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羲太皞系(2)
女娲和伏羲到底是什么关系?

⼥娲和伏羲到底是什么关系?现在普遍的观点是伏羲和⼥娲先是兄妹,后成了夫妇。
但是这个观点是什么时候诞⽣的?在这个观点诞⽣之前伏羲和⼥娲是什么关系?有没有可能考证出他们真正的真实⾝份?新疆博物馆的藏品“伏羲⼥娲交尾图”上虽然他们看起来关系亲密,但⼜不能证明⼀定是夫妇。
⽽且这些⽤于墓室顶上的帛画都是唐代的画作。
或许在这个时期认为伏羲和⼥娲是夫妇的关系,交尾图象征着⼦孙繁衍,那么在唐代之前呢?研究上古史的徐旭⽣先⽣认为“伏羲”最早也就出现在战国中叶,后来因为《周易》的传播被奉为圣。
⽽“太皞”与“伏羲”根本不是⼀个⼈,后来却被合成⼀⼈。
徐旭⽣认为“太皞”是东夷⾸领,和伏羲是没什么关系。
《庄⼦》⾥⼏次提到过“伏羲(伏戏)”,似乎是把伏羲出现在历史上的时间段定在燧⼈⽒之后、神农及黄帝之前,与“燧⼈⽒”、“神农”、“黄帝”并⽴,应当同样是上古帝王的地位。
关于“⼥娲”,徐旭⽣认为是战国末期才出现,甚⾄晚到西汉初期。
并且伏羲与⼥娲先兄妹⽽后夫妇是不符合儒家传统道德观念的,所以这两个⼈不⼤可能是和华夏集团有关系的。
徐旭⽣的观点是伏羲与⼥娲是苗蛮集团的⾸领。
伏羲与⼥娲先兄妹⽽后夫妇的传说来源于苗⼈,⽽苗⼈就是他们结合之后繁衍的后裔。
《淮南⼦*原道训》说的“泰古⼆皇”,徐旭⽣认为指的就是伏羲和⼥娲,这两个⼈是关系极为密切的。
伏羲在前为“皇”,⼥娲未有其“⽒”,是伏羲的族⼈,因为⾄德⽽被推举为“皇”。
沅汰,⽂化学者,历史作家主要作品:《龙风传奇》、《南北乱世之三国霸业》、《⾼澄传》、《情探泰陵》、《胤禛⼆⼗七年》,中国古代《古国迷踪》系列,《博物馆青铜器名称汉字解读》系列、《汉字》字形释义、《青铜铭⽂⾥的西周史》、《晋国霸业》、《梦回春秋》等。
《山海经》之山海经的部落世系

一、 太皡、少昊部落世系1. 有神十人,名曰女娲之肠,化为神,处栗广之野,横道而处。
2. 有九丘,以水络之,名曰: 陶唐之丘、有叔得之丘、孟盈之丘、昆吾之丘、黑白之丘、赤望之丘、参卫之丘、武夫之丘、神民之丘。
有木,青叶紫茎,玄华黄实,名曰建木,百仞无枝,有九欘,下有九枸,其实如麻,其叶如芒,大暤爰过,黄帝所为。
3. 西南有巴国。
大暤生咸鸟,咸鸟生乘厘,乘厘生后照,后照是始为巴人。
4. 又西二百里,曰长留之山,其神白帝少昊居之;其兽皆文尾,其鸟皆文首,是多文玉石;实惟员神磈氏之宫,是神也,主司反景。
5. 东海之外大壑。
少昊之国,少昊孺帝颛顼于此,弃其琴瑟。
6. 有山名曰齐州之山、君山、鬵山、鲜野山、鱼山。
有人一目,当面中生。
一曰是威姓,少昊之子,食黍。
7. 少昊生般,般是始为弓矢。
二、 炎帝、蚩尤部落世系1. 炎帝之妻,赤水之子听訞生炎居;炎居生节并,节并生戏器,戏器生祝融。
祝融降处于江水,生共工;共工生术器,术器首方颠,是复土壤,以处江水。
共工生后土,后土生噎鸣,噎鸣生岁十有二。
2. 又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
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
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
3. 有互人之国。
炎帝之孙,名曰灵恝,灵恝生互人,是能上下于天。
