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之我见

合集下载

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及防范措施之我见

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及防范措施之我见
当 服 务 和 网 络 资 源非 法 占用 和 非 法 控 制 等威 胁 , 止 和 防御 网络 黑 客 的 则 决 定 主体 对 客 体 的访 问是 否 合 法 . 一 主 体 试 图 非 法 使 用一 个 未经 制 攻 击 。 安 全保 密 部 门来 说 , 们 希 望对 非 法 的 、 害 的 或 涉及 国家 机 授 权 使 用 的 客 体 时 . 机 制 将 拒 绝 这 一 企 图 , 主要 通 过注 册 口令 、 对 他 有 该 其 用 文 密 的 信 息 进行 过滤 和 防堵 , 免 机 要信 息 泄露 , 免 对 社 会 产 生 危 害 , 户 分 组 控 制 、 件 权 限控 制 三 个 层 次 完 成 。 避 避
要 问题 。
外 部破 坏 所 采 用 的主 要 技 术 手段 之 一 . 的 思 想 核 心 就 是 既 然 网 络本 它 身并 不 安 全 可 靠 , 么所 有 重要 信 息 就 全 部 通 过 加 密 处 理 。按 作 用不 那
1 网络 信 息 安 全 的概 念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国际 标 准 化组 织 ( O将 “ 算 机 安 全 ” 义 为 : I ) 计 S 定 为数 据 处 理 系统 建 同 , 据 加 密 技 术 主 要 分 为 数据 传 输 、 据 存 贮 、 据 完 整 性 的 鉴 别 密 数 数 数 值得 立 和 采 取 的技 术 和 管 理 的 安 全 保 护 , 护 计 算 机 硬 件 、 件 数 据 不 因 钥管理技术 4种 。加密技术是一种效率高而又灵活的安全手段 , 保 软 近 偶 然 和 恶 意 的 原 因 而遭 到 破 坏 、 改 和 泄 漏 。 网 络安 全 性 的含 义 是 信 在 企 业 网络 中加 以 推 广 。 几年 来 我 国对 加 密 算 法 的研 究 主 要 集 中在 更 息 安 全 的引 申 , 网 络 安 全 是 对 网 络 信 息 保 密性 、 整 性 和 可 用 性 的 密码 强 度 分 析 和 实 用 化 研究 上 。 即 完 33访 问控 制 技 术 访 问控 制 技 术 是 要 确 定 合 法 用 户 对 计 算 机 系 . 以 网络 信 息 安 全 的具 体 含 义 会 随 着 “ 度 ” 变 化 而变 化 。 比 如 : 角 的 从 统 资 源所 拥 有 的权 限 . 防 止非 法 用 户 的 入 侵 和 合 法 用 户 使 用 非 权 限 对 用 户 ( 人 、 业 等) 角 度来 说 , 们 希 望 涉 及 个 人 隐私 或商 业 利益 的 内 资源 。实 施 访 问 控 制 的 目的是 保 护 被 访 问 的 客 体 : 访 问权 限 的确 个 企 的 他

计算机网络安全之我见

计算机网络安全之我见
Absr c : ih te rpi e eo t a tW t a d d v lpme tofs in ea d e h l y, o e ic e sn l ey n i v r d y lf t r ne o k h n ce c n tc noog pe pl n ra ig yr l o n e e y a ienewo k, t r w


