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化和液化》复习(修改版)

合集下载

部编物理八年级上册3.3汽化和液化(知识点+例题)(解析版)含答案

部编物理八年级上册3.3汽化和液化(知识点+例题)(解析版)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3章《物态变化》第3节汽化和液化讲义(知识点总结+例题讲解)一、汽化:1.定义: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

2.特点:吸热;3.分类:蒸发、沸腾;4.蒸发: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并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叫蒸发。

(1)蒸发影响因素:①液体的温度;②液体的表面积;③液体表面空气的流动。

(2)作用:蒸发吸热(吸外界或自身的热量),具有制冷作用。

5.沸腾: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1)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

(2)沸腾条件:①达到沸点;②继续吸热(3)沸点与气压的关系: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6.常见汽化现象:衣服晾干;【例题1】以下属于汽化现象的是( )A.初春,冰雪消融 B.盛夏,荷叶上的露珠C.深秋,大雾消散 D.严冬,窗上的“冰花”【答案】C【解析】解:A、冰雪消融,是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是熔化过程,故A不符合题意;B、露水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变成的小水珠,是液化过程,故B不符合题意;C、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液态小水滴,雾气消散是液态小水滴遇热汽化成水蒸气,故C符合题意;D、“冰花”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变成的小冰晶,是凝华过程,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变式1】水的物态变化使自然界有了雨、露、雾、霜、雪等千姿百态的奇观,如图所示。

下列描述的几种现象中,通过汽化形成的是( )A.植物上的“露珠消失” B.春天来了“冰雪消融”C.严寒天气“泼水成冰” D.冬天树木上的“雾凇”【答案】A【解析】解:A.植物上的露珠消失,是因为露珠吸热汽化变成了水蒸气。

故A正确。

B.冰雪消融是固态的冰吸热熔化变为液态的水。

故B错误。

C.泼水成冰是液态的水凝固变成了冰。

故C错误。

D.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

故D错误。

故选:A。

【例题2】湿毛巾晾晒后会变干,这是因为湿毛巾上的水发生了( )A.液化 B.升华 C.沸腾 D.蒸发【答案】D【解析】解:湿毛巾不久后会变干,这个过程中,水由液态变为气态,是汽化(蒸发)现象。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3.3汽化和液化 知识点重点难点汇总及配套习题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3.3汽化和液化 知识点重点难点汇总及配套习题

专题3.3汽化和液化知识点提炼知识点一:汽化和液化1.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从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液化是气化的逆过程。

2.汽化是吸热过程,液化是放热过程。

知识点二:沸腾1.沸腾是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2.沸腾的过程中液体继续吸热,但吸收的热量用来不断地变成蒸汽,温度保持不变。

3.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不同的液体沸点不同。

液体的沸点与大气压有关,大气压越高,沸点也高,根据这个原理制成了高压锅。

知识点三:蒸发1.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温度、表面积、空气流速和液体的种类。

液体种类相同时,温度越高、空气流速越快、液体的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注意控制变量法的运用)2.蒸发致冷。

蒸发过程中吸热。

致使液体和它所依附的物体温度下降。

知识点四:液化的方式1.所有气体温度度降到一定程度都可以液化,压缩体积也可以使气体液化,气体液化后体积变小,便于储存和运输。

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都可以使气体液化。

2.“白气”不是气体而是液体小水珠,是水蒸汽遇冷液化产生的。

重点难点解析1.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是本节重点(1)水在沸腾时,大量气泡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里面的水蒸汽散发到空气中。

(2)温度与时间图像特点:有一段平行于时间轴的线段表示水沸腾的状态。

可以从图像看到从开始加热到沸腾所用时间以及沸腾持续时间。

(3)能探究水的沸点,进而推断当地环境大气压大小。

(4)还能探究出其他问题。

比如:在实验中需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从下向上固定实验器材的位置;烧杯冒出的大量“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滴;要会进行温度计的读数,在读数时,首先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液体沸腾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根据图象,通过水质量的大小及初温的高低判断加热时间较长的原因。

