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语言简易计算器课程设计解析
简易计算器c课程设计

简易计算器c 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简易计算器C的基本结构,包括算术表达式、运算符和操作数。
2. 使学生了解计算器C中的数据类型及其在内存中的存储方式。
3. 让学生理解顺序结构程序设计的原理,并能够运用到简易计算器C的开发中。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计算器C编写简单程序的能力,如加减乘除运算。
2.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针对特定需求设计相应的计算器功能。
3. 提高学生的编程实践能力,通过动手编写代码,实现简易计算器的功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编程的兴趣和热情,激发他们主动探索新知识的欲望。
2.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意识,学会与他人共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共同进步。
3. 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编程习惯,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课程性质:本课程属于编程启蒙课程,以实践操作为主,结合理论讲解,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掌握编程基础。
学生特点:本课程面向的学生为具有一定计算机操作基础,对编程感兴趣的年级学生。
教学要求:教师需结合学生特点,以实例为主线,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掌握计算器C基本知识的同时,提高编程技能和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计算器C基本语法:介绍计算器C的数据类型、变量、常量的定义及使用,让学生掌握基本语法规则。
- 教材章节:第一章 计算器C概述- 内容列举:数据类型、变量定义、常量定义、运算符、表达式。
2. 算术表达式:讲解算术表达式的构成,以及加减乘除运算符的使用方法。
- 教材章节:第二章 算术表达式- 内容列举:算术表达式构成、运算符优先级、括号的使用。
3. 顺序结构程序设计:引导学生学习顺序结构程序设计,掌握程序的基本执行流程。
- 教材章节:第三章 程序结构与控制流程- 内容列举:顺序结构、程序执行流程、输入输出语句。
4. 简易计算器C程序设计:结合前面的知识,设计一个简易计算器C程序,实现加减乘除运算。
c语言设计计算器课程设计

c语言设计计算器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掌握C语言基本语法和数据类型,特别是整型、浮点型的运用。
2. 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和循环结构进行程序设计。
3. 学生能够运用C语言的算术运算符,实现基本的数学运算功能。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编写简单的C程序,实现加、减、乘、除等基本计算功能。
2. 学生能够通过键盘输入数据,并处理输入异常。
3. 学生能够运用调试工具检查并修正程序中的错误。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编程的兴趣,认识到编程在解决问题中的重要性。
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合作意识,培养团队精神。
3. 学生通过编程解决实际问题,体验成就感,增强自信心。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针对的是高一年级学生,他们对C语言已有一定的基础知识,具备基本的编程能力。
课程性质为实践性较强的编程课程,旨在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掌握C语言编程技巧。
教学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编程能力,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课程目标分解:1. 学生能够独立完成一个简单的计算器程序,实现加、减、乘、除功能。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程序进行优化,提高计算器的运算效率和用户体验。
3. 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培养良好的编程习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紧密结合课程目标,确保学生能够系统地学习和掌握C语言编程计算器的制作。
1. C语言基本语法和数据类型复习:回顾整型、浮点型等基本数据类型,强调其在计算器程序中的应用。
2. 运算符和表达式:详细介绍C语言的算术运算符,如加、减、乘、除等,并讲解表达式的构成和计算规则。
3. 控制结构:- 顺序结构:巩固顺序执行的概念,并应用于计算器程序。
- 选择结构:讲解if语句,实现计算器的不同运算功能。
- 循环结构:介绍for和while循环,实现重复计算功能。
4. 输入输出函数:教授scanf和printf函数的使用,实现用户与计算器程序的交互。
c简单计算器课程设计

c 简单计算器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简单计算器的基本操作,包括开机、关机、清除屏幕、输入数字和运算符号。
2. 使学生理解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基本概念,并能够在简单计算器上进行正确的运算操作。
3. 帮助学生识别计算器上各个按键的功能,了解其对应的数学意义。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简单计算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购物找零、计算面积等。
2. 提高学生进行四则运算的速度和准确性,提高计算效率。
3. 引导学生掌握计算器使用技巧,如连续计算、顺序计算等。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计算器的正确态度,认识到计算器是学习数学的工具,而非替代品。