在 失控状 态 中 。 ( )软件 本 身的漏 洞 问题 。任 何软 件都 有漏洞 , 二 不存 在 没有漏 洞 的软 件 ,这 是客 观事 实 。更甚 者 , 当今 盗 版软 件 泛滥 ,随处 都 能下载 ,网络 用户 没有 安全 意 识 ,随便 下载 安装 , 给病 毒滋 生 泛滥 创造 了合 适 的土 壤 。这些 漏洞 恰恰 是非 法 用户 窃 取用 户信 息 和破 坏信 息 的主 要途 径 。我们 常 见 的针 对 安全 漏洞 的 攻击 有 :一 、利 用协 议 。利 用一 些 网络协 议 的漏洞 发动 攻击 ,获 得系 统 的某 项特 权 ;二 、超 长 的指令 。攻 击者 利用 该漏 洞 发送 超 出 处理 极限 能力 的超 长指 令 ,造 成系 统无 法运 行 ,使 客户 机无 法 正常 运行 ;三 、破译 。 黑客通 过 破译 用户 密码 口令 ,非法 入侵 他 人 系统 ,直 接获 取他 人信 息 等违 法 活动 。 ( )操 作人 员 自身 原 三 因 。网络 应 用领 域不 断在 扩 大 ,管理 体制 确跟 不上 去 ,有 的单位 只注 重硬 件 建设 , 而忽 视 日常管 理 ,人们 对 计算机 网络 安 全 的认 识不 足 ,安 全制度 不 健全 , 随 时有可 能 出现计 算机 网络 被破 坏 。
摘 要 :随 着科 学技 术的 飞速发 展 ,人们 在 日常 生活 中越 来越依 靠网络 ,网络信 息安 全 问题 越 来越 引人 关注 。计 算机 信 息 一旦 遭 到破 坏 ,将 给 个人和 单位 造成 严 重的后 果 。本 文就 网络信 息 安全 因素进 行剖 析 ,并采 取相 应 的对策 。 关键 词 :信 息 ;安 全 ;网络 ;对 策

浅谈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

浅谈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
由 、 放 的 网络观念 也逐 步深入 人心 。 开
1 计算机 网络安全 问题产 生的原 因
计 算 机 网络之 所 以产 生 各 种 安全 问题 , 有 网 既
保障信息的完整性和保密性。第二,℃ / 协议以 I T PI P I ) 地址作 为 网络节 点唯一标识 , 这种方法缺乏 对节 点上
络和系统方面本身的问题 , 又有人为的因素 , 还有各 种安全威胁形式的存在等多种 因素的身份认证, 也就是说 , 信息和
用户身份的真实情况无法得以保证, 容易导致伪造和 欺骗。可见 T PI C/ P协议 中存在 的安全 缺 陷 目前 是导
关 注 和研究 , 所 以如此 , 是 由于 网络概 念 的新颖 之 一 性 、 展性 、 发 相对 性 , 二是 由于安 全概 念 的牢 固性 、 发
得 网上 的用户 很容 易 浏 览 到 一个 企 业 、 位 及个 人 单 的敏感性 信息 。 () 2 系统 的复杂 陛。随着网络规模 的飞速扩 大 , 网 络技术的更新发展 , 应用领域 的不 断扩 大 , 网络 的 使得 结构越来越 复杂 , 网络 的安全管理更加困难 。 导致 ()C , 协议本身 存在的许多安全 隐患和脆弱 3T P 性 。 ̄e t t me力求 简单 高效 的设计初 衷使得 T PI C/ P协 议簇 中的许多 安全 因素未 得 以完善 , 主要 表现 为 : 其 第一 ,C /) 议数 据 流 中全部 采用 明文 传 输 , 击 T PI协 I 攻 者可 以截取数据包 进行攻击 , 这种信息传输 方式无 法
Absr c : Th p l a in o o u e e 0k i o wi ea d d e l p e dn wh l h ew r rn sa ta t ea p i t fc mp trn hvr sn w d n e py s ra i g. i te n t o k b ig s c o e ge tc n ie c i as a ru h o rb e ih s o l o e in n d, a l ntr c nomai n r a o vn n e,t lo h s b g tsme p lms whc h ud n tb g o e n mey I e tif r t o o a o s u i y a lzn e s ot o n st e t a n e ti a i g,ntme n rso e h oo ya d I e t c e rt B may ig t h rc mi g hrast tI tme sfcn I e ti tu in tc n lg n ntme y h h

国家网络安全之我见

国家网络安全之我见

国家网络安全之我见国家网络安全是指保护国家的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数据和信息免受网络攻击和威胁的安全措施和政策。

在当前高度信息化的社会,网络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在我看来,国家网络安全的保障不仅仅是政府的责任,也需要全民共同参与,形成多方合力。

首先,国家应加强网络安全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

通过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网络行为,明确网络安全的责任和义务,加强对网络犯罪行为的打击和惩治。

