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第二节_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导学案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教案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自然资源和经济发展情况。
2.能力目标:通过学习,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和分析信息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北方地区的热爱和认同感。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特点和经济发展情况。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北方地区的认知和情感体验。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讨论北方地区的概念,提问:“北方地区是指哪些省份?你们对北方地区有什么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20分钟)让学生分成小组,通过图书馆或互联网查找北方地区的相关资料,并记录下来。
要求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解:地理位置、气候特点、自然资源和经济发展情况。
3.合作探究(15分钟)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资料,展示各自的研究成果,并共同解答问题:“北方地区为什么冬季寒冷夏季炎热?北方地区有哪些自然资源?北方地区的经济发展主要依靠什么?”引导学生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互相学习、互相帮助。
4.梳理归纳(15分钟)让学生回到座位上,开展课堂小结。
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并梳理归纳北方地区的主要特点和经济发展情况。
5.拓展延伸(1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北方地区的气候特点和自然资源对当地居民有哪些影响?北方地区的经济发展对整个国家有何贡献?”让学生自由发挥,进行拓展延伸的思考和讨论。
6.总结反思(10分钟)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总结反思,通过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成果,提升学生对北方地区的认知和情感体验。
四、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个人研究和思考等方式,培养学生对北方地区的兴趣和了解。
在学习过程中,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观点,提升他们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导学案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理解因自然差异所带来的人类生活的差异。
学习
重点
掌握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界限及它们之间的自然差异和人文差异。
学习
难点
掌握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界限及它们之间的自然差异和人文差异。
导学过程
自
学
引导
阅读课本6页—9页内容,完成下列要求:
1、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在、、和等方面,均有明显差异。
5、阅读课本9页图5.12和图5.13,对比归纳并完成下列表格:
人文差异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主要原因
土地利用类型
合作解疑及展示评价
5、分组合作探究并完成课本8页课后活动题2.
6、我国古代文献《周礼·考工记》中有个故事,意思是说南方的橘树移栽到淮河以北,就会变为小灌木,橘子也会变成不能吃的“枳”。结合所学过的地理知识,请你解释这种现象。
新拨中学地理学科导学案备课人/授课人:赵小东编号:050201
课型
展示引领课
授课时间
2013年03月06日
课题
第二节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学习
目标
知识目标:
明确划分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界限;通过读图比较,了解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自然差异和人文差异;以及了解两地地理差异对人类生产生活带来的差异。
能力目标:
2、读7页图5.9可以发现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界限为一线。
3、读课本7页图5.9,对比归纳并完成下列表格:
自然差异
秦岭—淮河以北地区
秦岭—淮河以南地区
1月平均气温
(高于0℃/低于0℃)
年降水量
主要地形
4、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人们在、、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导学案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导学案设计:北洛初中王慧一、学习目标:1.通过阅读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比较图,明确两大区域的主要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
2.理解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自然、人文地理差异。
3.通过学习学会用比较法和归纳法学习区域地理的能力,逐步树立正确的人地观。
学习重点: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差异。
学习难点:自然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二、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老师想说:学习区域,我们可以从自然环境和人文特征两大方面分析。
自然环境可以从地形、气候、河流、植被等方面进行分析。
那么就让我们慧眼识图,共同来品读两大区域的自然环境特征吧。
品读“地形”:读图说出南北方的位置、范围、面积、人口及主要的地形区,并能在图中定位。
北方地区-----位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面积:面积约占全国的___________,人口约占全国的___________。
地形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南方地区-----位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面积:面积约占全国的___________,人口约占全国的___________。
地形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品读“气候”:读“中国温度带图”、“干湿地区图”以及“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四地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分析南、北方地区在气候方面的差异。
北方地区——温度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干湿地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南方地区——温度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干湿地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品读“河流”与“植被”:1.南、北方地区在河流和植被方面的特征一样吗?2.各有什么特点?北方地区——河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植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南方地区——河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植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什么?(二)合作探究——万人操弓,共射一招,招无不中。
5-2中国的地理差异 高效课堂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在简单地图上进行区域划分;
2、在地图上指出四大区域的地理位置、范围及划分原因;
重点
在地图上指出四大区域的地理位置、范围及划分原因
难点
结合地图,使学生形成地理事物的空间概念
课
前
预
习
(一)、四大地理区域
知识点一:不同类型的地理区域
1、人们根据不同的标准,把我国划分成不同类型的地理区域——、、等。根据特征,把我国划分为不同的气候类型区;根据程度,把我国划分为不同的干湿地区;根据差异,把我国划分为不同的温度带。
自
主
导
学
1.观察图5.5中的界线A,并与图5.1中的等降水量线相比较:
(1)界线A大致与哪条等降水量线的分布最接近?
