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专题三物质的检验与鉴别课题2亚硝酸钠和食盐的鉴别教学设计苏教版选修6
化学:《亚硝酸钠和食盐的鉴别》[苏教版选修]
![化学:《亚硝酸钠和食盐的鉴别》[苏教版选修]](https://img.taocdn.com/s3/m/844ce3439b6648d7c1c746c6.png)
2mol· L1H SO 溶液 2 4
四、实验操作要点及主要实验现象、实验注意事项
加入试剂 实验操作要点 主要实验现象 两支试管中均产生白色 沉淀;再向试管中滴加 几滴2mol· L-1硝酸并振 荡,一支试管中的沉淀 溶解,此为亚硝酸钠的 试管;另一支试管中沉 淀不消失,为氯化钠的 试管。
实验注意 事项
pH试纸
=
0.01mol· L-1 利用NO- 2的还原性 KMnO4溶液 5NO-2+2MnO-4+6H+=5NO-3 (酸性溶液) +2Mn2++3H2O
续上页
加入 (NH4)2Fe(S 利用NaNO2的氧化性 O4)2溶液 NO-2+Fe2++2H+ =NO+Fe3++H2O
0.1mol· L-1KI 淀粉 利用NO- 2的氧化性 2NO- 2+2I-+4H=2NO+I2+2H2O 利用NO- 2和H+反应生成HNO2不稳定会生 成红棕色NO2气体。实验中涉及的反应方程 式为: NaNO2+H2SO4 冷 NaHSO4+HNO2 2HNO2 = NO↑+NO2↑+H2O
物质性质学习
教师应在实验方案设计前,引导学生充分讨论 NaNO2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并让学生动手实验, 说明各有什么实验现象,在弄清化学原理的前提下, 写出相应的离子方程式或化学方程式,使NaNO2的 性质知识系统化、网络化。同时在探究NaNO2的性 质时,主要从中学讨论物质的性质的几个角度开展 探究,如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溶解性、 熔沸点等),如化学性质(从物质的热稳定性、反 应物及生成物的溶解性、强弱电解质、 复分解反 应、从化合价讨论物质氧化性或还原性、盐的水解 (pH值)等几个方面讨论)。
高中化学专题三物质的检验与鉴别课题2亚硝酸钠和食盐的鉴别课件苏教版选修6

液变为浅
试液,观察现象 红色
HNO2+OH-
5.方案五:利用AgNO2在稀HNO3溶液中的溶解性鉴别亚硝酸钠 和食盐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与解释
开始两支 沉淀没有溶解的是 NaCl 溶
各取 1 mL 方案 试管中均 液,沉淀溶解的是 NaNO2
一①中的溶液, 产生白色 溶液。AgNO2 可溶于稀硝
析出的碘可以使淀粉溶液变蓝色,据此可以检验NO的存在。 亚硝酸钠与FeCl2溶液反应,生成__棕__黄__色的FeCl3溶液。反应 的离子方程式是__N_O__- 2_+__F_e_2_+_+__2_H_+_=_=_=__N_O__↑__+__F_e_3+_+__H__2_O___。
3.亚硝酸钠的还原性 亚硝酸钠与__强__氧__化__性物质反应时,表现出还原性。如亚硝 酸钠与酸性 KMnO4 溶液反应时,MnO4-被还原为_M__n_2_+_, KMnO4 溶液_褪__色___。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5_N__O__- 2 _+__2_M__n_O_- 4__ +__6_H__+_=_=_=__5_N_O__3-_+__2_M__n_2+__+__3_H_2_O_。
思 考 : 已 知 HNO2 为 弱 电 解 质 , 请 思 考 鉴 别 NaNO2 和 NaCl除上述方法外,还可用什么方法?并用化学用语 解释。 提示 分别取 NaNO2 和 NaCl 晶体于两支试管中,加入 适量蒸馏水振荡溶解后,测其 pH,pH>7 的是 NaNO2, 这是因为 NO2-+H2O HNO2+OH-,而使溶液显碱性。
解析 亚硝酸钠可与硝酸银溶液反应产生沉淀,不能利用 硝酸银溶液来区别亚硝酸钠和氯化钠,所以操作D错误。 答案 D
点拨二、物质鉴别的常用方法
【课堂设计】高二化学苏教版选修6课件3.2 亚硝酸钠和食盐的鉴别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探究点二
设计物质检验方案的一般原则
1.充分利用离子的特征反应。 例如,鉴别 NH4NO3、K2SO4、(NH4)2SO4、KNO3 四种白色固体,其中
