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药学绪论
生药学绪论

5.明代,《本草纲目》著者李时珍,全书共52 卷,载药 1892 种,附方 11096 首。李时珍在 《证类本草》的基础上,进行全面的修订,同 时全面整理和总结了16世纪以前我国人民的药 物知识,编成了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本草巨著。 6.清代,《本草纲目拾遗》是乾隆年间的赵学 敏编著的,该书对民间草药作了广泛的收集和 整理,对《本草纲目》作了大量补充。道光年 间,吴其濬编著了两部专论植物的著作《植物 名实图考》和《植物名实图考长编》,这两本 书对于每种植物的形色、性味、用途和产地叙 述颇详,并附有精确插图,尤其着重植物的药 用价值与同名异物的考证。对药用植物学的研 究具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
定义
1、 药物(Medicines):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类的疾病 并规定有适应症、用法和用量的物质。
中国古代药物:“本草”?
2、生药(Crude drug):来源于天然的、未经加工或只经简 单加工的植物、动物和矿物类药材。 包括:来源于天然的中药材、草药、民族药材 提制化学药物的原料药材,兼有生货原药之意。
生药学 Pharmacognosy
吉林医药学院 药学院药剂学教研室 百草始有医药”和“药食同源”的传说, 是关于医药起源的概括。 《淮南子·修务训》关于“神农尝百草之滋味、 水泉之甘苦,令民之所避就。当此之时,一日而 遇七十毒”的记载。
早在远古时期,我们的祖先在采集食物的过程中, 经过无数次的口尝身受,逐步认识到哪些植物可 以食用,哪些植物可以治疗疾病,初步积累了一 些关于植物药的知识,形成了原始的食物疗法和 药物疗法。
•七五、八五、九五共对250余种中草药进行系统研究
•炮制:《中药炮制集成》和《历代中药炮制资料辑要》
•DNA分子遗传标记广泛应用
•药用植物生物技术研究广泛应用
生药学总论习题

生药学总论习题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生药2.中药3.草药4.道地药材二、多项选择题:1.以下哪些即是天然药物,又是生药A薄荷脑B青蒿素c三颗针D阿胶属于生药。
三、单项选择题A.大黄B.黄芪C.三七D.当归E.党参1.云南主产的药材为2.青海主产的药材为3.内蒙古主产的药材为4.甘肃主产的药材为5.山西主产的药材为6.“四大怀药”包括A.怀牛膝、地黄、山药、菊花B.怀牛膝、地黄、山药、红花C.怀牛膝、地黄、山药、芫花D.怀牛膝、地黄、山药、金银花E.怀牛膝、玄参、天花粉、菊花四、简答题1.生药学的研究任务?第二章生药学的起源和发展一、单项选择题1.我国十六世纪以前对药学贡献最大的著作A.《本草图经》B.《本草纲目拾遗》C.《本草纲目》D.《证类本草》2.我国已知最早的药物学专著是A.《本草纲目》B.《证类本草》C.《神农本草经》D.《新修本草》E.《本草经集注》3.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的本草著作是A.《神农本草经》B.《本草纲目》C.《本草原始》D.《本草经集注》4.最早提出火试和对光照视鉴别药材方法的本草著作是A.李时珍的《本草纲目》 B.陶弘景的《本草经集注》 C.陈藏器的《本草拾遗》 D.唐慎微的《证类本草》5.中国最早的一部具药典性质的本草是A.《神农本草经》 B.《证类本草》 C.《本草纲目》 D.《新修本草》6.首次出现图文鉴定中药方法的本草是A.《本草纲目拾遗》B.《植物名实图考》C.《图经本草》D.《新修本草》7.我国现存最早的且最完整的本草是A.《证类本草》B.《神农本草经》C.《新修本草》D.《本草纲目》8.本草书中,最著名的收载药用植物的专著是A.《救荒本草》B.《植物名实图考》C.《图经本草》D.《神农本草经》A.总结了汉代以前的药物学知识B.总结了唐代以前的药物学知识C.为研究宋代以前我国药物学的最重要文献D.集我国16世纪以前医药学之大成E.为清代重要的本草著作之一9《新修本草》10《本草纲目》11《证类本草》12《神农本草经》13《本草纲目拾遗》第三章生药的分类与记载大纲一、填空题:1.生药的拉丁名通常由和两部分组成。