(2)确定界线A考虑主导因素是什么?
2.观察图5.5中的界线B,并与图5.1中的等降水量线、1月等温线相比较:
(1)界线B大致与1月哪条等温线的分布最接近?
(2)界线B大致与哪条等降水量线的分布最接近?
(3)确定界线B考虑主导因素是什么?
(4)界线B与秦岭—淮河一线是否接近?
3.观察图5.5中的界线C,并与图5.1中的三级阶梯分界线相比较:
(1)界线C大致与哪级地势阶梯的边界线基本吻合?
(2)确定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将图中大写英文字母代表的地理区域名称填在下列空格内:
知识点二: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
2、综合、、的特点,可以将我国划分为、、和青藏地区。
选择题:
1、造成北方和南方自然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气温B、降水C、人为因素D、气温和降水
2、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
A、秦岭——淮河一线B、大兴安岭C、巫山D、武夷山
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五章 第二节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第1课时)导学案5(无答案) 新人教版

第五章第二节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说出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面积、人口等基本情况。
2、记住并填写北方地区的主要山脉、平原、高原、河流、半岛及长城的分布。
3、在图上填写矿产资源的名称
4、知道北方地区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
5、知道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特征,记住主要农作物及分布。
6、理解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及治理。
1、自学导航
读5-10“北方地区”图,完成下列各题。
(1)北方地区的地形以、为主,主要地形区有
平原、平原、高原等。
(2)北方地区的气候以气候为主,1月平均气温在O℃以 ,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
(3)我国北方的农田多为,以种植、为主,农作物熟制是、;
(4)著名的东北“三宝”是:______、 ______ 、______。
(5)本区____ 、____ 、____等矿产资源丰富,建立了_______工业基地和______工业基地,_____、 _____、 ____等都是北方地区重要的工业中心。
(6)我国第一、第二大油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
2、合作攻关
1)讨论:华北平原缺水原因及解决办法。
2)如何治理黄河的水土流失?
4、总结提升
北方地区是我国“温带水果”的故乡,苹果产量最大。
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是我国森林资源的宝库。
东北“三宝”:人参、鹿茸、貂皮。
山西是我国最大的煤炭能源基地。
1。
第五章第二节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第2课时 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

第二节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第2课时●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北方地区各种资源的分布和农业生产的情况(北方地农业区、农业生产特征和主要农作物、森林资源、矿产资源的分布及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2.了解北方地区重要的工业基地和工业中心的分布(二)能力目标1.通过本节学习,注重培养学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理解记忆的能力,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由感性知识上升到理性知识,并加以理解记忆的能力2.由学生搜集材料,通过课堂讨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本节阅读材料较多,有些材料只要读一读即可,如“黑土地”等,这就需要锻炼学生比较阅读、筛选信息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增强学生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意识2.通过学习北方地区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使学生关心家乡的环境与发展,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建设祖国的雄心壮志●教学重难点北方地区产业的结构与空间分布特点●教学方法指导阅读、展示录像、启发式提问法、讲述、比较分析等●教学媒体多媒体计算机●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结构与过程(课堂导入)提问上节课我们从哪些方面学习和了解了北方地区的一些情况?(学生回答:位置、范围、面积和人口等基本情况,还有自然环境和人文旅游资源等方面)承转这节课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看我国的北方地区,我们了解一下北方地区的工农业生产情况(讲授新课)板书三、农业生产特征及主要农产品提问北方地区的年降水量大致在多少毫米之间?(学生可根据北方地区的分界线答出:400~800毫米之间,教师引导得出北方地区的耕地类型以旱地为主。
)板书1.耕地类型:以旱地为主承转本区以长城为界,东北地区和黄河中下游地区农业生产存在较大差异,所以我们分成两部分来学习。
讲述长城以北因纬度较高,热量条件相对较差,作物一般只能一年一熟,主要农作物有春小麦、玉米、高粱、大豆、马铃薯、甜菜等。
东北地区的小麦一般春季播种、秋季收获,故称春小麦。
甜菜主要分布于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是北方重要的糖料作物。
第二节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学案教案

第五章第二节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第一课时)学案历山中学地理组:鹿美华一、教学目标:1.识记南、北方在自然环境方面的差异。