2.知道蒸发与沸腾的相同点与不同点是难点对点例题解析知识点一:汽化和液化【例题1】如图所示的四种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液化的是()【答案】B【解析】判断出属于液化的物态变化,要弄清液化的特点,液化是由物体气态变为液态的变化过程,可根据四个选项中所给物理现象的特点来进行判断。

《液化与气化》专题讲义 (个人精心设计的资料)

《液化与气化》专题讲义  (个人精心设计的资料)

《汽化和液化》专题讲义考点1. 汽化和液化1.物质由____态变为____态的过程叫汽化,物质由___态变为____态的过程叫液化.汽化过程要____热,液化过程要___热.2.汽化有______和______两种方式。

3.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______,其高低与大气压有关.气压越________,沸点越高。

4.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1)液体______的高低; (2)液体_______的大小;(3)液面上方___________的快慢.5.沸腾的条件:(1)温度达到______;(2)能继续______.沸腾的特点:吸收热量,温度______。

6.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两种:(1)__________,(2) ____________。

温馨提示:(1).汽化不能写作“气化”,水蒸气不能写作“水蒸汽”.(2).“白气”,“雾”是液态;“白烟”是固态.(3).理解沸腾条件,二者缺一不可,解题时很多同学常忽略是否能继续吸热这一条件.考点2. 升华和凝华7.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___态叫升华,物质由____态直接变为____态叫凝华.升华过程要____热,凝华过程要____热.8.常见的升华现象:樟脑球变小,灯丝变细,冰冻的衣服变干.常见的凝华现象:(注意区别以下物态现象)(1)凝华:冰花、冰雹;雪、雪花、雪山;霜、雾凇.(2)凝固: 冰、冰柱、冰山、冰川典型例题:例题1.如图所示现象中,由液化形成的是( )变式训练1.我们可以在不同的环境中看到“白气”。

有关形成“白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夏天,冰棒周围冒“白气”,这是冰遇热后的熔化现象B.冬天,户外的人嘴周围出现“白气”,这是周围环境中水蒸气的液化现象C.打开盖子的热水瓶口处会出现“白气”,这是瓶内水蒸气的液化现象D.文艺演出时舞台上经常施放“白气”,这是干冰在常温下的升华现象变式训练2.如图所示,甲、乙两个房间里的两壶水都已,烧开,试判断:温度较高的房间是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变式训练3.夏天,我们吃冰棍时,撕开冰棍包装纸,会发现冰棍冒“白气”,如图所示.这是由于冰棍周围空气中水蒸气________而形成的.根据你的观察,冰棍冒出的“白气”是向_____的(填“上”或“下”).例题2.不小心把手放在下列环境中相同的时间,最不容易烫伤的是:()A.100 ℃的水里B. 100 ℃的水蒸气里C. 100 ℃的的热空气里D.后果都一样变式训练1.在蒸馒头时,开锅后改用“小火”.针对这种做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沸腾时,改用“小火”能更快让馒头变熟B.改用“小火”可以提高水的沸点C.无论使用“大火”还是“小火”,水达到沸点后温度都保持不变D.用“大火”可以提高水的沸点,不应改用“小火”变式训练2.炎热的夏天,当你经过柏油路时,旁边开过一辆洒水车,洒水后你会感觉更加闷热,主要是因为:()A.地面上的水经过暴晒,内能增加,温度很高B.洒水后空气湿度增加,身上的汗较难蒸发C.地面上的水反射了阳光,使身体得到更多的热量D.水蒸发时把地面上的热带到了人的身上变式训练3.在18℃的房间里,放有一杯酒精,将温度计放入酒精中,示数稳定后取出观察它的示数:____________。