4. 炎帝之孙伯陵,伯陵同吴权之妻阿女缘妇,缘妇孕三年,是生鼓、延、殳。
5. 共工之臣曰相柳氏,九首,以食于九山。
相柳之所抵,厥为泽溪。
禹杀相柳,其血腥,不可以树五谷种。
禹厥之,三仞三沮,乃以为众帝之台。
在昆仑之北,柔利之东。
相柳者,九首人面,蛇身而青。
不敢北射,畏共工之台。
台在其东。
台四方,隅有一蛇,虎色,首冲南方。
6. 共工之臣名曰相繇,九首蛇身,自环,食于九土,其所 所尼,即为源泽,不辛乃苦,百兽莫能处。
禹湮洪水,杀相繇,其血腥臭,不可生谷,其地多水,不可居也。
伏羲在哪里出生的

伏羲在哪里出生的伏羲作为中华民族的始祖,他的身世传说一直困扰着我们。
历史记载中伏羲的出生地就有许多不同的地点。
历史学家对于伏羲的起源仍在孜孜不倦的考证。
下面是店铺搜集整理的伏羲的出生地,希望对你有帮助。
伏羲的出生地据部分古籍记载,伏羲出生于成纪。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渭水》记载:“故渎东经成纪县,故帝太皞庖牺所生之处也。
”司马贞:“母曰华胥,履大人迹于雷泽而生庖羲于成纪。
”据已故考古家王献唐先生考证,他出生在阆中。
伏羲的母亲华胥生活在华胥水边,因好奇踩了雷神的大脚印而怀了伏羲。
12年后,在仇夷生下伏羲。
宋代罗泌的《路史》注释:“华胥之渊,盖因华胥居之而名,乃今阆中渝水也。
”另据部分古籍记载,伏羲出生于仇夷。
宋代罗泌的《路史》记载:“太昊伏羲氏华胥,居于华胥之渚,尚暨叔姬翔于渚之汾。
巨迹出焉,华胥决履以辁之,意有所动,虹且绕之,因孕十有二岁。
生于仇夷,长于起城。
”意思是说,伏羲的母亲华胥,生活在华胥水边,因为踩神的足迹而怀上伏羲。
伏羲生于仇夷,长在起城(今甘肃秦安)。
《路史》注释说:“华胥之渊,盖因华胥居之而名,乃阆中渝水地也。
”《周地图》解释说:“阆中水为渝水。
”《遁甲开山图注》亦云:“仇夷山,四面绝立。
彭池、成起皆西士,是伏羲出生处。
”仇夷一说为今甘肃陇南仇池山。
关于伏羲的出生地众说纷纭,不过有一处地方比较让人信服,那就是有“羲皇故里”美誉的天水。
天水相传是人文始祖伏羲和女娲的出生地。
伏羲的故事伏羲的出生很传奇,他的母亲怀孕12年之后才生下他,这传奇的出生注定了他不平凡的人生。
一个叫华胥氏的姑娘去海边玩时见一个巨大的脚印,由于好奇便踩上去,结果发现怀孕了,12年之后才生下一子,有人的头,却是蛇的身体,她给这孩子取名为伏羲,他就是五天帝之一,是各族的先祖。
伏羲出生在旧石器时代中后期,人类的历史还很短,生活原始,还属于狩猎生食的方式,那个时候人们对大自然和生命的认识几乎为零。
然而,伏羲与众不同,他有过人的胆识和聪明的头脑,他出生以后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做了很大的贡献。
《山海经》记载的人物与中国上古帝王的联系(七)

《山海经》记载的人物与中国上古帝王的联系(七)研究之三-《山海经》记载的人物与中国上古帝王的联系(七)作者:寒阳添加日期:2010-10-25 14:35:28 阅读:434(七)帝俊与玄帝——女娲、太皞(太昊)伏羲伏羲被历史上公认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但是历史上说他和他妹妹女娲共同繁衍人类的人物,与西方的亚当和夏娃有同等级别。
《补史记·三皇本纪》“太皞庖牺氏,风姓,代燧人氏继天而王。