2.能够分析自然环境差异的原因。
3.训练学生学会用比较法和归纳法学习区域地理。
二.教学重、难点:南、北方在自然环境方面的差异三.自学指导:1. 自然环境包括哪些内容?2.简述南、北方的位置、范围。
3.列举南、北方主要地形区,并能在图中相应位置找到。
4.结合课本P7图5.9四幅气温和降水量图,分析南、北方的气候类型及特点?5.结合课本P7图5.9二幅长江、黄河流量过程线图,从水量、汛期、结冰期等方面来分析南北方河流特点,并分析产生特点的原因。
6. 结合课本P7图5.9四幅景观图,分析南、北方的主要植被。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小民和小红的对话:小民说:“我的家乡四季分明。
到了冬季,我可以和小朋友滑冰,堆雪人,打雪仗。
”小红说:“我的家乡是美丽的水乡,鱼米之乡。
根据对话,判断1-3小题:1.小民的家乡位于:()A.青藏地区B.西北地区C.北方地区D.南方地区2.下列地形区没有位于小红所在区域的是:()A.四川盆地B.黄土高原C.东南丘陵D.长江中下游平原3. 下列各省区没有位于小民所在区域的是:()A.黑龙江B山东 C.陕西 D.湖北4.下列河流冬季不结冰的是:(A.黄河B.黑龙江C.珠江D.海河5.下列河流水量最大的是:()A.黄河B.黑龙江C.珠江D.长江6.下列城市冬季一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的是:()A.武汉B.海口C.济南D.南京7.下列城市年降水量在800mm以上的是:()A.武汉B.太原C.济南D.石家庄8.华北平原上的主要植被类型是:()A.热带雨林B.亚寒带针叶林C.温带落叶阔叶林 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9.下列地理事物属于秦岭——淮河以北的是:()A.青藏高原B.海南省C.岷江D.温带季风气候10.下列地理事物属于秦岭——淮河以南的是:()A.青藏高原B.甘肃省C.岷江D.温带季风气候(二)综合题:(每空1分,共30分)1.读北方图,回答下列问题:(15分)(1)填写下列地理事物的名称:A 山脉 D 平原F ①河④河 c 省d (城市)(2)山脉C东侧为地形区,西侧为第阶梯,东侧为省区,西侧地形区的地表景观为。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仁爱版》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导学案一、导入引言你知道中国的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有什么不同吗?北方和南方的气候、景色、人文等方面有哪些差别呢?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特点和区别。
二、进修目标1. 了解中国的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2. 掌握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气候特点和自然景观;3. 了解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人文特色和历史文化。
三、进修内容1.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2.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气候特点和自然景观;3.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人文特色和历史文化。
四、进修过程1. 地理位置和范围北方地区包括东北、华北、西北等地,主要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内蒙古、北京、天津、河南、山东、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省份;南方地区包括华东、华南、西南等地,主要包括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南、湖北、广东、广西、海南、四川、贵州、云南、重庆等省份。
2. 气候特点和自然景观北方地区气候干燥寒冷,冬季寒冷且较长,夏季炎热干燥,自然景观有长城、草原、戈壁等;南方地区气候湿润温暖,冬季温和湿润,夏季炎热潮湿,自然景观有江河、湖泊、丘陵等。
3. 人文特色和历史文化北方地区人文特色较为粗犷豪迈,历史文化有长城文化、草原文化等;南方地区人文特色较为精致温情,历史文化有水乡文化、岭南文化等。
五、小结反思通过进修,我们了解了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自然景观、人文特色和历史文化。
北方和南方各有其奇特的地方,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六、课后作业1. 画出中国的地理分区图,标注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范围;2. 写一篇短文,描述你对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印象和感受;3. 尝试制作一份北方地区或南方地区的特色美食,分享给同砚们。
七、拓展延伸1. 请同砚们自行查阅资料,了解更多关于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知识;2. 可以组织一次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文化交流活动,让同砚们亲身感受不同地区的风土人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第二节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导学案
制作人:预习导学宋彬
典例探究王珍
随堂练习张连芳
巩固提升崔康
1.明确秦岭—淮河一线是划分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界线。
2.通过阅读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比较图,明确区域主要的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
3.通过对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自然和人文特点的比较,了解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差异,以及受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人类生产、生活的差异。
预习导学:
一.假如我们现在就是一个南迁的北方人,到了南方的新家以后,我们会发现新家在自然环境、农业生产和生活等方面与北方的故乡有哪些不同呢?
