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一款基于
基于单片机的数字电压表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数字电压表设计一、引言在电子测量领域中,电压表是一种常用的测量仪器,用于测量电路中的电压值。
传统的模拟电压表由于精度低、读数不便等缺点,逐渐被数字电压表所取代。
数字电压表具有精度高、读数直观、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电子设备检测、实验室测量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一种基于单片机的数字电压表设计方案,详细阐述其硬件电路设计、软件编程实现以及系统性能测试。
二、系统总体设计方案(一)设计要求设计一款基于单片机的数字电压表,能够测量 0 5V 的直流电压,测量精度为 001V,具有实时显示测量结果的功能。
(二)系统组成本数字电压表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传感器模块:用于将输入的电压信号转换为适合单片机处理的电信号。
2、单片机模块:作为系统的核心,负责对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计算,并控制显示模块显示测量结果。
3、显示模块:用于实时显示测量的电压值。
三、硬件电路设计(一)传感器模块选用 ADC0809 作为模数转换芯片,它具有 8 个模拟输入通道,可以将 0 5V 的模拟电压转换为 8 位数字量输出。
(二)单片机模块选择 AT89C51 单片机作为控制核心,它具有 4K 字节的 Flash 程序存储器和 128 字节的随机存取数据存储器。
(三)显示模块采用液晶显示屏(LCD1602)作为显示器件,它能够清晰地显示数字和字符信息。
四、软件编程实现(一)编程语言选择使用 C 语言进行编程,C 语言具有语法简洁、可移植性强等优点。
(二)主程序流程主程序首先进行系统初始化,包括单片机端口初始化、LCD1602 初始化、ADC0809 初始化等。
然后启动 ADC0809 进行模数转换,读取转换结果并进行数据处理,计算出实际的电压值。
最后将电压值发送到 LCD1602 进行显示。
(三)模数转换子程序ADC0809 的转换过程通过控制其启动转换引脚(START)和读取转换结束引脚(EOC)来实现。
基于51单片机的毕业设计

基于51单片机的毕业设计一、选题背景二、设计目标三、硬件设计1.系统框图设计2.电路原理图设计3.电路元器件选择与参数计算四、软件设计1.程序流程设计2.程序模块设计与编写五、测试与调试六、总结与展望一、选题背景毕业设计是大学生在校期间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实践能力的考验。
本文将以基于51单片机的毕业设计为例,介绍其选题背景、设计目标、硬件设计、软件设计及测试与调试等方面。
51单片机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嵌入式系统中的微控制器,其具有性价比高、易于编程等特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嵌入式系统中。
在毕业设计中使用51单片机进行开发,既可以锻炼学生的嵌入式系统开发能力,又可以提高学生对单片机原理和应用的理解。
二、设计目标本次毕业设计旨在开发一款基于51单片机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
该系统能够通过手机APP或者语音识别等方式控制家居设备的开关,实现智能化控制。
具体的设计目标如下:1.设计一款基于51单片机的硬件系统,包括电路原理图、电路元器件选择与参数计算等。
2.设计一款基于51单片机的软件系统,包括程序流程设计、程序模块设计与编写等。
3.实现手机APP或者语音识别等方式控制家居设备的开关。
4.保证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确保系统能够长时间稳定运行。
三、硬件设计1.系统框图设计本次毕业设计中,我们需要开发一款智能家居控制系统。
该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51单片机、无线通信模块、继电器模块、传感器模块以及电源模块。
其中,51单片机作为整个系统的核心控制器,负责接收外部信号并进行处理;无线通信模块用于实现与手机APP或者语音识别设备之间的通信;继电器模块用于控制家居设备的开关;传感器模块用于采集环境数据,并将数据传输给51单片机;电源模块则提供稳定可靠的供电支持。
