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考试版)2020-2021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测试卷03(福建专用)
2020年-2021年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试卷及答案

2020年-2021年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试卷及答案,初二上册物理期末测试卷,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考试卷一、选择题(共32分,1—12为单选题,每小题2分;13、14小题为多选题,每小题3分,全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不选或错选的不得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答案1、用托盘天平称1粒米的质量,较好的办法是A.认真仔细地直接多次测量,然后求均值B.先称一粒米与一块铁块的总质量,再测铁块质量,最后用总质量减去铁块质量计算求得C.先称100g质量的米.然后再数粒数,计算求得D.先称100粒米的质量,然后计算求得2、.比较下列三个密度的大小: 1.5t/m3、1.5kg/dm3、1.5g/cm3A.1.5t/m3最大 B.1.5kg/dm3最大 C.1.5g/cm3最大 D.一样大3、一物体沿着凸透镜的主光轴移动,当物体离凸透镜10㎝时,能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像,当物体离凸透镜5㎝时,它的像一定是A.倒立缩小的实像 B.倒立放大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虚像 D.倒立放大的实像4、用能装满500克水的瓶子去装500克洒精,则A.装不满 B.装不下 C.恰好装满 D.上述三种情况都有可能5、在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时,发现指针略向左偏,以下做法可行的是A.将天平的平衡螺母向右移 B.将天平的平衡螺母向左移C.将天平的游码向右移 D.将天平的游码向左移6、、甲、乙两个实心金属球,其密度之比ρ甲∶ρ乙=2∶5,质量之比m甲∶m乙=1∶2,那么甲乙两球的体积之比V甲∶V乙为:()A、1∶5B、5∶1C、4∶5D、5∶47、冰的密度为0﹒9×103㎏/m3,它表示A.冰块的质量是0﹒9×103㎏/m3 B.冰块的体积是1m3C.体积为1m3的冰,其质量为0﹒9×103㎏/m3 D.体积为1m3的冰,其质量为0﹒9t8、隐形材料是指A.看不见的材料 B.听不见的材料 C.感觉不到的材料 D.雷达发现不了的材料9、小李同学用一副老花镜,通过调节镜片与白纸板之间的距离,终于看到了窗外景物成在纸上的清晰的像,他所看到的像是A.倒立放大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虚像D.正立缩小的实像10、如图10—1所示是某物质的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图,由图可知,这种物质的密度与水的密度的关系为A.>ρ水 B.<ρ水 C.=ρ水 D.无法确定11、以下各组材料中都是导体的一组是A.食醋、酱油、铁勺 B.酒精、啤酒、搪瓷碗C.自来水、蒸馏水、矿泉水 D.人体、空气、竹筷12某同学在学习“眼球折光系统”一节时,制作了一个眼球模型,如图10—2,模型中的凸透镜相当于晶状体,烧瓶的后壁相当于视网膜,烧瓶里放有一种透明液体表示玻璃体,则图示表示的眼球模型和应采取的矫正措施分别是()。
2020-2021学年福建省龙岩市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附答案详解)

2020-2021学年福建省龙岩市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1.2020年6月21日16时08分,爱好天文的苏老师,在永定坎市专业拍摄到本世纪最壮观的“金边日环食”如图所示。
日环食现象的形成是由于()A. 光的直线传播B. 光的反射C. 光的折射D. 光的色散2.如图在飞机旁边的工作人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耳罩的作用是()A. 防止噪声的产生B. 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C. 在人耳处减弱噪声D. 防止风吹到头部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人们是通过音调辨别出钟声B.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前句是以青山为参照物C.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人池塘”,后句是光的折射现象D.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说明水能够传声4.“熄火”的故障汽车停在水平路面上,大力士用绳子拉着汽车向前运动,如图所示,使汽车向前运动的力的施力物体是()A. 汽车发动机B. 地面C. 绳子D. 车轮5.关于近视和远视的成因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为近视眼,可佩戴凹透镜矫正B. 乙为近视眼,可佩戴凸透镜矫正C. 甲为远视眼,可佩戴凸透镜矫正D. 乙为远视眼,可佩戴凹透镜矫正6.用厚刻度尺测木块的长度,其中方法正确的是()A. B.C. D.7.两个鸡蛋的质量约为()A. 100gB. 200gC. 500gD. 1 000g8.450mL的酒精用去一半后,关于剩下的酒精,下列的说法正确的是()A. 体积和密度是原来的一半,质量不变B. 质量和密度是原来的一半,体积不变C. 质量和体积是原来的一半,密度不变D. 质量、体积和密度都变成原来的一半9.一些楼房采用玻璃幕墙作为外墙装饰,造成了“光污染”,它的主要形成原因是光的()A. 镜面反射B. 漫反射C. 折射D. 直线传播10.如图所示是有关声现象的四个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鼓面,纸屑跳动的幅度不同,说明音调与频率有关B. 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轻靠近乒乓球,观察到乒乓球弹起,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C. 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放入水中,观察到有水花溅出,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D. 用相同大小的力拨动伸出桌面长度不同的锯条,响度不同,说明响度与振幅有关11.如图所示是四种动物的运动情形,其中没有利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是()A. 鱿鱼向前喷水而后退B. 企鹅向后划水而前进C. 水母向下喷水而上升D. 金鱼因鳔充气而上升12.下列各图中,能正确表示人眼看到水中硬币的像的光路图是()A. B.C. D. .13.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探究为基础的科学。