生药学

第四章 叶类生药 第五章 花类生药 1.了解叶、花类生药的鉴定规律 2.掌握重点药的来源、性状、显微特征、化学成分、定性定量分析方法、药理作用及功效。 本章讲授提纲及学时分配 本章计划学时4 一、叶类生药:洋地黄叶、大青叶、番泻叶 二、花类生药:金银花、红花、洋金花、番红花 本课程学科的新进展 重点药的最新研究进展(详见备课稿) 教学参考书 《中药分析学》 《中国药材学》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 相关期刊杂志的相关研究论文 本学科研究生的研究论文 本章内容的重点 重点药的来源、性状、显微特征、化学成分、定性定量分析方法、药理作用及功效。 本章内容的难点 1.叶的组织构造及其在生药鉴定中的应用; 2.花粉粒的组织构造及其在生药鉴定中的应用。 本章内容及讲授的改进意见 目前教科书以性状、显微鉴定为主,定性定量分析方法略显不足,教师应重点补充,定量分析方法以现行版药典为主,如药典没有,则介绍文献中的方法,首选HPLC法。 复习思考题 1、 双子叶植物的花粉粒其萌发孔的位置? 洋地黄叶、大青叶、金银花、红花、洋金花的来源、性状、显微特征、化学成分、定性定量分析方法、药理作用及功效
教学目的 第四章 叶类生药 第五章 花类生药 1.了解叶、花类生药的鉴定规律 2.掌握重点药的来源、性状、显微特征、化学成分、定性定量分析方法、药理作用及功效。 本章讲授提纲及学时分配 本章计划学时4 一、叶类生药:洋地黄叶、大青叶、番泻叶 二、花类生药:金银花、红花、洋金花、番红花 本课程学科的新进展 重点药的最新研究进展(详见备课稿) 教学参考书 《中药分析学》 《中国药材学》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 相关期刊杂志的相关研究论文 本学科研究生的研究论文 本章内容的重点 重点药的来源、性状、显微特征、化学成分、定性定量分析方法、药理作用及功效。 本章内容的难点 1.叶的组织构造及其在生药鉴定中的应用; 2.花粉粒的组织构造及其在生药鉴定中的应用。 本章内容及讲授的改进意见 目前教科书以性状、显微鉴定为主,定性定量分析方法略显不足,教师应重点补充,定量分析方法以现行版药典为主,如药典没有,则介绍文献中的方法,首选HPLC法。 复习思考题 1、 双子叶植物的花粉粒其萌发孔的位置? 2、 洋地黄叶、大青叶、金银花、红花、洋金花的来源、性状、显微特征、化学成分、定性定量分析方法、药理作用及功效
第0章 绪论生药

2、第二部分是药用部位的名称,用第一格表示 根 Radix ,根茎 Rhizoma , 茎 Caulis ,木材 Lignum , 枝 Ramulus ,树皮 Cortex , 叶 Folium ,花 Flos ,花粉 Pollen , 果实 Fructus ,种子 Semen , 全草 Herba 等。
(12)药理作用:重点记述生药及其化学成分 的现代药理实验结果。 (13)功效:包括性味、归经、功能、主治、 用法、剂量等。既要记述生药传统的用药经 验,又要记述现代医学方面的内容。
(14)附注: 记叙与该生药有关的其它内容, 如类同品、同名异物的生药、掺杂品、伪品 等,或同种不同药用部位的生药及其化学成 分,或含相同化学成分的资源植物等。
在我国 “生药” 一词早有运用。只不过在 我国大多数生药都是历代本草收载的药物 (包括植物、动物和矿物),而国外 pharmakognosie 研究的对象还包括本草未有 记载、为西医所用的天然药物 (如洋地黄叶、 海葱麦角等),并且一般不包括矿物。
生药学的主要任务