此外,加强网络安全技术研发和创新,提高国家网络安全的技术水平,减少网络攻击的风险。

其次,国家应建立完善的网络安全监管机制。

加强对重要基础设施和关键信息系统的监管,确保其安全可靠,避免因网络攻击而导致的严重后果。

同时,加强对网络服务提供商和网络平台的监管,确保网络服务的合规性和安全性,防止网络平台成为网络犯罪的温床。

此外,国家还应加强网络安全的宣传教育。

提高全民的网络安全意识,培养公民的网络安全素养,加强网络安全的自我保护能力。

通过开展网络安全知识普及活动,提升公众的网络安全防范意识,减少社会上的网络犯罪和网络攻击事件。

而对于个人来说,我认为保护国家网络安全是每个人的责任。

首先,要养成良好的网络行为习惯,不随意点击可疑链接、下载未知文件,尽量使用正规的网络服务平台和软件,不参与网络诈骗等非法活动。

其次,加强个人设备的安全防护,及时更新操作系统和安全补丁,定期备份重要数据,使用强密码并定期更换密码,避免个人信息泄露和账号被盗。

最后,关注网络安全事件的信息报告和安全提醒,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总而言之,保障国家网络安全需要政府、企业和个人的积极参与和合作。

政府应加强网络安全的法律法规制定和监管,推动网络安全技术的创新和应用,提高国家网络安全的整体水平。

企业要注重网络安全建设和管理,加强自身网络安全能力,保护用户和客户的隐私和信息安全。

个人则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增强网络安全防范能力,自觉遵守网络安全规范,不参与网络犯罪和攻击行为。

浅谈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技术

浅谈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技术
Leabharlann [ 关键词] 计算 机网络
中 图分 类 号 : T 3 文 献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 1 7 -7 9 ( 0 9 1 2 0 6 0 P 6 1 57 2 0) 2 04 - 1
计 算机 网络信 息 安全 是指 信息 的完 整性 、机 密性和 有 效性 ,它 从层 次 上 可 分为物 理 安全 、安 全控 制 和安 全服 务三 个方 面 。物 理安 全是 指在 物理 介 质层 次 上对 存储 和传 输 的 网络信 息 的安全 保护 。它主 要包 括 : 自然 环境 对 计 算机 网络 设备 的影 响 :防 止设 各被 盗窃 、 毁坏 、 电磁辐 射 、 电磁 干扰 等 ;保证 媒 体所承 载数 据的 安全性
置与判 别 、 日志 审计等 。 ( )网络 互连 设备 的安全 控制 ,即对 整个 子 网内 3 的所 有主机 的传输 信 息、运 行 状态 进行 安全 检 测和 控制 , 主要 是通 过 网管 软件或 路 由器配置 实现 。 安 全服 务是 指在 应用 程序 层对 网络 信息 的保 密性 、完 整性 、真 实性 进 行 保 护和 鉴别 , 防止 各种 安全 威胁 和攻 击 。它 主要 包括 安全 机制 、安全 连 接 、安全协 议和 安全策 略等 。 ( )安全机 制 是利用 密码 算法对 重要 而敏 感 1
用 于授 权控 制 , 无关 人 员无 法 解读 。 ( )密 钥管 理协 议 。包 括 密 钥的 生 2 成 、分 类 、存 储 、保 护 、 公证 等协 议 。 ( )数据 验 证协 议 。包 括 数据 解 3 压 、数据验 证 、数字 签名 。 ( )安全 审计协 议 。包括 与安全 有关 的事件 , 4 如数 据事件 的探 测 、收集 、控 制 。 ( )防护 协 议。除 防病毒 卡 、干扰仪 、 5

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隐患及建议

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隐患及建议

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隐患及建议随着计算机网络的迅速发展,信息安全问题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

无论是个人用户还是企业组织,在使用网络进行沟通和交流的都会面临一系列的安全风险。

本文将重点讨论一些常见的网络安全隐患,并提出一些建议来加强网络信息安全。

一、常见的网络安全隐患:1.密码泄露:许多用户在设置密码时习惯使用简单的数字或字母组合。

这些弱密码容易被猜测或破解,从而导致用户的账户被盗。

一些用户在登录时可能会选择公共设备或网络,这增加了密码泄露的风险。

2.恶意软件:恶意软件包括病毒、木马和间谍软件等,它们可以通过网络传播并感染用户的设备。

一旦感染,恶意软件可以损坏用户系统,窃取私人信息或控制用户设备。

3.网络钓鱼:网络钓鱼是一种欺骗手段,骗取用户的敏感信息。

攻击者通常伪装成可信的实体,如银行或电子商务平台,通过发送伪造的电子邮件或网站链接骗取用户输入账户和密码等信息。

4.DDoS攻击: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是一种通过大量的请求淹没目标服务器以造成服务不可用的攻击方式。

