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系列环保型药物治疗柑桔流胶病试验
柑橘流胶病用什么药?如何防治柑橘流胶病?

柑橘流胶病用什么药?如何防治柑橘流胶
病?
导语:流胶病又叫树脂病,是一种真菌病害,柑橘一旦发生流胶病就会非常难防治,下面本人为您介绍柑橘流胶病发生的原因及用药与防治方法。
发生流胶病的原因:种植过密,造成荫蔽、通风透光不良,土壤粘重、排水不良、氮肥施用次数过多,间作不合理,间作物与柑桔树间隔空间小,高温多雨季节发病严重。
除此以外,外调带病苗木、接穗也是导致该病发生的原因之一。
柑橘流胶病防治方法:
1、柑橘尽量多施生物有机肥,少施氮肥(尿素),多施磷钾肥。
2、柑橘园如有积水地区,应该及时开深沟进行排水。
3、发现有柑橘流胶的果树,即先将病部的粗皮刮去,(青色为宜)再纵切裂口数条深达木质部,然后涂波尔多液+托布津+“护树将军”,杀菌消毒,使病斑迅速脱落,伤口愈合。
4、如柑橘流胶病严重的应该采用涂灌方法进行防治,可以用波尔多精1000倍或自配0.6%等量式波尔多液灌根,水量看树龄大小而定:大树为1桶、小树减半。
5、可以采用叶面用药进行防治柑橘流胶病,叶面用药预防为主,最好在发病前用药。
药剂有:三乙磷酸铝、甲霜灵锰锌落叶果用:“新高脂膜”+杀虫剂+杀菌剂喷施,连用3次可收到较好效果。
6、冬季对柑橘树进行防寒措施,如树干刷白、冬季培土,在柑桔采收后施一次有机肥,有保暖防寒的作用。
结合修剪,去除病虫枝、枯枝及徒长枝,使桔树通风透光良好,减轻发病。
修剪后及时涂抹“愈伤防腐膜”,封闭伤口,使修剪口健康愈合。
柑橘流胶病防治

柑橘流胶病防治柑橘这是大家都非常喜爱的一种水果,然而柑橘这一种水果种植的过程当中并不是特别简单,容易的,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病害,其中流胶病就是危害比较严重的一个疾病,而且发生的时间比较长,一般在每年的4月份到10月份,这是高发期,主要以高温多雨潮湿的条件下最猖獗,接下来我们就一起详细了解一下柑橘流胶病防治。
什么是流胶病这一种疾病又被大家叫为树脂病,其实这是一种真菌的病害,一旦发生疾病的话,那么在防治的过程当中真的是非常的困难,其实发生的原因有很多,就比如说在种植的过程当中,种植密度过密造成通风透光性不好,阳光不能够正常的照射,造成隐蔽,这样的环境肯定会导致出现疾病。
这也就是为什么一直都在提醒大家,一直都在提倡大家及时的进行修剪的原因。
除此之外还有可能是由于土壤黏性过重,排水不良以及氮肥使用过多而导致的,如果土壤粘性过重的话,那么会对柑橘造成不利,如果排水不良就会导致根部有很多积水,这也会导致柑橘氮肥使用过多会导致出现肥害的现象,所以大家一定要了解,并不是非要越多越好。
还有可能是由于间作不合理而导致的,所以可以看出有很多原因都会导致柑橘出现这种疾病。
如何防治呢如果想要防止这种疾病的话,那么大家在种植的过程当中尽量使用生物有机肥料,应该减少氮肥以及尿素的使用量,可以适当的多食用一些磷钾肥,不然就会出现这种疾病,除此之外大家还要注意,如果田地当中有较多的积水,一定要及时的开口排水,避免积水过多,这样会对柑橘造成很大的影响,除此之外也会导致柑橘的根基出现腐烂的现象。
这能够预防这样的疾病,大家可以适当的使用一些药物,就比如说使用拖布津以及波尔多液加护树将军等等,这些药物可以杀菌消毒,而且也可以让伤口快速的愈合,如果这一种疾病比较严重的话,那么大家要使用较高的药物浓度药物比例,这样才可以有效的预防,有效的治疗。
以上这些就是关于柑橘流胶病防治但内容介绍大家在看到这些以后是否对此有所了解了呢,希望以上这些能够帮到大家。
柑桔流胶病的防治方法

柑桔流胶病的防治方法
柑橘流胶病是一种由于植物内部病原菌感染所引起的病害,它会使柑橘树的叶子和果实表面产生黏液,严重影响果实的质量和产量。