2.电路原理图设计根据上述系统框图,我们可以设计出相应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而言,我们需要设计51单片机的电路、无线通信模块的电路、继电器模块的电路、传感器模块的电路以及电源模块的电路。
基于单片机智能电水壶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单片机智能电水壶控制系统设计一、引言智能家居系统的快速发展为人们带来了更加便利和舒适的生活体验。
智能电器已经成为了现代家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基于单片机,设计一款智能电水壶控制系统,实现对电水壶的温度控制、定时功能和远程控制等功能。
二、系统设计该系统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
硬件部分:主要包括温度传感器、单片机、开关、继电器、显示屏等元件。
软件部分:主要包括单片机程序的编写和手机APP的开发。
1.硬件设计(1)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水温,通常选择数字温度传感器,如DS18B20,能够精确测量水壶内部的温度。
(2)单片机:选择适合的单片机,如51单片机,用于接收传感器的数据,处理按键输入,控制继电器等。
(3)开关:用于控制电源的开关,通过按键来控制水壶的启动和关闭。
(4)继电器:用于控制加热器的开关,当温度低于设定的温度阈值时,继电器通电,加热器开始工作。
(5)显示屏:用于显示当前水壶的温度和状态。
2.软件设计(1)单片机程序:通过单片机的IO口连接温度传感器和开关,并通过串口与手机APP进行通信。
程序首先初始化相关硬件,然后循环读取温度传感器的数值,并进行温度控制和定时功能的处理。
同时,根据开关的状态来控制继电器的开关,实现加热器的自动启动和停止。
(2)手机APP:开发一款手机APP,用户可以通过该APP来远程控制电水壶的启动和关闭,设定水温,设置定时功能等。
APP与单片机通过蓝牙或Wi-Fi进行通信,实现与电水壶的互动。
三、系统特点与优势1.温度控制精准:采用数字温度传感器,能够精确测量水温,实现对加热器的精准控制,确保水温始终在设定的范围内。
2.定时功能实现:用户可以通过手机APP设置定时功能,实现提前启动或者定时关闭电水壶,方便用户的使用。
3.远程控制:用户可以通过手机APP随时随地控制电水壶的启动和关闭,无需亲自操作。
4.显示屏显示:电水壶的温度和状态将通过显示屏实时显示,方便用户掌握当前状态。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垃圾桶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垃圾桶设计在当今社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环保意识的增强,对垃圾处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传统的垃圾桶功能单一,无法满足人们对于智能化、便捷化和环保化的需求。
因此,设计一款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垃圾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智能垃圾桶的功能需求1、自动感应开合当有人靠近垃圾桶时,能够自动感应并打开桶盖,避免人们直接接触垃圾桶,减少细菌传播。
2、垃圾满溢检测能够实时检测垃圾桶内垃圾的容量,当垃圾达到一定量时,及时发出提醒,通知相关人员进行清理。
3、垃圾分类功能通过传感器或其他识别技术,对投入的垃圾进行分类,引导人们正确投放垃圾,提高垃圾分类的准确性。
4、消毒除臭功能内置消毒装置和除臭模块,定期对垃圾桶内部进行消毒和除臭,保持垃圾桶周围环境的清洁和卫生。
二、硬件设计1、单片机选择选择一款性能稳定、功耗低的单片机作为控制核心,如 STM32 系列单片机。
STM32 系列单片机具有丰富的外设资源和强大的处理能力,能够满足智能垃圾桶的控制需求。
2、传感器模块(1)人体感应传感器采用红外传感器或微波传感器,检测人体的接近和远离,实现垃圾桶盖的自动开合。
(2)垃圾满溢传感器使用超声波传感器或压力传感器,检测垃圾桶内垃圾的高度或重量,判断垃圾是否已满。
(3)垃圾分类传感器可以采用图像识别传感器或光谱分析传感器,对垃圾进行分类识别。
3、驱动模块选用电机驱动芯片或继电器,控制垃圾桶盖的开合以及消毒除臭装置的工作。
4、通信模块为了实现与上位机或手机 APP 的通信,可选择蓝牙模块或 WiFi 模块,将垃圾桶的状态信息上传,并接收控制指令。
5、电源模块提供稳定的电源供应,可选择锂电池或市电转换电源,并配备充电管理电路。