攻击者利用多个计算机发起大规模的请求,使服务器无法正常响应合法请求。

5.数据泄露:数据泄露是指未经授权的个人或组织访问和公开用户的敏感信息。

这种情况可能发生在组织内部,如员工从公司的数据库中窃取数据,也可能发生在组织外部,如黑客攻击。

二、加强网络信息安全的建议:1.使用强密码:用户应当使用包含数字、字母和特殊字符的复杂密码,并定期更改密码。

建议不要在公共设备或网络上登录账户,避免密码泄露的风险。

2.安装安全软件:为了保护个人设备免受恶意软件的侵害,用户应该安装并定期更新杀毒软件和防火墙等安全软件。

用户还可以定期进行设备安全扫描,及时清除潜在的安全风险。

3.警惕网络钓鱼:用户需要警惕网络钓鱼攻击,特别是在收到可疑的电子邮件或弹出窗口时。

不要随便点击不明链接,尤其是要注意输入敏感信息的网站是否安全。

4.网络安全意识教育:组织应该加强员工的网络安全意识教育。

浅谈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

浅谈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

计算机 网络信 息安 全概述 目前 ,我 国 《 计算 机安 全信 息保 护条 例 》对 网络安 全的 定义 是 :通过 计算 机技 术和 网络 技术 手段 ,使 计算 机系 统的 硬件 、软 件 、数据 库等 受到 保护 ,最 大可 能不 因偶 然 的或恶 意 的因素 而遭 破杯 、更 改或 泄密 ,系 统能 够正 常运 行 ,使用 户获 得对 信息 使用 的安 全感 。它 强调 的是 网络 中信 息 或数据 的完 整性 、可 用性 、可 控性 、 不可 否认性 以及 保密 性 。 网络 信 息安全 分 为网络 安全 和信 息安 全 两个层 面 。网络 安全 包括 系 统安全 ,即硬件 平 台、操 作系 统 、应 用软件 ;运 行服 务安 全 ,即 保证 服务 的连续 性 、高效 率 。 信 息安 全则 主要 是指数 据 安全 ,包 括数据 加密 、备 份 、程序 等 。 具体 而 言 网络信 息安全 主要 是指 : ( )硬件 安全 , 即网络硬 件和 存 储媒 体的 安全 。要保 护这 一 些硬 件 设施 不受 损害 ,能够 正常 工作 。 ( )软件 安全 , 即计 算机 及 其 网络 中各种 软件 不被篡 改 或 二 破坏 ,不被 非法 操作 或误操 作 ,功 能不会 失效 ,不 被非法 复制 。 ( )运行 服务 安全 , 即网络 中 的各个 信息 系统 能够 正常运 三 行 并能 正常 地通 过 网络交 流信 息 。通过 对 网络系 统 中的各种 设 备 运 行状 况 的监测 ,发 现不 安全 因素 能及 时报 警并 采取措 施 改变 不 安 全状 态 ,保障 网络 系统 正常运 行 。 ( )数据 安全 , 即网络 中存 储及 流通 数据 的安 全 。要保 护 四 网络 中的数 据不 被篡 改 、非法 增删 、复制 、解 密 、显 示、使用 等 。 它 是保 障 网络安 全最 根本 的 目的 。 二 、计 算机 网络 信 息安全 的威 胁 因素 由于计 算机 网络 具有 开放 式体 系结 构 , 提供 广泛 的资 源共 享 , 在 带给 人们 便利 的 同时也 导致 网络 的 不安全 性 , 网络 被攻 击 、侵 害事件 时有 发 生 ,其 损 失也 随着 社会各 个领 域对 计 算机 网络 的依 赖 而 愈来 愈大 。计算 机 网络信 息 安全 的威胁 主要 来 自于 以下几 个 方面 : ( ) 自然 灾 害 。计算机 信 息系 统仅 仅是 一个 智能 的机器 , - 易受 自然 灾害及 环境 ( 度 、湿 度 、振动 、冲击 、污染 ) 温 的影 响 。 ( )黑 客 的威 胁 和攻 击 。黑客 问题 的 出现 ,并非 是黑 客能 二 够制 造入侵 的机 会 ,而 是他 们善 于发 现漏 洞 ,即信 息 网络本 身的 不完 善性 和缺 陷 ,成为 被攻 击 的 目标 或利 用 为攻击 的途 径 ,并构 成 了 自然 或人 为 的破 坏 。 ( ) 三 计算 机病 毒 。 0年代 , 9 出现 了 曾引起 世界 性恐慌 的“ 计