母曰华胥,履大人迹于雷泽,而生庖牺于成纪。
蛇身人首,有圣德。
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旁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始画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
于是始制嫁娶,以俪皮为礼。
结网罟,以教佃渔,故曰宓羲氏。
养牺牲以庖厨,故曰庖牺。
有龙瑞,以龙纪官,号曰龙师。
作三十五弦之瑟。
木德王,注春令,故《易》曰帝出乎震,《月令》孟春其帝太皞是也。
都于陈,东封太山。
立十一年崩。
其后裔当春秋时有任、宿、须句、颛臾,皆风姓之胤也。
”据《三皇本纪》记载:伏羲“有圣德,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旁观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
于是始制嫁娶,以俪皮为礼。
结网罟以教佃渔……,养牺牲于庖厨”。
伏羲通过仰观俯察,了解自然万物,所画八卦是用8个符号分别代表天、地、水、火、风、雷、山、泽,利用八卦进行占卜吉凶,希望得到神意的显示,正是这种对世界的初步认识和把握方式,孕育着中国哲学的萌芽。
奠定了中国乃至东方文化思想的一个重要特征。
这也是后来《周易》的思想基础,而《周易》同时也是儒家思想的基础。
女娲《补史记·三皇本纪》“女娲氏亦风姓,蛇身人首,有神圣之德,代宓牺立号,曰女希氏。
无革造,惟作笙簧,故《易》不载,不承五运。
一曰,女娲亦木德王,盖宓牺之后,已经数世,金木轮环,周而复始,特举女娲,以其功高,而充三皇,故频木王也。
当其末年也,诸侯有共工氏,任智刑以强霸,而不王,以水乘木,乃与祝融战。
伏羲的基本介绍

伏羲的基本介绍伏羲的基本介绍伏羲,华夏民族人文先始、三皇之一,亦是与女娲同为福佑社稷之正神。
楚帛书记载其为创世神,是目前中国最早的有文献记载的创世神。
风姓,又名宓羲、庖牺、包牺、伏戏,亦称牺皇、皇羲、史记中称伏牺,后与太昊合并,在后世被朝廷官方称为“太昊伏羲氏”,亦有青帝太昊伏羲(即东方上帝)一说。
燧人氏之子,[1] 生于成纪,定都在陈地。
[2] 所处时代约为旧石器时代中晚期。
伏羲是古代传说中的中华民族人文始祖,是中国古籍中记载的最早的王,是中国医药鼻祖之一。
[3]相传伏羲人首蛇身,与女娲兄妹相婚,生儿育女,他根据天地万物的变化,发明创造了占卜八卦,创造文字结束了“结绳记事”的历史。
他又结绳为网,用来捕鸟打猎,并教会了人们渔猎的方法,发明了瑟,创作了曲子。
伏羲称王一百一十一年以后去世,留下了大量关于伏羲的神话传说。
伏羲的生平经历神秘出生上古时代,华胥国有个叫“华胥氏”的姑娘,到一个叫雷泽的地方去游玩,偶尔看到了一个巨大的脚印,便好奇地踩了一下,于是就有了身孕,怀孕十二年后生下一个儿子,这个儿子有蛇的身体人的脑袋,取名为伏羲。
[4] 伏羲生日为农历三月十八日。
中原地区有在农历三月十八日祭祀伏羲的风俗。
[5-6]注:伏羲女娲最早出现于先秦文献,华胥氏是后世文献才出现的,因此伏羲女娲是否是华胥氏儿女目前学术界尚存争议,一般认为华胥氏儿女的“伏羲女娲”人属性高于神属性,而楚帛书中伏羲女娲为创世神,是最早诞生的生灵,与华胥氏和雷神毫无关系。
[7]人文始祖伏羲有神圣之德,团结统一了华夏各个部落,定都在陈地,封禅泰山[8] 。