读下面“我国北方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写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形区:A、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
(2)填写下列数字代表的山脉名称: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
(3)本区的耕地以_______为主,气候为_____________气候,主要的农作物为_________、________等,居民的主食为_______,受气候的影响,本区的民居具有__________________
的特点。
一.随堂练习
1.下列几幅景观图是人们的生活习惯和文化景观,它们属于北方地区的是( )
A.农村房屋外观、室内的火炕、窑洞、马车
B.农村房屋外观、室内的火炕、窑洞、马车、水乡地区的养鱼池、水乡的船和桥
C.室内的火炕、窑洞、马车、水乡地区的养鱼池
D.窑洞、马车、水乡地区的养鱼池、水乡的船和桥
2.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气候的共同特点是( )
A.雨热同期
B.冬季寒冷干燥
C.年降水量平均在800毫米以上
D.月平均气温在O℃以下
3.关于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众北方多种植高粱、大豆,南方多种植水稻、花生
B.北方主要水果有柑橘、苹果等,南方主要是香蕉、荔枝
C.北方民居墙体较厚,南方民居墙体高大
D.北方交通工具以车、船为主,南方以船运输
4.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下列自然景观或人文活动与我国南方地区相符的是( )
A.传统民居屋顶坡度平缓,墙体厚,窗户较小B.代表性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
C.摔跤、滑冰是人们喜爱的传统体育活动D.以种植水稻、油菜为主
5.走进北方地区,游客将看到的一组景观是:()
①苹果园②柑橘园③杨树林④橡胶林⑤针叶林⑥椰林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⑥
6.下列语句中,描写南方地区景观的是:()
A、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B、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C、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
D、远看是山,近看成川
7.古诗“小桥、流水、人家”描述的是图中哪个区域的景观( )
A.甲B.乙C.丙D.丁
8.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下列自然景观和人文活动与我国北方地区相符的是( )
A. 民居屋顶坡度大,墙体高
B. 多水田,以种植水稻、油菜为主
C. 水运仍然是人们常用的一种交通运输方式
D. 当地的一些剧种,如梆子、秦腔,唱腔高亢
9.下图的各省级行政区中,位于我国北方地区的是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②④
二.巩固提升
1.小兰这样描述自己的家乡:“我的家乡在石灰岩分布地区,那里山美,溶洞多;水秀,江清水碧,四季如春。
”据此判断小兰的家乡可能位于( )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2.下列民居属于北方地区的是( )
A.四合院B.土楼C.高脚屋D.茅草棚
3.南方地区的民居屋顶坡度较北方地区大,原因是( )
A.主要是突出民居的居住功能,外表显得气派豪华
B.这是由于南方地区降水多,屋顶坡度有利于排水
C.主要是南方地区的传统文化决定的
D.这是由于南方地区的河流密集,河网密布决定的
4.北方地区的民居墙体较南方地区厚,朝北的窗户较小的原因是( )
A.北方地区冬季寒冷,大风天气多,墙体厚,朝北的窗户较小是为了保温、防风
B.主要是北方地区传统文化决定的
C.北方地区较南方地区降水少,但大风天气多,墙
体厚,朝北的窗户起到防风作用
D.北方地区多产黄土,黄土砌墙,必须加厚才能砌
起来
读右图,做5—7题
5.一般情况下,河流R ()
A、只有春汛
B、只有夏汛
C、只有
秋汛D、春季和夏秋季各有一个汛期
6.城市P是在大型能源基地基础是发展起来的,该
能源基地是()
A、水电站
B、油田
C、天然
气田 D、煤矿
7.与太湖平原、珠江三角洲等地区相比,图示平原
地区作为商品粮生产基地的优势条件是()
A、单位面积产量高
B、人均耕地面积大
C、交通发达
D、水热条件好
三、读图题
读“中国地理分区图”,回答下列问题(每空1分,共15分)
(1)将图中大写英文字母代表的地理区域名称填在下列空格内:
A. ____________地区,
B._____________地区,
C._____________地区,
D._____________地区。
(2)A、B两地区的地理分界线(图中虚线)是_______岭―_________河一线,
(3)你知道A、B两地区的地理分界线(图中虚线)的南北两侧有哪些明显的地理差异吗?完成下面表格(提示:比较地形、气候、河流、植被、农业生产、交通工具、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差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