(全解全析)2020-2021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测试卷03(福建专用)

2020-2021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测试卷【福建03卷】物理·全解全析一、选择题1.【答案】B。
【新疆】A、一层楼的高度在3m左右,教室内空间的高度与此差不多,在3m左右。
故A不符合实际;B、由生活经验知,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1m/s,故B符合实际;C、一眨眼的时间约为1s,故C不符合实际;D、一个苹果的质量约为150g=0.15kg,故D不符合实际。
故选:B。
2.【答案】D。
【解析】A.“嫦娥二号”从地球奔向月球,以地面为参照物,“嫦娥二号”是静止的;此说法错误。
“嫦娥二号”距离地球越来越远,以地球做参照物它是运动的。
B.汽车在马路上行驶,以路灯为参照物,汽车是静止的;此说法错误。
汽车行驶时,马路上的路灯和地面保持静止,但汽车一直在路上行驶,对路面来说是运动的。
C.小船顺流而下,以河岸为参照物,小船是静止的;此说法错误。
小船顺流而下,就是以河岸为参照物说的。
D.飞机在空中加油,以受油机为参照物,加油机是静止的;此说法正确。
空中加油时,受油机与加油机之间保持静止,故以受油机为参照物,加油机是静止的。
故答案是D。
3.【答案】A。
【解析】根据图象,经过6s,甲车行驶1.2m,乙车行驶0.6m,因为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6s时甲在乙的前面0.6m处。
故选A。
4.【答案】C。
【解析】A.根据声调可以判断是哪位歌手正在唱歌;此说法错误。
判断歌手靠的是声音的音色,不是音调;不同人可以发出相同音调的声音,但永远发不出相同音色的声音。
B.用“B超”查看胎儿的发育情况,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此说法错误。
“B超”利用的是超声波传递信息不是传递能量的特点。
C.二胡演奏出的优美旋律,是由弦的振动产生的;此说法正确。
所有声音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D.城市道路旁的隔音板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此说法错误。
城市道路旁的隔音板是为了阻断噪声的传播,是在传播过程中防止噪声,不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A3考试版)2020-2021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测试卷01(福建专用)

绝密★启用前|学科网试题命制中心2020-2021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测试卷【福建01卷】物理(考试时间:8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8页,六大题,32小题。
2.回答第一大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二、三、四、五大题时,请用蓝、黑色水笔或圆珠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5.答卷前请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題,每小题2分,共32分。
在每小題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題目要求)1.北京天安门广场升国旗时,护旗队员每一步行进的距离是()。
A. 75mmB. 75cmC. 75dmD. 75m2.古诗词是我国的文化瑰宝。
很多诗句里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
如“不疑行船动,唯看远树来”中,“远树来”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A. 行船B. 远树C. 河岸D. 山峰3.一辆长20m的货车,以72km/h的速度匀速通过长为100m的大桥,下列说法中()。
①货车完全在桥上行驶的时间是5s;②货车完全在桥上行驶的时间是4s;③货车通过大桥所用的时间是6s;④货车通过大桥所用的时间是7sA. 只有①④正确B. 只有②④正确C. 只有①③正确D. 只有②③正确4.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震耳欲聋”说明声音音调高;B. 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C. 我们无法区分音调和响度相同的声音;D. 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是在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5.有“天空之镜”美誉的茶卡盐湖,平静的白色湖面上会倒映着湛蓝的天空、白白的云朵以及观赏的游客,清晰而又美丽,如图。
对图中景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倒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B. 人身后的黑影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C. 倒影与黑影都一定与人物等大;D. 拍摄这幅照片时,照相机所成的是正立的虚像6.如图所示的四个光现象中,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2020-2021学年福建省厦门市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精校版

2020-2021学年福建省厦门市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班级:_____________座号: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