以下是柑橘流胶病的防治方法:
1. 防治病原菌感染:柑橘流胶病主要由细菌引起,因此在栽培过程中应注意避免感染。
及时清除枯萎的树枝和叶子以及果实残渣,确保树体清洁卫生,减少病菌的繁殖。
2. 喷洒农药:在柑橘流胶病防治过程中,选择合适的农药进行喷洒可以有效防止病害的发生。
建议使用植物病原菌灭菌剂、抗菌剂等药剂,并在树冠内及时喷洒,以保证全面覆盖。
3. 调整栽培环境:柑橘流胶病常常与栽培环境紧密相关。
为减少病害的发生,建议保持土壤湿润、树体健康,并避免过度施肥和过度浇水的情况,以保持树体健康。
4. 疫病控制:柑橘流胶病病菌极易在树体和果实表面扩散,因此,及时发现并处理病害是非常重要的。
发现病害后,要及时剪除患病的枝条和叶子,并清除残渣,以便于减少病菌的扩散。
总之,柑橘流胶病的治疗和预防需要从多方面进行,包括清洁卫生、农药喷洒、调整栽培环境以及及时剪除患病的枝条和叶子等措施。
只有全面采取防治措施,才能有效预防柑橘流胶病的发生和扩散。
- 1 -。
保治达防治南丰蜜桔果实疮痂病试验简报

பைடு நூலகம்
保 治 达乳 油 是一 种 新 型 广 谱 、 由有 机 铜
和眯唑类复配而成的杀菌剂。其 80 液防 0倍 治南丰蜜桔疮痂病的效果与传统杀菌剂波尔 多液和 可系得 等 相仿 , 该药 对南 丰 蜜 桔 无 且 不良反应现 象。因此 ,8 1%保治 达乳 油 80 0 倍液防治南 丰蜜桔疮痂病 是安全有效的, 可
9 .0 2 "5
9 2 28c
8 6 83
6 6 09
5 3 4. 8 7 6 4. 6 6 I 7 3 6 8 42 b
1%哒螨灵 5 乳 油
姗
8 g g.9
9I 2 9 9 3 07 8 8 d 9 2
空 白对 照区每 8 片叶螨量药 前为 35头 , 1 1 5天为 11 0 3头 , 药后 3 为 19 0天 45头 , 后 药 药后 3天 为 65 , 5 头 药后 8天 为 11 , 后 5 14头 药 o天 为 15 4 0头 。
维普资讯
江 西 园 艺
20 O 2年第 2期
9 7 41
9 7 42
9 6 35
9 6 43
9 8 33
8 ∞ 8. 8 4 39 7 9 9 4 8 鲥 3 8 4 38 3 2 89 2 5 43 5 9 4. 】
1 材料 与方法 11 供 试 药 刺 .
田间 防治 南 丰 蜜桔 果 实疮 痂 病 的效 果 为 9 . %; % 等 量 式 波 尔 多 液 防 效 为 04 6 07 8 . %,00 20 93 3 1 倍 00型可杀得溶 液防效为 0 8 8 42%。表 明 1%保 治 达 乳 油 80倍 液 对 8 0 南丰蜜桔果 实疮痂病有很好 的防效 , 可与传
柑橘流胶病是什么病 柑橘流胶病的防治方法

柑橘流胶病是什么病柑橘流胶病的防治方法柑橘流胶病又叫树脂病,是柑橘上常见的真菌性病害,我国各柑橘产区都有发生,一旦发生很难防治,严重的影响柑橘树势。
因此,对柑橘流胶病要有科学认识和防治方法。
柑橘流胶病是什么病
柑橘流胶病主要发生在主干上,其次为主枝,小枝上也可发生。
病斑不定型,病部皮层变褐色,水渍状,并开裂和流胶。
病树果实小,提前转黄,味酸。
柑橘流胶病的原因
种植过密,造成荫蔽、通风透光不良,土壤粘重、排水不良、氮肥施用次数过多,间作不合理,间作物与柑桔树间隔空间小,高温多雨季节发病严重。
除此以外,外调带病苗木、接穗也是导致该病发生的原因之一。
柑橘流胶病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
注意防止果园积水,降低果园湿度;增施硼肥,可采取叶面喷施和根际淋施,叶面喷施浓度为0.3%,根际淋施将硼砂混人畜粪中施入土壤内;清除病源,早春结合修剪,剪除病虫枯枝,挖除死树集中烧毁,减少病源。
药剂防治
