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及应用

合集下载

中医适宜应用技术的推广,提高中医治疗利用率

中医适宜应用技术的推广,提高中医治疗利用率

中医适宜应用技术的推广,提高中医治疗利用率金溪镇卫生院龙伟2012年4月8日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大家下午好!根据此次大会要求,安排我发言,我感到万分荣幸和倍感彷徨,我院近三年来在区卫生局的坚强领导下,在医政科、中医科,中医学会等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院在中医适宜应用技术的推广,提高中医治疗利用率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我院开展情况,给各位领导,各位同仁汇报如下,有不妥之处敬请指正。

一、因地制宜,顺势推广中医适宜技术的背景大家知道随着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制度改革,医院回归公益性,各级党委政府对缓解“看病难,看病贵”这一民生问题非常关心重视,并出台了很多相关政策,医疗内外环境发生了变化,医院谋求进一步发展,将是我们卫生行业,特别是各位院长都要经常思考的问题。

在2010年4月份开始我院开始充分调研,认真研究分析,决定以“中医兴院”为医院发展方向。

在不断深化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大潮中,我院长期坚持以深入开展三好一满意活动和中医规范化医院建设及放心中药房建设为载体,中医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推广为抓手(中医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推广示范项目是党和政府实施的一项惠民政策,是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通过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活动,致力于中医农村适宜技术推广应用,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在进一步弘扬祖国医学,充分发挥中医适宜技术的简、便、验、廉的诊疗优势,以满足当前人民群众对优质有效中医药医疗保健需求,充分发挥中医药在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和养生保健方面的特色,更好的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质优价廉的中医药服务等方面取得了一定实效,受到当地人民群众的好评。

二、加强组织领导,充分保障中医适宜技术应用推广生根发芽出效果以病人为中心,加强措施,赢取资源,职工绩效考核与服务、质量、医德好不好,群众满不满意直接挂钩,充分调动工作积极性,主要采取如下措施:(一)是每天坚持领导带班制度。

2024年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实施方案范文

2024年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实施方案范文

2024年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实施方案范文一、背景分析中医药作为中华文化瑰宝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理论体系、实践经验和独特的疗效。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不断增加,中医药的研究和应用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然而,目前中医药在我国还存在推广和应用的不足之处,需要通过适宜技术的推广实施来弥补这一不足。

二、目标与原则1. 目标:通过推广适宜技术,提高中医药的推广和应用水平,促进中医药的发展和传承。

2. 原则:(1)科学性原则:推广实施的技术必须经过科学验证,具备一定的临床价值和安全性。

(2)可行性原则:推广实施的技术必须能够在现有的医疗机构和社区中普及应用。

(3)综合性原则:推广实施的技术必须结合中医药理论和现代医学的特点,充分发挥中医药的优势。

(4)个体化原则:推广实施的技术必须根据不同人群的特点和需求,制定个体化的推广方案。

三、推广适宜技术的内容1. 培训医生和药师的技能和知识,提高其中医药临床能力。

2. 推广中药炮制技术,提高中药的质量和疗效。

3. 推广中医药膏方的应用技术,提高膏方的稳定性和疗效。

4. 推广中医药针灸技术,提高针灸的效果和安全性。

5. 推广中医药按摩技术,提高按摩的舒缓效果和调理功能。

四、推广适宜技术的实施步骤1.设立专门机构负责推广适宜技术。

2.组织开展相关技术培训。

3.建立技术推广示范基地。

4.制定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实施方案。

5.开展技术推广活动。

五、推广适宜技术的保障措施1. 加强政策支持,制定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的相关政策法规。

2. 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中医药的认知和接受度。

3. 强化监督管理,加强对技术推广的监督和评估。

4. 加强研究和科学评估,不断完善推广实施方案。

六、预期效果通过推广适宜技术,可以达到以下效果:1. 提高中医药的推广和应用水平,增强中医药的竞争力。

2. 增加中医药的临床应用范围,提高疗效。

3. 促进中医药的快速发展和传承。

4. 增加中医药相关产业的发展,带动经济增长。

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实施方案

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实施方案

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实施方案一、背景中医药是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护国民健康和促进医疗事业发展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我国中医药历史悠久,临床实践丰富,疗效显著,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和预防保健。

然而,由于中医药理论和实践方式的特殊性,中医药技术推广实施面临着一些困难。

因此,需要制定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实施方案,促进中医药技术的普及和推广,保证中医药的发展和利用。