每小题2分,共32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牛顿奠定了经典物理学的基础。
为了纪念他,物理学上以他的名字作单位的物理量是() A.长度B.质量C.密度D.力2.“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的光学原理是()A.光的直线传播B.光的反射C.光的折射D.光的色散3.科技节上,小夏利用杯子加水制成了别具一格的水乐器。
敲击调音时,通过加减水,可以改变声音的()A.响度B.音色C.音调D.振幅4.图所示的光现象中,属于光的色散的是()A.拱桥在水中的“倒影”B.墙上的“手影”C.筷子在水面处“断开”D.白光变成彩色光带5.年幼的弟弟发现密封的面包被挤扁总说面包变少了,哥哥却说面包没变。
你认为哥哥所说的“没变”可能是指下列哪个物理量()A.体积B.质量C.密度D.硬度6.民谚俗语常常包涵丰富的物理知识。
以下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A.猴子捞月,一无所获B.井底之蛙,一孔之见C.海市盛楼,虚无缥缈D.以冰取火,冰火相容7.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当烛焰位于距离凸透镜一倍焦距以内时,人眼观察到烛焰成像的情形是图中的()A B C D8.鲁迅的《社戏》中有这样的描写:“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其中“连山……向船尾跑去了”所选的参照物是()A.船B.河岸C.水D.山9.物体沿主光轴向凸透镜移动,如果像移动的速度小于物体的速度,凸透镜焦距为f,则物距的大小()10.疫情防控常态化阶段,小夏积极响应学校号召,戴口罩骑行上学。
下列估测正确的是() A.小夏骑行的速度约为5m/s B.小夏和自行车的总质量约为20kgC.骑行后小夏心跳一分钟约为40次D.N95口罩的厚度约为3cm11.随着超声波指纹识别技术的出现,指纹识别手机越来越普及。
2020-2021年度福建省福州市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考试模拟试题

2020-2021年度福建省福州市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考试模拟试题时量: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个2分;共24分)1.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由速度公式可知物体的()A. 速度与路程成正比B. 速度与时间成反比C. 路程和时间成正比D. 路程和时间成反比2.将冰块放进外壁干燥的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约半分钟,可以看到易拉罐外壁出现了白霜.白霜形成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 凝固B. 凝华 C. 液化 D. 升华3.有一种旅游项目,叫漂流。
一叶扁舟,顺水而下,出没浪端谷底,惊险刺激。
我们说坐在橡皮艇上的游客静止不动,所选的参照物是()A. 两岸山上的树B. 橡皮艇 C. 河岸上的摄影记者D. 水中四处游动的鱼4.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 在城区禁止汽车鸣笛,是在声音传播过程防止噪声B. 蝙蝠的视力很差.它通过接收自己发出的次声波的回声来探测周围的物体C. 弹拨的钢尺振动得越快,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D. 依次敲击装有不同高度水的水瓶.可以改变音调5.张一山在《朗读者》中为大家演绎了《追风筝的人》.关于其中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朗读时,朗读者的声带振动产生声音B. 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约约3×108m/sC. 观众主要依据音调区分主持人和朗读者的声音D. 朗读者的声音很大是因为声音的频率很高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春天的早晨常出现大雾,这是凝华现象B. 夏天揭开冰棒包装后会看到冰棒冒“白气”,这是升华现象C. 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小露珠,这是液化现象D. 初冬的早晨地面上出现白色的霜,这是凝固现象7.下列一些关于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及原因分析,正确的是()A. 用“干冰”来给食物保鲜是利用了“干冰”熔化时能吸收大量的热B. 水沸腾时烧水的壶口冒出的“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C. 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不变,但内能增大D. 医生常用涂酒精的方法给发高烧的病人降温,原因是酒精比热容较大8.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像的大小决定于()A.物体离平面镜的远近B.平面镜本身的大小C.物体本身的大小D.观察者的位置9.关于四种光学仪器的成像情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B. 照相机成正立缩小的实像C. 潜望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 D. 投影仪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全解全析)2020-2021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测试卷01(福建专用)

2020-2021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测试卷【福建01卷】物理·全解全析一、选择题1.【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长度的估测。
根据生活经验我们可知道,护旗队员每一步行进的距离应该在0.5m到1m之间,只有选项B符合。
2.【答案】A。
【解析】A.远处的树和行船之间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所以以行船为参照物,树是运动的,符合题意;B.研究对象不能选择自己为参照物,所以不能选择远树为参照物,不符合题意;CD.远处的树与河岸、山峰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是静止的,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答案】D。