2.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体验数学计算的乐趣。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使学生在小组讨论和互助学习中提高沟通能力,培养团队精神。
本课程针对小学三年级学生设计,结合学生年龄特点,注重激发兴趣和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课程内容紧密联系教材,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熟练运用简单计算器,提高数学计算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计算器的基本结构:引导学生认识计算器的外观、各部分名称及其功能。
- 教材章节:第三章第1节《认识计算器》- 内容列举:计算器按键布局、显示屏、开机与关机、清除键等。
2. 四则运算操作:讲解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在计算器上的操作方法。
- 教材章节:第三章第2节《计算器的四则运算》- 内容列举:按键输入、运算顺序、连续运算、计算结果读取等。
3. 计算器使用技巧:教授计算器的高级使用技巧,提高计算效率。
- 教材章节:第三章第3节《计算器使用技巧》- 内容列举:百分比计算、乘方运算、记忆功能等。
4. 实践应用:结合实际生活场景,让学生运用计算器解决实际问题。
- 教材章节:第三章第4节《计算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内容列举:购物找零、计算面积、体积、速度等。
C课程设计(计算器)[转载]
![C课程设计(计算器)[转载]](https://img.taocdn.com/s3/m/b3a47009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f8.png)
04
C语言函数
函数的定义和声明
函数定义:函数是完成特定任务的独立代码块,可以重复使用 函数声明:在函数定义之前,需要先声明函数,以便编译器知道函数的存在 函数参数:函数可以接受参数,参数可以是变量、常量或其他表达式 函数返回值:函数可以返回一个值,返回值可以是任何类型的数据
2010年代,全球科学家共 同研发了第一台量子计算
机
计算器的应用场景
家庭日常计算:如购物、做饭等 学校教育:如数学、物理等学科的教学和练习 商业计算:如财务、会计等业务的计算和统计 科研计算:如科学研究、工程计算等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02
C语言基础
C语言概述
C语言是一种高级 编程语言,广泛应 用于系统编程、嵌 入式系统、驱动程 序等领域。
01
计算器概述
计算器的基本功能
加减乘除运算 平方、开方、求余等高级运算 存储和读取数据
计算器模式切换(如科学计算器、工 程计算器等)
单位转换(如长度、重量、温度等)
计算器设置(如时间、日期、闹钟等)
计算器的发展历程
1820年,英国数学家查尔 斯·巴比奇发明了第一台差
分机
1960年代,日本科学家发 明了第一台便携式电子计
执行流程:函 数被调用后, 会按照函数体 中的代码顺序
执行
返回值:函数 执行完成后,
可以通过 return语句返
回一个值
结束调用:函 数执行完成后, 会返回到调用 函数的位置, 继续执行后面
的代码
05
计算器功能实现
输入输出处理
输入:键盘输入,支持数字、运算符号等 输出:显示屏显示计算结果 处理:计算器内部进行计算,包括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 错误处理:输入错误时,给出提示信息,如“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
c语言课程设计-简易计算器

C语言课程设计学院:地球物理与测控技术学院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姓名:***学号:************目录第一章选题的意义 (3)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3)1.2 自己设计的优势 (3)1.3 设计上功能上的不足 (3)第二章研究的基础 (4)2.1 涉及的主要知识点 (4)第三章研究的可行性 (5)3.1 技术的可行性 (5)3.2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可行性 (5)第四章研究的具体部分 (6)4.1 研究的主要流程图 (6)4.2 研究的具体代码 (7)4.3程序运行结果图表 (13)第五章总结 (16)第一章选题的意义①通过本项课程设计,可以培养独立思考、综合运用所学有关相应知识的能力,能更好的巩固《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学习的内容,掌握工程软件设计的基本方法,强化上机动手编程能力,闯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难关!更加了解了c语言的好处和其可用性!同时增加了同学之间的团队合作精神!更加也体会到以后在工作中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②通过C语言课程设计,使学生了解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的结构,掌握基本的程序设计过程和技巧,掌握基本的分析问题和利用计算机求解问题的能力,具备初步的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能力。
为后续各门计算机课程的学习和毕业设计打下坚实基础。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计算器是现代日常生活中使用较为频繁的工具之一,常用的计算器有简易版和科学计算器两种模式。
简易版的计算器不支持表达式运算,每次只能输入一个数据或者运算符来计算,而科学计算器除了容纳简易版计算器的功能外,还支持表达式运算,用户可以输入一个合法的算术表达式来得到所需的结果。
计算器对我们每一的学生都很熟悉,从初中到高中再到大学。
但是我们只知道按下几个按钮计算器便会显示出结果,很少有学生分析过计算器究竟是如何运行的。
C语言课程设计便是一个很好的机会,让我去亲自写计算器的运行代码,尽管是简单计算器的设计,但其背后的知识那是相当多的,对我是个挑战,我接受!1.2 自己设计的优势现时学习生活中,常会遇到一些数目较大数据繁杂的数值运算,徒手运算起来很困难,这时候我们就必须用到计算器。