+ + N H4 检验的特征反应是利用 N H4 和 OH-反应,SO4 检验的特征反应是利用 2-
SO4 和 Ba 的反应。 根据上面分析,可以选用 Ba(OH)2 溶液作为检验这四种 盐的试剂。 2.确定检验操作顺序要“先简后繁”。 例如,鉴别 NH3、 Cl2、 N2 、 CO2、 O2 、 NO2 六种气体。 一观颜色,将 Cl2(黄 绿色)、NO2(红棕色)先检出 ;二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将 NH3 检出 ;三用点 燃,将能使带火星的火柴梗复燃的 O2 检出;四用试剂,把剩余两瓶气体通入 澄清石灰水中,振荡,其中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 CO2,余下的是 N2。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4)指示剂法。 用酸碱指示剂、pH 试纸、淀粉 KI 试纸等鉴别物质。如鉴别浓度均为 1 mol· L 的 NaCl 溶液(中性)、Na2CO3 溶液( 水解呈较强的碱性)、NaHCO3 溶液(水解呈较弱的碱性)和 NaHSO4 溶液(溶液呈酸性),用 pH 试纸检验即可。 (5)焰色反应法。 该法适用于鉴别阴离子相同、 金属阳离子不同的物质,如 NaNO3、 KNO3、 Ca(NO3)2 的鉴别。 (6)点燃(或灼烧) 法。 如 CH4、C2H4、C2H2 三种气体可用点燃观察火焰及黑烟的方法鉴别; 纯毛线(蛋白质)和化纤也可用灼烧法鉴别。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③在一定条件下能漂白有色物质的淡黄色固体 :Na2O2。 ④遇 SCN-显血红色,遇苯酚显紫色, 遇 OH-生成红褐色沉淀的离子 :Fe3+。 ⑤遇 Ag 产生沉淀,且不溶于稀硝酸,若沉淀为白色则为 Cl ;若沉淀为浅 黄色则为 Br ;若沉淀为黄色则为 I 。 ⑥可溶于 NaOH 溶液的白色沉淀 :Al(OH)3;可溶于 NaOH 溶液的金属氧 化物 :Al2O3。 ⑦能与 NaOH 溶液作用产生 H2 的金属 :Al;能与 NaOH 溶液反应产生 H2 的非金属 :Si。 ⑧能与盐酸反应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且该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使之 褪色,加热又复原的离子 :SO3 或 HSO3 。 ⑨能与新制 Cu(OH)2 悬浊液混合加热生成砖红色沉淀的物质 :甲酸、 甲 酸酯、葡萄糖、醛等。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实验化学 亚硝酸钠和食盐的鉴别(市一等奖)

高二《实验化学》专题3 物质的检验与鉴别课题2 亚硝酸钠和食盐的鉴别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亚硝酸钠的物理性质和重要化学性质能力目标:通过亚硝酸钠性质的学习到设计实验方案,到分组实验,评价、总结方案的过程。
运用从个别到一般的方法了解物质鉴别的一般思路的形成。
情感目标:以生活中如何防止误食亚硝酸钠中毒为载体,建立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的意识,在合作学习中提高应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要求1、认识亚硝酸钠的物理性质和重要的化学性质2、通过对亚硝酸钠和食盐性质的认识,设计实验方案进行两者的鉴别。
3、学习鉴别物质的基本方法,体验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在化学实验中的重要作用4、增强对生活中化学知识的认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亚硝酸钠的性质的认识教学难点:通过对亚硝酸钠性质特点的了解设计方案鉴别亚硝酸钠和食盐教学过程【课的引入】今年1月2日,北京市吉广饭店建筑队一名女厨师,因晚饭无食盐了,就把一盒在橱柜中找到的盐(两大勺)放在打卤面中。
她误将亚硝酸钠当成了食盐,结果造成21名民工集体中毒。
幸亏就餐者吃出了“怪味”,没有把饭吃完,加上救治及时,最后未造成死亡事故。
现在,北京市卫生监督部门开始对全市进行拉网式检查,禁止亚硝酸盐使用和储存。