【解析】货车的速度:v=72km/h=20m/s①②货车完全在桥上行驶的路程:s1=100m-20m=80m货车完全在桥上行驶的时间:t1=180m 20m/ssv==4s 故①错误,②正确;③④货车通过大桥的路程:s2=100m+20m=120m货车通过大桥所用的时间:t2=2120m 20m/ssv==6s故③正确,④错误。
故选D。
4.【答案】B。
【解析】A.“震耳欲聋”说明声音响度大,故A错误;B.由声音的产生原因可知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故B正确;C.如果音调和响度相同,我们还可以通过音色的不同来分辨,故C错误;D.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故D错误。
故选B。
【解析】A.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故A错误;B.影子是由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造成的,故B正确;C.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像的像与物大小相同,而影子的大小取决于光源到物体的距离、光源大小、被照物体大小等因素,故C错误;D.照相机的成像原理是,物体位于镜头的两倍焦距以外,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故D错误。
故选B。
6.【答案】B。
【解析】A.“日环食”现象——光的直线传播B.人眼看到不发光的物体——光的反射C.照相机成像——光的折射D.白色的光通过三棱镜——光的色散;故选B 。
7.【答案】D。
【解析】由题意可知,物距18cm,光屏上观察到倒立放大清晰的像,所以,2f>18cm>f,18cm>f>9cm。
人教版八年级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物理(上)试题及答案(含三套题)

密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人教版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卷八年级 物理(满分:100分 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1分.下列各题答案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选对的得3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3分)如图所示,关于声现象的各种实验情景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甲实验:钢尺振动频率越高,响度越大B .乙实验:抽气过程中,钟罩内铃声变小,说明真空可以传声C .丙实验:鼓面的振动幅度越大,音调越高D .丁实验: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可将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2.(3分)甲、乙两辆小车在平直公路上的运动情况如图甲、乙所示,分析图象可知( )A .甲、乙都由静止开始运动B .甲、乙都作匀速直线运动C .甲、乙两车经过5s 一定相遇D .甲车速度越来越大,乙车速度不变3.(3分)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之一,许多优美的诗词是对生活和自然现象的生动描述,也与物理知识紧密联系,下列诗词与对应的物理知识有误的一项的是( )A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孤帆”运动,是以江岸为参照物的B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看到水中游鱼细石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C .“人面桃花相映红”﹣﹣桃花呈红色是因为它能反射红光D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霜实际是固态,是由水蒸气凝华形成4.(3分)如图所示,关于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 )密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A .甲图中小孔成的是倒立的实像B .乙图中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C .丙图中白光通过三棱镜会分解成三种色光D .丁图中平静的水面映出美丽的“倒影”是一个倒立、等大的虚像5.(3分)下列关于物理知识分析描述正确的是( ) A .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目镜的工作原理是一样的 B .阳光照在云上,云底下会形成阴影区域这是光的反射形成的C .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敲击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说明音调和振幅有关D .次声波预报仪可以预报台风和地震活动,说明了次声波可以传递能量6.(3分)如图所示,一束入射光线与平面镜成30°夹角,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 .入射角是30°B .入射光线顺时针旋转5°,反射光线也顺时针旋转5°C .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30°D .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夹角为60°7.(3分)如图(a )所示,桌面上放有三个相同的玻璃杯,分别装有质量相同的三种液体甲、乙、丙,它们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b )所示,则三个杯子从左至右依次装的液体种类是( )A .甲,乙、丙B .甲、丙、乙C .乙、丙、甲D .丙、乙、甲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1分)8.(3分)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声音在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图,甲、乙、丙中音调相同的是 ,响度最大的是 ,音调最高的是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绝密★启用前|学科网试题命制中心2020-2021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测试卷【福建03卷】物理(考试时间:8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7页,六大题,31小题。