三、软件设计1、主程序流程系统初始化后,进入循环检测状态。
不断检测人体感应信号、垃圾满溢信号和垃圾分类信号,根据检测结果执行相应的操作,如打开桶盖、发送满溢提醒、进行垃圾分类等。
2、中断处理程序当传感器产生中断信号时,如人体靠近中断、垃圾满溢中断等,立即响应中断,执行相应的处理函数。
基于51单片机的风速测量仪设计

基于51单片机的风速测量仪设计风速是指空气运动的速度。
风速测量仪是用于测量风速的仪器,广泛应用于气象观测、环境监测、航空航天等领域。
本文将基于51单片机设计一款简单的风速测量仪。
1.硬件设计:本设计中,使用51单片机作为主控制芯片,传感器采用热丝风速传感器。
风速传感器的原理是通过电热丝的冷却效果来测量风速,当风速增加时,电热丝的冷却效果也相应增加,通过测量电热丝的电阻变化来计算风速。
2.软件设计:为了实现风速测量仪的功能,需要编写相应的程序代码。
首先需要对51单片机的GPIO进行初始化,设置风速传感器的控制引脚为输入引脚,设置LED灯的控制引脚为输出引脚。
接下来,通过定时器中断的方式进行测量。
通过设置定时周期和计数器,可以定时进行风速测量。
在每次定时器中断时,通过读取风速传感器的电阻值来计算实际风速。
具体的计算公式可以根据风速传感器的特性进行确定。
为了方便测量结果的显示,可以使用数码管或LCD显示屏来显示测量结果。
通过数码管或LCD显示屏的控制引脚,可以将测量结果进行输出。
3.系统测试:在完成硬件和软件的设计后,需要进行系统测试验证。
可以通过实验室条件模拟不同的风速,并通过对比测量仪的测量结果与实际风速进行验证。
在测试过程中,可以调整定时器中断周期和计数器的取值,以获得更加准确的测量结果。
同时,还可以进行边界测试,即在测量传感器的最小和最大风速范围内进行测试,以保证测量仪在不同条件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4.总结和改进:通过以上的设计和测试,可以得出目前风速测量仪的性能和功能。
总结设计的优点和存在的不足之处,可以给予后续改进的方向。
例如,可以进一步优化传感器的灵敏度和准确性,提高测量结果的精度;还可以加入温度和湿度传感器,以提供更加全面的环境信息。
最后,可以进行用户调研,收集用户的反馈和意见,以进一步改进设计,满足用户的需求。
基于stm32f407的毕业设计

基于STM32F407的毕业设计1. 简介在现代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微处理器的应用已经遍及各行各业。
而STM32F407是STMicroelectronics公司推出的一款高性能、低功耗的单片机,适用于各种嵌入式应用。
在本次毕业设计中,我们选用了STM32F407作为主控芯片,设计了一款具有一定实用性和创新性的嵌入式系统,以此作为毕业设计的主题。
2. 选题意义2.1 嵌入式系统的重要性嵌入式系统已经成为现代科技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工业控制、智能家居、无人机、智能交通等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设计一款基于STM32F407的嵌入式系统,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丰富学生的实践经验,具有重要的意义。
2.2 STM32F407的特点STM32F407具有丰富的外设和强大的性能,能够满足复杂嵌入式系统的设计需求。
它的特点包括:ARM Cortex-M4内核,最高频率168MHz,1MB Flash存储器,192KB RAM,丰富的外设接口等。
选择STM32F407作为毕业设计的主控芯片,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现代微处理器技术。
3. 毕业设计内容在本次毕业设计中,我们计划设计一个基于STM32F407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
主要功能包括:3.1 硬件设计(1)选用STM32F407作为主控芯片,设计合理的外围电路和模块,满足系统的功能需求。
(2)设计各功能模块的驱动电路和接口电路,包括网络通信模块、传感器模块、执行器控制模块等。
(3)设置合理的电源系统,保证系统的稳定供电和低功耗运行。
3.2 软件设计(1)基于STM32CubeMX和Keil等开发工具,进行嵌入式软件开发,包括底层驱动程序编写和应用程序开发。
(2)实现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的各项功能,包括远程控制、传感器数据采集和分析、执行器控制等。
(3)优化系统软件架构,提高系统的鲁棒性、可靠性和安全性。