【讲解】亚硝酸钠能将血红蛋白氧化为高铁血红蛋白(Fe2+变成了Fe3+).高铁血红蛋白不能携带氧,因此造成人体缺氧中毒,亚硝酸钠不仅有毒性.而且具有极强的致癌作用,长期食用能诱发各种器官的肿瘤,尤其是食管癌和肺癌。
【思考】亚硝酸钠有毒,为何建筑队的厨房中会出现亚硝酸钠它有哪方面用途【讲解】亚硝酸钠的用途(1)食品防腐剂、添加剂(2)肉类食品发色剂(3)建筑业中混凝土掺加剂、防冻剂【过渡】因为亚硝酸钠其外观与食盐相似,在生活中中,常出现因误食“工业盐”而导致中毒的事件,如何能避免误食事件的发生我们怎样鉴别亚硝酸钠和食盐呢(明确本节课的中心内容),有必要亚硝酸盐的性质。
亚硝酸钠和食盐的鉴别-苏教版选修实验化学教案

亚硝酸钠和食盐的鉴别-苏教版选修实验化学教案实验目的通过实验鉴别亚硝酸钠与食盐的化学性质,并掌握常见离子的化学反应及其特征。
实验原理亚硝酸钠和食盐均为离子化合物,但它们与不同的离子反应产生不同的化学反应。
下面介绍两种常见的反应:1. 碘化钾反应亚硝酸钠在碘化钾溶液中会被还原产生亚碘酸钠和氮气。
化学反应式:2NaNO2 + 2KI + H2SO4 → Na2SO4 + 2HNO2 + 2KNO2 + I2反应中生成的氮气会产生气泡,而亚碘酸钠会被碘化钾溶液中的碘化物(I^-)还原为碘,并在溶液中显色,形成棕色物质。
2. 银镜反应食盐在银镜试剂中被氧化成次氯酸根离子(ClO^-),而亚硝酸钠不能被氧化,因此在银镜试剂中不起作用。
化学反应式:2AgNO3 + 2NaCl + 2NH3 → 2Ag + 2NH4NO3 + Cl2在反应中,银离子和次氯酸根离子会在NH3存在下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白色沉淀和氯气气体。
实验步骤实验装置燃气灶、试管、试管夹、试管架、滴管等。
实验药品和试剂1.碘化钾溶液2.银镜试剂3.亚硝酸钠溶液4.食盐溶液5.稀盐酸6.稀硫酸7.氨水实验过程1.在两个试管中加入相同量的食盐溶液和亚硝酸钠溶液;2.向其中第一个试管中加入碘化钾溶液;3.向其中第二个试管中加入银镜试剂和稀盐酸,轻轻摇晃混合后放置;4.观察反应的颜色、气泡等变化,比较两种化合物的区别;5.用稀盐酸和硫酸分别将涉及的化合物溶液中的氯化物和硝酸盐分别沉淀出来,并用氨水分别加入产生的沉淀来鉴别两种离子。
实验注意事项1.确保使用的试管和试管架均干燥干净;2.实验中涉及的浓硫酸、银镜试剂等均为腐蚀性试剂,操作时需佩戴手套和护目镜,并注意防护;3.实验中溶液加入的顺序应固定;4.实验结束后试管需及时清洗干净,勿随手弃置。
实验结果分析通过对亚硝酸钠和食盐的化学性质进行鉴别,可以得到以下结论:1.利用碘化钾反应可将亚硝酸钠还原成亚碘酸钠和氮气,而食盐无反应。
(新人教版)最新年高中化学 专题3课题2 亚硝酸钠和食盐的鉴别教学案 苏教版选修6【必做练习】

课题2 亚硝酸钠和食盐的鉴别[浙江选考·加试要求]————————————————————————————————————1.亚硝酸钠的物理性质(外观)和重要的化学性质(如氧化性和还原性等)。
2.亚硝酸的酸性和不稳定性。
3.亚硝酸钠和食盐的鉴别。
4.常见物质的鉴别。
1.亚硝酸(1)性质:亚硝酸不稳定,仅存在于冷的稀溶液中,受热分解为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亚硝酸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方程式为2HNO 2=====△NO ↑+NO 2↑+H 2O(2)制法:NaNO 2+H 2SO 4(稀)===NaHSO 4+HNO 2 2.亚硝酸钠 (1)物理性质亚硝酸钠(NaNO 2)是白色而略显淡黄的斜方晶体,熔点为271 ℃,受热极易熔化,溶于水,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比较大,在热水中的溶解速度明显变快,溶解度变大。
(2)化学性质亚硝酸钠的水溶液呈碱性,能从空气中吸收氧而逐渐变为硝酸钠。
因为在亚硝酸钠中氮的化合价为+3,处于中间价态,所以亚硝酸钠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1.认识亚硝酸钠的物理性质(外观)和重要的化学性质(氧化性和还原性)。
2.认识亚硝酸的酸性和不稳定性;通过对亚硝酸钠和食盐性质的认识,设计实验方案进行两者的鉴别。
3.通过对已知物质中所含离子的检验,学会物质检验实验方案的设计原理和方法,体验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在化学实———————实验要素先知道氧化性:可与强还原性物质反应。