汽化和液化复习教案(优秀版)word资料

汽化和液化复习教案(优秀版)word资料

汽化和液化复习教案(优秀版)word资料汽化和液化一教学目标1.知道液体蒸发时所具备的基本特征。

2.了解蒸发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了解液体沸腾的条件与特征,理解沸点的概念。

4.知道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方式,汽化时物质要吸热。

5.会画液体沸腾图像二知识要点1.汽化: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叫做汽化。

2.汽化两种方式:蒸发,沸腾。

3.蒸发:只在液体表面上进行的汽化现象,它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1)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液体的表面越大,蒸发越快;液体的温度越高,蒸发越快;液体表面附近的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2)液体蒸发时需要从周围物体吸收热量,从而使自己及周围物体的温度降低.4.沸腾:沸腾是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1)沸腾必须满足的条件和特点:液体必须达到一定温度(沸点);沸腾时水的温度不变.(2)腾时要继续加热,是吸热过程.5.沸点:物理学中,把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

不同液体沸点是不同的。

6.液化: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叫做液化,液化是汽化的相反过程.(1)发生液化的条件:降低气体的温度;压缩气体的体积;两者兼用。

(2)气体液化时要放热。

(3)所有气体在温度降到足够低时都可以液化。

在一定的温度下,压缩体积也可以使气体液化。

课后练习1. (20XX年临沂市)清晨草叶上常挂有晶莹的露珠,这是由于夜间温度低,空气中的水蒸气________形成的,在阳光照射下这些露珠又会慢慢消失,是由于露珠发生了_______的缘故。

2.(20XX年晋江市)(3分)小宇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绘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17所示。

(1)从图象中可知,水的沸点是℃;(2)此时该地区的大气压可能是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标准大气压;(3) 小宇发现自己组的水比邻组的先沸腾,提前沸腾的原因可能是(写出一种即可)。

3.以下现象中与蒸发无关的是()A.打开冰棍的包装纸,冰棍会冒“白气”B.喝开水前用嘴吹一吹,使表面上的水温度降低C.用管道代替沟渠输水D.即使在10℃的温度下,也会有水蒸气产生4.水蒸气烫伤比同温度的水烫伤要严重,这是因为E.水蒸气液化时要放出大量的热F.水蒸气的温度比水高G.沸水汽化时要吸大量的热H.水蒸气液化时要吸大量的热5、在卫生间洗过热水澡后,室内的玻璃镜面变得模糊不清,过一段时间,镜面又变得清晰起来,镜面发生的这两种物态变化情况是()A.先汽化,后液化;B.先液化,后汽化;C.只有液化;D.只有汽化。

3.3汽化和液化(含答案)复习专题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3.3汽化和液化(含答案)复习专题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8.在2021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人们常用浓度75%的酒精来消毒,如图甲所示,当酒精喷洒在手上后一会儿就变干了,在这个过程中酒精发生了(填物态变化名称);如图乙,医护人员在工作过程(冬天)中,所戴的护目镜镜片常会变得模糊不清,这是由于水蒸气在护目镜的(选填“内”或“外”)侧形成的。
9.善于观察的பைடு நூலகம்学们会发现,无论盛夏还是严冬,在装有空调的车窗上,都会有哈气。那么夏天哈气在玻璃的(选填“内表面”或“外表面”),原因是:遇到了较冷的玻璃(选填“吸热”或“放热”)形成的。
(2)冬天,在炉子上烧菜时,火焰熄灭前、后一瞬间会出现如图所示的两种情景,可以确定图是火焰熄灭前的图片(选填“甲”或“乙”)。
14.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出色制冷作用的液氮被广泛应用在食品和医疗行业。在常压下,液氮的沸点约为- 196 ℃,因此在常温下的液氮会发生(填写物态变化的名称)现象,迅速(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达到制冷的效果目的;如图所示,是火爆全网的“网红液氮冰淇淋”,冰淇淋周围弥漫着大量的“白气”,这些“白气”的实质是浮在空气中的(选填“水蒸气”或“小水珠”)。
19.升高固液共存态14
20.气酒精
21.液化乙不会
22.需要升高保持不变(或)不变低于cD
18.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时,当水沸腾时,观察到烧杯内产生大量气泡并不断上升,气泡在上升过程中将(选填“逐渐变小”“逐渐变大”或“不变”)。沸腾时继续吸热,水的温度。实验中,有三组同学选用同样规格的温度计,测量水的沸点却不同,同学猜想可能是温度计本身的差异引起的。为了验证同学的猜想,你的操作方法是。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复习专题---汽化和液化
一、选择题
1.用水壶将水烧开时,在壶盖内表面发生的主要的物态变化是( )