伏羲取蟒蛇的身,鳄鱼的头,雄鹿的角,猛虎的眼,红鲤的鳞,巨蜥的腿,苍鹰的爪,白鲨的尾,长须鲸的须,创立了中华民族的图腾龙,龙的传人由此而来。
[9]伏羲仰观天上的云彩、下雨下雪、打雷打闪,看地上会刮大风、起大雾又观察飞鸟走兽,根据天地间阴阳变化之理,创造了八卦,即以八种简单却寓义深刻的符号来概括天地之间的万事万物。
平邑历史文化要览

伏羲是历史学上传说中的三皇之一,大致相当于考古学北辛及其以前的文化时期,是世居山东地区的古老夷族族群。
少昊族系(聚于曲阜)、颛顼族系(起于鲁中山地南部今泗张、柏林一带),帝舜族系(起于平邑泗水一带)、夏禹族系(聚于鲁西南、豫北)等皆为其后裔。
伏羲氏起于鲁东南地区沂沭河上游,再徙汶泗流域,又徙至鲁豫皖交界,融合于中原地区。
伏羲是在中华民族古往今来追求文明进步历史长河中首屈一指的英雄人物,具有开天辟地、发聋振聩的启蒙功勋。
唐代的司马贞给《史记》补写的《三皇本纪》说:“太皞庖牺氏,风姓,代燧人氏而王天下。
母曰华胥,履大人迹于雷泽,而生庖牺于成纪。
蛇身人首,有圣德。
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旁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始画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
于是始制嫁娶,以俪皮为礼。
结网罟以教佃渔,故曰宓牺氏;养牺牲以庖厨,故曰庖牺。
有龙瑞,以龙纪官,号曰龙师。
作三十五弦之瑟。
”《周易研究》(全国人文社科核心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CSSCI核心期刊)2016年第5期题为《伏羲与山东蒙山地区的雷泽湖及成纪》的论文从伏羲出生东方、雷泽位于兖州、成纪为两个东方古国三个视角论证了“伏羲就出生在蒙山地区,山东蒙山乃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
”舜名重华,字都君,谥曰“舜”,中国上古时代父系氏族社会后期部落联盟首领,建立虞国,被后世尊为帝,列入“五帝”,史称帝舜、虞舜、舜帝,故后世以舜称之。
他是帝颛顼的六世孙。
《孟子·离篓下》载:“舜生于诸冯,迁于负夏,卒于鸣条,东夷之人也。
”汉代赵岐注:“诸冯、负夏、鸣条,皆地名,负海也,在东方夷服之地,故曰东夷之人也。
”《史记•五帝本纪》载:“舜耕历山,渔雷泽,陶河滨。
”有专家考证,平邑县西部及泗水、曲阜一带,即泗河的源头地区,这里既是大汶口文化的发祥地,也是典型龙山文化的中心地区,分布着史书记载的与舜有关的众多遗迹,当为舜的出生、起居地。
人皇伏羲的由来

人皇伏羲的由来伏羲是传说中人类文明的始祖,被尊为“三皇”之首。
,风姓,燧人氏之子。
《史记》中称伏牺,又写作宓羲、庖牺、包牺、伏戏,亦称牺皇、皇羲、太昊,又称青帝,人皇伏羲的由来有哪些?下面是店铺搜集整理的一些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人皇伏羲的由来伏羲(xi)又作宓羲、庖牺、包牺、伏戏,亦称牺皇、皇羲、太昊,史记中称伏牺。
是中华民族人文始祖。
所处时代约为新石器时代早期,相传为中国医药鼻祖之一。
伏羲是我国古籍中记载的最早的王。
据已故考古家王献唐先生考证,他出生在泗水县泉林、华村一带。