如:2NO-2+2I-+4H+===2NO↑+I2+2H2O(现象:碘遇淀粉溶液变蓝色);NO-2+Fe2++2H+===NO↑+Fe3++H2O。
还原性:可与强氧化性物质反应。
如:5NO-2+2MnO-4+6H+===5NO-3+2Mn2++3H2O(现象:紫色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3.亚硝酸盐的快速检验(1)取供试溶液,加少量醋酸,再加硫酸亚铁试剂,即显深棕色。
NO-2+CH3COOH===CH3COO-+HNO2,NO-2+Fe2++H+===Fe3++NO↑+H2O。
专题3课题2 亚硝酸钠和食盐的鉴别

专题3 物质的检验与鉴别 课题2 亚硝酸钠和食盐的鉴别
一、 亚硝酸钠和食盐的鉴别原理
因为亚硝酸钠其外 观与食盐相似,有咸 味。在新闻报道中, 常出现因误食“工业 盐”而导致中毒的事 件,轻者头晕、呕吐, 重者腹泻、死亡。
物质的鉴别:利用几种物质的不同特性用一定的物理方 法或化学方法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已知物质一一区别。
续上页
加入试剂 实验操作要 主要实验现
点
象
实验注意事项
2mol·L-1 H2SO4溶液
取1-2g亚硝 试管内液面 说明:生成的亚硝酸(HNO2) 酸钠晶体于 上方有红棕 不稳定,会分解成三氧化二氮
小试管中, 色气体产生, (N2O3),N2O3会分解生成红 加1-2mL水 且能嗅到刺 棕色气体NO2。反应需酒精灯 溶解。趁此 激性气味。 微热,若冬天室内温度较低,
两支试管中均产生白色沉 淀;再向试管中滴加几滴 2mol·L-1硝酸并振荡,一 支试管中的沉淀溶解,此 为亚硝酸钠的试管;另一 支试管中沉淀不消失,为 氯化钠的试管。
实验注意 事项
此实验 要求硝 酸银浓 度要稍 大
视野拓展
阅读下列材料:
1、铜丝在亚硝酸钠的存在下, 能与盐酸发生反应;但铜丝在有氯化钠存在的情 况下却不与盐酸反应。 铜丝、亚硝酸钠与盐酸的反应为:
变浅红色为亚硝 酸钠溶液
需要微热
续上页
加入 试剂
实验操作要点
主要实验现象
0.1 分别取1mL 加入0.5mL
mol· 0.1mol·L-1亚 L-1 KI 硝酸钠溶液和 淀粉 氯化钠溶液于
两支试管中,
0.1mol·L-1碘化钾 溶液,溶液由无 色变成棕黄色或 更深;再滴加2滴
向试管中加入 2mol·L-1硫酸和2
高中化学专题三物质的检验与鉴别课题亚硝酸钠和食盐的鉴别学案

课题2 亚硝酸钠和食盐的鉴别一、NaNO 2与NaCl 的鉴别1.根据NaNO 2和NaCl 的熔点不同氯化钠的熔点为801 ℃,亚硝酸钠的熔点为271 ℃,且容易分解。
把亚硝酸钠和氯化钠置于同一小块金属片上,用酒精灯对金属片加热,先熔化或分解的是亚硝酸钠;用酒精灯加热不熔化的是氯化钠。
2.根据NaNO 2和NaCl 溶解度的不同氯化钠和亚硝酸钠虽然都溶解于水,但是两者的溶解度却大不相同。
温度对氯化钠的溶解度影响很小;而亚硝酸钠极易溶于水,且溶解时吸热,其在热水中溶解得更快。
在室温时,分别称取1 g 亚硝酸钠和氯化钠,置于小试管中,分别加2 mL 水使其溶解。
由于亚硝酸钠溶解时吸热,一支试管中的溶液温度显著下降,且固体逐渐溶解,此为盛有亚硝酸钠的试管;另一支试管为盛有氯化钠的试管。
3.与硫化钠反应亚硝酸钠可与具有还原性的硫化钠反应,生成单质硫;氯化钠不与硫化钠反应。
2NaNO 2+Na 2S +2H 2SO 4===2Na 2SO 4+2NO↑+S↓+2H 2O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0.1 mol·L -1亚硝酸钠和氯化钠溶液,再分别加入 1 mL 0.1mol·L -1硫化钠溶液,试管中均无明显现象;滴加稀硫酸酸化后,一支试管中析出浅黄色的硫,为亚硝酸钠溶液;另一支试管中无明显现象,为氯化钠溶液。
4.与铜丝反应铜丝在亚硝酸钠的存在下,能与盐酸发生反应;但铜丝在有氯化钠存在的情况下却不与盐酸反应。
铜丝、亚硝酸钠与盐酸的反应为:Cu +2NaNO 2+4HCl===2NaCl +CuCl 2+2H 2O +2NO↑2NO +O 2(空气)===2NO 2(红棕色)将光亮的铜丝插入装有2 mol·L -1盐酸的试管中,无明显现象;在试管中加入1~2 mL0.1 mol·L -1亚硝酸钠后,铜丝缓慢溶解,铜丝表面有大量气泡;溶液逐渐变成深绿色,液面上方有红棕色气体逸出,能嗅到刺激性气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选中小学试题、试卷、教案资料