2.回答第一大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二、三、四、五大题时,请用蓝、黑色水笔或圆珠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5.答卷前请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題,每小题2分,共32分。
在每小題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題目要求)1.根据你的生活经验,下列物理量符合实际的是( )。
A.一般情况下,教室内空间高度约为1.5m;B.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1m/s;C.一眨眼的时间约为2s; D.一个苹果的质量约为1kg2.下列关于运动和静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嫦娥二号”从地球奔向月球,以地面为参照物,“嫦娥二号”是静止的;B.汽车在马路上行驶,以路灯为参照物,汽车是静止的;C.小船顺流而下,以河岸为参照物,小船是静止的;D.飞机在空中加油,以受油机为参照物,加油机是静止的3.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象如图所示。
经过6秒,两车的位置关系是()。
A.甲在乙前面0.6m处;B. 甲在乙前面1.2m处;C. 乙在甲前面0.6m处;D. 乙在甲前面1.2m处4.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根据声调可以判断是哪位歌手正在唱歌;B.用“B超”查看胎儿的发育情况,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C.二胡演奏出的优美旋律,是由弦的振动产生的;D.城市道路旁的隔音板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5.噪声会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因此控制噪声十分重要。
下列措施属于在声源处有效防止噪声产生的是( )。
A.摩托车安装消声器;B.在学校周围植树;C.纺织车间工人戴上防声耳罩;D.阳台及窗户安装双层隔音窗6.下列所示的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7.小明在做研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时,先将蜡烛放在平面镜50cm处,他记下了像的位置,然后,他将平面镜像蜡烛前移动10cm,则第二次成像的位置与第一次成像的位置比较()。
A.向平面镜移动了10cm;B.向平面镜移动了20cm;C.远离了平面镜10cm;D.远离了平面镜20cm8.某物体放在凸透镜前20cm处时,在光屏上得到了物体倒立放大的实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10cm;B.15cm;C.20cm;D.25cm9.下列关于透镜的描述,错误的是()。
A.放大镜看报纸可以看到放大的字;B.教室使用投影仪可以在屏幕上形成正立、放大的虚像;C.用手机拍照,物和镜头的距离需要大于镜头的二倍焦距;D.近视眼可以用凹透镜矫正10.在下列情况下,物体的质量发生变化的是( )。
A.把一个足球从广州带到北京来; B.在密闭容器里的一块冰变成了水;C.由于温度降低,气球的体积变小了;D.由于漏气,气球的体积变小了11.关于物质的质量和密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平常我们所说的“铁比棉花重”是指铁比棉花质量大;B.一支正在燃烧的蜡烛,它的质量不断减小,密度不断减小;C.一杯水倒掉一半后,质量变小,密度不变;D.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12.如图所示是甲和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关系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物质的密度随体积增大而增大;B. 当甲和乙两物质的质量相同时,乙物质的体积较大;C. 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是4:1;D. 体积为5cm3的乙物质,质量为10g13.俗话说“鸡蛋碰石头﹣﹣自不量力”,从物理学角度看()。
A.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更大;B.先有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C.鸡蛋对石头的没有作用力;D.石头和鸡蛋间同时有等大的相互作用力14.用橡皮筋、回形针、棉线、小瓶盖、牙膏盒、铁丝、钩码和刻度尺等,做一个如图所示的橡皮筋测力计。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刻度可以标在牙膏盒上;B.可以把回形针上端当作指针;C.可以利用钩码拉伸橡皮筋标注刻度;D.不同橡皮筋做的测力计量程都相同15.下列关于摩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自行车的钢圈与刹车闸皮之间的摩擦是滚动摩擦;B .滑冰时,冰刀与冰面间的摩擦是滑动摩擦;C.人在正常行走时,脚与地面之间的摩擦是滑动摩擦;D.划火柴时,火柴头和砂纸之间的摩擦是滚动摩擦16.如图所示,滑块在斜面上匀速下滑,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滑块所受重力的方向垂直斜面向下;B.滑块所受弹力的施力物体是地面;C.滑块受到重力、弹力的作用; D.滑块受到重力、弹力和摩擦力的作用二、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每空2分,共30分)17.为测自己的跑步速度,小明在一段长200m的平直道路起点开始计时,跑到终点停止计时,秒表示数如图所示。
则小明跑完此段路程用时_______s,平均速度为________m/s。
18.广场舞的音乐声是由音箱中的纸盆产生,经传播到人耳。
音乐声过大会形成噪声,有关人士建议,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关掉音箱,改用蓝牙耳麦接受信号。