伏羲聪慧过人,他根据天地万物的变化,发明创造了八卦,成了中国古文字的发端,也结束了“结绳纪事”的历史。
他又结绳为网,用来捕鸟打猎,并教会了人们渔猎的方法,发明了瑟,创作了《驾辨》曲子,他的活动,标志着中华文明的起始。
相传其人首蛇身,与其妹女娲成婚,生儿育女,成为人类的始祖。
又相传他是古代华夏部落的杰出首领。
伏羲根据天地间阴阳变化之理,创制八卦,即以八种简单却寓义深刻的符号来概括天地之间的万事万物。
此外,他还模仿自然界中的蜘蛛结网而制成网罟,用于捕鱼打猎。
关于太昊伏羲氏的记载在古籍中常见,但又说法不一。
像中伏羲氏散发披肩,身披鹿皮,一派远古风范。
远古时期,人们以石器加工兽皮,再以骨针等工具进行缝制,用以御寒。
图中左下角画有八卦图形表明他创制八卦的功绩,而伏羲氏的目光显得深沉、睿智,无愧于古代智者的形象。
由于伏羲是蛇身人首,故有“龙的传人”之说。
有学者指出:“伏羲出生于蛇系氏族,并且以蛇为尊。
他身上穿的树叶或鹿皮,形右蛇之鳞身或花纹,这正是蛇系氏的族徽或图腾标志。
近年来,海内外越来越多的“龙的传人”弘扬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90年代初,江泽民来天水视察,为古成纪题下了“羲皇故里”的碑文。
人皇伏羲的贡献一说伏羲即太昊,本姓风。
传说他有圣德,像日月之明,故称太昊。
神话中华夏民族的始祖。
又传他教民结网,从事渔猎畜牧。
始画八卦,取火种、都陈。
三皇五帝之首太昊伏羲论

三皇五帝之首太昊伏羲论汉代时陈即古宛丘,今河南淮阳。
在这里最早记载了陈是太昊的故都。
之后,《竹书纪年·太昊伏羲氏》说:太昊之母居于华胥之渚,履巨人迹,意有所动,虹且远之,因而始娠,生帝于成纪。
以木德王,为风姓,元年即位,都宛丘。
其较之《大传》详细多了。
《竹书纪年》成书于汉代,为什么年代越后对太昊伏羲的记载越具体清楚,这是一个复杂的命题。
即太昊、伏羲和太昊伏羲名号的流变和形成史。
因此,必须弄清楚这个命题的来龙去脉。
太昊是东夷集团最早的氏族,太昊最早出现在《左传》。
太昊伏羲《左传·昭公十七年》说:陈,太()之虚。
陈就是今河南省淮阳,今存占地875亩的太昊伏羲陵、太昊伏羲故都宛丘城和太昊伏羲画卦台。
太昊的子孙封地为任、宿、须句、颛臾。
与伏羲相伴的是女娲。
女娲始见于《楚辞·天问》,《礼记·明堂位篇》、《山海经·大荒西经》,后二者只能算汉代的典籍。
女娲与伏羲并称始见于《淮南子·览冥篇》。
伏羲、女娲以兄妹或夫妇,成为人类开天辟地的一对人祖,历史发展到了战国时代,距伏羲时代已经4000余年了。
在《庄子·缮性篇》中说:逮德下衰,及燧人,伏羲始为天下,是故顺而不一;德又下衰,及神农,黄帝始为天下,是故安而不顺。
在这里伏羲已排在燧人氏之后,神农、黄帝之前。
《庄子·田子方篇》说:古人真人……伏戏,黄帝不得友。
从上述可以看出伏羲在中国远古帝王中的地位了。
也就是说,伏羲已排到炎帝、黄帝之前。
伏羲仰俯察、制器尚象的显赫功绩,毫不含糊,而且堂而皇之地放到了炎帝、黄帝、尧、舜之前。
大圣人孔子的地位是安若磐石的。
孔子是非常审慎的。
他只所以这样把伏羲放在炎帝、黄帝、尧、舜之前,没有充分的依据,孔子也不会轻易断定。
至于这具体如何的何,留待历史学家继续研究吧!郭沫若在《中国史稿》中说:太昊,号伏羲氏。
据说,伏羲作卦已是父系社会的事了。
据记载,'陈,太昊之墟也',今河南省淮阳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兄妹相婚
