算项目总投资104.204万元,其中海底岭村16.932万元,东沛霖村20.507万元,东左付村18.685万元,西左付村20.325万元,季麻村27.755万元。
按投资类型划分,生产性投资88.644万元,其中苗木购置费用45.456万元,整地栽植管护费用43.188万元;非生产性投资15.56万元,其中设计费2.56万元,管理费4.31万元,其他费用8.69万元。
详见附表。
5.3资金来源省煤炭可持续发展基金补助每村8万元,共计40万元;自筹资金64.204万元,其中海底岭村8.932万元,东沛霖村12.507万元,东左付村10.685万元,西左付村12.325万元,季麻村19.755万元。
省煤炭可持续发展基金用于苗木购置、栽植等工程建设项目。
6、项目运行机制6.1 组织措施成立由榆次区林业主管部门牵头,各项目建设单位组成的村庄绿化工程项目组。
林业主管部门负责开展项目组和各有关部门间的协调工作;对整个项目建设过程的进度、计划、质量等活动进行宏观监督。
项目建设单位全权负责本单位项目建设的日常事务。
项目建设中,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项目承包合同制、工程质量监理制、技术人员承包责任制,确保项目依法依规实施,有序顺利推进。
6.2 技术支撑由榆次区林业主管部门指派专业技术人员负责项目的技术指导,在项目建设中积极推广生根粉、根宝、保水剂等林业科技新产品的运用,增加林业科技含量,提高造林成活率,降低干旱天气给造林带来的风险,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6.3资金管理项目法人必须按照国家有关法规合理安排和使用项目资金,节约工程成本,杜绝浪费。
项目法人要按照《会计法》规定,设置专门财会机构,配备合格财会人员,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内控制度,具体负责项目资金申请、报帐和财务核算工作。
建设资金必须严格按批准的建设内容和标准使用,不得挤占、截留、挪用,并应按规定对建设资金实行专户存储,不得与其他资金混存,做到专款专用,专帐核算。
资金拨付应严格执行拨付制度,根据年度实施计划和工程建设实际完成情况,并经各方管理人员认证后进行拨付。
6.4 监督检查工程项目实行监督检查制度,榆次区林业主管部门重点对以下内容开展督查:(1)项目立项、审批情况。
包括:审批、核准、备案办理情况。
(2)项目投资进度及建设进展情况。
(3)项目建设管理情况。
包括:执行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等制度情况。
建立和落实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领导责任制情况。
(4)未开工项目情况。
包括:未开工原因和预计开工情况。
(5)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问题以及解决落实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