二、推广目标1.加强对中医药技术的推广宣传,让更多人了解和使用中医药;2.提高中医药技术的普及程度和应用水平,使中医药得到更广泛的应用;3.促进中西医结合,推动中医药与现代医学的融合发展;4.打造中医药技术推广品牌,提升国内外对中国中医药的信任和认可度。

三、推广措施1.政策引导,建立技术推广保障体系中央和各级政府应加大对中医药技术推广的政策支持,组织专门的技术推广人员开展技术培训和宣传,加强对中医药技术的监管和指导,推出一系列优惠政策,为中医药技术推广提供充足的资金和人员保障,打造健全的技术推广保障体系。

2.扩大中医药技术推广渠道,建立网络宣传平台组织各级中医药机构和相关人士利用电视、报纸、杂志、互联网等多种方式开展中医药技术推广宣传,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中医药技术推广网络平台,充分利用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推动中医药技术的广泛传播,并形成互动式推广机制。

3.开展中医药技术推广培训,提高推广效果设立中医药技术推广专业机构,开展各种技术推广和培训活动,如举办讲座、研讨会、观摩会等,增强中医药技术推广人员的专业能力和推广水平,推广中医药在医疗、健康保健等各个领域的应用。

4.引导中医药临床实践,促进中西医结合扶持各级中医药机构和中西医结合诊所,鼓励医生更加注重中医药技术的临床实践,提高中医药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能力,打造一批质量可靠、疗效显著、服务规范的中医药诊所,在中西医结合领域形成优势,进一步推动中西医结合的发展。

5.加强对中医药知识的普及教育,提高中医药保健意识加强中医药知识的普及教育,普及中医药保健知识,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增强自我保健意识,积极应用中医药健康保健知识,提高居民健康素养,建立全民健康教育体系。

中医适宜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中医适宜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在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康复评定
中医适宜技术中的康复评定方法,如望闻问切、经络诊断等,为 康复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有助于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方案。
康复疗法
中医适宜技术中的康复疗法,如针灸、推拿、拔罐等,能够促进血 液循环,舒缓肌肉紧张,加速康复进程。
康复护理
中医适宜技术中的康复护理方法,如穴位按摩、中药熏蒸等,能够 改善患者的生理功能,提高康复效果。
03 中医适宜技术的应用
在常见病防治中的应用
针灸治疗
针灸是中医适宜技术中的一种, 对于头痛、颈椎病、腰椎间盘突
出等常见病有较好的疗效。
拔罐治疗
拔罐可以调节身体的气血,对于 感冒、咳嗽、肌肉酸痛等常见病
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推拿按摩
推拿按摩能够舒缓肌肉紧张,改 善血液循环,对于肩颈痛、腰痛 、肌肉疲劳等常见病有明显的缓
培训方式
线上培训、线下培训、实践操作等。
培训途径
通过中医药管理部门、学术团体、医疗机构等组织开展培训,也可以通过自学 、进修等方式进行学习。
培训效果评估
评估指标
培训对象的理论知识水平、技术操作 能力、临床应用效果等。
评估方法
通过考试、实践操作考核、患者满意 度调查等方式进行评估,同时结合培 训对象的实际工作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
临床实践推广
鼓励医务人员在临床实践 中应用中医适宜技术,提 高技术应用水平和效果。
推广策略
政策支持
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和支 持中医适宜技术的推广和 应用。
资金扶持
提供资金支持,用于开展 中医适宜技术的培训、宣 传和临床实践。
合作与交流
加强与其他机构、组织或 地区的合作与交流,共同 推进中医适宜技术的普及 和应用。

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与应用培训项目管理办法

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与应用培训项目管理办法

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与应用培训项目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与应用培训项目(以下简称项目),是由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以下简称协会)和国家卫生计生委人才交流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人才中心)根据国务院关于全面发展中医药医疗保健服务以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支持社会力量提供中医医疗和健康服务的意见》(国中医药医政发(2017)23号)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等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工作,促进中医药健康服务“进乡村、进社区、进家庭”而设立的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项目。

为保障该项目开展的规范性、科学性及权威性,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协会委托中医养生康复医疗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养生康复专委会)负责协会在项目中的具体工作,并由养生康复专委会牵头组建项目专家委员会。

第三条项目结合中医药事业及健康服务业发展的需求,收集整理、遴选论证中医药领域适宜推广的健康服务技术,建立中医药适宜技术分类体系;开发并完善技术标准、培训标准、培训大纲、教材课程及考核评价工具等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技术要素,以岗位技能培训为核心,以社会化服务需求为导向,通过搭建项目培训信息工作平台、建立项目培训管理制度、开发项目培训服务工具,积极为医药卫生行业的学历教育机构、专业培训机构提供技术培训及管理服务,提升中医药行业人员专业能力。