第三节汽化和液化复习课

第三节汽化和液化复习课

2.基本规律: (1)液体沸腾时,温度要到达沸点,并且要继续吸收热量。 (2)蒸发可以致冷。
3.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1)液体的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 (2)液体的温度越高,蒸发越快 (3)液体的表面的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 4.基本方法:用比较法学习蒸发和沸腾的异同。
不同 点
农民们经常在阳光明媚的日 子里把粮食放在通风处摊开来晒, 这是为什么呢?
答: 这样做可以提高粮食水分的温度, 加快表面空气流动速度,增大 了表面积,从而加快了粮食中 的水分蒸发,使粮食干得更快.
坎儿井为什么要修建成这种形状?
为了减少输送过程中 水的蒸发和渗透
电 吹 风
干手器
想一想:这是为什么?
5.把一根烧红的铁棍投入冷水中,会发出 “吱吱”响声,并会冒出“白气”这是因 汽化 液化 为先________后________。

6.夏天吹电扇的人感到凉爽,主要是扇来的 风 (D ) A、扇了冷风 B、带走了热空气 C、降低空气温度 D、加快汗蒸发 7.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减慢的是( C ) A、将湿衣服晾在阳光通风处 B、用电吹风把湿头发吹干 C、在缺水地区得用管道代替沟渠输水 D、晒粮食时,把粮食放在阳光下摊开来
三.气体液化的条 件: 1.降低温度
2.压缩气体的体积 五.液化放热. 六.判断液化时,一定要弄清是哪里的气体液化 说明:水蒸气是看不见的,看到的白气是液体小 液珠
液化的实际应用:
课堂训练
1.水烧开时,壶嘴冒出许多“白气”, B ) 这些“白气”是( A.水蒸气 B.小水珠 C.热空气 D.白烟 2. 关于蒸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蒸发只能在15℃以上才能进行 B.蒸发是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 汽化现象 C.只有对液体加热液体才会蒸发 D.蒸发会使液体自身的温度降低

初二上册物理汽化和液化期末复习知识点

初二上册物理汽化和液化期末复习知识点

初二上册物理汽化和液化期末复习知识点
初二上册物理汽化和液化期末复习知识点
1、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汽化和液化是互为可逆的过程,汽化要吸热、液化要放热;
3、汽化的方式为沸腾和蒸发;
注:蒸发的快慢与
A液体温度上下有关:温度越高蒸发越快(夏天洒在房间的水比冬天干的快;在太阳下晒衣服快干);
B跟液体外表积的大小有关,外表积越大,蒸发越快(凉衣服时要把衣服翻开凉,为了地下有积水快干要把积水扫开);
C跟液体外表空气流速的快慢有关,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凉衣服要凉在通风处,夏天开风扇降温);
注: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不同液体的沸点一般不同;同种液体的沸点与压强有关,压强越大沸点越高(高压锅煮饭);液体沸腾的条件:温度到达沸点还要继续吸热;
它们都是汽化现象,都吸收热量;沸腾在一定温度下才能进行;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沸腾在液体内部、外部同时发生;蒸发只在液体外表进行;沸腾比蒸发剧烈;
4、液化的方法:(1)降低温度;(2)压缩体积(增大压强,提高沸点)如:氢的储存和运输;液化气;。