(一)研究生药质量及其变化规律 1. 研究生药质量评价方法学。包括真实性、有效 性和安全性评价方法。 (1)生药的真实性鉴定方法,即 “ 真伪 ” 鉴定。 (2)生药的有效性评价方法,包括生药中所含有 效成分或主成分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含量 限度等。 (3)生药的安全性评价方法,包括生药中内源性 的毒性成分分析及其限量,外来有害物质如重 金属、农药残留等的检测与限量等。 2.研究生药质量变化的规律及调控
天然药物(natural medicines) 是指动物、植物、微生物及海洋来源的药物。 草药(medicinal herb): 一般是指草医用于治病或地区性口碑相传的 民间药物,绝大多数是历代本草无记载的天 然药物。 本草(herbology): 在古代,药物的来源中植物尤其是草类占大 多数,故称其为“本草”。
生药学 绪论 第一章

贝母:川贝母、浙贝母、平贝母和伊贝母
西贝素苷 imperialine glycoside R=OGlu
川贝:卷叶贝母、暗紫贝母、甘肃贝母及梭砂贝母。 功能主治:本品味苦,性微寒,归肺经,具有清热化痰止咳之功,
To control active compounds (alkaloids) by TLC fingerprints
真
伪
原植物形态 Plant Morphology
多年生草本,茎丛生;上部稍扁, 稍弯曲;具槽纹,节略粗;叶近革 质;花被白色带浅紫色,先端紫红 色;唇瓣倒卵状,先端圆形,唇盘 上具紫斑。
金钗石斛
呈扁圆柱形,节间长2.5-3cm; 表面金黄色或黄中带绿色;有深纵 沟;质硬而脆,断面平坦;味苦
性状特征 Description
清代:赵学敏 本草纲目拾遗 载药921种,其中《本草纲目》 中未收载的有716种。 此外,清代吴其浚《植物名实图考》、《植物名实图考 长编》,是专论植物的著作,附图精细,考证详实,很有价 值。 晋•嵇含《南方草木状》世界上最早的区系植物志。 明•兰茂:《滇南本草》我国现存内容最丰富的古代地方 本草。
中药:根据中医学的理论和临床经验应用于医疗保健的 药物。包含中药材、中药饮片、中药汤剂和中成药(成方制 剂)。 中药材:既是切制成饮片,供调配中医煎服,或磨成细 粉服用或调敷外用;又是供中药厂生产中药成方制剂或制药
工业提取有效化学成分的原料药。
草药:一般是指草医用以治病或地区性口碑相传的民间 药,其中也有是本草记载的药物。随着药源普查和对草药的 不断研究,一些疗效较好的草药逐渐被中医界所应用,或作
现代中药是指来源于传统中药的经验和临床实践、依靠现代先进科学的 方法和手段,遵循严格的规范指标研制出的优质、高效、安全、稳定、质量 可控、服用方便并具有现代剂型的新一代中药。这种新型中药,科技含量高, 具有"三效"(高效、速效、长效)、"三小"(剂量小、毒性小、副作用小) 以及"三便"(便于贮存、携带及服用)等特点,符合并达到国际医药主流市 场对产品的指标和要求,因而有较强的竞争力,可以在国际广泛流通。 中药一类新药:参一胶囊 日本 德国 韩国
生药学重点知识点归纳总结笔记

生药学整理版知识点第一章绪论*药物(medicine,drug):具有治疗、诊断、预防疾病和保健作用的药物。
*中药(traditional Chinese dru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指在中医学的理论和临床经验指导下应用于医疗保健的药物。
包括:中药材(如五味子、金银花、西红花)炮制品(如酒大黄、制甘草)、饮片、中药汤剂、中成药(成方制剂,如牛黄解毒片、六味地黄丸、麝香保心丸)中草药(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中草药=中药+草药(medicinal herb)民族药:指在我国少数民族的民族医药理论指导下使用的药物。
包括:藏药、维药、蒙药、瑶药。
道地药材:指来源于特定产区的货真价实的生药。
*草药:又称民间药,指地区民间医生用于治病或地区性口碑相传的药物,如穿心莲、垂盆草等。
*生药(crude drug):指天然的、未作加工或只经简单加工的植物类、动物类或矿物类药材。