在流胶病盛发期和9~11月进行:1.树干涂白:用生石灰30公斤,植物油0.25公斤,食盐0.6公斤,杀菌剂0.25公斤,硫磺粉0.5公斤,水适量混合搅拌成糊状,涂于树干病部。
2.病斑防治:用脱脂棉浸蘸药液涂于病部,药剂可选用:70%甲基托布津或多菌灵100~200倍液,或多效霉素10~20倍液;2%春雷霉素200毫克/升;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100倍液;也可自配桐多合剂。
以上介绍了柑橘流胶病的原因以及柑橘流胶病的防治方法,柑橘作为一种深受大家喜爱的水果,不妨了解一下柑橘流胶病方面的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巧治柑橘流胶爆皮病

巧治柑橘流胶爆皮病作者:张彦珍来源:《果农之友》2017年第10期柑橘流胶病是柑橘生产中的重要病害之一,属于真菌性病害。
陕西城固柑橘产区自2003年发生爆皮以来,流胶现象一直零星出现。
近几年,该县部分柑橘园在5-7月流胶现象严重发生,导致树干爆皮(图1、图2),树势衰弱,甚至死亡。
1侵染对象主要通过伤口侵染盛果期温州蜜柑的主干、多年生主枝,小枝上也有发生,严重时主干基部皮层爆裂(图3),导致全株死亡。
在本地特别是以香橼为砧木的橘园发病最为严重。
2发生原因2.1生理原因栽培时栽植过密、园地湿度大、病虫害、冻害等导致流胶爆皮发生。
2.2真菌、细菌滋生病菌从伤口和侧芽处入侵,出现以皮孔为中心的瘤状突起,当年不流胶,次年瘤皮开裂溢出胶液,发病后期病部表面生出大量梭形或圆形的小黑点,5月上旬至6月上旬、8月下旬至9月上旬为侵染高峰期。
3防治措施3.1合理选址新建园要合理选址、避免水田、低凹地。
3.2加强栽培管理通过改良土壤、起垄栽植、高位嫁接等方式,减少病虫害发生,提高树体抗逆性,避免流胶爆皮发生。
同时,对树干进行涂白,可有效预防流胶爆皮,生产实践证明,全园涂白橘园发病率极低。
具体方法:用生石灰5千克、石硫合剂原液0.5千克、食盐0.5千克、动物油0.1千克、水20千克混合配制成涂白剂,冬夏两季进行枝干涂白(图4),防冻防晒杀菌。
特别是主干长满青苔的橘树,此法可有效杀死青苔中的病虫害。
同时,夏季在树盘四周撒上用生石灰+草木灰(1:1)配制的“阴阳灰”,改善树盘小环境,降低流胶爆皮病的发生。
3.3化学防治3.3.1涂治在爆皮流胶处采用“浅刮深刻涂药法”治疗。
先用刀将翘皮流胶刮除干净,再纵切达木质部的裂口数条,然后用甲硫萘乙酸、腐植酸铜原液或20%丁香菌酯80倍进行涂抹,每隔15天一次,连续涂抹2~3次。
3.3.2生长季适时喷药3月下旬至4月中旬是侵染性流胶病弹出分生孢子的时期,选用克菌丹600倍液进行预防。
柑橘砂皮病田间药效试验准则是什么

柑橘砂皮病田间药效试验准则是什么最近几年,柑橘砂皮病在我国南方的柑橘产区发病呈现越来越严重的态势,但是据调查显示绝大部分果农对于这种柑橘病害的认识都非常缺乏,鉴于这种病害出现的概率越来越高,认识还停留在浅薄的阶段,今天我们针对柑橘砂皮病田间药效试验准则进行一下普及,以便于广大果农在发现自己家果园出现这种柑橘病害之后不至于惊慌失措,按照正常的标准方法进行有效的治疗就可以了。
首先看一下柑橘砂皮病的主要表现特点有哪些?其实柑橘砂皮病的感染分为几个不同的部位,我们分别来看一下不同的部位表现出来的不同症状特点有哪些?树干部位:一般来讲树干部分一旦感染柑橘砂皮病,我们在学术上称之为流胶型病害,这种部位的感染多发生在甜橙、温州蜜柑等这些品种的柑橘果树上,症状特点表现为皮层松软,形状是发散的点状,会出现小裂纹,同时有褐色胶液流出表面,因此称之为流胶型病害。
果实部位:果实部分一旦感染柑橘砂皮病,我们一般在学术上称之为黑点型病害,主要的症状特点是果实表面呈现非常多褐色或者灰褐色的小点,这种小点呈现不同程度的凸起,形成胶质,表面粗糙不光滑,有点类似表面附着了一层细沙。