计算机的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

计算机的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

计算机的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计算机网络和信息安全是计算机科学中非常重要的两个领域。

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多台计算机连接在一起,使它们能够相互通信和共享资源的技术。

信息安全是指保护计算机系统和网络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使用、泄露、破坏或干扰的技术和措施。

本文将探讨计算机网络和信息安全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

一、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是由若干计算机和网络设备通过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实现数据传输和资源共享的系统。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计算机、通信设备、通信线路和协议。

计算机网络按照规模和范围可以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和互联网等。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包括分组交换、路由选择、传输控制和网络拓扑等。

分组交换是指将数据分成若干个数据包进行传输,每个数据包包含目的地址和源地址等信息。

路由选择是指根据网络拓扑和路由表等信息,选择最佳路径将数据包从源地址传输到目的地址。

传输控制是指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效率,包括流量控制、拥塞控制和错误控制等。

网络拓扑是指计算机网络的物理结构和逻辑结构,包括星型、总线型、环型和树型等。

计算机网络的应用非常广泛,包括电子邮件、文件传输、远程登录、网上购物、在线游戏和视频会议等。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如网络安全、网络犯罪和网络监管等。

二、信息安全信息安全是指保护计算机系统和网络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使用、泄露、破坏或干扰的技术和措施。

信息安全的基本原则包括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保密性是指保护信息不被未经授权的人员访问和使用。

完整性是指保护信息不被篡改或破坏。

可用性是指保证信息系统和网络的正常运行和可靠性。

信息安全的基本技术包括加密、防火墙、入侵检测和访问控制等。

加密是指将明文转换为密文,以保证信息的保密性。

防火墙是指设置网络边界,限制网络流量和访问权限,以保证信息的完整性和可用性。

入侵检测是指监测网络流量和系统日志,发现和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攻击。

访问控制是指限制用户对系统和网络资源的访问权限,以保证信息的保密性和完整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之我见
摘要:随着Internet的不断发展,伴随而来的网络信息安全问题越来越引人关注。

计算机信息一旦遭受破坏,将给单位造成严重的损失。

就网络信息安全问题,对可能产生的安全因素进行剖析,并采取一定的措施。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 with the network information safety problem more and more remarkable. Computer information once the destruction, will give unit caused heavy losses. Network information safety, to possible safety factor analysis and take certain measures.
Keywords: computer, network and information security
信息安全的概念
目前,我国《计算机信息安全保护条例》的权威定义是:通过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手段,使计算机系统的硬件、软件、数据库等受到保护,最大可能不因偶然的或恶意的因素而遭破坏、更改或泄密,系统能够正常运行,使用户获得对信息使用的安全感。

信息安全的目的是保护信息处理系统中存储、处理的信息的安全,其基本属性有:完整性、可用性、保密性、可控性、可靠性。

二、计算机网络系统安全因素剖析
(一)来自计算机网络的病毒攻击
目前,计算机病毒的制造者大多利用Internet网络进行传播,所以广大用户很大可能要遭到病毒的攻击。

病毒可能会感染大量的机器系统,也可能会大量占用网络带宽,阻塞正常流量,如:发送垃圾邮件的病毒,从而影响计算机网络的正常运行。

(二)软件本身的漏洞问题
任何软件都有漏洞,这是客观事实。

就是美国微软公司,全球的软件霸主,也不例外。

但是这些漏洞恰恰是非法用户窃取用户信息和破坏信息的主要途径。

针对固有的安全漏洞进行攻击,主要有:①协议漏洞。

利用POP3等协议的漏洞发动,获得系统管理员的特权;②缓冲区溢出。

攻击者利用该漏洞发送超长的指令,超出缓冲区能处理的限度,造成系统运行的不稳定,使用户不能正常工作;③口令攻击。

黑客通过破译,获得合法的口令,而入侵到系统中。

还有IP
地址轰击等方法,不一一举例。

(三)来自竞争对手的破坏
俗话说:同行是冤家。

有的企业利用不正当手段,对同行进行破坏。

攻击对方的网站或篡改对方的信息,或在其他网站上散布谣言,破坏竞争对手的良好形象。

有的轰击对方的IP地址,使对方的网站不能正常工作。

(四)用户使用不慎产生的后果
计算机管理人员平时工作马虎,不细心,没有形成规范的操作,也没有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