传说人类由他和女娲氏兄妹相婚而产生。
江汉流域和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的共45个洪水故事,“一致反映了洪 水泛滥,灭绝人类,兄妹一同避水得救,结婚生子,切割变人。其 中苗族20个,瑶族占15个,彝族5个,壮族侗族僳僳族各1个。大部 分兄妹名号与伏羲女娲发音相同。大多数故事说震涛发水的是雷公。 闻一多认为雷公即共工,是可以这样比拟的,说明在苗瑶等族的洪 水故事正是伏羲女娲传说在少数民族中流传的反应。”【《中国南 方古代传说人物考》侯哲安
活动地域
学术界一般认为甘肃天水是伏羲故里及伏羲文化的发祥地,若 依此,有伏羲崇拜的族群其源头应在甘肃天水一带,但是,这 样荆蛮就不可能源出西北,再有,西北出现新石器文化、出现 原始农业也相对较晚,甚至够不着伏羲的年代。伏羲族系的扩 张可算是冰后期随着农业文化的扩张是一个自南向北的过程, 其源头应在南方,伏羲故里应在湘西、湘南甚至是贺江上游一 带。较明确与伏羲相关的遗存信息最早为荆蛮区安徽含山县凌 家滩遗址出土的原始八卦图玉版,传说伏羲创八卦。
伏羲相关文化传说
1.传说他教民结网,从事渔猎畜牧,反映中国原始时代渔猎畜牧的 情况,传说八卦也出于他的制作。所以他应当是人类社会发展到渔 猎经济时期的代表。【《伏羲考》 闻一多】
2.伏羲教人们分辨东西南北,他说:“东方属木,西方属金。日头 东升西落。”,又说“南边热,北边冷。”使人们从此能够分辨东 西南北【《伏羲的神话与传说》李涛】
6.伏羲造字,相传伏羲始造文字,用于记事,取代了以往结绳记事 的形式。【没找到出处】又有说法伏羲创造的八卦,成了中国古文 字的发端。
【补:“中华英烈祠”网站中提到伏羲将其统治地域分而治之,而 且任命官员进行社会管理,为后代治理社会提供借鉴。
兄妹相婚
李冗《独异志》:昔宇宙初开之时,只有伏羲女 娲兄妹二人,议以为夫妻,犹自羞耻。兄即妹上 昆仑山,咒曰: ‘天若遣我兄妹为夫妻而烟悉合; 若不,使烟散,于是烟即合。其妹即来就兄。 ·这里将将伏羲视为创世之神。
关于太皞帝伏羲氏的生地有三说:即成纪说、雷泽说、仇夷山说。
成纪说: 《帝王世纪》:“母曰华胥,履大人迹于雷泽,而生庖 牺于成纪。”成纪在今甘肃省秦安县,今属天水市。 《水经注》:“成纪水故渎,东迳成纪县,故帝太昊伏 羲所生处也。”今天水市北封台山和市内西街有伏羲庙。 旧历正月十六日伏羲诞辰有传统的祭祀活动,朝拜人祖。
《长沙子弹库楚帛书》《尸子》黄元吉《乐语堂语录卷二》《中国南方古代传说人物考》侯哲安 简也 伏羲传说神话 《三家注史记·三皇本纪》 《长沙子弹库楚帛书》 《左传》 汇总:刘若涵 刘欣颜 宣讲:王梦然
羲文化小议》
刘宝才《帝
伏羲太昊是否同一人
观点一:在后世的古史系统中, 伏羲氏与古帝太皞(太昊)是一人, 后世多认为这是刘歆拼合古史的结 果,但太皞的确与伏羲有一定渊源, 伏羲即太皞亦有一定依据。
史说陇南成纪、陈仓又属渭河文化带,伏羲长于成 纪,在天水的时间较长,说他生于成纪者,是泛指 天水文化带而言。仇池、成纪、陈仓是他出生、成 长和活动的重要地域。
《三皇本纪》说伏羲“都于陈”。陈即今河南淮阳。 离开成纪后,伏羲氏族向东迁徙,建都于河南淮阳, 死后亦葬于淮阳。淮阳有伏羲墓,古柏参天,碑石 林立。再后来,伏羲的支系又向东向南迁徙,西南 地区的苗族也以伏羲为始祖。这些记载清楚无误地 勾画出伏羲带领他的氏族部落不断迁徙的路线图。