具有生货原药的意思。
天然药物一般是指来源于自然界中有一定生物活性的植物、动物或矿物。
*生药学(Pharmacognosy):是应用植物学、动物学、矿物学、植物化学、药物分析学、药理学及本草学等学科理论知识和现代技术来研究生药的基源鉴定、采收加工、活性成分、药理作用、品质评价及资源利用等问题的学科。
*古代药物知识的五次总结本草著作作者朝代特点神农本草经不详东汉末年最早的本草著作,载药365种本草经集注陶弘景南北朝本草学祖本(确切年代和作者),载药730种新修本草(唐本草)苏敬(恭)唐朝我国(世界)第一部药典性质的本草著作,载850种证类本草唐慎微宋朝现存最早的完整本草,载药1746种本草纲目李时珍明朝本草巨著,载药1892种,方11096条*生药学研究的主要任务:(1)准确识别、鉴定生药。
(2)调查、考证生药资源。
(3)评价生药品质,制订其质量标准。
(4)为中药材生产规范化服务。
药学导论第1章-绪论

多种,97%的化学药品为仿制
制剂水平低:缺少高技术含量的定时、定位、定量释 放药物的制剂,蛋白质、多肽生物大分子制剂以及新 剂型的辅料研究与生产水平较低
第六节 21世纪药学发展趋势
四、我国药学发展的热点方向
健康
狭义:人体各器官系统发育良好,功能正常,体质健壮, 精力充沛。 WTO:健康不仅是免于疾病和衰弱,而且是个体在体格方 面、精神方面和社会方面的完美状态。
第五节 现代药学的概念与特点
疾病
《辞海》:疾病是人体在一定条件下,由致病因素所 引起的一种复杂而有一定表现的病理过程。
致病因素:外在原因、内在原因、自然环境与社会心
共同发展
第五节 现代药学的概念与特点
三、现代药学发展的特征
高科技特征 数学与计算机技术的大量应用,高分子材料科学、分 子生物学等高科技成果的广泛应用 学科分化、综合、交叉发展的特征 社会化发展的特征 药学行业已成为各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发展模式转变的特征 分子生物学和生物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化学-药学模式转 变为化学-生物学-药学模式
流传最广:中、日、法、英、德、俄
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第三节 近代药学发展
一、近代药学相关学科的发展
近代化学的发展:原子分子学说、元素周期表、无机 化学与有机化学、分析化学 近代生物学的发展:林耐的动植物分类系统与命名方 法
近代医学的发展:微生物学与细菌学
第三节 近代药学发展
二、近代药学的发展
药学进步:医药化学运动 药理学形成:大量生物碱被提取出来,研究了它们与
药理学等
专业应用 药剂学 药物分析学等 药事管理法 人文交叉 医药文献学 医药伦理学等
生药学_马志刚_教案

生药学教案第一讲绪论课时:2学时目的和要求:1、掌握生药、生药学的概念,目前生药学的主要任务,及主要本草著作的作者、成书年代、记载药物数量及主要特点。
2、熟悉生药与中药的区别,生药的常见分类方法及其特点。
3、了解生药拉丁名的命名方法及国外生药学的发展。
重点、难点分析及怎样讲解能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的具体方案:首先讲解生药学的概念、发展,使同学们对生药学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要求学生掌握生药、生药学的概念,熟悉生药与中药的区别;对于生药学发展的各个时期我们要求掌握传统本草时期的各个代表著作;对于现代生药学发展要求掌握现代生药学发展的几个方面。
然后讲解生药的常见分类方法及其特点。
最后介绍生药的拉丁名,要求掌握拉丁名的命名方法掌握熟悉常用生药的拉丁名。
教学方法及辅助手段:采用教学课件和教师讲解相结合的方式教学。