很多管理人员安全意识不强,将自己的生日或工号作为系统口令,或将单位的账号随意转借他人使用,从而造成信息的丢失或篡改。

三、网络信息安全的应对措施
(一)加强入网的访问控制
入网访问控制是网络的第一道关口,主要通过验证用户账号、口令等来控制用户的非法访问。

对用户账号、口令应作严格的规定,如:口令和账号要尽可能地长,数字和字母混合,避免用生日、工号等常见的东西作口令,尽量复杂化,而且要定期更新,以防他人窃取。

目前安全性较高的是USBKEY认证方法,这种方法采用软硬件相结合,很好地解决了安全性与易用性之间的矛盾。

USBKEY 是一种USB接口的硬件设备,用户的密钥或数字证书无需存于内存,也无需通过网络传播。

因此,大大增强了用户使用信息的安全性。

(二)加强病毒防范
为了能有效地预防病毒并清除病毒,必须建立起有效的病毒防范体系,这包括漏洞检测、病毒预防、病毒查杀、病毒隔离等措施,要建立病毒预警机制,以提高对病毒的反应速度,并有效加强对病毒的处理能力。

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来阐述:
1.漏洞检测。

主要是采用专业工具对系统进行漏洞检测,及时安装补丁程序,杜绝病毒发作的条件。

2.病毒预防。

要从制度上堵塞漏洞,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不要随意使用外来光盘、移动硬盘、U盘等存储设备。

3.病毒查杀。

主要是对病毒实时检测,清除已知的病毒。

要对病毒库及时更新,保证病毒库是最新的。

这样,才可能查杀最新的病毒。

4.病毒隔离。

主要是对不能杀掉的病毒进行隔离,以防病毒再次传播。

(三)进行数据加密传输
为防止信息泄漏,被竞争对手利用,可对传输数据进行加密,并以密文的形式传输。

即使在传输过程中被截获,截获者没有相应的解密规则,也无法破译,从而保证信息传输中的安全性。

比如:微软公司的WindowsXP就有这样的数据加密功能。

(四)采用防火墙技术
应用过滤防火墙技术能实现对数据包的包头进行检查,根据其IP源地址和目标地址做出放行或丢弃决定,但对其携带的内容不作检查;应用代理防火墙技术能对数据包所携带的内容进行检查,但对数据包头无法检查。

因此,综合采用包过滤防火墙技术和代理防火墙技术,既能实现对数据包头的检查,又能实现对其携带内容的检查。

(五)应建立严格的数据备份制度
一要重视数据备份的重要性,认为它很有意义,是一个必要的防范措施;二要严格执行数据备份制度。

要定期或不定期备份,对重要数据要有多个备份。

因为杀毒软件不是万能的,以防万一,很有必要建立数据备份制度。

(六)加强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对于计算机系统的安全以及可靠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就目前而言,应做到以下几点:
1.树立守法观念,加强法制教育。

有关计算机和网络的一些法律知识,要了解并熟悉,如:《中国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等条例,培养良好的法律意识。

2.制定并严格执行各项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包括出入机房制度、机房卫生管理制度、在岗人员责任制、机房维护制度、应急预案等。

3.建立检查机制。

定期或不定期地对计算机系统进行安全例行检查,要有记录,看落实情况,以免流于形式。

(七)培养用户的信息安全意识
要注意个人信息的保护,不要将个人信息随意保存在纸质上,在ATM上交易时,也要防止是否有人偷窥,不要使用真实信息在网站上注册等等,时时刻刻培养自己的信息安全意识。

以上是本人对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的初浅认识。

单位决策者不但思想上要高度重视,而且行动上也要给予大力支持,包括财力和人力。

只有这样,才有可能
保证单位用户对网络信息的安全使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