《汽化和液化》 知识清单

《汽化和液化》 知识清单

《汽化和液化》知识清单一、汽化汽化是指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

汽化过程需要吸收热量。

1、蒸发(1)定义:蒸发是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2)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的温度:液体的温度越高,蒸发越快。

例如,夏天洗衣服比冬天干得快,就是因为夏天温度高。

液体的表面积:液体的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

把湿衣服展开晾晒比团在一起干得快,就是因为增大了表面积。

液体表面上方空气的流动速度:液体表面上方空气流动速度越快,蒸发越快。

有风时,湿衣服干得快,就是因为加快了空气的流动。

(3)蒸发致冷液体在蒸发过程中吸热,致使液体和它依附的物体温度下降。

比如,在皮肤上擦酒精,会感到凉凉的,就是因为酒精蒸发吸热,降低了皮肤的温度。

2、沸腾(1)定义:沸腾是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2)沸点各种液体沸腾时都有确定的温度,这个温度叫做沸点。

不同液体的沸点不同。

例如,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 100℃,酒精的沸点是78℃。

(3)沸腾的条件达到沸点:液体的温度要达到沸点。

继续吸热:液体要继续吸热才能保持沸腾。

如果只是达到沸点,而不能继续吸热,液体是不会沸腾的。

(4)沸腾的特点沸腾时,液体内部会产生大量的气泡,气泡在上升过程中逐渐变大,到液面破裂。

同时,沸腾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二、液化液化是指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

液化过程会放出热量。

1、使气体液化的方法(1)降低温度:所有气体在温度降到足够低时都可以液化。

例如,冬天哈气时,口中呼出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形成“白气”。

(2)压缩体积:在一定温度下,压缩气体的体积也可以使气体液化。

例如,家用的液化气就是通过压缩体积的方法使气体液化后储存在钢瓶中的。

2、液化现象(1)夏天,从冰箱里拿出的冰棍周围会冒“白气”,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2)冬天,人呼出的“白气”也是呼出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

(3)烧开水时,壶嘴上方冒出的“白气”,是壶中的水汽化成水蒸气,然后遇冷液化形成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液化
1、定义
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
2、特点
液化放热。
3、液化方法
(1)降低温度
(2)压缩体积
4、液化放热在生活中的应用
(1)冬天手感到冷时,可向手哈气, 是因为呼出的水蒸气液化放热; (2)被锅内喷出的水蒸气烫伤比开水 还厉害,是因为水蒸气液化时要放热; (3)浴室通常用管道把高温水蒸气送 入浴池,浴池中的水温升高是用液化放 热来完成的;
(2)不同液体的沸点不同。
四、液体沸腾的条件
1、要达到一定的温度 (即液体的沸点)
2、要继续吸热 说明:达到沸点的液体,如果不能继
续吸热,那它就不能沸腾。
五、蒸发与沸腾
相同点 不同点
发生部位 剧烈程度 温度条件
液体温度 变化
蒸发 沸腾 都是从液态变成气态,都要吸热 只在液体表面 液体内部和表 进行 面同时发生 缓慢平和 剧烈 在任何温度下 在一定温度下 (沸点) 自然蒸发时, 不变 液体温度下降
a 蒸发只发生在液体的表面; b 液体在蒸发过程中吸热,致使液体和它 接触的物体温度下降;
二、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
1、温度高低 2、液体表面积大小
3、空气流速
三、沸腾与沸点1、沸腾Fra bibliotek(1)定义:沸腾是液体内部和表面同 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2)特点:沸腾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2、沸点
(1)各种液体沸腾时都有确定的温度, 这个温度叫做沸点。
《汽化和液化》 学习要点
一、汽化与蒸发 二、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 三、沸腾与沸点 四、液体沸腾的条件 五、蒸发与沸腾 六、液化
一、汽化与蒸发
1、汽化:
(1)定义: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 的过程叫做汽化。 (2)特点:汽化吸热。
(3)方式:蒸发和沸腾。
2、蒸发:
(1)定义: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 汽化现象叫做蒸发。 (2)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