第四条对参加项目培训且考核合格者,由协会与人才中心共同颁发《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与应用培训项目培训证书》(以下简称证书)。

第二章项目管理的组织机构第五条项目专家委员会下设项目专家组,项目专家组成员应由中医药行业管理专家、学术理论专家、临床专家、教育专家及市场运营专家共同组成,负责项目培训技术支持、培训项目论证、项目培训大纲、培训工具开发及评价工具开发工作。

第六条养生康复专委会负责项目设置、项目标准制定、项目培训信息工作平台建设、项目培训服务包制作、项目培训教学点建设及日常监管工作。

第七条人才中心负责为项目提供技术服务、培训与考核现场的抽查督导及项目培训教学点、考核成绩、项目宣传资料查验等工作。

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计划5篇

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计划5篇

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计划5篇第一篇: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计划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计划为了更好的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为百姓提供质优价廉的医疗服务,发展祖国医学,特制定本计划。

1、在10月份成立推广领导小组,具体负责该项工作。

2、选出我院适宜推广的技术,不少于15种。

3、在医院大厅设置中医药适宜技术宣传栏。

4、康复科运用挂图等形式,营造中医药文化氛围。

5、康复科做好治疗登记及各种资料准备。

6、医院组织专题讲座宣传中医药适宜技术,使我院医护人员对中医药适宜技术知晓率达到95%。

7、到医院下设门诊指导中医药适宜技术。

8、各科室开展应用一种中医药适宜技术,如中药灌肠,中药外敷等技术。

9、利用每月义诊时间向辖区百姓宣传中医药适宜技术。

10、认真总结工作,不断改进工作。

使中医药适宜技术在我院健康有序发展。

医院医护办公室2010.9.12第二篇: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培训计划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培训计划为认真贯彻落实临沂市卫生局文件(办发…1‟13号)《中医药专家进基层活动实施方案》,加强基层医疗机构中医科室的建设,促进基层中医药人才的培养,提高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使中医药适宜技术在基层得到更好的推广和应用,特制定本计划。

一、目的意义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行政主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以增强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为目标,以中医药专家走进基层为手段,实施中医药服务能力对口帮扶,每1到3年为一帮扶周期,推进基层医疗机构中医科室的建设,促进基层中医药人才的培养,提高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为服务群众健康、惠及百姓、构建和谐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

二、活动方式根据市卫生局统一部署,我院确定对口帮扶两家基层卫生院,分别是。

每逢集选派中医药专家按照要求对确定的帮扶对象进行定点帮扶,原则上应选派具有副高以上职称中医药技术人员,具有中级职称,但业务能力突出、责任心强的优秀中医药技术人员也可作为进基层专家。

中医药管理方案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推广工作方案

中医药管理方案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推广工作方案

中医药管理方案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推广工作方案
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推广工作方案:
1. 设立培训中心:建立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中心,提供培训课程和培训教材,设立培
训班级,安排合适的培训师资力量。

2. 制定培训计划:根据中医药适宜技术的特点和需求,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包括培
训内容、培训时间、培训地点等,确保培训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3. 拓展培训渠道:与相关机构和中医药院校合作,拓展培训渠道,利用现有教育资源,通过线上和线下的方式进行技术培训,吸引更多的人参与。

4. 开展示范培训项目:选取一些典型的中医药适宜技术,组织专家团队进行示范培训,让学员亲自实践和学习,提高培训效果。

5. 发起培训项目评估:在培训结束后,进行培训项目的评估和反馈,了解学员的培训
效果和培训需求,不断改进培训方案和内容,提高培训质量。

6. 宣传推广工作:通过各种渠道宣传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包括制作宣传资料、
发布宣传信息、举办培训推广活动等,提高培训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7. 建立培训数据库:建立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的学员数据库,记录每一位学员的培训
情况和成绩,为进一步的培训发展提供参考和依据。

8. 培训后续服务:为完成培训的学员提供后续服务,包括提供技术咨询、解答疑惑、
组织学习交流活动等,保持学员的学习热情和培训效果。

通过以上的工作方案,可以有效推广和培训中医药适宜技术,提高中医药的应用水平和质量。

在社区中如何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

在社区中如何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

在社区中如何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发布时间:2021-06-04T08:08:17.779Z 来源:《健康世界》2021年5期作者:朱先云[导读] 中医药是我国医学重要的组成部分,为我国人民的生命健康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中医药事业也正在迎来蓬勃的发展,势必成为我国重要的事业支撑。