柑橘砂皮病田间药效试验准则主要分为几步来做,分几步走就可以按照标准规范种植出质量较高的柑橘树,首先是做好园区的清洁工作,在冬季或者是早春的时候对园区的全部果树进行修剪和清理,如果发现有病害的果树,无论是哪种病害都要马上清理掉,包括枯枝烂叶等等,同时要做好农药的喷洒工作,避免交叉传播。
柑橘砂皮病田间药效试验准则是一套非常实用的防治理念和防治方法,大家只要记住定时或不定时的清理果园、科学管理、喷洒农药、注意防冻害、排水排湿等等这些比较常见的方法,就能够在各个环节上有效的进行柑橘砂皮病的防治,关键问题是大家需要对各个环节加以细化,做好细节的认真贯彻落实。
希望以上的文章能够帮助有需要的朋友更好的管理柑橘果园。
做到年年丰收,无病无害,如果有其他柑橘疾病的相关疑问也可以关注本xx站的其他文章,都会有详尽的解释。
橘子树流胶病的防治

橘子树流胶病的防治
橘子树流胶病的防治
橘子树流胶病,是果树重要枝干病害,在李、桃、酸梅、芒果、柑橘及核果类发病较多。
发病后症状表现为:枝干感病时有水泡状病斑突起,渗出琥珀色胶液,后变茶褐色硬胶块。
严重时枝干树皮开裂,粘附胶块状,干枯坏死,导致枝条或全株枯死。
剖开死皮层内常见到小黑点出现。
橘子树流胶病的治疗良方:
(一)加强栽培管理。
增施有机肥料,酸性土壤的果园,每亩可增施石灰70-100公斤
或成年树每株施过磷酸钙0.25公斤,中和土壤酸度。
科学灌溉,不让积水,以提高抗病能力。
(二)保护枝干。
田间作业注意防止机械损伤,预防冻伤,修剪时剪口要平滑。
注意防治病虫害,特别是钻蛀性害虫的天牛、吉了虫等,减少校干伤口,减轻病菌侵人。
(三)刮除病部。
冬末春初,在果树发芽前,检查果树,有流胶病的枝条,用小刀把胶状刮除干净,然后用石硫合剂渣或1:1:10的波尔多浆。
(四)喷药保护。
新梢生长旺盛期,用40%福美胂600-800倍液或50%多菌灵或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喷l-2次,隔15天1次。
大风雨容易造成枝条断伤,因而在每次大风雨过后,要及时喷一次70%敌克松600-800倍液,可减少伤口感染流胶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D系列环保型药物治疗柑桔流胶病试验
作者:李华文
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08年第20期
摘要进行了LD系统环保型药物治疗柑桔流胶病试验,结果表明:除20% LD-1A治愈率较低外,50% LD-2A、20% LD-1B、50% LD-2B和LD-3D原液对柑桔流胶病的治愈率达
80%~95%,均可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 LD系列环保药物;柑桔流胶病;治疗
中图分类号 S436.66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08)20-0108-02
柑桔(Citrus reticnlata Blanco)是亚热带主要的水果之一,目前,在园林绿化方面也较多地被应用。
柑桔流胶病是影响柑桔生长、发育、果实品质和产量及园林观赏效果的重要病害,其病原菌为Diaporthe medusaea Nitschke[Diaporthe citri(Fawcett)Wolf ],属于子囊菌亚门;其无性阶段为Phomopsis cytosporella penz.et Sacc(phomopsis citri Fawcett),属于半只菌亚门。
病菌以菌丝体、分生孢子器在病树枯枝及树干的组织内越冬,分子孢由风雨、昆虫、鸟类及工具传播,主要从伤口及组织间侵入,遭受冻害的柑桔最易被侵染,在每年初夏、秋季多雨季节发病严重。