c简单计算器课程设计报告

c 简单计算器 课程设计报告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简单计算器的基本功能,包括加、减、乘、除等四则运算。
2. 使学生理解计算器操作规则,如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括号的作用等。
3. 帮助学生掌握计算器上的其他功能键,如清除、取反、百分比等。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运算的能力,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2. 培养学生运用计算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购物找零、计算面积等。
3. 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提问等方式,发现计算器使用过程中的问题,并尝试解决。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待计算器等电子设备的正确态度,爱护设备,遵守使用规范。
2. 培养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互相帮助、共同进步的精神,增强团队意识。
3. 通过计算器教学,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
本课程针对年级学生的特点,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
课程性质为实践操作类,强调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掌握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学生能够达到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学习成果,以便于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
在教学结束后,学生应能独立使用计算器完成四则运算,解决实际问题,并在学习过程中培养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计算器基本结构认知:让学生了解计算器各部分名称及其功能,如数字键、运算符号键、等于键、清除键等。
2. 四则运算操作方法:教学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计算器操作方法,以及运算顺序和括号的使用。
- 加法和减法运算- 乘法和除法运算- 混合运算及括号应用3. 计算器其他功能键使用:介绍取反、百分比、开方等特殊功能键的操作方法。
4. 实践应用:设计实际应用场景,让学生运用计算器解决购物找零、计算面积、计算速度等问题。
- 购物找零问题- 长度、面积、体积计算- 速度、时间、路程计算教学内容参考教材相关章节,结合课程目标进行整合。
教学大纲安排如下:第一课时:计算器基本结构认知、四则运算操作方法(加法和减法运算)第二课时:四则运算操作方法(乘法和除法运算)第三课时:四则运算操作方法(混合运算及括号应用)第四课时:计算器其他功能键使用第五课时:实践应用(购物找零问题)第六课时:实践应用(长度、面积、体积计算)第七课时:实践应用(速度、时间、路程计算)教学内容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确保学生能够循序渐进地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并在实际应用中巩固所学知识。
简单计算器C语言课程设计报告书

C语言课程设计报告书题目:简单计算器院系:班级:1.2.3.4.5.2.1功能概述:该软件为用户提供一个在windows系统上运行的简单计算器,能进行简单的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和一些常用特殊运算,包括余弦运算、正弦运算、正切运算、绝对值、平方根运算、以e为底的指数运算、以10为底的对数运算。
2.2【总体设计】2.2.1系统模块机构框图2.2.3系统流程图2.2.42.3实现各2.3.1算类型的数字代码,并进入相应的功能执行程序,显示相应界面。
(2)数学计算模块中,根据用户选择的运算类型和运算符号,自动调用相应的函数,运行相关程序,进行计算,并显示结果。
(3)退出程序模块。
根据用户的需要,选择是否退出程序。
2.3.2系统头文件#include<stdio.h>/*I/Q函数*/#include<math.h>/*数学函数的定义*/#include<conio.h>/*屏幕操作函数*/#include<stdlib.h>/*库函数*/2.3.3函数声明(1)主函数main()处理:{printf("简单计算器\n");printf("******************************\n");printf("请输入要进行的运算\n");printf("------------------------------\n");printf("1四则运算\n");printf("2特殊运算\n");printf("3退出程序\n");h=getche();switch(h)/*判断用户想要进行的操作*/{}(2)自定义函数size()功能:进行简单的加、减、乘、除四则运算输入:用户输入要计算的数字和运算符号(+、-、*、/)处理:根据用户输入的运算符号,跳转到相关运算函数,并调用输出:运算结果和是否需要继续运算(y/n)程序清单(b)intsize()/*定义四则(size)运算函数*/{intn,m;intc;{c=m+n;printf("\n\n\t结果是%d\n",c);printf("\n");break;case'-':/*减法运算*/c=m-n;printf("\n\n\t结果是%d\n",c);printf("\n");break;case'*':/*乘法运算*/l=getche();/*得到输入的值*/printf("\n");if(l=='y')/*如果得到的是y,则重复运算步骤,达到无限运算的作用*/ {printf("\n请输入下一个要计算的数并按Enter结束:");scanf("%d",&n);printf("\n请选择运算符号[\t+\t-\t*\t/\t]:");l=getche();switch(l){printf("\n");break;case'/':/*除法运算*/c=c/n;printf("\n\n\t结果是%d\n",c);printf("\n");break;}}else}}(33输出:运算结果和是否需要继续运算(y/n)程序清单(c)doubleteshu()/*定义(teshu)特殊运算函数*/{doubley;intn,m;charp;printf("---------请选择特殊运算类型---------");printf("1余弦2正弦3正切4绝对值\n");printf("5平方根6以e为底的指数7以10为底的对数\n");docase'2':y=sin(m);/*正弦函数*/printf("\n\n\t结果是:%f\n",y);printf("\n");break;case'3':y=tan(m);/*正切函数*/printf("\n\n\t结果是:%f\n",y);printf("\n");break;printf("\n");break;case'7':y=log10(m);/*底数为10的对数函数*/ printf("\n\n\t结果是:%f\n",y);printf("\n");break;}printf("\n是否继续?y/n");p=getche();}2.4系统主界面其他功能截图等……2.5【设计总结】本报告对简单计算器系统的分析、设计、实现的完整过程进行了介绍。
c简易计算器课程设计

c 简易计算器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简易计算器的基本原理,掌握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操作方法。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数学问题。
3. 学生了解计算器的发展历程,认识到科技对生活的影响。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熟练操作简易计算器,进行基本的四则运算。
2.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学生能够运用计算器辅助学习,提高数学学习效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树立正确的数学观念。
2. 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培养团队意识和沟通能力。
3. 学生通过计算器的使用,认识到科技发展的成果,增强民族自豪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整合课程,旨在通过简易计算器的学习,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信息技术能力。
学生特点:四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和信息技术能力,好奇心强,善于合作交流。
教学要求:教师需结合学生的特点,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达到预期的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1. 计算器的历史与原理:介绍计算器的发展简史,探讨计算器的工作原理,让学生了解计算器的演变过程,认识到科技对生活的改变。
2. 简易计算器操作方法:详细讲解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操作步骤,让学生熟练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3. 实践应用:结合数学课本中的实际例题,指导学生运用计算器进行计算,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4. 计算器在数学学习中的应用:探讨计算器在辅助数学学习中的作用,如:简化计算过程、提高解题效率等。
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第一课时:计算器的历史与原理,计算器的简单操作。
第二课时:四则运算的操作方法,实践练习。
第三课时:计算器在数学学习中的应用,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章节:《信息技术》第四章:计算器与计算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
本课题的内容是设计一个简单的计算器。
通过对程序的设计可以对C程序中的函数,循环,数组,调用,文件……内容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运用。
设计程序的过程中,通过已有知识的运用和思考,能够做到对知识的整体理解。通过解决设计中遇到的问题,能够提高设计程序的熟练度,并对知识有巩固作用。
另外,所选课题与自己的兴趣有关,编程之中不仅能提高题目涉及到的内容的兴趣,更主要的在于能对C语言更加感兴趣。
a[i+k+1]=a[i+k]/a[i+k+1];
a[i+k]=0;
}
}
}
for(i=0;i<=t;i++)
{
if(b[i]=='*'&&b[i+1]=='*'||b[i]=='*'&&b[i+1]=='/'||b[i]=='/'&&b[i+1]=='/'||b[i]=='/'&&b[i+1]=='*')
1.2
要求能实现比较复杂的混合运算。
1.3
1)在程序中加入足够的操作提醒环节,使得使用者能够清楚的掌握操作流程和界面。
2)程序中完成+、-、*、/的混合运算,使用者可以根据个人的需要在提示后输入相应的代码,然后进行相应的运算,最后在运算结果中查找相应的结果即可,如果需要继续运算,只要在上一次的运算结束后按照提示输入相应代码即可选择是继续进行运算还是退出程序。
关键词:C;简易计算器;程序;基本算法;混合运算
SUMMARY
the software provides a simple calculatorin Windows system for users ,can be a simple add,subtract,multiply,divide.The purpose is to consolidate and deepen the basic knowledge of C language courses to understand and master,The use of C language for software design basic,To master the basic skills of C language programming and program debugging,Master the writing programdesign documentation ability,improve theability to use C language to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2
2.1
图2.1
2.2.