3.3 系统测试(1)进行硬件功能测试,包括外设模块功能测试、电路连接测试、电源供电测试等。
基于stm32的智能药箱毕业设计题目

基于stm32的智能药箱毕业设计题目基于STM32的智能药箱毕业设计题目一、项目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药品使用越来越普遍,但传统的药品管理方式存在诸多问题,如忘记服药、药品过期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项目旨在设计一款基于STM32的智能药箱,实现药品的智能化管理。
二、项目目标1. 实现药品的智能化管理,包括药品的提醒、过期预警等功能;2. 实现用户与智能药箱的交互,如语音控制、手机APP控制等;3. 提高药品管理的安全性和便捷性,减少用户的使用成本。
三、系统设计1. 硬件设计:采用STM32微控制器作为主控芯片,配合语音识别模块、显示屏、按键、WiFi模块等外围设备,实现系统的各项功能。
2. 软件设计:采用C语言编写程序,实现药品信息的录入、存储、提醒、过期预警等功能。
同时,通过语音识别和手机APP实现用户与系统的交互。
四、功能实现1. 药品信息录入:用户可以通过手机APP或智能药箱上的按键,将药品信息录入系统。
系统将自动将药品信息存储在内部存储器中。
2. 定时提醒:根据用户设定的时间,系统会在服药时间前进行提醒。
提醒方式可以是声音、灯光或手机APP推送。
3. 过期预警:系统会自动监测药品的过期时间,并在药品过期前进行预警。
预警方式同上。
4. 语音识别:用户可以通过语音控制智能药箱,如查询药品信息、设置提醒时间等。
系统采用语音识别技术实现这一功能。
5. 手机APP控制:用户可以通过手机APP远程控制智能药箱,实现药品信息的查询、提醒时间的设置等功能。
APP与智能药箱通过WiFi进行通信。
五、性能测试1. 测试目的:对智能药箱的各项功能进行测试,确保其性能稳定、可靠。
2. 测试方法:采用黑盒测试和白盒测试相结合的方式,对各个功能进行测试。
基于stm32的智能灯光调节毕业设计

基于stm32的智能灯光调节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方案:
1. 设计目标:
设计一款基于STM32的智能灯光调节系统,实现根据环境亮度自动调节灯光亮度,同时支持手动调节灯光亮度和色温,并能通过手机APP进行远程控制。
2. 系统设计:
(1)硬件设计
硬件部分主要包括STM32控制器、光敏电阻模块、LED灯光模块、蓝牙模块、触摸按键模块等。
(2)软件设计
软件部分主要包括环境亮度检测、灯光亮度调节、色温调节、蓝牙通信、触摸按键操作、手机APP远程控制等功能。
3. 实现步骤:
(1)环境亮度检测
通过光敏电阻模块检测周围环境亮度,并将检测结果传输给STM32控制器。
(2)灯光亮度调节
根据环境亮度检测结果,通过PWM控制LED灯光模块的亮度,实现自动调节灯光亮度的功能。
(3)色温调节
通过调节LED灯光模块的红、绿、蓝三种基色的亮度,实现色温调节功能。
(4)蓝牙通信
通过蓝牙模块与手机进行通信,实现远程控制功能。
(5)触摸按键操作
通过触摸按键模块实现手动调节灯光亮度和色温的功能。
(6)手机APP远程控制
设计一款手机APP,通过蓝牙与STM32控制器进行通信,实现远程控制灯光亮度和色温的功能。
4. 预期成果:
设计一款基于STM32的智能灯光调节系统,能够根据环境亮度自动调节灯光亮度,同时支持手动调节灯光亮度和色温,并能通过手机APP进行远程控制。
系统应具有稳定性、可靠性和易操作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计一款基于 DSP 的数控 DC-DC 开关电源第一部分:利用直接数字设计构建 DC-DC 转换器系统作者:Shamim Choudhury ,德州仪器 (TI)由于利用数字信号处理器 (DSP) 对电源进行控制变得越来越发人深思,因此嵌入式系统设计人员在数字控制环路的设计和实施中要处理许多相关因素。
首先,准确表示控制模块和相关控制参数对模拟设计人员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以使他们能使用大家所熟悉的模拟控制设计方法实施基于 DSP 的数字控制技术。
但是要实现期望的结果却需要很大的努力。
基于 DSP 的数字控制可以实现更多的功能控制方案,多平台的标准控制硬件设计,以及快速设计修改的灵活性,以满足特定的客户需求。
数字控制器不但不易受老化和环境变化的影响,而且还具有更好的噪声抗扰度。
此外,先进的 32-位 DSP 控制器(如 TMS320F280x ,其具有实时的代码调试功能),可使电源设计人员实现所有的数字控制的优势,并且在不牺牲性能[2-4] 的情况下可以实施高带宽、高频率电源。
此类处理器的超强计算能力还可实现复杂的非线性控制算法,将多转换器控制集成到同一处理器中,并对总体系统成本进行优化。