传统采用托布津、多菌灵等化学药剂防治,疗效很好,但对环境污染严重,在园林中应用困难。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笔者利用挡堤广泛生长的植物——狼毒(Alocasia odora),取其汁液,配以易分解、不污染环境的化学药剂如冰醋酸等,配置成LD系列环保型药物在绵阳南山公园的果园内进行了防治柑桔流胶病的大面积试验。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药刷、瓷盅、药剂瓶(棕色),普通刮皮刀、刻刀,20%LD-1A、50% LD-2A、LD-3原液、20% LD-1B、50% LD-2B共5种药物。
1.2方法
1.2.1药剂配制。
① LD-3原液制备。
取鲜活的狼毒叶柄、叶片若干,用清水冲洗干净,切碎,包入干净的棉布包内,捣烂至糊状,挤压出汁液,过滤得LD-3原液,装入棕色药剂瓶密
封备用。
② 20%LD-1A配制。
在常温下,按水∶10%冰醋酸∶LD-3原液为79∶1∶20的比例,先量取79mL洁净水放入容器中,再量取1mL 10%冰醋酸溶液加入同一容器中搅拌均匀,然后,一边搅拌一边加入20mLLD-3原液,至色泽均匀即可(若需用量较大,则相应加倍,下同)。
③50% LD-2A配制。
在常温下,按水∶10%冰醋酸∶LD-3原液为49∶1∶50的比例,先量取49mL洁净水放入容器中,再加1mL10%冰醋酸溶液,搅拌均匀后,边搅拌边加入
50mL LD-3原液,至色泽均匀一致,在容器上加盖即成。
④20% LD-2A配制。
在常温下,按水∶10% CuSO4溶液∶LD-3原液为79∶1∶20的比例,先量取79mL洁净水放入容器中,加1mL 10% CuSO4溶液,并搅拌均匀,然后,一边搅拌一边加入20mL LD-3原液,至色泽均匀一致,在容器上加盖即成。
⑤50%LD-2B配制。
在常温下,按水∶10% CuSO4溶液∶LD-3原液为49∶1∶50的比例,先量取49mL洁净水放入容器中,接着加1mL 10% CuSO4溶液,并搅匀,最后,一边搅拌一边加入50mL LD-3原液,搅拌至色泽均匀一致,加盖备用。
1.2.2普通的刮治和刻伤治疗方法。
①刮治。
用刮刀把流胶病处的病皮、病部组织全部刮尽,直到呈现黄绿色组织为止,然后用药刷均匀地涂上1层药液,做好标记和记录即可。
此法主要用于病斑部不大的情况,如绕干不足1/3(刮下的病皮、病组织用纸或塑料布接住集中焚烧或带出种植区用药剂处理)。
②刻伤治疗。
用刀沿树干方向用力刻数条裂口,深达木质部,刻伤范围限于病斑处及外围1cm内,裂口距离在0.3~0.5cm之间,然后涂上1层药液,做好标记和记录。
此法适于各种病斑,尤其病斑较大时(绕干为1/3以上),一般采用此法,不会损伤树体。
③治疗经过。
共分5个小区,每个小区随机使用其中1种药剂治疗,分别记录、观察。
每个小区的治疗方法、程序相同,统计标准一致,而且治疗后的管理方法相同。
1.3症状
柑桔流胶病因发病部位不同,有流胶和干枯、蒂腐、砂皮或黑点和枯枝4种症状类型。
1.3.1流胶和干枯。
枝干受害其症状表现为流胶和干枯2种类型,且两者在适宜环境条件下,可相互转化。
流胶型的病害多发生在主干分叉处和其下的主干上,以及向阳的西南面枝干和易受冻害的迎风部位。
病部皮层组织松软,呈灰褐色,渗出褐色的胶液。
在高温干燥条件下,病势发展受阻,病皮干枯剥落,木质部外露,病斑周缘产生愈伤组织,现出四周隆起的疤痕;干枯型症状表现为病部皮层红褐色,干枯略下陷,稍有裂缝,但不立即剥落。
在病健交界处有一条明显的隆起界线。
在适宜温度和高湿条件下,干枯型可转化成流胶型。
流胶型和干枯型,菌都能透过皮层侵害木质部,使受害木质部变为灰褐色,在病健交界处,有1条黄褐色或黑褐色的痕带。