中医药适宜技术是指具有安全有效、成本低廉、简便易学特点的中医药技术。

朱先云四川省彭州市天彭镇西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四川彭州 611930中医药是我国医学重要的组成部分,为我国人民的生命健康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中医药事业也正在迎来蓬勃的发展,势必成为我国重要的事业支撑。

中医药适宜技术是指具有安全有效、成本低廉、简便易学特点的中医药技术。

现代医学也将“中医药适宜技术”,认作是中医药传统疗法”、“中医药保健技能”等,中医药适宜技术是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悠久的中医药诊疗手段,包括中药熏蒸、针灸推拿等。

中医药适宜技术以其实用性和强大的治疗作用,经过前人和后人的研究、发掘和实践,为服务社区居民起着不小的作用,深受广大社区居民的喜爱等。

那么又该如何在社区中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1.社区对中医药适宜技术的需求分析中医药适宜技术是祖国传统医学的重要医学组成部分。

中医药适宜技术是诸多技术内容的统称,人们比较熟悉和应用的比较广泛的包括:中草药、中成药、针灸、刮痧、穴位注射、贴耳穴、中药熏洗等,所以应用技术均是以中医药理论为基本指导方向,并遵循中医药方法学,经过临床实践已被证实具有不错疗效的中医药养护技术。

中医药适宜技术的特点是“简、便、验、廉、效”,对于社区居民而言,可以在家门口就获得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服务,既能符合医疗改革的大趋势,也能满足大部分社区居民的医疗基本需求。

因此,在社区卫中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是社区卫生工作的客观需求,也能为社区居民的健康服务提供更大的价值。