亚硝酸钠和食盐的鉴别
一、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与亚硝酸钠和食盐等物质相关的化学知识。
2.通过对亚硝酸钠和食盐性质的认识,设计实验方案进行鉴别。
3.通过对已知物质中所含离子的检验,学会物质的检验实验方案的设计原理和方法。
过程与方法:
学习鉴别物质方法,体验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在化学实验中的重要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强对生活生产中化学知识的认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进行实验探究。能根据具体情况设
计解决化学问题的实验方案,并予以评价和优化。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设计实验方案进行鉴别亚硝酸钠和食盐。
难点:物质的检验实验方案的设计原理和方法。
三、教学过程
边投影边讲述:
【导入】在新闻报道中常出现因误食亚硝酸钠而导致中毒事件,为什么会造成误食呢?亚硝酸钠俗
称工业盐,广泛应用于各建筑工地上。它的外观和味道跟我们平常使用的食盐很相似。作为食品防腐剂,
它也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业中,在自制腌菜中如果没有腌制成熟,亚硝酸钠含量也较高容易引起中毒。那
边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防止因误食亚硝酸钠而中毒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要研究的问题。
【新授】教师:对于物质鉴别的一般原理方法及步骤怎样呢?比如现在有两瓶已经脱落标签的氯化钠
和碳酸钠固体如何将它们鉴别?
学生:1、加盐酸, 2、BaCl2 3、测PH 4、AgNO3 (HNO3)
投影 图表表示法
教师:演示一边:注意事项:1、滴管的使用 2、试剂的用量1-2ml
描述要规范:用药匙分别取用少量两种固体放入到两试管中,各加适量水配成溶液,然后分别滴加稀
盐酸,如果有气泡产生,那么原来是碳酸钠,如果无明显现象的那么原来是氯化钠。
教师:请大家用4方案表述一下
学生:……
教师:当然鉴别氯化钠和碳酸钠除了上面讨论的化学方法外,也可以观察它们的外观差异,应用物理
方法,比如它们的晶体颗粒的形状差异。
精选中小学试题、试卷、教案资料
投影:物质鉴别的原理: 利用几种物质的不同特性用 一定的物理方法或化学方法把两种或两种以上
的已知物质一一区别
投影:物质鉴别的一般步骤
教师:今天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将这两瓶亚硝酸钠和食盐鉴别开来,要将它们顺利鉴别,我们首先要找
到它们性质上的差异,对于NaCl的性质大家都已经很熟悉了,那么NaNO2具有什么样的性质呢?我在课前
收集了NaNO2有关资料。请大家阅读资料卡,并从中猜测NaNO2具有什么样的性质?
投影:资料;“隐形杀手”亚硝酸钠
学生猜测,教师记录
1、NaNO2的氧化性(酸性溶液)
KI、Na2S FeCl2
2、NaNO2的还原性(酸性溶液)
溴水、KMnO4溶液 氯水
3、HNO2的不稳定性
2HNO2 = NO↑+NO2↑+H2O
4、水解呈碱性
教师: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我们已经了解了NaNO2的基本性质,下面分(4人)小组交流讨论设
计鉴别NaNO2与NaCl的实验方案。(2min)
投影 图表表示法
学生汇报:(注意表述规范)
酚酞 2、稀硫酸 3、KI和稀硫酸 4、AgNO3和稀硝酸 5、酸性KMnO4溶液
教师:大家设计的实验方案是否切实可行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亲自动手实验让事实来说明?
投影 实验探究注意事项:
教师:强调注意事项
学生实验(约15min)
学生分组汇报实验结果,教师进行评价。
【总结】
投影:设计实验方案的原则 试剂易得 现象明显 操作简便 操作安全 环境友好
【作业布置】
1、完成实验报告单
2、离子方程式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