发病树皮表面可见黑色小粒点,此为分生孢子器,在潮湿条件下有淡黄色胶质孢子团或卷须状孢子角涌出,后期在同一病部可见黑色毛状物,此为子囊壳。
1.3.2蒂腐。
此型病状主要发生在成熟果实上。
主要特征为环绕蒂部出现水渍状、淡褐色病斑,逐渐成为深褐色,病部渐向脐部扩展,边缘呈波纹状,最后可使全果腐烂。
在果实采摘后,储藏过程中发生较多。
在未成熟的绿色果实上发病则表现为蒂部周围出现红褐色、暗褐色乃至近乎黑色的病斑,引起早期落果。
1.3.3砂皮或黑点。
病菌侵害新叶、嫩梢和幼果时,在病部表面产生黄褐色或黑褐色硬胶质小粒点,散生或密集成片,称为“砂皮”或“黑点”。
病菌危害限于表皮及其下数层细胞。
发病迟的影响不大;发病早的,生长停滞,发育不良。
1.3.4枯枝。
生长衰弱的果枝或上年受冻的枝条,受病菌侵染后,因抵抗力弱,并不形成“砂皮”或“黑点”。
病菌深入内部组织,一开始并不呈现明显的褐色病斑,病健交界处常有小滴树脂溢出。
严重时可使整个枝条枯死,在枯枝表面散生无数黑色细小粒点状的分生孢子器。
这种枯枝上所产生的分生孢子器是下年发病的重要来源。
1.4药剂防治
此试验只针对流胶型和干枯型。
在治疗3个月后,对5个小区的246株柑桔树(其中有甜橙、柚、红桔、温州蜜柑、碰柑等)进行了认真的检查记录。
结果发现共有208株被治柑桔树的病菌侵害部分已康复。
其表现为原病健交界处已全部产生愈合组织,在四周呈现微微隆起的疤痕。
刮去病斑的表面,也产生1层薄的愈合组织。
刻伤的条缝形成的愈合组织较明显,呈现略高于条缝两边的隆起疤痕,同时原病皮开始剥落,现出健康的愈合组织层。
2结果与分析
如表1所示,LD-2A治愈率为91.2%,而LD-1A仅为28.6%,两者相差62.6%,通过t测验,t=5.09,两者药效差异极显著,说明LD-2A防止流胶病效果好。
LD-2B治愈率为
94.2%,LD-1B治愈率为90.2%,两者相差仅4%,t=0.879,两者相差不显著,即用2种药剂防治柑桔流胶病,效果基本相同,由于LD-1B生产成本低(添加化学药物少),而且环境污染少,因此,生产上应该应用LD-1B。
LD-3原液治愈率为81.8%,较LD-2A低9.4%,通过t 测验,t=1.038,差异不显著,两者防治柑桔流胶病效果基本相同,LD-3原液不添加任何化学药剂,因此它生产成本低,不污染环境,所以生产上应选LD-3原液。
LD-3原液与LD-1B药液比较,治愈率相差8.4%,通过t测验,t=0.955,差异不显著,两者防治柑桔流胶病效果基本相同,同样由于LD-3原液不添加任何化学药剂,因此生产成本低,不污染环境,所以生产上应选用LD-3原液。
LD-2A与LD-1B药效比较,治愈率相差1%,通过t测验,t=0.148,差异不显著,即2种药物防治柑桔流胶病效果基本相同,都可应用于生产。
3结论与讨论
结果表明:除药剂LD-1A对柑桔流胶病的治愈率较低外,其余4种药剂治愈率达
80%~95%之间,总的来说LD系列环保药物对柑桔流胶病有明显疗效,且相互之间两药效差异不显著,均可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特别是LD-3原液未加任何化学药剂,取自天然生长的植物,无环境污染,且成本低,防治效果与其他药剂相近,值得进一步试验与推广应用。
但是由于本次试验各种药液浓度分档太少,可能还没有找出最佳组合,且病树株数普遍偏少,可能对试验结果的精确性有影响;另外,虽然采用了局部控制,由于试验未设重复和对照,也可能影响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因此,本试验的结论仍需要通过进一步试验来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