不过,大部分熟悉模拟控制设计的电源工程师都面临着新的挑战,因为他们要在其设计中开始采用这些数字控制技术。
本文分详细说明了基于 DSP 的数字控制设计和高频率 DC-DC 转换器 的实施,阐明了实现数字控制设计的两种不同途径:仿真设计和直接数字设计。
第一种方法,也就是仿真设计,即让电源设计人员在其熟悉的 s-域中进行控制设计,然后将它转换成分立/数字控制器;第二种方法,也就是直接数字设计,即在 z-域中直接进行数字控制器设计。
首先从 DC-DC 降压转换器以及一套给出的性能规范开始说起,本文讨论了不同的控制模块、不同的控制设计方法,并着重说明了和模拟方法相比,数字域控制设计的主要区别。
下文将对这两种方法进行详述,首先在 MATLAB 中进述,然后通过实验结果进行验证。
同时在 MATLAB 中还对采样延迟和计算延迟的影响作了分析,并进行了实验验证。
DC-DC 转换器结构下面的图 1 显示了一个与 TMS320F280x DSP 控制器相连的数控 DC-DC转换器的简化结构图,处理器的最高速度为 100MHz,并带有增强型外围器件,如:高精度PWM 模块、一个 12-位的 A/D 转换器(转换速率高达 160nsec)、一个 32x32 位的乘法器,以及 32-位的定时器。
图 1 基于 TMS320F280x DSP 的 DC-DC 转换器的数字控制本设计中采用的系统参数为:*V in = 4~6V,Vout = 1.6V,最大输出电流Iout = 16A,R L = V out/I out = 0.1 ohm (最低)*最大输出电压(用于 ADC 信号缩放 (signal scaling))Vomax = 2V*PWM 频率fpwm = 250kHz; 电压环采样频率fs = 250kHz*输出滤波器组件, L = 1.0uH, C = 1620uF, RC = 0.004 Ohm*电压环带宽期望值fcv = 20kHz*相位裕度= 45 deg, 建立时间 < 75uSec正如我们在上文图 1 中所示,需要单个信号测量以实现对 DC-DC 转换器的电压模式控制。
即时输出电压 Vout 由电压传感电路进行传感和调节,然后通过ADC 通道输入到 DSP 中,数字化的传感输出电压 Vo 的参考电压为 Vref。
电压环控制器G c 的设计旨在使输出电压 Vout 跟踪参考电压 Vref,同时获得期望的动态性能。
该控制器的数字化输出 U 为降压稳压器开关 Q1 提供了的占图 2 DC-DC 转换器数字控制环采样方案上面的图 2 显示了使用 DSP 片上外围器件的数字采样方案的一个例子。
采样方案会影响数字控制器的设计,因此需要给予适当的关注。
PWM 输出频率通过配置一个片上定时器进行设置,在本例中为 T1。
本例中,T1 生成了一个双缘调制(对称)250kHz 的 PWM 输出。
这些定时器具有相关的比较寄存器,这些比较寄存器用于写入占空比计算数值。
然后将这些数值与定时器的计数器数值进行比较,以生成 PWM 输出。
新写入的比较数值影响实际 PWM 输出占空比的时间是由相关的 PWM 控制寄存器进行控制的。
本例中 PWM 控制寄存器的作用是,当比较寄存器中写入新的数值时,在下一个定时器 (T1) 周期开始时改变实际的 PWM 输出占空比。
此外,对 ADC 控制寄存器也进行了设置,即在 PWM 输出的 ON 脉冲的中间触发 AD 转换。
一旦转换完成,则 ADC 模块将启动以生成一个中断。
AD 转换的开始和该中断之间的时间延迟T adc 如上面图 2 所示。
这一时间包括 AD 转换时间和处理器中断时延。
在中断服务程序 (ISR) 中,用户软件读取来自 ADC 结果寄存器的转换数值,并实施控制器,然后将新的 PWM 占空比数值写入到正确的 PWM 比较寄存器中。
不过,这一新的占空比数值在下一个 PWM 周期开始时才有效。
从图 2 中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 ADC 采样时刻 (sampling instant) 和 PWM 占空比更新之间的时延 Td 是 PWM 周期的一半。
在这种情况下,PWM 周期和采样周期 (Ts) 是相等的,因此计算得出的延迟为Td = Ts/2。
如上面图 2 所示,ISR 中新的占空比数值的计算在下一个中断生成之前已经完成。
这就是说,在这一采样频率时,处理器带宽 (100 MHz) 允许有足够的空余仿真设计在仿真设计方法中(也称为数字重设计方法),首先要在连续域中设计一个模拟控制器,起到连续时间控制系统的作用,并忽略与 AD 转换器和数字 PWM 电路相关的采样和保持的影响。
然后通过一些近似技术将模拟控制器转换为离散时间补偿器。
下面的图 3 显示了图 1 中系统的一个简化结构图。
它显示了 s-域中这一闭环控制系统的所有不同组件。
图 3 s-域中 DC-DC 转换器控制环路结构图s-域中这一降压转换器的小信号功率级模型用 Gp(s) 表示。