图2.2
2.3.
图2.3
图2.4系统主界面
2.5.计算界面
图2.5计算界面
3
基于系统需求分析与系统总体设计的结论,本系统采用TC 2.0实现各模块的功能。下面按照模块的划分来分别阐述系统的详细设计和实现过程。
3.1.
(1)显示界面模块为系统提供类似于菜单的功能,让用户输入要操作的运算类型的数字代码,并进入相应的功能执行程序,显示相应界面。
C语言课程设计报告书
题目:简易计算器
院系:
班级:
学号:
姓名:
摘要
该软件为用户提供在windows系统上的简易计算器,能进行简单的加、减、乘、除四则运算与混合运算。目的是为了巩固和加深C语言课程的基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利用C语言进行基本的软件设计,掌握C语言的编程和程序调试的基本技能,掌握书写程序设计说明文档的能力,提高运用C语言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printf(" ");
for(i=0;i<=999;i++)
{
c[i]=0;
f[i]=0;
scanf("%f%c",&a[i],&b[i]);
if(b[i]=='=')
{
t=i;
break;
}
}
for(i=0;i<=t;i++)
{
if(b[i]=='/'&&b[i+1]=='/'||b[i]=='*'&&b[i+1]=='*'||b[i]=='/'&&b[i+1]=='*'||b[i]=='*'&&b[i+1]=='/')
{
a[i]=a[i]/a[i+1];
a[i+1]=0;
}
}
}
for(i=0;i<=t;i++)
{
m=m+a[i];
if(b[i]=='-')
m=m-a[i+1]-a[i+1];
n=0;
c[0]=0;
f[0]=0;
printf("\n");
printf("\n");
printf("\n");
printf("\n");
printf(" ----------qing shu ru ji suan gong shi------------\n");
printf("\n");
printf("\n");
{
for(k=0;k<=t;k++)
{
if(b[i+k]=='-'||b[i+k]=='+'||b[i+k]=='=')
l=k;
}
for(k=0;k<=l;k++)
{
if(b[i+k]=='*')
{
a[i+k+1]=a[i+k]*a[i+k+1];
a[i+k]=0;
}
if(b[i+k]=='/')
{
(2)数学计算模块中,根据用户选择的运算类型和运算符号,自动调用相应的函数,运行相关程序,进行计算,并显示结果。
(3)退出程序模块。根据用户的需要,选择是否退出程序。
3.2.
#include“stdio.h”
3.3.
(1)主函数main()
功能:计算器功能选择界面
输入:用户输入运算类型、退出程序的相应数字代码(1四则运算,2混合运算3退出程序)
处理:根据用户输入的数字代码,跳转到相关功能函数
输出:显示相应界面或退出程序
(2)程序清单
#include"stdio.h"
mm()
{
int i,t,e,k,l;
float m,n;
float a[999];
int f[999];
int c[999];
char b[999];
clrscr();
m=0;
{for(k=0;k<=t;k++)
if(b[k+i]=='+'||b[k+i]=='-'||b[k+i]=="=")
{
l=k;
break;}Βιβλιοθήκη i=l+i;}
if(b[i]=='*'&&b[i+1]!='*'&&b[i+1]!='/')
{
a[i]=a[i]*a[i+1];
a[i+1]=0;
}
if(b[i]=='/'&&b[i+1]!='/'&&b[i+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