关于伏羲太昊的活动范围和遗迹 伏羲的活动地主要在中原地区,即黄河流域,以中原为中 心,西至甘肃。最后主要活动在黄河中下游和淮河以北的 豫东地区。
关于太昊居“宛丘”,其地望在河南省淮阳县城东南四公 里的平粮台,是考古发现的一座龙山文化城址。
《左传》僖公二十一年,说太昊后代的封地有:“任、宿、 须句、颛臾”。杜预注“任,今任城县。”在山东济宁县 境内。“宿,东平无盐县。”在山东东平县境内。“须句, 在东平宿昌县西北。”在山东东平县境内。“颛臾,在泰 山南武阳县东北。”在山东费县境内。
观点二:关于太昊伏羲氏,此说始于刘歆,他用比附 左传与周易爻辞的办法把伏羲与太皞说成一人,两千 年间,大家全认为定论。
实际上伏羲、太皞也可能原非一人。 伏羲氏,又称宓羲、包牺、庖牺、伏戏,亦称牺皇、 皇羲。是中国神话中人类的始祖。 太皞,亦作太皓,太昊,传说中古代东夷族的首领, 风姓,居陈(今河南淮阳),传曾以龙为官名。春秋时 任、宿、须句、颛臾等国即其后代【《伏羲考》闻一 多】
杜注云:“太皞,伏羲氏,风姓之祖也,有龙瑞,故以龙名官。”
《淮南子·天文训》云:“东方,木也,其帝太皞……其兽苍龙。”太 皞氏以龙纪,这与伏羲的龙蛇图腾属性相合。
《越绝书·计倪内经》云:“太皞治东方。”很多文献皆载太皞乃东方 之帝。在甲骨卜辞中就记载有这么一位“东方之帝”,名为“析”。
《山海经·大荒东经》云:“荒之中,有山名曰鞠陵于天、东极、离瞀, 日月所出。名曰折丹——东方曰折,来风曰俊—处东极以出入 风。”“东方曰折”之“折”,实即“析”也。胡厚宣先生据《说文》 中“析,破木也。一曰折”,又据《广雅》“析折,分也”,认为 “盖析折义同,且形亦近”(参见先生名文《甲骨文四方风名考证》)。 “析”即伏羲之“羲”,为东方之神的徽记。准此,伏羲与太皞实为 一人,乃东方之帝。
有关华胥感应受孕生伏羲的古籍很多,《帝王世 纪》、《太平御览》卷七十八引《诗纬·含神雾》、 《潜夫论·五德志》、《纬》卷十一、《河图握矩 起》、《孝经·钩命诀》、王嘉《拾遗记》等文献, 均记载华胥于雷泽履大人迹有娠而生伏羲。相传
华胥外出,在雷泽湖边无意中看到一个特别大的
脚印,好奇的用脚踩了一下,感应受孕,怀胎十 二年后,生下伏羲。
付蕾《补三皇本纪》《山海经》《三坟》《春秋》《淮南子》《礼记》
应晴 1、《华夏人文根源探寻》2、《伏羲画卦与和谐精神》3、《探寻民族根本 发扬伏羲文化》4、《史说陇南》
杨 子 韵 《 左 传 ·昭 公 十 七 年 》 《 括 地 志 》 《 汉 书 ·地 理 志 》 《 帝 王 世 纪 》
荣 静 薇 《 伏 羲 考 》 闻 一 多 《 伏 羲 的 神 话 与 传 说 》 李 涛 《 通 典 ·礼 ·沿 革 》 杜 佑 《 三 皇 本 纪 》 司 马 贞 《 周 易 ·系 辞 下 》 《 伏 王世纪》皇甫谧
燧人氏没,伏羲木德代燧人继天而王,伏羲诞生伏羲父亲名雷公,母亲名华胥(诸英)。伏羲是华胥 氏与雷泽氏合婚的第四代子女。
早在燧人氏时代后期,由于气候变化,冰期来临,消退之环境因素关系, 燧人后裔赫胥氏、华胥氏、雷泽氏由青藏高原移迁黄土高原。进入 今甘肃、陕西、河南省·等地,当时社会处在原始社会氏族公社母权 制,男女两性野合杂交群婚,子女知母不知父,伏羲是华胥氏与雷泽氏 合婚子女。伏羲母亲名诸英,是华胥氏风兖部落首领,大约于公元前7903年至7803年时,居于