讲课内容提要及时间分配:生药学的概念(药物、中药、中药材、草药、中草药、生药、生药学的概念)生药学的发展(传统本草学时期与现代生药学新时期)生药学的任务(1学时)生药的分类生药的记载大纲生药的拉丁名(1学时)复习思考题:1、生药与中药有何不同?现阶段生药学的具体任务是什么?2、古代主要代表本草著作的成书年代、作者、记载药物、主要特点及意义是什么?3、生药的分类方法及其特点是什么?4、生药一般记载哪些内容?生药拉丁名包括哪方面的内容?课后预习内容安排第二讲生药学的化学成分课时:2学时目的和要求:1、掌握糖、苷、氰苷、蒽苷、黄酮苷、皂苷和强心苷的概念,糖的分类及检查方法,常见5种苷的主要性质及检查方法。
2、熟悉多糖所包含的种类,苷的通性及常见苷的代表生药。
3、了解5种苷的基本结构,2种皂苷的区别,强心苷的构效关系。
4、掌握生物碱、醌类、香豆素类、黄酮类、萜类、挥发油和其他成分的概念、主要性质及其检查方法。
5、简单熟悉植物化学成分的生源与生物合成。
重点、难点分析及怎样讲解能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的具体方案:这部分内容较多,需要同学们掌握糖、苷、氰苷、蒽苷、黄酮苷、皂苷和强心苷的概念,糖的分类,这部分内容较简单,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讲解就可以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研究生药质量及其变化规律。
• 1. 研究生药质量评价方法学。包括: • (1)生药的真实性鉴定方法。 • (2)生药的有效性评价方法。 • (3)生药的安全性评价方法。
• 2. 研究生药质量变化的规律及调控。
• (1)生药的真实性鉴定方法。真实性鉴 定即“真伪”鉴定,包括基于药用部位形态 学的性状和显微鉴定方法,基于生药化学成 分的理化鉴定方法以及基于遗传物质的DNA 分子标记鉴定等,旨在正确鉴定生药基源 (物种),确保用药安全有效和中药研究工 作的科学性。
• 基于生药化学成分的理化 鉴定方法
旨在正确鉴定生药基源(物 种),确保用药安全有效和中 药研究工作的科学性。
人参 性状特征野山参1来自人参显微特征2
2
3
4
1
5
图2、 树脂道 6
50m
4 3
5
7 8
图3、 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簇晶 50m
图1、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根横切面
100m
1.木栓层 2.皮层 3.裂隙
4.韧皮部
5.树脂道 6.形成层 7.草酸钙簇晶 8.木质部
生物显微镜-数码成像系统
人参粉末特征
彩图 人参与西洋参薄层 色谱图 1.生晒参 2.红参 3.朝鲜红参 4.西洋参(进口) 5. 西洋参(国产) 6. 人 参 皂 苷 Rf(S7) , F11(S8) Rd(S5),Rg1(S6), Rc(S3),Re(S4), Rb1(S1), Rb2(S2),
绪论
第一节 生药学的性质和任务
第二节 生药学发展简史
一、古代药物学与生药学的萌芽 二、生药学科的诞生和近代生药学 三、生药学科的发展和现代生药学
第一节 生药学的性质和任务
• 生药学的概念 • 生药学的任务
生药学(Pharmacognosy)的概念
生药(crude drug)是指未经加工或经简 单加工,具有预防、医疗和保健作用的植物、 动物和矿物等天然来源的药物。
• 中药(Chinese medicines)是指依据中医 学的理论和临床经验应用于医疗保健的药 物。
• 民族药(ethnomedicines)是指各民族用 于防治疾病的的天然药物。
• 草药(herbal medicines)一般是指草医用 以治病或地区性口碑相传的民间药,其中 也有是本草记载的药物; 在实际应用中也 有将中药和草药统称为“中草药”。
• 2. 研究生药质量变化的规律及调控。