2.如何在社区中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中医药适宜技术是以居民卫生服务需求作为最终方向,并积极调整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匹配度,通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社区居民提供安全、有效、方便、经济的实用技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磁疗拔罐
真空磁疗其吸收了传统罐具的优点,利用高 科技手段,克服了传 统拔罐的缺点,使中医 古老的拔罐法又焕发了青春。真空磁疗拔罐 器的主要特点是罐体透明,罐内负压可根据 病人的体质情况和病情随意调整,易于观察 罐内皮肤变化,便于掌握拔罐时间 ,而且带 有磁针具有磁疗的效果,较之传统意义上的 火罐疗效一致,但使用更安全,无烫伤之优 ,操作简便,不易破碎,所以既适用于医院 ,又更广泛的适用于家庭。
适应症及主要穴位
呼吸系统适应症] 急性及慢性支气管炎、哮喘、 肺水肿、肺炎、胸膜炎。主穴 :大杼、风门、肺俞、膺窗。 [消化系统适应症] 胃神经痛、消化不良症、胃酸 过多症。主穴:肝俞、脾俞、 胃俞、隔俞、章门。 急性及慢性肠炎。主穴:脾俞 、胃俞、大肠俞、天枢。
适应症及主要穴位
[循环系统适应症]
膝痛、裸部痛、足跟痛。主穴:在疼痛部 位及其关节周围,用小型玻璃火罐,进行拔 罐
适应症及主要穴位
神经系统适应症]
神经性头痛、枕神经痛。主穴:大椎、大 杼、天柱(加面垫)、至阳。
肋间神经痛。主穴:章门、期门、及肋间 痛区拔罐。 坐骨神经痛。主穴:秩边、环跳、委中。
因风湿劳损引起的四肢神经麻痹症。主穴 ;大椎、膏盲俞、肾俞、风市,及其麻痹部
注意事项
4、向下取罐子时,为避免疼痛宜用一只手使 罐子倾斜,用另一只手压迫罐子对侧之皮肤 ,使之形成一个空隙,空气由此得以入于罐 中,此时罐子之吸引力立即消失而坠落,如 今患者自行皮肤收缩亦很易使罐子坠落若于 同一部位重复拔火罐时,必须选择未拔过的 空隙地方施行。
禁忌
患有以下疾病的患者请勿尝试拔罐,否则可 能引起问题: 1、心脏病; 2、血友症; 3、全身浮肿,急性外伤性骨折; 4、全身皮肤病或局部皮损(如皮肤过敏或溃 疡破裂处); 5、极度衰弱、消瘦、皮肤失去弹力者; 6、高热不退、抽搐、痉挛;
拔火罐功效
许多疾病都可以采用拔罐疗法进行治疗。 比如:人到中年,筋骨疼常见,按中医的 解释多属风湿入骨。拔火罐时罐口捂在患 处,可以慢慢吸出病灶处的湿气,同时促 进局部血液循环,达到止痛、恢复机能的 目的,从而治疗风湿“痹痛”筋骨酸楚等 不适。
拔火罐功效
由于拔火罐能行气活血、祛 风散寒、消肿止痛,所以对 腰背肌肉劳损、腰椎间盘突 出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火 罐还可以用在人体穴位上, 治疗头痛、眩晕、眼肿、咳 嗽、气喘、腹痛等毛病,可 以多只火罐同时施行
白带。主穴:关元、子宫、 三阴交。 盆腔炎。主穴:秩边、腰俞 、关元俞。
注意事项
操作 1、患者宜采取躺卧姿势,切不可乱动以免罐子由身 上坠落。 2、罐子宜拔于皮肤平滑之部位,应避免有皱襞,突 起,尤其是有骨头的部位,最适于拔火罐的部位是 肌肉脂肪层厚、血管较少之处。男子之前胸部、女 子锁骨下部、乳房下部、男女之背、腰部皆适于拔 火罐。肥胖者、脂肪过多者拔于肩胛骨、侧胸部皆 可,需要时可拔于臀部、大腿及其他部位。 3、保护患者,勿使着凉,避免吹风。
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及应用 --拔火罐2
榆次区东阳镇中心卫生院中医管理科
拔火罐定义
拔罐法又名“火罐气”“吸筒疗法 ”,古称“角法”。这是一种以杯 罐作工具,借热力排去其中的空气 产生负压,使吸着于皮肤,造成郁 血现象的一种疗法。
简介
拔罐疗法(俗称火罐)是以罐为工具,利用 燃烧、挤压等方法排除罐内空气,造成负压 ,使罐吸附于体表特定
磁疗拔罐
谢 谢
适应症及主要穴位
颈肌痉挛。主穴:肩井、大 椎、肩中俞、身柱。 腓肠肌痉挛。主穴:委中 、承山及患侧腓肠肌部位。
面神经痉挛。主穴:下关 、印堂、颊车,用小型罐, 只能留罐6秒钟,起罐,再 连续拔10次到20次。
隔肌痉挛。主穴:隔俞、 京门。
适应症及主要穴位
[妇科方面的适应症]痛经。 主穴:关元、血海、阿是穴 。月经过多。主穴:关元、 子宫。
禁忌
7、心尖区、体表大动脉搏动及静脉曲张部; 8、瘰疬、疝气处及活动性肺结核; 9、精神分裂症、抽搐、高度神经质及不合作 者; 10、四个月以上之孕妇。六岁以下之儿童及 七十岁以上之老人。
虽不是绝对禁忌,但应选择小口径的管子, 拔罐数目要少,距离要远,操作时应特别慎 重。
常见问题处理
拔罐时出水泡,出血点,瘀血等现象均 属正常反应,出现水泡,说明体内湿气 重,如果水泡有血水这是热湿毒的反应 ,水泡小者,只须小心防止擦破,可待 其自然吸收;水泡较大者,可用消毒针 将其刺破放水,敷以消炎药防止感染。 严重者需去医院进行处理。
高血压。主穴:肝俞、胆俞、脾俞、肾 俞、委中、承山、足三里重点多取背部及 下肢部. 心律不齐。主穴:心俞、肾俞、膈俞、 脾俞。 心脏供血不足。主穴:心俞、膈俞、膏 肓俞、章门。
适应症及主要穴位
[运动系统适应症] 颈椎关节痛'肩关节及肩胛痛、肘关节痛。 主穴:压痛点及其关节周围拔罐。 背痛、腰椎痛、骶椎痛,髋痛。主穴:根 据疼痛部位及其关节周围拔罐。
部位(患处、穴位),产生广泛刺激,形成 局部充血或淤血现象,而达到防病治病,强 壮身体为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拔火罐与针 灸一样,也是一种物理疗法
拔火罐种类
竹筒火罐 陶瓷火罐 玻璃拔火罐 抽气罐 角制罐 紫铜罐 砭石拔罐: 硅胶拔罐:
拔火罐功效
拔火罐”是民间对拔罐疗法的俗称,又称“ 拔管子”或“吸筒”。它是借助热力排除罐 中空气,利用负压使其吸着于皮肤,造成瘀 血现象的一种治病方法。这种疗法可以逐寒 祛湿、疏通经络、祛除淤滞、行气活血、消 肿止痛、拔毒泻热,具有调整人体的阴阳平 衡、解除疲劳、增强体质的功能,从而达到 扶正祛邪、治愈疾病的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