关掉音箱是在处控制噪声。
19.小鸟在平静的湖面上飞,它在湖中成的像是由于光的形成的像;小鸟距湖面6m时,它的像与湖面的距离是m。
20.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应调节烛焰和光屏中心位于凸透镜的中心线上。
当蜡烛距凸透镜30.0cm 时,在光屏上成一个等大的实像,则凸透镜的焦距是 cm;将蜡烛远离透镜移动到适当位置,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就将光屏向(远离/靠近)透镜方向移动。
21.小强的奶奶有一只玉镯,他通过网络了解到:密度是玉器品质的重要参数,通过实验他测出了玉镯的密度。
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玉镯的质量,右盘中砝码及游码的位置如图,玉镯的质量是 g;用量杯测得玉镯的体积是20cm3,则玉镯的密度为 kg/m3。
22.一个物体竖直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并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30N,若改用天平测该物体的质量,其示数应为______kg。
若把它带到月球上,用天平称它的示数为_____kg,用弹簧测力计称它的示数与地球相比将_______ (选填“不变”、“变大”或“变小”)。
(g取10 N/kg)三.作图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共6分)23.如图所示,一束光线从水中斜射到空气时发生了反射和折射,OB为折射光线,请作出大致的入射光线、法线和标出折射角。
24.画出图中两条入射光线经凸透镜后的光线。
25.如图悬挂的小球处于静止状态,画出小球所受拉力的示意图。
四、简答题(本题共1小题,共4分)26.①在湖水中可以看到自己的像;②捕鱼时,不能大声喧哗;③船桨在水中的部分感觉到发生了弯折;④叉鱼时,瞄准看到的鱼的下方才能叉到鱼。
(1)场景物理原理。
(2)场景物理原理。
五.实验探究题(本题共4小题,第27小题6分,第28小题7分,第29 小题5分,第30题5分,共23分)27.“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标有刻度(图中未画出)的白色纸板ABCD,能绕垂直于CD的ON轴翻转,在纸板上安装一支可在纸板平面内自由移动的激光笔。
(1)实验前,应将纸板______放置于平面镜上移动激光笔,使入射光束绕入射点O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可观察到反射光束沿______时针方向转动;(2)移动激光笔,使入射角为45°,测得反射角也为45°.由此就得出“光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结论你认为有何不妥之处?______;(3)如图乙所示,将纸板右半部分绕ON向后翻转任意角度,发现纸板上均无反射光束呈现。
此现象说明了:______;(4)在图甲中,若将纸板(连同激光笔)绕CD向后倾斜,此时反射光束______。
A.仍在纸板上呈现B.被纸板挡住C.在纸板前方28.以下是某实验小组进行的两组光学实验:(1)图甲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
①实验中选取两只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和物的关系;②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为5cm时,像与物体的距离为cm;③将蜡烛远离玻璃板,像的大小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图乙、丙、丁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①让一束平行光射向凸透镜,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乙所示,把蜡烛放在距凸透镜15cm处,如图丙所示,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前后移动光屏,光屏上会得到一个倒立、的实像(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②若烛焰在光屏上所成的像如图丁所示,为了使像能清晰地呈在光屏中央,应将凸透镜向(选填“上”或“下”)移动;⑧若蜡烛远离透镜时,像的大小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④如丙图所示,若将蜡烛与光屏对调,所成像与原理类似(选填“放大镜”、“照相机”或“投影仪”)。
29.用天平(含砝码)、量筒、水和细线,测量矿石的密度,实验过程如下图所示。
(1)在测量矿石质量前,将游码移到0刻线,天平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该向_______(填“左”或“右”)旋动横梁右端的螺母,直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_______。
(2)接下来的实验操作顺序应该是:(填写图乙中的标号)。
(3)测量质量时,矿石放在天平左盘,右盘中所放砝码如图A所示,再将游码移动到图示位置时,天平平衡。
则矿石的质量为_______g。
(4)实验测得该矿石的密度为_______kg/m3。
30.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中。
(1)如图所示,为测出滑动摩擦力大小,三次实验中均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_________拉动木块A,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F2<F3,图中F3为_________N。
(2)丙图中,若增大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此时木块A所受滑动摩擦力_______变大/变小/不变),木块A上面的砝码____________(受/不受)摩擦力。
(3)比较__________两幅图,可得出: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六.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第31小题4分,第32小题6分,共10分)31.铸造车间浇铸合金工件,已知所用木模质量为500 g,木料密度为0.7×103 kg/m3。
今称得每个合金工件的质量为4.9 kg,则该合金的密度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