• 药材是通过一定的生产过程形成的,有野 生和栽培(养殖)两种来源。药材要经过生 产、采收和产地加工等人类劳动才能成为商 品,进入流通领域后,又要经过包装、贮藏、 运输、炮制、调剂、制剂等一系列工作才能 供患者使用。药材在生产和流通过程中,质 量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因此研究影响生 药质量的因素,探讨生药质量的变化规律, 进而对其质量进行全程动态监测与调控,才 是确保生药质量稳定、均一和可控的关键。
• 生药(crude drug),大多数生药都是我国历代本 草收载的药物。稍有不同的是,生药还包括本草 未有记载、中医不常应用而为西医所用的天然药 物(如洋地黄叶、麦角)等。
• 中药材是指供调配中医处方煎服或磨成细粉服用 或调敷外用的饮片;或是供中药厂生产中药成方 制剂或制药工业提取有效化学成分的原料药。现 今常用的中药材包括植物药、动物药和矿物药, 绝大多数中药材就是我国历代诸家本草收载的药 物。
中药、中药材、生药之间的关系
中药:包括中药材、饮片和中成药。 中药材:动物、植物、矿物
生药: a、极多数为历代本草收载,尚包 括本草未收,中医不常用而为西医所用的 药。 b、国外一般不包括矿物药,我国包 括矿物药。
生药学的主要特点:随着科学技术 的发展,不断引进新技术和新方法,研 究内容和领域有所拓展。
(3)生药质量的动态监控
• 药材要经过生产、采收和产地加工 等人类劳动才能成为商品。
• 进入流通领域后又要经过包装、贮 藏、运输、检验、炮制、调剂、制剂等 一系列工作才能供患者使用。
生药人参的质量评价 真伪优劣
生晒参 • 药用部位形态学的性状和 显微鉴定方法
• 基于遗传物质的DNA分子 标记鉴定等
• (2)生药的有效性评价方法。有效性评 价即指对生药中含有的能够代表该生药医 疗效应的化学成分的评价,包括生药中所 含有效成分或主成分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方 法、含量限度等,科学评价生药的质量优 劣,确保中医疗效。另外,基于生药药效 的生物效应评价法也是生药有效性评价的 一个手段。
• (3)生药的安全性评价方法。包括生药 中内源性的毒性成分分析及其限量,外 来有害物质如重金属、农药残留等的检 测与限量等,保障人们用药安全。
核心内容:质量(真伪、优劣); 资源(概况、可持续利用、 开发)。
课程讲授重点:着重介绍现代生药学 的基础理论和操作技术,围绕生药的质量 和资源进行讲授。
生药学的任务(可以作的工作)
• 生药学是以质量评价为手段,研究生 药的质量和资源问题。
• (一)研究生药质量及其变化规律。 • (二)研究生药资源及其可持续利用。
生药学(pharmacognosy)是研究生药的质量 和变化规律,探讨其资源和可持续利用的一 门科学。
生药学研究的对象是生药,广义而言,生 药、中药、草药、民族药,都是源自自然界 的天然药物。
相关的几个概念
• 药物:具有医疗、诊断、预防疾病、保健 作用的物质 (天然药物,人工合成药物, 生物制品)。
生药学
生药学
绪论 什么是生药学?生药学是干什么的? 如何学习生药学?
上篇 生药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总论部分)
生药学有哪些基本理论与方法? 如何应用这些基本理论与方法解决生药的问题?
下篇 各类生药分述(各论部分)
如何解决每一味药(如人参、大黄等)的生药学问题?
总论部分
绪论 第一章 生药的分类和记载大纲 第二章 生药的真实性鉴定 第三章 生药的有效性评价 第四章 生药的安全性评价 第五章 生药质量标准的制订与应用 第六章 生药质量影响因素及调控 第七章 生药资源与可持续利用
真实性鉴定
• 中药材的基源鉴定、性状鉴定、显微鉴 定;理化鉴定(经历了:试管反应—薄 层色谱—指纹图谱)。
• DNA试剂盒或基因芯片。
质量评价
• (1)有效成分 • 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 • 化学指纹图谱测定
(2)有害物质
• 重金属
– 有效(砷) – 毒性
• 农药残留
– 土地残留 – 栽培中喷洒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