5.伏羲发明网罟,《帝王世纪》书里说伏羲氏“取牺牲以供庖厨”, 《三皇本纪》书里说,伏羲氏“养牺牲以庖厨”可以合理推测两处 说的牺牲是使用了网罟猎取来的,因为用武器猎来的野兽不死也伤, 无法作为牺牲驯养。《尸子》书里说,伏羲“教人以猎”,实际也 承认了伏羲发明网罟。而相对更加直接的记录则存在于《周易·系辞 下》:“作结绳而为网罟,以佃以渔,盖取诸离。”【《三皇本纪》 司马贞、《帝王世纪》皇甫谧、《尸子》、《周易·系辞下》】
族源
伏羲又作宓羲、庖牺、皇羲、宓戏,是中华民族 初祖,是上古三皇五帝中的一位人物。他所处时 代应为新石器时代早中期。
《河图》曰:“大迹出雷泽,华胥履之,生宓 牺。”故华胥氏与伏羲氏应是母族与子族的关系。
太昊之母居于华胥之渚,履巨人迹,意有所东, 虹且绕之,因而始妊,生帝于成纪,有圣德《补 三皇本纪》
雷泽说: 关于“雷泽”的地望,亦有两说:
一说雷泽在今濮阳、荷泽间的大成阳, 一说雷泽在山西永济南。 古代的“雷泽”在那里?雷泽又称雷夏泽, 最早见于《尚书·禹贡》:“雷夏即泽,雍、沮会同。” 《地理志》曰:“在济阴城阳县西北。”
《括地志》曰:“雷夏泽在濮州雷泽县郭外西北,雍、沮二水在雷 泽西北平地也。” 《史记.五帝本纪》曰:“舜耕历山,渔雷泽。”
华胥
(今陕西兰田县地)之渚,诸英很能干,她率部属游牧水草丰茂的雷泽区(今甘肃西和县城一带),结识 了雷泽氏酋长名雷公,进人婚恋,一日春情发动,心有所感,踏着雷泽氏雷公的大脚印,步人浓密丰茂 的草丛中去野合媾交,怀孕于仇夷山(太吴之治),之后娠妊16个月,于公元前7774年在成纪(今甘肃 天水县)生下一个男孩,取名伏羲,长于甘肃秦安大地湾(大帝湾),伏羲龙身而人头,鼓其腹。伏羲是 华胥氏与雷泽氏第四代之子。隔了一个较长时间,伏羲之母诸英又怀妊,于公元前7759年,生下一 个女孩取名女娲。民间传说伏羲女娲“兄妹婚姻”,非同父母或同母异父的亲兄妹,而是同辈份 的异族异姓婚姻。 伏羲女娲长大成人后,改变原始社会古人野合知母不知父婚姻为一夫一妻对 偶知母就知父的婚嫁制度,以举自身为典范,女娲15岁、伏羲30岁时,二人以白鹿皮一对为礼,合订 “聘婚制”并于公元前7744年在陕西风州举行新制结婚。 从帛书得知,婚后生四子,名曰:重、该、 修、熙或羲、和、生、黎。
3.古人把中国礼乐文明的源头追溯到伏羲,神话说:伏羲发明了琴、 瑟,还制作乐曲。“伏羲以俪皮为礼,作瑟以为乐,可为嘉礼;” 【《通典·礼·沿革》杜佑】。他还发明了婚姻制度,司马贞《三皇 本纪》曾提到“伏羲始制嫁娶”【《三皇本纪》司马贞】。
4.中国哲学的源头也被追溯到伏羲,伏羲画八卦,最 迟也是战国已有的说法《周易·系辞下》说:“古者 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 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 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就是 说古代伏羲氏治理天下,对大小远近的一切事物无 不穷究。对大小远近的事物都加以研究,取得了广 博的知识,于是他开始画八卦,用八卦将各种知识 贯通,以通晓宇宙万物的性质。又用八卦对事物进 行归类和比较,进一步获知万物之间的关系。 【《周易·系辞下》《伏羲文化小议》 刘宝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