对于给定的系统参数Vin = 5.0V 和RL = 0.1 ohm 而言,将得出如下结果:如果最大的输出电压是 Vomax,那么电压反馈系数将为Kd = 1/Vomax,其前提是对该 32-位 DSP 控制器 [7] 来说,数字输出电压 Vo 表现为 Q31 定点格式。
PWM 解调器增益为Fm = 1。
这也是因为可以对用户软件和片上 PWM对于 Gp(s),可以使用称为“sisotool”的控制设计工具在 MATLAB 中设计合适的模拟控制器 Gc(s)。
这一设计的 Bode 曲线如图 4 所示,其系统带宽(BW) 设置为 25kHz,相位裕度 (PM) 为 71 deg。
图 4 DC-DC 转换器控制环 Bode 曲线Gp(s) * GC1(s)*Kd*Fm(MATLAB)相应的控制器 Gc1(s) 可以很轻松地从 MATLAB 控制设计工具栏中导入,如下所示:这一模拟控制器 Gc1(s) 可以由任何常用离散化方法如Bilinea r、Pole-Zero 匹配和 Forward等 [5,9] 进行离散化。
只需要在 MATLAB 中写入如下MATLAB 脚本就可以轻松实现:这将生成如下的数字控制器 Gc1(z):其中,采样时间为Ts = 1/fs = 4 微秒。
在离散形式中,这一控制器可以写成:U(n) = 1.605U(n-1) - 0.605U(n-2) -12.34E(n) - 22.53E(n-1)_10.28E(n-2)其中,U 为控制输出,E 为误差电压。
带 (n) 的数值表示当前采样周期的采样数值,带 (n-1) 的数值表示上一个采样周期的数值,以此类推。
这一控制器是采用 TMS320F280x DSP 指令集实施的。
在代码初始化期间,上述控制器的系数首先转换到合适的定点格式(Q 格式)以获得这一 32 位处理器的最佳准确度。
这一代码例中用于控制器系数的定点格式为 Q26。
一旦在 DSP 中实施了控制器,则它的闭环动态性能就可在一个原型 DC-DC 转换器上得到测试。
这一瞬态负载响应如下面的图 5 所示。
图 5 DC-DC 转换器负载瞬态响应(环路增益= Gp*Gc1*Fm*Kd)对于 15A 的阶跃负载 (step load) 变化而言,输出电压稳定在 30uSec (1% band) 以内。
转换器有足够的时间响应。
不过,瞬态响应的阻尼没有反映出MATLAB Bode 曲线(见图4)中显示的 71deg 的相位裕度。
这一设计和实际相位裕度的差别是因为我们在设计中完全忽略了采样、保持以及计算延迟的影响。
在有选择性的数字控制设计方法中,要在控制设计之前考虑到这些延迟的影响,以实现与设计匹配更好的准确的动态性能。
在第 2 部分中将对此作详细描述:基于 DSP 的电源的直接数字设计。
参考书目1、《设计一款 TMS320F280X 数控 DC-DC 开关电源》,作者:Shamim Choudhury ,TI ,应用报告 SPRAAB3.2、《用于升压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更高性能的数字控制》,作者:S. Bibian, H. Jin ,APEC ,2001 年 3 月pp:137 " 1433、《DSP 控制的 2kWPFC 转换器的新型采样算法》,作者:Jinghai Zhou 等, 电力电子技术,IEEE Transactions ,2001 年 3 月,pp: 217 " 2224、《具有功率因数校正功能的 AC/DC 转换器的并行简易数字控制器》,作者:P. Zumel 等,2002 年 APEC ,pp: 469 " 4755、《功率因数校正预测性控制战略的 DSP 实施》,作者:Wanfeng Zhang 等, APEC ,2004 年 2 月,pp: 67 " 736、《开关模式电源转换器的数字控制器设计》,作者:Y. Duan, H. Jin ,APEC '99,第 2 卷,pp: 967 " 973.7、《采用 TMS320LF2407 的平均电流模式控制的功率因数校正转换器》,(SPRA902A)8、《用于高频开关 DC-DC 电源转换器的数字 PWM 控制器的设计与实施》,作者:Prodic, A.、Maksimovic, D. 以及 Erickson, R.W.,工业电子学学会,2001 年,IECON 2001,第 2 卷:2001 年11 月 29 日-12 月 2 日,pp: 893 " 8989、《平均电流模式控制的功率因数校正转换器的 DSP 实施》,作者:S. Choudhury ,国际电力电子技术会议记录 (International Power ElectTechnology Conference Proceeding) 2003 年 11 月 4 日-6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